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杜正会)

2024-05-09

如何进行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杜正会)(精选2篇)

篇1:如何进行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杜正会)

【问题】如何进行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策略】小组评价包括所有组员评价和个人代替小组参与评价。小组评价包括所有组员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学习成果在小白板上展示的情况。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测试时小组总体得分情况等,个人代替小组参与评价,包括上课时教师请每个小组的同一个编号的同学上白板演的准确率,一个单元结束教师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对于本单元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收起学生的练习作业,每个小组选一个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评价形式:对于小组参与讨论表现积极的、发言大胆的、对于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好的,教师要及时评价到黑板左侧,下课后由班长记入班级日志,对于组员代表小组参与评价的板演和错题抽查情况好的要及时反馈给数学组长,组长汇总。小组评价也是一个突破,要改变以前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小组成员也可以互评,评价的有了公开性及时性,有效性也大大增加。

效果:小组评价的得分来自每一堂课,班级结合小组在纪律卫生方面的情况每个星期把小组的总分累计写入黑板上每个小组的表格中,每个月评出三个先进小组,发流动的先进小组标志。下个月重新开始,暂时落后的小组又有了评先进小组的机会,学期结束再统计,被评为先进次数最多的三个小组为学期先进小组,小组长将有可能被评为“班级管理之星”。现在小组间的凝聚力很强,互帮互助的氛围很浓,由于要展示自己,大部分同学都不再回避问题,而是主动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希望在小组里先得到解决,这样代表小组发言时就不会出问题,数学组长的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的组长还统筹安排组员进行课外拓展,对于组员的表现在家校联系本上主动给予评价,让家长回家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校,没有什么情况要反馈的时候,也可以看到他们在上面给同学的鼓励,比如:加油,你一定行!再比如:其实你很聪明,如果你能学习再努力点,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

长期如此,学生会不但提高,取更大的进步。

乐天溪镇陈家冲小学杜正会

篇2:如何进行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杜正会)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一、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称《大纲》)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小学英语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内容,从语言技巧、语言知识、学习方法、社会融合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的培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的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评价要注重诊断与指导功能,突出激励作用。评价要坚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本文拟结合《大纲》所提出的评价理念,谈谈小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二、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缺乏英语学习环境,但是他们正处在好奇心理旺盛的阶段,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基于这些特点来组织实施。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运用风趣幽默、生动鲜活的语言,夸张的肢体动作,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如:创设情景、设定任务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思想、情感、想象和创意,强化英语作为交际手段的本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生活性,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体会到创造感、收获感和成就感。

三、原有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原有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导,根据学生的试卷成绩排序、奖惩。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无法体现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原有的评价体系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他方面能力如认知能力、学习方法、情感发展、价值观念等动态能力的评价;而且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无法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去,所以学生无法对自己以往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过程进行反省,不能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四、构建小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根据《大纲》要求:“小学英语评价应遵循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终结性评价强调考试是学生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其它评价形式和手段不能取代的独特之处。但是这种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它只反映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这些特点明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形成性评价主观性因素较强,学生自评互评所掌握的标准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信度不一定很高。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应把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评价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它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

五、小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

1.通过终结性评价测试测量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测试仍旧是终结性评价中语言能力测试的主要方式。小学英语测试必须以检测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为目标,并是保证语言应用能力的测量。因此试题要涉及不同认知层次的能力,包括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选择生活场景中可能出现的对话和阅读短文。试题的类型可分为口语、听力、单选、阅读理解、短文改错、翻译、写作等。题量以20~40分钟为宜。

2.通过形成性评价测试诊断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

(1)參与课堂活动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从学生回答问题积极程度、语言的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给出客观公正的等级分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以激励式评价方式为主,肯定学生的付出和进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同时还对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适时点拨,给学生指明下一步学习的重点和方向。内容包括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掌握,具体如下:(1)英语单词记忆,固定短语、句型表达。(2)段落朗读及背诵,复述课文。(3)课堂表演,每学期还可以组织一两次全员参与的活动,如英文歌赛唱、诗歌朗诵、短剧表演、英语角、配音大赛等活动。(4)善于思考,能主动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等。笔者设计了一份“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评价表”(见表1),评价等级有A(非常好),B(很好),C(一般),D(较差)四个档次,由分组的小组长登记,课后由老师进行确认,并将其得分(在每学期的10次课堂提问中,学生得9次以上A计10分;学生得6~8次A计8分;学生得3~5次A计6分;学生得0~2次A计4分)记入总评成绩课堂活动一栏(见表2)。

(2)作业、练习评价。教师以怎样的形式把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的知识反馈给学生,使其明白自身的优缺点至为重要。家庭作业、练习是反馈的重要方法,作业记录除记录家庭作业的成绩或评语(多用描述性评语)外,每学期还分阶段收集几份学生比较满意的作业样品,在班级学习栏中张贴,让其他学生学习,并将成绩记入分数核定表的作业练习一栏。

(3)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自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语言上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英语综合水平的应用能力。教师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形式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学生相互评价是指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来完成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可以在很多种教学形式下进行,比如短剧表演,英语项目成果展示,小组辩论等。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促进学习者之间更加关心、互相支持和密切的关系,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制定标准时要考虑以下因素: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教师需要对每位同学的课堂表现、语言能力、合作能力等进行评价,为学生自评和互评制定客观公正的标准,并定期进行总结评价。

4.实践性评价体系总体分数核定方案

《大纲》要求形成性评价在课程考核中要占一定的比重,那么,形成性评价的比重如何确定?鉴于学习的跳跃性、迭代性、发展性,不宜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有学习成效加权后计入总分,形成性评价也因此必须避免把学生的每次表现相加除以满分。在等级评定中要充分考虑影响学生表现的各种因素,等级评定也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而不是将每次的成绩相加除以次数。

总体分数核定表(见表2)说明:(1)本评价方案总体分成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及修正分三个部分,其中形成性评价权重占30%,终结性评价权重占70%。总分计算方法为:总分=(A+B+C)×10%+(D×15%+E×25%+F×60%)×70%(2)其中A、B、C、D、E、F、G项均为100分制。(3)如果总分计算出来超过100分,则超出总分舍去,按满分100分计算。

六、结束语

《大纲》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明确了听、说、读、写四级目标和小学模块的教学要求,指出小学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化表现,为其提供多种学习选择。这就要求各学校应依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建立符合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将强调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与强调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使英语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优质地进行。本文对小学英语评价体系实施进行粗浅探索,希望能够为小学英语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柏华,陈冬梅.英语教学与学业评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发生在我们班的一件事的作文560字下一篇:初一作文暑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