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的优秀说课稿

2024-04-14

跳水的优秀说课稿(精选7篇)

篇1:跳水的优秀说课稿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小学生的认识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基本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跳水》是人教版第十册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在一艘外国帆船上发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全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划分为四段,分两课时教学。本节课着重理解课文第三、四段的内容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教育,明白道理。

根据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事物的联系”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②学习用“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③能用“模仿”“显然”造句;

④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难点是理解船长为什么要叫孩子跳水。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板书画——激趣引学;

二、读片断——体会险境;(感受)

三、议方法——发散思维;(理解)

四、说联系——落实目标;(巩固)

五、练语言——巩固发展。(运用)

具体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一、板书画——激趣引学

这一环节是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教师边板画边叙述:在碧蓝的大海上,风平浪静,有一艘外国帆船完成了环球旅行,正往回航行。人们的心情愉快,聚在甲板上玩乐,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让学生回答,老师继续板画。紧接着问:课文的第一、第二段分别讲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起因)水手追猴子

(发展)猴子逗孩子

以教师的叙述和板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紧接着让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既复习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读片断——体会险境

第一步,学习课文第三段。先让学生提出学习这一段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概括、归纳: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处境十分危险?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听录音,粗读课文,自己动脑筋找出答案,对课文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

第二步:指导学生小结出学习第三段的方法——“粗、精、品”三读阅读法,进行学法迁移,学习课文第四段。通过“三读”,使学生知道:在危急的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并让学生把第四段内容归纳出来,模仿老师的板书,进行板书。

三、议方法——发散思维

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等角度,创造性地解决疑问。

依据这一理论,我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设身处地探讨抢救孩子的妙法,老师问:假如你是船上的一员,你准备采取什么办法使孩子脱险?让学生畅所欲言,但暂不论办法可否。再组织学生讨论:孩子从高高的横木上跳到水里,同样有危险,船长为什么要命令孩子跳水呢?你的办法和船长的办法相比,哪一个的办法好?采用小组讨论的办法,让学生各抒己见。

它既为每个学生参与学习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在和谐、热烈气氛的学习活动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得到积极发展,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有关语句,进行种种假设、推理、分析、比较得出:船长果断命令孩子跳水是挽救儿子生命不容置疑的唯一办法,从而懂得课文以“跳水”为题的深刻含义及船长的沉着、机智、果断,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采用启发、对比、议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主体作用,体现“主体转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精神,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单向信息传递的束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

四、说联系——落实目标

依据小学生好动、爱玩、有旺盛的求知欲的特点,我设计这一环节,使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把所有的感官调动起来。指导学生看着板书、板画,说出孩子、猴子、船长、水手之间以及环境等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是怎样联系的,懂得这个故事就是在事物的联系中发生、发展、结束的,并让学生用简单的图示进行板画。

看板书、板画来说、来画,既充分发挥了板书、板画的直观性,逻辑性等作用,又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及语言能力得到训练。

在说、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从学法上和思想上进行指导,使学生学文以明理,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体现语文教材的知识性和教育性,落实教学目标。

五、练语言——巩固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语言的训练,这一环节只是相对集中地进行语言训练,以求得到巩固发展。语言主要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课堂上着重于口头语言的训练,书面语言的训练可留在课后进行。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

(1)理解“模仿、显然”并口头造句。

(2)在你熟悉的事物中举例说说事物之间的联系。

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把前面学到的东西加以运用,在运用之中,逐步地巩固、熟练,形成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事物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以利于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最后让学生质疑。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机会,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长期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教法学法的采用和教学程序的设计,既贯彻了教学大纲的精神,又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篇2:跳水的优秀说课稿

《跳水》记叙了在一艘外国帆船上发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全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划分为四段,本应该分两课时教学,但今天我把它用一节课上完。而本节课着重理解课文第三,第四段的内容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教育,明白道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②学习用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是理解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难点是理解船长为什么要叫孩子跳水。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运用板书,激趣引学;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落实教学目标。

一、本节课的教学程序我是这样设计的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人物的联系。

读片断。具体分析课文。

议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具体的操作时这样的: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人物间的联系。

这一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粗读课文,了解这篇文章出现了哪些人物 然后再教学生一个新的阅读方法,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知道人物间的联系,从而整体感知课文。

二,读片断,具体分析课文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其中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三,四段。

(一)学习第一段。这一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整体朗读,了解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地方,起因是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2,3自然段)。学习第二段,我是通过让学生找出猴子的动作或孩子的神态来完成学习目标的。找出猴子的`动作,可以看出猴子是一只调皮的猴子,而且越来越放肆了,从而引出孩子的心情也越来越气了,紧接着就发展到孩子去追猴子想把帽子抢回来。

(三)学习第三段(4,5自然段)。这段是这篇课文高潮部分。学习这一部分,我是分两步进行的:

第一步:让学生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在小组里进行学习。继续找出猴子的动作,是要学生感知猴子的越来越放肆让孩子觉得越来越没有面子,越来越生气了。而从孩子的心理变化又能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孩子当时的心情,从而理解到孩子为什么会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

篇3:跳水的优秀说课稿

摘 要 跳水运动员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的提升是现代竞技跳水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就针对优秀跳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文章首先从赛前情绪特征、成就动机特征、注意力特征以及意志品质特征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优秀跳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有助于提高跳水运动员心理水平和心理能力的策略,旨在能够借此为跳水运动员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跳水运动员 心理特征 心理训练方法

随着现代跳水运动的发展,优秀跳水运动员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临场发挥情况对比赛成绩的影响也开始越来越显著。对于优秀的跳水运动员来说,要在激烈的竞技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仅仅具备高水平的运动技能和超常的体能水平是不够的,只有同时具备了良好的运动心理能力,才能够在竞技比赛的激烈竞争之中,在巨大的心理负荷的压力之下,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由此可知,跳水运动员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的提升是现代竞技跳水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优秀跳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旨在能够借此为跳水运动员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一、优秀跳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一)赛前情绪特征

情绪,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在人活动的过程中,通常具有激发作用、组织作用以及维持作用和导向作用。所以,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赛前情绪是影响运动员训练成绩与比赛水平两者之间的重要的中介变量,其对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行为操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一直以来跳水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重视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

在针对跳水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况进行衡量时,通常采用《赛前情绪量表—T》来进行测量和分析。在这个情绪量表中,主要包括了失败焦虑、自信心以及躯体焦虑和期待焦虑四个主要的维度。对于优秀的跳水运动员来说,强烈的自信心和较低的失败焦虑、躯体焦虑以及期待焦虑是优秀跳水运动员最为突出的赛前情绪特征。

(二)成就动机特征

跳水运动员的成就动机特征,指的是运动员个人对于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者是有价值的活动,去参与去完成,并且预期会实现某一目标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心理学家Atkinson认为个人在进入了成就情境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对于运动员来说,如果其追求成功的动机要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那么其成就动机就比较高,相应的也就更容易积极、主动的将自己投入到竞技比赛的情境中去。跳水运动员的成就动机与运动成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优秀的跳水运动员其成就动机往往更高,而且在日常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其还会表现出如下成就动机特征:一是,面对新的、高难度的、具有挑战性的动作,会全力以赴的追求成功;二是,运动成就抱负高,能够主动的关心自己的训练反馈成果;三是,对自己的训练目标和比赛目标能够高度负责。

(三)注意力特征

注意力指的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其是運动员心理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注意力的参与,任何竞技训练和比赛活动都无法维持和开展。因此,运动员的注意力品质同样也是直接影响跳水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关键性心理要素之一。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在比赛的过程中,每个技术动作都只有一次完成的机会,而且“成败在此一跳”的情况也非常多见。所以,跳水运动员必须要注意良好的注意品质,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注意力能够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始终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稳定。对于优秀的跳水运动员来说,其注意力水平通常都要比普通的运动员的要高,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能够迅速进入角色,不但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确保每个技术动作的细节和相互之间的连接,而且注意转移的能力也往往更高。

(四)意志品质特征

一名跳水运动员能否成长为优秀的跳水运动员,除了自身的运动天赋和身体条件以外,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各种艰难险阻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畏艰险,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才能够确保自身运动水平的不断提升。所以,对于优秀的跳水运动员来说,勇敢、果断、坚韧、顽强、自控力强等均是其非常重要的意志品质特征。

二、优秀跳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策略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优秀跳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特提出了如下两点有助于提高跳水运动员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的心理训练策略:

一是,要注意基本心理技能训练活动的切实开展。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应注意采用念动训练、表象训练以及模拟训练等方法来确保基本心理技能训练活动的开展。例如:可以采用模拟训练法,通过创设比赛情境的方式来开展心理训练。通过创设与比赛实战环境相似的情境来开展心理训练,从而实现赛练结合,是针对跳水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有效途径。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在组织开展训练活动时,可以有意识根据实战的环境来安排条件,如:模拟比赛地点的气候、时差、场地水池以及对手可能的采用的技术难度和战术策略等等,以此来促进运动员心理实战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二是,在基本心理技能训练之外,教练员还要注意及时根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针对不同的运动员所遇到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手段和干预方法,如,心理咨询、专门化的心理训练以及个性化行为程序的设计等等,来确保运动员心理水平和心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忠秋,韩旭,刘书强,黄晨.中国跳水队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心理科技服务[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02).

篇4:小学语文《跳水》说课稿

《跳水》是冀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感受生活,领悟生活的智慧灵光。训练主题是:

① 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② 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单元训练主题与各单元文化主题的融合:抓关键词句,品读文字中的生活,感受生活中智慧的灵光。

《跳水》一课讲述了发生在一艘外国帆船上发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船长在危急中,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了解作者记叙一件事情经过的方法。

本篇课文情节惊险,扣人心弦,易于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形象逼真的教材插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说学情

孩子们在暑假读过《女水手日记》对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应该不是很陌生,对于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也有一定了解,这篇课文不是很长,学生读起来比较好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唬、咧”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肆、唬、咧、瞄”4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故事的惊险,并从中受到启示。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大纲要求和本课特点,以及六年级学生的情况,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事情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中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

教学难点:体会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五、说教法

依据课标要求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

2.语言点拨

3.抓重点词句

4,朗读感悟等等。

六、说学法

1.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比如“哭笑不得”,“气极了”,“惊呆了”,“40分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对这些词句的未尽之意进行表象理解,体会孩子,水手们的心情。这是在巩固和运用以前的读书方法。

2.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本课教学中采用了指名读,自由读,默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说出自己的见解。比如:“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引导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色身上去体会。

3.自觉运用和积累词语:比如第一自然段,写了哪两个角色之类间发生的事发生了什么事 强调用词来概括其主要内容和感受.在学习“孩子处境危险”时,用提示句“当时的情形真是呀!”引导学生用上“千钧一发,万分危急,迫在眉睫”等词语。

4.小组合作与交流。

七、说教学程序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全文。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明确本节课的探究目标。(由学生质疑时的疑点整理出来。)

预设:(1)这个孩子是怎样走上最高的横木的?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的处境危险?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

(3)有没有其他方法救孩子?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内容,了解船长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的原因,从而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给学生创造思考,归纳的空间。】

二、探究课文,师生交流。

1.自读课文,围绕目标进行感悟、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收获,探讨疑点,教师巡视指导。

3.班上汇报与交流。

(1)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最高的横木的,以及孩子处境怎样?

A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

(猴子戏弄孩子,水手们又在一旁“大笑”,孩子很尴尬。)

B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水手们不但不制止,反而“笑得更欢了”。孩子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下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生:我一定要追上猴子,夺回帽子,再狠狠地教训猴子一顿。

生:我一定要挽回面子,不能便宜了这只可恶的猴子。

C猴子一边不断向上爬,一边回头逗孩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然后……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

孩子此刻处境如何?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①从水手们的表情可看出――“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②从“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摇摇晃晃”“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难以回转身来”“发起抖来”等词句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帮助: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桅杆的高(与甲板之间的距离大),横木的窄,突现处境的危险。

形容处境危险,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

生: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

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

A船长手里正拿着枪。

B船长肯定很着急,他可能想:必须马上让孩子离开危险境地,怎样才能使孩子听从命令呢?枪是最有威力的,借助枪的威胁可督使孩子服从命令,尽快跳水。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救孩子?

跳水至少有如下优势:

①船长的儿子肯定水性好,淹不死。

②往水里跳因为水的浮力而不会摔伤。

③船上有水手可以救助。

④这样做比较节省时间。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三、指导朗读精彩句段。

1、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感觉?

生:趣、险、智……

2、具体表现在文中哪些地方?找出有关句段读一读。

(1)趣 猴子、孩子的淘气、顽皮

(2)险 孩子爬上最高的横木顶端的危险处境

(3)智 船长的急中生智、化险为夷

提示学生:朗读时要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一边谈感受一边带着感情读课文,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充分朗读,读中理解;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达成阅读的基本目的。】

五、想象表演。

1、孩子被救上甲板后,船上的人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

2、然后以《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为题,写一段话。

篇5:小学教师资格语文说课稿:跳水

2015上半年国家统考教师资格面试时间是2015年5月15日-17日,下面是网校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资格语文说课稿:跳水”,希望对您备考有帮助!

一、说教材

《跳水》是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第三组课文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学习这组课文,要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感情,认真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学习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跳水》一课讲述了发生在一艘外国帆船上发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船长在危急中,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了解作者记叙一件事情经过的方法。

本篇课文情节惊险,扣人心弦,易于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形象逼真的教材插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学习字词,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3、在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4、积累用来形容情况危急或处境危险的词语。

(三)重点、难点

在通过分析、比较孩子、水手及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表现,在了解事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说教法

依据课标要求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 2.语言点拨 3.抓重点词句

4、朗读感悟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职业培训教育网 010-82333888(24小时)

正保远程教育(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 代码:DL)

三、说学法:

1、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比如“哭笑不得”、“气极了”、“惊呆了”、“40分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对这些词句的未尽之意进行表象理解,体会孩子、水手们的心情。这是在巩固和运用以前的读书方法。

2、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在本组课文中学习运用的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本课教学中采用了指名读、自由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说出自己的见解。比如:“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引导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色身上去体会。

3、自觉运用和积累词语:比如第一自然段,写了哪两个角色之类间发生的事?发生了什么事?强调用词来概括其主要内容和感受。在学习“孩子处境危险”时,用提示句“当时的情形真是 呀!”引导学生用上“千钧一发、万分危急、迫在眉睫”等词语。

4、合作与交流

四、说程序

(一)情境导入 整知感知

为激发学习兴趣中,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动画短片,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感悟情理

整体感知后,引导学生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去把握课文中本质的东西。

讲读一、二段时,在弄懂段意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取乐、放肆、哭笑不得”这些重点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使学生知道水手取乐猴子是故事的起因。三、四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体会文中角色特点,在汇报中重点抓住孩子情绪变化和危险情境以及寻求解救办法三方面去深入理解课文。

①孩子情绪变化的探究

以孩子的情绪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懂得孩子情绪变化原因有三方面:猴子的放肆、水手的过分、孩子的不冷静,从中告诉学生做事要冷静要考虑后果,开玩笑要注意分寸。

②抓重点语句体会险境

利用幻灯出示惊险语句,先让学生自主感悟孩子的险境。然后通过指导朗读,填读形容危急情况的词语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入情入境,达到讲解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职业培训教育网 010-82333888(24小时)

正保远程教育(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 代码:DL)

③寻求挽救办法

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依据这一理论,我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探讨抢救孩子的妙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得出办法后,发现均不很得当,从而得出:船长果断命令孩子跳水是挽救儿子生命不容置疑的唯一办法。五、六自然段集中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教学这部分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通过体会船长心情来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使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然后通过分析跳水的好处,为什么用枪逼孩子跳水?来学习船长在危急中,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总结全文,学习表达方法

精读全文后,结合板书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作者表达方法,最后以“从文中角色中获得哪些有益启示?”结合教学,使学生既对本课知识有及时的整理,又感到意犹未尽,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篇6:跳水的优秀说课稿

春节过后,孩子们陆续来到搬迁后的新幼儿园。对于搬迁孩子们有着说不完的话,有对新家的欣喜,也有对老房子的留恋;有对新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也有对未来的焦虑和不安。这些引起了教师的关注与思考:幼儿对于未来的家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我们何不抓住这机会引导孩子们尽情表达内心的想法,给予幼儿正面的教育呢?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搬家为了使城市建设得更好,我们的生活质量更高。

2、启发、调动幼儿的想像力,创作出自己心中未来的家。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1、图片展览:“美丽的城市”

由于前门地区拆迁改造工程的启动,我班很多孩子面临搬家问题,家长们每天议论这些,孩子们必然会受到影响,年幼的孩于不明白“为什么要搬家”,情绪开始波动。为了让幼儿理解城市改造过程中的搬家现象,我们在教室的墙壁上布置了一个“美丽的城市”图片展,教师、幼儿和家长搜集整理了一些北京近年来的民居建筑,通过这个图片展,使幼儿了解了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需要逐步改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新北京。

2、谈话活动:“心中的家”

在绘画活动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因此,教师及时组织孩子们围绕“心中的家”进行了谈话活动。从“爸爸妈妈希望买什么样的房”开始,到“假如让你去选房子,你最希望住什么样的房子”,孩子们争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3、绘画活动:“未来的家”

从孩子们兴奋的眼神、急切的讲述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完全被老师调动起来了,于是,教师引导幼儿进入下一环节:画一画这些“未来的家”。由于幼儿已经有了画房子的基础,教师没有过多地讲画法,也没有过多地提要求,只是鼓励幼儿将自己所想的画出来,有问题可以请老师帮忙。幼儿专心地画着,陶醉于幻想的喜悦与满足中。

4、讲出孩子心中的画

看着幼儿那一幅幅看似幼稚、但充满幻想的美好画面,教师组织了一次欣赏活动,请每个幼儿展示、讲述他们自己的画。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表达独特想法的机会,同时也满足了幼儿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愿望。部分幼儿讲述记录摘要如下。

牟雅哲(男)——《百变飞碟房》:我未来的家像飞碟一样,不住人时能收缩变小,住人时变大,这样,地球就不再拥挤了。

崔菁菁(女)——《汽车公寓》:我要建的房子像汽车一样,里面有电视、冰箱、桌子,还有床。这个房子特别方便,上学、上班、旅游都可以开着走,而且房子不用方向盘,只要一按按钮,就能到达想去的地方。

刘旋(男)——《太空家园》:我未来的家是建在月球和星星上,小朋友可以互相串门,可以到星星家玩,也可以到月亮家玩。

胡荟君(女)——《地下城》:我未来的家建在地下,有公园游乐场,从地上到地下有台阶式的通道。地下的家有一个大大的人造太阳,人们像生活在地面上一样。

刘兆玄(男)——《充气屋》:我未来的家像充气城堡一样,回到家就用打气筒充气住进去,上班的时侯把气放掉,折叠起来,不用占地。

梁祎迪(女)——《水中家世界》:我建造的家是在水底,每个房子与地面都有一个通道连接,小朋友可以和小鱼做朋友。

邱蕊(女)——《绿树屋》:我把所有的房子都建在大树上,可以走台阶上去,坐滑梯下来,地球上就会空出许多地方让小朋友玩了。

●活动感悟

通常,讲述、谈话在幼儿园是作为语言教育活动来组织的,与美术活动似乎没有关系。但是,自从开展“幼儿自主性绘画与创新教育”的课题研究以来,我们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教师作为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的策划者、组织者,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欲望,知道他们的需要”。而绘画活动前的谈话活动则是教师了解幼儿内心活动、引导幼儿思维进程的有效途径。通过谈话中教师引导、启发性的提问、幼儿回答及听取他人的讲述,使幼儿在头脑中已有信息的基础上,产生大量的、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以利于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同时,也形成了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思维的互动作用。

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同样要符合创造活动过程的结构,即提出问题或任务,寻找方法、得出结果。在此次活动中,教师由幼儿的关注点引发问题、提出任务,通过谈话活动中的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以及相互间的讨论拓展幼儿的思路,寻求个性化的、充满幻想的解决办法,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想像。

在幼儿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词汇量少,对事物的形容表达不够准确、具体,无法将内心中的感受清楚地表达出来,家长和老师也就不能准确地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在绘画活动

篇7:跳水的优秀说课稿

(1.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3.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以国家队10名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同一动作103b的助跑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助跑加速主要集中在有腾空的跨步,而每步加速又都是集中于双支撑阶段;助跑制动是通过跨跳步的“刚化”动作在等待和蹬伸阶段实现的;提高助跑速度常常以加大步长为主要手段;我国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都采用短跨跳的长距助跑。

关键词:跳板跳水;运动学分析;步伐结构;走板节奏

中图分类号:G80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55-03

A Kinematic Analysis on Approach Rhythm of Elite Man Springboard Divers

LIU Wei瞘uo1, CHEN Xiao瞘uang2, LIU Hui3, LIU Xue瞶hen3

(1. Sports Colleg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2.Sports School,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

Henan China; 3.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Adopting 10 elite man springboard divers from national team as research object, the paper kinetically analyzes their approach in 103B. The results show that approach acceleration mainly takes place in the stride step with elevation, while acceleration in each step does in the stage with double stretches; dynamic of approach is gained by hard stride瞛ump in waiting and stretching; that enlarging step is the main way to increase speed; that the approach, with short stride瞛ump and long distance, is adopted by those divers.

Key words: springboard diving; kinematics analysis; step structure; walk plank rhythm

助跑是跳水运动的开始,其完成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起跳、空中姿势和入水效果,由于助跑是在不稳的弹性板上完成的,所以在助跑过程中如何控制好节奏,以保证人板的平衡和稳定,是助跑的核心问题,也是跳板跳水训练实践的一大难关。

近年来,关于跳板跳水助跑节奏的问题在各类文献中已有所报道,但是,由于运动技术本身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对当前优秀运动员的助跑节奏进行新一轮的总结和更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国家队奥运阵容中10名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受试者身高158~178 cm不等,体重从52~70 kg不等,其中国际健将8人,健将2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方案设计

一方面由于跳板跳水是难美型运动,本实验的技术难点是对运动员动作完成质量的评定和筛选。为了提高各项技术参数指标的研究效度,本实验对所获资料进行筛选时,采用的评价标准结合了专家评定与动作得分,所有文中选取的动作都是比赛和训练中专家认为助跑较好,且得分均在8分以上的动作。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员完成简单动作更有利于反映运动的内在规律,所以本研究有意识地选取简单的103b动作来揭示其助跑的一般特征。

1.2.2 二维图像分析

采用一台HCRE型号的摄像机对10名运动员103b动作进行定点常速拍摄,机位距离走板运动画面垂直距离18 m,机头高出平衡状态下跳板平面1.1 m,主光轴垂直于运动平面并指向运动画面的中心。对拍摄的运动图像,通过北京体育大学生物力学教研室开发研制的视讯解析系统进行解析,采集频率为50场/s,利用扎齐奥尔斯基人体模型,所得数据进行数字化滤波法平滑,截断频率为10。

1.2.3 数理统计

根据统计学原理,利用SPSS软件系统对测定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示差异非常有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步伐是助跑的基本构成单元,步伐结构(包括步速、步频和步长三个要素)是助跑的物理表征,步速、步频和步长的变化特点实质是助跑节奏的具体体现[11-12]。本文以摆动腿脚尖着板为特征画面,两相邻特征画面之间的动作为一步。以常见的六步走板起跳为例,跳板跳水助跑包括无腾空的前三步、有腾空的第四步和具有跳跃特征的第五步。如图1,为了研究需要,这里进一步定义各步中人体重心刚好处于支撑点垂直上方的运动状态叫垂直支撑。则一个助跑步伐分为双支撑阶段(从支撑腿着板到摆动腿离板的运动过程)、前支撑阶段(从摆动腿离板到垂直支撑的运动过程)和后支撑阶段(从垂直支撑到摆动腿着板的运动过程)三部分(其中第一步无双支撑,第五步分为缓冲和蹬伸)。

2.1 步速变化

步速是步伐参数的综合指标,是步长和步频变化的结果,实质就是助跑各步人体总重心的平均水平速度,通过计算步长与步时的比值求得。助跑水平加速是人体重心水平运动的主要特点,其作用有二:一方面为整个人体运动提供能量,另一方面营造一种和谐的较高运动节奏。10名运动员103b动作测试结果显示:重心水平速度总趋势前四步不断增大,且加速集中于第四步,而第五步大幅减小,各步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如表1、表2;各步人体重心水平速度并不是均衡增长,其水平加速主要集中在各步双支撑阶段,第四步接着双支撑加速后还有一个明显的后支撑加速过程,第五步重心水平速度突然大幅减小,主要集中于等待和蹬伸阶段的前期,如图1、图2、图3(此3图为同一运动员同一动作的相关技术参数的动态变化)。

各步间速度变化是其技术要求的结果。同其它硬性介质上助跑跳跃运动一样,跳板跳水助跑的任务之一就是创造水平动量,所以助跑步速在前四步不断增大。不同的是跳板是有弹性的软性介质,助跑中要求人板必须谐和运动,稳定性成为助跑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不稳的介质限制了人体正常的水平加速,因此为了达到一个较理想的水平速度,助跑加速并不是在各步均匀分配,而集中于第四步(第四步速度增值达116 cm/s,前三步增值总和为145 cm/s)。利用第四步的腾空跨步在腾空前人体支撑腿进行一次较前几步更积极的蹬伸,然后在空中调节好身体平衡,这样避免了不离板助跑积极加速后人板不稳状态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加速后平衡。第五步步速大幅减小正实现了助跑的目标,通过制动将人体的水平动能转移为跳板势能。

每一步的加速方式都体现了跳板跳水的项目特点。一般在硬地上的助跑,运动员常采用屈腿着地,并且由前支撑过渡到垂直支撑过程中下肢做进一步缓冲,进入后支撑阶段时,人体做积极的蹬伸动作使触地脚面产生相对支撑面向后的运动趋势,支撑面即产生向前支撑反作用力推动人体向前加速,同时人体腾空离地,所以这种集中在后支撑阶段的水平加速方式具有腾空高、速度大的特点,适宜硬性支撑面的运动项目。而跳板是富有弹性的支撑面,随着外力的撤除,跳板会反弹的。为了维持助跑的稳定,人体必须随着重心的前移持续给板以力的作用,所以支撑腿着板时不能屈,更不能在前支撑阶段做缓冲动作,当然在人体进入后支撑阶段时,下肢就不存在伸展的空间,无法完成像硬性支撑面的蹬伸动作。所以跳板跳水运动员只能在双支撑阶段(第一步开始不存在双支撑),利用后支撑腿的踝关节积极蹬伸(随着人体由前支撑向后支撑的过度,踝关节进一步背屈,为其积极蹬伸提供了角位移空间)进行水平加速。这种水平加速有三大特点:1) 蹬伸角度小,无腾空;2) 双腿支撑,稳定性好;3)

蹬伸幅度小,加速平稳(或产生水平速度小)。这三个特点均符合跳板跳水前三步走板的要求。而第四步跨步要求获得一定的高度落差进入跨跳步,同时又是制动前产生水平速度的最佳时期。所以运动员在双支撑加速后,由垂直支撑进入后支撑时,支撑腿的踝关节向前上方提前做一次积极蹬伸,一方面使人体腾空,获得一个适宜重心高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大重心的前移速度,完成第四步的第二次水平加速,这也从力学角度解析了助跑水平加速集中在第四步(跨步)的原因。

第五步水平制动集中于等待和蹬伸阶段是跨跳步特殊缓冲动作决定的。从理论上讲,制动力作用于脚掌而达到人体重心减速,在运动员下肢和上体之间,作用力必然要进行有效地传递。而跨跳步采用主动缓冲(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成分不收缩、无张力作用),下肢各关节肌肉松弛,不利于力的传递。只有做等待和蹬伸动作时,整个人体“刚化”,制动力作用才能有效从脚掌传到人体重心,从而有效制动。可见,不同于一般硬性支撑面助跑的水平制动总是伴随缓冲动作进行,跳板跳水的水平速度在缓冲阶段变化较小,这是跨跳步采用主动缓冲而不是被动缓冲的结果,是跳板跳水特有的规律。

2.2 步频变化

步频值是步时值的倒数,步时是通过每步经历的画面帧数求得。测试结果显示:前四步随着走板的进行有增大趋势,各步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第三步等于第四步);但是第五步大幅减小,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如表1、表2。

助跑加速常常通过有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增大步幅,另一种是加快步频。一般硬性支撑面上的助跑,由于助跑距离大、步伐多,各步间步幅差异小(步幅大,步幅储备小),所以步幅对步速影响小,加速常常是利用提高步频来实现的。但从跳板的物理性能来说,随运动员助跑步伐向板端移动,支撑腿的着力点距离板的支点越来越远,板的固有振动频率减小,增大步频来提高助跑水平动量是不利于“合板”的,所以说跳板跳水运动员前四步助跑的步频差异无显著性,正是运动员助跑过程“合板”的结果,也可以说跳板跳水助跑加速不以增大步频为手段。由于第五步具有跳跃特征,它包括单腿缓冲、单腿蹬伸和蹬伸前的适当“等待”(选择最佳积极蹬伸时机),所以跨跳步步频大幅减小是其技术要求的结果。

2.3 步长变化

步长是指各步人体重心的水平位移,通过计算各步起止运动画面人体重心水平坐标的差值求得。由于步长受身高影响,本文将各步步长和步长身高比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与步速变化一样,二者前四步不断增大,第五步大幅减小,并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表1,表2)。

步长与步速的变化趋势一致是利用加大步长而实现水平加速的结果。本文10名优秀运动员助跑全程均值为378 cm,跨跳步均值只有21 cm,而李连在1980年测得优秀运动员(李孔政,

园春等)助跑全程为330~340 cm,跨跳步步幅为50 cm左右,吴延禧1990年测高敏、谭良德助跑全程为340 cm左右,跨跳步步幅为40 cm左右[11]。可见,当今优秀运动员(以五步助跑为例)助跑加速步步长较过去有较大提高而跨跳步步长大幅降低。这种短跨跳的长距助跑可以增大前四步的步幅,有利于提高助跑水平速度。正如前面论述,助跑的任务之一是通过加速增大水平动量,但又不能提高步频,那么增大步长是助跑加速的主要途径。从身体素质角度看,平时力量练习同时,应该加强运动员下肢柔韧性的训练,避免跨步在伸膝条件下大幅屈髋时大腿后群肌出现被动不足,以保证运动员的步长储备[13-14]

3 小 结

1) 整个助跑加速主要集中在有腾空的跨步,而每步加速都是利用双支撑阶段后支撑腿的踝关节蹬伸实现(但跨步除双支撑加速外还有一次积极的后支撑加速)。

2) 助跑制动与缓冲动作分离是跳板跳水特有的技术要求,并且运动员都是通过跨跳步的“刚化”动作在“等待”和蹬伸阶段完成制动。

3) 提高助跑速度常常以加大步长为主要手段(提高步频不利于“合板”)。

4) 当前我国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都采用短跨跳的长距助跑,所以运动员的步幅提高,尤其是跨步的步长储备可能是此项技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吴延禧.跳水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 李连在.对跳板跳水走板技术的探讨[J].体育科技资料,1980(21):30-39.

[3] 谢才明.试论走板起跳技术[J].跳水信息,1988(1):6-9.

[4] 徐益明.跳水手册.第一章基本技术教练,2003:4.

[5] 成尔恒,李连在.对劳盖尼斯走板技术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81(7):22-28.

[6] 谢才明.跳水训练中的几个技术问题[J].中国体育科技,1981(7):16-21.

[7] 谢才明.基本功——胜利之本[J].中国体育科技,1983(11):14-17.

[8] 王其宁.运动生物力学在跳板跳水中的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1985(1):26-31.

[9] 成尔恒,王期宁,李连在.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初探跳板跳水的起跳技术,1982(10):5-13.

[10] 成尔恒,王其宁,李连在.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初探跳板跳水的起跳技术[J].中国体育科技,1983(11):5-13.

[11] 刘卫国,李强,刘学贞.跳板跳水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4):63-65.

[12] 刘卫国,张国庆,刘学贞.王峰走板步伐结构的运动学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6):108-110.

[13] 刘卫国,刘学贞,刘卉.积极蹬伸“合板”的模型探究和因子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644-1646.

上一篇:×区社区建设情况汇报下一篇:高中立定跳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