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慈溪职高技能节语文阅读能力竞赛预赛试卷答案

2024-05-04

2023年慈溪职高技能节语文阅读能力竞赛预赛试卷答案(通用2篇)

篇1:2023年慈溪职高技能节语文阅读能力竞赛预赛试卷答案

2013年慈溪职高技能节语文阅读能力竞赛预赛试卷答案(100分)第一部分:趣味阅读(20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1.C2.D3.B4.B5.C

二、根据语境,填诗句(4分)

1.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火眼金睛(8分0

放虎归山山高水长长篇大论论功行赏赏心悦目目中无人人山人海海阔天空

四、标点断句题(3分)

1.有 粮 不? 卖 给 八 路 军 吃!2.有 粮 不 卖,给 八 路 军 吃!

第三部分:科技科普作品阅读(20分)

1.D(A.概念重复,未解说基因污染内涵。B.缺少“不断增殖扩散”的特性。

C.缺少“掺进人工重组基因”基因污染实质。)(5分)

2.B(A.只是篡改的农业作物。C.是自然状态下生物自身许可的进化变异,而非基因工程

篡改。D.没有说明篡改的手段和目的。)(5分)

3.B(即便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进行新作物安全实验,也只能说明是在试验基因工程作物的安全性,与基因污染原因没有关系。)(5分)

4.C(A.文中说“有人认为”可知并未广泛确认。B.前后不构成因果。

D.不是环境净土,而是指天然生物基因库。)(5分)

第四部分: 文化经典阅读

(一)母亲

1.母亲捶菜而歌寻觅母亲的隐忧父亲与爷爷的训斥(6分)

2.(1)艰难岁月里母亲辛勤劳作的情景给我们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2这种有声、色、味的生活经历给我的思想带来深远的影响,影响了日后文学形象的塑造,也决定了日后小说的面貌和特质。(4分)

3.(1)结构上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

(2)内容上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6分)

4.(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地全面地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

(2)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3)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

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6分)

5.CE(C“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行为那是可以理解和可行的”错。E“目的是为了反衬母亲对自己教育的缺失„„无暇顾及我”错。)(4分)

(二)文言文

1.C约束制裁(4分)

2.C。A介词 把/介词,因为。B动词作为/与后面“所”组成“为„„所句式,表被动; C两个“而”都是顺接连词,于是,就。D助词,“„„的人”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4分)1

3.A(4分)

4.C “从此以后都减轻刑罚”是错误的,由原文“俟秋成,当仍旧法”可知。(4分)

5.①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患。(5分)

②傅先生是天下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没有机会和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直呼他的名。(5分)

(2)敦促、鼓励蜀士张及,李畋、张逵参加科举考试;自己显达后,寻求少年时的同学傅霖并且礼遇他。(6分)

篇2:2023年慈溪职高技能节语文阅读能力竞赛预赛试卷答案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一)母亲

莫 言

①我五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 1

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用简短的话语概括文中叙述的三件事。(6分)

2.在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一个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4分)

3.第③段中,画横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行文上有何作用?(6分)

4.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6分)

5.下列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通过回忆母亲在苦难日子里顽强生活的勇气与信念及对我的启悟与激励,表现了母亲的坚韧、勤劳、朴实与伟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由衷感激和尊敬。

B.文章第二段“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体现了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地面对困难的坚毅品质,让我敬佩。

C.本文教育人们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行为,那是可以理解和可行的。

D.作者认为许多像母亲一样的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E.文章写了爷爷、父亲都“严厉地批评了我”,目的是为了反衬母亲对自己教育的缺失,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母亲只顾用自己的勤劳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无暇顾及我。

(二)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

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人类的预警意识,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基因污染是惟一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这是非常特殊又非常危险的。

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去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公司过早的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寄希望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作农业作物。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它们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的不同,基因都有所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改造并非是什么新鲜东西。人类的远祖从几千年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就不断地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但这并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物没有本质区别。传统农业生物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的基因交换基本上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新性状。基因工程生物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打破物种原有屏障“职制性”“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因此从生物安全性这一角度分析,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能划等号的,而过去对基因工程食物所得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是不全面的。

地球现在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物种有一千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在30亿年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的巨大宝藏,也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运。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守住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吗?

1.下列对“基因污染”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5分)()

A.基因污染是人类对环境的预警意识的环保新概念。

B.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人工重组的基因。

C.基因污染是唯一可不断增殖扩散且无法清除的污染。

D.基因污染是天然物种掺进人工重组基因而不断增殖扩散的污染。

2.“任意篡改上帝作品”在文中的实际含义是(5分)()

A.是指散播在土地上的基因工程农业作物。

B.物种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某些与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而在短期内获得预期新性状。

C.人类从远古到今天,不断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致使所有传统栽培作物 和家养动物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不同。

D.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用科技手段改变了物种的性质和状态。

3.下列不能成为基因污染原因的一项是(5分)()

A.各生物工程公司为了争夺市场,过早地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用。

B.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实验,造成了基因污染。

C.基因工程作物对生物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 因。

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对人体和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此方面 研究有很大的欠缺。

4.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解决粮荒问题进行基因工程作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试验,这已被广泛确认。

B.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不能划等号,是因为基因工程食物与传统杂交食物没有 实质等同性。

C.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基因交换和强制性移植任何生物基因,是基因工程农业生 物与传统农业生物的本质区别。

D.地球上的环境净土正在遭到污染,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三)做一只生命的“候鸟”

①在大自然中,每当严酷的冬季来临,不在少数的动物像狗熊一样,吃饱喝足,长一身脂肪,便躲进洞穴,不声不响地睡上一个冬天。最困难的时期,它们就这么轻松地熬过去了。而候鸟,却要成群结队地远走高飞,到另一个更适宜生存的地方过冬。

②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智慧,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后者却勇于闯荡,以空间的变化来达到目的。反思一下我们人类这种所谓的“高级动物”,富余的是狗熊式的生存哲学,缺乏的恰恰正是那种万里迁徙、不畏艰难的候鸟精神。

③专门研究“穷人的哲学”的古古先生说:“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坚守一个行业一个地方,相信也会有所成就,在某个领域成为德高望重之人。但是如果他不停地迁徙,或许会有更多的机会,人生会有更多的风景。很难说哪种方式更好,两种人会各有所获。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每个人都能面临更多机会,如果你没有去尝试过,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潜能,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好的前途。”

④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对候鸟式生存的人来说,尽管付出了动荡不安的代价,但他们却因此获得了许多发展机遇,有了更多成功的希望。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往往就是因为对动荡不安的生活方式怀有深深的恐惧,才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我们常常忘记自己也有一双“翅膀”,因而便老是在生活的“悬崖”面前惊恐万状,踌躇不前。

⑤候鸟们总在不停的飞行,飞行,所以它们生存得很好,过得很有意义。对人类而言,面对“悬崖”,我们何不有一点候鸟的精神,下决心对自己大喝一声“奋起”?或许生命由此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进入一片辽阔的天空。

1.请说说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作者提倡做一只生命的“候鸟”4分)

3.从论据的基本类型来看,第③段属于论据;从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角度来看,第④段先从面论证,后从面论证,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6分)

4.若要给本文补充论据,下列名言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般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法)巴尔扎克

B.你应该寻觅机遇,而不能静候它来敲你的房门。——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C.要是遇上有利时机,须好好利用,但不可损害他人的利益。——(尼日利亚)哈吉·阿布巴尔·伊芒

D.谁若是有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的香饵。—(法)大仲马

5.结合文后链接材料及文中第2、3自然段所提及的两种生存智慧,谈谈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8分)

【材料链接】

材料一:1985年,泉州青阳镇的王氏三兄弟创办了利郎服装厂,成了福建市场上的强势品牌。然而晋江的服装品牌众多,竞争激烈。从1997年起,利郎服装的市场开始萎缩,业绩不断下降,仅两年时间,利郎彻底沉寂了。“守是守不住的!”王氏兄弟终于意识到,利郎失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的眼光太局限。1997年代中期的利郎,眼里只有一个福建省。可中国是一个广阔市场,一个企业如果只是把事业放在家门口,做个“百步大王”,又怎么能与真正的强手相抗衡?1998年,利郎开始实施进军省外市场的战略。特许专卖的成功推广,利郎在全国市场布子如风,成为中国休闲男装的第一品牌。

材料二:六小龄童原名章金莱,生于“猴王世家”,曾祖父章庭春(艺名活猴章)、祖父章益生(艺名赛活猴)、父亲章宗义(艺名六龄童)再加上章金莱,一家四代演一个孙悟空,几乎是一部中国猴戏的历史。六小龄童6岁从父学艺,是“章氏猴戏”的第四代传人了。冯骥才曾评价说:“六小龄童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猴戏50年内难以逾越的丰碑。”六小龄童因前后17年(1982-1999)完成一部世界名著电视剧《西游记》,他成为中国影视界第一位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的人。

(四)文言文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B.推辱主帅推:追究 ..

C.不痛绳之绳:捆绑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4分)()

A.议以咏首荐若以一部校故 ..

B.咏引前事为言为乡里所称 ..

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

D.饥者八九求霖者三十年 ..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5分)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5分)

上一篇:国际经济合作重点复习下一篇:在影视剧中使用他人音乐作品,是合理使用还是侵权民商事裁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