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使人成长议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逆境使人成长议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巍巍的七老图山,山峦叠翠;迷人的美林谷,生机勃勃;清亮的锡伯河水,从这里,一路欢唱着流向远方……在这美丽的大山褶皱里,远远近近地分布着一些村落,这里就是赤峰市喀喇沁旗美林镇。这里有这样一班人,他们把握住了教育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默默地做事,取得了令人叹服的成绩。他们让这里的山水更美,也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第一篇:逆境使人成长议论文

2019年:“流传神话使人惊”(上)

天涯水涯,节序匆匆,造化无情。21世纪,对我们这一代人仿佛仍在传说之中,已经快过去两旬!遣苦涩之笔,在下费多年光景,将德国古典学家汉斯·布鲁门伯格的皇皇巨著《神话研究》[1]迻译成中文,由“世纪文景出版集团”出版(2012年、2014年)。7年时间从指缝里溜走,无知无觉。偶尔翻阅,异国哲人之言辞,仍然是不解之天书。马克·里拉(Mark Lilla)说,“心灵已经沉沦”(The shipwreckedmind)。虽有哗众取宠之嫌,但也道出了当今人类心灵之苦境。不仅神已转身而去,英雄时代烟消云散,人的时代也臻于极限,随后将以惊人的速度衰败。人类纪(anthropocene)向负人类纪(neganthropocene)转型,似乎是一种宿命。在宿命的阴影经天纬地的笼罩下,“神话,应当终结了吗?”

此处以及笔者所用的“神话”一词,取其宽泛含义,系指神的话语,叙说神和英雄行迹的话语,以及论说这些话语的话语。不可置疑的常识时刻在告诫我们,产生神话的历史沃土已经飘逝,启蒙之后理性专权,一切怪力乱神的说法无处藏匿:天清地平,朗朗乾坤,我们所栖身的世界,是诸多可能世界之中最好的世界。可是,水至清则无鱼,蕴藉高远的境界总在心灵的幽深处。最让“后启蒙时代”高调的理性主义者万分惊讶,面对他们自以为是的最后努力之完败而万分茫然的事情,是那些看似荒唐下贱的古老神话仍然活着,神话研究还在延续。当人们为此奇迹而百思不得其解之际,罗森茨维格(Franz Rosenz-weig)在其私人日记里留下了一句格言,读起来很像神谶:19世纪意义上反抗历史的战役,于我们而言就是20世纪意义上捍卫宗教的战役。实在说来,这场战役也包括捍卫神话,而且直到当今仍然胜负未分。

笔者最为关心20世纪捍卫神话的战役。美国学者伊万·斯特伦斯基(Ivan Strenski)将卡西尔、伊利亚德、列维斯特劳斯和马林诺夫斯基捉至一处,在思想史的宏大叙事中安置和批判20世纪四种神话理论。他的《20世纪的四种神话理论》[2]荣获美国宗教学会1989年度图书奖,并随后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该书文笔优美,批判锋芒毕露,叙述引人人胜,让人深信“不可以排除神话范畴”,更不能避开“神话思维”来思考。该书可谓捍卫神话战役中一项重要斩获。在他看来,神话包罗万象却又空空如也,人们甚至可以将自己所喜好或厌恶的一切投放到“神话”这个范畴中。神话不只是一个文学体裁范畴,也不只是一个宗教和人类学概念,甚至是可以同哲学、逻各斯、宗教教义、政治乌托邦,甚至流行文化相并立的思想史“元范畴”之一。语言分析不能使之透明,理性批判无法将之驱逐在外,技术干预即便勉力为之,也不能制服伴随着神话而来的忧思与恐惧。

斯特伦斯基的叙述,字里行间隐含着对神话理论与现代性人类境遇之关系的深刻思考。启蒙之后,世界不再令人着迷,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在近代以来加速没落,但这种没落却被误以为是历史的进步,被误释为宗教的世俗化。古典世界幻美消逝,中世纪神圣象征体系渐行渐远渐摇落,文艺复兴感性造反及其斩杀神圣之头,理性主义通过自我伸张而臻于虚妄,以至浮士德精神驰情人幻,浪迹虚空。虚无主义蔓延,上帝死亡,人类终结,作者死亡,读者无聊……神话为何还得以流传,神话理论为何还长盛不衰?其次,从人类共同体的纽带看,宗教之衰微自不待言,更有道德飞散之后留下的伦理荒漠。20世纪写下了伦理思想史的空白一页,从纳粹政制到消费过度,从技术垄断到无限虚拟,一切自诩为现代和后现代、人类和后人类的东西,都以神话范畴进行自我伸张。神话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场壮观的复兴。异国情调的源始主义,作为政治基础的“民族精神”,索雷尔的“暴力与总罢工神话”,卢森堡臭名昭著的“20世纪政治神话”,以及“精神分析”及其“一个幻觉的未来”,还有虚拟的沙漠风暴和海湾战争,都以“神话”为时髦招贴,演绎出文化史上一段怪力乱神的不寻常故事。以至于理性与非理性、哲学与诗、神圣与世俗等多种对立关系难解难分,互相渗透,最后自动消解。最后,20世纪欧洲灾难性政治动荡对神话理论家的个人命运在精神上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个人生活的故事成为历史的寓言。1936年5月8日,在弗洛伊德八十华诞庆贺会上,托马斯·曼在发言中毅然断定:“神话就是生命的合法性,生命只有通过它并在它之中才获得其自我意识、正当性和尊严。”

斯特伦斯基的叙述策略是“语境化”,即运用却不局限于文本分析方法,而是进一步将文本放回到其赖以产生的语境中,寻觅文本创制的理论意向,从而找出神话研究的不二法门,了解每一种神话理论的源头本意。“语境”在这里主要不是指宏大叙事的宏阔文化背景,以及文本创制者们值得炫耀的独特资历,而是人类支离破碎的精神境遇,即“那些不值一提、七零八碎、微不足道的‘影响”’“那些突如其来、似乎关联不大、社会文化细节之中的蛛丝马迹”。“宏大叙事”衰落,“闲言碎语”大行其道,可对于20世纪神话研究的理论取向,这些“闲言碎语”却举足轻重。面对卷帙浩繁的文献,神话观点好像杂乱無章,神话学家好像在自说自话,各自霸权,主导自己的话语帝国。各自的话语帝国本身就成为神话。神话研究者的不二法门,是调遣黑格尔的“扬弃”策略,将自己的看法深藏不露地写入各种“前进过程”的偏见体系之中。神话研究便成为隐微书写的典范,神话理论便成为匿名的象征体系。用福柯的说法,20世纪神话理论凝聚了现代性的“知识基型”,自然而然地成为跨学科和跨语言研究的聚焦之场。在此,热衷于话语分析的专家一头撞在坚硬的“隐喻”硬核上,然后更是茫然无措。

聚焦境遇,深入语境,为的是逼近神话文本所筹划的意义,以及追寻这些意义流布的方式。意义及其流布,一经一纬,构成20世纪神话理论的纲维,但它们根植在关于人类本性的观点之中。在斯特伦斯基看来,卡西尔迷恋古典人文世界的统一性,却偏偏展开了人类作茧自缚、歧路重重的迷宫。这个迷宫,便是作为符号动物的人类所建构的象征宇宙。象征形式的哲学,说白了就是以语言为象征的技术哲学,因为在卡西尔所眷顾的古典人文世界,唯一胜任负载人性及其价值的媒介,是诗意盎然而和源始时代相去不远的象征形式。卡西尔断定,唯有通过解决神话思维的难题,哲学才能形成其最基本的明确概念和使命[3]。可是,卡西尔的人文情怀和英雄气质,将其神话理论浸染为一种“文化贵族的精神科学”。1929年,与海德格尔在达沃斯遭遇战中,卡西尔的“象征形式哲学”不敌“基础存在论”的挑战。卡西尔的败北,象征着古典人文主义及其贵族文化日暮西山,没落难以避免。如果说卡西尔的人文主义迷恋“精神”(Geist),那么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张扬“生命”(Leben)。可是,路德维希·克拉格斯生猛地谴责道:精神是灵魂的天敌。所以不难理解,卡西尔试图以“象征形式”的神话理论来调和生命与精神、浪漫和理性、尚古和现代、部落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对立之努力注定失败。卡西尔晚年从“象征形式”建构走向了对“国家神话”的反思,似乎幡然醒悟,觉识到作为一种“真实力量”的神话出没于人世间,甚至变成了一种仪式,一种废黜理性功能的麻醉剂。在神话思维和幻象中,个人的忏悔不留痕迹,所以“神话是一种人的社会经验的对象化”。[4]尤其是在一个社会、政治和文化冲突极端尖锐的时代,神话因其所蕴含的动员生命趋向整体的意向而被政治化。于是,卡西尔的神话理论以悲剧做结,即他不得不在生命哲学的框架内构思他的神话理论,而生命哲学本质上敌对于古典人文主义。

分享卡西尔的古典人文主义前提,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早在1926年就以群体心理学为基础、以田野考古方法为手段展开了神话学理论建构。在《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一书中,他以超卜连词汇“lili’u”来对接“神话”(myth),创立了原始心灵结构学说,执着于对土著群体的同情了解,推荐了理解神话的新视角。[5]在马林诺夫斯基看来,在展示人性、化成人文的史诗性飞跃中,神话构成了不可或缺的环节。神话表达、强化并整理了信仰,守护、更新和执行了道德,包容、流布和改造了神圣仪式。一言以蔽之,“神话乃是一部原始信仰和道德智慧的实用宪章”。斯特伦斯基透过这些浅层的间接表述,透视了马林诺夫斯基神话学说的深刻思想前提:将原始民族心理学与整体的浪漫主义“文化活力论”融为一体,将本土文化、地方性知识与人文主义协调一致,以古代英雄所体现的气韵生动的神圣价值来对抗西方理性主义的至上威权和无孑L不入的渗透。在这种神话学说之中,隐含着人文主义的价值关怀和实用主义的工具取向之间不可和解的冲突。始于保存信仰、流布道德,终于操纵、控制群体心理,马林诺夫斯基神话学说演化的顶峰却携带着令人失望的荒凉。像运用语言一样,神话的运用也具有强烈的功利性。马林诺夫斯基人类学的实用主义取向,制约着人文主义之伸张,最终将文化之中微妙的沟通策略转化为动因手段或操控工具,这种神话理论却走到了人文主义的对立面,一种反人文主义通过浪漫的诗兴传播一种不祥的气息。马林诺夫斯基经过人类学探险之后,越来越觉得难以忍受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所以他理论的最后归宿让人啼笑皆非:推崇强大的世界联邦政体,整饬纷争不息的世界,主张由国际性武装力量来维护稳定的世界秩序。不用说,这种神话学说已经充分彰显了“世界政治的虚无主义”潜能。

罗马尼亚存在主义神话学家和作家伊利亚德从思辨哲学的视角出发抵达、归向了马林诺夫斯基的目标。伊利亚德注重神话对于人类的规范性、导向性。在他看来,神话讲述宇宙创生和人类起源的故事,满足人类定位、导向的需求,从而匿名地为“全人类言说”。[6]神话指点我们去发现自己在浩渺的宇宙之中的“存在论位置”,唤醒我们内心沉睡的灵知,时刻提醒我们注意此生此世纯属偶然。斯特伦斯基猜测,这么一种染色灵知的存在主义神话学说同罗马尼亚的“黑暗之境”有着微妙的关联。罗马尼亚现代历史的不幸,民族主义的挫折,對于伊利亚德一代人是一场不可叙说的噩梦。他们认为,抗拒这种历史恐怖、化解心灵痛苦的,唯有沉思冥想。于是,在逃避历史的路途上,他们与神话不期而遇,在神话中发现另一个时代、另一个版本的历史。伊利亚德无法拒绝神话给予的幻象及其麻醉效果,并通过神话学说伸张了罗马尼亚天主教右翼激进主义。这种激进的宗教立场将这种对古风、宇宙和土地的眷恋之情升华为人类价值,并发展出一种神话政治纲领。罗马尼亚民族的神话人物Mioritza为这种政治纲领提供了一个意象载体,为伊利亚德的神话学说提供了一个基本象征。这个形象生活在一种无时间的古代岁月,代表着亘古不变的“人类声音”,让人成功地在不幸与荒诞境遇中寻觅到了微言大义。

在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理论中,伊利亚德的政治一情感原始主义遭到了空前的抵制。同时受到空前抵制的,是卡西尔、马林诺夫斯基所信奉的古典人文主义。因为列维斯特劳斯断定,结构主义的目标首先就在于分解人。将结构主义语言学运用于神话,列维斯特劳斯将神话描述为自律地蕴含着强大意义而可供分析的强大结构,它象征地实现了各种二元对立的暂时和解,平息了人类心灵对秩序的强烈渴望。列维斯特劳斯宣称,“神话思想似乎也是一种理智行为的修补术”,“把事件的碎屑拼合在一起建立诸结构”。[7]不过,斯特伦斯基的叙述轻轻放过了列维斯特劳斯对于神话强大结构的解析和对蕴含于神话中的强大意义的解释,而特别强调他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解构,发掘他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对抗索雷尔的社会神话,更解构西方殖民主义及其技术政治,列维斯特劳斯在其学术传记《忧郁的热带》[8]的结尾对人类中心主义展开了悲情反思。随着人类交往的密切、传播技术的发达,人类社会信息趋向于平均分布状态,这个状态极像“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描述的宇宙前景——“熵增”臻于极限,宇宙热寂,生命不复存在,人类难逃灭绝的厄运。他建议,将“人类学”(anthropology)改称“熵类学”(en-tropology),以表达“这个世界终结之时,人类已不存在”的人文主义隐忧,预示着“人类纪”向“负人类纪”的宇宙论转型。列维斯特劳斯将西方文明随着殖民主义传播的后果,称之为“玷污人类颜面的污物”,并痛切地感受到人类所遭受的殖民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纳粹种族灭绝之类的种种灾难,是人类在几个世纪乐此不疲地践行的人文主义之悲剧。超克这种悲剧,本身就成为神话——知其不可为而为的英雄主义神话。可是,以神话去克服作为悲剧的神话,这又是何等悖论?最终是否可能?在《20世纪的四种神话理论》的最后一段中,斯特伦斯基含蓄地指出,只要类似于神话的文化现象和种种关于神话的学说仍然活跃,对于神话的兴趣便永远不会消失,但一旦这些思潮衰微,神话及制造神话的理论就会不断涌现,制造出新的“神话”。尼采的“同一者永恒轮回”,就是一条永恒的魔咒。

斯特伦斯基的著作以卡西尔、马林诺夫斯基、伊利亚德和列维斯特劳斯为个案,批判地呈现了观照神话的四种视角:象征形式哲学、人类学、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回应尼采的“同一者永恒轮回”的论题,或许还有文化哲学或哲学人类学的视角。

从文化哲学或哲学人类学来观照神话这种人类普遍经验和精神现象,以柯拉柯夫斯基和布鲁门伯格为代表。他们为神话研究提供了思辨和阐释方法的典范。

“同一者永恒轮回”,意味着神话永不消逝,尤其是不会随着理性的凯旋和技术的飞跃而消逝。波兰思想家科拉科夫斯基将神话的永恒在场与形而上学的恐怖联系在一起。[9]神话为什么永恒在场?因为人类需要追寻与无条件终极实在的联系,以克服形而上学的恐怖。形而上学的恐怖源自“世界的脆弱性”。但悖论的是,与无条件终极实在联系、通往绝对神性的唯一道路,一定必须穿越这个脆弱的世界。“世界的脆弱性不仅是关于绝对者的知识之不可缺少的前提,而且对我们的脆弱性也是如此。”于是恐怖来临,不可抗拒:除了“绝对者”之外,就没有任何事物真实地存在,而且“绝对者”本身就是虚无。科拉科夫斯基断定,此乃笛卡尔开其端绪的现代哲学留给人类的灵魂启示录——人类需要维系同无条件终极实在的关系、完成自我导向以及在无限宇宙之中的自我定位。在科拉科夫斯基的论域中,“神话”是一个比宗教、哲学、科学更为宽泛的文化哲学范畴,被理解为“活跃在人类与世界有意识关系之中”且能完成与“绝对者”终极统一的能量[10]。这种能量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技术,一个是神话,但技术与神话总是容易混淆,甚至难解难分。无论技术的飞跃多么令人惊骇,它都乏善可陈,既不是分析心灵的构成部分,也不是科学的基本要素。技术只不过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之中神话硬核的延伸。神话为母体和原型,技术为派生与复制,二者都关涉着经验世界的绝对起源,关涉着作为整体且有别于客体的存在品质,关涉着事件的必然性。科拉科夫斯基建构了一种可堪媲美卡西尔“象征形式哲学”的“文化现象学”,将神话与技术纳入沉思襟怀,断定神话和技术指向意义,展现价值,启示无条件的终极实在,最终或许可以克服形而上学的恐怖。

科拉科夫斯基的核心命题是:世界的神话结构在文化中永远在场,为理解富有意义的经验实在提供规则。依据这一命题,他做出了两种尝试:一是将分析的心灵和综合的精神融会贯通,发掘非神话经验中持存的神话;二是以起源学与功能论的一致性为基础,将宗教、神话、哲学以至文化等各种经验变体指向一个共同的渊源,指向终极的无条件的实在。科拉科夫斯基在这个文化哲学语境中再现了浪漫主义的万物在神、神在万物的“同一哲学”,复活了一种隐秘流传在现代思想幽深处的灵知精神。神话被视为不可消解的文化硬核,被视为意识的存在论构成、人与宇宙关系中不可遗弃的元素。神话就这样满足了人类自我导向、自我定位、自我解释和自我超越的需求。而人类这一需求的特征,正在于“不断对经验世界进行解释”,以及“把这些解释当作流亡境遇下归向绝对存在的驿站”。只要宇宙依然运转,生命仍然自强不息,人类就永远有对意义的需要,以及对绝对者充满令人憔悴的渴望。此生此世莫非流亡,流亡者无比匮乏,无奈偶然性的压力,所以永远需要导向、需要补偿、需要归向终极的无条件的实在。科拉科夫斯基得出结论说,人类对意义的需要构成了人类文化经典文本的成就。一切成就,是对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开篇的洞穴喻说、创世纪第三章失乐园故事,以及《薄伽梵歌》第二章灵魂不朽对话的阐释。任何一种阐释,都是以生命感悟灵知,以灵知为导引,归向无条件的终极实在。

布鲁门伯格以概念史研究为基础,以语文学为方法,以哲学人类学为架构,建构了以修辞学为主导的隐喻范式,推进现象学还原的思路,展开神话研究。神话研究假道“诗学与阐释学”而流布于德语学界,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异军突起,目标是解构“神话与逻各斯”的对立,回避理性主义求取纯净概念的思路,逼近人类的生活世界,力求回答那些在原则上无法回答的根本问题。涉及“无条件的终极实在”或“绝对者”的问题,诸如人的本质、自我的本质、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人与神的关系,都是原则上不可回答的根本问题。沿着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进路,但逆转朝向纯粹超越的方向,布鲁门伯格将人类意识的意向性推向生活世界,凸显人类生存的内在性之维。但他的发现充满了绝对悲剧的韵味:生活世界是一种基于象征形式的修辞建构。隐喻确为“意向性导向之锋”,而神话系于人类生存导向的需要。隐喻和神话皆非人类文化的“目标”(terminus ad quem),而是人类心智的“起点”(terminus a quo),因为隐喻和神话隐喻取向朝后,“旨在回到同生活世界的关联”“而生活世界是恒常运动的根基”[11]。人类心智的起点是一种诗性的智慧,妙处不可言喻,神奇不可方物。在这种诗性的智慧中,隐喻和神话都无关真假,唯有合适与不合适。哪种隐喻、哪种神话可以作为合适的媒介,来满足人类在生活世界之中导向的需要呢?这个问题暗含着两个答案:第一,人类需要导向;第二,合适的导向媒介是进化选择的产物。

就人类需要导向而言,因为人类是匮乏至极以至不借助补偿就无法适应生存环境。智术师版本的普罗米修斯神话表明,心不在焉的兄弟艾庇米修斯给万种生物分配了不同能力,却让人类一无所有:“独人裸然,无足具,无寝具,无防身之术。”更为致命的是,普罗米修斯给予人类以火、锻造、编织、稼穑、修辞等技艺,但并没有真正化成人文,“唯其群居,尚无治术,致相互侵害,其结果复又分散,乃至灭亡”(柏拉图:《普罗塔戈拉》)。在如此粗糙凌厉甚至万分凶险的生存环境中,人类唯有借着工具、符号、修辞、制度才能适应。要想在这种文化哲学所假设的“自然状态”下自我持存,人类必须靠技术补充,靠制度保护,靠隐喻和神话导向。生存环境的粗糙凌厉和万分凶险,自然状态和偶然压力,让人面对一个自知无法掌控的生存境遇。布鲁门伯格生造“实在专制主义”来描述这种境遇,凸顯神话对于贫乏人类的补偿作用和导向功能。同时,他借用人类学家阿诺德·盖伦( ArnoldGehlen)的“制序”(institution)来概括语言、符号、技术、政治、隐喻和神话的文化人类学功能。言下之意一看便知:神话不只是文化的硬核和母体,而且是满足人类恒常需要、克服“实在专制主义”的重头制序。神话的“制序”功能实现在种系进化史和个体发展史上。在种系进化史上,人类离开茂密的热带丛林迁徙到辽阔的平原,最后定居到洞穴,这种生存环境的飞跃让人类无法适应,感到威胁从四面八方涌来,一种没有对象意识的焦虑,一种存在的虚无感油然而生。在个体发展史上,就像弗洛伊德所描述的那样,自我面对巨大的危险之时的孤独无助感,构成了创伤情境的中心,儿童早期对爱的渴求本质上是渴求补偿这种无助感。如何缓和种系进化史情境飞跃导致的焦虑,补偿个体发展史创伤情境之中的无助感?那就是隐喻和神话的文化人类学功能所在:“通过种种心智谋略而造成转化,即以熟悉代替陌生,以解释代替神秘,以命名代替无名。”隐喻和神话对抗“实在专制主义”,是一场以修辞为核心武器的旷古战争。在这场至今仍然没有尘埃落定的战争中,命名充当了一个马前卒的角色:“通过一个命名而得以辨识的东西,就是通过隐喻的手法让他从神秘之物里脱颖而出,进而通过讲故事的办法按照其意蕴而得以领悟。”布鲁门伯格的表述因密度而令人窒息,因晦涩而令人迷惘,但其道理却是那么简单:隐喻通过命名怪异之物,神话通过讲述怪异之物的故事,缓解人类的焦虑,抚慰人类的无助感,进而与粗糙凌厉和万分凶险的生存环境(“实在专制主义”)拉开审美的距离,让人领悟存在的意义。

于是,人类永远需要神话。即便是启蒙的荡涤之后,理性的专权之下,技术的垄断之中,神话从来就是不可超越的,甚至还必须说,我们永远在神话之中。之所以应该说“我们永远在神话之中”,是因为我们必须通过讲述神话来消磨时间和减轻恐惧。于是,“我们在神话之中”也可以说成“神话流传在我们之中”。1968年9月,在“诗学与阐释学”小组以“恐怖与游戏”为主题的论坛上,布鲁门伯格发表主题演讲,题目是“实在性概念与神话的效用潜能”[12],阐述神话通过流布来实现为人类导向的功能,以及通过历史的转型释放其效用潜能的过程。论坛的文献结集出版之际,主持人弗尔曼(Manfred Fuhrmann)评论说:神话在实现其交往转换功能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把握的潜能,历史性是其不可磨灭的特征。1968年的这场“诗学与阐释学”论坛上,报告人和参与讨论的学者,都没有草率地提出一种现成的神话理论,也没有进行随意的解释,而且没有任何一种研究方法或者理论视野独占鳌头。“我们首先希望,让历史现象维持其多面性的权利。”讨论的范围上起荷马史诗,下至乔伊斯和马雅可夫斯基。在神话的历史流布之中,那些研究对象不独是其所处时代的典范,而且为当代人观照生活世界提供了堪称“范式”的理论视角。布鲁门伯格的主题发言凸显了神话流布的历时性维度,超越了卡西尔非历史的象征形式哲学(ahistorical philosophy of svmbolicforms),也超越了海德格尔浓郁相对主义的非一存在论哲学(relativisticphilosophy of meontology),既力求回归“起点”为神话功能探源,又倾情瞩望“目标”为现代性辩护。布鲁门伯格暗示,蕴含在神话之中的人类自我伸张倾向具有一种毁灭性力量。这种神话理论所内蕴的微言大义,是对20世纪人类生活世界之政治伦理境遇的批判性反思。神话思维的极限性在布鲁门伯格的《神话研究》中得到了深思熟虑的考量:一方面,古希腊神话总是反思神话本质的参照点;另一方面,神话观念在“后神话时代”的变形也得到了准确的把握。自浪漫主义以来直至尼采,神话在其历史流布中始终保持着开放性和歧义性。不论是在人类行为结构中固定的叙事变量里,还是神话流布循环往复的模式中,布鲁门伯格都看到一种始终存在且以不同方式不断更新的潜能。布鲁门伯格以专业的古典学语言论述道:

为了将历史上的“史前世界”同心灵中的“地下世界”合而为一,神话就必须被视为一个古老的构造,潜在地根植于人类意识过程的一个开放而又封闭的时代。正是因为种系发生学的“史前世界”与个体发育的“地下世界”相互对流的神奇魅力,才使得这种神话潜能的接受、引用、转型的历时现象作为一种非常奇特的历史复合体而持久存在。

“神话研究”的使命,就是要解决象征形式哲学、基础存在论、文学解释学以及接受美学的效果史研究所不能解决的难题:远离其本源和本质功能,神话内容是如何一再被理解为自我定位和世界定位的根本主导形象,并如何在变化中被重构?古老神话的丰富回声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说,神话素的再度把握、反复引证和持久暗示,隐喻的改头换面,及其在历史语境中的增补、变更,也同时意味着类比的近似性?它是否不仅预示着而且构成了某种“新神话”,或者穷尽神话形式,将神话带向了终结?回答这些问题,就涉及布鲁门伯格关于制序进化和合适媒介问题了。

就合适的导向媒介是进化选择的产物而言,布鲁门伯格断言,神话流布过程是理解历史实在性的功能性标志。神话蕴含的实在性潜能无须解释,也不能解释。“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是讲讲故事而已……故事无须推至最后的结论,它们只服从于唯一的要求:故事不可穷尽。”神话被反复讲述,在千年万载的流布过程中,在受众的选择、质疑中经历着变更、转型。不适合人类导向的要素就被淘汰,留下来的就是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肖像常量”,能抗拒“熵增大法”的活力形象。神话流布,也就是神话优选的过程,即神话素适者生存、臻于精美的过程。布鲁门伯格称之为“词语的达尔文主义”。人类社会不服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进化大法,但神话以及所有增补人类匮乏的技术、修辞、工具、制序却遵循进化规律,服从优选原则。经过进化的残酷竞争、无情选择而留下来的神话,都是文化的精品,对人类而言是合适的导向媒介。“源自进化机制的有机系统,则首先是以幻影肉体之类的东西同进化机制相抗衡,从而避免进化机制的压力,最后发展为人类。幻影肉体就是他的文化领域,他的制序领域,以及他的神话领域。”以幻影肉体为基本意象,布鲁门伯格尝试在神话的流布中重构人类自我定位和自我导向的史诗情节。幻影肉体,就是“值得拯救的神话核心”,蕴含在人类导向制序之中,与“实在专制主义”对立,呈现为“形象专制主义”“意志专制主义”“制序专制主义”“技术专制主义”等。它就是活跃在人类与世界的意识关系之中生生不息的潜能,让人类在偶然性的压力之下获得喘息空间。可是,这并非让人摆脱自然的强力暴力,而是与这种强力暴力保持审美的距离,免遭恐惧的襲击。从“起点”随波逐流而下,观神话之正变兴衰,布鲁门伯格展示了重构跨文化的概念史、意象史、制序史甚至技术进化史的雄心。意欲呈现同一者永恒轮回,他却遭遇到神话与逻各斯的纠结,艺术神话向教义和乌托邦的转型,灵知主义基本神话和现代性的抵牾,以及终极神话在观念论新神话中的完成。

注释

[1]布鲁门伯格.神话研究(上下册)[M].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2014.

[2]斯特伦斯基.20世纪的四种神话理论——卡西尔、伊利亚德、列维斯特劳斯与马林诺夫斯基[M].李创同,张经纬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卡西尔,神话思维[M].黄龙宝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卡西尔.国家的神话[M].范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弓秀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6]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M].晏可佳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7]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8]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M].王志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9]莱斯泽克·柯拉柯夫斯基.形而上学的恐怖[M].唐少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0] Leszek Kolakowski. The Pres-ence of Myth. trans. Adam Czerniawski.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9.

[11] Hans Blumenberg,“Paradigmenzur einer Metaphorologie”,in Archiv fur Be-griffsgeschichte 6,1960.

[12] Hans Blumenberg, “Wirklich-keitsbegriff und Wirkungspotential des Mvth-os",in Manfred Fuhrmann(ed.),Poetikund Hermeneutik IV. Terror und Spiel. Prob-lem der Mythenrezeption, Munchen: Wil-helm Fink Verlag,1971.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哲学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郎静)

作者:胡继华

第二篇: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巍巍的七老图山,山峦叠翠;迷人的美林谷,生机勃勃;清亮的锡伯河水,从这里,一路欢唱着流向远方……

在这美丽的大山褶皱里,远远近近地分布着一些村落,这里就是赤峰市喀喇沁旗美林镇。这里有这样一班人,他们把握住了教育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默默地做事,取得了令人叹服的成绩。他们让这里的山水更美,也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他们就是美林镇中心校一班人。

一、一个“善歌”“善教”的校长

刘国辉校长是这一班人的领头人。他们坚信:“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实,刘国辉校长本人就是一个善歌者,也是一个善教者。

40多岁的他,憨厚朴实,不善应酬,但如果说起业务来,他可是行家里手,能讲新理念、新思想,甚至大段大段地讲解新课程标准,也能一套一套地背诵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经典教育教学语录。尽兴了,他还会说:“卡片上还有较好的论述。”虽是玩笑,也是事实。

他的办公桌上、床上,摆的全是书。

刘校长就是凭着他的勤奋好学、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从一个优秀教师,到一个优秀总校教导主任,又从一个优秀教导主任到一个出色的总校校长的。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始终认为“打铁还须自身硬”,所以他坚持读书学习。他的化学课上得好,因工作需要,他又慢慢杂学旁收,成了一个“杂家”, 特别是多年来热衷于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从中汲取营养,对新课改的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例如他所撰写的系列文章《新课程的“学习观”与叶圣陶的“主体观”》、《新课程语文实践观与叶圣陶的“阅读观”》、《新课程教材建设观与叶圣陶的“大语文教育观”》 、《叶老“例子说”的永恒价值》、《试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之作文教学观》分别在《内蒙古教育》杂志上发表。所收集整理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编”从2008年9月开始,分8期在《内蒙古教育》杂志上连载。由于他语文教研论文连连发表,被旗内语文教育界朋友戏称“伊拉克侵占科威特”。

作为校长,他坚持听课,每年听课都在100节以上,而且每节课听完,都要坐下来和执教的老师进行交流,并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指导。同事们经常开玩笑说他:“你这是指导加培训呀。”他说:“一个乡镇这么多学校、这么多老师,老师让我们听上一次课不容易,这是难得的交流机会;我们不仅要让教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没有理论上的指导,就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每次听课,都要把教师的授课过程整理成课堂实录卡片,进行归类研究,然后整理成第一手校本研究资料,进行交流。这已成为他多年的一种习惯和领导作风。

二、实施教师全员“梯度培养”,青年教师是第一位

2006年11月,喀喇沁旗教育布局调整,改变了总校管初中和小学的管理体制,建立了乡镇中心校,负责全镇的小学管理。刘校长调任美林镇中心校校长,组建了新的领导集体。

美林镇中心校地处喀喇沁旗西南部的边远山区,下辖17所小学,分布在沟沟汊汊中,交通不便,信息闭塞。2006年教育布局调整后,由原来的美林总校和旺业甸总校合并成的美林镇中心校,一些在初中的中青年教师随着初中合并调走了,留在小学的教师平均年龄接近50周岁;2009年暑期定向分来41名青年教师,加上近三年零星分配来的新教师,青年教师达90多人。这就形成了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和30岁以下年龄结构极不合理的现状。特别是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虽然学历比较高,但教学实践经验几乎是零。如果培养得好,他们就是学校发展的后劲和希望,否则就是大问题。但培养好的前提必须是有目标、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所以,2006年,刘国辉校长一到美林镇中心校,便把打造教师队伍放在了第一位。

首先,他们根据不同教师的需要实行“梯度培养”。

为了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发展,对全镇教师进行了合理划分,制定了《教师梯度培养规划》,采取分类指导、分层培训的办法进行培训。也就是针对老教师虽然经验丰富但观念相对滞后、年轻教师虽然学历比较高但没有教学实践经验这一情况,要求老教师必须过教材关,抓实抓好教材教法的培训;中年教师在抓好教材教法培训的前提下,逐渐注入新的教学理念;青年教师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走入新课程。

抓住这一关键,从教师队伍打造尤其是青年教师培养抓起。首先让他们融入这个团队,抓“角色”转变,抓思想素质,抓团队精神。

其次,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1)加强师德教育,培养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固然需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但如果没有极强的敬业精神作为支柱,没有自己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任何外力的驱使都是徒劳的。所以,他们在引领全体教师认真落实和践行《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精神的同时,特意提出青年教师要向老教师学习,学习老教师的敬业精神,并通过师德标兵的评选、师德演讲等活动来感召和影响他们,使他们既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又能扎实地工作。

(2)加强合作交流,抓青年教师的团队精神。在认真抓好基层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建设的前提下,成立本镇内小片教研协作区,促进校际间的横向联合。现在,各校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已经蔚然成风,极大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成立青年教师研修班,促进他们整体提高。2008年下半年,他们从实际出发,成立青年教师研修班,制定了详细的青年教师成长长远规划和短期培养计划。根据所学专业,分别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学科等四个青年教师研修班,由中心校统一管理,中心校管理人员承担班主任,分层培训,分类指导。

(4)集中辅导,促进群体提高。首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拓宽教师的视野。请进来,就是请外地的专家、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讲学。走出去,一是同一些先进的学校搞好横向联谊,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将教师派出去挂职学习,让这些教师同先进校的教师结对子,使他们建立长期的联系,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沟通和技艺的交流。二是凡是外地举办的一些大赛活动都不放过机会,分批派骨干教师带着任务出去学习,回来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吸收,让他们精心准备课,为全体教师上研究课,使个体的收获变为集体的共享。其次,通过搞讲座、看课例,为新教师提供范例,从如何研究教学对象到教师应具有的素质,从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到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容量等,带领青年教师以理论来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例如,观看全国级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选派本地区的教学能手上示范课和进行专题讲座等。主要是让他们先“模仿”,为他们今后能达到“创造”继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还利用新上岗的教师多数长期住宿的优势,下载和订购了一些全国名校教师的课例光盘和教育论著,分发给各校,要求各校要为他们提供条件,敦促他们利用好这一大好的时光进行“自培”。第三,进行对比研讨。即请外校的教学能手或本地学科带头人与本地教师同台上课,切磋技艺,促进优势互补。具体做法是:就一课的教学任务,外校老师同本地老师分别准备,然后同上一节课;之后,深入分析教学中大家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形成共识,为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构建理性框架。第四,抓好“五个一”工作:即每学期上一节自己满意的公开课;每周写一份有价值的教育教学反思;每周上交一份自己满意的课堂教学设计;每周整理一份有评有议的听课记录;每月撰写一篇高水平的经验体会或教学论文,并分期分批地登在中心校主办的校报《教海拾贝》上。第五,组织论坛。每逢寒暑假或平时放长假,他们都要为青年教师布置作业,并很好地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个人博客,建立美林镇青年教师QQ群,随时随地在网上联络和讨论,开学后组织论坛。例如,谈“个人成长感悟”,或就学科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提出质疑,让大家帮助解决,取得了很好效果。

(5)个别辅导,跟踪“锻造”,促进个体提高。首先,充分发挥中老年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促使青年教师切实增强责任感,切实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与工作习惯,增长教育本领,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采取“一对一”结对子、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让老教师带新教师“上路”。同时,中心校管理人员,亲自带徒弟,每人至少确定4名重点培养对象,除了平时的指导外,亲自“下水”,为他们上示范课,促进其理性认识的提高。其次,在研修班学员当中选出一部分重点对象,中心校采取分科包干的办法进行重点“锻造”。采取:随机听课——课后指导——修正教学设计——再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课后反思——再总结教学思路。这样反复历练,使一部分青年教师得到了快速成长。

(6)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他们注重了指导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实验,引领青年教师不断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着以小见大的原则进行“草根教研”。

经过这样的培训和历练,年轻教师很快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实现了从受教育的学生向教育学生的教师的转变,从比较“放任”的大学生向自我约束的具有“示范性”的教师的转变,和从只有书本知识向具备了实际能力的转变。

第三,开展“名师工程”暨“两层三步”递进式课堂教学专项研究活动。

为了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除了上述培训形式外,美林镇中心校还全镇广泛开展了“名师工程”暨“两层三步”递进式课堂教学专项研究活动。

“名师工程”暨“两层三步”递进式课堂教学研究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即:

第一层,“学校名师工程课”。第一步:自评反思课,(1)在常态课自评反思的基础上,精心准备一节典型课,课后对照课堂教学标准认真反思,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写出详细的自评反思;(2)根据自评反思中提出的自我矫正措施,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后再进行下一轮的自评反思课,直到自我满意。第二步:互评交流课,(1)在充分进行自评反思课活动后,学校教导主任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认真听取提出邀请教师的交流课,并对课堂进行评课交流;(2)教导主任组织听课教师和讲课教师进行评课交流,结合课堂教学全面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提出有价值的改进措施,写出评价报告;(3)讲课教师在互评交流的基础上,认真借鉴老师们提出的宝贵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第三步:“名师工程”课,(1)学校成立名师工程评委小组;(2)课堂教学水平有明显提高的教师通过教研组向学校评委小组提出升级申请;(3)评委小组通过听课、审阅自评反思课和互评交流课的过程材料,对提出申请的教师做出评定,写出指导意见和建议;(4)评定合格的教师可升级参加中心校级名师工程,不合格的教师在进行充分准备后可再次提出申请参加学校名师工程。

第二层,“中心校名师工程课”。第一步:自评反思课,学校名师工程合格的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名师工程课评委小组提出的评定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并通过课堂教学(结合一节课,包括教案、反思学校评价、交流互动记录等)进行自我剖析,写出详细的自评反思报告。第二步:互评交流课,中心校教导处组织业务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认真听取提出邀请的教师的交流课,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评课交流,分析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提出有价值的改进措施,写出评价报告,指导讲课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第三步:“名师工程”,(1)中心校成立“名师工程”评委小组;(2)学校名师工程合格的教师通过学校向中心校评委小组提出升级申请;(3)评委小组通过听课、审阅学校评审的过程材料,对提出申请的教师做出评定,写出指导意见和建议;(4)评定合格的教师可申请升级,不合格的教师在进行充分准备后可申请再次参加中心校名师工程课验收。

为了充分调动各校参与的积极性和组织指导功能,充分利用各校优秀干部和教师资源,以形成更有力、更有效的业务指导机制,美林中心校成立了课堂教学研究领导小组,刘校长任组长,分管业务的副校长任副组长,中心校其他干部任组员;各校成立领导小组和评委小组。学校名师工程评委小组要经过民主程序产生,评委小组成员要由业务能力强、办事公道、老师们信服的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同时要求,各校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上课、评课提供方便;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将教师开展“两层三步”课堂教学研究的标志性材料作为主要内容纳入其中,在名师工程升级验收中,凡发现档案不齐全、材料不真实、质量较差的直接视为验收不合格;建立随机抽查制度,中心校、学校分别成立课堂教学实施水平随机检查小组,采取随机抽查听评课的办法对已达标的教师进行常态管理,凡平时上课不按新课程标准(“学案导学”)要求上课的教师,取消其取得所有达标资格,等整改后重新申请达标,中心校对抽查合格率较低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各校要合理使用名师工程的评定结果:1.学校名师工程课合格的教师方可参加中心校级的评比活动;2.学校名师工程优秀教师的课在本学校示范推广,中心校名师工程优秀教师的课在全镇示范推广;3.把评定结果作为学校奖惩、评优树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责任状中具体要求)。

第四,“他们成长了!”

经过近5年的培养打造,美林镇中心校教师的素质有了较大整体提升。很多青年教师成长起来了。不但业务成长了,而且也成熟了很多,懂事了很多,大气了很多。

中心校教导主任谢志刚说:“这些青年教师真正成长了。教学上他们入门了,上路了,更可喜的是他们知道钻研了,有的已经成了教学骨干。”

从2006年到现在,他们这样坚持着走过了近五个年头,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也有了可喜的回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自中心校成立以来,在这班人马的辛勤努力下,他们多次荣获旗级以上奖励。如,2009年荣获“赤峰市师训工作先进集体”; 他们编写的校本教材——《林谷琴韵》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第一届“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操作体系构建研究”课题荣获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在全旗教育教学综合责任状评比中荣获第三名;他们的写字教学被自治区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确定为重点试验校,于2010年通过鉴定验收并获奖;他们在全镇开展的“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系列教育活动荣获市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优秀创新案例”奖。自2007年至今,美林镇中心校已经获得旗级、市级以上奖励15项。得到了领导、社会和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喀喇沁旗教师进修校就多次请刘校长做经验介绍,在全旗引起了很大反响。

美林镇这片大地永远美丽,其实,刘校长和他的团队用他们的努力和智慧所打造的青年教师团队,也已经成为这大山里的另一道美丽的风景,而且越来越绚丽多彩!

作者:申国君

第三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摘要】在党校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新的学习方法探索。而行动学习作为能够在成人教育的适用的一种方法,也被引入到了党校教学,以实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从行动学习角度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内涵进行了解读,并对其给党校教学改革带来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行动学习 党校 教学改革

近年来,为满足新时期党政干部的培训需求,一些党校机构都在进行行动学习的应用和推广。通过行动学习,则能使党校教师转变为促进师,引导学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获得能力水平的提高,继而实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因此,从行动学习角度进行党校教学改革问题的探讨,显然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继而更好的推动党校教育发展。

一、从行动学习视角解读“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核心内涵

(一)行动学习的概念

行动学习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管理学家雷吉·雷文斯提出,指的是利用行动实践进行学习的方法。所以,行动学习又被称之为“干中学”,需要受训者参与实践工作或解决实际问题获得能力的发展。该种方法建立在工作和实践的基础上,需要以组织问题为载体,通过解决问题提高组织工作绩效,从而将学习与行动联系到一起。因此,行动学习过程其实是“问题-反思-总结-计划-发现问题-再反思”的过程,能够推动组织变革,并为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提供思路。

(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概念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孟子·盡天下》中的句子,完整的语句为“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从原本的意思来看,指的是圣贤之人先让自己明白,然后才会去让别人明白,现在的人自己也不明白,就想让别人明白。所以,原本“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带有贬义的,用来批评自己本身糊涂,却要求别人明白的行为。

(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核心内涵

从行动学习的角度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核心内涵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其符合行动学习的倡导的理念。因为,行动学习讲究由学习主体通过主动学习掌握知识,而并非是依赖教师的讲解。所以在行动学习小组中,虽然存在促进小组行动开展的教师,教师却应做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即教师本身并不明确组织存在的问题,却可以督促小组成员发现和解决问题,继而获得发展和成长。所以在行动学习小组中,这些教师为促进师,是整个行动开展的专家,并非是全能的领导,却能凭借自身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完成良好团队的打造,并通过调动团队力量帮助所有成员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作为一名促进师,应做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二、从行动学习视角看党校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党校教学现状

党校的职责所在,就是承担推动党政干部的发展和进步。而在建国初期,我国党政干部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各级党校按照学校教学模式进行了学校布局和学科建设。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党校完成了公共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的建设,学校和教室的布置也完全参照高校为模板,以期提高党政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1]。而党校的教师也如同高校教师一样,需要進行各种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帮助党校完成了当时的历史使命,使广大党政干部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广大党政干部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高,所以也对党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能立足问题导向,并坚持实际服务大局。这要求党校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使各级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而为“四个建设”大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部署服务。

(二)党校教学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党校过去采取的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党政干部的教育需求,从而使诸多教学问题逐步浮现出来。就目前来看,党校教师无法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角度帮助学员解惑,仍然采取过去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学员教育,以至于无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而这样的教育无法做到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也不利于党政干部的培养。面对这种情况,党校教师已经无法做到“以其昭昭使其昭昭”。因为采取过去的教学模式,只会导致学用脱节,进而不利于学员积极性的发挥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行动学习视角下党校教师实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启示

面对党校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党校教师还应通过实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解决这些问题,以便更好的完成学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并推动党校教学的改革,进而达到坚持党校姓党和保证学员、教师遵循党性原则的目的。但是,想要达成这一目标,不仅需要转变教师的理念和发展教师的能力,还要在党校进行全新教学模式和机制的建立。而行动学习的开展,则能为这些工作的开展带来启示,进而有效推动党校教学改革。

(一)建立行动学习帮助试点

考虑到过去的“灌输式”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所以还应逐步引导党校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而先进行行动学习帮助试点的建立,则能为推动党校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2]。具体来讲,就是在部分城市进行行动学习帮助试点的建立,然后在试点结合专项培训进行项目的开展,并要求学员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进行行动学习法的运用,以确保学员能够获得能力水平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城市的卫生局、教育局等单位为试点,进行行动学习的推广。而在学员和教师都能对行动学习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才能进行党校教学改革的推进,进而使各项改革措施得到切实落实。

(二)强化党校教师素质培养

想要通过推行行动学习完成党校教学改革,还要求党校能够完成行动学习小组的建立。因为,行动学习小组对小组成员和促进师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党校学员大多为各地党政干部,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基础水平,并拥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所以能够为行动学习小组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党校教师目前却存在素质水平较低的问题,无法满足行动学习的实施要求。因为,这些党校教师大多并未接受促进师培训,即便一些教师接受过类似内容的培训,也存在培训时间过短和缺乏实践的问题[3]。而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行动学习,则导致党校教师成为了摆设,仅能与学员进行简单信息交流,无法为行动学习项目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进而不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党校还要加强促进师培训,确保党校教师能够保持党性原则,能够做到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确保学校教师能够承担组织行动学习的任务,进而实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为此,党校还要组织教师到开展行动学习项目的地区进行学习和考察,以便使教师能够加强对有关知识的学习,并积累一定的经验,继而获得素质水平的提升。

(三)督促教师完成角色转变

党校教师想要成为促进师,还要真正完成角色的转变,以确保自己在行动学习中不再一味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作为一名促进师,党校教师还应先做到中立,不再直接给予学员“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员进行答案的寻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按照规则维持小组行动的开展,却不能给出倾向性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4]。但与此同时,党校教师还要坚持党校姓党,能够帮助学员巩固共产主义信仰和实践根基。实际上,党校学员大多拥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够更好的提出问题的对策,所以教师还应确保学员始终占据主动地位。除此之外,促进师应该能够倾听学员的想法,而不是干预学员间的互动。这一过程中,促进师不仅要关注学员的话语,还要关注学员肢体动作,以从中获取有关信息。最后,促进师还应学会提出问题,以便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拓宽和深化,从而引导学员进行问题的深入探索。所以,促进师應多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并以反问的形式引导学员进行反思。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员对事情进行深刻评价,所以能够在“昏昏”的状态下引导学员实现“昭昭”[5]。因此,党校教师还要通过参与行动学习完成角色转变,进而实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四)实现党校教学模式创新

党校想要完成教学改革,还要进行现有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通过行动学习加强党政干部的培养。具体来讲,就是党校应要求教师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完成全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在该种模式下,教师将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学员则将利用行动学习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为确保学用联系紧密,党校还要加强对各级政府组织面对的问题的分析,并以这些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进而使学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较好的解决现实问题。采取该种教学模式,则能将干部培训和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從而使党校培训的实效性得到真正发挥,并使干部更好的履行自身职责。此外,采取该种教学模式,也能使各级政府人员发挥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五)建立行动学习长效机制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实现和党校的改革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通过建立行动学习长效机制提供发展动力。一方面,党校还要长期开展促进师的培训工作,以便确保教学活动的组织拥有足够和高质量的促进师。在此基础上,则可以使全校师生共同开展行动学习,进而使教学改革得到全面推进。另一方面,党校还应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行动学习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以确保学员能够形成该种思想,进而为学员实施行动学习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这些学员大多为各地的党政干部,回到单位同样可以进行行动学习的组织,进而使学员培训与党政工作真正联系到一起。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对当代党政干部进行培养时,党校已经不能依托过去的教学模式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而开展行动学习,则能使党校教师做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从而在推动党校教学改革的同时,满足党校师生的发展需求。因此,还应加强对行动学习的认识,继而更好的推动党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丽婷.建立行动学习长效机制与党校教学改革[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4,01:64-68.

[2]燕玉.基于全新研究式学习的党校经济管理教学改革路径[J].新西部(理论版),2012,08:147-148.

[3]胡技飞.行动学习法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2,27:105-106.

[4]尤鑫.行动学习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探索[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85-87.

[5]高杨.行动学习法在干部培训中的应用——以辽宁省本溪市委党校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6.

作者:王成

上一篇:新综合教学模式论文下一篇:中国上古史结课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