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中使用他人音乐作品,是合理使用还是侵权民商事裁判规则

2024-05-04

在影视剧中使用他人音乐作品,是合理使用还是侵权民商事裁判规则(共3篇)

篇1:在影视剧中使用他人音乐作品,是合理使用还是侵权民商事裁判规则

在影视剧中使用他人音乐作品,是合理使用还是侵权民商事

裁判规则

案件要旨

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制作发行了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以下简称《激》剧),剧中使用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音乐作品《保卫黄河》、《北风吹》、《洪湖水,浪打浪》、《敖包相会》、《学习雷锋好榜样》等。长安影视公司将《激》剧VCD光盘、DVD光盘等音像制品版权授予广州俏佳人公司。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发现北京图书大厦销售《激》剧VCD光盘,该光盘套封上载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话剧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话剧团、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录制,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总经销,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及出版文号。为此,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侵犯音乐作品著作权为由将长安影视公司、广州俏佳人公司、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北京图书大厦诉之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后,长安影视公司、广州俏佳人公司不服判决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结合《激》剧中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具体使用情况分别判断分析,认为对音乐作品《保卫黄河》的使用构成侵权,对音乐作品《北风吹》、《洪湖水,浪打浪》、《学习雷锋好榜样》和《敖包相会》的使用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案情简介

1993年4月5日至1995年8月1日期间,张鲁就《北风吹》的乐曲,贺敬之就《白毛女》歌词,张敬安就《洪湖水,浪打浪》的词曲,欧阳谦叔就《洪湖赤卫队歌剧、剧本、作曲》的乐曲,娄生茂、吴洪源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词曲,刘西林、胡守云就《解放区的天》的词曲,光未然、冼妮娜就《黄河大合唱》的词曲,玛拉沁夫、都鲁玛就《敖包相会》的词曲、郑小提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延安颂》的乐曲、刘嘉媛就《兄妹开荒》乐曲分别与音著协签订音乐著作权转让合同或著作权合同,将上述作品的公开表演权、广播权、录制发行权在合同规定的条件下信托给音著协。2001年7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艺术局签发(军)剧审字(2001)第004号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同意《激》剧在全国发行。9月29日,《激》剧的录制方之一长安影视公司与广州俏佳人公司签订《激》剧版权转让协议。次日,长安影视公司出具授权书,将《激》剧VCD光盘、DVD光盘等音像制品版权授予广州俏佳人公司,授权期限为2001年10月1日至2004年10月1日。10月10日,贵州东方出版社出具销售委托书委托广州俏佳人公司总经销该社出版发行的《激》剧。2003年1月20日,音著协在北京图书大厦处以150元的价格购得《激》剧VCD光盘一套。该光盘套封上载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话剧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话剧团、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录制,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总经销,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及出版文号。在该剧中,制作方未经音著协同意,使用了前述9首音乐作品。音著协认为长安影视公司在电视剧《激》中使用涉案9首音乐作品时没有通知原告或相关权利人,未支付任何著作权使用费用。该剧在全国各家电视台反复播放并被制作成VCD光盘广为发行,而四被告无论是该剧制作者,还是VCD光盘出版者、发行者及销售者无一人履行向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使用费的法定义务。因此,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1)被告就其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在一家全国发行的报刊上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2)被告共同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万元及为起诉被告而支出的费用1万元,合计51万元。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因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3)一中民初字第2336号民事判决,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律师点评

影视剧作品是复合型的作品,剧中会运用或显示大量其他作品,比如音乐、美术、曲艺、摄影、建筑作品等,虽然著作权法中有对创作作品的合理使用制度,但是影视剧制作方也非常有必要评估他人创作的音乐作品在影视剧中的使用是否构成合理使用,避免侵权。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是指依据法律的明文规定,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而无偿使用他人已经发表作品的行为。但在使用作品时,不得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1、合理使用若未经相关权利人同意,使用的音乐作品仅涉及几句歌词或很少内容,使用部分较少,没有实质性地体现出作品的完整表达方式、作者表达出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在乐曲方面的独特构思;使用的形式和内容非常有限,没有对著作权人的利益构成实质损害,这种情形则属于合理使用。长安影视公司在制作《激》剧中使用《北风吹》、《洪湖水,浪打浪》、《学习雷锋好榜样》和《敖包相会》四首音乐作品中,仅涉及该作品的几个小节或几句歌词,尽管个别音乐作品使用时间较长,但均未完整地使用整段歌词或乐谱,应当属于合理使用。

2、侵权行为 未经相关权利人同意,若在影视剧中虽未完整的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音乐作品,而是使用了音乐作品中的一段歌词或乐曲,但所使用的部分已经足以完整地表现作者希望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者在乐曲方面的独特构思,且被使用部分在整个作品中所占比例较大,应属于实质性地使用了音乐作品。这种情形构成对音乐作品复制权和发行权的侵犯,不属于合理使用。本案中,制作方在未经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同意的情况下,在《激》剧中将音乐作品《保卫黄河》完整的歌词演唱两遍共56秒,对该作品的使用方式属于实质性地使用了作品。长安影视公司将该音乐作品制作并固定在载体上的行为构成复制,广州俏佳人公司和贵州东方出版社制作发行《激》剧VCD 光盘的行为是对该音乐作品的复制和发行,北京图书大厦销售《激》剧VCD 光盘的行为构成对该音乐作品的发行。这些行为在未得到音著协许可的情况下,侵犯了音著协管理的音乐作品《保卫黄河》的复制权和发行权。以下是北京市高院在本案审理阶段,判决书“本院认为”部分就此问题的论述:鉴于上诉人长安影视公司和广州俏佳人公司针对原审判决关于其侵犯《北风吹》、《保卫黄河》、《洪湖水,浪打浪》、《学习雷锋好榜样》和《敖包相会》五首音乐作品著作权的认定提出上诉,本院亦应针对该五首音乐作品是否构成侵权进行审理。由于长安影视公司在制作《激》剧中均未完整使用该五首音乐作品,因此,本案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认定长安影视公司在剧中使用上述作品的性质。对于此问题,应当结合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判断,既要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激发其继续创作的热情,又要维护社会公众对作品正当合理的使用,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首先,对于比较完整的使用作品的一段歌词或乐曲,尽管时间较短,但是所使用的歌词部分已经完整地表现了作者希望通过作品表达出的思想内容,所使用的乐曲部分体现了作者在音乐作品中具有艺术个性的旋律、节奏、和声、复调的安排和设计,而且被使用部分在整个作品中所占比例较大,应属于实质性地使用了音乐作品。在《激》剧中音乐作品《保卫黄河》的使用是将完整的歌词演唱两遍共56秒,该作品的使用方式属于实质性地使用了作品。具体而言,长安影视公司将该音乐作品制作并固定在载体上的行为构成复制,广州俏佳人公司和贵州东方出版社制作发行《激》剧VCD光盘的行为是对该音乐作品的复制和发行,北京图书大厦销售《激》剧VCD光盘的行为构成对该音乐作品的发行。这些行为在未得到音著协许可的情况下,侵犯了音著协管理的音乐作品《保卫黄河》的复制权和发行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其次,对于使用音乐作品仅涉及作品的几个小节或几句歌词,未完整地使用整段歌词或乐谱的情况,考虑到被使用部分在整个音乐作品所占比例较小,没有实质性地再现作品的完整表达方式和作者表达出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在乐曲方面的独特构思;使用的形式和内容非常有限,没有对音乐作品的市场价值造成不利的影响,也不会对音乐作品的发行传播构成威胁,即未对著作权人的利益构成实质损害,因此,这种方式的使用应当是合理使用他人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长安影视公司在制作《激》剧中使用《北风吹》、《洪湖水,浪打浪》、《学习雷锋好榜样》和《敖包相会》四首音乐作品中,仅涉及该作品的几个小节或几句歌词,尽管个别音乐作品使用时间较长,但均未完整地使用整段歌词或乐谱,应当属于合理使用。虽然长安影视公司均未给相关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合理署名,存在过失,但此项权利并非音著协管理范围,故不属本案审理范围。案件来源

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等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侵犯著作权纠纷上诉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4)高民终字第627号]。作者姜向阳律师简介姜向阳,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合伙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多年来致力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实务工作,擅长处理与商标、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特许经营等领域的业务。先后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熟悉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通过各种方式的知识产权运营,让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竞争的利器,为权利人创造商业价值。执业多年以来,办理了大量涉及商标的行政、民事、刑事案件,在商标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篇2: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合理使用音乐

一、利用有限音乐, 打造高效课堂

体育教师使用音乐来烘托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以及缓解运动疲劳的课堂, 已经普遍出现, 通过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为课堂教学服务, 不仅可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音乐的艺术熏陶, 陶冶美的情操, 同时也减小了教师的工作负荷, 让体育课堂得到高效运行。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使用音乐的经验, 利用有限的音乐打造高效课堂, 会使体育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和艺术力。如, 在技巧前滚翻分腿起技术的教学中, 准备部分让学生伴随音乐《bum kanikuly俄罗斯口哨》 (经过音乐编辑软件, 对节奏进行了调整) 沿篮球场上固有的线进行轻快的慢跑, 随着韵律, 跟着节奏, 踩着节拍, 不仅消除了跑的枯燥乏味感, 更使得慢跑整齐而有节奏, 给人以美的享受;接着在柔韧操练习中, 使用DJ慢摇舞曲《嘿嘿》, 带着学生一起进行有节奏的运动, 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更营造出了浓烈的课堂气氛, 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开启了大门;最后, 在学生身体疲累的时候, 一曲瑜伽《静心》音乐, 带着师生走进了宁静的世界, 师生身心顿时得到了放松, 疲劳感得到化解。

一首合适的音乐, 能有效发挥出音乐本身应有的作用, 且能被学生接受, 并跟随音乐的节奏和营造出的氛围, 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多元因素制约, 谨慎配选音乐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音乐时, 需要考虑学段水平、教学环境与条件、教材内容、课的类型 (新授课、复习课) 、学生的身体特征、技术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因素, 那么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 体育教师应如何选配音乐呢?

1. 针对不同的学段水平,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来选择音乐。

如, 在水平一、二的课堂上, 根据一定情境创设的游戏教学, 可以选择一些活泼、轻快、节奏感强的儿歌作为背景音乐来辅助教学, 像《健康歌》、《叮当猫》、《丢手绢》、《老鹰与小鸡》等等。山东特级教师于文忠老师在水平二前滚翻的教学中, 用狼外婆的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营造“我是大灰狼, 肚子饿得慌, 来到树林中, 捉只小兔子, 填饱饿肚子”的氛围, 使学生身临其境, 兴趣高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选择具有时尚元素或把一些节奏感较强的DJ舞曲用于体育课堂教学, 都会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这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掌握。

2. 音乐的使用与选择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

使用音乐时需要认真仔细地选择, 不可为了用音乐而音乐, 以免过于牵强, 更忌喧宾夺主。所使用音乐要最大限度地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合理利用音乐强烈的节奏感和优美的旋律来渲染气氛, 提高学生的精气神, 增强学生的表现欲, 缓解一定的拘束感和紧张感, 从而增加动作力度, 提高学习质量。如, 浙江的陈昌福老师将华尔兹的音乐和舞姿融入到篮球的三步上篮教学中来, 伴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旋律和华尔兹的步调, 恰好与三步上篮的步伐要领相似, 即“一跨二迈三起 (一大二小三高) ”, 在三步上篮课堂导入时, 播放了华尔兹音乐, 让学生伴着优美的旋律和明显的节奏先学会重要的步伐, 之后再手拿篮球, 以球为舞伴, 配合之前熟悉的步伐练习翩翩起舞, 很快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陶冶了情操, 又领会了要领。健身操和武术的教学比较特殊, 但在音乐的选择上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 武术中经常使用《中国功夫》、《少年英雄》、《精忠报国》、《男儿当自强》等;健身操教学的音乐选择更加广泛, 选取节奏适合的音乐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 在新授课内容时, 学生主要是以动作技能的学习为主, 如果这时候融入音乐可能会干扰技术动作的内化过程, 从而失去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特有的功效。

3. 使用音乐时要适当地考虑学生的身体特征、技术水平和接受能力。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乏体育优秀生, 他们的身体条件决定着他们的技术水平以及接受能力, 他们的学习效率较高, 但大多数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以及学习的效率还是处于同等一般水平, 更有少数学生是体育后进生, 所以教师切不可因少数优秀生而固执地选取音乐辅助教学, 忽视多数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4. 音乐的使用更受教学环境与条件的限

制, 一般学校里场地小、班级多, 体育课多班齐聚一场时, 如果过分使用音乐的音量会干扰到其他班级的正常教学, 因此, 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 要让音源背对其他班级或降低到适当音量 (以本班听到为宜) , 以减少对其他班级正常教学的干扰。

三、提升音乐素养, 服务体育教学

很多体育教师在选择音乐时过于盲目、过于随意甚至出现错误。其实, 音乐的配选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加工音乐的能力, 才可以使音乐运用得恰到好处。音乐的相关元素, 诸如节奏、节拍、旋律、音调、音色、速度、歌词等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师必须对所选教材进行认真推敲、仔细研摩及反复的自我演练, 才可以将音乐带进课堂, 进而获得高效课堂。

在使用音乐之前, 可以将音乐的旋律、节奏和自己所选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使用一定的编辑软件对所需的音乐进行一定的处理, 比如在节奏上、时间上进行合理的收缩裁剪使之与教学内容更加吻合) 之后, 才引入课堂之中, 这样才可以保证高效课堂的有效达成。

篇3:浅谈试卷中对他人作品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合理使用;高考试卷;他人作品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回顾:央视记者胡浩波的文章被高考试卷引用但未署名,因此状告教育部考试中心,他的起诉书称,2007年他发现2003年的高考语文考卷现代文阅读,引用了其在1996年发表的文章《全球变暖———目前和未来的灾难》一文,但相关部门并未通知他,也没有给他署名,侵犯了他的著作权,要求考试中心赔偿他2000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考试中心出高考试题属于执行公务行为,因此在高考试卷的合理范围内使用著作权人作品,可以不经许可,不支付报酬。另外,在公共利益较著作权人利益明显重要时,应有条件地限制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以取得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平衡。因为高考保密的严格要求,很难事先征询相关作者的修改意见;高考出题者考虑试题的难度、篇幅和背景等特点,可对文章进行一定的修改增删,以适应出题要求,而不构成对原告修改权的侵害。因此,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但是以上这些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焦点,那就是试卷中对于他人作品合理使用的法律认定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以得出在该问题上的解决之法。

二、对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界定

现代社会,考试多种多样,尤其是语言类考试,更是不胜枚举。在诸多语言类考试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引用他人文学艺术作品的现象,这样就关系到对原著的著作权保护。而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的合理使用制度,相关使用人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必向其支付报酬的制度。

设计合理使用制度的目的在于均衡版权的保护途径,从而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版权作为独占权利,在一定使用范围内不应阻碍作品的传播与使用。美国学者劳伦斯·莱斯格曾经提出:“无论何时何地,自由资源对于创新和创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缺少他们,创作就会被削弱。”著作权法的作用就在于既保护著作权人对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享有垄断的利益,积极鼓励著作权人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同时又在一定限度上限制这种“垄断行为”。人类文明的延续、文学艺术的创新都离不开前人的智力成果,可以说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借鉴前人的成果基础之上,加以创作,才形成了当今文化的繁荣。任何智力成果,其实在本质上都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应当为全人类所共享。

三、对高考试卷中使用他人作品行为的思考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回到案例中,案例中体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试卷是否可以归为我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范畴?高考本质上是由教育部进行的一种公务行为,那也就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属于正当的合理使用。

而案件的争议点似乎并不在这方面,我们看到的是命题考试中心将原著修改,而且不进行任何注明以表示该作品是原告所著,从而造成在接下来市面上高考习题集的大量出版造成对著作权人的侵害。在侵犯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人的权利内容的情况下,使得人们得以分享他人智力成果,未免有“过线”之嫌。然而,我们到此仅仅看到了一方面,那就是公权力机关侵犯著作权人应有的权利。实际上,我们似乎忽视了作为公权力机关也存在一些“难言之隐”。就拿高考命题来举例,如果命题考试中心事先通知著作权人要使用其作品进行命题,那势必将造成试题的大面积泄露,反而侵害了公共利益。我们知道,高考试卷属于国家绝密级文件,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就算事后通知,也会出现因命题需要,而对原著进行必要的修改, 以及出现不注明著作权人姓名的情况。 到此,似乎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其实,对于该问题的解决之法,还是应当建立在合理使用制度之上。鉴于之上提到的诸多试卷命题中的不便情形,笔者认为对试卷进行合理改动是可以理解的,在这里可以适当的借用部分法定许可制度。即在公务性命题情形下,对他人作品做必要的改動、不注明作者姓名等情况下就不应再认定为合理使用,依照法定许可制度,命题人须支付一定的使用费用,该使用费用的缴纳终结于习题册出版商。这样既补偿了著作权人的损失,同时命题人也可以避免出现命题困难的情况,甚至就连将来的试题出版商也免去了查证修改的负担;为此,既保护了著作权人,有维护了公共利益以及著作权法的公信力,可谓一举多得。

实际上合理使用制度的本质就在于“一方面为保证作者个人利益的实现,规定了作者有权许可他人使用而收取转让费用,另一方面为保证公众利益的实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其不经作者同意,不需支付报酬而使用版权作品。”而对于法定许可制度,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对于合理使用的一种有效限制,那么我们何不把不属于或者不能由合理使用解决的问题部分的纳入法定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解决。当然,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途径,实际上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上一篇:2023年慈溪职高技能节语文阅读能力竞赛预赛试卷答案下一篇:干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