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导航标

2024-05-20

写作导航标(共8篇)

篇1:写作导航标

课标导航 打造高效课堂

——谈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课程标准》中六大基本理念第五条指出:“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被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象、直观、活泼、生动、信息量大、时代感强。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打天下的模式,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全面刺激人体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从多角度轻松舒畅地接受信息,不但提高记忆,而且能使这种记忆长期保留。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地理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有些内容与其他学科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利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使学生心情愉悦、学习兴趣大增,真正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早就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具有何等重要意义。能让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维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 生创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

1、地理现象直观化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地壳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以“汶川地震”为引子,在课件上展示相关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引申到地壳运动知识,将“向斜成山,背斜成谷”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画面起初为水平岩层,然后在内力作用(可以用箭头表示)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像是“向斜成谷,背斜成山”;接着,展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快(可以声音的缓急程度来表示);“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演示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一动画的动态模拟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地壳运动兴趣。

2、营造氛围情景化(1)、音乐营造氛围

在学习这一节时,播放各个民族富于特色的二胡、古筝、冬不拉等音乐,使学生领略各民族风情、在感受音乐中陶冶情操、轻松愉快中进入课堂、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又如在学习《长江》这节时,播放《大河向东流》和《滚滚长江东逝水》两首歌,让学生在歌曲中理解和体会地形地势的特征。(2)图片营造氛围

如在讲授《欧洲西部》时配以法国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英国的凯旋门、荷兰的郁金香等图片和西部音乐。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单纯的语言讲述,多媒体所展现的色彩鲜艳、音色悦耳、画面活泼的视频、音频、图画、动画等,无疑更能调动、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它手段无法媲美的。

营造氛围不仅仅限于音乐、图片,还可以是影片、幻灯片等。它可多角度的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觉等,也可以用多种手段来营造切合课堂内容的环境,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亲历其事,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补充资料新鲜化

地理教材中,与时事结合得不够紧密,学科渗透性不强。课上可展示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的时事新闻图片、资料。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

如“巴以”冲突,南斯拉夫的分裂的有关内容,各地的风景、物产、风俗民情等精美图片,制成课件扩充教材,既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又如在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时,用课件展示当地用头顶运物品的图片,在学生感到奇怪之余,叫学生思考,这种习俗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位于热带,阳光接近直射,头顶运物品,可遮挡阳光起到防晒的作用。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二、利用多媒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决定教学的质量,而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动性的要求,更是规定现代教育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在课堂上创设学生独立探索的情境,多媒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例如:教《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自己操作微机,观察各种锋面天气的微机动画演示,然后拼摆或绘制表现锋面天气过程的符号示意图。这样的小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华盛顿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学生的学习由以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思想和知识,变为主动的学习。

2、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主体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自发产生的对自身地位、作用、能力、价值的认识及强烈的实践欲望”。当这种意识与客观规律相符时,就会对作为主体的人产生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这种主体意 识一旦觉醒,便会稳定地长期地作用于主体身上。这种意识产生在课堂上,会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如,在地理课堂上讲“水环境污染”时。我们先通过多媒体生动的图片,鲜明的文字,立体动画及警示的声音等学习“污染”的原因、危害、治理等。学生看着水面上泛着杂质,听着沉重的背景音乐和解说,再配以醒目的文字,内心必然会受到震撼,主体意识被不断唤起,因为学生深切感受到水污染的严重性,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关注这类事件及认真掌握相关知识规律,甚至想尽各种办法改变这一现状。

3、培养学生主体能力

创造能力是主体能力的最高级形式。它要求学生主体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规律,还要据此融会贯通,去发现新事物、新规律。很多时候,多媒体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认知者的学习翅膀延伸到宇宙中去,极大地丰富了认知者的想象空间,便于活跃思维,在兴奋中创新,并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和发现规律。

例如,在讲《东南亚》这一节时,教师会介绍其代表国家──新加坡。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介绍该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状况,其优美的“花园国家”的景色,扼守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但这还不够,教师此时发挥主导作用,提出关键性的几个问题,如“新加坡凭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怎样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学生或是讨论或 是独立思考,总结出新加坡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同时世界之大,有很多地方与新加坡有相同之处,这样会激起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媒体丰富的感官刺激,多样的表达方式,思维的纵深,并创造性地将结论应用于对其他国家相关问题的研究中。这便是一种创造、一种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地理是一门跨文理两科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其内部的各种地理要素间也有着很强的综合性。有些地理事物是由多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于缺乏阅历的学生来说,地理学科的难点常常是一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事物,而多媒体则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

1、关于空间性强的地理教学难点

空间性强的地理教学难点,往往是学生看不清、听不见、摸不着,感知不深、想象不到、理解不透的事物和现象。如果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点、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问题时,可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一幅幻灯片,把绘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地球示意图作为背景,把绘有太阳光束和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的文本框作动画处理,演示时,使 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可见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最高值逐渐变小,白天时间逐渐变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小,南半球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上时,北半球昼最短,北极圈以内全是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本来一个很难讲清的问题,通过电脑幻灯片演示,使学生耳闻目睹,一目了然,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2、关于理论性强的地理教学难点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基本理论,是从历史角度或空间角度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抽象概括。这些理论知识,是理解其他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的理论基础。但这些理论往往脱离学生的实践。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为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组合的优势,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 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演示,获得感性资料,进而分析原因,上升到理性。

四、运用多媒体加大了课堂容量

巴班斯基认为:最优教学过程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高可能的水平。利用多媒体节省时间,加大了课堂上传递信息的容量。多媒体的快速反应和随机变化在提高教学的强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力。

如讲“降水和干湿地区”一节,按大纲要求应该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授“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两个问题。第二课时再讲“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干湿地区”两个问题。由于电脑动画在课堂上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分析、理解,知识点掌握快,降低了教学难度,教师许多叙述性的语言可以少说、甚至不说。大大加快了教学速度,一堂课便完成了三个问题。讲完空间分布规律,再讲时间变化特点,避免了把“ 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分在两节课上讲的不足,十分自然、贴切。第二课时讲完“干湿地区”可多做练习来巩固知识,还可从多角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甚至填图作业、选作复习题全部可以在课内完成。既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积极学习《新课标》,综合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则可使地理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 深为浅、化抽象为具体,大大缩短认知过程,使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浓、易接受、理解快、掌握牢,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优化课堂结构等等,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2:写作导航标

尊敬的评委、各位领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晚上、早上、下午)好!

昨天早晨,当我沐浴在柔和的春风中欣赏圆通山上飘荡着灿烂灿烂情结的绚妙樱花时,我的思绪却依然定格在昭通凌子口的冰山雪谷;

今天,当我坐在这宽敞的演讲殿堂里,聆听并享受着一个又一个春天般温暖的感人故事时,我的思绪依然定格在昭通凌子口的雪谷冰山;

因为,那里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他的事迹紧紧地抓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能离开那听起来就发慌的地名:凌子口。

此时此刻,我站在这神圣的演讲台上,就是要向大家宣扬他的平凡而伟大的感人事迹。根据他的事迹,我将今天的演讲题目定为:《彭浦:冰雪中的肉身导航标》。

尊敬的评委、领导,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凡是到过昭通的人,应当都听说过“凌子口”这个地名。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诗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认为,在凌子口行路,甚至比蜀道还要难上难。每年一进冬天,这里便冰封路断,整条路、整座山、整个谷、整片草木,全部变成坚硬不摧的冰凌,“凌子口”由此而得名。但是,凌子口却是云南从东北面出滇入川的唯一通道,无论有多坚厚的冰多锋利的凌,人们都必须从此通过。于是,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凌子口每年冬天都会出现数起车毁人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人们说:“冬天要过凌子口,等于跟着阎王走!”

在人们的心目中,凌子口狰狞而凶险!

然而,近十年来,这里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明显减少了,从XX年起到现在长达7年时间中,无一次3人以上交通事故发生,特别是在XX、XX罕见雪灾中,这里依然仍安全畅通。这是为什么?因为,这里来了一位被群众誉为“肉身导航标”的普通交警,他的名字叫“彭浦”!

XX年,彭浦从条件较好的盐津县交警大队调到市交警支队水昭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主持管辖凌子口路段中队的工作。每年的12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凌子口都会大雪封山、冰凌封路,通行极度困难,这里的交通安全成为昭通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一块大心病,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如何解决“昭通春运就看凌子口”的难题?彭浦没有喊震天响的口号,没有作慷慨激昂的动员,而是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一马当先地亲自带头,走在干警前面,深入凌子口现场职守——就是从这一年起,每年一进入冬天,无论有多大的风雪冰激凌,彭浦就带领凌子口中队的干警坚持每天分三班24小时坚守在这个环境恶劣的地方,24小时不间断地执勤。

每一个紧要位置,每一段险要路段,都有彭浦与他们的战友们友善而热情地告诉过往司机:“前方长坡,低档慢行”、“前方急弯,千万慢行”,并送上一份小小的路况告知单。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行为,这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语。但是,在刺骨如刀刮的寒风中,说话打颤的冷酷里,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连续不断地重复这种枯燥的言行,那是需要多么坚毅的意志呀?那是需要多么顽强不拔的耐力呀?人们常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那么,我可以说,在严冬中的凌子口保通,坚持一天两天不难,难的长期坚持不懈!但是,彭浦和他的战友们就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近十年!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仅仅 XX年12月7日至31日,彭浦就带领中队的干警共出警11230人次,出动车辆2523辆次,抛洒融雪剂108.5吨,防滑砂50方,疏导车辆90余次87532辆,救助和服务群众达212次1050人,巡逻喊话提示33061次,往返巡逻里程78930公里,夜间蹲守达180个小时,对重型大货车临时交通管制3次1000余辆。

在冬天的凌子口执勤,最需要顽强精神的是夜间蹲守!白天,至少还可以见着一会儿一辆过去的车辆,可以时不时地通过提醒过往司机注意安全而振作自己的精神,可以通过往返的奔跑指挥来暖和自己的身体。而晚上呢,漆黑笼罩中的雪地反射出惨白的淡光,偶尔传出的几声猫头鹰狞笑阴森恐怖,让彭浦和他的战友们毛骨悚然,他们不仅要抗御刮骨的寒冷,还要抗御难耐的孤寂与可能的恐惧!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能够战胜的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迫与侵袭!但是,彭浦与他的战友们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迫近十年!

各位领导、观众朋友们,大家说,他们的平凡工作里,是不是也蕴藏着伟大而高尚的奉献精神呢?!肯定是!而且这种精神是不为人知的,是默默无闻的!

正是靠着这份坚守,凌子口路段的事故防住了、畅通保障了,保证了长达6年时间无一次3人以上事故发生,就算是XX、XX年的罕见雪灾,凌子口仍安全畅通!

亲爱的朋友们,中国古代,夏禹为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流传成亘古延续的佳话。长期以来,彭蒲同志也是以队为家,在他的天平上,“公”与“私”发生了严重的倾斜:天平的重量,总是压在了“公”的一头,公而忘私,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年到头,他难得回上几趟家,即使是回去一趟,也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归。

为了工作,彭浦可以忘家;为了工作,彭浦也可以忘命!今天,我向大家举两个例子——

那是XX年,中国南方遭受百年罕见冰凌雪灾,昭通是重灾区。在抗雪救灾保通工作中,彭浦同志在最艰苦的凌子口一坚守就是57天,天天睡在凌子口冰凌上,吃在凌子口雪地里,连除夕夜的团圆饭都是妻子送上凌子口在冰天雪地中吃的……

XX年9月28日,在工作岗位上突感头痛的彭浦被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脑溢血”!这可是要命的病患。彭浦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手术时,医生从他的脑中抽出57ml血,他被迫住院治疗。但是,XX年12月8日他刚转回昭通医院治疗,一听说可听说凌子口的路面已经在7日晚上结冰时,这位硬汉,就坚决不顾组织、医生、家人的苦劝,立即回到工作岗位,投入到抗冰雪保路通的战斗中。

难道彭浦同志真的是铁打的吗?不,绝对不!他也是有血有骨的肉身!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忘命地无私工作,是因为他的心中装着组织的信誉,装着人民的渴望,装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常说:“作为一名警察,代表党和人民执勤、执法,在执勤与执法过程中的丝毫偏差与懈怠,都会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工作,为党的事业尽心尽职!”彭浦同志,就是这样用自己无私忘我的的奉献,来诠释自己的党性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尊敬的评委,各位领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当我们把镜头再次以穿越的形式推回到XX年的那场历史性冰雪灾里,我们清晰地看到无数起感人的故事,在凌子口的冰原上上演——

深达40公分道路积雪,迫使所有的车辆都要挂上链条,道路要撒上融雪剂才能勉强通行。凌子口周边村庄的村民,自发组织出来为车辆挂链条,挣着辛苦钱。一天早上6点,彭蒲一如既往开车到雪地里巡逻,发现路边雪地里躺着一名晕厥的小孩,忙走过去,将小孩抱到车里开上暖气,孩子冻僵的身体逐渐复苏,才得知这名11岁的小孩,名叫李章海,因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出来挂链条挣学费,由于饥寒交迫,导致晕厥。彭蒲同志立即将孩子带回中队,让孩子吃饱后,又与中队的战友们一起捐款,并将孩子送回给小孩在中队吃饱后,带中队其他同志一起给小孩捐款,将孩子送回北闸家中……

除夕之夜,一位张姓四川人带着一家三口驾车经过凌子口要赶回成都过年,没料车辆侧翻在路上,并有很大的损坏。天寒地冻,他们在何处过年?在何处过夜?彭浦热心地说:“就跟我们一起在中队过年吧!”过后,彭蒲将他们带到中队,让炊事员多加几个菜,大家伙乐呵呵的度过了除夕之夜。张某一家感激涕零说:“我们遇到了最好的人民警察!”

这样的感人故事,在彭浦的身上,发生得太多太多!

正是由于彭浦的“身先士卒做表率,率先垂范当标杆”,从XX年以来,凌子口中队的辖区,没发生过一起一次死亡3人的交通事故,年年冬天畅通无阻。这样的成绩,不仅让中队先后3次荣记集体三等功,而且在XX年3月的“抗冰保通”战斗中由于战功显著,中队还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荣记集体一等功。

然而,在彭浦同志的眼里,这些成绩不是丰碑,而是新的起点,他们:我们的天职,就是确保道路畅通,司乘安全,因此,只要有冰凌,我们就将全天候职守在凌子口!

篇3:下水作文——学生作文的导航标

一、学生的阅读面太狭窄, 尤其是农村

孩子, 虽然说为了普及九年义务, 各农村初中都建有图书馆, 但由于种种原因, 大多形同虚设, 学生根本无缘于学校的图书, 而对于四大名著, 经典名篇也是只闻其名, 少见其内容。为了应付考试记几个主要人物, 几个故事概况而已, 加之大量的作业使得学生也无暇于读课外书。

二、极少观察、学生每天的行动路线是

“三点成一线”。学校——家——学校,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对身边的事物极少观察, 记忆。

三、是命题作文脱离实际, 老师命题大

都以课本中的题目或者练习册中的题目为主, 而学生能写的是自己不愿写的和不熟悉的东西, 只能乱编几句了事。时间长了渐失作文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是学生跳出“编和抄”圈子, 真正发挥学生自己, 我手写我心, 我手抒我情, 我手发我议的自由感。拓宽视野, 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在命题作文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 可以给材料 (结合课本单元教学) 学生自己命题, 而放手让学生自己以多种体裁, 多种角度去开掘。这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手段———就是老师如何在写作中大多给学生导航。现在老师教书在写作文中大作依赖于网络, 动不动就在网上下载些东西 (文章) 给学生读读, 而自己动手的能力愈能愈差。形成了眼高手低的弊端, 严重的制约了自己的智能开发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常言道:“给学生一碗水, 我们就必须有一桶水。”在一次听课时, 一位年轻的教师搞的就是“作文教学”。在课堂上特谈了许多写作理论。一个学生发言要求老师您能不能, 举一个例子, 并且亲自写一篇文章或者写几种开头给我们指导一下。而面对学生的简单要求, 这位年轻教师只用一句“以后再说”打发了事, 一趟作文指导课就这样草草收场。事实证明:学生的要求很实际, 也给我们老师出了一道题:要教学生写, 自己必须先会写, 能写, 而且写得十分生动、感人, 而我们看, 我们大多教师给学生的修改评语无非是“中心明确, 层层清楚, 语句通顺”几句大套话。根本指不出学生作文的优秀之处。匮乏之笔, 难以折服爱徒。老师都不会写, 不能写, 拿什么去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本人在给学生教写作文经常先自己试写, 并且多角度, 多体裁去试写, 写好后在课堂范读, 以期使学生找到开头的路口, 或者布置一篇作文后, 本人与学生一起试写, 写完后和学生写的作文放在一起比较, 取长补短, 其实我们只要引导得法, 学生还是很喜欢写作文的。

篇4:写作导航标

让我们启动自己的心灵,诚心诚意地去感受,去思索。

一、将真情实感凝聚与灌注进去

写散文往往用第一人称,因为我们在明白地诉说自己对大千世界的感受和印象时,愈是渗透着浓郁和浑厚的情感,愈会拨动读者的心弦,让他们与你一同喜怒哀乐。在写散文时,一定要很自觉地抓住它。如果不去心向往之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只是满足于辛辛苦苦地堆积素材,将日常生活里的所见所闻,平淡而琐碎地编织在一起,文章就变得寡情少趣,毫无滋味。

二、诚心诚意去感受和思索

有的同学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所接触到的往往都是平平常常和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怎样才能从中挖掘和构思出打动读者心灵的篇章呢?其实,关键在于启动自己整个心灵,诚心诚意地去感受与思索它,这样就一定能发现和认识它说不尽道不完的纷纭复杂的内涵:有虔诚和热烈的情愫,也有冷漠和虚伪的脸色;有纯洁高尚的心灵,也有污秽和低劣的行径,从而就有可能酣畅淋漓地将自己洞察到的这些情形,挥洒出充满真情实感的散文来。值得赞颂的就热情饱满地去赞颂,应该鞭挞的就义正词严地去鞭挞。

三、写好“成长”,让“成长”鲜明、活化

1.把重点放在“体验”上。

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亲身经历的。因此,在立意上要有个性。应写出我们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不同生活、学习阶段的体验。选材不在大小,内涵必须丰富,必须从中获得某种感悟,愈真切,愈深刻,愈独特愈好。

2.不要忽略写出“历程”。

展示体验的渐进过程,不仅要写出成长的生命历程,更要写出心路历程。要融情入事,缘事生理,将事、情、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3.在主旨上得以生发。

叙述、描写、抒情都要凝聚在对主旨的揭示和生发上,不可分散,以免拉杂。可以是一件事一个核心,也可以多件事围绕一个核心。对主旨的表达,可以采用画龙点睛的手法,卒章显志;也可以采用一线串珠的手法,逐层推进。

4.撷取“切入点”。

篇5:写作导航:怎样选材

【写作导航】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之不息。可见,写好文章,就要从生活中选材,怎样选材,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生活中的材料很多,要学会围绕中心进行选择。同学们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的毛病是,没有明确的中心,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从头到尾像一本“流水账”。文章的中心决定了材料的取舍以及详略的安排:跟中心无关的,舍弃不取;跟中心有关的也要分清主次,选取其中最有利于表现中心的材料作为重点展开,其他可以略写。游离中心选用材料,或材料使用详略不当,都会影响中心的表达。

二、选材要详略得当。作文详写、略写要得当,切不可“喧宾夺主”。古人对此有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用墨如泼”“惜墨如金”,只有详略得当,才能突出重点,增强表达效果。写记叙文如何才能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呢?

(1)弄明白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地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2)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否则文章就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3)怎样定详略。

①要根据中心定详略。②选用详略有“三爱”:一是,对表现中心起重要作用的典型材料,要“偏爱”,当详写;二是,对表现中心起辅助作用的一般材料,要“关爱”,当略写;三是,对表现中心无关的材料,要“割爱”,舍掉不写。

三、选材要真实和新颖。真实,是指选择的材料应该是自己亲历的事情,而不是道听途说或无中生有编造出来的。不要总以为自己的生活很单调,没什么可写,要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有意义的材料,为自己所用。新颖,是指新而别致,与众不同,不落俗套。新颖的材料应该是别人未使用过的,或者虽然已经有人用过,但自己又有新的感悟和体验。如果只是拾人牙慧,搬用老一套的事例、言论、典

/ 3

故等来拼凑应付,写出来的文章必然缺少新意,也不会打动他人。

【佳作欣赏】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要说我们班的牛人,可不是一般的多,有成绩优秀的“严小牛”,也有功夫不俗的“龚小牛”。可要说“牛气冲天”的,还要数我们的以下三位同学。

夜莺——许丽华

她身材苗条,双眼流波,一条乌黑亮泽的麻花辫垂至腰际,俨然一小家碧玉。提到许丽华的芳名,本校男生无一不条件反射似的为之振奋。她所到之处,总有一群男生打着唿哨,推推搡搡。她人长得靓,唱歌更是一绝。那次“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她一曲《月亮之上》把全场听众都给“镇”住了,那银铃般的歌声使台下师生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从此,她又多了个雅号:“小夜莺”。

侠女——魏静

她牛高马大,长发披肩,着一身紧身牛仔衣。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大大咧咧。在男生面前兄弟前兄弟后,在女生面前也兄弟左兄弟右,活脱脱一介侠女。一日,我班一女生在食堂被一无赖纠缠,那女生回寝室时哭哭啼啼似林黛玉。侠女得知,哪里咽得下这口气。硬是押着那“厮”赔了理道了歉,还骂了他个狗血淋头。此后那“厮”见了她,也规规矩矩叫她一声“静哥”。因她特别讲义气,所以在班上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连班主任也敬她三分。一日,她背着挎包蹿进教室,已迟到半小时。照例说,班主任应是大发雷霆才对。可当她喊报告时,班主任二话没说便“宣”她进教室,并饶有兴趣地问:“挎包装的是什么?”静哥潇洒地甩甩头上长发,神秘地说:“钞票,大把大把的钞票!”随即转身归位,留下同学们一张张惊讶的面孔。

才女——晏敏

才女的最大爱好是看小说。休息时,抱着砖头厚的小说啃得如痴如醉的那位准是她!才女最大的特长是写作。她的语言功底极好,用老师的话说鲜活得可以掐出水来。在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对她来说那是小菜一碟。这不,又一篇佳作《朋友》发表在语文周报的头版头条,乐得语文老师笑逐颜开,在班上大夸特夸,说她的作品可以和琼瑶媲美云云,甚至还高兴地扬着报纸到别的语文老师面前炫耀去了。才女在语文老师心中的地位那就可想而知了。每逢和她说话,语文老师

/ 3

真恨不得把自己脸上的笑容摘下来送给她。

总而言之,咱们班的这三大“牛人”,那真是酷毙了!【名师点评】

文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详略得当,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文章巧用“靓女”“小夜莺”“侠女”“静哥”等称呼,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尤其可贵的是,小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各具特色,另外,动词的准确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篇6:写作导航标

【阅读导航】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很多同学一提到作文便愁眉不展。其实只要摸清了写作文的“门路”,掌握了写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便会发现写作文也不过如此。下面让我们走近当代著名作家,听听他们对写作文的看法,会让你茅塞顿开。

【名家简介A】

赵丽宏,中国当代散文家、诗人。1951年生于上海。著有《生命草》《小鸟,你飞向何方》《珊瑚》《人生遐思》等散文集、诗集、散文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有30多部。作品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奖。有许多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日、俄等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的文学作品感情真挚,文笔清新,尤其是面向青少年读者的作品,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和爱心,深深打动了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心灵。

用自己的话作文

赵丽宏

小时候,喜欢读书。不管什么书,拿到就读。书读得多,见识自然就广,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

那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见我爱读书,便在班上表扬我。我至今还记得他的话:“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像赵丽宏那样,多读课外读物。”在作文课上,老师常常将我的作文念出来。私下里,老师还对我提出一个要求,他要我准备几个小本子,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书中精彩的描写,不管是写景的,写物的,还是写人物神态和心理的,都要留意,见到好的词句或者段落,就把它们抄到小本子上。老师的话,我当然老老实实地照办。于是读书时,就把小本子放在旁边,经常往上面抄一些词句。很快,小本子上就抄得密密麻麻,而且抄满了好几本。这样的小本子,很像现在流行的那些写作描写词典,只是没有那么大的规模。当时,有不少同学学我的样儿,也准备了小本子抄书上的词语,一时蔚然成风。

这样的小本子,开始时确实对我的作文有帮助,我经常从中摘录一些用到自己的作文里。然而时隔不久,我就逐渐讨厌这些小本子了。为什么?因为,每次从小本子上往作文本上抄词句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我这不是在抄别人的文章吗?这样问得多了以后,我终于开始怀疑这种做法是不是对头。我想,如果写日出,别人这样写,我为什么要和他写得一样?他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日出,并且用自己的话把他看到的日出写出来,我为什么不能呢? 尽管我还不敢跟老师说,但我的疑惑和厌烦越来越强烈,终于强烈到再也不愿意往小

本子上抄任何书上的词句。然而小本子不能丢掉,因为老师要经常查看。怎么办?写自己的东西。于是我开始在小本子上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譬如碰到下雨,我就观察下雨前天空发生的变化,观察雨中的街道和树,也观察行人在雨中的神态和动作。到晚上,就把它们一一详尽地写到小本子上。再譬如,白天在路上遇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极胖的女人或者一个行动诡秘的人,我会跟在他们的身边或身后走一阵,仔细地看他们的表情,看他们的一举一动,到晚上,我就在小本子上把他们“画”下来,当然,这“画”,不是用画笔和色彩,而是用文字。在“画”白天的见闻时,我要求自己尽可能写得生动,写得和我以前在书中见到的类似情景不一样。这样,小本子上的词句,就都是我自己的语言了。到写作文时,我从中寻找需要用的词语时,心里就感到很坦然,很放心,尽管我的语言不如那些文学名著中的语言精彩,但这是我自己的!这个秘密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我在小本子上“画”自己的所见所闻时,其他同学还在那里大抄书中的词句呢。老师终于发现了我的秘密。那是在一次去乡下钓鱼之后,我在作文中非常生动地描绘了钓鱼的经历。记得我是这样写鱼被我甩出水面时的情景:“鱼儿从水里飞出来,就像一把闪闪发亮的银色宝剑,在我的面前飞过去„„”老师在作文评讲时读了我的作文,并且把我叫起来,当众问我:“这些话,是引用别人的,还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我很高兴地回答:“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老师没有对我的回答加以评论,他脸上的表情使我琢磨不透。课后,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他从办公桌上拿起我交给他的小本子,表情严肃地问:“这里面的内容,都是你自己观察到的吗?”我紧张地点点头,以为他会批评我。想不到,他却欣慰地笑了起来。我还记得他当时对我说的那一番话。他说:“你不喜欢抄别人的话,很好!一个真正有出息的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写文章,当然也应该用自己的话来写。你就这样坚持做下去吧!”

以上的情景,已经过去30多年了。现在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老师的那番话,似乎仍在我的耳边回响。真的,我从心底里感谢我的这位语文老师,感谢他当时对我的这番鼓励。

(选自《意林·少年版》)

【学习经验】

大作家赵丽宏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向我们揭示了写作文的一大秘诀——要用自己的话来写,抒发自己的真情,这样才能写得有特色,有个性。其实每个人都是语言天才,每个人都有表达、交流的强烈愿望,乃至通过语言行为来体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

因此写好作文第一要注意的就是必须要袒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说真话,说实话,在此前提下,才能讲求如何把真话、实话说好,说得恰如其分。只有真实地去表达才能学会表达,真话既无,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就必然收效甚微,甚至徒劳无益。

【名家简介B】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农村,197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曹文轩是中国当代文坛“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与沈从文、汪曾祺等人的小说风格一脉相承。他的作品以优美、感人著称,无论是描写世间风物,还是刻画人物心灵,都因细腻的笔法而让读者怦然心动。

想象力,作文之翼

曹文轩 人的想象力与一个人的生命力、理想、生活的渴求有关。也可以换一种表述,是与一个人的危机感,强劲欲望有关。一个没有危机感的人,一个欲望稀淡或衰退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想象力的。当一个人被挤压到窘境、绝境的时候,他的想象力会变得出奇的强健。我自己的体会是,每当我处于非常糟糕的处境时,我的想象力就会从心底里如同潮水般漫上来。想象是因为你感觉到了缺憾——巨大的缺憾,缺憾越大,想象力也就越大。

我的童年是在贫穷中度过的,是幻想帮我度过了童年的危机。没有铅笔,我就会幻想我有铅笔——无数的铅笔;没有书包,我就幻想我有书包——无数的书包、各种各样的书包。我以我的想象来弥补我的一无所有,弥补我的贫穷。什么都有时,你会丧失无穷无尽的欲望,你的想象力就会停止。因此我要感谢童年的贫穷帮我锻炼了想象力。福克纳说他最大的财富就在于他有一个苦难的童年,我认为这个童年所给予他的财富不是别的,不是什么生活素材,而是想象力。

那么,我们要问:现在同学们都生活得很舒服,除了高考外我们无忧无虑,也没有什么强烈的渴求,想象力是否就比较薄弱?

我要说的是:我们没有办法让他们陷入困境,也不能为了想象力就让他们陷入困境。想象力是造物主的馈赠——造物主造人时本就赋予了你想象力。想象力也是可以培养的。知识可以武装想象力、发动想象力。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想象力的保护与培养——这从以往的语文教育与作文写作,都可以看出来。

艺术是升空,想象是火箭,知识是动力。我很喜欢这个比方。

当你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生活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时候,且慢,你应该明白:要超越

熟人熟事,只有对生活进行再创造,丰富的生活加上大胆的想象,才能写出更好的东西。

篇7:写作导航标

单元写作导航四

素材积累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恋。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传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真题回放

(2014年新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

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方法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重心,是选手在比赛中的做法,而这个“做法”的关键,就是变“竞争、对抗”为“互助、合作”,使双方都获得成功,作文就可以以此来立意。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是拼个你死我活,还是通过合作、互助来促进双赢,使各方都获得发展?在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合作互助,共同发展,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只求自己生存与发展,不顾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做法,最终会被人摒弃。同时,这篇作文可能会出现一种问题,就是有同学会抛开“竞争”这个背景,孤立地谈“合作、互助”,例如谈一个团队内部“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或者赞美生活中“互助友爱”精神的可贵,而忽略了材料中的“比赛”、“决定胜负”等这些因素,这显然属于对材料把握不全面。但这样写,也还没有“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也应该是符合题意的,对得分影响不大。

材料最后没有给出明确的立意指向,却是一个明确的“不确

定”——“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并且“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这就告诉了考生们,命题人对“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桥”这一做法,并没有明确肯定,也没有明确否定。因此,考生也可以对这种违背比赛规则的做法提出异议,谈遵守规则。根据材料中“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考生们还可以谈思路与方法上的创新问题。

范文欣赏

善意地突破规则是一种创新

学校运动会的“山羊过独木桥”比赛中,两位同学未按规则,一人下桥一人通过,而是二人在桥上相互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这是比赛中积极、善意地创新,裁判应对这种突破规则给予理解或支持,不应质疑或反对。

四年前,马云曾表态,“饿死不做游戏”。时间过去了四年,马云开始涉足游戏领域。这是马云的食言,但这也是企业家突破大众约定俗成的规则或看法,积极顺应市场规律的转变。

提供好的游戏和提供好的网购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利人利己。而不是“游戏不能改变中国,游戏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国家将来怎么办”?

四年间,马云没有饿死,还更加赚钱了,赚了钱的马云一定重新审视了规则,并颠覆了规则。马云这么做似乎欠缺了什么,但马云没

做错什么,这仅是一个企业家的决策,是对成俗的观念(规则)的转变。

在“独木桥比赛”中,这两位同学也是如此,是对比赛规则观念的转变,是创新。

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这已是世间约定成俗的规则。但孔子的这句话还有后半句:“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小人。孔子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言而有信,行而有果,而不是极端、教条的必信、必果。

“独木桥比赛”中,对两位同学的创新有异议的裁判就是孔子曰中的小人,因为其异议是对比赛规则理解的必信、必果,是教条和极端的。学校里的运动会,不论怎样,目的是鼓励同学们快乐、自信、团结等等,而不是强调呆板、保守、因循守旧。所以两位同学没做错什么,相反,他们的创新应该鼓励与支持。

范文点评: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文章的标题就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善意地突破规则是一种创新”。开头部分,该考生先简要地概述了材料的内容,然后定性为积极、善意的创新,从而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呼应了标题。论证部分,先从正面举马云对游戏态度的改变为例,材料新鲜而典型;然后引用孔子的名言,道理论证,说服力强。结尾部分回到材料,切中要害,同时也照应了观点。

作文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人开车赶夜路。对面车辆疾驰而来,他很有礼貌地把刺眼的远光灯转换为柔和的近光灯。但对方却依然打着远光灯疾驰而过,强光刺痛了他的眼,他心里很是不快。在白光晃眼中,他又迎来了下一个远光灯主义者——这次他有点愤怒了。

有人愿意永远为别人把远光灯变过来吗?于是他决定下一个不管是谁,坚决打远光灯。不一会儿,一辆打着远光灯的车急驰而来。他没有把远光灯变过来,对方也没有。对峙似的,两道刺目的白光直射对方的眼睛。但在交错的瞬间,对方忽然良心发现,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他在瞬间也变换了过来——那是个双方都感到惬意和温暖的时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当蛮横遇上谦和

岁月流转,时光飘逝,驾一叶扁舟于烟波浩淼,叹秋水长天一色,赏霞落鹤舞白沙,一种对称的美,一种和谐的美,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山水相映,海天同色,自然界的万般美景向我们传递和谐的信息。

不仅仅是自然界,社会亦是以和为美。没有人会喜欢蛮横无理者,正如没有人会赞赏肆虐无忌惮的泥石流。而谦和的人总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他们的性格如山,坚定刚毅、沉稳深厚;他们的行为如水,平和淡然、润物无声。

《红楼梦》中有两位个性鲜明的丫鬟,一位是晴雯,一位是袭人。晴雯貌美如花,性情蛮横,“爆炭”似的脾气容不下任何人。袭人则处处迁就,懂得分寸,举止得体,博得贾府上上下下一片称赞之声。结果呢?既美又骄的晴雯落得个“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的下场。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的确,直爽坦诚不是错误,但在那样的环境下,谦和淡然是制胜的筹码。

无独有偶,秦末的楚汉之争,项羽占尽天时地利,却无法抵挡刘邦的“人和”。刘邦礼贤下士,韬光养晦,获取人心。当垓下的厮杀声越来越缥渺,只剩下悲怆的楚地民歌,孤独寂寞的西楚霸王,是否依然记得当初在鸿门宴上,范曾那句注定了结局的箴言“竖子不足与谋”?波涛汹涌的乌江水吞噬了昔日金戈铁马的辉煌,留给世人的,除了遗憾,更多的是反思。

谦和的人有如海蚌,将伤害自己的沙粒温柔地包裹起来,化作美丽的珍珠;谦和的人有如河水,将自己棱角尖锐的言辞百般修整,好似山石化作卵石。而蛮横的人只知道硬碰硬,最终两败俱伤。

当蛮横遇上谦和,也许最初咄咄逼人的架势可以解一时之怒火,倍感畅快。但笑到最后才可以笑得最好,正如谦和的人最终总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环境,其实,真正做到谦和极为容易,只需多为别人想一点。

选择谦和,不是选择退让,而是选择一种善良平静的性情。

选择谦和,不是选择软弱,而是选择一种柔中带刚的人格。当蛮横遇上谦和,谦和胜。

教师点评:本文抓住材料的含意来写作,准确提炼出两个关键词“蛮横”“谦和”。文章开头从自然的和谐写到社会,指出社会也是以和为美。接下来,作者用了两个典型的材料来论证观点,对比鲜明,感慨之余,也让人信服,然后,作者再用形象的比喻比较了“蛮横”和“谦和”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描述了“当蛮横遇上谦和”时的情景,并水到渠成的指出结果“当蛮横遇上谦和,谦和胜”,文章就此结束。文章语言优美,有一定文采。

作文题目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上帝召开一个会议,想了解赐给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未派过用场,它已成了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遨游。„„

上帝忽然发现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

干啥?

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我的灵魂可以飞翔,它带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要求: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己确定立意,自己拟出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要有理有据;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要书写清楚,出现错别字扣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禅师问他的弟子们:一棵树什么最重要?

弟子们有的说是枝叶,有的说是花果,他们觉得最重要的东西总是显而易见的。还有的说是看不见的树根,正如世上最重要的东西,往往隐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老禅师笑而不语。

请联系实际,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文体不限,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

一篇文章。

篇8:写作导航标

为了具体弄清学生在“真实写作”方面存在的认识偏差, 我一方面采取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形式, 另一方面作了一份详实具体的调查表。经过对收集材料的分析汇总后, 我发现误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真实作文”的含义模糊不清。

在调查中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真实”就一定是自己亲自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事。在写作的过程中。是星期天发生的事, 写到星期六就不真实, 是张三发生的事, 写到李四身上就不真实。一定要把生活像拍照一样翻拍到作文本上来, 才算真实写作。凡此种种顾虑, 总是感叹哪有那么多亲身经历可写, 哪有那么多真情可诉呢每到写作时, 总有不少学生抓耳挠腮, 无事可写。事实上, “真实作文”强调的是一种真实的体验, 一种真情的输出。感动了几代人的《红楼梦》其作者曹雪芹, 难道真经历过那种风月繁华的日子吗《水浒传》中精彩的武松打虎一节也是作者施耐庵多次深入猎户家中走访, 亲自冒着危险爬到树上研究老虎生活习性的结晶, 难道要施耐庵亲自打过虎才能算真实写作吗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 也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 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

2.对生活没有任何艺术地照搬。

在调查中还发现, 部分学生在写作中为了真实, 不管发生的事情是否与中心有关系或有多大的关系, 一一叙来, 结果导致有的学生说事情太多了, 无法结尾。秋季运动会后, 我曾布置过一篇写运动会的作文, 结果就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说运动会开了三天, 那么多的事, 写不完怎么办。结果还真有人洋洋洒洒写了五、六页交上来, 看得人云里雾里不知他要表达什么观点, 抒发什么感情。我们说写作是对生活的艺术再现, 不能为了真实而真实, 连必要的增、删、修改都不要了。不论什么时候, 得体地剪裁, 合理地构思, 艺术地典型化都是必要的。

3.把想象文排除在“真实写 作”之外。

在一次对想象作文的调查了解中, 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绝大部分学生很肯定地说“想象文”一定不属于真实写作, 也有一部分学生犹豫不决, 说想象文就算不是真实发生的, 但好像也不能瞎编。正因为在思想认识上的混淆不清, 才导致了写作中有部分学生一听说想象文便跃跃欲试, 认为想象文好写,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怎么写都不错。其结果却是乱想一大堆, 令读者摸不着头脑, 不知所云。

二、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1.课堂上创设真实的作文情景。

有一副对联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写作文的情景, 内容是:

苦作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横批:写不出来

为了改变这种写不出来的状况, 我试着有意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真实作文情景, 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教师把作文的命题孕育在一个情景活动中, 让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时体验、观察、思考、讨论, 最后把亲身经历编写成作文。这样, 学生在写作前事先得知作文题目或写作的具体范围, 在实践中就会更加注意观察, 写文章时就有更多的自主权, 就会有话可说。这样的活动其实常常可以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做。

2.课外自由读写坚持不懈。

从目前见到的一些调查材料看, 几乎所有的作文尖子生都认为作文课对提高作文水平帮助不大, 作用不明显。他们认为, 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课外大量的阅读和写作。为了引导学生多读书, 会读书, 读好书, 从初一新生以来, 我就坚持每两周带学生去校图书馆借一次书。同时, 多年来一直坚持剪报, 把报刊上的精美短文, 剪贴印发给学生, 这也成为一条指导拓宽学生阅读面的路。只要有闲暇时间, 我会把《读者》一类杂志上感人的文章读给学生听, 趁着感动之余, 学生会欣然提笔把自己的感想付诸笔端。近来, 我和学生又开始了剪报作文的实验, 每月开展一次, 交流活动。

三、给学生一对飞翔的翅膀

1.让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在写作文之前开展说作文的形式。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听别人说到相关类似的事时, 往往会勾起自己类似的人生体验。教师在掌握学生的生活与心灵, 知道学生对什么有可能产生兴趣, 对什么已经产生了兴趣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命题, 学生拿到话题或作文题目后, 四人为小组, 展开讨论, 分别叙说自己的作文, 在思想的交叉碰撞中, 往往更容易产生灵感的火花, 在此基础上, 学生已经成竹在胸后, 就可以动笔写作。

2.让思想遨游于九天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知识是进化的源泉。”写作教学中, 训练想象能力, 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 重要方式之一。

1.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想象。充分利用课文资源, 结合课文内容, 让学生练习改写、叙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

2.运用想象思维, 进行创造想象。我们不妨让学生写一些《我希望……》《新世纪畅想》《三十年后我们再相见》类的作文。

3.鼓励学生写一些文学作品, 如小小说、短剧等。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 经过一年半的积累训练, 我欣喜地感到学生们是真的进步了。内容丰富了, 思路打开了, 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和写作信心都极大提高。真正步入了“我手写我心”的新境界。最后就让我们以叶圣陶老先生的话来结尾吧:“生活如同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上一篇:义务监督员下一篇: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