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游式故事教学

2024-04-25

唱游式故事教学(共5篇)

篇1:唱游式故事教学

唱游式故事教学

--------------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入的有效策略

诸暨实验小学 徐华燕

[摘要] 本文从语言输入的有效策略、儿童的身心特点及语言本身特点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故事教学的必要性及一些基本做法。

[关键词] 低年级英语

故事

在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尤其在低年级英语教材中,词汇、小对话、童谣、歌曲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教材中,图片的大量使用使学习者视觉得到刺激,认知系统被激活,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使学习者对知识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但往往缺乏完整的语篇,学习者依然要在其他时间靠重复来获得对知识的记忆,结果往往使记忆孤立片面。知识学得快,忘得也快,童谣背了不少,歌曲也能哼一些,词汇、对话拼命学,但真正深刻遗留在脑海中的仍旧不多,真正的交际能力仍旧提高不大。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学虽然是从最简单的词汇和句型开始,但这并不等于只能用它们来表达类似幼儿程度的常识或概念,更不等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只能强调记背式的认知导向。在低年级利用“唱游式故事”教学英语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 什么是“唱游式故事”?

“唱游式故事”不同于一般的英语故事,一般的英语故事,多用陈述性语言,一些平淡、冗长的句子常常使一些初学者退避三舍。“唱游式故事”也不同于歌曲、童谣,歌曲、童谣由于内容单一,容易使记忆孤立。而“唱游式故事”汲取两者之长,用一个有趣的、完整的故事情节把歌曲、chant和简单句串联起来。既具有歌曲、童谣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特点,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内容丰富,有利于记忆保持、语感积累的特点。

二.唱游式故事教学的理论依据

1.符合有效输入语言的原则:

(1)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理想的输入语言是学习者可理解的,是语言习得的必备条件;而故事特别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听故事时,学生没有字字弄懂,也能理解意思,故事中许多词语的重复出现既自然又令人愉快,这样语言方面的困难就随之迎刃而解了。

(2)趣味性和相关性(Interesting and Relevant)输入的语言材料既要有趣,又要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相关联,这样学习者就可在不知不觉中轻松习得语言。故事能为孩子们学习与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根据语言的教学特点,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因为人们学习语言是为了用语言来表情达意。语言的表情达意功能是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发挥作用的。中国学生在国内学习英语,缺乏真实的语言情景,而故事来源于生活,是对人们生活的记叙和-12OK.Oh, what’s the time?

Look at, look at, look at the clock.Listen, listen, listen to the clock.Dang!

Wow, one o’clock.My god!In the afternoon!I’m so late.Quickly, quickly go to school.到了学校,小男孩不情愿地敲教室的门,结果挨老师骂了。

May I come in?

Come in, please.Sorry, I’m late.Late? Don’t be late again.小男孩垂头丧气地低着头,接受老师的训坼。回到家,母子对话:

(sing a song“两只老虎”旋律)Do you like the snowman? Do you like the snowman?

Yes, I do.Yes, I do.Do you like winter? Do you like winter?

No, I don’t.No, I don’t.Why? Why? Why? Why? Why?

(chant)Winter, winter, it’s cold.My hands, my toes, cold, cold, cold!

I get up late.I go to school late.My teacher is angry.I want to cry!Wu, wu…..在这里,语言的节奏、歌曲的旋律、故事的情节,都融合为一体。学习者在记忆词句时,情感、联想、节奏、韵律等因素共同起作用,学起来就会很容易。

(2)利用一些经典故事,如童话、传说,通过“旧瓶装新酒”,改编故事。如,在《牛津英语》Book 3A教学中,我巧妙借助了孩子们十分喜爱的白雪公主的故事。

The queen and Snow White 可恶的皇后在炫耀她的富有。I am the Queen.I’m very rich.(chant)I have a new dress,dress, dress.I have a new blouse, blouse, blouse.I have new scarfs, scarfs, scarfs.I have new gloves, gloves, gloves.I have a big house., house, house.I have a nice lorry, lorry, lorry..皇后又开始炫耀她的美貌。I’m very beautiful.Look!

(chant)

My eyes are big, big, big, big.My teeth are white, white, white, white.My mouth is small, small, small, small.My hair’s long, long, long, long.My hand is smooth, smooth, smooth, smooth.皇后在问魔镜。

皇后:Yes, please..白雪公主:Have some water.皇后: Yes, please.白雪公主:Have some more? 皇后: No, thank you.I’m OK, now.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I have a lizard.Do you like it? 白雪公主:Oh, how lovely!I like it very much.皇后:Here you are.白雪公主: Thanks.皇后:Ha, ha…… it’s your end.(小矮人回家了,看见了昏倒在地的白雪公主。)小矮人1: Ah, Snow White.Wake up, wake up!小矮人2:Don’t worry.On a tall, tall mountain, there’s a red, red flower.The flower can help her.小矮人3,4,5,6,7:Really? 小矮人2:Yes.小矮人们:Let’s go quickly.这个故事中包含了大量的本册教材中的大量单词,如mirror, queen, help, lorry, nest, telephone, television,lizard…..句型 How many …..can you see?

What’s that noise? I have….My hands are…….并且同时也有效复习以前学过的许多旧单词和旧句型。故事虽然很长,但是,在这里既有形象的凸出,又有情节的吸引;既有悬念的联想,又有意境的感受;既有对比的渲染,又有节奏的魅力;孩子们通过故事学习英语时,容易进入角色,而一旦进入了角色,也就自然进入了学习的角色。英语随着故事的思想感情内容和情节而直接印在学习者的脑海里,想忘都忘不掉。这样学得的英语,不仅记得牢,而且用得好。

四.如何组织故事教学

Step 1 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讲解过程中,教师可用图片和实物,或用一些动作和声响,或在英语中插入一些母语。初步教授一些新单词、新句型、新语法现象。在进行故事教学的第二个学期,学生有了较多积累后,我开始尝试让学生直接阅读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Step 2 突破重、难点 新单词、新句型的操练,可灵活运用游戏、竞赛、唱歌等多种教学法。

Step 3 再次熟悉故事

为了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印象及检查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我运用哑剧在讲台上做动作或表情,孩子们在台下猜测并说出句子。

Step 4 背诵故事

故事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同样的一个故事学生喜欢反复听讲,乐此不疲,所以能背诵故事也在情理之中。背诵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有上下文、有内容、有逻辑、有情节的连贯话语,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发展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我在教三年级学生学习《Oxford Book3A》教材时,在其基础上-6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春洞 《英语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2.Andrew Wright(原著)陈锡麟(导读)《讲故事 教英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吕良环 郑磊 ““理想”与“现实”之间——外语教学中语言输入的有效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三期 4.胡春洞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英语辅导报》小学教师版第24期 5.李绸合 “‘drama’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

6.闫赤兵 “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试论整体式教学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7.余素珍 “小学英语的故事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8.何安平彭伟强 “初学英语,兴趣第一“,小学篇《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年第5期

篇2:唱游式故事教学

关键词:导游式,多向互动反馈,导语,情境,主体参与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 应该充分挖掘出祖国语言文字中博大精深、浓情隽永的美,让学生乐学、爱学、善学。 导游式教学模式是以课文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根据主体教学理论和情境教育理论, 借鉴导游艺术学理论中与教学相通的规律、特点,所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充分发挥受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前提下,由教师搭台、牵引、点拨,让学生游历文中,感悟山河壮美、物华景缀、世事风情,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 “ 导”乃“ 游”之舟,“ 游”乃“ 导”中人,边“ 赏”边“ 游”,最终就会轻松自然地融会贯通。

一、课题的提出

从古代的“ 境界说”到现代国外的情景教育理论,均是创设一个情境,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进行字词句篇的学习、听说读写的训练。 小学生感性思维的特点也要求我们的教学富有情趣。 联系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不禁想起导游这一职业。 导游的特点有三:一是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二是谈吐风趣幽默,悬念迭起,智慧顿生;三是以游为主,以导为辅,游中串导,导牵游踪。 这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位置是多么的相似。

现代大语文教学观要求我们走出本学科的限制, 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开阔的眼界接触周边学科,融会自家学说。 借鉴旅游学中的导游艺术指导教学实践自然大有裨益。 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有60%的课文是介绍祖国大好河山、人文景观、历史科学名人的,有的还直接是游记,这些课文便是运用导游式进行教学的典范。即便是一些不很合适的课文或基础训练等教学内容, 也可以借鉴导游艺术的思想,设计成漫游童话王国等训练形式,让学生在“ 知识王国”的游历中感悟学习。

二、导游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本课题研究在于创设合适的情境, 让学生能自由轻松地主动学习,而进行的一种较易操作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根据主体教学理论并借鉴导游艺术理论和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等, 建构多向互动反馈关系如下:

其中,图1中欣赏评点在教学中互相融合,且可以多次反复, 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根据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先感知后把理解反馈给老师,或在“ 旅游小组”中交流反馈,再由教师启发引导作出评点,这与导游活动中,导游讲述为游客欣赏服务是完全一致的( 如图2) ,这一过程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体。 导语部分以老师模仿导游解说导游词导入,或变换一些道具导入, 结语部分可用语言渲染情境,简单小结或是创设悬念,导游式教学的作业大都是游记、仿作、读后感,字词句的学习在欣赏与评点中解决。

在导游式教学模式的备课过程中,教师除了掌握课文的作者、 写作背景外,还要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扩大知识面, 增加信息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 桂林山水》 为例,教师除熟知桂林山水的特点、分布、成因外,还要了解地方的民俗、各种典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兴致盎然。 此外,教师的语言一定要优美,引语、串语、评语,也要像导游那样融智慧与美于其中,要巧妙地结合课文本身蕴涵的美来设计自己的语言。 而且,在教学中时刻不能忘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要激发其好奇求知的兴趣,放手让学生去感悟体会,教师在极紧要处点拨一二,而不是越俎代庖。

三、导游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施

1.注重导语的简练精美

“ 导游”的语言能启发思考,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讲授《 颐和园》 中的长廊一段文字时,通过投影仪、大屏幕,就能使颐和园的长廊动态地展现在游客面前。 这时, 教师在一旁伴着音乐,用娓娓动人的语言介绍长廊,使“ 游客们”听着、看着,如在园中游。如此游历之后,游客们又怎能不心生赞叹,深受感染?又怎能不跃跃欲试,读读课文,体验长廊的美呢?

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音乐、 表演、 语言渲染情境, 以生活、实物、图画展现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学《 植物妈妈有办法》 的三、四、五小节时,我特地选录了一段录像,配上优美的音乐,伴以动情的朗诵,将学生带到生机勃勃的田野去游玩,去聆听蒲公英妈妈和孩子的告别,参与苍耳和小兔的游戏,欣赏豌豆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的顽皮。“ 游”完之后,提出问题引发“ 小游客”讨论:你觉得哪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最有趣? 为什么? 由于在“ 导游”过程中给了学生新鲜感性的材料,他们如临其境,就能兴致勃勃地侃侃而谈,学生的兴趣、美感、语言都得到了引导和发展。

又如,在教学《 瀑布》 第一小节时,教师为导游,带着学生去“ 倾听”瀑布的声音,使学生真切地用耳去感受,用心去体验———

师:各位游客,沿着山路寻觅瀑布,我们先听到了———( 师用电脑放出瀑布的声音)

生( 不约而同) :瀑布的声音!

师:仔细听听,瀑布的声音像什么?

生: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 一生模拟瀑布的声音 )

师 : 这像瀑布吗 ?

生:不像。 是叠叠的浪,阵阵的风,他的风浪太小了。

这时,导游让“ 游客”分成两组,分别模拟叠叠的浪,阵阵的风, 教室里一片欢腾的“ 风浪”声。“ 游客”表演了,感受了,如临其境,教师不用讲解,他们已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导游式教学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 必须优选那些形象鲜明的感知目标,作为观察的客体,构成典型的可以“ 游历”的场景,或者是生活的一角,使情境具有鲜明性和新异性。

3.导游式教学模式注重体现大语文思想,联系文章介绍作者、 写作和时代背景等

“ 生导生游”是导游式教学的最高境界,激起学生的导游欲望后,要培养学生自己做导游,通过他们自己分析课文,熟知内容,介绍景点, 老师可给予备课指导和协助。 在导游式教学模式的课堂里,学生不会被每篇课文的狭小天地所局限,避免了“ 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学生兴趣浓厚,而且“ 广闻见”,开阔了视野,开始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

4.导游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说写能力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喜读山水文章,喜欢游历祖国山河,并把每一次的语文学习当成一次快乐的经历。学生非常活泼,说话能力很强,善于表达,说话的完整性和准确表达率达90%人次,有不少学生经常使用导游式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见闻, 有的学生还能即兴介绍自己刚游览过的景点( 相当于口头作文) 。 在书面作文中,学生普遍擅长写景一类的文章。

在上《 黄山奇石》 一课前,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我让几个导游小组在课外广泛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一周后,他们有的拿来了介绍黄山的文章;有的同学去过黄山,带来了游览图;有的从网上下载了黄山风景图片……这时,一个学生问我:“ 老师,我们做了这么多准备,能不能让我们也过过当导游的瘾? ”“ 是啊! 我们能不能来个自助游?”好啊!这不是更能体现导游式的特点、优势和最终目标吗?“ 当仁不让于师”,学生争先恐后,拓展出了精彩纷呈的“ 生导生游”新局面。

篇3:唱游式故事教学

关键词:导游式;多向互动反馈;导语;情境;主体参与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应该充分挖掘出祖国语言文字中博大精深、浓情隽永的美,让学生乐学、爱学、善学。导游式教学模式是以课文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根据主体教学理论和情境教育理论,借鉴导游艺术学理论中与教学相通的规律、特点,所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充分发挥受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前提下,由教师搭台、牵引、点拨,让学生游历文中,感悟山河壮美、物华景缀、世事风情,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导”乃“游”之舟,“游”乃“导”中人,边“赏”边“游”,最终就会轻松自然地融会贯通。

一、课题的提出

从古代的“境界说”到现代国外的情景教育理论,均是创设一个情境,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进行字词句篇的学习、听说读写的训练。小学生感性思维的特点也要求我们的教学富有情趣。联系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不禁想起导游这一职业。导游的特点有三:一是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二是谈吐风趣幽默,悬念迭起,智慧顿生;三是以游为主,以导为辅,游中串导,导牵游踪。这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位置是多么的相似。

现代大语文教学观要求我们走出本学科的限制,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开阔的眼界接触周边学科,融会自家学说。借鉴旅游学中的导游艺术指导教学实践自然大有裨益。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有60%的课文是介绍祖国大好河山、人文景观、历史科学名人的,有的还直接是游记,这些课文便是运用导游式进行教学的典范。即便是一些不很合适的课文或基础训练等教学内容,也可以借鉴导游艺术的思想,设计成漫游童话王国等训练形式,让学生在“知识王国”的游历中感悟学习。

二、导游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本课题研究在于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能自由轻松地主动学习,而进行的一种较易操作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根据主体教学理论并借鉴导游艺术理论和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等,建构多向互动反馈关系如下:

其中,图1中欣赏评点在教学中互相融合,且可以多次反复,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根据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先感知后把理解反馈给老师,或在“旅游小组”中交流反馈,再由教师启发引导作出评点,这与导游活动中,导游讲述为游客欣赏服务是完全一致的(如图2),这一过程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导语部分以老师模仿导游解说导游词导入,或变换一些道具导入,结语部分可用语言渲染情境,简单小结或是创设悬念,导游式教学的作业大都是游记、仿作、读后感,字词句的学习在欣赏与评点中解决。

在导游式教学模式的备课过程中,教师除了掌握课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外,还要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桂林山水》为例,教师除熟知桂林山水的特点、分布、成因外,还要了解地方的民俗、各种典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兴致盎然。此外,教师的语言一定要优美,引语、串语、评语,也要像导游那样融智慧与美于其中,要巧妙地结合课文本身蕴涵的美来设计自己的语言。而且,在教学中时刻不能忘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激发其好奇求知的兴趣,放手让学生去感悟体会,教师在极紧要处点拨一二,而不是越俎代庖。

三、导游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施

1.注重导语的简练精美

“导游”的语言能启发思考,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讲授《颐和园》中的长廊一段文字时,通过投影仪、大屏幕,就能使颐和园的长廊动态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这时,教师在一旁伴着音乐,用娓娓动人的语言介绍长廊,使“游客们”听着、看着,如在园中游。如此游历之后,游客们又怎能不心生赞叹,深受感染?又怎能不跃跃欲试,读读课文,体验长廊的美呢?

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音乐、表演、语言渲染情境,以生活、实物、图画展现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的三、四、五小节时,我特地选录了一段录像,配上优美的音乐,伴以动情的朗诵,将学生带到生机勃勃的田野去游玩,去聆听蒲公英妈妈和孩子的告别,参与苍耳和小兔的游戏,欣赏豌豆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的顽皮。“游”完之后,提出问题引发“小游客”讨论:你觉得哪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最有趣?为什么?由于在“导游”过程中给了学生新鲜感性的材料,他们如临其境,就能兴致勃勃地侃侃而谈,学生的兴趣、美感、语言都得到了引导和发展。

又如,在教学《瀑布》第一小节时,教师为导游,带着学生去“倾听”瀑布的声音,使学生真切地用耳去感受,用心去体验——

师:各位游客,沿着山路寻觅瀑布,我们先听到了——(师用电脑放出瀑布的声音)

生(不约而同):瀑布的声音!

师:仔细听听,瀑布的声音像什么?

生: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一生模拟瀑布的声音)

师:这像瀑布吗?

生:不像。是叠叠的浪,阵阵的风,他的风浪太小了。

这时,导游让“游客”分成两组,分别模拟叠叠的浪,阵阵的风,教室里一片欢腾的“风浪”声。“游客”表演了,感受了,如临其境,教师不用讲解,他们已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导游式教学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优选那些形象鲜明的感知目标,作为观察的客体,构成典型的可以“游历”的场景,或者是生活的一角,使情境具有鲜明性和新异性。

3.导游式教学模式注重体现大语文思想,联系文章介绍作者、写作和时代背景等

“生导生游”是导游式教学的最高境界,激起学生的导游欲望后,要培养学生自己做导游,通过他们自己分析课文,熟知内容,介绍景点,老师可给予备课指导和协助。在导游式教学模式的课堂里,学生不会被每篇课文的狭小天地所局限,避免了“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学生兴趣浓厚,而且“广闻见”,开阔了视野,开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

4.导游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说写能力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喜读山水文章,喜欢游历祖国山河,并把每一次的语文学习当成一次快乐的经历。学生非常活泼,说话能力很强,善于表达,说话的完整性和准确表达率达90%人次,有不少学生经常使用导游式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见闻,有的学生还能即兴介绍自己刚游览过的景点(相当于口头作文)。在书面作文中,学生普遍擅长写景一类的文章。

在上《黄山奇石》一课前,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我让几个导游小组在课外广泛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一周后,他们有的拿来了介绍黄山的文章;有的同学去过黄山,带来了游览图;有的从网上下载了黄山风景图片……这时,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们做了这么多准备,能不能让我们也过过当导游的瘾?”“是啊!我们能不能来个自助游?”好啊!这不是更能体现导游式的特点、优势和最终目标吗?“当仁不让于师”,学生争先恐后,拓展出了精彩纷呈的“生导生游”新局面。

现代大语文教学观要求我们突破本学科的限制,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开阔的眼界接触周边学科,融会自家学说。借鉴旅游学中的导游艺术服务教学实践自然大有裨益。同时,在师导生游中,着眼于把人文精神渗透到语言因素的教学之中,力求做到水乳交融,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全明.小学语文教育科研[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篇4:浅谈唱游与律动课堂的愉快教学

一、愉快地学习歌词, 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多数的弱智儿童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的说话会口吃, 有的只说一两个词语, 有的只说半句话, 有的刚学过的字词一会儿就忘了。针对智障儿童的语言特点, 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而唱游与律动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歌唱的教学, 要顺利地完成唱游与律动课的歌唱教学任务, 必须让学生流畅地读歌词, 熟练地记住歌词, 所以, 在唱游与律动课中, 要重视歌词教学, 通过愉快地学习歌词来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首先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愉快地进行歌词教学, 如通过创设故事的情境、游戏的情境, 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形式多样的游戏来调动培智儿童的积极性, 吸引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兴奋起来。这有利于补偿他们反应迟钝、感官范围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缺陷, 所以, 在歌词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为学生创设围绕歌词内容的美丽情境, 在情境中理解、记忆歌词,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词。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记住歌词, 可以采用有节奏地、愉快地朗读歌词的方法, 让学生一边打节奏一边朗读歌词, 通过愉快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的练习, 不仅可以很快地牢记歌词,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如培智教材第十一册歌曲《小燕子》, 可设计以下节奏训练:

练习时, 配上打击乐器, 如双响筒、铃鼓。一部分学生用双响筒打节奏, 一部分学生用铃鼓打节奏, 另一部分学生在休止符处拍手, 熟悉后大家一起一边打节奏, 一边朗读歌词。这样, 通过愉快的节奏、歌词练习, 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歌词的理解及记忆, 也掌握了这首歌曲的基本节奏。

二、培养智障儿童的节奏、律动与歌唱的协调能力

弱智儿童能准确地、完整地学会唱一首歌是非常困难的。在唱游与律动课中除了培养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之外, 还应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律动感, 以及使用简单乐器的能力。而适时地加强弱智儿童的节奏、律动与歌曲的协调性的训练,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快乐地学习歌曲。

1、加强音乐节奏的训练, 培养节奏感。节奏是音乐的基础。每一段音乐、每一首歌曲都有不同的节奏型。有的节奏较简单, 有的节奏较复杂。要让弱智儿童掌握一首歌曲的不同节奏, 首先要加强他们的节奏训练。在教学中, 我常常从学生的名字、数字等这些孩子们熟悉的语言中找出最简单、最小的节奏型, 来进行最初的节奏训练。训练时通过拍手、拍腿、跺脚等进行节奏练习, 让学生感受、体验从节奏练习中带来的快乐, 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如:在学习二拍子的歌曲时我设计了学生的名字节奏练习, 配上打击乐器三角铁, 每位学生通过反复的名字练习, 很快掌握了二拍子的简单节奏型, 节奏如下:

2、培养节奏与歌曲的协调性。为了培养弱智儿童的节奏与歌曲的协调性, 我通常采用一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学生学完歌曲后, 再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合奏歌曲, 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如教学《妈妈对我说》, 学生学会歌曲后, 我选择三角铁、沙槌、配上节奏一起演唱:

通过以上节奏的练习, 学生较有兴致地一边打节奏一边演唱歌曲, 一方面巩固了歌曲的演唱, 一方面通过三角铁、沙槌的使用,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了学音乐、用乐器的愉快心情, 从而培养学生节奏与歌曲的协调性, 纠正智障儿童动作与语言不协调的毛病, 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3、培养律动与歌曲的协调性。音乐应是和身体动作相结合的。人类音乐萌生之初皆为载歌载舞, 这也是最符合智障儿童多动的特点。所以, 在唱游与律动课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应增加律动的训练, 从而培养学生律动与歌曲的协调性。如教学《小燕子》第三课时, 我设计了三拍子的律动动作:十字步挽花, 配上歌曲一起演唱。教师用简单的律动就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 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及兴趣, 整堂课都是非常活跃的。通过快乐学习的过程, 让学生感受律动和歌曲所带来的愉悦心情。

三、与生活相结合, 创设愉快的生活情境

音乐来自于生活。从生活中选择相关内容、创设生活中的情境, 是体现音乐教学生活化的一种教学手段。例如:教学培智教材第一册歌曲《两只小象》, 我先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两只小象就像好朋友一样, 在河边见面时互相打招呼、互相握手问好;懂得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见面时可以互相问候、相互握手等基本礼仪。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 创设一个让学生互相问候、互相握手的情境:同桌之间见了面互相问候、互相握手。通过同学之间的问候、握手练习, 培养了学生从小懂礼貌、讲团结的基本礼仪, 懂得如何与人交往的基本常识,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又如:教学《漱口》一课时, 在理解歌词这一环节, 我创设了让学生学漱口的情境:准备一人一口杯的水和一只水桶, 让学生学漱口。根据歌词一步一步地学漱口:手拿花花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张开嘴, 咕噜咕噜吐口水。在学漱口的过程中, 学生较高兴地学会了漱口的方法, 从中培养了弱智儿童从小要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这样, 通过生活化的音乐教学, 智障学生较牢地记住歌词并理解歌词的含义, 也较快地掌握歌曲的演唱, 从中体验了生活音乐的美感及快感。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 才有学习的动力。对于弱智儿童更是如此。在唱游与律动课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学需要, 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儿童歌曲, 给学生扩大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欣赏《劳动最光荣》《铃儿响叮当》《小燕子》《两只老虎》《我爱北京天安门》等他们比较熟悉的歌曲, 旋律优美动听, 曲调流畅上口, 优美的画面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具有吸引力。如:在教学《两只老虎》这一课时, 课件荧屏上画了两只老虎, 让学生仔细分辨:老师画的这两只老虎和动物园的真老虎有什么不同, 而后多媒体播放动物园的真老虎。同学们的注意力非常地集中, 不一会儿问题就被学生发现了, 一个学生高兴地跳了起来说:“老师, 我发现了, 一只老虎没有耳朵, 一只老虎没有尾巴。”同学们的发现让他们很兴奋。在这个时候, 我因势利导, 让同学们来读歌词:“一只没有耳朵, 一只没有尾巴。”当同学们基本记住这两句话的时候, 再出示其它歌词进行学习, 很快智力较低的学生也能把歌词记住了, 这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 全班13人有5位同学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了, 课后还有不少学生情不自禁地在演唱这首歌曲呢。我想:这也是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成功而表现出来的快乐吧。

篇5:唱游式故事教学

关键词:B/S模式;三层架构;探游式教学;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9-0046-04

一、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的网络教育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在网络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网络教学平台,其中不乏精品,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教学平台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后,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用”分离

大多数的教学平台仅仅起到知识传递的作用,不能为学习者提供实践的机会,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虽然有些游戏类的教育软件可能会创设一些虚拟的情境,但是整个的任务必须按照系统预先设定好的流程来进行,学习者无法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2.资源库建设滞后

相当多的软件资源库建设是一次成型的,虽然资源库容量比较大,但大都是教育资源的简单罗列,缺乏教学设计。建设好后无法进行内容的扩充或资源的重利用。除此之外,教育资源库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资源建设缺乏创新,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

3.平台功能扩展与组件重利用困难

平台开发过程中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上,却忽视了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如:灵活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与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1]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没有把握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原则;(2)缺乏有效的资源共建共享保障机制;(3)缺少好的系统开发架构,过多关注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忽视了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因此,本课题的设计开发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用”结合为原则,更多地考虑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

二、探游式教学概述及其平台实现方式

探游式教学是一种基于知识元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按章节进行不同,它突破了课程的概念,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进行元化处理,使其成为不可再分的具有独立意义的知识元。根据欲创设的教学情境的需要,将知识元与情境素材进行结合,构成探游式教学的主场景。学习者进入高度仿真的教学情境,通过与情境系统的互动,逐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满足学习者“做中学,学中做”的需求,充分遵循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探游式教学平台是一款名为“管理大师”的管理类学习软件。“管理大师”探游式教学平台中不仅包含涉及管理学科多门课程的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物流与供应等虚拟现实的经营管理内容,还设置有与之相关联的学习路径梳理、学习笔记、相关讲座、学习测试、学习进度、学习交流(邮件系统、论坛或博客系统等)、适时综合评价等学习支持模块,以及即时信息、提示系统、学习激励等辅助功能。[2]探游式教学平台交互机制的引入不仅可以满足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学平台之间、学习者与教学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还可以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将其作为新的教学资源推荐给后来的具有相同学习目标的学习者。教育资源也可以因为学习者的使用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优化,满足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要求。

“管理大师”采用了C/S模式开发,客户端功能完备,依托客户端电脑的处理能力可以处理绝大多数的交互请求,处理完成后将其提交给服务器端,节省了服务器端的资源。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C/S模式也显现出越来越多的不便捷,不管是客户端的安装,还是系统软件的升级,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给管理人员带来很多的不方便。随着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WEB技术的不断更新,B/S模式作为新的开发模式开始逐渐取代C/S模式。与C/S模式下“胖客户端”对客户机电脑的较高性能要求不同,B/S模式下客户机只需要有浏览器就能实现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事物逻辑的处理也主要在服务器端进行,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前端进行处理。另外,对于系统的维护升级,管理员只要在服务器端进行操作即可,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劳动量。

因此,本课题采用B/S模式下三层架构的形式对探游式教学平台进行设计开发。

三、三层架构的探游式教学平台设计

正如一个好的建筑物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建筑设计一样,一个系统若要兼顾功能性、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等需求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系统框架设计。

1.平台设计原则

(1)简单实用

简洁的操作界面,实用的功能安排,让学习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该系统的操作流程。

(2)安全稳定

安全稳定是一个系统最基本的需求。容错功能以及多层次安全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系统处在一个适当的安全等级。

(3)可扩展与可重构

网络技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要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应用预留扩展接口。代码编写遵循模块化开发原则,系统重构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

(4)资源共建与共享

开放共享,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资源的建设中来。

2.三层架构概述

所谓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系统结构从上至下划分为三层,依次是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如图1所示。三层架构是系统架构设计中最常用到的,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结构。

分层式结构的运用,可以把整个任务划分成具体的小块,每个开发人员只关注属于自己的任务。例如,数据库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数据库的设计开发,而不必关心数据访问层的代码如何编写;业务逻辑层的开发人员可以只关心各种功能逻辑的设定与开发,而对用户交互的形式不做考虑;表现层的开发人员只需要关注用户界面的布局及各种操作体验等等。这样分工合作,齐头并进,大大加速了系统的开发进度。另外,松散耦合的运用,可以改变系统内部各个逻辑互相纠缠依赖的现状,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性。不仅可以保证系统平台良好的可扩展性,同时也可以保证系统各个模块的复用性。每个功能模块只需要开发一次,即可通过统一接口实现多次调用,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比如,在探游式教学平台中大量用到的某个功能,只需要编写一次代码,然后将其封装,定义好接口之后,就可以随时调用,实现了代码复用,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当然,要满足上述需求,就必须有一个标准,只有系统的开发过程满足了一定的开发标准,才能确保这个系统是可重构的、可扩展的。概括来说,分层式设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分散关注、松散耦合、逻辑复用、标准定义。[3]

3.探游式教学平台的架构设计

探游式教学平台的架构如图2所示。

表现层分为四个版面:新闻导学、论坛、个人主页、探游社区。

其中探游社区是探游式教学平台的核心版块,也是进行探游学习的主战场。本课题针对会计学科运用探游式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开发了探游式教学平台,它以商场、超市等的财会计算为线索,将元化后的知识元与主题单元相整合,通过Flash等技术创设相关学习情境,对所学内容进行仿真练习,让学习者在仿真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获取财会知识,构成自己的知识架构。[4]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选择是否查看课堂教学录像,也可以选择是否进行在线测试。另外,探游式教学平台还提供学习交流、适时综合评价、学习路径梳理等学习支持模块,以及即时信息、提示系统、学习激励等辅助功能,帮助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并支持记录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系统之间的良好互动,将其作为新的教学资源推荐给后来的具有相同学习目标的学习者,保证教学资源的持续发展。教育资源因为学习者的使用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优化,满足了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要求。

探游社区如图3所示。

业务逻辑层位于表现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包含了系统绝大部分的逻辑结构。业务逻辑层的引入,使得以前极易紧密耦合在一起的大量代码,以模块的形式彼此之间处于松耦合的状态,降低了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性,便于系统的维护升级。

数据访问层连接数据库和业务逻辑层,主要是接收业务逻辑层传来的指令,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四、探游式教学平台的实现

探游式教学平台采用三层架构来进行设计开发,主要运用Struts+Spring+Hibernate的框架集合,通过XML技术来进行数据交换。数据访问层使用Hibernate框架,表现层采用当前流行的Struts框架,业务逻辑层则使用Spring框架提供的MVC和Struts2来实现。[5]

1.关键技术

(1)即时数据的处理反馈

本研究的初衷是实现可供资源自由组合的框架设计,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但又应满足相互之间数据处理与反馈的实时准确。Ajax技术可以实现局部数据的提交和刷新,保证即时数据的处理与反馈。通过与JQuery技术的联用,可以实现多浏览器的兼容,方便地处理HTML文档、实现动画效果。

(2)数据加载效率问题

探游式学习平台采用B/S架构,绝大多数的数据处理都在服务器端进行。学习者通过浏览器进入探游平台进行探游学习,怎样确保数据的加载效率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本课题采用Hibernate框架来进行数据层开发,Hibernate框架具有的二级缓存功能,支持延迟加载,可以将读取的数据存放在特定容器中,满足数据的高速加载。另外,系统对于数据库的访问,最常用的就是SELECT操作,在此情况下成批装载可能比单行装载效率更高,较短的SQL语句比较长的SQL语句的运行效率更高。[6]

2.三层架构的技术实现

(1)表现层的实现

表现层位于系统的最表面,是系统展示给用户的界面。用户可以在这里输入数据并查看服务器端处理后返回的数据,实现与系统之间的交互。表现层的实现主要使用Ajax、JQuery、DHTML与Activex几种技术。其中通过Ajax技术实现局部数据的提交和刷新;通过JQuery兼容多种浏览器,方便地处理HTML文档、实现动画效果,并与Ajax集成实现用户异步刷新的功能;使用DHTML和Activex控件完成事件处理、相关验证、控制总体样式以及资源上传和下载,便于后期的系统维护。

(2)业务逻辑层的实现

业务逻辑层集中了整个系统的功能逻辑,是整个系统架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业务层主要通过使用Spring框架和Struts2框架来实现,其中Spring的MVC方式的运用方便后期的维护和管理。而Struts2则集成了WebWork底层的核心控制原理,使得开发流程缩短,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易于与Spring集成使用。系统功能的逻辑控制则使用Request对象以及Response和Session对象来实现。[7]

(3)数据访问层的实现

数据访问层位于系统的最底端,用来连接数据库与业务逻辑层。它接收业务逻辑层传来的指令,然后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操作。简单来说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的操作。数据访问层主要由Hibernate框架来实现,使用Hibernate框架可以降低业务逻辑和底层数据库之间的耦合性,便于系统的维护。

探游式教学平台开发完成后,本课题组选取十数名学生(无财会领域背景)对其进行功能性测试,结果显示探游式教学平台提供的仿真探游情境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者在自主探游的过程中体会到元化在探游情境中的财会知识,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同时论坛、学习轨迹记录等交互机制的引入,能够满足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系统之间、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交互需求,避免了网络教育中学习者的孤立学习。而三层架构的运用,使得探游式教学平台不仅满足了网络教育的基本需求,更满足了系统的一系列非功能性需求,在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模块的可重用性以及系统架构的可重构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结束语

探游式教学是一种基于知识元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探游式教学平台是融合了探游式教学的思想理念,综合运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搭建而成的教学平台,它创设的探游情境不仅满足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需要,还可以提供给学习者仿真训练的机会,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实战水平。除此之外,它还提供多种学习支持模块。三层架构的运用,使得探游式教学平台在满足各种功能性需求的同时,兼顾了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进一步扩大了探游式教学平台的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孙晓梅,耿庆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4):91-93.

[2]万嵩.探游式教学资源——提高成人教育绩效的资源建设范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69-72.

[3]滕翼飞.基于多层结构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架构与中间层设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李学儒.基于SecondLife的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0):34-36.

[5]陈辉等.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的整合实现[D].开封: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6]贺南南,唐军.基于JSP平台的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11(3):75-77.

[7]路鹏,周东岱,钟绍春.面向区域基础教育的资源共建共享支撑平台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2):104-108.

上一篇:描诚的友谊为话题小学作文500字下一篇: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