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以待人议论文

2024-04-19

谦以待人议论文(通用6篇)

篇1:谦以待人议论文

温以待人的美文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公平,都希望被温柔以待,都希望蒹葭苍苍!可是你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我们身边有好多的人,也就有了好多的问题,当然也就有了好多的难题啦!当他们埋怨时,我却也无能为力!这些问题也许并非是所有人的难题,或者说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只是因为个人的心性、情感、生活、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的不同,而导致为人处事的不同!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啦!

我们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期望,都希望事事如意,可是谁又能真正拥有呢?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不如意,不公平。也许你会对这些“不”字大骂、悲伤、愤怒!可是你真正去看待了吗?

什么才何为公平呢?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着许多“不”!不公,不意,还有黑暗。对我们平凡人来说,我们不能去抒写历史,但我们可以温以待人,我们不能去改变自然,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

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我们都不需要考虑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我们只需要考虑努力生活,勇敢拼搏,为了更好的明天,为了自己,为了父母,为了一个丽人,为了一段蒹葭苍苍的爱情!

我们的生活不会平平坦坦,总会磕磕碰碰,生活总是不如意,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未来有风雨,但是也会有彩虹。

我们身边有好人,也就有坏人,但我始终相信好人永远是多于坏人的。我看得到美好的一面,也看得到黑暗的一面,我看得到的邪恶残忍的一面,也看得到美丽善良的一面。我们无法改变一切,但可以改变一些!我愿意去看他人的优点,而不是去放大他人的缺陷,我不会去记住那些狠毒的打击,冰冷的眼,我更愿意以笑相对,我更愿意记住他人的好。我愿意宽容世界,而不是去挑剔他人,我不是为了显示我的大度,也不是为了体现我的大方!我只是想让你明知道,与其说自己国家落后,辱骂自己的国家,不如努力充实自己,去建设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付出不愿得到同等的回报,之后我依旧会觉得我是幸运的。

如果一个人心心念念的厌恶自己,那么他会放弃自己,如果你心中阴暗的一面不断扩张,那么光明终会有被吞噬的一天,为什么不做回真正的自己呢?给自己最强大的力量,哪怕全世界都放弃了你,但你还在坚持,我不放弃,哪怕是不能拥有全世界,也要拥有自己的天。你有这种勇气吗?

我们身边会有一些支持赞赏你的人,当然就会有些人贬低你,不断放大你的缺陷,不断攻击你。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总是会有那么一批人。但不管如何你要相信,赞赏你,爱你的`人很多,我们应该记住地是赞赏我们的人,他们给了我一只有力肩膀,我们也要给他们一片美丽的夕阳!

遇事对人,不是因为在网络上谁也不认识谁而随意诋毁,辱骂他人,不是在问题还不清楚前就蠢蠢欲动,不是一言不合就问候他人长辈,也不是在名胜古迹旁的雁过留声。

一个人的知识、文化、素养你搞清楚了吗?知识只是你明白一些理论,能力不欠缺。文化和素养我觉得和知识关系不大,你能随手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在马路上愿意听一听红绿灯的指挥,我想这些素养慢慢会在你身上成为一种文化,感染着你身边的人。

一个人的想法也许只有自己知道,但是这些却会在你的行动中进行,明天如何,谁也不知道!就因为有了未知,才充满了诱惑,如果明天一望到头,明天一定不美满,只有有了看不尽的云端,数不完的新奇,生活才会有意义。我们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用我们的行为去抒写。你想被温柔以待,你就要温柔待人!

我们在长大,父母在变老,一个个狠心的孩子们,请你们温柔对待你们的父母吧!不要待到花凌日,才明花开时。

我们都是没有伞的孩子,只有不停的奔跑,前方才会有避雨的亭子,我们都是没有梦想而又在为梦想打拼的人,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持续努力,因为一个只能努力的人再不努力就完了!温以待人,生活才会处处夕阳,温以待人,生活才会点点留香!

篇2:谦以待人议论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宽以待人,学会与人相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徐则林这一对联,名传千古。品味这句话,就是宽以待人。细细想来,意味深长。

宽容,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自古以来,有多少宽容之事迹,令人感动又感悟深刻。著名的将相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此事至今,依然被当做宽容之典范。如果当时蔺相如并没有对廉颇容忍,那么将相不和,秦国便不再惧怕赵国,那边是国破的后果了!像这样的宽容,有的时候,就是不计较一些小事情,往往对大局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然而如果在这种小事情上斤斤计较,不能做到宽容。那么很可能成不了大事,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一败涂地。

历史上很多事实,都证明了宽容,这一传统美德的必要性。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过:“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所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让自己宽容豁达一些,才能正确处理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当我们与同学有了矛盾之后,要多找找自己的错,勇于承认自己的错,“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决矛盾,你才能赢得同学的谅解和尊重;如果你的眼睛里只盯着别人的缺点,却看不见自己的毛病,则只会把问题激化,长久下去,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你交往,你的身边就会没有一个朋友。对待朋友,如果心胸开阔,那么你还怕什么失去朋友呢?宽容,是真的可以增进友谊,影响与人相处的关系的啊!

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我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1、善用“礼貌用语”;

2、与人相处,尊重为先;

3、互相帮助,双方受益;

4、学会宽容,与人为善。

同学们,当我们手捧鲜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是我们自己的手。让我们从宽以待人做起,愿礼貌、宽容、谦让之风吹遍整个统一路校园。

篇3:严以律己,严以待人

冬日之日,可爱;夏日之日,可畏。二者之间倒也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太阳,只是给人的感觉不同。温柔和善没脾气的人普遍比较受欢迎,如冬日之日温和宜人,易于亲近,在帮助朋友方面主要是给予感化和鼓励。而我这种比较严厉且个性很强的,则如夏日之日,酷烈刚硬,容易使人心生畏惧,缺乏亲和力。我是个直率的人,想说的都憋不住,对旁人身上的问题进行监督提醒甚至尖锐的批评都是常有的,曾经目睹初中闺蜜随手丢垃圾而拽着她不让走,不依不饶非要她捡起来。

朋友挑食,番茄青椒洋葱木耳圆白菜等全都不吃,跟她一起吃饭我简直胸闷气短,几乎要消化不良。我向来看不惯挑食的小孩,被家长惯得过于娇纵矫情,挑三拣四也容易营养不良。况且朋友瘦得像根杆子,根本没有任性的资本。我质问她为什么不吃番茄,她说太酸。我尝了一口确实不酸,食堂大厨加了足够的糖。我又问青椒有什么问题,她说吃多了觉得苦。我吃完一盘也没尝出她所谓的苦。最后我知道,她就是被家人宠得过了头,对蔬菜有偏见,看见某类食物就不吃,倒不是忍受不了那味道,而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儿,一开始就拒之千里。说得多了,她也就慢慢动摇了,愿意试着接受那些无辜的、被她歧视许多年的东西。

除此之外,她还作息不规律,做事难以坚持。每次我问她晚上几点睡觉,她都支支吾吾,最后承认睡得太晚所以第二天缓不过来,再听我絮叨一遍熬夜的危害。还有一次她决心每天跟我一起去操场跑圈,锻炼身体。你要跑多久?我毫不抱希望地问。一年吧,至少要坚持完这个学期。她倒蛮有信心。我想起她之前心血来潮的事,毫不留情地揭露她的浮躁:你能跑一周就谢天谢地了。为什么?她叫道。我冷冷地说,去年你也说要坚持跟我跑步,结果跑了四天就不了了之,你忘了?她略感羞愧又忍不住大笑,用手指戳着我说,你不要这么尖锐好吗?太不给人面子了!我依旧板着脸说,我说的只是事实罢了,我只是想让你正视你自身的问题。

我敢说这一切对她都是必要的提醒,如果我对她宽容,她身边又到处都是舍不得批评她的“冬日之日”,那她何时才能正视自己深重的问题,突破她自身的局限?作为朋友,我觉得我对她有责任。我希望我的朋友们越来越好。

以前有人问我:“你们处女座是不是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禁止别人碰自己的东西,自己却乱动别人的东西?”我认真地回答:“不,而是严以律己,严以待人。至少我是如此。”在宿舍,我从不乱碰别人的东西,也反感别人私自挪动或使用我的东西。当然,像剪刀、订书机、暖水壶之类的我不介意,但是私人物品比如毛巾、水杯、书本之类,如果忽然找不到了,我会郁闷烦躁。在别人睡觉时我会尽量轻手轻脚,以免发出噪音吵醒她们,我睡觉时也需要她们同样小心。

有一次,我义正辞严地批评一个朋友不够重视友情,冷落了许多人。朋友不服气地说,你凭什么要求别人像你一样呢?我被结结实实地问倒了。是啊,我凭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有权按自己的意愿为人处世。别人确实不喜欢不想要的东西,我又何必苦口婆心地劝说?我怎么知道我的提醒对他们来说不是帮助而是误导?

于是我开始怀疑不该随便拿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一个朋友有迟到的习惯,总是拖到最后几分钟才出门,然后风风火火一路狂奔。之前我总是等得心烦意乱,等她到了之后劈头盖脸一通指责。后来我试着心平气和地接受她的做事风格,静静地等,不去在意她究竟迟到了多久。她很诧异,问我为什么没有批评她。我说我觉得准时很重要,所以我自己必须做到,但似乎无权对你也如此苛求。有的朋友就是喜欢熬夜,喜欢吃不太健康的食物,喜欢常年不运动,他们心安理得且快乐自在地活着,我似乎无权干涉他们的生活方式,无权剥夺他们的心爱的享受。每个人都该警惕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哪怕是权威的老师。谁都不能过于自信,以为自己是对的而强求别人附和。大学里一位老师说,他现在开始犹豫要不要像以往那样强力推荐鼓励学生读研读博,他个人觉得为了学术放弃许多东西是值得的,但并不代表这条路适合所有人。到底要不要激励别人吃苦去做大鹏?万一人家身为麻雀能活得更快乐呢?

话又说回来,有时候能拉一把就拉一把,特别是在一些利弊分明的事情上。平日遇上大小假期我都会回家,有一次重回学校,下铺的舍友很高兴地说:“高源,真高兴你回来了,你在学校多待一阵子吧!”我很诧异:“为什么?”“因为你一回来,我的作息就规律了,生活得更健康了。晚上我一看你睡了,我就催我自己也要赶紧睡,第二天早起精神好,还能看到刚升起来的太阳,心情也好。”她说。我笑道:“其实我不在的时候你也可以早睡啊。”“那不是没动力嘛,一玩起来就无限制地往后拖。你在的话还能督促我一下。”“唔……”

看来,有人还就是喜欢“夏日之日”呢。

编辑/梁宇清

篇4:谦以待人议论文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你们可曾发现,在校园里,一声伴随着微笑的“您好”,一定会缩短同学之间的距离。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也是我们自己的手。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与人相处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 37 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也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 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在生活中一定要让自己豁达些,因为豁达的自己才不至于钻牛角尖,才能乐观进取。接下来,就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我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1、善用“礼貌用语”。

2、与人相处,尊重为先。

3、互相帮助,双方受益。

4、学会宽容,与人为善。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 你想做个幸福的人吗?那么就从与人为善开始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重要原则会帮你改善人际关系的,如果你能遵从这个原则,你将获得许多好朋友,好伙伴。愿文明、礼貌、宽容、谦让之风吹遍整个复华校园。

篇5:高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议论文

古有明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于我们自身的小过失,理当严加戒律,严加苛责自我,这是关于修身的问题,不可轻忽。但是对于别人的小过失,我们却该给予以宽容,切不可再度加以谴责,而伤了他人的自尊,影响彼此之间的和气。

同学之间朝夕相处,生活学习在一起,交往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首先应该严于律己,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主动承担责任,以求得“化干戈为玉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求得谅解。同时还应宽待以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即使受点委屈,也要从大局想,以友谊为主,做到有理让三分。

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可以减少生活中、许多不必要的摩擦和纷争。如果不是这样,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这也不顺眼,那也不合适,思想感情格格不入,一语不和就“针尖对麦芒”,那么一句话,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闹得不可收拾,甚至会带来终生遗憾。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到无求品自高”,事实证明,一个人只要能跳出个人的圈子,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惟有才如此,才能在正确的交往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有句歌词: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对,爱就是一道无瑕的光芒,非常美丽,它也时刻照亮着我们的未来。让我们勇往直前,永不会灭。

在生活中,有时候家长会批评我们,这其实是对我们的爱。家长是为了我们好。因为我们是家长的掌上明珠。我们好比一棵小树,需要经过剪枝,浇水,施肥才能茁壮成长。课堂上,老师时常教育我们,要去关心别人,关心别人就等于关心自己。因为爱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只有把爱处处撒播,生活才会变的更美好。

爱也是完美的,它给了我们很大的勇气和信心,让我们充满信心在人生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付出而不求回报的爱。对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事业也当成一项精神去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奉献中的:“奉”,即“捧”,意思是“给、献给”;“献”,原意为“贡献”,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

“爱心”就是具有热情心、同情心、不求回报的上进心等综合为一体的的就叫做奉献精神,学会了奉献,我们便拥有了快乐,拥有了幸福,也拥有了力量!

给,永远比拿快乐!奉献是一种养分,为我们孕育快乐。奉献有时是一种声音,一种简单的隐喻了爱在传递的声音。当残奥会在上海举行的时候,有多少的观众为那些折断翅膀的天使助威加油,有多少的志愿者为他们诠释了中国文化的精彩,带他们领略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递着爱,体现着和谐。奉献有时是一种色彩,一种负载了情感的色彩。当春天的脚步临近,万物复苏,绿色铺满整个大地,是希望,是生机;当夏天走进我们的世界,花儿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当秋天从我们身边溜过,留下片片金黄,淡淡感伤;随之而来的冬天流露着纯洁和庄严,深藏着新生的力量。人生活在充满色彩的环境中,永远不会匮乏,四季交替,传递和谐。奉献有时是一种细微、寻常的极容易被人忽略的场景。当你捡起地上的一根烟头并把它放进垃圾箱,当你将口中的口香糖包好在丢进垃圾箱,当你关紧拿滴水的龙头时,那都是一种奉献,这小小的举动,将点燃和谐的火焰,默化成人类生活和谐的壮歌。

若是没有奉献,我想我们就会在不痛不杨中丢弃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连一朵花,一茎草,一湖水,一尾鱼,一条狗……,都在奉献着,所有的生命几乎都有着奉献的特质。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也无动于衷,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迈开双脚呢?

篇6:赵之谦绘画的代笔人

十五年前,笔者在《西冷艺报》上读到由浙江省博物馆文博研究员、书画鉴定家黄涌泉先生所撰《赵之谦绘画代笔考——兼谈王廷训》(下文简称《代笔考》),该文考证的主要依据是作者所见赵之谦致子钦(王廷训)的两通便札,因其中有述及有关“捉刀”(代笔)的内容。在此先将两札全文迻录如下(笔者按:引文中括号内文字均由笔者所加):

昨失迓为罪。潘星斋侍郎(潘曾莹,1808-1878,江苏苏州人。字申甫,一字星斋。道光二十一年进士,累官吏部左侍郎。长于史学,工书画。系书札人赵之谦至交潘祖荫之仲伯)有扇一,欲求阁下一画,以速为妙,原函呈阅。初十必相见,款写星斋司空大人可耳,下书王〇〇(原文画两圈)三字足矣。尚有一横批,欲求捉刀,画大笔,不论几笔,愈潦草愈好。未知日内开作否?当奉上也。此致子钦仁兄大人照弟之谦顿首

扇面二个求捉刀。前闻尊处有青花(盖系绘画颜料花青,本名靛青花之别称)佳者,祈惠我一二为要。王大老爷兴升店(盖为受函人寄居京城之旅店)弟赵之谦顿首

《代笔考》中还述及“这两通便笺为王廷训之孙王莱山所藏。莱山手识云:‘前清同治七年(公元一八六八年)戊辰七月撝叔先生客于京都,时我先大父子钦公亦引见北上,两人均以擅画为时人雅重,而求者踵接,应命不遑,溽暑挥毫,良以为苦,日常遇事,每作小启传达。盖各在旅邸作画,晨夕鲜暇,甚鲜觌晤也。此即撝叔先生当年致先大父之便笺,亦为同一时期先后所书之亲笔,弥足珍视。’”

笔者读竟以上赵之谦致王廷训两札,以及王莱山识语,再参阅了赵而昌《赵之谦的生平》,黄苗子《谈赵之谦》等相关资料,并鉴阅了赵之谦作于同治七年(1868年)的《花卉》团扇(图1)上的款识“同治戊辰(1868年)四月撝叔弟赵之谦记于宣南(即现今北京宣武门外以南一带地域。清嘉道年间有“宣南诗社”,系清末民初人文荟萃之区)客舍”后可知:清同治七年(1868)赵之谦年正四十,正值他的书画篆刻诸艺成就已臻炉火纯青之际。又他时在北京,在社交中已与潘祖荫(伯寅)、李文田(若农)等相过从。由于他的艺术名声蜚然,求艺者纷至沓来。他因名高身累,疲于应酬,不得已只能委请友人王廷训代劳。此种情由与历来大多数书画名家授人代笔之原因相同,故亦颇合情理。

有关代笔人王廷训其人其艺,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辑引近人王瞻民《越中历代画人传》记载:“王廷勋[清]字子卿,号蕺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江南道员。善花卉,兼工山水。与赵之谦为书画友。”笔者又在清人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见自《中国画家大辞典》辑引)见知,清同治十二年(1873)夏闰六月,中江李鸿裔(眉生),归安吴云(平斋),德清俞樾(曲园)共同为修梅阁书画社同仁撰鬻艺润格小引(《小引》从略),同时列有全体书画同仁名录,有如:江南刘履芬(泖生),遵义黎庶昌(莼斋),嘉兴张鸣珂(公束),长洲潘钟瑞(麐生),山阴王廷训(蕺子)等二十人。由此可见,王廷勋亦名廷训,号蕺子。在同治间曾加入书画社团,并参与鬻艺活动。又据《代笔考》作者黄涌泉先生从所见王廷训传世画迹、题跋,以及相关文献中考得:王廷训,一名廷勋,字子钦,一字子卿,号蕺子,耶溪外史,浙江绍兴人,家住偏门外。擅画花卉,兼工山水。江南道员。清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生,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卒,年五十七岁。赵之谦、王廷训两人是同乡密友,王为赵代笔作画,赵投赠以篆刻、绘画。日本小林斗庵编集《赵之谦》(日本东京二玄社出版)第一册收录的“蕺子”印,由钱君匋编集《赵之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影印的上款“子钦仁兄”《梅花扇》,就是为王廷训创作的。艺迹犹存,堪证两人交情。

然而,由于黄涌泉先生在《代笔考》中未附任何书影、图片,因此对王廷训的绘画风貌尚不可知,赵、王二人画笔之异同也无法比较。为此,笔者多年来留心收集王廷训的画迹,直至近年笔者在常州获见王廷训作于“戊辰(1868年同治七年)四月”的《花卉》扇页一帧(图2)。该扇面纵17.5厘米,横52厘米,设色,洒金笺本,已用米色花绫装裱成单片。图用小写意笔法写月季、海棠花两株,傍石争妍。月季花纯用水墨勾花、出枝、点叶,唯点蕊略施朱膘。所写枝叶、花朵具有偃仰之姿,形态生动,堪得生香之妙。所作垂丝海棠,花瓣以洋红点厾而成,用胭脂钩蕊点粉,淡墨写枝梗,用汁绿、深绿点叶钩筋,健碧斑红,尽显海棠花的风姿艳质。而图中画石则画笔粗放,结构疏简,以墨线勾其形,略染淡墨状其质,辅以杂卉,颇得清奇之趣。作品用笔洒脱,布置讲究,通过疏与密、大与小、墨与彩的对比、映衬,使画面从清奇中益见秀美。品赏了作品,可知王廷训花卉画主要取法于明人周少谷(之冕)、清人王忘庵(武)诸家。但从图中画石用笔的放纵和结构形式来看,于徐青藤(渭)“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势旺畅”当亦有借鉴。故赵之谦在给他的便札中会有“欲求捉刀,画大笔,不论几笔”之语矣。

众所周知,赵之谦花卉画,主要从恽南田(寿平)、李复堂、张孟皋(赐宁)、徐青藤(渭)诸家蜕变而来。加上他深契金石书画合一之旨,故其画花卉蔬果,“笔墨酣畅,水墨交融,设色浓艳,有宽博淳厚之趣”。由此可见,王、赵的花卉画,在能将点厾、勾写粹于一幅,设色艳丽等方面有所近似之外,终因两人师法取径的不同,画风有异。对此,笔者以为若设一比的话,王廷训的花卉画格偏于工稳,如小家碧玉,温雅有余,而气势不足;赵之谦之花卉,如大家闺秀,雍容华贵,大气非凡。因此赵之谦在便札中又会有“愈潦草愈好”之语,借此遮人耳目。

上一篇:《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详案..-教学教案下一篇:大凌河流域朝阳段植被群落景观重建与生态恢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