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022-09-12

一、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 诸如教学内容、内容表述和教学主体等都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因素, 应引起重视。

1、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中选择教学内容要定位准确、要求合理。首先, 教员要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其次, 教员对概念、定义讲解要准确, 做到深浅难易适度, 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确定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程度, 明确重点、难点和方法;再次, 教员把握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要准确, 教学内容不仅应是从书本上提炼概括出来的要点, 而且还应将学科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拓展和更新教学内容。

2、坚持教学内容表述的启发性和直观性。首先, 要采用直观式的启发教学。直观式的启发教学可以借助于粉笔黑板和多媒体手段, 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更好整合,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给学员留出积极思维的空间, 并引导学员积极思维, 寻找答案。其次, 要多采用案例式的启发教学。要精选示例, 明确讲解的目的, 既教会学员怎样运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 同时又可通过示例的讲解, 加深对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3、促进教学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 应注重调动学员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员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把握得准确、阐述得清楚, 学员听课的积极性就高, 课堂教学效果就好;如教学语言有吸引力, 能适当运用幽默语言缓解课堂气氛, 做到张弛有度, 学员听课就有兴趣;如教员具有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 也会对学员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产生积极影响。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 备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

1、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首先, 对所讲授的内容要有一个总体规划, 体现大纲的总体要求。其次, 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选取的教学内容能起到支撑教学目标的作用;同时, 教学内容也应当丰富、有活力, 特别是选用的案例, 应选取教材之外的典型例子, 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还可达到开阔学员的思路, 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

2、注重充实内容和熟悉教案。

(二) 说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实施阶段

1、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积极的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课堂气氛是在课堂中呈现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状态, 它可以用秩序、参与、交流等指标来衡量, 其表现为以下特征:师生双方有饱满的热情;教与学的态度端正、目标明确;课堂活动井然有序;学员求知欲强, 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师生间情感交流自然, 学员参与积极等。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员, 其人格魅力、业务水平、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方法等, 都会对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产生重要影响。启发式教学是营造积极课堂气氛的重要方法。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员必须对授课内容十分熟悉, 能全面掌握、举一反三, 对学员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有准确的分析和把握, 能针对学员需要进行启发教学, 调动学员的求知动力, 挖掘学员的学习潜能, 锻炼学员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和激发学员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二是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员, 正确对待学员思想和行为上的缺点错误, 给予正面的引导矫正。三是真心地关爱学员, 真诚地对待在生理心理、学习态度、遵守纪律、家庭条件等方面有差异的学员, 通过教学进程的深入加强情感交流, 让他们感到教员的兄长情、同志爱, 激发学习的潜能。

2、努力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主攻方向, 这个主攻方向就是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介绍教学目标, 明确学习任务, 促使教员与学员在教学的努力方向上达成共识;第二步是教员指导学员实现目标, 通过安排教学进程, 选择教学方法, 给学员提供达标的方法和技巧, 以及达标的辅助学习材料;第三步是形成性检测与评价, 通过诊断学员学习上问题, 强化学习成果, 调整学习活动, 矫正或深化学习内容, 一般可将教学目标细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维目标、德育渗透目标等。在授课过程中应做到:以知识目标为主线, 分层落实;以能力目标为核心, 全面提高;以思维训练目标为重点, 和谐施教;以德育目标为动力, 自然渗透。

3、增强教学手段和课堂时间的有效运用。

首先, 投影教学是当前简单而实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它大大增强了授课的信息量, 提高了授课的整体效果, 方便了授课内容的比较和小结;但是应该注意使用投影与板书两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并做出科学的比例规划, 何时使用投影何时使用板书, 需根据教学目标而定, 不能单纯地追求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而放弃板书用投影, 导致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其次, 应注意教学时间的使用。在备课时, 一次课尽量安排一个完整内容, 并且时间上要留有余地, 有一定的机动空间。

(三) 考试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总评阶段

考试是对教员教学效果和学员学习效果的最终体现, 是对教学过程的主客体的双向检验, 抓好考试对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对学员考试成绩的反馈分析, 了解自己“教学内容是否按照大纲进行, 教学中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 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 以及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等问题, 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1、通过保证必要的步骤, 实现以“考”促“教”的目的。

要实现客观的教学评价, 关键是通过执行实施考试的必要步骤, 建立起科学的教学反馈系统。一是吃透大纲, 确定目标, 明确考试的判断准则;二是审评试题, 建立题库, 保证考试的科学规范;三是随机抽样, 编制试卷, 实现考试的公平公正;四是实施考试, 严密组织, 确保考试的严肃真实;五是统一标准, 公开阅卷, 堵塞考试的人情分;六是统计结果, 专家分析, 完成考试的评“教”目的。采取这些步骤一方面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 促使教员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2、加强考试管理的力度, 落实以“考”促“教”的目的。

通过对考试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增强学员对“学”与“考”的安危认识。考试前应组织专家审阅考题, 尽量实现题库组卷;考试期间院部领导要对考场巡视;对作弊行为, 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 要从重处罚;考试成绩要在一周内上报公布;补考要与正常考试同等要求, 不降低标准等。

摘要:课堂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 又是培养学员思维的重要途径, 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重视课堂教学的备课、说课和考试三个阶段的研究, 才能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考试

参考文献

董会瑜.军队院校现代化理论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上一篇: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行开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下一篇:制药企业防火间距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