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规定

2024-05-09

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规定(通用6篇)

篇1: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规定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

-----黄花乡平凉庄小学

(一)教学目标及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前提,是实施教学管理的纲领。包括计划的制定、计划的批准、计划的执行。学校整体计划必须组织教学领导小组、教师代表进行反复研讨、论证,制订出的教学计划要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教学计划制订后要经校长批准,具有法定的意义;经批准的计划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必须认真执行,严格管理,按计划实施,确保计划的落实。

(二)教学组织管理

教学组织管理是通过成立组织进行教学过程中的日常工作管理。包括教学组织的成立、职责、分工等。教务处常设机构。教学组织负责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安排,包括依据当年的校历,以学期为单位编制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分工,配备教室等;按照具体的教学任务要求和教学计划检查教学秩序;负责日常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则以教师考勤(包括上课情况)、学生的考试、学风考评及学籍管理等。

(三)教学过程管理

教师的管理:学科教学计划地制定,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考试

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进度安排、教材分析、教研方向及提高质量的措施。

备课、上课要求:即两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备:备知识(课标、教材、练习、作业),备方法(教法、学法、时间),备学生(学情分析、兴趣培养、习惯要求);坚持备课三原则:先统后分原则,实用性原则,简要性原则。课堂教学做到四明确(重点、难点、能力训练点、教育点)四不准:不准留课下完成的书面作业(作文除外,作业当堂清),不准留过量、重复、没有梯度的作业,不准不批改任何学生的作业(提倡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当堂互批互改),不准留惩罚性的作业和练习。辅导要求:提倡个别辅导,取消集体补课;建立学习小组,建立互助体制;

考试要求:增加平时的自检,减少评比性的大规模考试。实行周过关,月检测,(过关或检测内容为本周或本月所学内容,检测题、检测结果、检测分析要保存在教案里备查,作为平时的书面作业,当堂完成,考试不超过四十分钟)期末统一验收的考试制度。

学生的管理: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前提,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重点,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关键。

具体做法:A: 学习兴趣如何培养?怎样抓?

目标激趣――理想目标、现实目标

活动激趣――读书活动

B、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习惯: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

C、学习方法的指导,语文教学学习方法指导具体案例:如怎样列知识结构图?怎样自学一类文章?怎样自学一篇文章?怎样划分文章的层次?怎样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何培养观察力?如何提高记忆力?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等。

二是从管理阶段的角度,期初、期中、期末的管理

期初抓“序”。抓“三书”(教材、教参、辅导用书)、“四表”(课表、时间表、分工表、校历表)、“三名单”(学生名单、教师名单、组织名单)、“四计划”(学校的教学计划、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的学科教学计划(进度、教材分析)、教师的研修计划。计划要先指导,然后审定,再执行。“完善一项制度”(健全、可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期中抓“查”、抓“导”。一查计划、制度的落实(是一纸空文还是认真落实)、二查课堂(“六方面”即目标合理、难度适中、容量适当、结构科学、时间符合要求、方法策略得当效果好)三查反馈(教师评管、学生评教)

教师评管五到位等级评定:计划管理、组织管理、过程管理、教研管理、质量管理到位。

学生评教五认真等级评定: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留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

抓“指导”,听课是学习、检查,评课是指导。

(四、)抓服务让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学。

1.建立校领导执勤负责制,校委会成员每人一天为当日执勤领导。住校负责当日学生安全、检查各班自习课辅导情况。并对住校学生分类指导。将辅导落到实处。

2.学校为教师提供早餐,午饭、晚饭、(早餐7:30开饭、)保证教师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教学。

3.时间保证我校师生每天7:00左右到校保证有足够的早读时间。

作为农村学校,要想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到实处,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做并认真抓落实,相信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的教学质量也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绩。力争为初中输送合格的学生。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黄花乡平凉庄小学

1、完善制度。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把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学校和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等挂钩;充分发挥教学激励机制的作用,对教学成绩优秀、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影响和教育学生。

2、重视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的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校领导定期检查教师们的教学计划、教案、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等,(每周一次)引导教师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性建议,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检查后要及时进行反馈,填写检查表,并将检查结果与教师工作量化及奖惩挂钩。各学校都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定监控制度,使教师明确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教学方法。年终按照质量考评制度进行考评,提倡多劳多得,杜绝不劳而获的工作现象。

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一是提高教师的教案备写。写好教案、备好课是课堂优化的前提。部分老师备课,写教案都是为了应付检查,照搬照抄,没有落到实处。为此,我校检查教师备课必须严格具备备课上课要求:即两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备:备知识(课标、教材、练习、作业),备方法(教法、学法、时间),备学生(学情分析、兴趣培养、习惯要求);坚持备课三原则:先统后分原则,实用性原则,简要性原则。课堂教学做到四明确(重点、难点、能力训练点、教育点)四不准:不准留课下完成的书面作业(作文除外,作业当堂清),不准留过量、重复、没有梯度的作业,不准不批改任何学生的作业(提倡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当堂互批互改),不准留惩罚性的作业和练习。二是抓教学过程。认真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学行为,让教师自查;三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4、重视教研活动。

校领导经常进入课堂,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氛围,并做好观察和记录,以便指导教师教学。同时,积极开展区域间、校际间和班级间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教学经验交流与合作平台,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抓教风促学风

我认为学生方面的原因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教师身上,一个教师想让学生学好的话,那么,他就会想办法、动脑筋去教、辅导。如果老师们都想办法抓质量,这就成了好的教风,老师的教风好了,学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好的学风。学习成绩是老师与学生的双边关系下出的成果,而不是学生单方面得到的。教风和学风的形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6、抓服务让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学。

(1)建立校领导执勤负责制,校委会成员每人一天为当日执勤领导。住校负责当日学生安全、检查各班自习课辅导情况。并对住校学生分类指导。将辅导落到实处。

(2)学校为教师提供早餐,午饭、晚饭、(早餐7:30开饭、)保证教师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教学。

(3)时间保证我校师生每天7:00左右到校保证有足够的早读时间。

作为农村学校,要想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到实处,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做并认真抓落实,相信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的教学质量也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绩。力争为初中输送合格的学生。

篇2: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规定

——2011—2012第二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为了进一步规范、改进我校的教学管理,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的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我们按照区《阳泉市郊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严格规范我校的教学工作。一年来,我校在区镇联校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教学工作紧紧围绕2007-2008学工作计划,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监控力度,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狠抓教学工作的落实质量”为策略,以落实“三清”效果为手段,以强化六环节管理为基础,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坚持立足学校、各班级的实际,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确保了各项工作求真务实、健康有效地扎实推进。经过学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一学年的努力,我校的教学工作进一步得到了规范,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学指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不断进步,克服工作中的不足,现将一学年的教学质量简单分析如下:

取得的成绩

一、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教学,学校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学上。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因此,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学,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兼课、上公开课,并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学,与教师研讨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思想,针对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薄弱环节,多次进行教学质量方面的专题讲座,有效的指导了教学,受到了教师的好评。同时,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按计划、规划有效落实。

二、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要求,为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首先,我们认真贯彻与落实区镇两级课改指导意见与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领导组与研究小组,并召开了专题会议,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讨论了郊区、联校《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联校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其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课堂教学改进实施细则》、《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措施》以及《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确保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实,使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全程监控。我们的宗旨是:在制度的建立上,力求从严、从实;在制度的落实上,不殉私情,严格把关。有力地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不断深化,为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六环节的监控力度,狠抓教学环节的落实质量。

首先我们按照《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强化了教学六环节的监控力度。我们从备课入手,要求教师提前一周备课,每周周五下午教导处组织对下周教案检查备案,同时利用“三清跟踪表”,检查本周教学工作落实情况,这样不仅杜绝了无案上讲台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进一步规范了教师教学工作。我们根据检查情况,把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例会上反馈,提出改进要求与建议,并作为下一周的检查重点,目的是促进教师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备课质量,如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分层目标练习题的设计等,从小环节入手,从小问题着眼,抓实抓细每一个环节,收到的明显的成效。

其次,狠抓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按照区镇指导意见与方案的要求,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提出了 “决战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口号,并围绕学、教、练,开展了课堂教学改进专题研究。要求教师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要明确,定标要切合学生实际,达标检测练习设计要注重质量,狠抓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我们制定“‘三清’落实跟踪表”,要求教师每天每节课教学后,按照表上的要求将“授课内容、达成目标的学生数、未达成目标的学生姓名、准备达成时间、补救措施”等方面认真填写,并在放学前反思一天的工作落实情况并填写“日日清”反思表,清理自己一日工作的情况。学校教导处不定时抽查“‘三清’落实跟踪表”的执行情况,这样不仅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的放失,同时也为教师日工作、周工作的落实起到了按照指导与监控的作用。与此同时,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师间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听、评课活动。校长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并及时进行评课、指导,与教师交流,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不断规范。教导处在听课的同时重点查看了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分层练习题的设计与落实情况,随堂抽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照学生测试成绩,及时与教师共同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使被听课教师明确了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与此同时,教师间互相听、评课,相互取长补短,极大的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

再次,在作业布置与批改方面,改变过去较机械的做法,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提出不同要求,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作业本上完成的,也可以以考试卷形式来做作业,低年级还可以是口头作业与练习卡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作业,总之,不管采用那种形式,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均可。作业形式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浓厚兴趣。如一、二年级的数学课,大量的“练习卡”代替了作业本。杜瑞林、甄东红老师的数学课,课前练习卡的练习,不仅使学生有效的巩固了上一节课所学知识,同时也使教师进一步了解了学情,为上课有效实施教学奠定了基础,课中练习卡的完成,既检测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又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依据,还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管是作业本上,还是检测卷(练习卡)上,教师均做到全批全改,评价采用等级加评语或等级加分数,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第四,加大辅导、测试环节的管理。要求各任课教师在开学初对班里学生的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培优辅差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把辅导工作落实在平时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在过程中边分析,边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本学期我们实行周练习、月考试制度,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在每周和单元教学完后,根据本周及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自命一份单元检测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检测,除了课堂上的练习卡(课堂检测题)以外,各科教学坚持每周五对本周(或本单元)教学进行梳理检测,并对照学生的成绩,按照“‘周周清’ 反思卡”的要求,认真分析本周教学的得与失,认真分析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重点分析未达标学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补救措施,并采取教师“单独辅导”与学生“优差结对子”等方法对未达标学生进行辅导与帮助“清”本周学习内容,这样,中下学生的学习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师在“清”理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对自己一周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为下周的有效教学提供了保障。

四、加强校本研修,与课堂教学接轨。

本学年,我们要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把校本研修与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校本研修以解决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开展研修活动,使校本研修真正为教学服务。我们认真分析了学校实际,改变了过去课题大,费时费力无效果的做法,把活动的目标定位在解决教学实际存在的小问题上。首先我们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周练习操作的过程管理上。围绕“扎实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的目标。我们在学科教研活动中,结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研讨活动,教师们就课堂教学分层目标练习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与交流。活动后,教师们纷纷按要求做,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根据我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学生课堂练习时间少,课堂效率低的问题,组织了校本教研专题讨论活动,开展了“如何利用好15分钟讲课时间”“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备一堂课”等活动,活动采用述课、评课的形式,以数学空讲10分钟、语文空讲20分钟来演示课堂教学环节,有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真正使校本教研落到了实处。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既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五、积极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新型教学模式。

积极推进《联校“凝练目标——学法指导——强化练习——总结反思”课堂教学模式》的验证性工作,是本学期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重点,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模式推广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实施联校课模。在此基础上,我们本照务本求实、勇于开拓的原则,我们努力推广以杜瑞林老师牵头实施的“课前练习——针对性精讲——课中测试”的数学教学模式,目前这个模式得到了数学教师们的认可,在我校的数学课堂上已初见成效。

六、加大教学反思力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学调空与改进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得失,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们做到了一课一反思,从反思中不断总结提炼自己课堂特点及教学不足并针对性整改。这样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逐步提高了执教能力与执教水平,为大幅度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七、加强教科研工作,走科研兴校之路。

1、加强教研活动实效的管理,学校教导处牵头,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次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主题,有内容,有目的,有记载。教研内容以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反思和集体备课为重点,以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小问题或困惑为目的有效开展了校本研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注重校本研修活动的效果,力争再上校本研修工作上新台阶。

教育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了教育科研活动,我们坚持“贴近、贴紧、贴实”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确立教科研课题。并加强了管理力度,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究课题,撰写教育教学案例、论文,择优奖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一个多学期以来,我校教学工作向前迈了一大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教师都从思想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整体执教能力不断提高,学校优质课比例不断增大,由去年的17%提高到39%,良好课达到42%,全部达到达标课。

八、积极开展中心联片教研活动,整体提高中心教学质量

1、按照计划,我们在9月分组织了第一次联片区教研活动。这次活动我们组织了联片区各校1-6年级全体教师对本学期所教学科的教材的重、难点进行了集体研讨。并选择了一个重点单元进行了集体备课。通过活动,大家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先进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备课的方向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2、为了有效推进联片教研区的课堂教学改革,10月份,我们组织了五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公开研讨活动。两节公开课,虽算不上成功,但通过研讨,教师们充分发表意见。肯定成功之处,提出不足的地方,大家坦诚不恭的发言,给参与教师流下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区教研室领导的讲话,更给我们今后的活动指明了方向。通过研讨教师们一致认为,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实实在在提高教学成绩?答案只有一个,也就是只有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以练促教,以练促学,达到学有目标,练有标准。我们只有扎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灵活运用好“凝练目标——学法指导——强化练习——总结反馈”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在自己的教学领域取得实际的效果。

3、为了有效沟通各校的教学联系,本学年我们组织了两次联片区的1-6年级语文、数学的测试,测试后我们组织了网上质量分析交流,教师们在认真分析自己成绩的基础上,对比浏览了兄弟学校各年级的成绩与分析,找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所在,为下步教学奠定了基础。这次联片区测试,有效沟通了各校教师间的联系,使多数教师打破了自己单一的小禁区,把自己置身于联片区的大环境之中,不仅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且学到了别人的许多可贵之处。另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教师们的质量意识。

4、在12月份,按照计划,我们组织了复习计划的制定与研讨活动。通过交流活动,教师互谈了有效的复习方法,为有效复习奠定了基础。

5、为了有效实施郊区各学科的课模,我们在联校的统一组织下,在第二学期的4月份组织了课模研讨公开课交流活动。我中心邀请了三都、韩庄中心的骨干教师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风采,课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评课研交流活动。通过研讨与交流,使教师们收益匪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公开研讨活动,教师们对郊区推广的各学科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为我校有效实施区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春华秋实,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过去的一学年里,我校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区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中,我校教学管理块评估获“优秀”;在本学期的质量测试中,教学成绩为“良好”。取得了学年教学工作总体考评为“优秀”的好成绩。

存在问题

通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仍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和兄弟学校比,还有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管理还需进一步朝精、细化努力;校本研修工作还须进一步扎实;一些教师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科研意识不浓,在创新教育研究方面有畏难情绪。

今后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坚持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校工作的的重中之重,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教学工作的中心。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加强环节管理,进一步扎实教学“三清”工作。扎实教学六环节的监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只有扎实了教学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继续加强随堂课的抽查与监控力度,提高随堂课的教学效益。随堂课教学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只有随堂课的质量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提高。因此学校领导要继续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们一起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特别是对部分教学上还存在困难,业务素质不太高的教师,加强指导。

(3)、完善教学目标和教学奖惩制度,重在鼓励,鞭策工作,积极向上,增强工作凝聚力。

(4)、继续坚持教研活动的“实”、“真”、“细”、“小”原则,在有效性上做文章。

(5)、通过交流、公开课的形式,促使教师总结、形成或发现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

篇3: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

课堂教学整个行为过程完全由教师单方面进行, 未将课堂行为建立在学生个人内在价值的体现上, 而是建立在对教师的严格服从和诚恳态度上。教师始终居于主控地位, 课堂教学管理过程即为教师控制学生课堂行为的过程。这种管理模式尽管能加强教师的权威与效力, 确保课堂教学秩序, 从而为教师创造了面对众多不同需要和不同条件的学生进行快速灌输知识的良好条件, 但是教师通过这种权威者的模式而采取的暂时行为控制, 没有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思想问题, 依靠行为维持的课堂教学安静, 难以使学生收回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思维, 课堂教学效果仍然较差。因此,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这种约束多、弹性少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显然不能满足高校课堂教学管理改革的需要。

2、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如何使学生掌握书本中已理论化、系统化了的知识、方法、体系和固定化了的课堂教学程序, 而忽视了学生的价值和情感。有些教师面对无序的课堂教学秩序束手无策;有些教师认为课堂教学管理是大学生自己的事, 过高估计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而放松对课堂教学的管理;还有一些教师片面认为自己的任务是传授知识, 只要把所传授的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就是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未能担当起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者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管理者, 因而课堂教学存在比较严重的“有教无管”的现象。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不能有效沟通、难以融合, 也造成了师生之间情感的阻隔, 许多课堂中缺乏活跃的、支持性的学习气氛, 甚至出现教师与学生发生冲突的现象。

3、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上的缺陷

目前一些高校不管学科差异, 不顾课程性质皆无一例外地用同一张学生评教表来评价所有课程的教师, 这显然有失客观和公正。从评价体系来看, 有些评价指标过于僵硬冷冰, 缺乏温情, 诸如“教态是否自然大方”、“是否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是否规范”之类“非此即彼”式的单一选择题, 既无法准确评断教师教学工作的真实情况, 也容易误诱学生走向极端, 学生没有多少充分思考的余地, 更没有自由发挥的可能。同时很多评价内容并未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 其中不少概念含混笼统、指向不明, 如“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方法恰当”等, 这类笼统的描述恐怕连被评价者—教师都难以把握其确切内涵, 更别说理解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了。因此, “学生评教”制度尽管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 但也有少量学生对一些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教学效果好、敢于和严于管理学生的教师打低分, 而对那些业务素质较低、教学效果差、千方百计讨好学生、给学生“送分”的教师打高分。其后果是, 一方面使部分教师害怕因严格管理学生致使学生给自己打低分, 影响自己教学业绩的考核或教学评优, 而放松对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另一方面, 也极大地挫伤了那些管教管学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进而造成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实现教学目标

任何一名教师所面向的都是学生群体, 群体中的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 如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感悟知识的能力等等均有区别。面对这样一个有众多差异的群体, 如果采用枯燥呆板的教学方法、目标要求都整齐划一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是一定要失败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实际上, 课堂教学的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管是为了不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利用心理暗示、情感感染等方法, 通过潜在力量影响学生行为和心理状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从不同的侧面来满足不同个体的要求, 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在动力, 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实现教学目标。

2、有利于促进学风建设

在课堂上, 任课教师首先向所有同学讲清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希望和号召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同学们认清“立志”和学习课程的关系, 做到热爱学习, 端正学习态度, 形成好的学风, 而好的学风, 又是一个内心修养境界的反映。讲清这些, 特别重要, 它使大家明确努力方向。其次是课堂小结, 对同学们从正面提出希望,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进行阶段总结, 主要是使同学们都能够接受教育, 虚心接受老师的帮助, 自觉克服课堂的不良行为。

3、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根据目前我国知识经济和素质教育的特点, 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有开拓和创新精神;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既有实践能力又有团队奉献精神;既有健康的体魄又有健全的人格。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创设较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采取民主的态度, 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为创造性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 还要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在这种关系中, 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 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活, 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昂、跃跃欲试的学习氛围, 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三.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

1、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

课堂教学管理首先要以学生为本, 达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华东师大的周彬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谁放弃了这块阵地, 就意味着谁是教育教学的失败者。”因此, 我们教师务必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 树立科学的教学管理观,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管理改革, 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 只要将管理的服务定位于对发展较好的学生锦上添花、对发展有障碍的学生雪中送炭、对学生获得学习成功后激励、对学生遇到学习挫折后鼓励、对学生正当需求的全身心的满足和对学生不正当需求的循循善诱等方面上, 就能较好地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管理的实践。

2、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能管理好自己, 视学生为课堂教学管理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 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管理, 努力将学生从消极的被管理对象变成积极的管理者。对于学生课堂教学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此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班集体主人的思想, 让学生明确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 应该群策群力、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 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3、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机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 和教师的接触是长期的, 对教师有着全面的接触和深刻的了解, 对教师教学的优缺点感受较深, 对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发言权, 他们根据自身的体验, 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学生具备评教能力, 学生可以对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自己的学习负担等做出描述和判断。学生评教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做出教学改进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能够切实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学生评教的目的和作用不仅仅是简单地对教师进行排名, 而是为了及时了解教学中的问题, 优化教学管理, 通过评价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形成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 以调动师生自觉自愿地致力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虽然是受评者, 但同时也是受益者, 因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评教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同时, 教师作为教育者, 必须具有服务意识, 应该在头脑中树立主动接受学生评教的意识, 要自觉接受学生的挑选、检测和评价, 把学生评教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 这是教师的义务, 也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雨海等.将儒家德育理念导人课堂教学管理的设想与思考.长春大学学报, 2001 (3) :3-5.

[2]罗擎.隐性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2) :13-14.

[3]于永义.试论现代课堂教学管理.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3 (2) :57-59.

[4]张进清.论成人高等师范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管理.高教论坛, 2003 (5) :26-29.

篇4: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规定

关键词:教学质量管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引 言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是指在相应时期内高职教育质量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引导下,通过规定的目标、原则、程序、方法,对教学工作给予科学的管理、指导、规划、协调、控制的过程。针对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而言,只有高校强化质量意识,特别是要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过程监控,让用人企业参与到教学质量评价当中,逐渐形成以学校为中心、教育行政部门做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加明确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对于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实施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大众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针对当前快速的增长形势,如何确保教学质量成为了目前急需处理的问题。以往按照考试成绩、升学率等因素来取决、判断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实现大众化教育的需求,一定要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才可以实现高校的具体要求。

2、高职教育市场面对逐渐加大的竞争压力

当前社会的竞争属于人才的竞争,由于高校扩大招生越来越严重,使得国内高校出现了僧多米少的情况,高校相互间也按照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进行。当前,已经有一些高校由于找不到足够的学生而被迫停止招生。所以,普通高校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各出新招,寻找新的突破口。当前的民办高校也呈现出异军突起的局面,持续推出办学产业化,也想同公办院校比试一下。想要在如此众多的高校里获得优质的生源,就一定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3、学校管理的现实需求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方面持续扩大,已经使得高职教育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资金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较低等。如何通过有限的资源获取较高的教学效益成为了目前高职院校急需处理的问题。想要处理这个问题,就一定要融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式。

4、提升教学质量的制度保障

学生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确保学生质量就要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通过评价来权衡教学质量的高低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最常使用的方法,可是实际来讲,只通过评价通常是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而且只通过少数领导和教师的努力来提升教学质量也不够现实。想要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就一定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的方式,将全面质量管理作为导向,为全体员工提供一个活动平台,来进行不同的教学活动。

二、高职院校教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全面实施、顾客至上、全程管理的方式进行,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入手实施:

1、创建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理念

当前教育的三大特征是终身教育、以学生为主、教育国际化。顾客至上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所提倡的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一切都要将顾客视为中心,为顾客提供服务为理念。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何为顾客?详细来讲,顾客代表了两个身份:首先,指的是学生,学生不仅是学校的产品,也是学校的顾客,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要实现学生至上的原则,就要先在实践当中进行调查,到学生中区,真正了解学生所需,而且要竭尽所能给学生提供较高水准的教学课程、健康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建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教学宗旨。其次,指的是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学校最终产品的合格率,要通过用人单位以及社会来评判。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评价同高校的品牌及名誉相结合。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对毕业生采取追踪的方式,而且要将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方法、专业的设定等不同方面的意见,只有持续发现问题,持续改善教学模式才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服务水准。

2、发挥领导作用,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管理

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当中,高职院校的领导起到了领航作用,要在全校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就要先让领导意识到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而且依照部门建立的相关工作。并且,在整个院校推广关于质量管理的培训和教育,透过提升全院教职工的总体素质以及管理能力来保障全面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其次,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就一定要加强管理过程中的全员参与,积極建立全体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分配各自岗位的工作范围以及职责,让他们了解自身肩负这学校发展的重任,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力,让他们能够自发的提升教学质量、社会服务质量以及科研质量。并且,所有人员在参与的过程里一定要加强教学团队精神,在工作里不断强调内部教职工同教职工、部门同部门、教职工同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合作,从而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

3、以市场需求为方向,掌握全程教学质量

将学生的入校、受教育、毕业作为线索,在教学的过程里开启全程跟踪并进一步调查的方式,找到最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先要了解市场的人才结构需求。这要在市场当中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市场需求来制定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提升整体教育过程的教学质量。通过老师的传授以及学生的吸收,以及检查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改进,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效。最后,将社会的反馈意见收集起来,创建毕业生的信息反馈系统。毕业生是高校的输出商品,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对于高校而言十分关键,只有确保了教育过程的质量,才可以确保高质量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教学时间并不太长,可是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全面针对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评估,并且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察部门的监督管理,是让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工作持续发展的合理途径。只有将具体的管理模式进行实施,才能够让我国走向世界,培养出更多具备高端技能的人才,创建质量优秀、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崔晓琳.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0.(20).

[2]朱桂香.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保证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

篇5: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规定

教学质量是民族学校的生命线,有效管理和监控是提升民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转变教学管理模式、理念以及有效检测方式的探讨,通过有效监控来促进教学管理,用有效管理来提升教学质量。

一、转变、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

提到教学质量,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领导的任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一般教师只要每天按时上好课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民族学校教育教学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实不然,民族学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技术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测试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参与者。

二、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民族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理由和不懈追求的目标,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可行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学校掌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保障作用。对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我们有如下共识:

一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学校教学质量的内涵是指向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个性潜能发展质量,不只是少数学生的学科考试高分数、学校高升学率的表现。学校教学质量还指向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质量。在这样的认识下,才能形成从领导到每个教师、学生都重视教学质量监控的良好局面,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要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效地联合校内外资源,动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对民族学校的教学管理监控做得还不够,往往是行政力量的监控过多,学校没有更多的自主权,这不仅对教学管理监控造成了偏差,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发挥教学管理监控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使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

三、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控制度

学校的管理制度可以约束教师行为。教师行为不加以约束,教育就会陷入混乱,更谈不上质量了。纪律就是制度。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离不开制度。

1.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在制定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制度中,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民主协商,充分酝酿。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对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起到良好的作用。民族学校要结合实际,因此在管控过程中可以参考我校的《合作藏中制度汇编》,它是我校从建校开始,在民族教育中不断修改、完善的一套管理制度,渗透着几位校长的心血,比如其中的《教师考勤制度》《教师综合评估制度》《教学过程评价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环节规范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教师工作奖惩制度》《目标量化管理制度》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了师生日常行为。为公平合理评价每一位教师、每一个班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考评提供了依据。制度的建立,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遵,有据可依,有度可评,为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执行落实制度

管理与监控不仅是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执行落实制度的过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学校领导既是制度的坚强执行者,又是制度的忠实遵守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核心,激发广大教师自觉遵章守制的积极性。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建设要在管理中不断修改完善、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要逐步建立一种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科学管理体制,并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3.建立激励机制

以管理为龙头,建立激励机制,为落实制度,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对工作进行了量化,实行了目标管理,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并逐步落实到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格局,解决了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管理不善、相互推诿及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篇6:创新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一、改革教案要求,活化教案模式

在所有的教学行为中,教案编写是尤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传统的教案,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角度出发设计的,而较少设计学生的活动,忽视了如何学。这样的教案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是可控制的。它是静态的、单一的、单向的,每一个环节,活动内容、时间、学生发言、教师讲什么都由教师课前进行设计。另外,传统的教案往往过于注重书写的形式,追求“规范”和“标准”。这样一来,教案编写更多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检查评比,难免陷入被动、呆板、模式化的窠臼。因此,教案对教学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教师除了每学期留下一本本厚厚的旧教案之外,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供学◎ 龚敏(东北师大附小南校吉林长春130000)习和借鉴。以上种种,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受到教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陈旧的教学理论的不良影响。新课程对教师在课堂上驾驭教材、选择资料、指导学生等方面要求较高:教学设计“以学定教”,应是体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案,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因此,教学设计不必面面俱到,应为学生留下更多空间。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既要考虑教师的教,更要考虑学生的学;既要完成新内容的教学,又要筛选参考大量的课外相关资料;既要注重对结论的理解,又要注重让学生探究结论的形成过程。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前准备。因此我们认为:教案既是一个物化的书面计划,更是体现在教师头脑中的一个已经形成的清晰完整的教学思路。

我校教导部在新课改开始实施之际,就响亮地提出了教学改革要努力构建“有意义的课堂”,其核心便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教案编写,我们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在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三个提倡:1.提倡创新型教案;2.提倡有个性的教案;3.提倡博采优秀教案。要求教师写教案要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一案多备,以彰显个性,体现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课型的特点以及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案的改革,教师思想上、观念上必须有所突破与创新,没有教师教育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就不会带来教案编写的创新。因此,可以说观念更新比方法更新更重要。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所以,改革教案编写应先改革教师思想。因此,学校注重开展校本培训,不断以新课程的理念充实教师的头脑。这样一来,在每位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怎样设计最佳教案,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如实现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便成了老师们的教研课题。渐渐的,广大教师便逐步跨入了学习者、研究者的行列。他们逐渐形成了分析、审视个人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运用情况和实际教学效果的意识。这对教师是一个重新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对于引领广大教师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反思教学行为,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二、加强集体备课,优化备课质量

吧放开教案后,对备课要求不是降低,而是大幅度地提高了。为严格把好备课质量关,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我校每周安排两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省时高效,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改变了个体备课的封闭性、静止性。同时,我们还相应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确保备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集体备课,我们坚持做到一个统一、两个充分、三个讨论。即:统一教学目的要求;充分发挥主备者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讨论教学内容的疑难问题,讨论怎样设计最佳教学思路,讨论采用什么样的教法。这样,在每次集体备课过程中,每位中心发言人都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说课。在此基础上,全组教师进行座谈、交流、磋商、评议。这一环节是集体备课的关键,主要是研究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教法与学法,以及为提高教学质量所选用的教学手段等。主讲人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程序,并说明设计的理由,本备课组的其他成员均要根据自己所准备的钻研材料,提出补充与修改意见,做到人人都要发言。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 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的要义就是博采众长,拓展思路。这样的集体备课,既能发挥每位教师的才能,又能集中大家的智慧,摆脱了以往备课的形式主义,使备课过程真正成为学习新理念的过程,学习其他教师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久而久之,教师的备课能力切实得到了提升。

同时,我校还积极探索和实践了电子备课活页实验,实施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电子备课的目的,除了继续重视预设教学过程之外,更要重视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调整教学过程,这种生成性的内容应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改进和完善,作课前调整。课前调整时,相对固定的内容可重复使用,调整的部分需要教师用笔在打印好的教案固定空白处修改。这样便有效地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加以整合,减轻了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让教师集中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钻研学,探究教法。思深方能透,思透则能明。只有将粗糙、肤浅、零乱的教育表象经过反思的提炼,教师自身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所以,每学期,教师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反思,尤其提倡通过主观反思和客观描述,寻找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生长点,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可以说,我们的备课改革是一次务实的尝试,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引领。学校教导部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备课改革的监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形成全校教师教学的正确导向。

三、常规抓实抓细,切实提高质量

只有优化的过程,才会有优化的结果;只有常规的到位和深化,才可能实现创新的突破和飞跃。为此,学校对所有教师的备课、作业、听课、上课、检测等均作出相应刚性规定。每个学期初,教导部都组织教师进行学科常规细则的学习,努力探索与完善本学科教学常规,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力争做到教导部、年级组、学科组层层把好常规落实关,切实发挥常规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常规调研,并注意做到三个结合:把调研与教学质量的监控结合起来,把随机性调研与针对性调研结合起来;把集中性调研与分散性调研结合起来。定期抽查备课情况或作业情况,不定期进行多种形式的分析性质量检测,使调研与分析性检测成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教导部同年级组、学科组做好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随机调研,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深入推行领导、教研员听课制度。学校各位领导、教研员分年级深入课堂,了解课堂教学实施的实际情况,尤其注重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推行的常规管理不是靠“管” “卡” “压”来实现的,而是在信任、尊重中激励人、发展人。在管理过程中,我校坚持刚柔相济,重视人性化管理,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竭尽全力为学校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学校兴衰系于教师,教师工作热情直接关乎学校成败。学校实施人性化管理要时刻体现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的理念,重视教 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学校一切活动和工作的开展都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采取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的管理方法,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在这样的管理过程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法治与德治、情治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严格规范与开放自由相结合,以品德感召人,以真情团结人,以能力带动人,以事业造就人,时刻做到关注教师价值,帮助教师挖掘自身长处,创造一切条件让其展示自身潜能。

四、浓厚科研氛围,深化教学研究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教学常规管理要以教学科研为导向,做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注重积极创设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精神,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中,我校树立“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科研意识,积极鼓励广大教师以课程实施和推进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并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以此促使教师以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来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以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生命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学校适时地相应开展系列教研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浓厚教师的科研意识。活动的整体安排着眼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率先推出“名师工程”人员的汇报课,以充分发挥“名师工程”队伍的辐射、示范作用,同时,工作满三年青年教师的汇报课、青蓝工程教师的汇报课等,都成为广大教师学习、研讨、交流的平台。每次教研活动,我们都努力做到既注重活动前的准备酝酿,又注重活动后的反思碰撞。实践证明,建立与新课程同步发展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充分挖掘校内教育研究资源,整合教导部——学科组——年级组等教研力量自主、持续、有效地进行校本教学研究。久而久之,参与、组织教研活动,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的意识,并逐步衍生为教 师的一种习惯。正是经历了一次次教研活动的体验和锻炼,我们的常规教学也越来越接近于公开教学,老师们的日常教学日趋成熟。通过一个时期以来我校开展的校本教研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校本教研既是一种活动、一种方法、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意识、一种文化。它为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专业素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盘活教育资源、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为学校寻求发展空间、创建办学特色拓宽了发展的途径。

上一篇: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实务下一篇:520快乐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