中国民间传统谚语

2024-04-09

中国民间传统谚语(精选14篇)

篇1:中国民间传统谚语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事莫做绝,话莫说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事大事小,身到便了。

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树开什么花。

善恶不同途,冰炭不同炉。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篇2:中国民间传统谚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是好说不坏,是坏说不好。

是草有根,是话有因。

身不怕动,脑不怕用。

三人同心,黄土变金。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三早抵一工,三补抵一新。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

事怕合计,人怕客气。

是饭充饥,是衣遮体。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篇3:透过中日民间谚语看传统金钱观

关键词:中日谚语,拜金主义,金钱观

作为熟语的组成部分, 谚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反映了精彩的人文世界, 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谚语多产生于民间, 世代口耳相传, 并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社会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透过对谚语的认识我们可以了解林林总总的世态人情, 并体味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但谚语并不是民众普遍的价值观, 而是人类在特定的时间, 特定的场合对事物的感想及智慧。所以, 把谚语作为普遍、一般的规范来试用本身就是很愚蠢的。谚语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 必定会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中日两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 由于社会历史的局限性, 致使大量谚语带有消极成分。透过中日两国反应金钱的谚语可以一目了然。本文旨在透过这些谚语对中日的金钱观做一些探讨。

一、金钱

“其为物轻微易藏, 在于把握, 可以周海内而无饥饿之患。此令臣倾背其主, 而民亦去其乡”。 (《汉书·食货志》)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无不以金钱来维持, 金钱是重要的, 金钱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需求能否实现, 甚至决定能否产生某种需求。中日两国就产生了很多与拜金主义相关的谚语。下面是作者通过搜集整理中日谚语词典, 分类列举一些体现拜金主义, 金钱至上, 描写金钱万能体现世态炎凉的中日民间谚语。

1、日:「親子の中でも金銭は他人」、「金に親子はない」、「金銭は親子も他人」。

中:钱财份上无父子;亲兄弟明算账;爹亲娘亲没有铜角子亲;有钱不认亲, 有财不认人;贫穷是亲不往来, 富贵非亲问三门;贫来亲也疏;手拿讨饭棍, 亲戚邻居不敢认。

这几个谚语都反映了中日民间金钱与亲情之间的关系。在涉及到自己的金钱利益时, 就连亲生的父母都可以无视, 为了得到金钱可以六亲不认, 人们普遍愿意和有钱人攀亲戚, 没钱的人即使再亲关系也会疏远。在金钱面前亲情是可以排在第二位甚至更后面的。

2、日:「出雲の神より恵比寿の紙」、「愛想づかしは金から起きる」、「金の切れ目が縁の切れ目」。

中:贫贱夫妻离, 富贵他人和;财了缘分尽, 无钱不夫妻。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爱情与金钱的关系。与专帮助别人家牵红线的月老的功德相比, 还是用现金收买女人心更重要。女人要和男人结为夫妻, 首先要考虑男方的经济状况, 传统社会讲究“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如果男方有钱, 即使是傻瓜女方父母也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即使结了婚, 如果没有了钱财缘分也就断了。

3、日:金の光は阿弥陀ほど、金のある間は極楽、仏の光より金の光、地獄の沙汰も金次第、金ある時鬼をも使う、金あれば木仏も面を和らぐ、金ある時石仏も頭を返す。

中: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好买黄泉路;大户人家不死人;钱能通神;玉帝拜财神, 有钱大三辈;判官要金, 小鬼要银;和尚见钱也卖经。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金钱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中日是神佛共尊的国家, 拥有金钱就如同拥有佛祖阿弥陀一样的威力, 对金钱的向往好比憧憬佛祖阿弥陀的灵光。有钱人家有人生病或老人寿终正寝或为了死后不入地狱用金钱来收买阎罗王。在金钱面前任何人任何神都会屈服, 即使是鬼神也会为人所用, 六根清净的和尚也会倒卖经书背弃佛祖。

4、日:挨拶より円札、金請けするとも人請けするな、財を以て交わる者は財尽きて交わる絶ゆ。

中:钱聚如兄, 钱散如奔;有钱有人, 没钱没人;无钱是路人;财尽不交, 色衰不妻;处家人情, 非钱不可;分银子都会有人骂。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金钱与人情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礼貌问候不如现钞的交易;以钱财结交朋友钱财穷尽时交情也不复存在;与别人处人情没有金钱做保证是根本行不通的;人与人之间分钱时, 不管按劳分配还是平均分配总得不到所有人的满足, 总招来人骂。这几个谚语充分体现了在中日传统的人际交往中财迷心窍, 世态炎凉的社会现象以及人与人之间一切向钱看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5、日:金が物を言う、金さえあれば飛ぶ鳥も落ちる、先立つ者は金、金のないは首のないに劣る、人間万事金の世の中、銭に勝る宝なし。

中:钱可通神;人间万事钱为首;钱到手样样有;有了钱万事圆。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金钱的作用以及世间万物以钱为首的拜金主义金钱观。中日谚语中都出现了“万事”一词, 说明只要有了足够的钱, 世界上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这种关于金钱威力的看法是中日民间所共有的。只要有了钱天上飞的鸟也会听人的指挥, 一个人没有钱就相当于没有脑袋一样,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受钱的左右, 有了钱神仙也会听从于人。这种金钱的威力是没有与之抗衡的。

6、日:金の貸借りは不和の基、敵の前より借金の前、貸し借りは他人、借り時の地蔵顔済む時の閻魔顔、負わず借らずに子三人、利息を取るより利息を払うな。

中:富人过年, 穷人过关;富人怕借, 穷人怕债;好借债, 穷的快。

这几个谚语体现了中日民间对于金钱借贷的看法。金钱借贷是纠纷之源, 与其面对债主不如去战场面对敌人;借钱会让亲人形同陌路;借钱时满脸堆笑像孙子一样, 还债时脸色阴沉像阎罗一样, 它提醒人们, 为避免纠纷不要轻易跟别人借钱或把钱借给别人, 不求利息, 但求无债。旧时中国富人在年节时, 要加紧催租逼债, 因此穷人每逢过节如同过年关, 提心吊胆非常艰难。不求人不借钱加上三个孩子这就是中日民间朴素的幸福。

不管是金钱还是人情, 谁也不欠谁才心安理得, 这种“万事不求人”的思想可以说是中日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中日两国传统文化中信贷文化的缺失, 长期以来, 两国金融机制的发展受到来自社会, 文化的压制, 导致与欧美相比, 人们的金融意识比较薄弱, 金融经济的发展比较滞后。

7、日:貧乏は悪徳ではない、金を攫む者は人に見ず、貧すれば鈍する。

中:人生若不图富贵, 便做如来也枉然;人直不富港直不深:穷人生来低三辈:人爱富的, 狗咬穷的。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传统的贫富观, 穷人要多多行善, 而富人就不必有太多的积德;人活在世上如果不贪图富贵, 那么即使变为如来佛祖也是惘然的事情;要想富就要不择手段, 港湾要想深就不能笔直等等, 这些都反映了极端享乐的腐朽思想。

以上为笔者从金钱与亲情, 爱情, 人情, 宗教的关系以及金钱的作用, 民间借贷, 贫富观等方面的探讨, 中日传统社会民间对于金钱的膜拜可见一斑。

另外也应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金钱是使人竞争倾轧, 天良沦丧的原因, 所以崇尚返璞归真, 伦常和谐的人, 就把矛头指向了它。中国的士大夫不仅在理念上以利为耻, 而且把物态化的金钱, 也看作不可触染的不洁之物。

中:说金子晃眼, 说银子傻白, 说铜钱腥气;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这两个谚语反映了士大夫不屑于谈论金钱, 视金钱如粪土的情结。同样在日本民间也存在这样的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日传统的贱商思潮。

二、勤俭节约

中日反映传统金钱观的谚语中倡导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的谚语也特别多, 这是因为勤俭节约是中日两国共同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特性。

日:一銭に笑うものは一銭に泣く、いつでもあると思うな親と金、入るを計り出ずるを為す、取り勘定より遣い勘定、骨身惜しむな無駄惜しめ。

中:想拾横财一世穷;要想找着活财神, 省吃俭用免求人;平时省分文, 用时有千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

瞧不起一分钱的人迟早会被一分钱所难倒, 教导人们即使是一分钱也不可以小看, 有了小钱的累积才会创造财富;父母总有过世的时候, 金钱总有用尽之日, 告诫人们要自立, 勤奋;财富要靠自己来创造不能有苟且的心理捡拾横财, 否则会一生贫穷;平时要注重节俭, 有用时才能不会因为金钱的欠缺而束手无策。

金钱是把双刃剑, 既能给人带来幸福也能给人带来灾难, 认识到这一现象并反映类似辩证关系的谚语也有很多。

日:金は命の親命の敵、富貴にして苦あり貧乏にして楽しみ有り、富貴の門は鬼常に睨む。

中:风吹鸭蛋壳, 财去人安乐;害人之事不为, 非义之财不取;偷吃不肥, 做贼不富。

钱既能救命也能丧命;灾难往往会光顾富贵之家, 没有钱财的人才会得到真正的安乐, 这虽然带有浓浓的自我安慰的因素, 但也能看出人们对于钱财的达观态度;不能做不义的举动, 而要通过自己的正当劳动致富, 否则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于中日民间金钱谚语的分析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中日两国人民对金钱所具有的威力感触是一致的, 我们可以把人们对于金钱的态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切向钱看, 把对金钱的追求视为人生最大目标的腐朽的拜金主义金钱观, 另一种是把金钱看作双刃剑, 提倡用正确的态度正当的手段获得金钱的正确的金钱观。而体现拜金主义金钱观的谚语比提倡正确对待金钱的谚语要多得多, 这说明传统社会的中国和日本, 由于局限的历史, 地理以及人文等因素, 大多数的人们对于金钱的本质、目的、用何种手段获取金钱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逐渐由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 对于金钱的理念也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 作为民族智慧结晶的谚语又将如何体现金钱观是笔者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池田弥三郎.『暮らしの中のことわざ』[M].旺文社, 1980.

[2]禾木.中华谚语词典[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3]曲礼贤, 张文华.简明日汉成语辞典[M].知识出版社, 1982.

[4]王凌.透过看日本人的经济观[C].大学日语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1.

[5]王丹, 姜楠.通过中日与“金钱”相关的谚语看宗教的影响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篇4:中国传统图案与民间图案

中国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要更好的将这些传统图案、民间图案运用到艺术设计当中就要知道这些图案的特点、来源及形式,以下就中国传统图案、民间图案的各种形式做一下简要分析。

传统图案

(一)彩陶图案

陶器上的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在题材上,以几何纹样为主体,也有实体形,如鱼、蛙、舞蹈的人等,这些图案造型简练,变形幅度大。在组织排列上,已能作对称、连续的配置,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在色彩方面,常使用红、黑、白、橙黄、橙红、褐、黑等色。彩陶具有质朴的艺术风格。

(二)青铜器图案

商代器物浑厚庄严(如司母戊大鼎),纹样主要是饕餐纹、凤鸟纹等动物纹样及几何纹样。晚期的纹饰,花纹繁褥细密,往往遍布铜器全身,构图严谨,富于变化。西周器物浑重凝炼,纹饰主要沿袭商代,趋于程式化。春秋时代器型趋于工整细巧,纹样富丽繁密。战国时代,青铜器在生活中虽已失去了以往的显赫地位,但其艺术性仍在发展。以“宴乐渔猎攻战纹青铜壶”为例,在题材方面已走向了现实生活,反映了采集、狩猎、宴乐、水陆攻战等内容。

(三)玉器图案

古代分为两大类:“礼玉”和“佩玉”。前者用于礼仪;后者用于佩带等装饰。早期玉器动物变形幅度大。金代的玉佩形象生动。

(四)漆器图案

秦、汉两代是漆器艺术的顶峰时期。装饰技法以彩绘为主,用笔流畅飞动,同时还出现了金银扣、镶嵌、金箔贴花等技艺。宋代出现了浮雕式的“剔红”,丰富了漆器的艺术形式。

(五)金银器图案

唐代有了较大发展。金银器上花纹有缠枝牡丹花、宝相花、狮子、骏马等。这时已使用了凿刻工艺,线条粗细并用,流畅柔曲,形象饱满、富丽、华贵。唐代吸收了波斯等国的外来文化,使中国的工艺美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六)瓷器图案

我国瓷器始于商周,成熟于魏晋,宋代成为顶峰时期。瓷器分青瓷、白瓷、彩瓷三大系统。青瓷、白瓷图案多用浮雕印贴和刻花、划花、剔花及铁釉画花(铁锈花)等方法处理。铁锈花风格粗扩奔放,别开生面。元、明的青花较为著名,白底蓝花,清秀雅致。明代以后,釉下彩、釉上彩的出现,使瓷器的风格形式更为多样。

(七)印染织绣图案

(印染、锦缎、刺绣、绰丝等)汉时已相当发达,纹样风格与汉漆器、铜镜相同。后来开辟了“丝绸之路”,唐代风格为之一变、还出现了联珠纹图案。汉时印染已出现木刻戳印加彩绘的方法。唐代出现了蜡染和扎染法,花纹清秀自然,结构连续和谐。宋代发展了漏版刮浆技艺的“药斑布”(即今蓝印花布),纹样风格质朴。

(八)建筑装饰图案

(石刻、砖印及木结构上的彩画)“画像石”盛行于汉代,与青铜器纹样相比,趋向写实,风格为之一变,造型简练、质朴、线条流畅,结构变化丰富,常采用“平视体”。

“画像砖”(印纹砖)多用于墓室,纹样题材广泛,多采取模印的办法,用不同的小模,交错印在砖上,形成结构复杂的大画面。

瓦当(半圆柱形瓦筒的头部)多用模印花纹和文字,结构多采取“适合形”,造型简练生动。其中以代表东西南北四方保护神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最为著名。文字多用吉祥语,如“长乐未央”等。

民间图案

民间图案指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并在人民中广为流传的图案,这种图案虽然来源于民间,但在长久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与特色,表现出一种艺术的活力。民间图案大方、自然,表现出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生活状态。

(一)种类

1.剪、刻纸用剪刀刻纸的种类有阴刻与阳刻的风格,剪、有单色与彩色。彩色又可分为套色、衬色、点染、填色筹。剪纸有江浙一带的秀丽,也有广东的华丽。剪、刻纸工具材料的限制,在造型上不求透视、解剖的准确,而刻意追求变形、装饰性。

2.泥玩具由于受用途的制约,不可能精雕细琢,而要求造型简练成团块,涂以强烈的、对比的鲜艳色彩,以吸引儿童,从而形成粗矿的风格。

3.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即古代所称的药斑布、浇花布和刮印花。蓝印花布由于漏版刮浆防染工艺及蓝靛染料的制约,色彩单纯、朴素大方,曾广泛流行于我国的许多地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4。蜡染是以蜡在布上画纹,然后在染料中浸染、去蜡而成。风格质朴、自然。

5.扎染(绞频染)即按构思用针、线在丝绸布帛上缝、扎,然后浸染、煮染。由于缝扎的防染作用,形成了非常自然的花纹、风格朴实大方。

6.刺绣我国四千年前已出现。目前著名的民间刺绣有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苏绣以双面绣全权、小猫为代表、精细雅治,图案秀丽,色泽文雅,有中光、齐匀、和、顺、细、各种技巧。潮绣色艳,强调阴阳浓淡,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其他名绣也各具特色。

7.脸谱是传统戏曲图案化的性格化妆。它以夸张的构图、纹样和色彩来表现人恶、美丑及其个性和身份。脸谱一笔一划均有含义。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个性。忠勇(关羽为红脸)、黑示刚直不阿(包公为黑脸)。

(二)民间图案的语言——寓意纹样

寓意纹样以某种形象或某几个形象,通过谐音、假借、比喻,寄托美好的愿望。所以,这类寓意图案又称为‘吉祥图案”。

五福捧寿——五只刷昌缝着“寿”字。幅与福同音(谐音)。

喜上眉梢——画喜鹊站在梅梢上。喜鹅——象征喜庆。梅与眉、媚谐音。

福寿双全——用桃子(代表寿)、编幅(与福谐音)、两枚(一双)。

岁寒一三友——一以松、竹、梅经冬不凋、迎寒挺立(开花)的“性格”喻君子。

鸳鸯戏荷——根据鸳与鸯不愿分离的属性,喻夫妻关系,象征夫妻的恩爱。

六合同春——画鹿(陆、六的谐音)鹤(合的谐音)、花卉、格树(象征春天,六合指东、西、南、北,即天下。

凤穿牡丹——凤象征吉祥。牡丹,象征富贵。二者结合,象征光明、美好、富贵。

事事如意——“柿”与“事”谐音。画两个柿子(事事)、如意。

平安如意——以如意插瓶中表意。瓶与平安的“平”字谐音。

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同,更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中国传统图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和表现,也是现代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要将这一资源更好的运用在艺术设计当中,使中国的传统图案在未来的发展中更能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篇5:传统民间谚语整合

2、邻睦风亦暖,家和人自康。

3、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

4、一家有事,四邻不安。

5、隔邻居,不隔心。

6、是亲必顾,是邻必护。

7、对待邻里要有爱心,为人处世要有公心,家人之间互相关心。

8、居必择其邻,交必择其友。

9、邻居好,胜似宝。

10、邻居好,一片宝。

11、邻居好,无价宝。

12、邻里团结是非少,家庭和睦百事业。

13、好汗护三村,好狗护三邻。

14、远水不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

15、帮人一把,情长一寸;容人一回,德宽一尺。

16、邻居平安,自己也平安。

17、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18、邻居好,赛金宝。

19、你容我,我容你,天宽地阔;你敬我,我敬你,亦显德高。

篇6:民间传统谚语

食在广州,住在苏州。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庄稼怕天旱,做事怕蛮干。

自满是进步的退步。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天黄有雨。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无巧不成书。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贪得一时嘴,受了一身累。

篇7:民间传统谚语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由着肚子,穿不上裤子。

贪别人个花,误自己个家。

细水长流成河,粒米积蓄成箩。

事大事小,身到便了。

初一阴,初二下,初三初四直“拉拉”(直“拉拉”为继续下雨)。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重复是学习之母。

要捕鱼,先织网;要搭桥,先打桩。

寒露两旁看早麦。

树怕剥皮,人怕护短。

捉奸捉双,捉贼捉脏。

篇8:中国民间传统谚语

先秦时期我国手工艺专著《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记载了古人的造物之道“材美工巧”, 意指造物活动中选材的美学标准和工艺制作原则之下的物的形态标准。中国传统民间包装多产生于农耕文化社会语境下, 起源于大众日常生活之中, 并始终保持着质朴、实用、经济、生态的形态特色。相对于传统精英阶层造物方式与表现而言, 传统民间包装从原材料选取到制作工艺, 多以天然廉价环保的材料与民间大众朴质的造物工艺相结合而成。

1 包装材料之美

“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1], 对美的感知是对形象的关照, 中国传统民间包装与日常生活结合紧密, 涉及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民间包装所选用的材质相对精英工艺美术品选材的名贵精美而言, 呈现出的形象是自然素朴、节约生态的形式韵味。

中国民间传统包装多选材于自然, 直接使用竹、木、土、石等天然材料, 或将这些天然材料进行二次粗加工, 制成棉、麻、绳、布、纸、陶等材料来制作;金属、皮革类材料在民间包装之中相对使用较少。

民间包装选材中, 生长较快的竹材和经济实用木材使用频繁, 将竹材木材的叶、皮、干分别运用在适宜物品的包装上。竹木皮柔韧轻薄适合编织捆扎;竹木干被加工为各种形态的模块, 竹中空, 木实心适合盛放或封口;植物叶片, 如竹叶、玉米叶等修长柔韧轻薄适宜包裹食材;稻草、蒲草、藤蔓类柔韧纤细适合用作捆扎球块形物品;经由如古法手造工艺的朴素纸张、棉布、麻布一类的环保材料用以包裹物件, 陶土成器作为日常物件盛放器皿。这些来源天然的材料, 彰显自然感官之美, 同时也体现出环境友好和生态之美。

2 包装工艺之巧

民艺理论家柳宗悦先生认为“为实用服务, 才是工艺之根本。工艺之美就是实用之美, 所有美都产生于服务之心”[3]。作为与日常生活接触紧密的民间传统包装, 实用功能作为首要原则。编织、捆扎、包裹、封装这几种方法在中国民间传统包装中的使用频繁。这些制作工艺结合材料和被包装物品的特征而成的包装常常以结构巧妙、使用简趣为特征。

传统民间包装对编织尤为善用, 植物的叶、皮、茎、藤、根, 以及人造的线、条、片状等具有韧性的材料均适合用以编织。编织的功能性特征表现为韧性、伸缩性、透气性、服帖性等;同时, 从视觉美感角度, 不同的编织方法, 所形成的材料肌理之美也不尽相同。例如, 即使使用同一材料, 以“人”字式编织与“井”字式编织所形成的材料肌理截然不同;再而, 即使是同样的“人”字式编织或“井”字式编织, 由于材料数量疏密有别, 所形成的包装功能与视觉形式也会有一定差别。

捆扎法在中国传统民间包装中使用巧妙。具有柔韧性的材料, 如:稻草、藤条、棉麻制线等作为捆扎材料相对适宜。捆扎法可以固定球块状或滑腻的物体。在捆扎中, 线材的粗细、结点的数量与被包装之物的体积、重量常常成正比。如运用稻草或藤条将鸡蛋、大蒜捆扎成条状;捆扎鱼虾;捆扎固定水坝石块等, 都是工法与材料的巧用。

包裹法需要配合以厚度、中空的条状或薄片、面状为特征的材料。天然材料如植物的叶、皮、茎, 或人工材料纸张、布料等常常作为包裹的材料。原因在于厚度、中空的条状可以密集排列以缓冲防护;薄片、面状的材料通过层层包裹形成的封闭性与规范性形态, 适合于小颗粒聚集和可塑性的物态。以叶裹食, 将食材放在叶片上, 包裹成形状各异的物块;以纸、布裹物, 进行多边折叠, 形成体块状物。封装工艺与材料也是结合紧密, 相对于包裹法, 封装法的封闭性更优, 甚至可达到完全密封。盒装、筒状、罐装是封装的常态, 木材、竹材、陶土、石材为封装的使用材料。适合于液体、粉体等易渗漏、挥发、腐坏的物态包装。

以上四种常见的中国传统民间包装工艺也常常交互使用, 共同实现在物体的包装中, 体现出这些巧思的妙用。

3 民众造物之真

中国传统民间包装的营造反映出民众的生活智慧。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2], 民间大众以质朴劳动创造日常器物。明代学者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出“天工”和“人工”, 即, 自然力和人力相协调, 天人合一的造物理念。中国传统民间包装的创造者是平凡大众、是普通的手艺人, 他们顺应着自然, 取材于自然;他们顺应着人生, 将平凡的生活经验融于包与装。透过这些包装, 我们能感受到手作与劳动之美, 感受到民众平凡造物的美意。同时中国传统民间包装以生态、实用、健康、亲近, 将器物的根本属性:服务意识和生态人性之本彰显。器物通过被人使用与生态环境和谐展示其根本的面貌, 这才是器物真正的美之所在。

席勒说过:“美既是我们的状态, 也是我们的作为”[4]中国传统民间生态包装以天然环保的材料与民间大众朴质的造物观, 兼容了实用功能、生态意趣、视觉美感。将材美工巧的造物哲学与设计美学传达给世人。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161.

[2]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28.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6.

篇9:浅析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剪纸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这条璀璨的文明长河中孕育着许多令世人惊叹的民间传统艺术。其中,剪纸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凝聚着我国上下五千年来的民族精神文化,体现出了我国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审美的追求。

一 纸

中国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1,“剪纸”二字不仅是对剪纸艺术表现形式的阐述,它更简洁、直观的表明了这门艺术创作所需的原材料与创作工具,这里先说“纸”。传统剪纸艺术创作所需的原材料就是质地轻薄的普通纸张,在颜色选择上以大红色为主,但也可以选择其他艳丽、浓重的色彩,以表现出一种喜庆感。剪纸艺术较书画、篆刻这些传统艺术相比,讲究较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讲究、没有任何创作限制,而且在其视觉表现形式上也独树一帜。就原材料“纸”而言,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可得,而且也非常利于剪刀加工,剪刀也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必备日常用品,可以轻易寻得,只要可以用这两样物品,人人都可以进行剪纸创作。可以说,剪纸在我国众多传统民间艺术中是最“接地气”的,它非常贴近普通大众,具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彰显着我国人民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以往,人们常常根据特定的节日、庆典来进行一定的主题性创作,在其内容题材的选择上非常广泛,而且具有非常丰厚的人文意识和文化底蕴,比如鱼、蝙蝠、喜鹊、龙、葫芦、四季豆、关羽、侍女等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只要人们能够想到的,都可以被作为题材进行剪纸创作(参图一)。在这些内容题材上,往往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夙愿,以及对世间万物的独特理解。

二 剪

再说“剪”,它既是剪纸所需的主要创作工具,又是剪纸艺术的主要创作过程。如今有人将刻刀运用到了剪纸创作当中,其表现形式变得更加精致、细腻,还有人尝试借用其他染色工艺来使剪纸在色彩表现上更加丰富。但作者个人认为,这种做法虽然可行,但不可作为传统剪纸艺术的发展方向,更不能取代传统剪纸艺术。因为剪纸艺术能够延传至今,正是因为它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其看似简单的表现形式背后凝聚着我国古人对生活的崇尚与独特理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所在。虽然我们的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有的东西永远不能被替代。用剪刀对纸进行加工所创造出来的视觉效果,主要是靠阳形与阴形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所以,在剪纸创作过程当中,阳形和阴形必须保证独立完整,并最终统一在共同的轮廓中。同时,剪纸外在表现形式的基本组成元素和绘画一样使用的是为点、线、面,但在人和剪刀的作用下,这些元素相互变化、组合,并借助纸张的浓厚色彩,便能带给人非比寻常的视觉审美感受。

三 传统剪纸艺术的意蕴

剪纸艺术不仅能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视觉审美感受,其饱含的文化底蕴和吉祥寓意也使得它能够在众多民间艺术中脱颖而出。

剪纸艺术的灵感来源和普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主要是为了表达一种对美化生活的向往。例如婚嫁,在我国古代乃至当今社会中,婚嫁作为成年男女的头等大事,不仅是简单的结婚生子,更关系着人类生息繁衍。所以,在古代以及我国如今的许多地区都会用剪纸来做婚庆装饰,如鸳鸯溪水、石榴结籽、金钟扣蛙、观音送子、五子登科等等,在如今的许多人看来这只是一种为了喜庆而添加的装饰物,但实则寓意着夫妻和睦、早生贵子、望子成龙,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夙愿与祝福;作为我国最重要传统节日之一的春节,当然更加离不开剪纸,在这种时候张贴剪纸,不仅可以体现出人们对来年的期盼与美好愿望,还能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如春牛、连年有余、五谷丰登、大公鸡、龙凤呈祥等等,内容从植物到人物、从幻想当中的神兽到现实当中的家畜,可是说是包罗万象,它们多预示或祈祷来年的丰收与平安,体现出一片节日的祥和。另外,春节剪纸几乎都使用的都是大红色,这种色彩在中国也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寓意红红火火、大吉大利;蛇盘兔作为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吉祥寓意构图,在剪纸中当然也有所表现。民间常有“蛇盘兔,必定富”之类的说法,但关于蛇盘兔寓意说道却不止这一种,除了有“必定富”这个谐音的理解之外,蛇盘兔还表达除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哲学观。除了上述的剪纸题材及其寓意意外,还有许许多多带有深厚寓意的剪纸创作题材,如松鹤、寿桃代表寓意长寿,关羽、钟馗三娘教子等又象征着忠义、正邪与美好等等。

四 剪纸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如之前所述的那样,剪纸的内容题材范围相当之广,从神话故事到现实生活可谓包罗万象,而且还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寓意。当然,这不仅是剪纸艺术所具有的一个特点,我国许多的传统民间艺术都具有这种寓意性的人文特征。如今,人们的审美化逐渐开始呈现一种“回归”状态,整个世界都开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着迷,作为特色鲜明的剪纸艺术在如今释放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许多现代设计,比如商品包装和建筑装饰等等。

参考文献

[1] 王新.浅谈中国民间艺术——剪纸[J].美术教育研究,2011,(5):19.

篇10:传统民间谚语

病怕没名,疮怕有名。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样深。

国乱思良相,家贫思贤妻。

即脱即着,胜过服药。

再三行善事﹐第一莫欺心。

清晨凉中午热,要想下雨得半月。

一苗露水一苗草,一层山水一层人。

篇11:各地民间传统谚语

立夏刮北风,旱死青苗根。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南风冷有雨,南风烧有风。

雨天麻雀叫喳喳,云退晴刮刮。

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篇12:古代民间传统谚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肉满桌酒满镡,不如自己家咸菜一盘。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

他人睍睍,不涉你目;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篇13:中国民间传统谚语

一、儒学对戏曲作者的影响

古时文人士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阶层。和平民百姓相比较他们的文化素质与学识修养等方面确实高出很多, 他们的感受与欲望也会和普通百姓有所不同。一是他们目睹了封建社会的种种腐朽与黑暗, 他们所经历的生活困厄与沉重的精神压抑致使他们与平民百姓的精神世界有共通之处。二是他们在世俗平民面前又表现出相当明显的精神优越, 而且不少人对封建统治者难免有所依附, 使得他们的精神格局难以逾越统治者设定的框范。大多数身怀济世之志的贤达之士, 由于怀才不遇, 所以他们的“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屡屡付之东流;或是奋力跻身仕途, 却遇官场险恶, 饱尝仕途坎坷。在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遇阻时, 便只好退而求其次, 投身于文学事业, 从事散文、诗歌、骚赋、小说、戏曲的创作。尤其在元代, 由于异族入侵, 打压汉族知识分子, 使文人士子处于极端困境之中, 而且现实的黑暗残酷使他们的心理变得无比郁闷与失落。此时各种民间的伎艺开始进入他们的视野, 瓦舍勾栏中的杂剧, 留驻了他们的目光与脚步。他们发现自己的才志和情怀可以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容纳与宣泄, 于是遂“以其有用之才, 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 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 (明、胡侍《真珠船》卷三十四《元曲》, 《丛书集成》初编) , 以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为代表的这些元代文人专业剧作家, 他们站在民间百姓的立场上, 作品大多都反映下层民众的苦难和悲哀并表达出对公理与正义的吁求。正是在他们的努力推动下, 宋金以来的杂剧、院本和诸宫调逐渐演变成元杂剧这一成熟的戏剧形式, 创作出了丰富的、永留史册的剧目。

进入明清时代, 文人学子从事戏曲创作又有了新的变化。明代理学是整个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程朱理学取得独尊地位。此时, 统治阶层也逐渐重视戏曲的教化功能, 以戏曲宣扬封建伦理, 以立言而弘扬其理学之道, 成为御用文人士大夫的自觉行动。如剧作家丘浚、邵璨等人, 本身就是理学名家, 并为朝廷中人。丘浚为宣扬理学、维护朝廷统治特作《五伦全备记》, 目的就是“使世上为子的看了便孝, 为臣的看了便忠……虽事一场假托之言, 实万世纲常之理。” (明。丘濬《五伦全备记·副末开场》) 。明初时期, 由于宫廷政治争斗十分严重, 一些王公贵族为远祸避害, 苟安求存, 他们表现出留心词曲、佞佛信道或诗书乐律。其中尤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人物。朱权为朱元璋第十七子, 朱有燉则是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儿子。他们都是“博学善书”的文士, 长期接受过儒学的熏陶和教育, 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剧作家。自明中叶到清朝前期, 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第二次高潮。这一时期的文人剧作家的作品, 以一种辉煌的理性力量和忧患意识, 将中国传统戏剧的文化品位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那么, 是什么原因促使广大文人把满腔才情投入到了戏曲创作中来的呢?首先就是由于反天理思潮的影响。明代传奇剧的代表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就是与明代后期反天理思潮彼此呼应的, 该剧中演奏了一曲响彻云霄的情定胜理的赞歌, 肯定和歌颂了爱情战胜天理的伟大力量。同时, 明代中叶以来的不少戏剧文本作者对于戏剧有益教化、抒写情怀的作用认识也较为明确, 所以, 当面临出处仕隐的人生抉择时, 就比较自觉地选择了“乐道著书”, 亦即在戏剧创作中“安身立命”的道路。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就是一位在科举之途中备尝艰辛的儒生, 他创作了《临川四梦》等优秀剧作, 并且在其影响下, 还形成了临川派优秀创作群体。沈璟, 二十一岁即中进士。任职兵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因为上疏立储以及为王妃诸封, 忤递帝旨, 而被贬官。旋即致仕乡居。一年改编、创作戏剧十数种, 在其影响下, 亦形成了作家众多的吴江派。综观明清以来有成就的剧作家, 他们几乎都是儒学弟子, 饱读圣贤之书, 儒家思想根植于心, 同时, 他们又对民众疾苦和诉求有一定程度把握。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戏剧, 既渗透着儒学的精髓又让民众喜闻乐见, 更进一步推动了戏曲在民间发展。

二、儒学对民间戏曲内容的深刻影响

儒家所倡导和宏扬的忠孝节义早已成为封建社会最根本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综观古代戏曲, 以忠孝节义为主题和题材的剧目比比皆是, 在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到弋阳腔、乐平腔、饶河戏以及赣剧中, 处处可见, 信守拈来。

(一) 忠君之戏

“忠君之戏”从广义上讲就是指涉及忠君思想的戏剧, 这本来应该在“帝王戏”中表现出来, 但是在古代戏剧中, 以帝王为主要人物的“帝王戏”却很少, 更多的是在戏曲中蕴涵有忠君思想的“忠君之戏”。

“忠”属于品德和行为准则范畴, 是一种对事对人应有的品德和行为准则。儒家对帝王的总体看法是拥护和忠于明君而憎恶昏君暴君。受这种思想影响下的古代戏曲, 一方面对在维护国家的安定统一、主权独立, 或与民修养生息, 发展生产, 促进经济繁荣等方面体现出“文治武功”的封建皇帝加以肯定和讴歌;另一方面又生动形象地揭露部分帝王的虚伪阴险、残酷无情、腐朽糜烂的精神实质。帝王的昏庸或圣明直接影响朝廷的风气, 昏君必定奸臣当道, 忠臣受到打击, 如遇明君, 定风清气正, 贤臣、忠君报国有门, 也定能成就事业。这在古代戏曲中也常展现。明代在乐平盛行的弋阳腔特别流行演出帝王将相戏, 现剧本留有的就有《和戎记》《千金记》《草庐记》《金貂记》《东窗记》《白袍记》《白兔记》《鹦鹉记》《绨袍记》《赵氏孤儿记》《古城记》《赤松记》《云台记》等等。《千金记》写楚汉相争, 韩信的故事;《金貂记》剧情写薛仁贵为皇叔李道宗所忌, 被诬下狱, 时值苏宝童率兵犯境, 薛仁贵复职出征, 但为苏宝童邪术所败, 遣程咬金救援, 又被把持朝政的李道宗所阻。其子薛丁山获知, 毅然请行。遂大破敌军, 迎父还朝, 合门旌奖。剧中对帝王、忠臣、奸臣进行了细仔的刻画和描写。《东窗记》全称《岳飞破虏东窗记》, 演岳飞为秦桧所害, 秦桧与妻王氏谋于东窗、事将发, 桧赴灵隐寺烧香, 途遇颠僧济公, 为其点明隐情并用掃击之;桧死, 入阴司对薄, 令传语归告其妻曰:“东窗事发矣。”《草庐记》写刘备自徐庶走后, 三顾茅庐, 请得诸葛亮为军师。后来, 刘备在诸葛亮的忠心辅佐下, 进据西川, 于成都称帝。这些剧目从多个层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忠君”意识, 也反映出了对明君、昏君和暴君的不同看法。

(二) 说孝之戏

在我国“孝”的观念可谓源远流长, 商周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至春秋晚期,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在《论语·学而》中专门论述孝道。儒学后人继承并发展了孔孟的孝道学说, 特作《孝经》十八章, 将“孝”的地位提得更高, 孝的内容规定得更为具体。孝表现在事亲、事君、立身这三个方面, 涵盖了君、臣、民等所有人。而且“孝”又常常与“忠”并列在一起成为古代民众最讲究、最看重的两大思想观念。含忠孝内容的戏曲, 在古代戏剧中占有极重的份量。

在古代有一种说法:忠孝难以两全。而当尽忠与爱国主义相联系, 爱国又能与尽孝道相统一时, 这种孝就是大孝。反映这类题材的戏剧中, 以木兰从军、岳飞抗金的戏剧故事最得普通民众喜爱。徐渭杂剧《雌木兰》倾力塑造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女中豪杰形象。木兰的代父从军是以强烈的孝心为基础做出的决定, 同时, 也凝聚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同样, 岳飞抗金的戏曲故事也广为传唱。明传奇《精忠记》、弋阳腔《岳飞传》、饶河戏《风波亭》以及赣剧《斩岳飞》, 这些声腔、剧种虽然具体写法上不尽相同, 但剧情集中表现出岳飞诚挚接受母亲的爱国为民的训教, 顺从母意, 勇敢投身于杀敌报国、抗击外寇的正义战斗之中, 这是儒家思想中崇高的孝道。当然, 在古代戏曲中除了表现木兰、岳飞等大孝, 还有大量的戏曲不是主题表现孝道, 而是在剧情中处处体现和赞美为人之孝, 谴责不孝言行。如嘉靖《风月锦囊》收录的嘉靖年间弋阳腔传奇演出本的摘录本, 其中《五伦全备》《香囊记》《五伦传紫香囊》《王祥》《周羽寻亲记》等都是宣扬孝道的剧本。

(三) 讲节之戏

“忠孝节义”中的“节”在儒学发展历史中也是自成体系, 并且不断衍进变化。孔子在《论语》明确提出:“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节成为行“礼”的方式。古代戏剧中的“节”戏象“忠孝”戏一样占据着传统舞台, 尤其是在爱情剧, 生活伦理剧中体现得更充分。粗略的归纳“节”戏有几种类型:

第一种, 宣扬好的贞操观念, 极力维护夫权统治的戏曲。这类戏曲反对自由婚恋和寡妇改嫁, 倡导女性从一而终坚守贞洁, 婚姻恪守父母之名, 婚后夫权至上。如传奇剧《蝴蝶梦》就是这一题材的剧作典型。

第二种宣扬较为进步的爱情观和婚姻节操观, 反映民间对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斗争的戏曲。如《西厢记》一剧, 通过红娘之口, 肯定了张生与莺莺这对“怨女旷男”自相结合的合情合理。《墙头马上》一剧, 李千金既已钟情于裴少俊, 便效法卓文君故事, 毅然与之结为夫妻并大胆私奔。这些戏曲表现的都是对封建礼教的公然背叛, 对“节操”的崭新理解和评价。

第三种, 颂扬坚守民族气节、坚守气节操守的正义气节观, 展示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的戏曲。如杂剧《楚大夫屈原投江》展现的是在外敌入侵国家危难之际, 屈原积极呼吁内修法度, 外御强敌, 同卖国奸佞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虽遭放逐, 九死而未悔。体现了屈原坚贞的爱国精神。传奇剧《精忠旗》、杂剧《东窗事犯》、饶河戏《斩岳飞》等颂扬民族英雄岳飞的戏曲, 全面反映了“忠孝节义”的儒家思想精髓。这些历史上的民族英灵都是儒家思想极力倡导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的杰出代表。

还有一些节戏虽然不是取材于恢宏的历史故事, 展现崇高的民族气节, 但是也讲述了一些做人的气节和操守。如明代弋阳腔剧目《荆钗》《孤儿》《三元登科记》《姜女寒衣记》《江天暮雪》《节妇金钱记》《双兰花记》《窦滔回文记》等都属于节戏范畴。

(四) 重义之戏

同忠、孝、节一样, “义”是儒家倡导的封建伦理道德, 起到为统治阶层服务的作用。同时, 义又是根植于民间的朴素而又积极的思想情感, 是一种天然的传统民间文化。经过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以及封建统治阶层的运用和推动, 义有了政治化、伦理化的阐释, 便成为了规范整个封建社会人们思想行为的最高伦理道德准则。

在古代戏剧中, 以“义”标名的剧目很多, 如传奇剧《义贞缘》《义侠记》《忠义烈》《义烈记》;如弋阳腔、饶河戏及赣剧中的《桃园结义》《八义记》《忠义缘》《十义记》等, 还有许多民间戏曲虽然没有以“义”来命名, 但实际是写义的戏剧。同时, 在忠戏、孝戏、节戏中, 也有很多写义的戏曲情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历来被视为“忠义”的化身, 他知恩必报、义不负心, 是儒家、统治阶层、普通百姓都极力推崇的大义之人。历史上关公戏长期占据着民间戏曲舞台。元杂剧中关公戏成为重要剧目, 如《单刀会》《三战吕布》《千里走单骑》《桃园结义》《古城会》等。弋阳腔、饶河戏、赣剧也大量搬演、改编了关公戏。如戏曲《华容道》, 讲述了关羽因感念曹操之恩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的故事。关羽知恩必报的“义举”, 单纯从儒家的“礼仪”“仁义”思想来看是值得赞颂的义举。但是, 关羽这样的行为既贻误了军机大事, 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遗憾, 实则是愚昧的封建伦理观念。

上述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儒学对民间戏曲的影响是深刻的, 也是全方位的。历代戏剧家、戏曲的创作者无不深受儒学的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由他们创作的剧目自然流淌着儒学文化的基因。即使是一些作者在创作的戏曲中, 流露出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否定, 也会因为统治者的监管, 受到极大的控制无法流传。因此, 儒家文化和民间戏曲文化作为两种文化形态, 它们是相互影响的, 但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 民间戏曲文化只是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乐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乐平市志[M].方志出版社, 2002.

[2]景德镇市戏曲志编纂委员会.景德镇戏曲志[M].2003.

[3]金泽.中国民间信仰[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

篇14:中国传统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 民间建筑 装饰 表现力

在我国传统建筑方面,最能体现建筑艺术的表现方式便是建筑装饰,其随着民间文化和民间建筑艺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起来。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特点是合理利用工艺特点和材料质感,然后对装饰艺术进行加工,并且还会挑选我国传统的书法、色彩、绘画、纹图等多门艺术与之融合,以此来实现建筑风格和建筑美感的相互统一。近千年的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哪个朝代,最能体现该朝代文化和艺术水平的便是当时的传统民间建筑。所以说,好的建筑装饰艺术只能在民族文化中才可以更好的发展,并且取得相应的艺术成就。

一 中国传统建筑中“装饰”的特点

1 传统建筑中造型因素的运用

中国式民间建筑主要以木构架为主,建筑物中的梁、杭、柱等部件全部都是裸露在外部的,这样一来,外部的美观问题就成了传统建筑中最大的问题,因此人们便想出了在木头上绘画各种图案,通过图案来提高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例如,将门窗雕刻成菱形或者鱼鳞形;一些梁杭穿过柱子的出头修制成菊花头等一些较为有趣的形式;相同的方式,对建筑物的砖石也进行适当的装饰,于是便出现了石雕、砖雕。与木雕刻进行对比,会发现砖石的质感非常好,而且耐用性强,各部分的装饰,屋顶、屋身的装饰,不管是线脚加工还是复杂的动物形象加工,这些加工都不是没有依据的,也不是离开建筑本身单独存在的,它们都是构成建筑的外部形势,而且也是一种经过详细加工的艺术形式,而这些恰好都是造型装饰的最基本特点。

2 传统建筑中绘画、色彩因素的应用

俗话讲,色彩是建筑物的衣服,较好的绘画就好比衣服上的图画。有人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足以说明建筑物的衣服有它特有的地方。比如民间建筑和皇家建筑,皇家建筑通常使用的颜色是红色、金黄色,而民间建筑则是采用白色、灰色或者黑色。以扬州地区的传统建筑为例分析:乾隆皇帝南下居住的行宫是天宁寺,其墙上大多数是红色墙体,而与其相邻的史可法纪念馆的建筑风格则是青砖小瓦,两个相邻的传统建筑形成了很明显的色彩差。

但从绘画的角度来看,建筑装饰风格的形成一般与当地绘画艺术有着很紧密的关系,例如明朝中期时,苏州当地的砖雕、木雕的风格就受到了当地绘画艺术的影响,同时清代独特的画派也影响到了扬州砖雕藝术。

3 建筑装饰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1)象征的手法:借用动植物独有的特点代表装饰含义。例如动物中的龙一般象征皇帝,很多建筑物装饰中都应用了松、竹、梅岁寒三友,因为松、竹、梅一般象征着坚强、高雅、纯洁、非凡的品质;

(2)情节内容的表现:战争画面、民间传说故事、佛寺故事都是人们最喜欢来表达的内容;

(3)文化观念的影响:民间文化观念是人类认识成果、认识方式的继承,其对传统建筑装饰审美活动的影响力极大,从古建筑上的太极八卦图案就能看出。但是传统建筑装饰研究范围非常大,内容也会丰富,为了详细研究中国民间传统建筑装饰观念的发展流程,研究者一般利用扬州建筑砖雕艺术来分析该地区的装饰形式。

二 内容题材富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和审美观念

我国居民装饰通常会采用寓意、象征、祈望等手法把民族哲学与审美观念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很多色彩鲜艳的建筑装饰图案。

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其装饰艺术影响最大的是道家思想。道家认为,宇宙中主要包含“四大”,分别是:道大、地大、天大、人亦大。同时也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自然和谐的哲学思想和神仙思想相结合产生了属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道教创设的神仙世界,逐渐发展成为了民间文学、雕刻绘画等一些艺术的永恒题材,例如寿星、财神、八仙等,而道家的八卦和太极图案中使用的简单符号,则是用来解释宇宙中一些哲学现象。

中国民居建筑装饰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吉祥瑞庆的,例如一些戏曲故事、民间传奇故事、名花奇草以及奇珍异兽等。所选择的题材一定要有具体的社会含义,把人们所熟悉的历史故事或是民间故事穿插在建筑装饰内容之中,实现道德教化的目的。例如,岳母刻字、木兰主动从军等故事宣扬精忠报国;将相和、牛郎织女等戏剧化故事传颂忠仁孝悌;用龙凤、蝙蝠等保佑富贵华尊;选用梅兰竹菊来体现高贵、怡情养性等;用桃花三结义教人应该仁义忠厚。除此之外,也有人选用一些吉祥字绘制成图纹画,例如由各种字体书画组成的百寿图,不仅带有艺术气氛,也有传统气息。

民居建筑的另一大特点是内容题材上的象征性,一般都是通过形意或是形声来叙述。形意是通过直观的形象来表达非本身意义的内容,例如牡丹代表富贵、莲花代表高洁、松鹤显示长寿等。形声则是利用谐音,依靠假借手法和一些实物形象来表示象征效果。例如,用鱼、莲表示年年有余;梅花鹿、蝙蝠表示福禄、富贵;桃子代表长寿等、除此之外,也有将形意和形声融合在一起使用的题材,比如宝瓶加如意图,表示平安如意,人们通过这些特殊的图案来表达自己美好愿望。

三 色彩上幽雅朴实与突出重点相融合

色彩在中国建筑中不仅代表美学意义,也隶属于礼制和五行信仰的范围。普通百姓的服装很少使用色彩耀眼的图案,多半都是较为清淡或是原色的色调。主要以白、青、灰、棕四种色彩为主。台阶上一般使用白磨石,墙面上使用青砖,屋顶则使用灰瓦。屋檐、木柱、门窗、梁杨多采用黑色,花窗、彩色玻璃则是多用蓝、紫、深红等颜色。部分民居在建筑装饰上采用冷色调,整体上看起来较为简单。又受到一些条例、法式的限制,严禁在民居中绘制彩图,因此装饰雕刻是一般都是以素色为主。但是在建筑的一些关键位置,必须使用耀眼的色彩进行装饰点缀,例如在暗色调的屋面上,采用鲜艳夺目的脊饰,目的为了突出屋面。色彩最大的作用在于加强轮廓线条,增强立面变化,展示建筑造型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近看细节完美,远看沉着冷静,耐人慢慢品酌。例如,北京四合院中的垂花闷都是色彩最鲜艳的地方,内部的梁架和朱红门的门扇等都应该使用鲜艳的色彩进行绘制。

在传统的民间建筑中,一般使用的色彩是表示文化、宗教理念、民俗习惯和伦理道德,比如常见的灰黑色的青瓦屋面。“青黑”色在民间代表的是一种习俗观念,“黑”不仅代表了“五行”中的水,也代表了五行中相生相克原理中的“水克火”,代表着避免火灾和灾难的含义,所以在我国民居中常使用青黑色。但整体来讲,内地一带的色彩使用较为沉着和温和,而沿海一带的色彩则较为鲜艳。

四 装饰类别蕴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1 木作装饰

木作装饰指的是对结构构件自身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同时还要要求加工后的装饰物与结构的力学性质一致。比如:柱,一般采用“梭柱”的做法,柱本身亲柔性较好,上端收杀稍甚,以此提高柱本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将结构构件的上端做成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清代皇宫建筑经常将梁端部雕刻成拳形、云形或是桃形,拱端则雕刻成三幅云、三岔头和菊花头形状。这些就是中国古代建筑处理构件时的内在旨意。

在细木装饰方面出现了很多种雕刻方法,如浮雕、圆雕、贴花、透雕等,同时还与象牙、贝壳、玉石、珍珠等精细工艺结合在一起,使装饰物的生命力更生动、更具活力。如民居格扇中,最尊贵的格芯就是通过木板透雕而成的,它们图案精致、题材新颖,是装饰物中最华丽的地方。特别是屏风、门罩,采用硬木雕刻成一些动植物图案和几何图案作为主要题材,同时还使用浮雕和圆雕手法做成较为精致的构件。

木雕根据材料的质感和加工艺术来讲,是一种比较柔和的造型艺术,构成其的基本要素是流畅的曲面和曲线,其图案构成主要讲究线面结合和节奏感强。比如清代的木雕一般都是雕刻自然的花草纹样,主要以成型的花样为主体,造型立体化,以花衬叶,造型形象。这类型的图案,通常使用于装饰性题材的构建。而在门窗、屏罩等构件中,则使用直线边框与柔性曲线相结合的图案。

2 石作装饰

民居中在柱、门槛、台阶、栏板等一些地方通常使用石雕艺术,也有一些大门凹入墙面处将其作为贴面使用,后者主要用于装饰,前者主要以实用为主。地面建筑的主要材料就是石材,在我国古代使用石材的地方很少,一般都是适用于墓葬中,如东汉的石室、墓葬画像石、西汉的动物雕像。早期的石雕做法比较简单,主要以刻线为主,技艺也较简单,虽然也使用隐刻手段,但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原始的技艺。后来出现了石材替代木材的办法,在石柱上刻画花草人物,栩栩如生,生动有趣。明末清初,出现了盘龙石柱,最有代表性是福建惠安的盘龙石柱采用的透雕手法,龙样种类繁多,生动有趣,矫健有力。后来,佛教传入中土,石雕开始在佛教建筑中盛行,尤其是在佛像、石窟等方面的石雕装饰。目前石雕技艺已非常先进,出现了新的石雕类型,如常用的浮雕、圆雕等。

3 砖作装饰

建筑部位多为大门屋脊、握头、墙面、影壁等处,多属室外部分。砖雕通常用于祠堂、会馆、店铺等一些建筑中,也有少部分牌坊或是寺庙建筑使用。建筑部位大部分都是室外的,如一些墻面、影壁、屋脊等。

居民建筑中一般在握头地方使用砖雕,握头一般在大门两端屋檐和山墙的交接处,高度大约为3米,最小的握头也是40厘米。砖砌一般分为三段,最上段称为翻花,表面较为倾斜,上面连着檐口,由三层向上翻卷砖雕花瓣组成,风格较为豪放;中段是握头最关键的部位,四周边框使用砖线标出,是一个矩形垂直面,框心一般是以动植物图案或是人物故事为题材,采用圆雕或是透雕展示主体部位,以此提高建筑的立体效果;下段称之为握尾,雕刻的要求非常高,内容一般是花草或者宝物。整个建筑由上至下,从粗略到细致,一次成功,成为了建筑外部最有看头的装饰物。

五 结语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最能表达东方思想文化和人文精髓、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建筑风格上要求舒展灵动,民间建筑要求优雅质朴,皇家建筑讲究尊贵气派,完美地体现了自然和现实相结合的艺术形态,设计者通过高超的技艺体现出其的艺术思维。造房装修方面,采用一些瓦饰、彩绘、窗权等方式,使得建筑物装饰不仅有丰富优美的装饰效果,也有严格的功能定势,利用这些方式对建筑进行装饰和建造,在装饰美中显示功能性,在功能性中不失装饰美,而且每座建筑都有不同的装饰方法。因此可知,建筑装饰最大作用是提高建筑形象、体现设计者设计思维,是古代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米满宁、张海桐、崔骁:《中国传统建筑中垂花门的空间装饰艺术》,《民族艺术研究》,2015年第4期。

[2] 刘红伟:《少数民族民间建筑门窗装饰艺术研究——以大理白族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3期。

[3] 李洁星:《中国传统佛寺建筑的布局和装饰艺术》,《大舞台》,2015年第4期。

[4] 叶菱:《对中国古代建筑中装饰艺术与文化内涵的研讨》,《中国建材科技》,2015年第4期。

上一篇: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宣传下一篇:准军事化管理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