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算法的概念》优秀说课稿

2024-05-11

大学生的《算法的概念》优秀说课稿(精选6篇)

篇1:大学生的《算法的概念》优秀说课稿

1.1.1 算法的概念说课稿

阳泉十一中

崔建华

我说课的题目是《算法的概念》,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想。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算法与程序框图》,本节是第一课时---《算法的概念》。

算法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是新内容,算法的思想方法几乎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所有章节,如解三角形、数学归纳法、数学建模等.算法概念的引入有助于理解算法的思想,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接触过算法,例如本节课出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但没有明确的算法的概念。本班学生为一个普通大班,需要提高总结归纳能力。

三、目标分析

本节课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步骤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具体目标为:

1. 要求学生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 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了解算法的基本特征.3. 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些具体问题的算法.本节课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算法思想,会用自然语言表达一些具体问题的算法,难点是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四、教法学法

教法上采用情境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现教师的 启发引导与评价。学生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练习总结等方法学习。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先介绍元代数学家朱世杰的《四元玉鉴》,引出介绍我国古代部分数学成就,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接着围绕算法概念,立足于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明确顺序.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采用以教师引导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算法概念,着重一个“导”字,并通过适量的练习加以巩固.通过例题设计算法,帮助学生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重点是通过设计帮助学生领会算法概念,而不在于算法所涉及问题的本身.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问题的解题过程,再让他们整理出步骤,并有条理的用自然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体会算法设计的基本思路.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概念课,而概念的形成需要“延迟”,需要先给学生思维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知概念的内涵,从而使概念形成水到渠成.算法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因此,需要创设条件,使学生从概念的特征方面去真正理解概念.由此出发,教学过程设计的“问题链”要围绕上述要求进行,使“问题链”能产生学生有效的思维活动,能一环一环相扣,引导学生理解算法概念.算法教学应紧扣教材,研究的问题以数学问题为主,避免将算法概念泛化。

篇2:大学生的《算法的概念》优秀说课稿

复数的概念优秀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借此平台与大家交流,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指导我的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复数的概念》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反思这几个部分作具体的阐述。

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复数的概念是北师大版职中数学职业模块I第三章第节的内容。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的概念和运算,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基础,也是学好复数的关键。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情况有如下几个特征:他们在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这些概念,掌握了相应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同时又从政治和历史课中了解到一些与数系扩充的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但是学生们对数的分类,主要依靠的是简单记忆,对数系的扩充过程以及与人类发展史的必然联系不甚了解。

鉴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复数的概念和复数的代数形式。

2会进行复数的分类及判断复数相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数的概念。

难点:对复数有关概念的理解。

重难点突破

运用多媒体手段,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将复杂的思维过程转化为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完成感性认识过程,进而过渡为抽象思维,完成理性认识过程,突破学习重难点,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诱导式  演示法   讲授法

学法:类比学习法  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是问题探究,让学生观看两张幻灯片,通过幻灯片展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数的发展和数系的拓展的过程。通过兴趣学习让亲自体会到数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在第二张幻灯片上提出一个问题:“实数能否再拓展?”充分活跃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由自然数到实数的数系拓展过程。但是人们发现在实数范围内仍然无法完全解决代数方程根的问题,例如在解方程x2=-1时,x如何解? 这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尝试创造,肯定学生的思维结果。由此自然地引入“虚数单位i,规定,i2=-1。然后用类比的思想引出它的`一些性质法则。进而引出复数的概念和复数的代数形式。即形如a+bi(a,b∈R)形式的数称为复数,z = a + bi (a,b∈R)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并用幻灯片展示复数的相关概念,使学生能形象直观的理解复数的相关概念。然后用讲授法对复数集进行分类,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复数集是如何分类的很清晰直观的展示出来,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实数系到复数系扩充”的教学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复数集分类完成后,在用类比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实数可以比较大小虚数可否比较大小?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最后给出答案,虚数是不能比较大小的,但是可以相等的,进而引出复数相等的概念,使学生对复数有更深刻的理解。

为了巩固学生对复数概念的理解,到了课堂练习这个环节,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一起分析第一题,注重实部和虚部的表述,z=a+bi虚部是b而不是bi,通过问答的方式使学生达到对本环节教学目标的掌握。为了加深对复数的进一步理解,引导学生完成例1变式例题2。为了巩固复数相等的概念,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和学生共同完成例题3,使学生在不断地思考探索中完成对教学目标的掌握。

课堂练习完后,到了课堂小结这个环节,。用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也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加深对本节课的掌握。

作业布置是教学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布置的作业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书面作业,使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本节课知识点的目的。一个是拓展作业。即“复数还能否再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板书设计,我把黑板划分为两部分,左边主要是本节课的概念,右边主要是例题,练习,这样看起来比较直观,条理清晰,学生容易接受。

教学反思

亮点: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数系的拓展作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采用多媒体展示,老师生动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篇3:大学生的《算法的概念》优秀说课稿

《比热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第1课时。下面我将从内容和内容解析、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检测设计五个方面阐述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 内容

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种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2. 内容解析

“比热容”是在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种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热容是物质的诸多特性之一,这一概念的建立再次体现了比值定义法对于建立物理概念的重要性。

在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种物质的吸热能力”之前,需要先在理论上分析清楚“如何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物体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过程体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科学方法是实验及其结果是否科学的关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比热容”概念对于后续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比热容”的现象及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比热容概念的引入过程。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 目标

(1)理解“加热时间”的作用,会用停表记录“加热时间”,体会转换法的思想。

(2)经历“比较不同种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设计过程,理解控制变量法。

(3)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通过对实验数据、现象的分析,建立“比热容”概念。

2. 目标解析

达成(1)的标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分析“物体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比较不同种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方案时,知道要用“加热时间”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达成(2)的标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知道要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能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思想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探究步骤。

达成(3)的标志:学生在分组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合理分工、有条理地记录数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独立思考、组内分析、组间交流,找出数据间的联系,发现同种物质的共性、不同种物质的特性,并最终用相关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出来。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物体的吸热能力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物体吸热能力的强弱如何比较,以及与质量、温度变化、物质种类等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学生不易直接得出结论。而且,“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涉及加热时间、物体质量、温度变化等三个物理量间的运算,即使顺利完成实验,实验数据间的数量关系也不明显。

克服第一个难点:教师结合学生的烧水经历,并借助学案,帮助学生理清这五个物理量(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物体质量、温度变化、物质种类)间的逻辑关系。

克服第二个难点:先回忆“密度”定义的得出,然后铺设台阶,循序渐进,将讨论变量的个数由一个逐渐增加到三个,最后借助Excel表格处理数据,通过数形结合,深化学生对“比热容”概念和比值定义法的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标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离开教师必要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因此需要用合理的教学设计,一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二来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本节课的教学将从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创设情境

【教学内容】学生观察图片,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去过海边吗?炎炎夏日,站在海水里的小女孩与站在沙滩上的小男孩感受相同吗?为什么同样在太阳的照射下,海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不同呢?

【设计意图】多数学生对海水与沙子的温差有比较深刻的体会。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环节二:明确要探究的问题

【教学内容】给出概念:在这个情境中,沙子与海水都吸收了热量。在物理学科中,如果物体吸收热量越多,我们就说物体的吸热能力越强。

提出问题:物体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首先以烧水为例,来研究同种物质的情况。结合情景(1)烧一壶水与烧半壶水;情景(2)将一壶水烧至100℃与50℃。完成学案上的问题: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发言并相互补充,得出:物体的吸热能力与质量、温度变化有关。

【设计意图】为了降低难度,首先引导学生研究同种物质的情况。学生普遍都有烧水的生活经历,对加热时间、水吸收的热量都有亲身体验,不难找出情景(1)和(2)中要凸显的影响因素———质量、温度变化。学案的设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梳理思路,体会转换法的作用,明确相关物理量间的逻辑关系,为后面的实验探究打基础。

环节三:明确实验探究方案

【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加热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吗?你有什么猜想?

学生合理猜想: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引出新的实验探究问题。

提出问题:怎样探究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个实验的设计方案。

各小组踊跃发言并相互补充,在实验器材(尤其是测量工具及其作用)、实验步骤(尤其是控制变量法如何体现)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学生阅读教科书,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教材上的表格,利用的是哪个方法?如何利用这个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发言并相互补充,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分工、步骤以及需要收集的数据。

【设计意图】联系上课之初所举的例子,引导学生步入本节课的主题———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种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离不开控制变量法。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在学习小组内部讨论出实验方案,还可以通过小组间交流,使实验方案得到补充、完善,在分享中收获到学习的快乐。本实验涉及三个测量工具,较为复杂。为了在后续实验中利用好实验记录表格、了解实验操作要点,在实验前,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明确实验表格的使用方法,为后续实验铺垫,确保实验探究有序、有效地进行。

环节四:分组实验小组汇报

【教学内容】大屏幕展示“温馨提示”,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学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分析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言并相互补充,一致得出“水比铁砂吸热能力强”的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为了节约时间,教师事先调试好实验装置,同时对水和铁砂进行加热,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验时间。学生分组实验后,教师借助投影设备随机选取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学生更容易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也更能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环节五:定量分析建立概念

【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水的吸热能力比铁砂强”。那么,水的吸热能力究竟是铁砂的多少倍呢?你是通过分析表格中的哪些数据得出结论的?

学生发言并相互补充。学生们发现,可以选取不同组数据进行比较,方法较多,但是不同组数据对应的数量关系相似:质量相同时,加热时间与升高温度的比值,对于水或铁砂而言相同、水与铁砂相比则不同;升高温度相同时,加热时间与质量的比值,对于水或铁砂而言相同、水与铁砂相比则不同。

提出问题:如果质量和升高温度都不同,你还能比较水的吸热能力是铁砂的多少倍吗?

想一想,要比较不同种物质的密度,它们的质量也不同,体积也不同,我们怎样处理?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无论通过理性思考,还是数据验证,都不难发现,可以比较,即使质量和升高温度都不同,对于水或铁砂而言相同,水与铁砂相比则不同。

提出问题:这反映了物质的一种什么性质?

大屏幕展示excel表格,教师输入数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张口就答:“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分析图像,学生进一步发现,以加热时间T为纵轴,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m·△t为横轴,水和铁砂对应的图像分别是两条经过原点、且倾斜程度不同的直线,为两个正比例函数。学生在确认了答案的基础上,对计算机拟合出的图像仍感到惊叹。

【设计意图】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由于初四学生的理性思维还不强,为了从定性分析顺利过渡到定量分析,教师可以换用一个数据成倍增加的实验表格,降低思维难度;在理性分析过程中,由易到难,逐渐增加变量个数,将已学过的“密度”的定义方法迁移过来,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吸热能力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比较。通过数形结合得出正比例函数,直观地体现这一比值对应着物质的一种特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

环节六:引出概念了解内涵

【教学内容】给出概念:这个比值对于不同种物质是不同的,对于同种物质是相同的,但是不要忘了,加热时间并不是我们的研究目的,而是为了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于是,我们就把这样一个比值定义为“比热容”,符号c,公式。

提出问题:比热容的大小反映了什么?

学生张口就答:“物质的一种吸热能力。”“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

教师补充: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与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因此,比热容的大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吸放热能力,即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

大屏幕展示比热容表格,学生观察表格,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表格中,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发言并补充:“水的比热容最大”“比热容与物质种类有关”“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等。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的计算、比较比值的过程,为比热容概念赋予了个性的理解和感悟,使它不再是一个空洞而生硬的物理概念。学生对比热容物理意义的流利阐述为之前的科学探究过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这一环节也拓展了学生对比热容概念和内涵的认识。

【评析】

立足教材适度挖掘大胆创新

这节课是执教者在深入理解和挖掘新教材的基础上,选取并组织适合的课程资源,经过精心设计、充分准备以后,呈现在我区教研活动上的一节展示课。

1. 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本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实验探究方案

(1)从实验装置上看:新教材用2支相同的试管替代了2个相同的金属盒,用铁砂替代了沙子,去掉了铁板,用同一个酒精灯先后直接对装有水和铁砂的试管加热;

(2)从设计思路上看:新教材更为具体,不但指出了温度计的作用,而且明确地将实验需要收集的数据以文字、表格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2)比热容的定义

新教材改变了原来“文字”定义的形式,凸显了“比值”定义法。

2. 备课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比热容》第一课时,主要涉及新教材在“实验探究方案”“比热容的定义”两方面的变化。执教者在设计本课时遇到的困难,也不外乎这两方面:

(1)实验真心难做

困难(1):铁砂难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沙子随手可得,但是铁砂却不好找,学校也来不及配备,只能放眼器材市场与铁制品工厂。难道放弃铁砂?查一下比热容表格,铁砂的比热容是沙子的一半,用铁砂做实验,现象肯定更为明显!而且,由于金属的导热性好,即使不搅拌,也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铁砂值得寻找……

困难(2):实验数据毫无规律。教者采用新教材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表格,在办公室里亲自动手实验,加热试管中的水时,发现火苗左右摇摆,热源极不稳定,根本无法保证试管底部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导致一定质量的水在升高温度成倍增加的情况下,所测得的加热时间也毫无规律可言;而且,温度升高得很快,在记录数据时非常不方便。

困难(3):实验在短时间内无法重做。执教者对数据很不满意,打算重新实验,结果发现试管中的水温度降低得很慢,除非借助冷水降温或者在试管中重装等质量的水,否则要等待很长时间。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实验时,一旦实验失败,很难有时间或机会重做实验。这无疑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挑战。

困难(4):使用秒表难。本实验涉及天平、温度计、秒表三个测量工具,其中秒表的使用最为困难。体现在:如果累积计时,就会遇到分、秒及后两位数字间的单位不同的麻烦;如果连续计时,就要迅速读数、迅速复位,得眼疾手快,并且配合协调。

这些实验操作困难,(1)、(3)、(4)属于人为因素,可以解决,但是(2)则是由于新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本身不完善导致的,需要执教者加以改进。

对策:为了解决热源不稳定、加热时间短的困难,执教者与同组老教师(李臣老师)交流后,借鉴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增加了一片石棉网(如图2),立刻得到了令人振奋的实验效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升高5℃、10℃、15℃、20℃所需的加热时间稳定地成倍数变化!

(2)比值法难定义

新教材在实验探究结束后,直接给出了“比热容”的定义式。比热容涉及了三个物理量的运算关系,是初中阶段最为复杂的物理概念之一。

新教材一改旧教材用“文字”定义物理概念的方式,显然是要凸显比值定义法对建立物理概念的作用,并希望学生初步形成用比值来描述物质特性的意识。也就是让学生不但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能知道“为什么”。

因此,执教者须引导学生经历建立“比热容”概念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运用比值定义法比较同种或不同种物质的过程。

但是,初四学生的理性思维还不强,直接用物理符号进行理论推导是行不通的。又由于升高规定的温度(5℃、10℃、15℃、20℃)所对应的加热时间不是整数,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很难直接看出,所以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也很困难。

怎样才能降低思维上的难度,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这个比值的来历,明白建立“比热容”概念的意义所在呢?教材没有指出,这显然需要执教者对新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如表1)。

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执教者通过亲身体验感到:物理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努力用新教材的新理念、新要求来指导教学,应该尽量贴近新教材,用心体会新教材的设计意图,却又不能完全依赖新教材,执教者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认知习惯,对教材做必要的改进和补充,正所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 教学实施中的亮点与不足

(1)亮点

(1)分组实验.学生们都能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物理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既获得了直观体验,又锻炼了实验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手段丰富。本课采用了实验、定性分析、比值定义、图像等多种手段,目的都是为了找到“比较不同种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办法。这些教学方法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抽象概念的难度,调动了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同一个物理问题的兴趣,将生硬的物理概念加入了自己的个性理解。可以说,在这一节课的时间内,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物理知识,更学到了物理方法,并且收获了鲜活的生命体验。

(3)学案引领。学案帮助学生梳理各物理概念间的联系,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将知识与方法加以落实,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为物理学习注入持续动力。

(2)不足

(1)由于借班上课,教对于学生的实验能力了解不足,没有在课前让学生对秒表的使用加以练习,导致部分学生对加热时间的数据收集和处理不准确。

(2)在定量分析时,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有些复杂。如果能够分别对水与色拉油进行分析,学生会很容易发现,对于水或色拉油而言,是定值,比较水与色拉油,却是不同的。既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又能大大降低难度。

篇4:《导数的概念》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内容认识

教材中对导数内容的处理更加关注对导数概念本质的把握。教材中不再将导数作为特殊的极限处理,而是从变化率这一反映数学思想和本质的各种实例出发,为导数模型的建立提供丰富的背景。导数概念虽然未直接从极限引入,但学生经历的由平均变化率(近似量)到瞬时变化率(精确量)的过程却是实实在在的极限思想。在这一过程中,由静止思维向动态思维的转变、形成过程与方法的抽象性、“以直代曲”与“无限逼近”的思想、“实无限”与“潜无限”的直观选择、“瞬时速度”与“曲线的切线”的定义等等都将成为学生学习导数概念的认知障碍。

2.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掌握导数的概念并运用概念求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导数概念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归纳、类比的推理方式;体验无限逼近、从特殊到一般、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量变与质变、运动与静止等对立统一观点,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导数的概念以及用定义求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导数概念的理解。

二、教法分析

1.学情分析

(1)心理发展规律

在课堂上,学生的独立性大为增强,不喜欢老师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不希望老师过多地讲授,希望课堂上能留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

(2)认知与思维发展规律

学生的思维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变,思维成分、个体差异水平基本上趋于稳定状态,思维发展的可塑性渐小。

(3)认知基础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这新知识,且导数的概念建立在极限的思想上,比较抽象,理解导数的内涵对他们来说确实还是有困难的。

2.教学方式

本课题采用“教师适时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整堂课围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原则,突出两个字: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索;导——做到三个引导:①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口、动脑、动手参与数学活动。②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新知。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教学手段上,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3)教学手段

在概念探究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平均变化率入手,用直观形象的“无限逼近”方法定义导数,深入浅出的展示导数概念的要领和实质,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总体可分为五部分: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②初步探索,揭示内涵;③循序渐进,延伸拓展;④归纳总结,内化知识;⑤作业安排,课后练习。

教学的一开始,通过设疑:“能不能将圆的切线推广为一般的曲线的切线”,抓住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认识理解的差异,掀起矛盾,引发惊奇,使学生有探索动机,愿意参与到本次学习活动中来。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平均变化率知识,为研究本课题提高了知识上的积累和准备,故接下来以变化率为基础,精心创设了三个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展开,增强学生主动思维的内驱力。由于这个环节对学生概念的理解非常重要,故教学中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课件模拟、计算机数据处理、电脑演示等,逐步揭示数学本质,也为学生创设了参与的空间。

在接下来的概念的概括阶段,教师提出“如果推广到一般情形,它们能不能统一到一个共同的数学模型当中呢?”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分析、比较,把这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描述出来,并推广到一般。由于概括是概念教学的核心,所以教学中采取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倾听,在争辩、互助的过程中进一步体悟、理解概念。

在应用概念的阶段,列举了三个典型的例题,这三个例题有简单、有困难,有熟悉、有陌生,都是在学生认知水平上进行的应用。在例一中,放手让学生一试,上台板演,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例二、例三的讲授中,通过得当的数学语言,规范的板书,起到教师示范作用。

篇5:导数的概念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1编者意图《导数的概念》分成四个部分展开,即:“曲线的切线”,“瞬时速度”,“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编者意图在哪里呢?用前两部分作为背景,是为了引出导数的概念;介绍导数的几何意义,是为了加深对导数的理解.从而充分借助直观来引出导数的概念;用极限思想抽象出导数;用函数思想拓展、完善导数以及在应用中巩固、反思导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从具体经验出发,向抽象和普遍发展,使探究知识的过程简单、经济、有效.

1.2导数概念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导数的概念”是全章核心.不仅在于它自身具有非常严谨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导数运算是一种高明的数学思维,用导数的运算去处理函数的性质更具一般性,获得更为理想的结果;把运算对象作用于导数上,可使我们扩展知识面,感悟变量,极限等思想,运用更高的观点和更为一般的方法解决或简化中学数学中的不少问题;导数的方法是今后全面研究微积分的重要方法和基本工具,在在其它学科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经济学等其它学科和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导数的出现推动了人类事业向前发展.

1.3教材的内容剖析知识主体结构的比较和知识的迁移类比如下表:

通过比较发现:求切线的斜率和物体的瞬时速度,这两个具体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求函数的极限,一个是“微小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之比”的极限,一个是“位置改变量与时间改变量之比”的极限,如果舍去问题的具体含义,都可以归结为一种相同形式的极限,即“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因此以两个背景作为新知的生长点,不仅使新知引入变得自然,而且为新知建构提供了有效的类比方法.

1.4重、难点剖析

重点:导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对导数概念的理解.

为什么这样确定呢?导数概念的形成分为三个的层次:f(x)在点x0可导→f(x)在开区间(,b)内可导→f(x)在开区间(,b)内的导函数→导数,这三个层次是一个递进的过程,而不是专指哪一个层次,也不是几个层次的简单相加,因此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是重点;教材中出现了两个“导数”,“两个可导”,初学者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导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一个函数是不是有两种导数呢?”,“导函数与导数是怎么统一的?”.事实上:(1)f(x)在点x0处的导数是这一点x0到x0+△x的变化率的极限,是一个常数,区别于导函数.(2)f(x)的`导数是对开区间内任意点x而言,是x到x+△x的变化率的极限,是f(x)在任意点的变化率,其中渗透了函数思想.(3)导函数就是导数!是特殊的函数:先定义f(x)在x0处可导、再定义f(x)在开区间(,b)内可导、最后定义f(x)在开区间的导函数.(4)y=f(x)在x0处的导数就是导函数在x=x0处的函数值,表示为这也是求f′(x0)的一种方法.初学者最难理解导数的概念,是因为初学者最容易忽视或混淆概念形成过程中几个关键词的区别和联系,会出现较大的分歧和差别,要突破难点,关键是找到“f(x)在点x0可导”、“f(x)在开区间的导函数”和“导数”之间的联系,而要弄清这种联系的最好方法就是类比!用“速度与导数”进行类比.

二、目的分析

2.1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知识方面,对函数的极限已经熟悉,加上两个具体背景的学习,新知教学有很好的基础;在技能方面,高三学生,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情感方面,求知的欲望强烈,喜欢探求真理,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

2.2教学目标的拟定.鉴于这些特点,并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拟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理解导数的概念.

②掌握用定义求导数的方法.

③领悟函数思想和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

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归纳、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表示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导数概念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和认同“有限和无限对立统一”的辩证观

点.接受用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处理数学问题的积极态度.

三、过程分析

篇6:复数概念的说课稿

(一)复数的概念是职中数学职业模块I第三章第一大节的第一小节的内容 (二)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有理数实数的概念和运算,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基础,也是学好复数的关键。

二 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实数的概念的运算这为了我们学习复数概念奠定了基础 能力分析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数学

思想和方法需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复数的代数表示及复数相等的条件。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运算求解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数的有关概念。 难点:对复数有关概念的理解。

五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多媒体演示

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之间关系。

问题 数集能否再进行扩充?

【设计意图】活跃学生思维。

新课导入 1概念讲解

(1) 由虚数单位i引入复数概念

【设计意图】使学生产生对复数的好奇心。 把形如a+bi(a,b∈R)形式的数称为复数 复数用字母z表示

复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复数集,有字母c表示。

2复数的代数形式 z=a+bi(a,b∈R) a叫做复数z的实部用Rez表示。 b叫做复数z的虚部用Imz表示。 3复数的分类:z=a+bi(a,b∈R) 当b=0时,复数为实数

当b≠0时,复数为虚数 在虚数中,当a=0时,复数为纯虚数,

当a≠0时复数为非纯虚数。

例题讲解(多媒体) 课堂练习(多媒体)

4复数相等:我们规定:两个复数Z1=a+bi(a,b∈R)与Z2=c+di(c,d∈R)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实部与与虚部分别相等,即 a+bi=c+di?a=c,且b=d

特别地,a+bi=0?a=b=0,此时复数Z=a+bi=0 例题讲解(多媒体) 5课堂练习P85练习题3 6小结: 本节知识点有:

<1>复数概念:把形如 a+bi (a,b∈R)的数叫复数。

<2>复数相等:两个复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实部与虚部 相等。 7作业:P85 练习第四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设计说明 通过回顾学生对以前的自然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扩展后的新数集具有的一些性质和特点如何构造或有何发现的,常常缺少应有的思考探索和创新,所以本节课力图从事物发展的角度由实数集具有的一些性质和特点,做一些理性的探索和研究,同时,在学习运用过程中对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感性的认识。

教学收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大学生的《算法的概念》优秀说课稿】相关文章:

大学说课稿06-12

大学生礼仪课说课稿05-06

大学体育篮球说课稿08-08

大学语文.说课稿ok05-10

大学体育排球说课稿06-05

大学篮球说课稿范文06-09

大学体育说课稿范文06-09

大学实验说课稿范文06-09

大学化学实验说课稿08-07

大学体育与健康说课稿11-07

上一篇:社团工作事迹简介下一篇:保险代理人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