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技镜头在影视作品的功与过论文

2024-04-11

特技镜头在影视作品的功与过论文(精选9篇)

篇1:特技镜头在影视作品的功与过论文

特技作为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派生物,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当前备受大众追捧的影视作品是特技应用的鲜明体现,特技镜头是什么,它运用为什么能够使影视作品得到受众群体的青睐,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如何,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具体探讨分析。

一、特技镜头在新时代的应用概述

特技镜头在新时代的应用主要从特技镜头是什么和特技镜头的应用等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一)特技镜头是什么

特技镜头是摄制特殊镜头的技巧、特殊的技能或技巧,它的科学合理运用可以使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的事情在影视作品中完美的呈现,效果逼真,形象生动。特技从出现、发展到广泛地普及应用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综合对其分析,可以看出特技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凭借高科技影视取材手段而达到的视觉效果,一种是依靠传统的机械道具而制成的视觉效果。

(二)特技镜头的应用

自在特技出现至今其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靠摄影机械自身而实现的`特技,第二个阶段是摄影机械与其他制作技术相结合的特技,第三个阶段是摄影技术与科学技术的特技。现阶段正是因为特技所产生的效果能够给人以叹为观止的效果,所以在影视作品的拍摄中地位举足轻重,不可忽视。

二、特技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功

影视特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创新完善,从当前所上映的诸多影视作品中可以感受而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既在影像语言方面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创新,又在视觉上不断地冲击受众群体的感觉器官,给人以耳目一新、身临其境之感。因此特技对未来影视行业的发展作用不容小觑。

(一)丰富影视镜头衔接方式

在特技产生之前,通常采用“切”的技术,随着摄影的技术发展进步,虽然在之后出现过一些技巧性的变化,但总体而言镜头的衔接仍给人以生硬单调之感,最终影视特技的出现一改以往的局面,不仅使影视作品的画面具有动感,而且实现画面的多维动态任意切换,使艺术效果打破以往枯燥死板的局面。

(二)增强影视画面的艺术性

特技镜头衔接方式的丰富性为影视画面的升级改善提供了前提,因为影视特技具有处理画面的强大功能。制片人可以依据自己的设想随心所欲的运用特技,任意的对画面进行拼接组合,最终使作品在色彩、构图、位置等各方面展现出全方位理想化的效果。给予观众以强烈的视觉美感冲击,提高影视作品的欣赏价值性,作品得到观众的认可,本身的舆论关注度自然提高,随之得到推广,久之其艺术性会无形中得到提升发展。

(三)实现影视内容的通透性

特技镜头为影视作品作者表现抽象化的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影视作品中所要竭力渲染展示的人物形象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摄影技术效果来全面系统的实现,影视作品内容的多样性决定着在拍摄过程中需要依托不同的影视特技,对于一些艰涩难懂、虚构科幻的内容依靠以往的技术是难以实现的,特技的出现使这问题迎刃而解,借助于特技有利于表现抽象的内容,营造一种带有浓郁色彩、形状等处理,以此提高作品主旨的通透性,便于观众认识理解。

三、特技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过

事物具有两面性,尽管特技镜头对影视艺术的发展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对于它本身所存在的负面影响或者说在运用中的棘手之处不应置之不理,而应予以充分的认识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一)使影视作品的真实性逊于生活的真实性

特技镜头的应用需把握适度原则,如果在作品中过度使用会使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实际效果与原意主旨相背离,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最终导致作品出现虚幻空虚而缺乏真实性。因此在创作影视作品的时候应该注意科学合理适度地加入特技镜头。

(二)拉大群众与具体影视旨向的差距

影视作品的创制是通过展现一定故事素材,表达相关的意旨起到警醒启示观众的作用。因而在运用特技镜头的时候要注意从观众的角度考虑,不能过分夸张也不能过于缩小,要本着特技镜头的应用能够让观众吸收理解并思考的原则,否则运用的不恰当会背离影视旨向,造成徒劳。

(三)降低影视作品的实际群众接受度

当特技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使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或者大失所望等与所预想的相反时,创作者则需引以高度重视。应该科学合理的运用特技镜头,要努力做到恰到好处,而非忽视群众的需求,盲目地运用设计,要全盘考虑,慎思慎行。综上所述,特技镜头虽在影视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但是对于其对影视作品的过失影响不可小觑,需我们引以为戒,应科学的分析利用特技镜头,趋利避害,以推动实现影视艺术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哲.从《歼十出击》和《飞天》谈电影数字化时代中特技创作与制作[J].现代电影技术,2012(01).

[2]戴传伟.影视数字特技的设计与制作[J].无线互联科技,2014(07).

[3]曾平.数字技术在影视空间造型上的完美呈现[J].当代电视,2017(06).

★ 饮食文化论文

★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 中国电视与生态传播论文

★ 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

★ 美食与文化

★ 网络语言传播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论文

★ 英语语言与文化传播路径论文

★ 论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 浅谈法国文化及其传播论文

★ 浅谈手机传播特性论文

篇2:特技镜头在影视作品的功与过论文

关键词:特技镜头;影视作品;功与过

特技作为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派生物,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当前备受大众追捧的影视作品是特技应用的鲜明体现,特技镜头是什么,它运用为什么能够使影视作品得到受众群体的青睐,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如何,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具体探讨分析。

一、特技镜头在新时代的应用概述

特技镜头在新时代的应用主要从特技镜头是什么和特技镜头的应用等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一)特技镜头是什么

特技镜头是摄制特殊镜头的技巧、特殊的技能或技巧,它的科学合理运用可以使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的事情在影视作品中完美的呈现,效果逼真,形象生动。特技从出现、发展到广泛地普及应用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综合对其分析,可以看出特技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凭借高科技影视取材手段而达到的视觉效果,一种是依靠传统的机械道具而制成的视觉效果。

(二)特技镜头的应用

自在特技出现至今其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靠摄影机械自身而实现的特技,第二个阶段是摄影机械与其他制作技术相结合的特技,第三个阶段是摄影技术与科学技术的特技。现阶段正是因为特技所产生的效果能够给人以叹为观止的效果,所以在影视作品的拍摄中地位举足轻重,不可忽视。

二、特技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功

影视特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创新完善,从当前所上映的诸多影视作品中可以感受而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既在影像语言方面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创新,又在视觉上不断地冲击受众群体的感觉器官,给人以耳目一新、身临其境之感。因此特技对未来影视行业的发展作用不容小觑。

(一)丰富影视镜头衔接方式

在特技产生之前,通常采用“切”的技术,随着摄影的技术发展进步,虽然在之后出现过一些技巧性的变化,但总体而言镜头的衔接仍给人以生硬单调之感,最终影视特技的出现一改以往的局面,不仅使影视作品的画面具有动感,而且实现画面的多维动态任意切换,使艺术效果打破以往枯燥死板的局面。

(二)增强影视画面的艺术性

特技镜头衔接方式的丰富性为影视画面的升级改善提供了前提,因为影视特技具有处理画面的强大功能。制片人可以依据自己的设想随心所欲的运用特技,任意的对画面进行拼接组合,最终使作品在色彩、构图、位置等各方面展现出全方位理想化的效果。给予观众以强烈的视觉美感冲击,提高影视作品的欣赏价值性,作品得到观众的认可,本身的舆论关注度自然提高,随之得到推广,久之其艺术性会无形中得到提升发展。

(三)实现影视内容的通透性

特技镜头为影视作品作者表现抽象化的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影视作品中所要竭力渲染展示的人物形象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摄影技术效果来全面系统的实现,影视作品内容的多样性决定着在拍摄过程中需要依托不同的影视特技,对于一些艰涩难懂、虚构科幻的内容依靠以往的技术是难以实现的,特技的出现使这问题迎刃而解,借助于特技有利于表现抽象的内容,营造一种带有浓郁色彩、形状等处理,以此提高作品主旨的通透性,便于观众认识理解。

三、特技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过

事物具有两面性,尽管特技镜头对影视艺术的发展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对于它本身所存在的负面影响或者说在运用中的棘手之处不应置之不理,而应予以充分的认识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一)使影视作品的真实性逊于生活的真实性

特技镜头的应用需把握适度原则,如果在作品中过度使用会使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实际效果与原意主旨相背离,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最终导致作品出现虚幻空虚而缺乏真实性。因此在创作影视作品的时候应该注意科学合理适度地加入特技镜头。

(二)拉大群众与具体影视旨向的差距

影视作品的创制是通过展现一定故事素材,表达相关的意旨起到警醒启示观众的作用。因而在运用特技镜头的时候要注意从观众的角度考虑,不能过分夸张也不能过于缩小,要本着特技镜头的应用能够让观众吸收理解并思考的原则,否则运用的不恰当会背离影视旨向,造成徒劳。

(三)降低影视作品的实际群众接受度

当特技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使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或者大失所望等与所预想的相反时,创作者则需引以高度重视。应该科学合理的运用特技镜头,要努力做到恰到好处,而非忽视群众的需求,盲目地运用设计,要全盘考虑,慎思慎行。综上所述,特技镜头虽在影视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但是对于其对影视作品的过失影响不可小觑,需我们引以为戒,应科学的分析利用特技镜头,趋利避害,以推动实现影视艺术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篇3:例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功与过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些课件因在制作过程中陷入误区,产生负面效应,削弱了多媒体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误区一:摆花架子。使用大量的动画和声音,一味赶时髦,喧宾夺主。

误区二:画蛇添足。使用的时机、内容、形式不加推敲,形式主义。

误区三:抛弃板书。CAI课件停留时间短,不利于学生笔记。

误区四:信息超量,出现“迷航”现象。当短时间内接受超量信息时,人脑就处于停滞状态,这种现象叫“迷航”。电脑能存贮大量信息,五彩缤纷,令人头晕目眩,无法实现由“同化”到“顺应”的编码。

误区五:取代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计算机模拟演示过程中,教师辅于真实的物理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通过实物演示实验,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技能。

我在物理教学中体会到:只有认真研究,敏锐捕捉,不生搬硬套,不滥用计算机陷入“电灌”误区,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模式并肩作战,有机结合,才能使计算机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教师的益友。

现就初中物理教学恰当使用多媒体谈点体会:

一、在微观或肉眼看不见的物理过程中应用

物理学科中有很多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用语言表述不出来,即使用演示实验也不能使学生清晰地明白其中的道

理,这就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如:宇宙和微观世界;固体、液体、气体的微观模型;原子结构等的教学。分子扩散现象中,如果用课件模拟微粒的运动,就会把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使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

二、在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应用

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学生来说确实很抽象,也给教学增大了难度。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却会不攻自破。如:磁场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摩擦起电的教学;电流产生和导体导电的教学;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教学等等。

三、在一些进行太快或太慢的物理过程的教学中应用

如研究分子热运动模拟实验的教学;固体物质的扩散中,铅片和金片要5年时间才能进入对方1毫米的观察;晶体熔化的实验等。

四、在知识对比的教学中应用

如: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从而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对比实验等。

五、在实物实验可见度小,实验仪器的原理介绍和某些不方便做的实验教学中应用

如托里拆利实验,由于水银有毒,没法让学生操作,而通过多媒体演示就能恰当解决这一难题;再如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教学,可见度小,把它们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面对全体学生讲解了。

六、在复习课、练习课中应用

利用多媒体可加大习题容量,实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等,便于得出结论,找出规律。

篇4:亚硝酸钠的功与过

亚硝酸钠的功与过

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和相关法规的`日趋健全,亚硝酸钠在食品加工中的使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相比之下,亚硝酸钠在机械加工行业毫无节制地滥用却令人十分担忧.

作 者:傅树琴 作者单位:刊 名:石油商技英文刊名:PETROLEUM PRODUCTS APPLICATION RESEARCH年,卷(期):23(1)分类号:F4关键词:

篇5: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与过

毛泽东,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了第一声,告诉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个是每一位大学生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名字。他不仅仅是一位革命家,也是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在建国初期他是人民的精神领袖,许多人甚至可以说把毛主席作为精神寄托,从这就可想而知毛主席的作为,以至于可以获得人民如此的敬重。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我们赶走了殖民者,使中国不受他国威胁,甚至敢于与他国作斗争,争领土,收复失地,使中国团结统一。他为我们如今的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为了人民和子孙后代,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献给了党。让我们从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环境中。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发展指明方向,使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当时复杂的形势影响,毛泽东在晚年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但是从他一生来评断的话,他的功绩是远大于过失的。他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尊敬的伟人。

毛泽东的功绩一直造福着人民,这是经历了历史的检验的。毛泽东思想一直是党的领导人坚定不移的坚持和运用的,即使是后来出现了错误,但他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他的理论为我们党做出了科学的指南。论毛泽东功过,不能不提到由他创立的新民主主义论。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中国共产党要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里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并取得胜利,就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的阶级。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中国而展开了艰难的探索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的中国共产党与资产阶级、地主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毛泽东在这些经验中进行总结,得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共产党指导人民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结束了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解决了革命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科学的回答了中国以后去向和发展 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的历史进程不可能这么快。

毛泽东的领导成功在不仅仅在思想上,在军事上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使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抗日战争中,他的许多决策都证明了他的领导的英明。在抗日战争中他提出了持久战、地道战、游击战。给处于战争劣势的我们带来了希望。抗日胜利后,又出现了与国民党的内战。在与国民党的战争中,由于一些同志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等情况下,共产党屡次受到国民党的疯狂围剿,共产党的损失惨重。为了最后的胜利,最终在毛泽东等同志的决策下进行了五万里的红军长征。让共产党免受被国民党摧毁的危机。在长征的道路上更坚定了毛泽东领导。长征是是宣传队:在途中,共产党帮助农民打地主,抢回土地,使农民看到希望,主动积极的投身于红军。长征也是播种机。沿途撒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留下了许多的红军来帮助人民,最终星星之火可以燎燃。长征从军事角度考虑是战略上的撤退。在当时,敌众我寡,从人数到装备都远远抵不上国民党只有暂时性的撤退,保留希望寻找机会壮大队伍。在长征的路上,不仅仅要逃脱敌人的追捕,更要克服恶劣的天气,险峻的地势,复杂的地形。需要度过重重地阻碍。这使得我们死伤了许多的士兵,失去了许多的英雄,最后仅存几万的部队。正是这些红军,领导着人民走向了新中国的成立。长征的胜利彻底的粉碎了蒋介石扼杀共产党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使我国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我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长征的胜利说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军优良传统的核心和灵魂。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我军胜利的重要原因。军队的领导为军队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政治思想路线,为军队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精神保障。在长征的艰难岁月中,政治工作始终深入到部队行动的每一个环节,深入到每一个战士的心中。在条件最艰苦、战斗最危急的时刻,各级领导、共产党员身先士卒,以自己的模范行动鼓舞和带动士兵前进。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政治思想工作,进行了强有力的革命思想的灌输,使广大的红军士兵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始终保持着钢铁般的意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历史的丰碑。长征的胜利也凝聚着军队建设和发展的丰富经验。因为有了正确的建军原则、军事路线、战略战术、政治工作原则等,共产党军队才能在许多的战争中取胜,才能够在保卫和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奋发进取、再立新功,成为党和人民高度信赖的钢铁长城。经过长征洗礼的党员和红军,许多人后来成为了治党治国治军队的栋梁。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红军不惜以身犯险,进行长征,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与险恶环境和凶恶敌人的一次残酷较量。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官兵表现了顽强奋斗、百折不饶的革命精神,在艰难困苦磨砺下,使红军官兵有了坚强的意志,才使中国革命从失败中奋进,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在长征中,各部门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群众纪律。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争取和团结人民,增进了红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了解与团结。红军爱护群众,群众爱护红军。长征中,沿途各族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掩护伤员,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支持红军作战,乃至把自己的子弟送入红军队伍。人民群众与红军将士鱼水关系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这个传统将代代相传,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推翻国民政府,取得了在中国大陆的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后不仅有发展,而且有重大发展。建国以后,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引导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开创了通过农业合作和国家资本主义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新道路。把中国建设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后,毛泽东发动一系列政治运动,击败党内外的政治对手和反对者,以他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被写入1954年后历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毛泽东军事思想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一穷二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毛泽东重视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既有“帝国主义封锁”,也有“修正主义”压迫。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毛泽东坚持发展经济,亲自写下了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论十大关系》,把平穷的旧中国,一举改造成为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逐步走向繁荣的新中国。在外交上,毛泽东重视外交战线和改革开放。对待苏联的无理要求,毛泽东敢于说不。面对强国的威胁,毛主席带领科学家搞出了“两弹一星”,使世界震惊,在世界有了话语权。毛泽东在关键时刻,利用著名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合作的大门。使后来的中国成为了常任理事国之一。毛泽东博学多才,既是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有气势磅礴和文才飞扬的《沁园春·雪》和《毛泽东诗词集》;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代表作有《毛泽东选集》五卷和红宝书《毛主席语录》;还是一为伟大的军事战略,代表作有《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军事著作;更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代表作有《矛盾论》和《实践论》等哲学著作。

正所谓人无完人,毛主席在后来的思想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以至于有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大跃进的时期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还有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之后,没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使得中国假话盛行。在亩产几十万斤是喜报的年代,在小高炉炼钢超英赶美的年代,既然说真话就要挨批判,说假话可以升官,中国那些打江山而坐江山的,且大多数农民出身干部们当然不乏看风向的智慧,于是乎官场不再有真话,至于假话吹到天,假事做到绝,说实在的,现在的官场仍有从大跃进就开始的遗风。在一片假话声中,批彭开始了,党内讲真话的人被清除了。于是乎,党内反对的声音消失了。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在那个时期许多人死亡,主要死因为饿死。许多人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

而毛泽东发动的文化的革命却是让许多文人、科研人员受尽侮辱和不公正的待遇,许多应该读书的青年被组织下乡干农活而不能去读书,让中国的文化进程不能向前甚至倒退。这是让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文化的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这时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需要立即尽快的采取措施。只有采取断然措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把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这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发动“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十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使毛泽东强烈的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始终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始终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始终存在着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从而发展出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学说。作为对这一理论的科学试验,文革的实践就开始了。但正因为毛主席对党对国情一些错误的认识而发生了这场错误的文革,也使得一些心存邪念的坏人利用。组织了红卫兵这些特殊人群。大部份由年轻的学生组成。红卫兵并不是真正的国家军队,而是一种特殊的群团组织,是文化大革命中冲击原政权架构的重要力量,对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造成这一时期全国动荡的重要因素。正是这些种种的事情让人民对毛主席感到失望,心中的信仰破灭。最终,在邓小平爷爷的纠正下使得局势得到改变,中国走回了正确的路。

篇6: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

1、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徭役繁重:修阿房宫、骊山陵墓等;

3、沉重赋税:农民上交收获物三分之二给国家;

篇7:补碘的功与过

盐里为什么要加碘?

全世界除冰岛是唯一没有碘缺乏病的国家外,其他各国都或多或少、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地甲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白呼群在“中国防治碘缺乏病高层论坛”上的讲话中说,中国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

人体内2/3的碘存在于甲状腺中,碘是甲状腺的主要成分,甲状腺可以控制新陈代谢。人体内的碘有80%来自食物,10名来自饮用水,5%左右来自空气。由于肾脏没有保留碘的机能,人体每日排出的碘量等于摄入量,因此碘在体内并无贮留,每天都需要补碘。

补碘十五年

中国一度是世界上缺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7亿多人口缺碘,曾占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40%。

1993年国务院主持召开了“消除碘缺乏病动员大会”,通过了国家防治碘缺乏病纲要,决定推广全民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的防治策略。

1994年国家正式颁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食盐加碘作为一项国策固定下来。到1995年除西藏外,在全国实施了食用碘盐。

但在控制碘缺乏症的同时,对碘盐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没有重视。而在此期间,国际上关于食盐加碘的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大力推进消除碘缺乏症。有很长一段时间,该组织认为,“每天1000微克的碘摄人量对健康成年人是安全的”。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对碘过量进行了定义,指出不应该鼓励每天碘摄入量超过300微克/升(尿碘检测)。

“碘”型麻烦

碘,虽然在人体中只需要20~50毫克,只有一汤匙之多,却与人们生命息息相关。人体内70%~80%的碘集中于甲状腺,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甲状腺激素能调节人体的能量代谢及氧的磷酸化过程,参与三大产热营养素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促进机体的生长与发育。

碘缺乏则先天不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储备的碘可供2个月之需。在碘缺乏早期,碘储备和机体的强大调节机制尚可保证甲状腺正常运作。长期碘缺乏会导致健康失衡,发生一系列障碍,统称为“碘缺乏病”。人们俗称的“大脖子病”也是一种碘缺乏病。

另外碘不容忽视还因为,它在脑发育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在脑发育期缺乏碘,会导致大脑生长发育落后,造成儿童智商低下。

碘过量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对于碘的摄入有严格的控制机制。如果高石典状态持续存在,身体就会在自我调节与高碘抑制作用中反复折腾,最终造成甲状腺损伤,引起高碘甲状腺肿等不良反应。碘盐:需多少,吃多少现在医学界普遍认为,补碘确实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对于长期缺碘的甲状腺细胞来说,突如其来的碘,不是救星,而是杀手。

篇8:特技镜头在影视作品的功与过论文

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

今天我不讨论教育孩子何去何从,是选择狼爸还是羊爸,只是想说说董卿现象背后所昭示出的一种现象——一个人如何面对原生家庭影响。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家庭,只能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

我想先讲一个故事。

还是之前说过的阿娇。玲珑美好的外形,平静时蕙心兰质的才华,本应该让这个女孩光彩照人。但是她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却让她变成了一个定时炸弹,随时爆炸,要伤害别人和自我伤害。

开始我特别不能理解,直到她给我讲了一个细节,我恍然。

她提到妈妈寒假带她回四川老家,因为一点小事跟姥姥大打出手。你没看错,就是孩子的姥姥,一位老人。

“她居然动手打她自己的亲妈!”你可以想象孩子跟我述说这些事情时大睁着的双眼吗?那双眼睛中有对世界的怀疑,有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型又遭遇崩塌后的余震。

我问她:“是不是你姥姥在你妈妈小时候就是这么对待她的?稍不满意就拳脚相加,动辄随口谩骂。”

她点点头说:“你怎么知道?”

她妈妈在跟她姥姥产生口角的时候就哭着透露了这些信息。

我没有见过她妈妈,却不由得怜悯她,小时候的她。而现在,她又把这根“简单粗暴教育法”的接力棒传递给了她的女儿。

我不止一次跟孩子说:记住,你的原生家庭,你无法选择,但是你可以选择让她对你的影响降到最小,最低。将来你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一定要克制这些负面影响。让接力棒到你这里为止。

而她的回应则是绝望地看着别处,说,我都不一定有家庭有孩子。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会在孩子身上刻下烙印,父母的率朗幽默决定了孩子的直爽风趣,父母的不慕荣利注定了孩子的处事淡然,父母的厚道正直成就了孩子的宽容仁义,父母的急功近利市井势利铁定了孩子的虚伪和见人下菜碟。

谁都不可否认,自己从父母、原生家庭身上获得那些烙印足以深到对今后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讲过她小时候的故事。那一桩桩一件件造就了她今天的性格,写好了她今天的命运。

小时候因为她的调皮好动,母亲经常揍她。

邻居奶奶每次都护着她,一听到她的哭声马上就过来拦着不让打,但后来母亲学会了先把大门锁上再动手。她告诉我至今还能清晰地记得大门被锁上了,她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打开,邻居奶奶在外面拍着门喊着不能打孩子,后面母亲却拿着擀面杖追过来……那种绝望刻骨铭心。

更让她的小心灵难以平复的是,邻居有个女孩总喜欢跟她作对。每次她挨打,那个女孩都会趴在窗户上或者站在自家的平房上“欣赏”,还冲她做鬼脸,她说当时她想冲过去杀了那个女孩。

小学时冬天的早晨她多次被母亲从被窝里拽起来,让她一个人去跑步,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人跑步,大街上跑步只会引起人们侧目,而她却只能无奈忍下这种难言的尴尬,有时候边哭边跑。这件事情跟董卿的经历如出一辙,但她没有董卿的智慧,不会躲在一边,等大概到时间了回去气喘吁吁假装跑完。

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多次对她说:“你再……就不要你了!”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对她伤害最大的一句话。总觉得自己要仰人鼻息,要看人脸色,寄人篱下的孤独感,不然一不小心就会遭遇被抛弃被虐杀的危险。

(这句话是绝对不能跟孩子说。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而不是在“你乖你听话”的条件下父母才爱你,才要你。)

她小时候学习一般,妈妈就经常把她跟“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你看人家谁谁谁,人家那孩子是怎么生的怎么长的!”言下之意,你这孩子真够笨的。类似这样的言语暴力举不胜举。

母亲和姥姥经常灌输给她一些负面信息:父亲如何不管她,奶奶如何不待见她,因为她是女孩,她生下来奶奶就不照顾她,只照顾农村家里的猪和羊。都是因为她的存在,母亲才没有跟父亲离婚……现在的她明白她们本意是想让她知道,在她生命中母亲为她付出最多,将来要好好孝顺母亲。但当时幼小的她只觉得自己多余,因为她的出生让母亲受这么多苦,这种道德绑架让她产生了深深自卑。

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又犯了错,母亲先是打了她一顿,接着突然说:“看着你这样的孩子我不想活了!”然后就骑车准备去跳河。她在后面一路痛哭流涕地追着喊着:“妈妈,我改了,别不要我,别跳河,不要走……”

对小小的她来说,世界末日也不过如此。

当然最后母亲回心转意了,并没有真的自杀,但是那次经历给她的打击巨大到不可想象,她基本上从内心深处再次确认自己是个多余的人,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因为她带给母亲的都是痛苦。然而那时候她怎么会知道,母亲的举动是因为跟父亲和奶奶的长期矛盾所致,跟她关系并不大。只是母亲把希望都灌注在她身上,觉得她不争气猛然感觉生活了无希望才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类似的事情让她自卑到了极点。有时候,她和董卿小时候一样,想用自杀来了结自己这没用的浪费粮食“造粪机器”(母亲生气时给她起的别称)一般生命。可惜她太胆小了,任何一种死法都让她觉得恐惧。也感谢她太胆小了,不然今天我们只能祭奠她了。

最终,她只好活在深深的自卑里无法自拔。甚至她觉得自己是天生的智障,因为父母的姓氏是一样的,“是不是姓氏一样就算是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就是天然的白痴?”她无数次问自己,然后认定自己是个天生的笨蛋。

这样的人生一直持续到她初高中时,渐渐离开了家,住校,开始交到一些知心朋友,读到很多书,她渐渐在与人交往和阅读中安抚了伤口。在朋友们一致的肯定下,在书中世界的徜徉中,她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天生的笨蛋,自己可以靠努力赢得想要的一切。

她才渐渐从自卑中走出来,总是低着的头慢慢地抬了起来。

她发誓以后有了孩子,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再遭受和她同样的命运。

可以说,她幸运地懂得自我疗伤。阅读和思考,让她学会了自我审视,审视原生家庭,原生父母给她的爱,虽然对她造成了一些伤害,但那也是爱,一种无助的本能的爱。在那个年代,在父母有限的文化教养水平下,原生家庭给她的爱的局限性是很正常的现象。

无数次,她想象着因为父亲不顾家母亲一个人拉扯她长大的艰辛,小时候寄居在姥姥家姥姥顶着舅妈的抱怨带她长大不易,尤其是自己身为母亲之后,她更加能够理解母亲和姥姥了。至少母亲给了她生命,并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她,虽然那爱有时候有些畸形。

虽然烙印仍在,影响仍存,但是至少她会注意,不让自己再像母亲那样去对待和教导自己的孩子。

还记得小巫在她的《和孩子划清界限》里浓墨重彩地描画了她自己的母亲——顽固强势,简单粗暴,甚至在她读大学的时候母亲还从很远的家骑车去学校宿舍找她算账。因为她的姥姥对母亲就是如此教育的。

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小巫能华丽转身,扔掉了原生家庭给她的接力棒,变成一个最懂得孩子的妈妈,成为千万妈妈教导孩子的榜样,她是怎么做到的?

反思。

反省自身。反省自己的原生家庭在身上留下的烙印,检数它们的影响。不利于成长的剔除出去,传统美德保留下来。

这就是所谓的批判继承。

这种态度跟网上很多人抱怨原生家庭把自己造就成如何如何蹩脚,自己的不成功都要归罪于原生家庭等等,真真如云泥之别。

小巫有一个让她感到遗憾的妈妈,但并没有阻止她自己成长为一个好妈妈;董卿有一个让她伤心难过的爸爸,但并不耽误她自我培养,自我成长,最终成为一个优雅知性锦心绣口的著名主持人;朋友有一个曾经让她感觉绝望和自卑的妈妈,她却能战胜自己,找到自信,不断摸索正确教育方式,摸索如何给孩子最无条件的爱,也没有耽误她孝敬自己的母亲。

一切都在于自己。

朝闻道夕死可也。

无论你从原生家庭中受的影响有多大,伤害有多严重,只要你不停止思考,不停止审视自己,不停止读书和学习,再晚,你也能渐渐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开创一个全新的世界。

每个为人父母的人,都应该多多审视自己。

跟孩子的每次交谈,甚至每次冲突,是不是暴露了你原生家庭留给你的劣根性,暴露了一些你不想带给孩子的东西。

找到后,马上去改变。

篇9:特技镜头在影视作品的功与过论文

本文依次叙述了毛泽东的“李自成情结”、“海军情结”、“工业化情结”、“百姓情结”和“‘文革’情结”;表现了毛泽东为保持来之不易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居安思危,艰辛探索,顽强追求的意志和品格;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于历史感悟与现实忧患中形成的治国方略和防范措施,特别是作为新中国缔造者所始终具有的执政忧患意识及其丰富内涵。

毛泽东亲手缔造的新中国,已经走过整整60年的岁月。这60年里,前27年人民共和国的历程同毛泽东本人息息相关。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居安思危,不稍懈怠,夙兴夜寐,防患于未然,将防止新生的人民政权得而复失的问题,始终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由此形成长久萦绕毛泽东心头的执政忧患意识。

本文试以毛泽东的五个未了“情结”——“李自成情结”、“海军情结”、“工业化情结”、“百姓情结”和“‘文革’情结”为基本内容,从不同角度探寻毛泽东于历史感悟与现实忧患中形成的若干治国方略和防范措施,兼而论述这些情结共同归属的毛泽东的执政忧患意识及其内涵,回顾并追思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孜孜探索和不懈奋斗。

以此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一、“《甲申三百年祭》要永远读下去”——毛泽东的“李自成情结”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是毛泽东眼中的一位英雄人物。1939年12月,毛泽东在延安阐述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时,就列举了“明朝的李自成”。指出:“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1944年春,他读了陕人李健侯所著《永昌演义——大顺帝李自成》一书,感到“获益良多”,托人“向作者致深切之敬意”。并再次评价说:“大顺帝李自成将军所领导的伟大的农民战争,就是二千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的极著名的一次。”同时,他指人将该书“抄存一部,以为将来之用”。

对于领导党和人民进行长期武装斗争、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毛泽东来说,他更加关注的,还是李自成由胜利转为失败的历史教训。

1944年3月,就在毛泽东阅读《永昌演义》期间,郭沫若应约撰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纪念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推翻明王朝300周年,其中记述了李自成所率起义部队进京后,因骄傲、腐败导致最终失败的过程和原因。郭文先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后延安《解放日报》转载,并在各解放区印成单行本。同年4月,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中说:“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11月21日,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期间,毛泽东复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国统区的危机四伏同解放区的欣欣向荣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得深谙国民党没落衰微的黄炎培向毛泽东坦陈:没有哪一代统治者能跳出从艰苦创业到腐败灭亡的周期率;希望中国共产党能找出一条新路,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对此毛泽东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这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949年3月,全国范围的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毛泽东开始考虑将来的新政权如何巩固的问题。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告诫全党:要特别警惕“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谨防在“糖弹”面前打败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了有效防止党内骄傲情绪的滋生和蔓延,毛泽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明令:“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

同年3月下旬,党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行前,毛泽东再次想起那位“能打天下而不能坐天下”的李自成。他坚定地表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途中,他又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

另据毛泽东的卫士回忆:从涿县到北平的火车上,直到党中央临时驻地香山,毛主席一路都在说不要做李自成。1950年3月初,毛主席从苏联回国经过沈阳,由于当地招待有些铺张,“主席很生气,接见干部时专门讲了这个事。他说: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二中全会刚刚开完,就忘了。我们还要继续贯彻二中全会的精神。(搞铺张浪费)我们不能这样做。”

“创业难,守业更难。”这不仅是毛泽东的思考,也是当时党内许多领导人的共识。1948年12月,刘少奇在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时指出:“得了天下,要能守住,不容易。很多人担心,我们未得天下时艰苦奋斗,得天下后可能同国民党一样腐化。他们这种担心有点理由。”对李自成从夺取政权到丧失政权的历史悲剧,建国后的毛泽东始终给予关注,直到他的晚年。1958年12月,他读到《三国志?张鲁传》时,又提到包括李自成在内的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农民起义,并对其性质和阶级局限等作出分析。1963年,作家姚雪垠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并将该书寄送毛泽东。1966年夏,姚得知毛泽东已于百忙中阅读了该书,认为这部书虽然有些问题,但应该让作者继续写下去,将全书写完。1975年11月,82岁的毛泽东对姚雪垠关于继续写作和出版小说《李自成》的来信批示:“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写《李自成》小说二卷、三卷至五卷。”

毛泽东长期以来保持的“李自成”情结,折射出他时时担心政权不稳、江山变色的强烈的执政忧患意识。前人的教训,历史的警示,不仅深深地铭刻在毛泽东的记忆中,更促使他制定出一系列反腐倡廉、克服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的决策和措施,如建国初期开展的“三反”运动、全党整风运动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明这些决策是正确的,许多措施也是卓有成效的。

二、“太平洋还不太平”——毛泽东的“海军情结”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向世人庄严宣告:“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加强国防、抵御外侵意识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他的“海军”情结。这一情结,源于他对近代中国所遭受的种种屈辱的难忘记忆。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正值清王朝腐朽没落,丧权辱国。当他读到《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这本小册子时,书中开篇语“呜呼!中国其将亡矣”,给他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1915年春夏,针对反动军阀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22岁的毛泽东在《明耻篇》上奋笔疾呼:“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凝聚在青年毛泽东的笔端;而渴望民族自强御侮的意识,更影响着他后来几十年的生涯。1919年春,毛泽东、罗章龙等离京去上海,途经天津时来到塘沽。在毛泽东提议下,大家徒步来到“海门古塞”大沽口,登上曾重创西方列强入侵海军舰只、后被屈从的清政府拆毁的北岸炮台。面对断炮残垣,海阔天空,毛泽东与众人一起赋诗感怀。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新军种——人民海军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的过程。

1949年初,鉴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威胁,毛泽东提出筹建人民海军的设想,并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这也是人民海军创建的先声。同年4月23日,经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军委批准,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这一天,成为人民海军的诞生日。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原国民党海军的许多爱国将领纷纷率舰起义,投向光明。为此,毛泽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由于国民党海军内的爱国官兵陆续起义,人民海军已在迅速发展。”“而你们就将是参加中国人民海军建设的先锋。”

1949年8月28日下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召见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等人。他说:从1840年到今天,一百多年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是从海上打进来的。中国一败再败,屡次吃亏,割地赔款,就在于政府腐败,没有一支像样的海军,没有海防。他加重语气说:“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1950年5月,毛泽东获悉南下解放军某部以三只帆船同数艘敌舰作战的事迹,特别赞扬道:“这是人民海军的首次英勇战绩,应予学习和表扬。”

鉴于近代西方列强多次“从海上来的侵略”,毛泽东多次指明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根本目的和努力方向。他说:“我们的海军,目前还只是一点萌芽。”“我国有那样长的海岸线,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 “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1952年2月,毛泽东亲往北京海军司令部机关,与海军领导人一起商讨海军领导机关设置、装备发展、部队建设等问题。1953年2月,毛泽东首次视察组建不久的人民海军舰艇部队,与舰上官兵共同度过四天三夜,向他们讲述旧中国有海无防的历史,提醒“太平洋还不太平”。毛泽东还为所乘“长江”等舰逐一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一连写下多幅内容相同的题词,这在毛泽东一生当中是十分罕见的。

朝鲜战争结束后,毛泽东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仍保持着高度警惕。1953 年12 月4 日,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为了肃清海匪的骚扰,保卫海上安全;为了准备力量,于适当时机收复台湾,最后统一全国;为了准备力量,反对帝国主义从海上来的侵略,我们必须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根据工业发展的情况和财政情况,有计划地逐步地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这成为后来人民海军建设的总方针。

在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怀下,从1955年到1960年,人民海军东海、南海、北海三个舰队相继组建,海防布局和海军建制进一步完善。

20世纪60年代初,在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的宣传下,台湾海军舰只频繁在浙江、福建沿海进行骚扰破坏。为了保卫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人民解放军海军多次出海巡防迎击。在1965年“八•六”海战中,人民海军一举击沉蒋军“剑门”、“章江”两舰,取得重大胜利。为此,中央军委嘉奖海军南海舰队某部,毛泽东亲派贺龙、叶剑英、徐向前三元帅前往医院慰问在海战中英勇负伤的“钢铁战士”麦贤得。

到20世纪70年代,虽然人民海军在规模和装备上十分有限,但在某些方面仍取得了长足进步。根据毛泽东关于“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的指示,1971年9月,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建成下水,后被中央军委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序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1974年,在中央军委的直接指挥下,海军与其他军兵种联合作战,取得西沙海战的胜利,保卫了祖国南海岛屿和领海主权。所有这些,都为后来国家有效地抵御外侮、巩固海防,以及人民海军自身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5年5月,已是耄耋高龄的毛泽东仍念念不忘人民海军的建设。他在生前出席的最后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海军第一政委苏振华说:“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伸出小拇指)“我们海军只有这样大。” 话语间,流露出毛泽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自强御侮意识以及对加快人民海军发展的殷切希望。两周后,毛泽东在苏振华关于海军建设规划的报告上批示:“努力奋斗,十年达到目标。” 这10个字,成为毛泽东留给人民海军的最后嘱托。

三、“没有工业,便没有国家富强”——毛泽东的“工业化情结”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目睹并感受了旧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满目疮痍的惨状和屈辱。同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一样,励精图治,救国救民,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成为毛泽东由来已久的心愿。

还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 又说:“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方面为“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另一方面他也深知,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要真正实现工业化,必然任重而道远。他指出:“中华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而我们已做了的工作,还只是向这个方向刚才开步走。”

1953年,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国内开始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此,毛泽东提出“准备以20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同年6月,他对国家工业化作了这样的表述:“什么叫国家基本工业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至少要达到51%,或者达到60%吧!按照苏联的经验,工业的比重要达到70%才算工业化,我们现在还差42%。我国的工业化,工业比重也要达到70%。”

1956年8月,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八大召开前夕,毛泽东情绪激动地讲了一番话,他说:对新中国来说,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

毛泽东迫切希望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现状,是同他仍然担心旧中国“落后挨打”历史重演的忧虑联系在一起的。他提出:“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修改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稿时写道:“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我们所说的大跃进,就是这个意思。”

毛泽东这种不甘落后、谨防挨打、奋起直追的意识,不仅同他本人对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的认识相关联,也同当时党和人民的普遍愿望与迫切要求相一致。特别是他对“大跃进”的解释,有助于人们从近距离理解和领悟毛泽东为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进而发动经济建设“大跃进”的缘由和初衷。

在希望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同时,毛泽东已考虑到农业、轻工业等相关产业以及文化事业的同步发展。还在建国初期,他就指出:“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 “一五”计划完成以后,毛泽东更加注重发展农业,强调:“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要搞好工业化,就应当这样做。” “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

经过“大跃进”的教训,毛泽东对中国经济建设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1964年底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宣布“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的两步走战略。这个目标和步骤,尽管今天看来仍存在某些缺陷,但它毕竟反映了党和毛泽东十几年的艰难探索和实践,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奋斗成果和经验。其间,在一个拥有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成功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就为后来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毛泽东的“百姓情结”

在毛泽东心目中,“中国老百姓”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字眼。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用“民众”一词来统称“老百姓”。后来,他经常使用“工农大众”、“人民大众”和“人民群众”等称谓。不管是“民众”还是“群众”,毛泽东对其还有更具体的划分。他提出:“占全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建国后他又强调:“必须坚定地信任群众的多数,首先是工农基本群众的多数,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

后来,毛泽东常用“普通劳动者”来代指“工农基本群众”。晚年毛泽东,甚至讲过自己不及一个“普通劳动者”,明白地表露了他内心的“百姓情结”。

长期以来,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最能体现毛泽东这种“百姓情结”的,是他始终关注并抓住不放的干群关系。他一向认为,融洽、和谐的干群关系,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平等”,即领导干部必须尊重群众,平等待人。

毛泽东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平等是民主的前提,而民主是政权的保障。他十分厌恶“高贵”、“特权”,而喜欢“普通”、“平等”。这种平等意识,根本不同于历史上农民起义军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一类口号。毛泽东是将这种平等的干群关系,建立在克服“官僚主义”作风,铲除“贵族阶层”土壤,使广大领导干部保持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的传统,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上的。正如他所指出的:“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

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 此后,他又多次强调:“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间都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决不许可摆架子。一定要打掉官风。” “这个问题所以要特别提出来,是因为我们有些干部是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人,靠资格吃饭,做了官,特别是做了大官,就不愿意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这是一种很恶劣的现象。”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大力倡导各级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将军下连队当兵等制度,都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下级关系的问题。他认为:实行这样的措施,“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使我们的干部成为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又红又专,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脱离群众,而是同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拥护的真正好干部”。诚然,在当时环境下,确实存在毛泽东过度地估计国内形势、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观念,包括他使用过的某些尖锐、过激的语言(如“官僚主义者阶级”、“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等),但从中也能反映出他对于切实解决干群关系问题的异常关注和焦虑。

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仍十分注意并反复地提醒这个问题。他说:有些干部受到群众批判斗争的原因之一,就是“官做大了,薪水多了,自以为了不起,就摆架子,有事不跟群众商量,不平等待人,不民主,喜欢骂人,训人,严重脱离群众。这样,群众就有意见。”“今后要吸取教训,很好地解决上下级关系问题,搞好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却是幼稚可笑的,包括我。往往是下级水平高于上级,群众高于领导,领导不及普通劳动者,因为他们脱离群众,没有实践经验。”

除了解决好干群关系的问题,毛泽东还十分关注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安危冷暖,并把是否认真解决这些人的实际问题,看作是否切实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是否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检验标准。他认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要为这些“最基本群众”服务。

仅以和人们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工作为例,便可略见毛泽东对普通百姓的这种体恤与关怀之一斑。

1958年夏,毛泽东读了6月30日《人民日报》关于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的报道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遥望南天,欣然命笔”,一口气写下两首七律诗:《送瘟神》。这两首诗用鲜明对比的手法,一忧一喜,一抑一扬,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农家出身的毛泽东,对于长年遭受病痛折磨的广大农民寄予的深切同情,以及最终送走横行一方的“瘟神”血吸虫的无比畅快。

1960年3月,毛泽东亲自为党中央起草了《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其中特别强调开展卫生工作对于保障民生的意义,指出:“环境卫生,极为重要,一定要使居民养成卫生习惯,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懂这个移风易俗、改造世界的意义。因此必须大张旗鼓,大做宣传,使得家喻户晓,人人动作起来。”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至今还能够记得当时流行的“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移风易俗、改造世界”等标语口号。

1965年6月,毛泽东批评卫生部门的工作只注重为占全国人口15%的城市服务,并主要是为其中的领导干部服务,而忽视了占全国人口85%的广大农民的医疗和健康。据此,他要求卫生部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各级卫生部门定期分批组织城市医疗队下乡,为广大农民看病;城市高干医院设置普通门诊,对一般患者开放。这些措施,一定程度地缓解了普通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受到城乡人民群众的欢迎。

五、“恐将夙愿,付诸东流”——毛泽东的“‘文革’情结”

“文化大革命”后期,国内曾广为流传一首署名“毛泽东”作的《诉衷情》词:“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你我后辈,恐将夙愿,付诸东流!”

笔者见到这首传抄词的时间大约在1976年清明节前后,标明词作的时间是“1974年12月26日”,题目是“给总理”。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上流传的其他多首“毛主席诗词”不同的是,这首词的真正作者,至今仍无从知晓。

从该词的形式上看,它或许称不上是一首“规范”作品;而从该词的内容上看,它却相当准确且出人意料地揭示了处于晚年最后时光的毛泽东的真实心态(包括“文革”情结)。应该说,该词作者即便不是毛泽东本人,也不应是远离政治高层的人;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位作者所冒的巨大政治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该词的真实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等情况的考证,应属于本文以外的论题。这里,笔者仅就与此关联的毛泽东晚年的“文革”情结,谈一点个人看法。晚年的毛泽东,曾多次谈到自己一生中所做的“两件大事”:

一、创建了新中国;

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曾不解地问他:“你做了那么多的事,怎么只有两件?”毛泽东回答:“值得提的就是这两件。”

笔者以为,毛泽东这里提到的第二件大事——发动“文化大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具有典型性和象征性的说法。如前所述,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领导的27年里,他念念不忘、所思所患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防止它得而复失。“文化大革命”,是他为巩固政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当中,被他认为是最具代表性和“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毛泽东认为:建国以来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有用“文化大革命”这种方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也就是他将“文化大革命”作为平生“第二件大事”的主要缘由。

实际上,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都在强调这个问题。

发动“文化大革命”时,他曾袒露心迹说:“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的老百姓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再走回头路。”“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要是按照他们(指毛泽东误认为搞“修正主义”的领导人)的做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

“文化大革命”中期,他又提出:“看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不搞是不行的,我们这个基础不稳固。据我观察,不讲全体,也不讲绝大多数,恐怕是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工厂里头,领导权不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在工人群众手里。”“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 “团结起来,为了一个目标,就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要落实到每个工厂、农村、机关、学校。”

“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泽东虽然认识到“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错误,但他仍坚持认为“文化大革命”是“基本正确” 的,是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防止“变修正主义” 所必须的。毛泽东的这些论断,很多都是建立在对于国内形势、特别是对于党内状况严重误判的基础上的,因而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以上无论是私下言论还是公开讲话,都清楚地表明毛泽东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根本出发点——巩固政权。笔者以为,对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尽管有多种解释,同这个根本出发点比较,都不能不是次要的和服从的。

由此,可以用这样一种说法来概括毛泽东一生做的“两件大事”:

一、夺取政权;

二、巩固政权。这也印证了毛泽东上个世纪30年代讲过的一句名言:“世界上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

诚然,良好的动机并不意味着良好的效果。事实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对于它的发动者和领导者来说,是一场历史性悲剧。但纵观新中国成立后27年的历史,虽然经历了种种曲折和失误,特别是遭受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被摧毁,并且还能继续保持其领导地位,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

从这一点上说,毛泽东长期以来巩固政权的夙愿,在经历了27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毕竟没有“付诸东流”。其间他所留下的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成为后来党和人民继往开来、持续奋斗的宝贵财富。同时,事实也无可辩驳地证明:毛泽东领导下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

以上所述毛泽东的五个未了“情结”,包含以史为鉴,防御外侵,工业强国,贴近百姓和巩固政权等内容,反映了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他为了保持来之不易的人民政权,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锲而不舍、顽强追求的一个侧面。其中无一不贯穿着他强烈而持久的执政忧患意识。至于在领导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的失误甚至严重错误,终归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生的挫折。“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今天,可以告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与时俱进,继往开来,“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安建设,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巡视员、研究员)

毛泽东思想引导人类实现永恒。毛泽东找到了消除私有观念的办法,从而帮助人类最终消除阶级差别的产生,使人类从阶级差别中解放出来,为消除其余四大差创造了前提。五大差别的逐渐消除,将使越来越多的人从简单的程序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各种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产生出更多更高级的科学成果,从而使人类能够更加摆脱自然和宇宙的束缚,实现人类永恒。毛泽东思想是使人类永恒存在的终极哲学。解决了人类前途命运的基本问题,使人类与宇宙同在,万古长存。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而平凡的历史人物,是一面时代的旗帜,他已经完成了他力所能及的工作,对他求全责备、繁琐考证,不是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也不实事求是,我们要高举他的旗帜前进,而不是审查提拔干部,不需要作繁琐的鉴定,对历史、对历史人物正确的态度是扬弃,这个道理我们许多“老师”都懂得很多。

上一篇:本位货币的意思, 本位货币的解释下一篇:4科 技 创 新 奖 励 规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