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散文

2024-04-25

传统节日文化散文(精选8篇)

篇1:传统节日文化散文

青海属口外。那边远的印象让人觉得它的不发达甚至于落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曾经在美丽的柴达木盆地和省会城市西宁工作了六年。那时的柴达木还是个未开垦的处女地,而西宁市呢,除了大十字有点都市气息而外,别处倒还不如内地一个县城那么繁华热闹呢。可想而知,那里的文化能发达到哪儿去?

43年过后,我应战友之邀,旧地重游,竟然吃惊地感觉到,青海的文化渊源深着呢!

当然首先看到的是城市的繁荣,世事的进步,经济的发达。格尔木是个比县高半格的城市,其规模决不比内地的地区级城市小,而它的文明程度更比内地城市高。我们在西宁刚一下火车,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处处群集式的高入云端的大楼,当年市区以东的那大片荒芜之地早被开发了。小车载着我们这个街那条路的闯,来在离闹市很远的一条标着八一路标牌的街口,下榻郁金香大酒店。这而就好象是专门为关中人开的,一街两行的饺子、混沌、面,我们沿街漫步,走着挑着,看那家面食实惠地道。

头一回,我们就发现了奇特。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有道不锈钢护栏,每道护栏中间,镶着一幅幅古朴典雅的水墨画,给人一种厚重感。每幅画的旁边有段文字,题目满是人们耳熟能祥的民族的传统的故事,如《岳母刺字》、《纳莹映雪》、《安安送米》,等等。

这些故事都有历史典故,都有典籍记载,都在中华文明史上发挥着一辈传一辈的文化思想教育作用,今天却在塞外城市里让人眼前一亮。我去过北京、天津,去过改革开放的先驱城市深圳,更经常出没于古都西安,从来未发现过如此规模的传统文化宣传。那年在深圳看到“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巨幅宣传栏,我当时有种时代感、气派感,可是在另一条街上却发现一巨幅裸女雕塑,我于是又大吃一惊,这,这,这又作何解释呢?啊,我只能说自己孤陋寡闻。前些年,我所在的县城一条街上也出现了一道文化长廊,主要内容是本县的时政宣传。有一期换上了当今孝廉的内容,却让人觉得它的不实和浅显。不像人家西宁市八一路来得那么厚重,那么深邃,那么让人回味未穷。

那回我们吃罢混沌,又在八一路上信步。忽见一小孩缠着妈妈要吃冰淇淋。妈妈笑着指那副《安安送米》说,你看人家娃多懂事……,那小孩不假思索,说都啥年代了,还会那么穷吗?等我长大了,保证天天让你吃好东西,我比安安孝顺多了……我们都会心的笑了,这就是社会效果吧,可以看出,文化宣传的内涵完全渗进妈妈和小孩的心中了。啊,谁如此匠心独具了呢,这不就是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了吗?

这天早晨,我们沿着八一路向西而行,在一座公园门口,两边那几百米长的.栅栏墙上镶着巨幅书法作品,细看起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哦,这不是相传1400多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独特地位的《千字文》吗?据说它是历代各流派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的重要载体。隋唐以后,凡著名书法家均有不同书体的《千字文》作品传世。在社会进步文明的今天,谁又有如此雅兴,把这老古董又搬上了社会舞台,足见其心气的不凡。而它的意义绝非在于书展。《千字文》介绍了天文、自然、修生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方面的知识,用四字韵写出,很适合儿童诵读,因此后来就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宋、明以后,直至清末,它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民最基础的启蒙读物。它们的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以及现实意义就在于它们能够一辈传一辈的传入今天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所以说这是个壮举。再往公园大门口西边走去,即有《三字经》、》百家姓》和《弟子规》等各种书体的书法作品。我于是心里沉沉的,能不能说这是社会宣传的发明和进步呢……?

篇2:传统节日文化散文

中国,有白蛇与许仙真挚的爱情,有秦皇与汉武雄霸的才干,有嫦娥与万户伟大的梦想,有唐诗与宋词不尽的哀怨。中国继承大禹治水的智慧才华,愚公移山的锲而不捨,运用女娲补天的精神与盘古开天闢地的胆识谱写了中国古文化的传奇与美丽,留下了彪炳千古的灿烂文明。

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到世界屋脊上庄严神圣的布达拉宫,带给我们的是那无限的神往;从山水到国画,从汉字到书法,带给我们的是那不尽的讚歎;从麻布到丝绸,从笨重的泥陶到精美的瓷器,带给我们的是那千年荣耀的“China”。

我曾痴迷于少数民族的服饰,它们古朴典雅而又各具特色。在苗寨中,人们依然保留著手工制衣的习惯。她们用腊染的技术以黑色为底,以粉红、青色、白色等颜色为衣服配上花纹。姑娘们穿上这种衣服,更显出她们的妩媚温柔,小伙子们穿上这种衣服,会愈发精神俊朗了。他们閒话自在,毫不逊色于国际时装周上的模特。

而如今,为什麽这个枯于野火却长于春风的汉文化得不到发扬?它们像长城的方砖一样方正敦厚,像黄河一般的雄壮悠远,却屡屡受到韩文化的衝击,难道是韩国文化优于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化吗?我不甘心,我们需要的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楚人早朝的熊图腾崇拜,同样为韩国先民所景仰尊奉;《楚辞》中的千古绝唱,也反映在韩国最古老的诗歌里;每年五月端午,中国人吃粽子、赛龙舟,祭奠屈原,韩国江陵也举行盛大的农耕祭祀活动——端午祭;江陵、襄阳、汉阳、汉江、洞庭湖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地名也出现在韩国的地图上……这些现象仅仅是离奇巧合吗?打开尘封的历史,韩文化与中国文化究竟又有什麽渊源呢?

我们应该崇拜韩文化吗?对于韩文化,中国文化是否就要不由自主地为之倾倒吗?那麽,这样与被外国入侵中国领土又有什麽区别了?与其遣责韩文化的软入侵,倒不如去发扬光大中国五千多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毕竟东亚文化的根在中国!

篇3:传统节日文化散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散文,独立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但在其久远博大之中, 却“统之有宗, 会之有元”。所谓“以佛治心, 以道治身, 以儒治世”, 但又以儒家文化为正宗主流。儒家文化特点很多, 最主要的是:“礼有三本:天地者, 生之本也;先祖者, 类之本也;君师者, 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 焉无安人。故礼, 上事天下事地, 尊先祖而隆君师, 是礼之三本也”。【1】在这里, 笔者把荀子的话分拆成儒家文化的三个特点, 即:1、“天地者, 生之本也”的农耕型文化特点;2、“先祖者, 类之本也”以血缘为纽带的伦理型文化特点;3、“君师者, 治之本也”的君师合一的内圣外王型文化特点。本文将从儒家文化的这三个特点入手, 来探讨传统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中文人独立人格缺失的影响。

一、农耕型文化的影响

余秋雨的系列文化散文, 首先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关注, 揭示的是对儒家传统文化的态度。在《贵池傩》中, 作者揭示了现实中对待文化遗产的另一种看法:既批评全盘否定政策, 也否定现在某些人那种完全肯定、全盘照搬的文化复古主义倾向。他认为, 既要“追索属于我们的古老灵魂”, 但“心底珍藏的” (却应该是“痴想着月球的旋转和风的形成”。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她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早熟的中华文明使文化的交往趋于单向性, 从而形成华夏中心主义。千百年来, 人们生长作息于“黄土地”, 依赖“黄土地”, 把土地当做自己的命根子, 土地观念是农耕型文化的核心。中华的地理一面临海、三面是险阻丛生的陆路交通, 再加上辽阔的版图, 遇到什么天灾人祸, 内部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从而造成中华文明不必“走出去”的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中国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封闭状态下产生, 而且比周边各族成熟较早, 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基本模式, 因而在以后的发展中更注重自身体系的整合和自我意识的完善, 更强调对传统的评价和解释, 并通过对传统的解释和阐述求得发展。

余秋雨对传统文化内在价值的关注就已深入它的本质, 开始触摸到它的灵魂。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必须服从社会群体的利益, 否定个体的独立意识, 将个人融化于群体之中。正是由于痛感于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萎缩, 余秋雨一方面批判了躺进一方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的隐士高人;一方面对那些活泼健全的独立人格表现出由衷的激赏。在《青云谱随想》里, 与其说余秋雨欣赏“八大山人”怪诞的画, 毋宁说他更欣赏朱耷的孤傲与佯狂, 那种人格色彩的强悍呈现。《阳关雪》中提到的唐人风范, 他们相信自身的力量, 自信可以战胜自然, 也能超越自己。他们是生活的强者, 命运的主人, 所以他们的脚步放达而豪迈。他们要把这种自信注入每个中国人的肌体, 把自信的微笑输进历史的魂魄, 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挺直腰杆, 昂起头来走路。可惜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 有健全的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毕竟太少, 所以作者才不无痛心地说:“中国, 太寂寞了”。

二、伦理型文化的影响

伦理型文化, 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凝聚发挥过巨大作用, 但由于伦理型文化是建立在血缘宗法制的基础之上, 是为巩固君主专政服务的,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抑制了人的个性的发挥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造成了人格的某种缺陷。

在伦理文化影响下, 中国的传统文化必然是忠君、重孝的文化。在《柳侯祠》中, 柳宗元因罹祸而被远贬蛮荒之地, 从而远离现实斗争中心, 但由此柳宗元获得更深的人生感悟。像柳宗元这样经历的文化精英在中国文化史上比比皆是, 苏东坡就是在远贬黄州之时奏出了生命的绝响。他们有机会渐渐洗去身为权贵的嚣浮气息, 思考生命的真正意蕴, 获得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见解, 使生命得到升华, 散发出持久的人格力量。但由于长期受儒家伦理文化的影响, 忠君报国的愿望从未消亡过, 总想回到庙堂一展抱负, 所以他们日夜盼望着遇赦回归朝廷, 柳宗元于是在“这年年初, 一纸诏书命他返回长安, 他还是按捺不住, 欣喜万状, 急急赶去。”【2】可朝廷怎样对待这些文人的呢?“朝廷像在给他做游戏, 在大一统的版图上挪来挪去。不能让你在一处滞留太久, 以免对应着稳定的山水构建起独立的人格。多让你在长途上颠颠簸簸吧, 让你记住:你不是你”。【3】正是由于朝廷的防范和文人自身所受儒家伦理文化的熏染, 从而导致中国文人的独立人格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和政治氛围中逐渐消磨和缺失的缺失。

三、内圣外王型文化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里, 政治权力的最高代表是君王, 伦理权威的最高代表是圣人。君师合一, 就是政治与伦理合一。孔子的“礼”属于外部制约, “仁”属于内心的自觉。“礼”讲的是客观的社会规范, “仁”讲的是主观伦理修养, 后者即所谓“仁”学, 或“内圣”之学;前者即所谓“礼”学, 或“外王”之学。在孔子那里, 两者是浑然一体的。

强调以礼自治, 要求人们自觉地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与非礼的言行做斗争, 处处循规蹈矩, 安于本分, 这是礼的精神在人生道德领域的体现。中国文人价值观的失误与封建伦理的名份、道统观念有着不可割舍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把人的价值评判归结为封建道德评判, 看他是否尽了“名份”。即便到了20世纪初, 也没有跳出这种“名份”的桎梏。在《酒公墓》中的酒公就是被这种名份标准残害的人。酒公先生是状元的后代, 留学美国专攻逻辑, 传统价值观念却给他开了个荒谬的非逻辑玩笑。虽然有人主动靠近, 趋附风雅, 甚至强抢他为师爷, 但都不是看重他逻辑学上的造诣, 而是因为他的留学生和状元后代的名份。酒公只是想借助他留学美国攻读过逻辑学的名份为自己的祖国做点应该做的事, 可连这点很容易实现的要求都没有实现。《阳关雪》中余秋雨开篇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古代, 一为文人, 便无足道。文官之显赫, 在官而不在文。” (这样角色错位和礼治要求的角色“绝对相称”的环境中, 中国的知识分子又谈何树立健全的独立人格。

既然外在的礼治有如此多的不足, 不能够树立健全的独立人格, 那么就从内在的修养来培养独立人格。“仁”是儒家最高的社会理想, 而“仁政”则可以被看成是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也就是以道德的人格力量感化他人, 达到上行下效, 内圣外王的境界, 突出人的作用, 以每个人的道德完善来达到政治的清明和社会的稳定。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写道:“这种恶果比其他恶果更关及民族的命运, 因为这里包含着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急遽退化。科举制度实行之后, 中国的任何一个男孩子从发蒙识字开始就知道要把科举考试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 除了不多的少年及第外, 他们都将为这种考试度过漫长的年月。”【4】传统的知识分子太重世俗功利, 太重集体主义, 也太容易与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念媾和认同, 以至丧失自身的独立人格。在这种氛围中和制度下选拔出来的官员怎么可能会具有独立人格, 怎么可能会有创造性, 怎么可能会有生机勃勃的学术氛围, 有的只是摇头晃脑的背诵古诗文, 埋头苦研八股文;有的“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 被随处装上拆下, 东奔西颠”;反之, 一味寻求独善其身, 把消除了志向当作志向, 则是文化人生命价值的另一种误区。作为这一误区的代表是带有避世色彩的隐士。如《西湖梦》中写到的在西子湖畔孤山脚下“伪隐居”的林和靖等, 他们成为泯灭社会使命和人生追求, 只求自以聊慰的文化孤魂。如此之流又怎么会构建起健全的独立人格, 又怎能担当起中国文化承传的大任。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注重的是家庭而不是个人, 个人也被束缚在土地上, 很难建立健全的独立人格;而以血缘为纽带的伦理文化, 注重的是对家长和君主的绝对服从, 也很难有建立独立人格的土壤;内圣外王的文化, 注重的是以礼治来规范人的名份, 以“仁”来衡量人的道德, 这都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 更加不可能让你有构建独立人格的可能。也许在古代中国会有一些独立人格, 但这种人格独立和价值、利益的实现是以个人对封建制国家和宗法关系的绝对服从为前提的, 是以对个人个性、欲望的克服、压抑甚至是牺牲为代价的。由此可见, 余秋雨散文中要表现的文人独立人格的缺失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属性。

参考文献

[1]、柏杨:《中国人史纲》,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8年。

[2]、余秋雨:《文化苦旅》, 东方出版中心, 2005。

[3]、綦桂芬:《文化苦旅展现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

[4]、王新菊:《浅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人格》,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篇4:英国散文的伟大传统

在英国二十世纪上半叶近代文学史上,威廉·亨利·戴维斯(一八七一——一九四○)无论如何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不仅是诗人而且是散文家。他在当时兰姆式小品独领风骚的时代,把流浪汉的题材从小说引进散文领域是一个开创性的贡献,他自学成才的经历和他早期的流浪生活经验,决定只有他能写这一内容的散文。他的散文名作《一个超级流浪汉的自传》(一九○八)因戏剧大师萧伯纳的推介一鸣惊人,成为英国散文史上的经典。(《〈诗人漫游记〉译后记》,《诗人漫游记·文坛琐忆》,[英]威廉·亨利·戴维斯著,倪庆饩译,云南人民出版社二○一一年七月版,165页)

在《文坛琐忆》中,戴维斯称萧伯纳是“当代最富有同情心的人之一”,把康拉德称为“海洋的作家”,还有他回忆赫德逊、德·拉·梅尔、加尔奈特、比尔博姆等文坛人物的篇章,不仅是很好的记叙散文,也是文学史的材料。去年与戴维斯的这本《诗人漫游记·文坛琐忆》一起出版的,还有英国另外两位大作家的散文集,赫德逊的《鸟和人》和多萝西·华兹华斯的《苏格兰旅游回忆》。其中《苏格兰旅游回忆》的姊妹篇《格拉斯米尔日记》作为花城出版社“慢读译丛”的一种,也几乎同时问世。以上四种,译者均为倪庆饩,此可谓之曰二○一一年中国散文界或曰文学出版界“倪译英国散文四种”。

读这几本英国散文,让我想起前辈学人朱虹十多年前的一段话:

众所公认,英国文学有伟大的诗歌传统、戏剧传统和小说传统。同时,我们也不可忘记,英国文学也有其伟大的散文传统。培根式智慧的小品、斯威夫特式犀利的檄文、艾迪生式机巧的时评、兰姆式亲切的随笔、卡莱尔式慷慨激昂的告诫、切斯特顿式自嘲的幽默、奥威尔式的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可见英国散文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最后一幅素描——世界经典散文新编·欧洲卷·英国》前言,百花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九月版,1页)

新近翻译出版的这几种英国散文,可以为这“伟大”二字添加厚实而精彩的注脚。

生于阿根廷的英国博物学家威廉·亨利·赫德逊(一八四一 —— 一

九二二)也是杰出的散文家,他曾不止一次引用过浪漫派诗人柯勒律治的这行诗:

美消逝了,而且一去不复返!

这是对美有着深刻体认和丰富体验的人发出的喟叹。文句虽短,时隔多年却仍能打动人心。赫德逊的散文是“科普、游记、随笔文体的综合”,《鸟和人》的中译者认为:“他的文字不像史蒂文森、小泉八云、高尔斯华绥等散文巨匠的文字那样洗练,但他的风格带有个人鲜明的特色,他在写《鸟和人》的时候,有时是自然史家,写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考察;有时是随笔家,写的是掌故、轶事;有时是诗人,写的是对大自然的美丽风景的描述和情不自禁的赞赏。过去有的论者以为他的文笔清新自然,好像是毫不费力地从笔下流出来的,后来的研究证明他还是反复修改的,不过越是晚期的著作,累赘多余的词句越少,是真正优美的散文,真正达到了康拉德所说的像青草的生长一样。”

据译者考证,赫德逊自一八六九年迁居英国,从事英国鸟类的调查研究(译文原稿是一八六九年)。他把历年的成果集结成多部散文集发表,他毕生写鸟,《鸟和人》是其中的一部。还有一部他的《鸟界探奇》也曾于多年前由同一位译者翻译出版(花城出版社二○○三年四月版)。

高尔斯华绥曾这样评价赫德逊:“他是他那个时代一位最罕见最独特的人物,一位见识超越人类范围,最成功地看到大自然的真实面目的人物。”在英国文学史上,赫德逊继怀特与杰弗里斯之后大大拓展、延伸了散文中的自然题材,而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他们为代表的自然散文,“堪与兰姆为代表的以个人身边琐事为题材的人情与闲适小品,和以罗斯金为代表的社会文化批评分庭抗礼”。倪庆饩认为,赫德逊作为这一流派的代表,成就与贡献最大,在他以后虽有爱·托马斯,丁·马辛汉,杰·杜雷尔等,但他们的散文都没有达到赫德逊那么高的成就。

以兰姆、赫德逊的作品为代表的英国散文,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较大影响,萧乾、朱湘、李广田、梁遇春、冯亦代等,都从中吸取过文学营养。英国散文可以说影响深远,广及东方,这也可以作为这个传统之伟大的一个方面吧。其中,李广田受赫德逊影响尤大。他在《画廊集》中,专文写到赫德逊和他的《鸟和人》(《何德森及其著书》)。《画廊集》一九三六年三月商务印书馆初版,属文学研究会创作丛书之一。英国散文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其实是可以做一个大题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翻译出版这些英国散文经典,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也会大有帮助。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奠基者,在诗歌方面是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柯勒律治;在散文方面,则华兹华斯的妹妹多萝西(一七七一——一八五五)可称有开拓之功。英国十八至十九世纪的女作家中,多萝西·华兹华斯与简·奥斯汀、勃朗特姊妹、乔治·艾略特相比,由于汉语世界对她长期缺乏有力度的译介,她的光芒在中国读者心目中并不如另外几位女作家耀眼,但她“同样是一颗永放光芒的恒星,则是没有疑义的”(倪庆饩语)。但现在一般的文学史,很少有论及多萝西·华兹华斯的。十多年前,百花文艺出版社的那本《最后一幅素描——世界经典散文新编·欧洲卷·英国》中,选译有《格拉斯米尔日记》的几千字。而最近的一本近百万字的外国散文史,在论及英国这一时期的散文时,论列了威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论列了兰姆、赫兹里特、德·昆西;还有卡莱尔和麦考莱、科贝特和罗金斯,还有史蒂文森等,但并无多萝西·华兹华斯(《外国散文流变史》,傅德岷著,重庆出版社二○○八年十二月版)。

其实,多萝西·华兹华斯在文学史上有特殊的意义。先不论她本人的文学成就,单是她与威廉的关系,她对威廉·华兹华斯的影响,就足以使得她在文学史上永留芳名。奥利芬特写的《英国文学史》(一八八二)中是这样描写华兹华斯兄妹关系的:“华兹华斯是两颗心灵的代言人。问题还不在于多萝西明显地、自觉地激发了华兹华斯,而更在于,她是他的一部分,使他多了一双眼睛,多了一种更敏感的直觉。她不仅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的想象力的一部分。他凭着她、通过她而感受着一切……她的日记是散文的华兹华斯,而他的诗是韵文的多萝西。”(转引自《最后一幅素描——世界经典散文新编·欧洲卷·英国》前言,百花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九月版,263—264页)

这几本书的译者,不止是不为流俗所动的了不起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有见识的文学史家。下面这段话,不仅为多萝西·华兹华斯在文学史上标出了一个位置,我认为还可以作为英国散文史的一段高度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在英国文学史上散文的发展,相对来说,较诗歌、戏剧、小说滞后。如果英国的散文以十六世纪培根的哲理随笔在文学史上初露异彩,从而构成第一个里程碑;那么十八世纪艾迪生与斯蒂尔的世态人情的幽默讽刺小品使散文的题材风格一变,成为第二个里程碑;至十九世纪初多萝西·华兹华斯的自然风景散文风格又一变,开浪漫主义散文的先河;随后至十九世纪中叶,兰姆的幽默抒情小品,赫兹利特的杂文,德·昆西的抒情散文分别自成一家;此后大师迭出,加莱尔·安诺德、罗斯金等向社会与文化批评方面发展,最后史蒂文森以游记为高峰,结束散文的浪漫主义运动阶段,是为第三个里程碑;至此,散文取得与诗歌、戏剧、小说同等的地位。(倪庆饩:《格拉斯米尔日记·译者序》)

nlc202309040941

英国散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朱虹认为,英国散文之丰富是难以简单概括的,“但若要指出一个主要特点,也许英国散文的嘲讽精神值得我们特别重视”。由此,我们当然很容易联想到像钱锺书等留英的学人,他们的散文随笔中流露的那种带有文化优越感的嘲讽气质了。

而我们如果读了多萝西·华兹华斯、赫德逊、戴维斯等人的散文,会感到有另一个散文传统,也贯穿在英国文学中,而其同样可称得上是伟大的,或者说,这也是英国散文之伟大传统的重要的一部分。这些作品从另一个大的角度描述了另一个英国,表达了作家们对自然的一种态度,同时也表达出对人本身的态度。这种态度、这种表达,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他们的价值观。而从另一方面讲,因为他们热爱自然,与现实社会保持一定距离,这样才获得了一种反观社会、反观人性的立场,获得了一种反观的支点,才可能有一种超脱的气质。尽管未必是他们这些作家来直接地完成一种对社会、对现实的“嘲讽”,但这种精神气质为英国散文赢得了一种洒脱的精神,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四季美景的审美,甚至对鸟的亲近,其本身未尝不可以就看做是对现实的一种温和的批评。热爱自然、审美自然,与“嘲讽”社会、批判人性,从大的文学传统来说,其实是相关联的。

二十多年前,我曾随一位文学前辈,翻译了拉尔夫·马丁的一本传记《雄狮之母——丘吉尔母亲詹妮传》,后因种种原因,此书未能出版。但阅读书中大量的日记、通信,还有对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描述,仍能感受到当时英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氛围。于书中弥散的薄雾中,似乎还可以呼吸到那一种伟大散文传统的气息。

“三百多年来的英国散文不是在进化,而是在不断丰富着自己,留下了三百多年的辉煌。从宏观上说,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辉煌里,散文体本身通过英国作家的笔耕而在自我寻找、自我定义、自我丰富。”(朱虹:《最后一幅素描——世界经典散文新编·欧洲卷·英国》前言,百花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九月版,18页)前辈学人的这段话讲得真好。我们要不断地认识、研究这个文化宝藏,来丰富我们的文学。我们还应感谢那些了不起的翻译家和出版家们。

(《鸟和人》,[英]威廉·亨利·赫德逊著;《诗人漫游记·文坛琐忆》,[英]威廉·亨利·戴维斯著,《苏格兰旅游回忆》,[英]多萝西·华兹华斯著,以上三种均为倪庆饩译,云南人民出版社二○一一年七月版;《格拉斯米尔日记》,[英]多萝西·华兹华斯著,倪庆饩译,花城出版社二○一一年八月版,为“慢读译丛”的一种。《李广田全集》,李广田著,云南人民出版社二○一○年八月版)

篇5:传统节日文化散文

中华民族,这一个历史悠久,有着庞大智慧,传承渊博文化的精神民族。中国历史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巨大转变和变化过程。从古至今,中国文化承载着历史重任,无论国内外考古专家或精神文化的探究者。毫无疑问的,中国成了世界瞩目的研究对象。

传承经典,是在传承文化精神。经典文明,经典书籍,精神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深入来看其内有。

所谓经典文明,不仅仅包含行为方面的举止谈吐。亦说从古至今人们维持的状态发展与生活常规。现在笼统的说法便是言语文明。当然,现代人亦不可缺少这一方面的.文明所需,而经典文明中最重要的则是生活常规。追随到封建社会,人们不可否认,封建社会中有一个理想繁盛的状兴局面—“贞观之治”。此时期的人们生活状态与常规与现代无差异,若是以古代划分,则是中国史上最为鼎盛的统治时期。

那么,为何可拥有如此丰繁的局面呢?李世民的贤仁是其主要原因。他与前人共有的思想则是以民安乐为国家之繁荣根基。他传承了古贤人的思想使其百姓安居乐业,他采纳雅言令民众避免战乱之苦。实质上,他以开拓了贞观之治的重要一步。是啊,试问一位得民心的君主,还何需担忧不可得天下呢?他广阅书籍,使他形成一种重要思想。

无时无刻怀揣一本经典书籍,则像是同时与前人交流,隐隐地传承着中华文化。李世民阅读书籍虽是句句落实,深钻其意,但令他最为感触的则是司马迁的《史记》。他曾多次以书中所述的故事为例告诫他的子嗣们。与鲁迅的同样思想,不愧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后,鲁迅这一代文人绝笔承载着贤人的妙点,写下部部巨著。谁能否认这一经典书籍对伟大的影响起着漠大的重要性呢?传承经典书籍,则无他论的传承着精神美德。

无论是人,军事家,文学家。他们的幼年故事与人们生活形影不离。随时随地,人们都能脱口而出一个故事,他们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是在评论精神美德。有意无意地吐露出中华民族由古至今不败坏的传统。如今的发展亦是离不开这种精神。

人们懂得谦卑礼让,是从一个普通、耳闻能详的故事受到启发的。“孔融让梨”变成口头禅,形成一个定向模型谨慎地告诫这一精神要领。

由此可见,经典文明,经典书籍,精神美德是与传承文化精神密不可分的,是其精要致髓所在。

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传承在每个时代,影响着每个发展逻辑,滋润在每个人的心里。不可辩驳地说,传承同样是一种美德。

以古贤人的见解理论来摸索自身缺乏精神;以传统思维方式淡化错误思想;以承载作为雨露滋润人生。

传承中华文化,体现在积极于领略前有的精神内存。

传承中华文化,寻索在古今文籍言论谈吐中。

篇6:节日节日散文诗

香江的风妩媚若甲板上盛放的新娘,

香江的浪欢畅似身着燕尾服的俊郎。

载着椰韵,载着浪吟,载着鸥唱。

风情万种的珠江,以她倾城的迷人娇姿徜徉着幸福时光——

昨日的清寒,今日的锦绣,未来,不知更美到何种地步!

五月的鲜花盛开在傣家的竹楼。

惊醒竹露,唤醒宿鸟,姑娘匆促的脚步踩疼了阿爸阿妈的甜梦。

院坝上盛装的阿明哥在等她去赶场。

红头巾包起来,百褶裙套起来,对襟衫穿起来,银头饰坠起来,铜鼓舞跳起来,盘王歌唱起来。

在这和谐的时代,在这喜庆的日子,瑶寨的幸福天天进行时,何用彩排!

就在此刻,镁光灯下,白衣天使正给病人祛除恙疾;

就在此刻,大街小巷,环卫工人正踏着时传祥的足迹;

就在此刻,大亚湾煤矿的巷道里,工人们的脚印串连出黝黑的诗行;

就在此刻,公交司机正将那颗颗疲惫的心送往栖息地;

就在此刻,交通警察警视着白色斑马线,鹰眼无闭;

就在此刻,兰考的父老乡亲将一坛岁月的陈酿祭洒在好书记的墓地;

就在此刻,西藏阿里的帐篷里,孔繁森的点点滴滴被旧事重提……

这一刻,“劳动”二字被无限放大。

用时代书写,用激情着色,用和谐镀金,用富强美化。悬挂于五洲五湖、五岭五岳的胸前、肩上。

五月的歌声,

从长城内外,从大江南北,从中原故里,从塞上江南,从驼铃响处,从红棉开处,从格桑花的脚下,从金达莱的娘家……响起,响起!

五月的笑声,从祖**亲的心脏首都北京出发!

笑染黄河浪,喜燃黄山霞。给浦江两岸涂一抹甜蜜的亮色,在花城四周围一道甜蜜的金边。

五月的花香浸透了中华母亲柔如春风、灿似云霞的衣襟。

催出马头琴的新韵,喂养黄土塬的眼神;滋润着鼓浪屿宁静的晨曦,陶醉了大凉山迷人的黄昏……

尽管黄山遇雨,等三个小时才能坐上索道。那张张微笑似乎在说激情经雨更加葱茏。

尽管郭亮村游客爆满后行的`我们需易旅程,那悬崖绿径也不失为一道别样的风景。更何况,八里沟已迫不及待地频频招手。

千年的大足石刻正新颜易旧,

千年的古都西安亦风华再首!

月光边境。

为了父老乡亲的安乐,为了祖**亲的安详,为了中国梦的安康。

一名又一名,一行又一行,迷彩装们把节日的思念凝结在那一束束雪亮的寒刃上。

战士们像簇拥一位大首长,将他们心目中最敬重的班长嫂子接到东海前哨的白杨树下。

服役数载,嫂子第一次登上这弹丸小岛。在此之前,她曾先后三次前来探亲皆因恶劣天气而成咫尺之枉。

莫要让那钓具再金屋藏娇;

莫要让那球拍再束之高阁;

心闲不在乎那一身休闲装;

舍得是给自己最好的奖赏!

不要让那相聚成为过往;

篇7:节日节日散文诗

悠悠的云掠过温暖的岸,悠悠的水润着静谧的晨。

悠悠的时光趟过潮湿的薄暮。

悠悠的往事踱进心之驿站。灯火通明的驿站鞍马劳顿。

依旧槐上明月,依旧月色撩人。

枕畔落满那夜桂芳,阶下蛩声仍然时闻。

多年以后,再次夜宿这有些儿荒莽的庭院,我竟禁不住泪落如雨。

石桥冷眼静观云飞雾散,幽巷平铺满悠闲落杏落。

野渡无人。似乎等待那还没来临或者已经离去的远客。

满月在星群里穿行,寻觅七夕之夜织女丢失的那串情话。

温馨陈年淌过深夜梦岸。彼岸彼年,年少的我曾将一季芳华拒之门外。门外,烟花堆岸,山花烂漫,彩霞满天。

多想与你再合唱一曲,可幕已落下。

旅途中最美的时光总是最疾的离去,譬如落日,譬如晨曦。

哪怕一位观众也是多余。只需要一个人的舞台,好让我:

篇8:传统节日文化散文

关键词:藏区民居,传统,传统文化

1. 藏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藏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根植于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之本, 有着与西方迥异的民族特性,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国内对藏区民居建筑的理论分析很少, 大多是最近几年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群体、民居、园林资料少而且零碎, 其中1989年版《四川藏族住宅》是较好的四川藏族民居资料, 分类较细, 涉及群体布局、单体空间与结构布置、装修与构造等。众多学者对藏族文化的探索和研究也从未间断, 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文献典籍仍在日积月累。从独特的物质文化到行为文化, 再到无比丰富的精神文化, 藏族文化不谓不博大, 藏学研究不谓不繁荣。而对传统民居的研究从四十年代刘敦祯教授首次提出把民居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来研究开始, 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也出版了很多专著。民居研究己开始多角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已经从单纯的建筑学范围扩大到与社会、历史、文化、民族、民俗、语言、美学等学科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研究。但是总的说来, 以往这些对传统民居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是什么”的阶段, 它们较多注意平面布置和类型、构造材料做法以及内外空间、形象和构成, 虽然也探讨历史背景、文化因素、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以及使用者的生活、习俗、信仰等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但较多的是从形式上来说, 很少对民居建筑环境的发展演变机理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最近几年, 藏区的经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民居改扩建工程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正在快速稳定地进行中, 针对这些情况, 2004年7月30日保护西藏传统建筑文化座谈会及《西藏传统建筑导则》赠书仪式在北京国谊宾馆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就保护西藏传统建筑文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西藏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鲜明的建筑艺术形式和建筑艺术风格, 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应当用科学的发展观, 进一步开展多层面的西藏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专家学者认为:要尽可能吸取、借鉴和反映西藏的优秀建筑文化, 保护好建筑的风格和历史街区原有风貌, 提高保护西藏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在建筑的规划选址、建筑方案设计以及建筑材料使用等各个方面要充分尊重和服从汉地管理, 使项目建设充分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1]。看来, 保护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2.“传统”、“传统文化”的定义

藏式传统民居是与自然环境最密切相关的建筑形式, 是藏

亮亮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在头上插上一把心爱的人送的梳子, 带着羞涩去那芦笙场。

总之, 从苗族的历史上来看, 我们可以了解到, 他们的历史悠久, 民族的传承文化也非常优秀, 无论是从古歌, 还是从服饰刺绣文化, 无论的传说, 还是苗族民间雕刻艺术, 都无不投射出苗族人民内藏着深厚的意蕴, 也就是这个寓意, 苗族人民把自己最美好的愿望和寄予体现在装饰的图案里, 尽力把这些图案表现得淋漓尽致, 产生了具有一种富有想象和意境风格化的美, 是最具特色、最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 可谓民间民族艺术表现形式中区广大劳动人民在传统建筑哲理思想的影响下, 崇尚自然、结合不同气候、民族风俗习惯,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运用世代相传的朴素的建造技术, 自己设计、自行建造的供自家使用的居住建筑。“人们对西藏传统文化的认识就出现了各种不同, 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我们认为, 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可取的态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才能做到客观公允的对历史负责呢?惟一可行的办法, 就是不断地学习和深入地研究它, 对它进行理性的批判和扬弃,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丰富和发展它。”[2]其实人们会对西藏传统文化的认识表现出不同看法, 除了对西藏的历史文化掌握的不够系统与全面之外, 还因为对“传统”及“传统文化”的定义界定的不够明确, 有的甚至将一些传统习惯看作是传统文化。

我们知道, 任何一种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人的生活需要, 一种文化的传承也离不开人类自身的繁衍, 在《正典与资源—当代艺术中的传统转换辨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随着考古的许多新发现、文化遗产的开掘与整理、公私收藏的披露与浮现, 关于‘传统’的视域正在迅速的扩展, 中国艺术传统特别是视觉艺术传统在时间上不断向前延伸, 在内容上更是无限丰富, 这就为今日艺术创造对传统内容的选择吸收带来多种可能性。能够进入创造视野的传统越大, 就越发检验着选择者的知识结构与文化眼光, 因为, 不断丰富的传统也同时使传统显得驳杂, 成为一个视觉的迷宫。”[3]“传统”是一个名词, 在今天的文化条件下, “传统”这个概念在扩大, 对于“传统”的定义也说法不一, 本文主要根据部分词典以及一些学者对传统的理解来下一个定义。传统是基于特定民族、社区传统的信仰、道德标准和实践活动, 并被世代承袭的传统。邵大箴在《民族美术传统当下意义—中国美术成才论坛文集》的序中写道:前人一切优秀的创造, 经过沉淀, 成为传统, 成为新文化的起点。他认为:“民族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的法则, 它会跟随时代的变化, 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丰富和更新。”[4]康·格桑益希教授在《藏族传统美术在当代的继承弘扬》一文中曾提出继承传统美术的各种价值以及如何保护与继承传统美术的几种观点、藏民族传统美术的嬗变与通融[5]。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传统意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 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6]。辞源中“传”有“转授、宣扬、转达、表现、移置”等多种含义;“统”也有“丝的头绪、纲纪准则、统一、综理、世代相继的系

的一支奇葩。参考文献:

[1]张锦华著.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考察录[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罗义群著.中国苗族巫术透视[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

[3]龚维著.原始崇拜纲要——中华图腾文化与生殖文化[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9.

统”等多种意义。薛永年在《传统资源与文化身份》一文中写道:传统是一个系统, 传, 授也。统, 总束众丝之绪也[7]。我个人将这句话理解为:由早期传承下来能束缚、影响大家的思想的一系列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

藏民族有着悠久的、持续上千年的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不但同我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也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藏族文化, 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长期以来, 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艺术是渐变和缓进的, 并带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周丽在《中国古建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到:传统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理与情方面的认同, 故传统应属文化范畴。完整地说, 传统系指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8], 文化意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考古学用语, 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 同样的制造技术等, 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9]。顾森在《传统的意义》一文中对“传统”作了这样的定义:所谓传统, 实际是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被优选、被优化的结果[10]。有些学者常常会将“传统”与“习惯”误认为是一种“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不仅仅具备悠久的历史、民族的独特信仰、被世代承袭发展, 还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在《贯穿百年精神之链—中国现代美术“新传统”初探》一文中, 认为“传统”的本质含义应该是出于对某一文化恒常元素或精神的界定, 也就是说文化传统是屡经历史变动而仍然保持某种同一性的文化元素[11]。传统除了文化、风俗、艺术等等, 还包括一切可以继承 (留传) 的东西, 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 就成为传统[12]。

“所谓‘传统’, 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文化’则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13]。”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 本文较为认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定义, 在汉语中, “文化”实际上应是人文教化的简称, 主要注重的是教化功能。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 所以文化也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关于“文化”的释义, 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

3. 对“传统”、“传统文化”的认识

通过上述部分学者、词典对“传统”“传统文化”“传统元素”的定义, 本文认为:传统是一种习惯、习俗, 是早期人类在对待自然、互相交流、并被周围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一种思想、行为、经验, 并被后人所沿用的一种习惯、习俗。“文”是基础和工具, 包括语言或文字, “教化”才是“文化”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 前人一切优秀的创造, 经过沉淀, 成为传统, 成为新文化的起点, 成为教化的内容。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 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 主体是人, 客体是自然, 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据专家考证,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 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 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品德的教养, 本是精神领域的范畴。有些学者认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 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由此可见,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都属于文化。

上一篇:贺昌烈士事迹下一篇:博 物 馆 的 社 会 意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