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远人 诚信待人,诚信待己

2024-04-24

道不远人 诚信待人,诚信待己(精选11篇)

篇1:道不远人 诚信待人,诚信待己

道不远人:诚信待人,诚信待己

“凡出言,信为先,诈为妄,奚可焉。”这是几句出自儒家经典《弟子规》中的话。它告诉我们讲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与人交往不可说谎骗人。记得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对夫妻经营一家酒店,因为他们的酒物美价廉,许多人都愿意光顾,生意兴隆。

一天,妻子趁丈夫外出,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等丈夫回到家,她喜滋滋地告诉丈夫这个办法,原以为会得到夸奖,谁知丈夫跺着脚说:“天啊,你把我们的信誉,只五块钱就卖掉了!”

果然,渐渐地,他们的顾客少了,酒也卖不出去了。当他们穷困潦倒的时候,妻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这个故事说明,诚信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诚信待人,无论他多么贫穷,别人也会被他的真诚所感动。相反,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即使他再富有,最终也会变得穷困潦倒。

所以,我们必须诚信待人。设想,若世界失去诚信,将会变得多么可怕!人与人之间无法相互信任,无法理解与沟通,所有人之间都有一层隔膜。这是多么可悲!

诚信待人,应先诚信待己。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不是应先从自己的学习开始呢?在完成每一天回家作业的时候,是独立完成,还是偷工减料,没有认真做呢?偷工减料,便是欺骗自己,欺骗他人。在考试时,是否在做不出题目时,想要看其他同学的答案呢?看来的分数决不是自己的,这是欺骗自己。下一次,这道题目仍是不会做。

诚信待人,诚信待己。庄子曾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诚是晶莹透明的,它不该含有任何杂质。所以真诚也是一种高尚品德。当一个人用真诚待人时,是用真心去看待每一件事物,即使做的再不好,过遭的人也会因为真心而了解其中真正的用意;一个人用真心待人时,美丽的内在就会浮现在外表上,如果一个人以真诚待人,他会觉得人间处处都有爱,社会也将更加和谐,未来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篇2:道不远人 诚信待人,诚信待己

童年的我,时常依偎在母亲的怀里,缠着她给我一遍又一遍的讲述“狼来了”的故事。母亲也总会不厌其烦的用温和的语气给我讲“狼来了”。奇怪的是,母亲每次讲完一遍,总会告诉我:“可见,诚信是彼此信任的桥梁。”

我一直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明白何为“诚信”。母亲总是微笑着对我说,当我长大后,应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探寻。于是,我带着这个未解的疑惑,数着天上满天的繁星一点点长大,我也在一点一点寻找着问题的答案。

我翻开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找到了“诚信”。书上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于是,我自豪的捧着词典跑到母亲面前:“母亲,你看!我知道什么是诚信了。”母亲笑了笑,微微摇摇头,好像在对我说:“来来,再去找找看。”我拿着书扫兴的离开了,我也在思考着:到底什么是诚信呢?

记得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静下心来思考,诚信是什么呢?诚信又在哪里呢?如今的社会,科技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随之出现的一系列“假”产品应接不暇,不胜枚举,让人们做什么都得不到心安。“诚在心间,信在人间。”或许人们真该好好坐下来,正视“诚信”这个看似普通的字眼了。

再想想那最熟悉、最美丽的校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每天都在实现着“诚信”的誓言。我们每天必须按时到校、按时离校,我们也必须严格遵守校园里的每一条守则,必须准时参加校园活动。当一位老师评价一个学生时,我总会听到这样的话语:“他是一个不错的学生,讲诚信。”我想,这些都是一个个美丽而又无形的诺言,是对“诚信”的诠释,对“诚信”的正视。

正因为诚信已经牢牢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因此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青春的每一秒,将会坦然地面对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的无限美丽,聆听花开的声音,欣赏风吹的气息。

如今,我终于明白“狼来了”的故事为什么经久不衰?

那是因为他在告诉人们:诚信将成为现实社会最重要的通行证。因此,讲诚信的人们美丽着。

如今,我终于懂得什么是诚信?

诚信是一种异常珍贵的东西,它来自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是活在灵魂里的清泉,滋养灵魂,让心灵充满纯洁和自信。诚信是一种十分明朗的态度,它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如何成长,由该怎样面对人生。于是,人们把诚信当做一面旗帜,人们用生命用青春在旗帜上抒写着六个非凡大字:我诚信,我美丽。

篇3:《庖丁解牛》,“道不远人”

一、审美趋向, 皆由道生

纵观《庖丁解牛》全文, 不过洋洋洒洒三百余字, 但这些精练的文字背后却掩盖不住道的境界。深入研究可发现, 庖丁为我们演示的高超解牛技艺所展现出的就是一种顺应自然原理而产生的无穷无尽的“自然力量”, 而这种“力量”借托“技术”造诣来反映其作用, 诠释出道的境界, 展现出作为道的化身的“庖丁”精神领域的一种自然运行。

分析一下这种精神运行的力量, 发现我们所观之“道”好比任公先生所说的“欲摹写其情状, 而心不能自喻, 口不能自宣, 笔不能自传”。可是庖丁为我们展示的“道”却可以“自喻、自宣、自传”。更值得赞叹的是:《桑林》和《经首》作为上古的高雅艺术, 转化为庖丁的举手投足间“莫不中音”的优美动作节拍, 皆呈现出一种意向化的美好境界。

于此成玄英谓之:“庖丁神彩从容, 妙尽牛理。既而改割声响, 雅合宫商, 所以音中《桑林》, 韵符《经首》也。”这些又恰恰也符合我们的一种审美意趣。在这种意趣的驱动下我们自然而然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形成“游”的画面。因为这种画面的灵动, 只有飘忽的瞬间, 但这些瞬间, 都是道这一过程的整体, 整体和瞬间是不为矛盾的;因为其合乎于道这一表现形式, 所以庖丁更具备道的这种自由意识, 即不拘泥于任何禁锢而完成一趟心灵的游历;因为我们所看见的庖丁做到了“官知止而神欲行”, 所以他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我们只能用精神力量所能感应到的变化, 这里面就充设着一种神秘性。同样他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可以知“道”但不一定能够达“道”, 但如果我们始终保持与自然的一体性, “道”也永远不会抛弃我们。

二、道法自然, 重在积累

《庖丁解牛》中, 庄子借助庖丁这一道的化身为我们很形象地阐释出“达道”的过程就是实践体悟的过程, 只有我们反复的总结实践经验, 才能够“不徐不疾, 得之于手而应于心”。这就是体悟过程中道的转换形式, 而庖丁就是这一过程的实践者。

王国维先生于《人间词话》中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而庄子描述的庖丁对于道的体悟实践过程同样经过三个阶段, 分别是:“始臣之解牛之时”“三年之后”以及“十九年矣”。这三个阶段与静安先生所谓的“三境界”是相互吻合的。因为两者都遵循一种实践的积累, 以及承认对于道体本身的一种磨合过程。当然两者都强调了一种积累的递增性, 以及人对于事物认识的完整性。

针对道而言, 初学时的庖丁是一个对于“道”认识的懵懂状态, 他的潜意识在慢慢地形成道这一概念, 所以他“所见无非全牛”, 而真正潜在意识还是停留在道体之外, 但这也不代表他没有道的意识, 或者说掌握道的能力。而三年之后, 在这种探索的持续性下, 他达到了“未尝见全牛也”的境界, 这是一种由外向内的过程, 也说明道已经幻化为庖丁自己的一种行为形式。之后漫长的过程中, 他所认识到的“牛体的生体结构、筋络的理路、骨节间的空穴”这一些道体本身的外在结构, 都是实践中积累的行为经验, 所以在“因其固然”这一前提下, “依乎天理”从而“游刃有余”地完成了道本身的运转模式即解牛的过程。

三、术业专攻, 体道“有守”

在古人看来, 凡事都得“术业有专攻”, 一面是为了专业单方向健全发展, 另一面则是侧重专业本身的目的性发展。庖丁解牛同样也告诉我们体道过程的持续性和专一性。心无旁骛方能持之有恒, 用庄子的特殊术语来说这就是“有守”。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 他“主张恬淡无为, 顺应自然, 也就必然导向否定智慧的结论”。

纵观《庄子》, 庄子本人是反对“投机取巧”的, 反对运用“巧智”或是“心机”达到道的境界, 他认为巧智生名利, 名利生争端, 而争端又是导致天下不宁的真正根源, 更有违道的自然原则, 所以庄子的自我选择便是不用心智去损害“道”, 同样也不用人为去辅助“天”, 因为自然就是道的载体, 我们无须从自然之外, 巧立名目而确立“道”的概念, 其实只要“依乎天理, 批大却, 道大窾, 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 而况大乎”便可达“道”。所以说, 《庖丁解牛》也是在告诉我们体道的过程便是顺应的过程, 而在顺应的基础上脚踏实地的去实践便是达“道”的过程。正如《老子·六十四章》所说的“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亦为同理。

在庖丁身上也恰恰深刻地反映出“有守”这一原则,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说明他对于解牛的操练过程始终没有间断, 而这一漫长过程我们也可以视作是庄子所提出的“心斋”过程, 庖丁兢兢业业在做“道”的实践者, 所以他解牛的过程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体尽无穷而游无联”的过程。

佛家说:“一花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可是体道的过程还是得专一, 还是得坚持, 只有反复实践, 反复积累, 加上内心对于“道”的秉持与“有守”, 我们才能真正与道融合, “天人合一”, 达到这种境界后, 我们自然而然可以吟哦:“善哉, 善哉, 道不远人!”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9.

篇4:人能弘道,道不远人

这些年,由于主客观的一些原因,我一边从事着第一线的专业教学,一边也在思考着“教育在教学中如何可能”的问题。众所周知,当下工具化、功利性的知识论教育日益现出积重难返之弊,而传统教育中“君子不器”以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式的价值教育和全人教育则渐趋式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世界已认识到此一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开始推广“通识教育”,并逐渐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响应。目前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几乎是一个炙手可热的教育理念,一系列通识课程体系于是乎应运而生,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学课堂里,已经形成了一批人数可观的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不过,“通识”之概念,尚需进一步明晰。首先,“通识”之“识”该作何解?我以为,之所以称“通识”而不叫“通知”——所谓“应知应会”——显然昭示着与“工具理性”和“知识论教育”不同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受过“通识教育”的人,应该拥有关于世界、人类、文化、社会、伦理道德和优良生活等的最基本的见识和判断。其次,“通识”之“通”,涵义也应该尽量拓展,所谓“通”,不仅包括各种学科、专业、领域相“会通”之义,也应该包括在时间上“贯通古今”、在空间上“融通中西”这一更具现实意义的内涵。

职是之故,我所理解的“通识教育”,并不完全是通常定义的“通才教育”,更不仅是“知识教育”,而恰好是与知识性的专业教育相区别、相补充的一种弥合各学科、各专业落差和裂缝的人文教育,它主要包涵以下四种教育:系统性的经典教育、养成性的人格教育、实践性的价值教育和超越性的心灵教育。

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然今之教师,多在授业、解惑(解知识之惑或习题之惑)上用力,而无心、无法也无力“传道”。(在西方,虽然学校同样是分科细密的知识论教育,但由于宗教文化的影响,教堂里的神父和牧师可以“布道”,形成了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道统”的失落不仅是文化信仰的失落,也是价值系统的崩解。我们看到,“教”而不“养”,“学”而不“效”,“知”而不“行”,使当今的中国教育日益功利,各种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舍本逐末,见利忘义,只能“生产”出文凭流水线上大量的“器”(工具性人才),而不能“培养”出“本立而道生”、“文质彬彬”的“博雅君子”。“大学”本是“大人之学”,“大学”之本质在于“学大”,若以实用为主,功利至上,一切皆“放于利而行”,则大学只能沦落为“价值的真空”、“小人的乐园”。

明人周汝登有云:“学问明则人品真,人品真则事功实,事功实则惠泽长。”(《郡守拙斋萧侯崇祀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通识教育应该是能将“教书”和“育人”有效衔接、使“授业”、“解惑”与“传道”、“弘道”相辅相成的人文教育。

在中国古代的话语系统中,“道”无疑是最具阐释价值的一个词。无论对“道”的诠释有多么丰富,多么歧异,都无法改变“道”之所以为“道”,并非作为一种纯然的、超验的、世界起源意义上的物质性存在,而是作为一种价值系统的终端和目的而存在这一基本事实。《周易·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本文所谓的“道”,正是一种契合天道、地道的“人之道”。《论语》中“道”字凡八十九处,大多关乎人之“道”。孔子对于“士君子”的界定,也就是三个字:“志于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也。”又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可见,“道”并非“不可知”,“道”不仅可“闻”,而且可“弘”。《中庸》开篇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据此又可知,道不仅可“闻”、可“弘”,而且可“修”,不“修道”,不可谓之“教”也。

然而,“道”究竟在何处?其实,此意古圣先贤早有表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既然“不可离”,岂不就在你我之中,如影随形?然,既然“道”是“形而上”的,我们又该如何捕捉和把握?对此,南朝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给出了答案。他说: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刘勰认为,人是“五行之秀,天地之心”,故人之文实则亦道之文。宋儒周敦颐所谓的“文以载道”说盖源乎此。

刘勰紧接着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非常清楚地揭示出“道”、“圣”、“文”三者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圣人之文才能真正阐明大道,楷则万世。在此基础上,刘勰进一步提出“征圣”、“宗经”的主张:

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陶铸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

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文心雕龙·宗经》)

如果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那么圣人创作之“文辞”,口出之“格言”,其实也就是“经”。经者,径也,常也;道者,导也,路也。从这个角度言,经典就是“载道”、“明道”之文,学者欲“求道”、“体道”、“悟道”、“弘道”,不可不读“经”。一句话,“道”不在别处,就在“经”中。古人强调“经明行修”,正此意也。

既然“道在经中”,那么,经典教育自当能够肩负起传道、弘道的使命,所以,经典教育理当成为通识教育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让更多的学子通过经典教育的课堂,明道、悟道、体道进而行道、弘道,本来就应该是“通识教育”甚至大学教育的价值追求。

nlc202309021456

然而,明道、体道易,行道、弘道难。如果说“道统”蕴藏于古圣先贤留下的经典中,那么,“道统”首先是一整套语言语义系统,其次才能生成为一套价值系统。在古代,因为言文合一,通过对语义系统的疏解、阐释,“还原”、“激活”甚至“证成”这样一套“价值系统”尚较容易;而在经历了近百年“言文分离”、“西学东渐”、传统文化饱受摧残、西方价值几乎等同于现代文明的今天,如何对经典中蕴含的看似玄虚缥渺的“道”,进行合理诠释和有效“证成”,便成了一个绝大的难题。刘述先在《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一文中说:“过去传统儒家的力量,是在它有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确定的伦理规范。但是到了今天,传统的典章制度固然破坏无遗,乃至伦理规范也已侵蚀得面目全非,不成体系。”不唯儒家如此,整个传统文化亦皆如此。于是,我们看到,不少人虽然自以为“明道”、“体道”了,甚至以“道统”自居,但却在“传道”、“弘道”的过程中,遇到了修辞学和方法论的挑战,甚至遭到了听者和受众的极大“反弹”,导致其“传道”的结果是:不仅偏离了“道”,甚且疏远了“人”。

我以为,所以如此,非“道”之过,实“人”之过也。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强调“人”之于“道”的重要性。但《中庸》又云:“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再正大光明的“道”,也需要一个懂得“言说”的人。经典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你不能将经典仅作知识性的处理,也就是把经典当作“客体”和“对象”,也不能把自己和学生仅仅当作讲者和听众,把教室仅仅当作“课堂”。你必须尝试着经营一个打通古今、弥缝彼我、融合主客的元气淋漓的“道场”,从而使每一人都成为“道”的体验者、言说者和证成者。毫无疑问,真正成功的经典教育和教学对于“传道者”——教师的素养要求甚高。这种素养绝不仅仅表现在学问和识见上,还表现在态度和方法上,甚至风采和气象上。换言之,传道的有效绝不仅取决于传道者的“智商”(对经典义理的精深理解),而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传道者的“情商”(对生命的体悟、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天地万物的通感和移情)。

事实上,经典教育作为最基本的人文教育,其态度与方法根本不假外求,见诸《论语》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方式就是最好的楷模。以下简要提挈之:

(一)知敬畏,怀正信,能约礼。

所谓经典教育的态度,首先应体现在对经典本身的态度上。前已说明,经典乃圣贤之言、载道之文、明道之具。一般而言,对经典研读越久,浸淫越深,怀疑便越少,敬畏便越深,信仰便越坚,这恰恰是对“道”的遥契和靠近。这也非仅个人所体悟所得,实乃为历代贤者硕儒所证成。我辈读书,皆当存疑,然“有疑”常因无知无识,一旦知、识精进,自然渐渐“不惑”,并最终产生正大光明之信仰,是为“正信”,所谓“大信不疑”。

孔子自己就是深怀敬畏之心的。《论语·季氏》云: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这种对“天命”、“大人”、“圣人之言”的敬畏,事实上也是对“道”的敬畏,甚至正是对人类自身价值的敬畏,是一种真正的理性精神。一个不懂敬畏的人,自然无法做到孔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无法“从容中道”、“允执厥中”,更无法成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的大人君子。

有无敬畏,实亦“君子小人之辨”,所以《中庸》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可惜,现在不少学者专家虽然长期研究经典、教授经典,最终却未能体悟大道,其著书立说,发言遣论,毫无敬畏,甚至靠唐突圣贤以哗众取宠。知识和学问如果成为一个人“悟道”的累赘,这样的知识和学问只能是“为人之学”,而不是“为己之学”。

敬畏心是慢慢养成的,是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灌注其间,用自己的灵根慧性去细心体贴圣贤之心才能慢慢证成的。这是“正信”与“迷信”的最大区别。孔子说:“君子博之以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仅能“博文”,不能“约礼”,犹仅能“下学”,而不能“上达”,终不能明达君子之道,极易沦落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的“小人儒”。程子说:“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正此之谓也。

(二)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经典教学的态度,还要落实在教师对自己形象气质的“塑造”上。说“塑造”,并非刻意伪装,而是由自我要求到自然出之的一种精神状态。或者说,这是一种由内而外展现出来的人格风度和气象。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自我期许以及弟子对他的描述上找到答案。先看孔子对“君子风度”的界定: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学而》)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孔子认为君子为学当谨重庄严,同时又当忠信温恭。“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不仅是君子的风度,也是为师者的风度。再看其弟子对孔子的描述: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

可见孔子自己的确说到做到,知行合一,故而学生才会对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欲罢不能”(《子罕》)。换句话说,一个传授经典的教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结合。只能言其理而不能行其道的教师,即使笃信经典,怕也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感召。

(三)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由于经典教育中断近百年,故在经典教育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和反对。在媒体或网络上,甚至会遭到诋毁和谩骂。这时,一个真正的经典教育者,如何处理与学生或受众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论语·子张》云:

nlc202309021456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对比一下子夏和子张的态度,高下立见。难怪孔子要对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现在颇有一些自称儒家的学者,在传播儒学时犯了“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的毛病,只能“尊贤”而“嘉善”,却不能“容众”而“矜不能”,动辄与人争吵,冷嘲热讽,甚至恶言相向,这不仅有违君子之道,而且客观上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让人对你敬而远之。

所以,在敬畏心之外,还要有一颗平常心。古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经典的理解和参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误解、质疑和反对十分正常,万不可因为自己“闻道”就变得“霸道”,甚至养成一种“知识的傲慢”,党同伐异,喋喋不休。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这些教诲,理应引以为戒。

每当看到有人为了“卫道”而“霸道”,我便会想起孔子的这句话:“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前引《中庸》亦云:“道不远人,人之谓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如果因为“斯人之徒”冥顽不化,就拒之于千里之外,岂可言“传道”?又如何“行道”?

(四)忠恕自反,循循善诱。

经典教育虽然不乏批判精神,但归根结底,是一种正心诚意、明心见性、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教育。用今天的话说,经典教育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教育。所以,经典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责人”,还要培养一种“责己”精神。这也即是所谓“自反”之道: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宪问》)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唯有“忠恕”,方能“自反”,唯有“自反”,方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唯有自知不足,方能更好地贯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如此,方能成为“温故知新”、“循循善诱”、“愤启悱发”、“诲人不倦”的“人师”。

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丰富多彩,但归根结底就是“成人之学”、“君子之学”、“圣贤之学”。宋儒周敦颐提出了著名的“三希说”:“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这一表述真是“明明德”之言,可谓万世不刊之论,“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尽管朱熹曾感叹一千五百年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但对于永不可失去理想的教育而言,正须“知其不可而为之”,坚定不移地传递“道”的火炬,代代不绝。

篇5:诚信的作文:道不远人,诚信待人

那是一个下着雨的傍晚,我和堂哥约好在东湖门口见面,去崇和门庆祝我的生日。我站在屋檐下,焦急地等待着堂哥。看着一辆辆疾驰而过的汽车,一位位脚步匆匆的行人从我的视线里消失,大街上已经是人烟稀少了。雨越下越大,天气也越来越冷,但我还穿着薄薄的衣服,就不禁打了个喷嚏。天空被乌云笼罩,显得格外黑暗。看着黑洞洞的四周,我害怕地哭了。这时,一双温暖的手拍住了我的肩膀。我抬头一看,是堂哥!我急忙擦干了眼泪。堂哥见我很冷的样子,将我搂在怀里,满怀歉意地对我说:“对不起,为了帮你买礼物,我迟到了!”虽然堂哥的怀里并不暖和,但是那句话让我心里暖和极了!突然,我发现堂哥的衣服、裤子都湿透了,雨水正从衣服上流下来。“咚咚咚咚——”堂哥从身后拿出一个洋娃娃,接着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喜欢吗?”我点了点头。那一晚,我们狂欢了一夜。但天不如人愿,第二天,堂哥却得了重感冒而住进了医院。堂哥,在这里,我由衷地向你道声对不起。

还有一次,堂哥答应星期天到我家帮我辅导作文。那天早上,堂哥早早地来到了我家,帮我辅导起了作文。中午,我邀请堂哥在我家吃饭,他答应了。吃饭时,妈妈对堂哥说:“你今天的讲座没去听吗?”我疑惑起来:堂哥不是今天没事吗?怎么又冒出一个讲座呢?于是,我向堂哥发也了疑问。堂哥笑了笑,说:“答应过别人的事,一定要履行,讲座去不去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答应过帮你辅导作文,我就一定要守诚信呀。”从堂哥的一番话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一定要守诚信,否则就成了言而无信的人了。现在,虽然堂哥已经去北京上了大学,离我很远,但是,他给我留下的深刻道理是我永世难忘的。这个道理就是:诚信,高于一切;诚信,使世界更加美丽。

篇6:道不远人诚信待人的理由作文

拥有诚信,就是拥有一切。曾经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功成名就,自命不凡。一天,他背着七个背囊来到一个渡口,那七个背囊分别是“诚信”、“健康”、“机敏”、“金钱”、“荣誉”、“才学”和“美德”。可是,小船无法载动这么多背囊,艄公让他扔掉一个,年轻人只想了一想,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很显然,年轻人最看不重的是诚信。也很显然,他的做法是最不对的,他没有横量好这七个背囊的价值。诚信是一个有品德的人必须必备的.,他作为人的立足之本是万万不可以抛弃的。这个年轻人放弃了诚信,最后,他可能将失去所有的东西。我以为,如果必须抛弃一个,那就抛弃是金钱或美貌。因为失去这些并无大碍,而失去诚信,人生就会凄凉无光。

拥有诚信,最终一定会成功。美国总统华盛顿就是一个诚信之人。还是在他小的时候,一天中午,他爸爸拿来来一把锋利的小斧子,小华盛顿非常喜欢这把斧子,他想试试这把小斧子快不快。于是他到樱桃园选了一颗细小的樱桃树砍了下去,结果,小树被砍断了。他很害怕,马上跑回家躲了起来。他爸爸回来后大发雷霆,并让人追查砍树的人。最后,虽然害怕,小华盛顿还是大胆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知道后,不仅没有怪他,反而把他搂在了怀里,为他的诚信感到高兴。正是因为拥有了诚信,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华盛顿成为了美国的总统。

没有诚信,就会一无所有。春秋战国时期,周幽王有一个宠妃叫褒姒,她不爱笑。为了博她一笑,周幽王绞尽脑汁,下令把烽火台都点上火。诸侯们看到点火了以为有情况都立马上赶到,到后去发现那仅是个为博得褒姒一笑的玩笑,众人皆愤然离去。褒姒看他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笑了。后来,周幽王受到攻打,当他再次点燃烽火台时,众诸侯都不再相信他,最终,周幽王自刎而尽,褒奴也被俘虏。这个故事充份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没有诚信,就等于失去所有。

篇7:道不远人 诚信待人,诚信待己

诚信,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成信是真,是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个人;有人说:诚信是善,善良的人会恪守诚信;还有人说:诚信是美,一个人在生活中讲诚信,那这个人就是最美的!在我看来,诚信是真,是善,更是美,有了真善美,诚信才更有意义!

“诚”,即诚实。诚实就意味着不撒谎,不骗人。我们都听说过“放羊的小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孩子到山上放羊,山下是一片片农田,人们都在忙着耕种。过了一会,孩子觉得无聊,看着山下的人们,他突然有了个主意,他对着山下的人们大喊:“狼来了!狼来了!......”。人们听到孩子的呼叫声,连忙拿起手中的工具往山上赶。当他们来到山上时,只见孩子大笑着说:“逗你们玩呢!”过了一会,孩子又感到无聊了,于是他又向山下大喊:“狼来了!狼来了!......”人们再一次拿起工具,惊慌失措地赶上山来,只见孩子又大笑道:“逗你们玩呢!”这时,人们在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气冲冲地下山去了。后来,狼真的来了,孩子大声向山下的人们呼救,即使他喊破了嗓子,也没有人再上来救他,因为人们被他的玩笑耍够了。就没理睬他,最后狼吃完了所有的.羊,又朝孩子走了过来,孩子惊慌失措,掉下了悬崖。

他的谎言给了他血的教训,是他的谎言出卖了他。虽然谁都会说谎,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谎言背后,最终受害的只有自己。

“信”,即守信,就是答应别人的要说到做到。我们都知到汉高祖刘邦吧!是他创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王朝---汉朝。在他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军师张良可谓是功不可没。据说在张良还没有遇到刘邦之前,有过这样一段奇遇。一天晚上,张良在经过一座桥时,看到一个老人,老人坐在桥头,看着桥下,老人看到张良,便让张良到河边把老人掉下去的鞋子捡上来,张良遵照老人的话把鞋子捡了上来,之后,老人笑了笑说:“明日鸡鸣之时,在桥上等候。”说完便不见了。第二天,鸡刚叫,张良便急急忙忙赶到桥上,可老人早已等候在那,老人生气地说:“你对一个老人都失信,等明天再来吧!”第三天,张良还是听到鸡叫就起床了,可还是去晚了。第四天,张良怎么也睡不着,便去河边散步,他站在桥上,思考着问题。过了一会儿,只见远处一个身影,张良便走过去看,原来是那位老人。他笑着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说完,便拿出一本《太公兵法》送给张良,随后就消失了。正是有了这本《太公兵法》,张良才能帮助刘邦打下了江山。

篇8:“数”拓新土 道不远人

一九九六年二月,计算机国际象棋软件“深蓝”挑战棋王卡斯帕罗夫,以二比四落败。

一九九七年五月,“深蓝”卷土重来,以三点五比二点五战胜卡斯帕罗夫。此后,国际象棋软件不断变强,成为人类棋手学习的工具。

中国象棋、国际跳棋、五子棋、日本将棋……计算机在这些棋类项目迅速突破,很长一段时间里,围棋成了最后的堡垒。

二○一五年十一月,北京举行了一次世界计算机围棋锦标赛,夺冠的韩国软件挑战中国职业棋手连笑,在受让四子、五子的条件下仍然落败,只在受让六子的条件下取得了胜利。这样巨大的差距使人们认为,计算机在围棋竞技上击败人类棋手,仍然相当遥远。

“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出现颠覆了这一判断。二○一六年一月,谷歌旗下“深度思维”(DeepMind)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公布了“阿尔法围棋”在去年十月以五比零击败欧洲围棋冠军樊麾的棋谱,并确认将挑战韩国职业棋手李世石九段。消息一出,举世关注。李世石九段是近十几年世界围棋竞技赛场成绩最优者,获得过十四次世界冠军。人机对弈之前,棋界大多数人认为李世石必胜无疑,科技界则大约一半人认为李世石会赢。

今年三月九日至十五日,围棋人机大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结果出乎多数人预料,“阿尔法围棋”以四比一的比分战胜了李世石。

震惊、兴奋、不解、怀疑……“阿尔法围棋”是怎么赢的?

二、“阿尔法围棋”的“直觉”与“大局观”

围棋是一个封闭的复杂空间,其复杂程度是棋类之最,人和计算机都难以通过暴力计算达到穷尽。“阿尔法围棋”取得突破的核心在于深度学习方法,这一方法也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最热门的方向。它构建了两套神经网络,对人类大量的棋谱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左右互博”,即自对弈学习。深度学习的一大特点是,它不依赖于任何对象的具体知识,只需通过大量图像和结果的比对就能完成学习。深度学习的方法在二○○六年就已经出现,但在近年大数据的背景下才展现出惊人的威力。

“阿尔法围棋”通过深度学习,在形式上达到了拟人的效果。最显著的特点是类似人的“直觉”。棋手面对一个局面,通常会有所谓的“第一感”,这是棋手的直觉。直觉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剪枝作用,把棋盘上众多的点都直接排除在外,只用考虑直觉留下的一些选点,对它们进行深入的计算和比较。“阿尔法围棋”通过深度学习的训练获得了类似的“直觉”,大幅缩小选点范围,同样起到了剪枝的作用。

对一步棋做出决策,人和“阿尔法围棋”同样是使用了剪枝+计算这样的形式。但是,在具体剪枝和计算的方法上,人与“阿尔法围棋”又非常不同。具体到每一手棋,人的直觉来自对类似局面的印象和知识。现代竞技围棋所强调的“熟练度”,在很大程度上因为熟练程度与印象的准确性有很强的关联。知识则主要是如“定式”“棋形”“套路”等等人类经验的抽象。“阿尔法围棋”的“直觉”是由神经网络给出的选点,其本质是大数据和图像。

剪枝之后,还需要对这些选点进行计算和决策。棋手的决策由多环节构成,主要部分是概念的抽象和逻辑演绎,有时在局部近似地使用穷举,有时辅以综合了经驗和数学的全局判断,最终做出选点决策。“阿尔法围棋”的搜索计算使用了蒙特卡洛方法,对全局进行随机模拟,最后与神经网络结合,给出选点的胜率预估。

“阿尔法围棋”基于全局胜率的算法导致了一个结果,即它的“大局观”强于“局部计算”,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计算机确实应该强于计算,但对于“阿尔法围棋”来说本来就没有“局部”的概念。这是它的弱点,也是长处。蒙特卡洛的随机性使得“阿尔法围棋”不追求最优,最优的判定依赖于逻辑,“阿尔法围棋”的决策则依赖概率,概率的准确性不如逻辑。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阿尔法围棋”下出一些急于“定型”甚至稍亏的棋,这是由于它认为对方虽然大概率会正确应对,但每步棋都有犯错的概率。“定型”的下法用稍亏换取这个概率,对于它的胜率而言是有利的。当然,从逻辑的角度,这类定型对方犯错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棋手通常会选择“保留变化”。

棋手常常无法对全局有十分清晰的把握,因此希望在局部通过计算和逻辑找到最优下法,对全局的判断也常常是根据局部优劣的叠加。“阿尔法围棋”“不拘小节”,却总是对全局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这让我们反思,对局部最优的追求是否遮蔽了我们对全局的把握?

大局观,整体性,“阿尔法围棋”给人类上了一课——虽然它“自己”并不知道。

三、“阿尔法围棋”的“创造力”分析

春信香深雪,冰肌瘦骨绝。梅花不可知,何处东风约。

这是一首咏梅绝句,作者名叫“薇薇”。

薇薇是个人工智能。

三月十日下午,“阿尔法围棋”对阵李世石第二局,落下第三十七手。这是围棋中少见的惊艳一手,吴清源大师的风采跃然盘上。

“阿尔法围棋”是个人工智能。

读者若以为薇薇是一女子,或许会由此诗而产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通。那么,诗中传递的情感与美,究竟是作者所赋予,还是读者所赋予?“阿尔法围棋”的“创造性”着法,究竟意味着什么?

机器本身没有情感,但当我们把机器的作品误认为人的作品时,便很可能从作品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这是艺术学里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克莱夫·贝尔将艺术的本质属性定义为“有意味的形式”,那么,机器是否也能“创造”出这种“有意味的形式”?

在这次人机对弈之前,我们认为围棋软件没有创造力,它只是会单纯地模仿人类棋谱而已。但在这五局棋中,我们看到“阿尔法围棋”下出了很多超出定式范围的、棋谱中没有的精彩招法。其“创新频率”远高于任何一名职业棋手。

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阿尔法围棋”到底有没有创造力?

如果“阿尔法围棋”这五盘棋是一个人类棋手下出来的,我们不仅会赞叹他的实力,还会评价他“极富创造力”。围棋盘上的“创造力”,正是体现在超出寻常经验的有效选点和构思。这样的创新,是许多追求棋道的棋士穷其一生去追寻的东西,它标志着对固有思维的突破、对平庸的超越,以及对真理的趋近。

nlc202309081106

“阿尔法围棋”本质上是一个工具。笼统来看,“阿尔法围棋”与人对弈,是它接收一个数据,然后输出一个数据的过程。深度学习和蒙特卡洛算法,使接收和输出的数据变得更强,更接近正确的围棋下法,但并未改变它的本质。在哲学的意义上,“阿尔法围棋”不是一个主体。它没有自我意识,没有自由意志,没有创造和争夺的欲望。它下出的在我们看来很有“创造力”的着法,只是它一局棋中输出的一百多次数据中平凡的几次而已。它并不知道自己在下棋—甚至它也没有“自己”的概念。

虽然“阿尔法围棋”所有的“创造性”招法都只是工具对于数据信息处理之后的反馈,但对于我们人类,这些招法却有巨大的价值。价值的根源在于,“阿尔法围棋”用数据的方式给出的选点,人类可以用道理的方式来接收。这导向了两方面的价值:其一是围棋技术的提升。这些新招拓宽了棋手的视野,使人类棋手在围棋的天地中有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物,从而能够离围棋真理更近一点点;其二是思维方式的提升,随着对这些新招的逐渐理解、对围棋真理的不断趋近,我们的思维也能够得到提升。

一首诗,在它呈现给读者的时候,便不再只属于作者了。

四、工具的进化与反思

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开头,一个猿人从动物尸骨中拿起了一根骨头。继而,他所在的族群开始使用骨头捕猎,并击退了前来竞争水源的同类。导演库布里克用这样一个事件来描绘“工具”的出现。如果真的存在这个事件,那么它很可能会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一九六八年上映的这部电影里,骨头的意象穿越时空,变成了太空飞船。飞船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操作飞船的计算机接收到两个矛盾的命令,导致它选择杀死飞船上的所有人,由“自己”去执行任务,这一事件则引发了一系列人类不能理解的类似进化的变化。一个充满寓意的黑色方碑贯穿了整个影片。

人工智能,在迄今为止的工具进化史中,它的出现很晚。越晚出现的工具,力量通常会越强,人们对它的迷恋和恐惧也会越大。二○一六年,人工智能的进度虽然还没有如科幻小说和电影中设想的那样对人类造成威胁,但在围棋上完成了壮举。

从衣食住行到人际交往,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工具。人工智能,或许是人类创造的工具中最独特的一种。它近似地拥有了人类的一些能力,甚至在很多方面可以比人类做得更好。随着深度学习引发的这一波热潮,人工智能在医疗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如之前的很多工具发明一样,这些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将人们从一些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与传统工具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使一些人产生了担忧。

科幻小说和电影中,常常描绘人工智能反制人类的情境。一旦计算机有了情感好恶,能够自主选择行为,那么它不断强大的力量既可以保护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当然,这种情境的发生需要一个预设条件:计算机能够产生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在实现这个条件之前,人工智能不是主体,只是工具。

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关于它们的来源,人类自身也知之甚少。有一种还原论的倾向,认为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都可以分解为低级的元素,最终被数学和物理解决,但显然目前这只是一个猜想或主张。而哲学上对它们的讨论也是众说纷纭,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康德,他把自由意志看作一个对人而言必要的悬设。

我们不知道如何能够赋予他物以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人工智能》里,科学家给一个机器人输入了情感,使他走向了寻找自我和人性的道路。这个输入究竟是否可能实现?以我们目前的知识体系来看,是相当可疑的——单是数据的叠加和算法的改进,不足以使工具成为主体。

但是,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仍然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这是阿西莫夫著名的机器人第一定律。这一定律的可靠性受到他自己小说的攻击,其中典型的案例是:“机器人认为将人类软禁起来才能够防止他们互相伤害。”人工智能对命令的多元理解可能会导致失控,这是比人工智能产生意识更值得担忧的事情。

另一个更大的危险则在于,人類对人工智能的恶性使用。作为工具的计算机本身并无善恶,但人心却有善恶。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很多效益,但也增加了人类自我毁灭的能力和概率。此外,随着计算机能力的增强和广泛应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建设将会成为非常重要并且相当困难的课题。但是,现阶段的人工智能,仍然只是工具。“阿尔法围棋”的出现并未对这一结论产生任何影响,也没有增加计算机产生自我意识的可能性。

与其他工具不同,人工智能在工具效用之外,还有帮助人类进行反思的作用。当我们的许多能力和劳动被人工智能取代,作为人的我们,其本质究竟是什么?应该追求的又是什么?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这些反思性问题的重要性将会呈现给大众,而在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比较之中,这些反思的推进会变得更为容易。

“阿尔法围棋”的出现,也对围棋指向了这样的反思性问题。

五、道理的普遍性——围棋文化的根基

围棋的竞技性有其明显的限制。相比于其他体育项目,它的观赏门槛太高。这使得它的竞技价值极大地依赖于竞技者身份。从早期的门派对抗、地域对抗,到现代的国别对抗,再到今天的人机对抗,每一次围棋竞技的热点都依赖于对局者的身份,这是它发展的瓶颈。人机对抗的热点过后,围棋需要找到竞技之外更坚实的价值落脚点——围棋文化。

围棋之所以能够流传如此之久,正是因为它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能够衍生出不同的价值。每一次时代精神的革新变化都不会将它淘汰,反而会催发它新的意涵。人们用某一种知识体系去认识它、使用它,它就会展现出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子曰“君子不器”,庄子谈“无用之用”,这些品质都在围棋中得到呈现。围棋文化的深刻意涵也隐藏在这种独特的品质之中。“阿尔法围棋”作为工具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帮助我们反思围棋。这种反思在某种程度上帮我们打通了围棋本质与文化之间的通路。

nlc202309081106

围棋的核心规则极为简易:“交替落子,气尽棋亡,禁止循环,子多为胜。”简易的规则,却衍生出近乎无穷的变化。二○一六年一月,普林斯顿的研究人员算出十九路围棋的精确合法位置数在10171这一数量级。这个数只是静态盘面的总和,尚未包含不同的动态次序。对于人类而言,这一数量级近乎无穷。即使是计算机,也离穷举有非常遥远的距离。但是,围棋毕竟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它的变化数在本质上仍然是有限的。

围棋的变化数与棋盘的大小直接相关。在很小的棋盘上,如三路围棋,人类甚至可以穷尽其变。再大一些,人类虽不能穷尽其变,但可以算出其最优解。我在去年做过一个七路围棋的最优解研究,凭人力计算其中的有效变化,得出了其最优解的理论值,即双方最优下法的盘面差距(亦即正确贴子数)。最优解下法是一个集合,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导向了最终双方完全平等的和棋,这样的殊途同归是围棋中绝妙的平衡。

极为重要的发现是:在我们计算七路棋盘的最优解时,我们完全不需要用到任何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只需要将每一个选点对应的最优解数据进行比较,便能得出最优解的结论。但是,在面对十九路围棋时,人的有限性呈现了出来。我們计算的极限离最优解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因此无法将盘面做数据化的处理。

面对这样的情境,人类思维的特长展现了出来:我们使用了很多抽象的方法来分析盘面,再用道理的方式帮助决策。我们将子和子的关系抽象为术语,如“跳”“飞”“长”等;又抽象出一些具体的知识,如“定式”“棋形”“谚语”等;再往上,我们还抽象出如“厚薄”“虚实”“轻重”“缓急”等等二元概念,这些概念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印记,起到了帮助我们定义局面的作用。在定义局面的基础上,我们使用道理的方式来帮助决策,这就是所谓“策略”。围棋十诀就是对道理的一些经典阐述: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就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这些道理的方式不仅可以用在围棋上,还可以举一反三,用在世间万物。面对世界上所有人类无法完全用计算方式达到的事物,人们便用道理的方式去理解。围棋提供了对思维的训练场所,这个场所的独特优势在于通过胜负和复盘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分析自己思维的正误,从而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在心性的层面,围棋同样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围棋十诀的每一条,实际上都是对欲望、情绪的克制,对理性的发扬。在对局的过程中,一旦理性未能居于主导地位,就很容易受到对手的惩罚。通过围棋的练习,我们能够更好地安排理性、激情和欲望的位置关系。

七路棋盘人类可以计算出最优解,却只能得出这个数而没有什么更多的意义。但在十九路棋盘,人类的有限性使我们永不能用计算达到最优解,便使用了道理的方式来理解和思考围棋——恰是这些道理的方式赋予围棋以价值。应用在如一盘棋这样具体的可计算事物上,道理的效用不如计算机的计算很正常。道理的普遍性才是人类思维的独特优势,正是看到了道理的普遍性,才使我们能够踏实地说一句:棋如人生。

即使未来有一天计算机穷尽了围棋变化,得出了最优解集合,围棋的竞技性荡然无存,围棋的这个根本价值依然存在。那时人类仍然要用道理的方式来接收这些最优解,而最优解能使道理的根基更强,从而使道理更强。

“阿尔法围棋”用“数”的方式达到了很强的能力,而人类则用“道”的方式来接收和理解它的下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得到围棋技术的提升,从而不断趋近围棋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道理的接收、理解和分析,我们能够获得思维的提升,这种提升是因抽象而具有普遍性的。

当我们用智慧的方式来对待围棋,围棋便成为智慧的源泉。

篇9:道不远人 诚信待人,诚信待己

从小父母和老师就教导我们要诚信待人,做一个诚实的人。所以我们要做好这种高尚的品德――诚信。

以真诚待人,并不是为了要别人也以真诚回报。如果只是为了要别人也以真诚回报,那么以真诚待人就没有意义了。俗话说,真诚不与人言,如果别人认为你是真诚的,你不说别人也知道,但如果别人不认为你是真诚的,不管你怎么说都没用,只会越描越黑,不如把那份美好放在心里。

诚实是我们做人最基本的,没有了诚实,世界将会多可怕啊!不敢恭维,失去了诚信的世界将会如何?当一个人用真诚待人时,是用真心去看待每一件事物,即使做的再不好,过遭的人也会因为真心而了解其中真正的用意;一个人用真心待人时,美丽的内在就会浮现在外表上,如果一个人以真诚待人,他会觉得人间处处都有爱,社会也将更加和谐,未来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诚信、诚实的人。

做事不论大小,都要以诚信为本。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诚信伴我们成长,我们要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只有你诚信待人,别人才会信任你,和你做朋友。甚至到了社会上,诚信待人还会影响你的一生。

篇10:道不远人不能不诚信作文600字

诚,乃内城于己;信,乃外信与人;诚信,乃诚实无欺,言而有信。

“人无信不立”,诚信守信是为人之本,更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而现是社会中,诚信被我们随意抛洒,真诚被我们肆意践踏,一些人面对险境,丢弃诚信的行为,则恰恰说明了当今社会的贬值。

阳光明媚的早晨,当你带着一天的美好心情走在街道上,冲过路的行人微笑时,换来的却是一脸茫然和或饥或讽的的窃窃私语,你在这时可能感慨的就是诚信交流的艰难吧!当你和好友欢聚一起,畅谈舒怀,倾诉心声时,在某一天你突然发现,这个你早已将其视为真挚好友的人,却将你的隐私公之于众,恐怕这时你悲伤的仍是诚信的价值吧!当你在某个商场买了一件商品,拿回去时,却发现质量方面有问题,回去调换时商场却用各种理由进行推辞,当初商家还承诺若有质量问题包换包退,事后却是这种行为,不由得让人体会到当今社会诚信的缺失…..

不注重诚信的人,只能欺人一时,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诚信的.荒凉让我们时常有一种败北的感觉涌上心头,单单拥有财富,美貌,荣誉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拥有诚信,只有这样,你才能被他人所接纳和尊重。

让我们都拥有诚信,渴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吟诵,我们携手让诚信成为冬日里的一束温暖的阳光,让诚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温暖…..

篇11:道不远人,薪尽火传

二程即程颢、程颐,北宋理学家。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二人为同胞兄弟,当时和后世称为二程。他们在政治上追随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在学术思想上,同属客观唯心主义,他们既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又是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而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教育家。

二人早年受父程珦之命,从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又泛览诸家。经自身的理解和领悟创立了理学。由于他们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程颢虽然在世仅有五十余年,但他那独特的学术思想却是博大精深的。史书称赞他:“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秦、汉以来,未有臻斯理者。”而程颐呢,他在世时间比较长,有众多门人弟子,影响就更大一些。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但没有第二个人,那第一个就成了绝唱。绝唱不如传唱,传唱的影响才会更大,作用才会更大。理学之所以没有成为绝唱,就是因为有许多“第二人”不断地传唱。

第一声就是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发生在伊川书院,书院坐落在伊川县鸣皋镇,如今仍留有大成殿。大成殿前,有一株需三人合抱的古柏。据传此柏乃程颐亲植,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苍翠。说起伊川书院,还牵出两个人物。一个是宋代宰相文彦博,一个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程颐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回到洛阳。当时身居相位的文彦博,也不喜欢王安石,他就“赠地表心”——把自己在鸣皋的一所旧园和10顷良田赠给程颐。程颐在此建了一座书院,初名伊皋书院,后称伊川书院,教书授徒培养理学弟子。另一个人物赵孟頫,在伊川书院留下墨宝,写了一块“有元敕赐伊川书院碑”,竖在古柏旁,书法俊秀圆转,刻法灵动飘逸。

接下来说人物。这个成语的主角杨时、游酢是我们谈二程理学继承中不能不提的人物,他们对二程理学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杨时,字中立,人称龟山先生。他来洛阳时,已经40多岁了。他先拜程颢门下,为“程门四弟子”(谢良佐、杨时、游酢、吕大临)之一。后程颢逝世,又拜程颐为师。可当他初见这位老师时,正值老师闭目养神之际,又天降大雪,于是制造了“程门立雪”典故。“程门立雪”有美感,雪地里两位学生渴望学习的特写,抬高了洛学的门槛,增加了洛学的魅力,平添了老师的威严,从此,理学弟子纷至沓来,不绝于途。

还有游酢,福建建阳人,程门高足之一,他是闽地最早接受“洛学”的人,杨时还是通过他的介绍,才来到程门学习的。当初,20岁的游酢来拜程颢为师,老师观察他后断言“其资可以进道”。同年八月,程颢出任河南扶沟县知县,特意举荐游酢任该县教谕。元丰四年(公元1081),游酢荐杨时拜程颢为师。两人学业精进,回福建时,老师目送学生启程,高兴地说:“吾道南矣!”

其时游酢已师事程颢十年,而杨时还不到一年,“吾道南矣”看来主要是对游酢说的。游酢传播理学的功绩在于编辑了《明道先生语录》,将程颢平时言行记录下来并整理成书。

若非学道来伊洛,安得传承到闽地?这两个人,真是没有在雪地白站,站了几个时辰,传道千里万里,开始了二程理学的第一轮传承,开辟了理学入闽的康庄道路,为后来的朱熹集理学大成引来了一脉活水。

另一个弟子吕大临,陕西蓝田县人,他推动了理学入陕衍生“关学”。洛学、关学、闽学等,都是理学地域划分后的称谓,表面看是平级的,其实洛学才是根本。北宋以降,洛学再发枝杈:一是经历了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代师承,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二是经历了陆九渊、王守仁传承等形成以陆王为代表的心学;三是经历了胡安国、胡宏父子传承而形成湖湘学派;四是经历了陈傅良、叶适等人传承而形成了永嘉事功学派。

其中的朱熹,把理学梳理后,成了集大成者。他在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理学在他的手中定型,自此“程朱理学”这个招牌便挂在了国门上,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哲学。

由于他的这一轮继承发展影响深远,他也因此被称为圣人。一旦为圣,他本人的故事也附帶上了许多奇异色彩。相传他出生之前,易学大师邵雍曾暗示其父:日后,他儿子将是孔夫子一般的人物。此事应是民间附会,意在宣扬邵雍善卜,又说明朱熹生非凡人。

世人因他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感到他很不近人情。事实上朱熹不仅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更兼有儒家济苍生救急难的情怀。从历史发展长河看,朱熹是承前启后的思想家,一生都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精于孔孟学说,又不拘泥于仁爱之说。他从“格物致知”出发,要求人们在生活中,欲求不要太过分,一切不要太奢靡。在哲学上,朱熹发展了二程理气关系的学说,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在认知上,朱熹强调“知先行后”,又兼“知行相须”,注重行在认知中的重要性。朱熹还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使封建社会意识形态更趋完备。

朱熹是个严谨的宋儒,他吸收佛道精髓,对于道德、经世的解读,也都有新的理解。只是后来的封建统治者,为争取读书人科举入仕,把他的四书集注作为科场标准,让他脱离了群众,人们就认为他是个不近人情的圣人了。其实,你看看他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知他并非心如枯井之人。他的心中,有一脉活水,天光云影,清清亮亮。而这脉活水就是二程理学,源远流长,从洛阳滔滔而来……

二程理学发展到朱熹之后,取得了它的成熟形态,以后的传承主要是依照朱熹的理解照本宣科,并没有多少创新,并最终成了官方意识形态加以强行推广,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近千年。其实原本出于高层次的人格修养变成了不同阶层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极大的束缚了普通民众的欲求,是它的生命力越来越低,受到的诟病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班会方案下一篇:如何制定酒店销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