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育原则

2024-05-23

幼儿数学教育原则(共8篇)

篇1:幼儿数学教育原则

幼儿礼仪教育的原则

为确保教育实效,幼儿礼仪教育应坚持以下教育原则:

1.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因素:幼儿礼仪教育不仅要重视影响幼儿礼仪行为的一些显性的教育因素,更要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如父母、同伴等的为人处世、行为方式、仪表、语言等。

2.协同教育的原则:礼仪教育应注意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协同性。幼儿园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幼儿在家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对家长的指导工作,及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以取得教育措施上一致,形成合力,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另外,要注意培养幼儿内在情感和外显行为的一致性,这样礼仪行为才能持久。

3.与游戏相结合的原则: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对礼仪认知的情感认同,利用游戏、情景练习等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礼仪教育的效果。

4.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习惯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所以,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及时抓住机会,适时的启发、诱导,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通过反复的演练,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价值内化,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幼儿的礼仪水平。

礼仪教育的具体措施

1.优化教育环境,形成幼儿讲礼仪的良好氛围

观察、模仿、示范可以看作是儿童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行为方式,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反应的。因此,幼儿园可通过如下三条措施来优化幼儿礼仪教育环境。

(1)美化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生活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幼儿园环境的美,用美的环境引导幼儿注意环境的整洁卫生,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根据礼仪教育的要求,在墙面上布置一些与主题相一致的儿童画面,如“洗手不争先”、“妈妈辛苦了”、“对不起,没关系”等,用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

(2)创设讲礼仪的氛围,让孩子在讲礼仪的氛围中,学会礼仪规范,如每天早上来园,我们轮流让两个小朋友站在门口,担任小小司仪员,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在班级里放置一块整容镜,让幼儿随时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教师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对幼儿要有表率作用。良好的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利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

(3)利用好社会环境,在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不仅要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同时必须选择、发掘和利用好的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如利用社区学雷锋活动、环保日、敬老日,带领幼儿上街参观、参与;要求家长在参与社区“五好家庭”评比时,向幼儿讲解评比的要求等。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家庭、社区环境中的好人好事,进行交流。

2.以爱心教育为核心,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

礼仪的核心是爱心,幼儿爱心的形成也是实践的过程。最初只是出于纯粹的行为模仿,当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时,幼儿会感到高兴,得到强化;经过多次反复和强化,渐渐形成了爱心心理结构。因此,在教育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好的范型,明确提出是非的评价标准,通过讲故事、表演、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献爱心捐款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学会关心人、同情人、尊重人,使他们的礼仪行为,成为内在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正做到内心美与外在行为美的统一。

3.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

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具体形象的,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念儿歌、玩游戏棋等形式,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让幼儿明确礼仪规范的要求,激发其内部情感,尤其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讲礼仪的佳话,如“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东方小故事》,仍能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我们还采用讨论纠错的方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了问题和问题情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偶发事件,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4.积极评价,促进内化

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幼儿礼仪行为发生的频率,教师的鼓励、表扬,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遵循强化的原则,采取积极的评价,促进幼儿道德价值的内化,使礼仪行为真正成为幼儿内部的需要。一开始,采用老师评,渐渐地让小朋友学着评,既评个人,又评小组。小朋友之间互相观察、发现问题、互相帮助、达到要求,逐渐提高了幼儿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5.创造条件,提供幼儿实践的机会

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培养,重要的环节就是由“知”到“行”的转化,为此,我们组织了各种实践活动:

(1)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了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礼仪行为。如“作客礼仪”、“商场购物礼仪”等等。

(2)情景表演:情景活动是一种事先设置好的情节和场面,由老师和小朋友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活动。它具有生动形象、生活化的特点。我们设计了“问路”、“秋游”、“小明的一天”等情景表演。

(3)任务活动:为了使幼儿的礼仪认知在真实的情景中得到体现,使知行统一,我们利用各种机会,给幼儿分配“任务”,或让幼儿主动联系帮助小班弟弟妹妹的事项;或派幼儿去厨房问阿姨当天的食谱;或向其他班老师借一些玩具等等,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得到练习。

(4)社会活动:让幼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增加经验,丰富其情感体验。如“三八妇女节”与妈妈联欢、为妈妈奶奶做一件好事;“老人节”为孤老送礼物,表演节目;上街宣传“七不”规范;与家庭配合,带幼儿走亲访友,让幼儿互访、打电话等,使幼儿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愉快的情感,促进礼仪习惯的养成。

6.家园同步教育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伤性强,辨别力差,家长的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小报、家园联系窗,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老师、家长统一要求、统一教育,幼儿礼仪行为增多了,容易形成动力定势,并固定下来形成习惯。

由于我们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把礼仪教育融人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礼仪行为有了明显的进步。都能做到仪容仪表端正,待人大方有礼貌,学会了用餐、交往中的一些礼节要求。学习礼仪方面也能做到“二会”、“三轻”,学会了商量,初步养成了礼仪行为习惯,尤其是公共场所礼仪方面的进步特别明显。同时,还带动了幼儿礼仪情感的加深和礼仪技巧的提高。初步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利于幼儿与同伴、成人的交往和合作。此外,礼仪教育还提高了家庭文明程度,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共育。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有积极的影响。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提醒、互相监督,提高了家庭文明程度。

篇2:幼儿数学教育原则

一、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主动健康发展。

三、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全面教育。

四、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

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篇3: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语言教育活动中只重视教师讲, 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 依然有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

(二) 语言教育中目标性不强, 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

(三) 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不注重语言教育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四)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缺乏创造性因素, 依然是“老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许多教师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 不能因势利导, 随机应变地转化为教育活动内容。

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组织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世纪, 对人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 我们应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创造性地开展语言教学, 具体说来, 我认为, 在语言教育中, 应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 语言运用情境性原则

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而儿童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 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 在幼儿园里, 教师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 就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一方面, 是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 让幼儿学习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如谈话活动中幼儿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语言;文学活动中侧重理解和使用叙事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游戏要求幼儿使用敏捷应变的语言。另一方面, 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交往环境, 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 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二) 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教育已经得到了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 但在实际中, 许多人却简单地将幼儿创造性地培养放在艺术教育活动中, 这几年, 许多教师上公开课都喜欢上艺术活动, 因为这样的活动可以比较容易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使活动看起来新颖、好看。其实, 创造性培养是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中, 语言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反思我们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 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依然是主要由教师发起提问。创造性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 应当是《纲要》所提出的幼儿“想说、敢说”的活动环境。教师所选择的教育方法、手段和措施都要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三) 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孔子的创立到朱熹的身体力行, 已经有两千年之久, 但实际运用得并不很好。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难以照顾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个别差异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 只笼统地按能力差异施教。当代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 是认同儿童语言发展的既有人类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又有非常明显的个别差异, 因而要求给每一个儿童提供符合个别需要的教育机会。《纲要》也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 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 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一种全新认识“智能”的视角, 使我们能够更客观地看待每个孩子的“智力类型”, 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保证活动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四) 整合性原则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 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 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 应该注意整合性原则, 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性。如把语言教育活动与其它各科内容进行整合;在选择和编排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 把语言学习内容视为一个整体。二是语言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为幼儿创设具有真实语言运用机会的不同交流情境, 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建设的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师还应该注意把语言教育活动渗透到各种游戏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帮助幼儿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五) 主体活动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由“主体性”和“活动性”共同构成的, 活动必须是主体的活动, 剥夺了主体性, 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而主体性又主要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 所以主体性和活动性密不可分。儿童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建立和发展着自己的世界的。没有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就没有儿童的发展。而要使儿童真正实现“自主”, 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做活动的主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要主动和有主动权, 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加强师生间、幼儿间的积极互动。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六) 大量感知和积累儿童文学精品的原则

篇4:幼儿教育中评价的原则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评价 原则

幼儿教育是一个特定的群体教育。幼儿教育及其评价项目、形式多样,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的探索、创新,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强幼儿教育与教育评价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及其评价体系,使幼儿教育积极、健康、协调、和谐地发展,开创幼儿教育新局面。通过我们的评价,使每个孩子都能树立起自信心。评价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激励性原则

幼儿体现出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是有差异的。因此,对不同幼儿,必须有不同评价。但无论评价什么,都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即在原有水平上,着重评价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这样才能起到激励作用。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自身难以控制,如果侧重评价智力,就可能导致他们的自暴自弃或骄傲自满。一个人的努力是个人所能控制的,人人都可以取得进步。有了这种自信心,才能形成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一个人一旦有了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学习上的困难也就不难克服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对于学生,尽量减少用“不及格”对学生进行评价,目的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不及格”的评价,将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产生不良的抑制作用。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采取重视表扬和鼓励在教育中的作用的“爱”的教育,这才是最佳教育途径。爱的表达方式很多,主要有喜欢、奖励与赞赏等,即“皮格马利翁效应”。老师经常对孩子们进行必要的表扬与鼓励,长期下去,就会发现原来参差不齐的学生都可以成为优等生。老师的每一句表扬、每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成为自信的孩子,在入园初,我便把幼儿的最低评价定为优,好一些的是优上,再好的是优上加上一个“苹果”。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评价后个个充满自信,容光焕发。那刻成印章的“苹果”,在孩子们心中竟有如此大的力量,那我在工作中何不多给孩子们两个“苹果”呢?让每个孩子都能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并且使这种自信心逐渐转化成一种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引导幼儿融入现实生活,辨明是非

幼儿教育多以活动为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自我活动的能力、自我生活的能力,教育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同时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结合当前社会的一些滔滔正气与一些不良现象使幼儿明辨是非,培养幼儿提倡文明礼貌,崇尚英雄人物,弘扬正气,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道德行为习惯。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往往比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更具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幼儿才能学会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好地适应社会。

传统的幼儿评价主体是幼儿教师,而且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这种主体单一而主观,不适合于每天都在变化发展的幼儿的身心状况与现实生活。发展性评价要求所有与幼儿有关的主要的关系人都参与到评价中,主要包括教师、家长、幼儿同伴和幼儿自己。这样就可以听取多方意见,采用综合归纳的方法,给出较公正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的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发展性评价正是依据这一原则,预测发展成就过程,观察和估量孩子现有的水平,针对性地确定下一个发展水平,并给予适当评价;制定或改进策略,针对幼儿当前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诊断学与教的问题,正确面对幼儿当前存在的问题,仔细思考可能有用的对策,与幼儿一起进行改进;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及提供给幼儿的课程进行反思,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完善;与家长们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进行周或月汇报,也向家长了解幼儿最近一周或一月的发展表现及状态,与家长一起商量促进幼儿学习与成长的方法,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自己。

幼儿自己是发展性评价的主体,发展性评价非常突出地强调幼儿这个主体的作用,幼儿教育让幼儿自己作出一定水平的评价。经常鼓励孩子评价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可以鼓励学龄前儿童及低年级的孩子评价他们的学习、生活,还可以鼓励他们思考用其他孩子的标准约束自己。鼓励孩子参与到评价班集体的活动中,按照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观察力,对班集体、个体幼儿进行评价,妥善解决“打小报告”问题,正确诱导他们进行人道的、合理的、尊重个性差异的评价,构建正确的评价思想。

三、幼儿健康教育的评价

1.实行相对评价。如进餐时,有的幼儿吃得快或吃得多或吃得干净,而有的幼儿则吃得慢或吃得少或吃得不太干净,这里的“快”与“慢”、”多”与“少”、“干净”与“不太干净”都是因班而异的相对评价。常常在评价对象之间进行比较,有利于确定个体对象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

2.个体内差异评价。评价一个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水平,可以从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健康态度的改善等方面加以评定,对于某一幼儿而言,有可能通过评价,发现其健康知识得分偏高、健康态度得分居中,健康行为得分偏低,这样启发教师和家长需要在后两方面加强教育。由此可见,个体内差异评价能够顾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充分考虑个体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发展变化的评价,因此一般不会对被评价者构成压力。但其弊病在于可能因为既不与客观标准比较又不与其他被评价者比较而缺乏进一步的动力。在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中,我更倾向于将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结合起来使用。

总之,对幼儿评价的过程,也常常是教师自身不断激励的过程,幼儿的反馈及所表现出来的越来越主动的、充满自信、积极的态度,同样是对老师的一种评价和鼓励。在这种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必然实现着素质教育,必然会使每个幼儿都能自信地说:“我行!”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庞青.尊重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园本教研体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0(4).

篇5: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在具体的教育研究中,研究对象往往是儿童,有些研究有可能会对被试的心身健康造成损害,会涉及一些伦理道德的问题,会消极地影响被试的学习和生活,有些则涉及被试的隐私。为了保证教育研究的顺利开展,研究者须严格遵守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⒈充分尊重被试的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被试,为些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⑴自愿的原则

被试有不参加研究的权力,有中途退出研究的权力,若被试是成人应直接征得本人同意,若被试是儿童应征得父母或老师的同意。

⑵匿名的原则

被试有不署名的权力,研究者不能未经同意在研究报告中或在公开的场合披露被试的姓名。被试的姓名可以用号码来代表。

⑶保密的原则

被试有要求研究者对测得的有关自己的数据资料保密的权力。研究者可用号码而不用姓名登记所有被试的资料,可在研究结束后销毁测验的原始材料,不将研究结果告诉未经被试同意的其他人。

⑷无害的原则

当研究给被试身心造成损害,被试有追究研究者责任的权力。研究者应在研究实施前向被试承诺,研究不会对被试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不会侵犯他们的隐私权,如有可能会影响被试的心身健康的话,应事先向被试说明利害关系,以及所采取的补救措施,研究者有责任去消除一切不良的后果。

发展性原则(有利幼儿的全面发展、某方面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它方面的正常发展为代价)、科学性原则(可比性、有关的概念其明确的出处)

⒉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一切教育研究都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教育根本方向;符合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被研究者的政党发展。

教育科研的对象是人,对人的研究不能肆意干扰,影响人的正常发展。这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所以贯彻教育科研的教育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尽量在教育实际情境中开展研究,尽可能避免干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活动和幼儿的正常学习生活。

有些教育研究,必须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或对研究对象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进行这类研究必须事先征得幼儿和家长的同意,并对研究过程、方法、手段进行精心设计,以尽可能减少对幼儿的不良影响。

⑵不得隐瞒研究目的和欺骗研究对象。

⑶在进行幼儿道德行为研究时,可以收集幼儿不良行为的资料,但不得故意创设情境,诱使幼儿犯错误来获取研究资料。

篇6: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及组织形式

摘要: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实际中,社会教育是一个相对比较薄弱的领域,许多教师在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组织形式方面仍存在许多困惑,有待于澄清。幼儿园社会教育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适度性原则、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和个别行为矫正相结合的原则、认知、情感和行为相结合的原则等。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包括以实践活动开始的教育活动、以情境表演开始的教育活动、以游戏开始的教育活动等。关键词:幼儿园 社会教育 原则 组织形式

目前在幼儿园教育中,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社会教育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社会教育时仍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对于社会教育一些基本原则和具体组织形式还不够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幼儿园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以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水平。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是进行社会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它是社会教育基本规律的反映。为了使教育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和认识特点,又能对幼儿施以积极的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的问题是教育者经常面临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所谓“适度”就是适当的程度,即要掌握事物的适当程度,避免走极端。但从“度”本身的特点来看,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一个事物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所谓适当的程度,因此,要做到“适度”则意味着不断地调整。

教育的适度性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避免走极端,使教育达到最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目的,并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予以调整。教育的适度性原则体现的是教育的辩证法。教育是一门辩证的艺术。这种对教育的认识早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中就有充分的体现。马卡连柯把教育学称之为“最辩证的科学”,在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体系中,“教育方法的辩证性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1]。

把握教育的适度性就是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这就是所谓的“度”,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自由与限制之间的关系。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如果能找到“积极性和克制感之间的分寸感,这也就等于解决了教育的问题”[2]。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适度性的把握就是要做到,既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又要建立适当的规则。

(二)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贯性就是作为教育者而言,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要坚持一贯,不能随着时间地点或者教育者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大的反复性,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可能“进一步,退两步”。比如,在幼儿园一学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可能一个假期就被破坏了。因此,社会领域的一部分学习内容允许重复(当然是一种“螺旋式的重复”),要有较强的系统性。同时,要注意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一致性通常指不同的教育者对儿童的要求应该相同。一致性所指的不同的教育者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和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一致性和一贯性囊括了对不同教育者、不同时间场合的教育行为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同教育者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应该保持一致,并长期坚持,这样才能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每天的 24小时中,大部分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如果家庭不配合,就会使孩子出现两面性,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就成为孩子出现良好行为的特定前提,孩子到了幼儿园就表现出行为中好的一面;而在家庭中,孩子的行为就会出现不良的一面;而家庭的不配合更大的问题是会阻碍儿童良好行为特点的形成,因为形成良好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为的泛化,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如果家庭没有提供与幼儿园相同的环境条件,孩子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就得不到延续,行为的泛化就不能形成,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幼儿独立性的培养中,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要做到这一点,家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让家长充分认识到个性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要让家长明白个性在某种程度上比学点儿歌更重要,家长一旦认识到重要性,还是会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的。

所以,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教师应该经常和家长沟通,首先是教育观念方面,特别是教育目标方面的一致性,也就是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以取得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同时,要经常把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家长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否则,家庭教育会抵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

(二)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有自己专门的教育活动形式。专门的教育活动可以有目的地系统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性。同时,幼儿园社会教育应该和其他领域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教育渗透于其他领域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特点,它的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发生的课堂上,不是由教师的直接教学所引导的。而且,往往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都没有注意到、意识到的。比如,我们希望幼儿从小学会尊重别人,宽以待人,特地设计并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给我们送来温暖的人”、“你、我、他”等,但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平时老师和家长对周围人们的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幼儿,有时“身教”的效果甚至重于“言教”。再如,在我们为某个孩子没能像大家一样及时地掌握教学内容而焦急,于是多次请其他幼儿当众将答案“示范”给他的时候,大概也没有想到,该幼儿在学习我们希望他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可能也获得了“我笨,我不如别人”的“自我评价”。当然,学会性学习的潜在影响不只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例如,当教师以母亲般的爱心关怀每一个幼儿时,可能同样没有想到,自己的爱使孩子感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专门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专门活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同时,还有注意在语言、艺术等其他课程领域的教育渗透,以及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要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建立亲密、平等、互相尊重的师幼关系;创造安全、宽松、自主、允许探索与失败的学习气氛;同伴之间有自由交往的时间和空间;等等。

(三)正面教育和个别行为矫正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正面教育就是要使儿童了解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合或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个别行为矫正就是针对不同幼儿,特别是那些社会性方面表现出明显问题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运用行为学的原理,纠正其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儿童进入幼儿园的一般年龄是3岁,而3岁前是儿童社会性的初步萌芽时期。由于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比如独生子女家庭容易出现的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溺爱和过分保护),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特点(任性、依赖性、自私、胆小、不合群等),这些不良行为特点不仅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更不利于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因为幼儿期儿童心理的最典型特点是处于个性的初步形成期,个性逐步趋于稳定,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在普遍实行正面教育的同时,要抓住儿童个性教育的关键时期,促进孩子们的个性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存在某方面弱点的孩子的个别教育。在集体教育活动的同时,要进行个别行为矫正,帮助孩子们用好的行为替代其不良行为。当然,在幼儿园进行个别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幼儿园和家庭有共同的要求,并坚持一贯。

(四)认知、情感和行为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个性特征的社会性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一个统一体。社会认知是对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认识;社会情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感情体验;社会行为是指在与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特征。

在幼儿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认知是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要把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促进积极的社会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可以有全班集体、小组和个人等多种形式,但最难把握的还是全班集体教育活动的组织。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组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枯燥、单调、幼儿的普遍参与性较差等。换言之,如果组织不好,会出现大多数幼儿游离于活动之外或者走过场等情况。因此,社会教育活动相对其他领域的活动来说,组织难度更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需要更有效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是怎样根据幼儿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使讨论不流于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三是要让幼儿学会,即要通过教育活动的组织,使幼儿掌握社会行为的技能,便于在教育活动后进一步的练习巩固,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几种最适合幼儿的常见的教育活动组织的方式。

(一)以实践活动开始的教育活动的组织

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往往针对幼儿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果是针对幼儿常见的问题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最好的方式就是如实再现生活场景,让幼儿体会学习。这种组织形式应该是幼儿社会教育中首先的一种形式。这种教育活动的组织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活动的开始部分

这种活动的开始部分往往让幼儿自由表现,教师不加任何干涉,而是幼儿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比如小班规则教育活动“大家轮流玩”,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首先让幼儿们自由表现,教师不加干涉,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特别是让那些没有拿到玩具的孩子来回答,然后让大家一起讨论。

2、活动过程

在这个环节和总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要由浅入深地逐步深入地提出2至3个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和“怎么做”等。可以说,对于讨论问题的设计是影响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为了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发有效的讨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考虑教育活动的目标,明确规则的内涵;围绕所设立的目标,设计出既适合教育目标又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方法及活动细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师的头脑要非常清晰,目的明确,内容和方法要紧紧围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大家轮流玩”活动设计中,教师针对小班儿童规则意识差的特点,采取了让幼儿自由拿取玩具,导致争抢玩具的形式,通过这个过程,让孩子们亲自感受争抢的后果,从而使幼儿产生应该遵守规则轮流玩的意识;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应该怎样玩”,让大家讨论。

(2)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

活动开始的实践引发了讨论,但此时儿童还不一定完全理解“为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做”可能还是不清晰的。因此在讨论后的再实践环节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轮流玩”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安排了让孩子们再实践的环节,根据孩子们提出的建议,让大家再玩一次。通过这个过程,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应该怎样做。通过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的过程,可以使幼儿较清晰地理解轮流玩的规则。(3)教师的巡回指导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巡回指导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们对于规则掌握的情况,及时发现孩子们规则理解上的问题;同时,教师通过巡回指导,可以及时发现随时发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比如在“轮流玩”的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等待、着急等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幼儿。

3、活动延伸

每个教育活动设计都要有相应的活动延伸部分。活动延伸就是要在教育活动“教会”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轮流玩”的活动设计就安排了“带幼儿到户外玩滑梯、转椅、秋千,提醒小朋友要排好队伍轮流玩”。通过教师带孩子们到户外的游戏,进一步让幼儿掌握和实践轮流的规则。

(二)以情境表演开始的教育活动的组织

情境表演是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幼儿不能亲身参与活动的时候往往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来再现生活场景,从而引发幼儿的思考,并学习如何处理问题。这种教育活动的组织环节如下。

1、情境表演

情境表演可以是现场的表演,也可以利用事先录制的情景表演,让幼儿观看。

但一定要注意兴趣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如在《学会倾听》教育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动物主人公小兔两种情境中表现的录像(一个是插嘴,一个是不理他人自顾自玩),让幼儿观看。

2、讨论

教师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让幼儿讨论,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引发幼儿的思考。在《学会倾听》教育活动的设计中,在看完小兔的录像之后,提出了三个问题:爸爸妈妈在忙的时候,小兔做了些什么?爸爸为什么生气?别人在说话,可是你也有话想说,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分别属于:你看到了什么、某人的情绪原因及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做。

通过分析情境表演及后续的讨论,幼儿可以学习辨别对错、了解他人情绪及其原因,学习相应的社会行为仅能。

3、判断

情境表演和讨论可以使幼儿了解某种情境中应该怎样去做,但由于在教育活动中无法将生活中的很多类似情景一一再现,因而此时可以适当用图片的方式将生活中类似的各种可能情景再现出来,让幼儿利用刚刚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去判断各种现象的正误,这样可以使幼儿在将来类似的情景中做出正确的行为。如在《学会倾听》中,教师又准备了四幅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儿童的行为。

4、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表现正确的行为,并对正确的行为及时予以表扬强化,以巩固幼儿正确的行为。

(三)以游戏形式开始的教育活动的组织

在社会教育中,经常要纠正一些幼儿的行为问题(往往是一些不服从规则的行为)。这些行为问题虽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又不是事实能够看到的。这时可以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境促使这些行为的发生,这就是以游戏活动开头的教育活动方式。这种教育活动的组织包括以下环节。

1、教师讲解规则

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讲解活动的规则。如在幼儿园中班为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可以组织一个“摸摸,猜猜”的游戏。教师在游戏前准备一个纸箱子,里面放上各种物品,然后用布蒙上,以免幼儿看到里面的东西。然后让来摸摸猜猜的幼儿把眼睛蒙上之后,把手伸进纸箱中,拿出一个物品,猜猜这是什么东西。在游戏“摸摸,猜猜”的开始环节,教师首先讲解规则,即在别的幼儿去摸纸箱子里的东西时,其他幼儿要静静地看,不能发出声音(避免干扰),也不要在这个幼儿说出物体名称前替他说出来(因为其他幼儿可以清楚地看到是什么)。

2、游戏活动过程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出现教师预先设想到的问题行为(这个行为就是这个游戏活动要引发的行为)。在“摸摸,猜猜”这个游戏过程中,就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幼儿违反规则说出物体的名称。

3、讨论:让不同角色的幼儿分别说出自己的感受

当幼儿出现问题行为之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首先让被干扰得幼儿(蒙着眼睛摸东西时被另一个幼儿抢先说出名称的)说说他的感受(心里不舒服,讨厌抢先说出的幼儿的行为等)。然后,可以让那个抢先的孩子去摸物体,然后会自然出现他人抢先或者教师故意说出来,让那个抢先的幼儿体验在这种情况下的心理感受。

也可以让大家充分发表看法,从而了解活动的规则、违反规则的坏处、及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4、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及时表扬强化。

除了上述三种形式之外,还可以有以讲故事开头的组织形式或是以参观开头的组织形式等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另外,每种类型活动的各个环节也是可以变化的,比如,以实践活动开头的教育活动的后期也可以用判断的形式,也就是说每种活动形式的各个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要注意:在教育活动的开始部分最好用能够吸引幼儿参与和兴趣的形式,然后教师要有目的地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发激发幼儿的换位思考,学会从他人角度理解问题,学习该如何去做。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的时候,应该把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参考文献:

[1] 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3)》(梅祖培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64页。2 同①,第29页。

篇7:幼儿数学教育原则

导读:

所谓审美性原则,是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穿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对于儿童来说,在音乐的学习活动中除了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一定的能力

所谓审美性原则,是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穿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对于儿童来说,在音乐的学习活动中除了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一定的能力以外,还被引领进入一个美的世界。审美的音乐的基本特性,是音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特殊性质。这种性质是确保音乐教育目标有效达成的必要条件,也是音乐教育在全部教育中的独特之处。富有审美性的音乐教育活动不仅能使儿童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而且能增强儿童的独创性,发展儿童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审美性原则,具体来说,是通过教师启发引导下的音乐美的感受、体验活动逐渐培养儿童获得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为此,教师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寓美于形,即寓审美性于生动形象的音乐活动内容和形式之中。

首先,教师必须为儿童选择富有审美趣味和意境的音乐作品和材料,从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开始,通过对音乐作品中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的分析和比较使儿童接受美的熏陶;其次,应注意从音乐本身的审美特性出发,使内容与形式相适应,这种适应是指两者之间是否协调、是否能够很好地唤起儿童的审美情感和体验。

例如音乐欣赏活动——《梦幻曲》,它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舒曼创作的一首宁静优美的世界名曲。由于音乐的性质是宁静而柔和的,音乐的节奏是舒缓而绵长的,且音乐对儿童来说不具备可直接感受到的具体形象化的故事或情节,因此,在给儿童欣赏此曲的活动中,可以采用一个与音乐的气氛和意境相吻合的配乐故事或散文来帮助儿童感受和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这种以语言材料为辅助手段的音乐欣赏形式显然与其欣赏的内容是相协调的,它能较好地唤起儿童的审美体验,丰富儿童的审美情感。

(2)寓美于情,即寓审美教育于儿童的情感体验之中。

在音乐活动各个环节、程序的安排以及教师引导方法的设计中牢牢地把握住这一点,通过音乐作品唤起儿童的情感体验,激励儿童的积极情感,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3)寓美于乐,即将审美性寓于轻松有趣、活泼快乐的音乐活动形式之中。

儿童的审美教育和熏陶不仅要有美的作品,还要有合适的环境。审美教育的影响对儿童来说,既不是一种说教,也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儿童的音乐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自如地、随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才是儿童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

篇8:幼儿美术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启蒙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正如幼儿学语言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一样。美术教育可以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文化生活,对开发幼儿智力、陶冶幼儿情操有特殊作用,对幼儿全面发展有推动作用,对孩子未来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都会有良好的影响。有的家长把幼儿美术教育看成早期的专业定向教育,急功近利,指导不当,反而成为孩子的学习负担,那就完全违背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宗旨。

美术绘画活动要明确教学目标,安排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通过看看、想想、讲讲、画画等方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一些有利于激发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开展了“创境探究、个性表现”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育人效应,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控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幼儿感知绘画内容,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在有关环保绘画教学中,为了使幼儿对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笔者先组织他们观察大量的环保图片,并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如,为什么美丽的大自然会失去昔日的风采?为什么小鸟没有了家?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它们?使幼儿明白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并采用播放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动静结合,丰富幼儿的感官,增强兴趣,为画画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幼儿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是美术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从幼儿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打开想象的翅膀,教会他们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让幼儿在创作完自己的作品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讲述出来,使各科教学融会贯通。

二、探究释疑

探究过程是幼儿自我钻研和熟悉绘画主题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幼儿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发展,在幼儿的相互帮助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让幼儿的思维由浅入深,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得到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

如,在教《我是小小设计师》一课时,笔者运用教学课件,通过“变戏法”的手段将不同的图案展示出来,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设计师”的行列之中,互换交流,表达各自的想法。给幼儿创设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分组讨论,从中发现问题,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使每个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内在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为创新打好了基础。

三、表现发挥

这一环节是幼儿主体性实践和认识的阶段,是幼儿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阶段。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幼儿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不同层次幼儿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对自己能力的提高充满信心。

培养幼儿善于动脑又善于动手的习惯。如何更好地向幼儿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首先要注重课堂的技能训练,让幼儿用线条、色彩、图像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技能,因为只有通过运用各种线条、图形才能组合一幅漂亮的图画,加上鲜艳的色彩,才能使之达到完美。例如,在教学《美丽的七星瓢虫》一课中,看似一幅难度极高的作品,在幼儿有了运用线条、色彩的基础后,他们画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因为他们对线条及图形已经有了稳固的基础,只是将它们进行组合便可,孩子们画出的七星瓢虫图既形象又艳丽。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使幼儿情趣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使幼儿的能力得到了发挥,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现代幼儿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同时也是创新意识的组成因素。

四、讲评拓展

上一篇:加强师德师风学习提高师德师风修养下一篇:班主任对学生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