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教学目标]1.掌握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学会提取关键语句来理解课文内容。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别。3.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具有的双重属性,明确21世纪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传统。

第一篇:传统节日文化论文

海峡两岸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由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文化发展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台湾以及福建等地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各位专家学者就“两岸视域下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会议主题,以及两岸共有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内容、层面、类型及特征,文化传统在两岸人民的价值生活中的作用及发展,中华文化传统在海峡两岸的传承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三个分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发表了诸多卓见。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在海峡两岸共有的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的涵义方面,与会者认为,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共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正如刘登翰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发展》中指出的那样:传统文化指向是历代传承下来的形而下层面的文化的诸种具体事象、项目、形式或概称为“文化物种”,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指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形而上层面的核心精神价值的接受和弘扬,主要指的是文化所凝聚和映衬的精神层面。

论坛与会者对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曾永义在《两岸戏曲在今日因应之道》认为,中国戏曲之美质有四端,一是虚拟象征程式之写意表演艺术原理;二是戏曲语言富于音乐旋律,咬字吐音之口法宜应讲究;三是歌舞性、节奏性、夸张性、疏离且投入l生;四是具有意义但可修正变异的质性。李豫闽在《从闽台民间美术的传衍看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互动》指出,明清时期福建漳州、泉帅f移民台湾,将福建民间美术传播至台湾,尤其是清代乾隆年间大量优秀闽籍工匠移居台湾,更将传统民间美术的生产方式和习俗引入台湾,进而阐述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王耀华、郭小利的《海峡两岸传统艺术的三维特征》分析了海峡两岸传统艺术所具有的“中和之美”的美学观,“写意为主、写意中的写实”的创作方式,“线”的形态特点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林仁川《台湾地域文化与大陆主体文化的渊源关系及其特征》,分析了台湾地域文化与大陆主体文化的关系,认为闽文化是台湾地域文化的主要影响源。台湾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富有开拓进取、勇于拼搏的海洋性格,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多元特征,反抗外国侵略、注重民族气节的爱国情操等。台湾淡江大学副校长高柏园教授的文章《中国文化的悠久性与和平性》,从全球化与世界和平的背景出发,论述了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理论基础、即器明道的礼教社会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董忠司《多元文化接触下的区域内词语互借》一文,以台湾原住民族语、闽南语、客家话、普通话等多元多语接触中语言输出力量的多少轻重、借用模式、互借的语言影响力诸方面,对台湾诸语言互动中借词问题进行了阐述。张屏生、吕茗芬的《台湾高屏地区客家语的语言文化现象》通过饮食文化、生活习俗中的语言例子阐述分析了闽南、客家族群长期接触下形成的词汇渗透现象。刘小新《传统思想资源与当代台湾知识界的“悦纳异己”论述》,在台湾知识界“悦纳异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探讨其从“悲情意识”到“怨恨情结”,从“怨恨现代性”到“大和解”,从“和解”到“悦纳异己”之内在精神脉络。朱立立《白先勇(纽约客)系列小说中的认同问题探析》,探讨了白先勇《纽约客》系列小说中的华人认同问题。黄乃江的《“台派”诗钟谈论》指出台湾诗钟所显示的某些不同于“闽派”、“粤派”、“京派”诗钟的发展特征,探讨了它为中华传统诗钟艺术所作出的贡献。董致麟《海洋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塑造》—文,从海洋事业、贸易观点、宗教观点三方面阐述了台湾海洋文化的特性。台湾师范大学吕锤宽的《从非遗观点论闽台的传统文化——以福建南音为核心之考察》,通过实地考察,逐一展现了民俗信仰仪式中的南管、艺文生活中的南管音乐、南管音乐的传承与推广现状,进而展望了传统艺文的发展趋势。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研究员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共同的遗产》认为,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首先是祖先传下来的丰厚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共享共荣;其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的共同责任,要肝胆相照;再次,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下状态是共同的,两岸应该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帮助。

大传统、小传统及其互动

论坛上,与会者对海峡两岸文化传统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厦门大学朱双一的《海峡两岸共同抵御外敌的优良传统》,阐述了中华传统中的“大传统”、“小传统”和“新传统”,在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构中,要注意大传统和小传统的辩证关系,要赋予新传统应有的位置,并重点阐述了海峡两岸共同抵御外敌的传统。傅谨《剧种与族群:目据时期台湾歌仔戏的文化身份》一文通过台湾戏剧各剧种在目剧时期迥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尤其是此时期歌仔戏的发展,生动地论述了在外族入侵时,戏剧以及与戏剧相关的仪式与表演活动,往往成为民族保存自己文化传统与维护其文化特征的有效手段。陈舒劫《认同的播散与塑形:清代的闽台儒学关系》通过朱子学的经典化与台湾儒学制度化的再启、台湾书院对福建书院的追慕与承继、建筑碑文与秘密会社等三方面,探讨清代的闽台儒学关系。王耀华《“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儒、道、佛三个角度分析“和”的内涵和本质,将其上升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认为“和为贵”、“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当今时代更要充分发扬这一优良文化传统。林宛婷《“和”与现代公共关系》—文,从中国和谐观来检视前人的沟通行动理论,找寻中国人普遍受和谐观念影响的心智模式,最后以一个观者的角度,分析和谐于今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的当代存续

对于哪些文化传统在两岸人民的现实生活中还起着重要作用;应当如何赋予它们以时代特征;两岸如何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共同续写中华文化发展新篇章等问题,与会者怀着巨大的热情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张帆《传统与时代精神》一文认为,在谈论时代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时,要意识到传统在时代文化之中的位置,一个时代文化不是完整的复制传统,而是深刻地改造、发展和开拓传统。吸收传统之中的创新精神,才是最好的继承传统。台湾世新大学王晓波的《重建中华文化价值的主体性》,针对当前中国人对生活现状的抱怨以及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迷恋,指出中国必须重建中华文化价值的主体性,发扬中国文化道德价值“济弱扶倾”的精神,追求和平、共利、共乐的人类普世价值。厦门大学陈支平的《闽台文化的当代意义》,认为闽台区域是一种辐射型的区域文化,两岸在政治方面的合作与统一,基于两岸的血缘纽带与文化背景。台湾政治大学彭立中的《发扬时代新意的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文化有一些需要历久弥新、有一些需要革故鼎新、有一些需要创赋新义这三个思考路径出发,审视了部分文化传统。福建师范大学林国平的《闽台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价值》,指出我们要站在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闽台民间信仰,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赋予新的文化意义。郑长铃《“非遗”三世小议》通过题解、望文层面的认知问题、深意层面的认知问题、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问题的思考,从四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殷童娟的《从两岸文资法制议题谈文化教育之重要》,从两岸文化法制中,《文物保护法》与《文化资产保存法》之沿革与法制内涵出发,探究古迹保存影响与议题,进而对文化教育落实提出反思与建议。李锡奇《传统与当代艺术的交响》—文以个人漆画创作经历为例,讲述传统与个人的关系。王毅霖《自跨域与他跨域:中国书法现代性的台湾经验》,以台湾墨潮会、董阳孜、云门三者为视点,探讨台湾以其独特的方式收受到来源于西方的现代和后现代性。管宁《中华文化符号的时尚化传播》阐述了时尚化转化必须符合特定文化消费需要、要有紧跟时代的表现方式、要进行现代营销,并助推其成为时尚消费。林炎旦《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议题与策略》一文,针对近年来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现状、特色、困境、业者反应等方面,分析探讨两岸交流的重要议题,探究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内涵。谭华孚在《全球化时代传统艺术场域媒介的现代转型》指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与场域媒介的现代转型相结合,使传统艺术的生态壁垒之维系与利用媒介场域相辅相成,是对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一次重要观念转换,从而为传统艺术的发展开拓了一种新的途径。胡惠林《中华文明的现代化与两岸文化产业的合作、发展》指出,走向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应当成为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创新的共同主题。陈清河《两岸文化产业创意化之国际竞争力分析》分析各国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定义和类别,讲述大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群聚模式及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台湾艺术大学谢禺丞的《中华文化如何透过数字典藏与出版应用传承发展》,认为在全球出版产业数字化的国际趋势下,数字出版业已经成为数字内容产业中具竞争优势的明星产品产业之一,并重点介绍了从数字典藏到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流程。中国艺术研究院丁亚平的《两岸影视文化发展:都市文明想象与青年观影文化互动》,根据当下华语电影的繁荣,分析当下大陆电影的转型,以及台湾电影文化对大陆电影的影响,进而提出两岸电影人应该互相学习借鉴。厦门大学李如龙的《海峡两岸语源关系研究》,提出了具体的一些闽台语言学研究课题。

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贾磊磊所说:“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诸位的鼎力支持,将‘海峡两岸文化发展论坛’办成两岸人文知识界的思想文化的盛会,为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做出历史性的贡献。我们期待着下次论坛继续发扬深入调研、善于思考、追求真理的传统,争取取得更多更优秀的研究成果。”

作者:郭小利 郑长铃

第二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学会提取关键语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别。

3.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具有的双重属性,明确21世纪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传统。

[重点]分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差别

[难点]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2008奥运会会徽图片“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003年8月3日晚一方由晶莹剔透的和田玉精雕而成的中国“印章”,饱蘸红色的印泥,在中国宣纸上郑重地盖下印记。这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舞动的北京”第一次出现在评委眼前时,就有人说:即使一点都不懂中文,也一定知道它来自中国。看着这样一方“中国印”,同学们能找到哪些中国元素呢?

传统书法 传统中国红 传统中国印章 诚信(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

这一方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进一步认识传统。

二、理清思路

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并且让大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划出关键语句,写一篇短小的内容提要,我们请一位同学把内容提要读一读。

在这篇文章中传统是一个总题,文化是核心,传统和文化又有两种表现形态: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作者在对这两个问题分别论述之后,又合起来谈传统的两重性。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

三、分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进行分别论述,那么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呢?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差别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来具体分析。

抽象的概念我们都找到了,你们能结合形象的例子来谈谈你们所了解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吗?

分别举例:(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选一两个例子具体介绍)

传统文化: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文化传统:爱国精神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如战国时期的屈原、汉代的苏武、北宋的岳飞、南宋的陆游、文天祥,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关天培,中日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等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逐步凝结成了对祖国深厚的情感。这正体现了文化传统的定义。请同学们再次把这个定义来读一下。这种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一旦形成就会支配人们的行为,控制人们的情感抒发。正因为这样,当日寇侵华的时候全国人民会浴血奋战;当中国驻南使馆被轰炸时,海内外同胞会谴责抗议;当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华夏儿女会义愤填膺。越是外敌入侵,民族面临威胁的紧急关头,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发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传统除了具有这种惰性之外,还有渐变性。封建社会时期的爱国就是忠君,而新时期的爱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随着时代的变化,爱国精神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

四、问题探讨

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如何对待传统?

看到同学们所列举的这些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我们不禁为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感到骄傲和自豪, 时代不断在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又该怎样来看待传统呢?

作者在文章第四部分形象地谈到传统的双重性,他认为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这个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4-18小段,以讨论小组为单位用提取文中关键语句的方法来理解这个问题。

请讨论组派代表回答找到了哪些关键语句,又是怎么来理解的。

学生回答过程中,老师适时点拨补充。

我们可以通过对下面一组图片的比较来进一步认识传统的两重性。

(展示图片:传统祭祀模式与现代时尚祭祀形式)

自古中国人就有在清明节奠祀先人,以寄托对逝者悼念之情的传统,这应是不忘列祖,感恩先人的人之常情,也是华夏儿女的一种敬孝礼拜的美德。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借传统节日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破坏环境,有的甚至还造成火患,这无疑给社会安宁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本是财富的传统一下子变成了包袱。而鲜花祭祀和网络祭祀减少了乱撒、焚烧纸钱等陋习,引导了文明新风。

总结学生的理解:

传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它确实是一笔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当然得承认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但我们也不能躺在传统上睡大觉,一味迷恋传统,那么传统就必然会钳制我们的思想,束缚我们的行为,这时传统就成了包袱。相反,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传统,吸取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那么传统就成了财富。

既然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该如何来对待传统呢?

文革时期有人提出将过去彻底砸烂,上个世纪90年代又有人提出要“回归传统”,孰是孰非?今天我们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探讨,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待传统不仅要批判继承,更要有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传统更加充实,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五、拓展延伸

然而今天又有许多人担忧,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穿着西装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一部《大长今》让韩国人惊叹于本国的饮食、服饰、医学传统的博大精深。相比韩日,我们又继承和保护了多少传统呢?同学们,也许我们很少有机会能走出校园弘扬传统,那么今天你们愿意在课堂上为保护传统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吗?

近年全国人大会上有代表提提案,要把我国的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又据报载,韩国把端午节作为他们的节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国于是打算把我国的所有传统节日捆绑申报。我国的诸多传统节日是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请将下面几个节日,分别用一句话表现出其特色,注意必须要能反映出其传统文化的特有内涵,为我们的这些节日作一个语言精妙的广告。

示例: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总结

1.这堂课上我们运用了整体感知、深入探究以及融会贯通的阅读方法来探讨关于传统的话题,这种方法就是梁启超先生所提出的三步读书法,我们在研究传统的同时也继承了一回传统。

2.中华民族是一个大舞台,幕启幕谢之间,走过了秦皇汉武,走过了唐宗宋祖,走进了今天的辉煌。历史的沧桑,印证了华夏儿女自强的力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荣耀着炎黄子孙心中的梦想。人类求索的脚步必然穿越时空的界限,来到世界这个恢宏的殿堂。文明之间的对话也必然让世人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聆听黄河古老的歌唱,请记住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炎黄,让我们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让这个不朽的国度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羊琳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作者:羊 琳

第三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持论严密 贵在形象

相对于阅读情节跌宕、语言生动的记叙文而言,阅读议论文可能相对枯燥无趣,尤其是学术论文,其较多的学术名词和专业理论,更是叫人难以接近,无法深入。作为学术论文,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持论严密的特征,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摒弃了一般学术论文严肃高贵的面孔,呈现出了难得的亲和力,将严密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让读者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有了更为亲近与清醒的认识。

界定与对比、比较结合,使概念更加清晰。什么是“传统”,如果光靠概念来解释,那必定是越说越玄乎。作者则从人们在实践中懂得的真理人手,连用两个“不是……而是”从正反两个方面作对比,阐述“过去”的重要,从时间的维度看“过去”,分析了它“形成”的过程,已经起的、正在起的和必将继续起的作用。将“过去”这个带有口语色彩的词学理化,给“传统”一词进行概念界定,认为“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从时间角度看是指消逝了的时间,而从其所留下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积累来看是传统。这样的界定,一下就把“传统”这个学术词语,拉近到生活,拉进了人们已有的认知领域,为下面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在界定“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时,也用了这样的方法:“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作者就是这样在时间和内容特性等方面对概念进行界定的,界定时的这种对比和比较,将两个看似玄乎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得清晰可见,让人一目了然。谈到文化传统的形成的时候,作者先从理论上提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接着从反面分析不能形成共同民族心理的现象,然后再从正面分析“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在谈到“传统”的利弊时,作者用了这样一组比较:“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这里先用两个“不是”进行否定,然后连用两个“是”进行正面阐述,把“传统”的本质解释得清楚明白。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论述能力,这样高深的学术概念,在作者娴熟的驾驭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阐述更为形象。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是十分缺乏的或者相当肤浅的,这就对学术论文的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如何把深刻的理论形象化、浅显化、通俗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巧妙地将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形象,说理透彻。比如,为了说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先从理论上诠释“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接着用了形象的比喻进行类比“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将“蜜蜂”和“蜂蜜”比作“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形象贴切,同时又让人们一下子明白它们的差别所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用的词虽然是相同的,表面上看是语序不同,实则看内涵更不相同,正像蜜蜂和蜂蜜一样。又如,在论述如何看待文化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财富与包袱”部分中,作者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双重性比作为“财富”和“包袱”:从“财富”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泽被后世的有益成分;从“包袱”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惰性的力量。紧接着,作者又以“时装”和“文物”为喻,批判了两种人的错误认识:“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日日新,又日新。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这样深入浅出的论述,不仅把原本深奥的不易让人接受的理论表现得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用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样的学术问题。

思辨方式的运用,使论述更为严谨。议论的力度从某种角度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思辨性。思辨让议论处于无法攻击、不可辩驳的位置;思辨也让议论站到了令人仰视的思维高度。思辨一般表现为在广度与深度、正向与逆向等多维度的思考上。文章关于“什么是传统”有这样论述的:“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这是从时间、内容等维度进行阐述,而“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这是从对立统一的维度进行阐述的。以上两个维度的表述使“传统”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述得更为周密、严谨。

这种对立统一的思辨,在文中随处可见。如对于“文化传统”的表述:“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这个“曾经”“问题在于”就是思辨所在,避免了判断的漏洞,同时也增强了论断的力度。再看对于“文化传统”的有关表述:“文化传统‘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以变化自己的内容”。通过反反复复的漏洞填补,留有余地,让自己的观点处于无懈可击的位置。在“财富与包袱”一节中,这种对立与统一更是显现出其论辩的智慧与力量:“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这拿捏有度的智慧正是文章思辨论证的严密所在,也使文章闪耀理性的光芒。

长句与整句联用,严密与雄辩共生。作为学术论文,也并不排斥趣味性和可读性,但必须在保持其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仅在论证时运用了比喻、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入浅出,使论证更加形象易懂,而且还十分注意语言的运用,尤其是句式的选用与变化,达到严密与雄辩共生的效果。首先是长句或长短语的运用,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达得更为丰富。比如,对于“传统”的表述,作者用了一个长长的偏正短语“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不仅把民族精神放在时间的维度之中去审视,而且在内涵上揭示出这种传统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的实质和作用。内容丰富,判断严谨。再如,在论述文化传统也会因受外部影响而变化的观点时运用一个并列带顶针的长复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以叠加与渐进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可能存在的流变过程表达得十分到位。其次,许多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的使用,使文章所要阐述的理由,从不同的侧面与深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势不可挡,产生气势恢宏的论证力量。请看:“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一气呵成,将传统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各种走向与结局罗列得一清二楚。再看:“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一系列的近义动词所构成的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从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等维度充分论证了文化传统的惰性力量。这样的气势,非一般散句能达到。

议论,有时需要严肃的面孔,有时也需要轻松幽默的表情,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用他的论证方式告诉我们:严谨与形象是可以有机统一的。

写作借鉴

关系型议论文的观点与表述

如何将一组相关概念的关系弄清楚?如何辩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让自己的论证无懈可击?《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一、标题、观点借鉴。关系型议论文的标题可以直接用两个概念来命名:“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财富与包袱”“感情亲疏与认知正误”“捧与挖”“平凡与平庸”“得与失”“逆境与顺境”“自信?自满?自负”。也可以用陈述的方式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标题中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名师出高徒”“先成人,后成才”“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继承中创新”。虽然标题的呈现方式不同,但写作之前必须弄清楚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比较中求同存异,或寻找本质联系,或采取区别对待。而在区别概念表达观点的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论证方法就是在比较中作对比论证。

二、结构借鉴。关系型议论文的两个或几个概念往往是对立统一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结构。比如“文化传统”的论证结构是:什么是文化传统—,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当然,这并不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这里用的就是对比结构。同理,若要论证“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这一观点,可以从“好言似蜜,沁人心扉,美化人情关系”“恶语如刀,剜人心肉,割断你我情义”正反论证。“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顺境可能使人丧失斗志”“平庸者一定平凡,平凡者未必平庸”“名师出高徒,高徒未必出自名师”,正反对照的结构,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方式,可以用在句段内,也可以用在段落之间。

三、表述借鉴。关系型议论文的语言表现力在于严谨而周密的表达:不能把话说死,也不能留下被辩驳的漏洞;不能把话说得太满,也不能蜻蜓点水,没有重点;要把握分寸,左右顾盼。《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中的“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与《六国论》中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先表观点,然后抛出疑问,看似漏洞,最后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堵住漏洞,鲜明地表达了“赂秦”与“破灭”的因果关系。以上两文的异曲同工之妙正是思辨表述的恰当运用。

作者:金友珍

上一篇:通过本科学位论文下一篇:偿债能力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