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蛋品行业发展概况

2024-05-02

我国蛋品行业发展概况(共6篇)

篇1:我国蛋品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水禽蛋品质量安全标准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水禽蛋产量约占全国禽蛋总产量的20%、占世界水禽蛋总产量的83.4%,位居世界第一.水禽蛋以鲜鸭蛋、咸蛋、皮蛋和糟蛋等形式进入消费市场,其中90%以上是皮蛋和咸蛋.但是,我国水禽蛋品相关标准缺乏、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不配套、检验检测方法和技术薄弱,不仅制约着水禽蛋品质量安全的评价,而且制约着水禽蛋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对此,本文在我国水禽蛋品质量安全检测和标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禽蛋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时策.

作 者:刘力 彭义 彭祥伟 李荷丽 作者单位:刘力,李荷丽(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6)

彭义(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6)

彭祥伟(重庆市畜科院家禽所,重庆,400015)

刊 名:中国畜牧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年,卷(期):45(24)分类号:S873关键词:水禽蛋品 质量安全 标准

篇2:我国蛋品企业出口问题调查

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制约我国蛋品出口的主要症结, 2010年6月—8月,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课题组到湖北省、江西省的禽蛋企业调研, 专门走访了京山县神地农业科贸有限公司、荆州宇翔畜禽有限公司和南昌梅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这两个省份是我国禽蛋生产、加工和出口大省, 各省都有大大小小的蛋品加工企业上百家, 尤其荆州、荆门是湖北地区最大的蛋品出口生产基地, 蛋品出口已逐渐成为当地最主要的农产品创汇产业。

1. 企业蛋品出口的主要特征

(1) 蛋品出口目标市场集中度较高我国禽蛋出口地理半径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 其市场份额占出口总量的90%以上, 中国香港及日本是最主要的目标市场。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 2009年我国出口到中国香港及日本的蛋品额分别为8238.6万美元和1009.6万美元, 合计占我国出口总额的76.7%。此外, 我国也对中国澳门及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少量蛋品。近年来,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正日益成为我国禽蛋出口的重要海外市场, 未来我国蛋品出口市场将呈现多元化格局。

(2) 出口蛋品结构相对集中我国出口蛋品种类包括鲜禽蛋、蛋制品和种蛋等, 但以鲜禽蛋出口为主。2009年, 鲜禽蛋出口额占蛋品出口总额的65%, 蛋制品出口比重不高, 这主要与我国蛋品加工产业比较薄弱有关。我国禽蛋消费市场比较单一, 市场销售一直以传统的带壳鲜蛋为主, 目前蛋品加工率不到3%, 而世界蛋品平均加工率为40%~80%, 原因是我国蛋品行业科技投入与禽蛋产量比例不相称。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 应努力完善产品标准化与操作规范, 加强质量管理和检测体系建设, 实现蛋品工业的机械化、自动化, 实现蛋品生产与加工全程质量控制, 切实提升我国蛋品工业的生产水平。

出口蛋品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这些蛋品企业主要采用“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从原料进厂、活禽养殖、生产加工, 到仓储运输都处于严格的质量监控之下, 蛋品质量稳定。当地检验检疫局对出口蛋品采取“基地备案+过程监管+出口抽检”的管理模式, 全过程监管, 全方位保障产品质量。有了品牌, 有了质量追溯体系, 境外消费者对我国蛋品的信赖程度大大提升, 蛋品企业缺少品牌的尴尬正在慢慢消失。

(3) 多种出口经销渠道并存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禽蛋出口渠道存在一体化型和代理型两种主要模式。一体化出口渠道是禽蛋企业将合乎境外进口要求的蛋品直接销售给境外的合作方 (主要为当地人负责经营的分公司或子公司) , 由合作方负责市场开发与维护;代理型出口渠道是禽蛋企业的出口蛋品由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贸易公司代理, 卖给国外进口商。

2. 蛋品企业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出口蛋品缺乏行业权威标准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有本国的蛋业质量安全标准, 从饲料加工、蛋鸡饲养到最后蛋品生产、包装及出口等都需严格按照质量安全标准进行。我国禽蛋标准无论是国家还是行业标准, 都是以产品标准和产品检验标准为主, 尚没有相关适用的出口标准。SN0128-92《出口蛋及蛋制品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残留量检验方法》, 给出的蛋品残留限量仅有2种, 限量标准已远滞后于发达的国家消费要求。缺少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蛋品质量安全标准, 是致使我国蛋品出口严重受挫的主要原因。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68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应当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 要求, 蛋品出口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备案基地。由于缺少权威的蛋品质量安全标准, 致使国内蛋品出口准入门槛较低, 业内企业良莠不齐。

(2) 产业政策扶持程度比较弱发达国家日常蛋白质摄入主要来源于肉类食品和奶制品, 而我国奶类制品和肉类食品消费量比西方人低, 蛋类食品是我国居民动物性蛋白质摄入的主要来源。我国政府针对生猪、奶牛已出台多项补贴政策, 如生猪、奶牛良种补贴, 优质后备母牛补贴, 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等等。但对蛋鸡产业的扶植力度远不如生猪和奶业。在出口补贴方面, 据被调研企业反映, 我国禽蛋出口退税率是5% (折合后大约为15元) , 美国和泰国禽蛋企业获得的出口补贴比较高, 大约是每箱5美元 (一箱含360个蛋, 约22.5 kg) 。

(3) 企业消化人民币升值压力难度大多数蛋品出口企业利润率在5%左右徘徊。从近些年来看, 鸡蛋价格上涨经常不足以弥补蛋鸡成本增加, 如全国规模蛋鸡成本利润率由2006年的10.59%下降到2008年的8.14%。面对人民币升值, 蛋品企业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或为了维护客户关系以及在合同协议的刚性作用下, 不能轻易提价, 大多处于微利生存状态, 业界普遍企盼政府部门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且, 对新兴市场出口投保难、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还没有解决。蛋品生产属劳动密集型, 提高深加工程度和品牌附加值, 通过规模生产和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 将是维持和巩固蛋产品出口的根本出路。

3. 对策建议

(1) 尽快出台蛋产品认证标准避免“柴鸡蛋”、“生态鸡蛋”、“健康鸡蛋”等称号对消费者误导, 规范上市蛋品的称谓, 可参照农业部绿色产品标准或商务部鸡蛋出口标准, 将其作为依据, 科学制定蛋品认证标准。大、中型蛋鸡企业若把鸡蛋出口作为销售主攻方向, 应积极申报AA级绿色食品认证;中、小型蛋鸡饲养场若把大、中城市居民作为消费主体, 应积极申报A级绿色食品认证。

(2) 加大对蛋鸡产业扶持力度像扶持生猪、奶牛一样, 对蛋鸡生产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建议将蛋鸡饲养量300万只以上的县列为生产基地县, 国家给予专项扶持资金。在基地县重点扶持鸡苗孵化企业, 对蛋鸡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财政扶持, 特别要对蛋鸡产业公共服务设施, 如健全防疫体系等重点扶持。出台蛋鸡政策性保险, 减缓产业市场波动, 以政府搭建蛋禽养殖保险平台为主导, 以各地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为纽带, 对蛋禽养殖主体给予保险保费补贴。

(3) 营造良好蛋品企业出口贸易环境对蛋品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技改贴息和奖励资金, 并提高出口补贴税率, 为企业扩大产品出口扫清道路。随着国外蛋品技术壁垒的增加, 蛋品出口企业面临新增的检验项目越来越多, 政府可对各项已有及新增的出口检验检疫费实行减免政策, 以减轻蛋品出口企业不断上涨的检验检疫费用及相关成本的压力。

篇3:我国海上风电市场发展概况研究

【关键词】海上风电;市场发展;政策;维护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进程日益深入,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大量入网,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我国海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巨大,根据预估可以达到7.5亿kW,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探讨海上风电的发展概况与市场分布,对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概况

1.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我国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并将风能作为重点开发的新能源。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因其风速大、风力稳定、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已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领域的新宠。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累计并网风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将达到500万千瓦。大力提升我国新能源发展水平,打造完整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产业。

在巨大的政策优惠和政府帮扶力度下,近年来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发展迅速,2010年6月,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竣工并成功并网发电,随之我国首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工作正式启动,海上风电事业取得了实质进展。

但与此同时,海上风电的发展还面临众多技术难题与现实困难,海上风电运行环境复杂,对海上风电机组质量、输变电配套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海事管理等方面都要求较高,因此设备制造难度大,且运维成本约为陆上风电的2倍。与此同时,海上风电的并网电价尚不高,在这些因素制约下,海上风电的发展规模并未达到国家预期。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7月底,我国在建和投产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为176.3万千瓦,这无疑与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十三五”的开局,海上风电必须破解面临的发展困局,才能真正突破瓶颈进入高速发展期。

2.现有市场分布、政策现状

(1)海上风电现有市场分布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对海上风电都表现了高度的积极性。综合分析,我国现已经建成的海上风电场集中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的省市。其中,上海和江苏两地是海上风电的先行者,目前已经制定了完整的海上风电工程规划,并完成了相应的技术审查。随着海山风电的发展,包括河北、浙江、广东、大连、福建等在内的沿海省十个地区也已经开展了海上风电规划编制,并有多个项目列入《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

(2)海上风电政策现状

为了支撑海上风电的发展,我国先后出台多项举措和配套的法律法规。2010年,我国印发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从发展规划编制、项目授权、审批、环境保护、项目核准等方面,详细规定了海上风电开发与建设等相关细节。同年,我国又颁布了《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并启动首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与海上风电有关的政策法律正在逐步完善。

但与此同时,由于海上风电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很多空白区域缺乏规定,审批手续相对繁杂、项目审批时间长,同时,我国还未建立一个统一的海上风电联网机制,对海上风电的过网费和财政补贴未能设定合理分担标准,亟待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海上风电的开发与建设。

三、我国海上风电的开发、规划与建设

1.海上风电项目整体向好

如下表为国家能源局在“全国海上风电推进会”上公布的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

根据上表1可见,国家能源局已批复的海上风电项目涉及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广东等6个省(市),总规模达到5200万千瓦,整体项目建设态势良好。

2.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有效的认证和监测手段,在基础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海上风电运行环境特殊,机组运行时与土地基础之间存在巨大的相互作用,这对海上风电的基础建设、塔身等质量有较高要求,而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设备制造、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经验尚不足,对设备的认证、风电设备监测、基础变形、塔身应力等方面的技术还有待提升。其次,整体运行水平有待提升。由于缺乏海上风电机组的长期运行经验,同时设备的国产化水平不高,220kV海底电缆和海上升压站的核心技术需从外国引进,因此在长期的潮湿、盐雾、台风等恶劣条件下,风电机组设备故障率较高。加之目前海上风电建设中施工设备的专业性不强,缺乏有效的经验积累,风电设备的配套设备体系尚不健全,同时,在海上风能的资源评价、水文测量、地质勘测等方面还存在较多薄弱环节。

三、发展前景展望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调整海上风电开发思路,暂停备受瞩目的第二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未来海上风电开发模式可能由特许权招标转变为常规项目审批模式,这反映了国家降低海上风电的开发成本、推动海上风电良性发展的决心。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海上风电项目发展潜力巨大,将涉及整机、叶片、材料、施工、防腐、认证、输配电、投融资等众多领域,故而有必要统筹协调、优势互补、打造系统而完整的产业服务链。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形势日益严峻,2009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排任务。在此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的开发与建设现状,必须做好海上风电相关的设备开发、配套建设、政策完善,以促进海上风电行业良性发展,推动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黃维平,刘建军,赵战华.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海洋工程,2011,27(2):130-134.

篇4:我国蛋品行业发展概况

一、世界草莓产业发展概况

据国际国内统计综合分析,目前世界草莓年生产量已超过450万吨,栽培面积已超过30万公顷。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草莓产量最多,约占世界的42%,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日本、韩国、伊朗、以色列等;其次是欧洲,产量约占世界的28%,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波兰、意大利、俄罗斯、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英国、南斯拉夫、奥地利、罗马尼亚等;第三是北美洲,产量约占世界的21%,主要分布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非洲草莓主要分布在摩洛哥、埃及等,南美洲草莓主要分布在智利、哥伦比亚等,大洋洲草莓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三个洲草莓总产量所占比例不足世界的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草莓产业蓬勃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栽培面积已达8万公顷以上,总产量已达188万吨以上。中国草莓产量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安徽、浙江、四川、河南等省。草莓单产最高的省份,是山东、河北、辽宁、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安徽,其中山东、河北、辽宁草莓平均单产均在30吨/公顷以上。

据《中国果树志·草莓卷》记载,中国草莓品种已达246个,其中从国外引入的品种近200个,中国选育的品种30余个。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中国从国外大量引进草莓品种,一些优良新品种很快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并成为中国的主栽品种。中国草莓栽培是各种栽培方式并存,主要作型有:露地栽培、小拱棚半促成栽培、普通大棚半促成栽培、塑料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和普通大棚抑制栽培。另外,还有普通大棚促成栽培、塑料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等。

中国草莓市场主要是国内鲜销和冷冻出口。生产中保护地草莓绝大多数用于产地城镇和周边城市的鲜销鲜食,而大部分露地草莓和少量保护地后期小果则用于冷冻出口与加工成其他产品。保护地草莓上市由于正处于淡季,加上近年品质明显提高,个大形美,香甜可口,色泽艳丽,富有光泽,备受消费者喜爱,价高、销量大。山东《烟台日报》曾从2010年3月15日开始,推出了一组春来草莓红系列报道,对烟台草莓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集中报道,于是烟台的草莓风行国内,远销海外。烟台是我国最重要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目前,年种植草莓面积0.5万~0.7万公顷,占全国的6%~9%;年出口量3万~4万吨,占全国的23%~31%;年总产值达20多亿元。红红的小草莓,甜透了农民的心,也映红了烟台草莓这个冉冉升起的大产业。目前,烟台普通大棚半促成栽培的草莓,2月中下旬采收,品質极上,供不应求,每亩产量最高可达4000~5000千克,每亩收益可达5万元以上。

全世界草莓年进口总量在50万吨左右。世界上草莓进口最多的国家是德国,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产量的26%,其次是法国、加拿大、美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荷兰、瑞士、墨西哥、葡萄牙、日本、丹麦等。中国冷冻草莓出口量在出口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年出口冷冻草莓13万吨以上,占出口果品的6.8%以上。中国果品出口量最多的是苹果和梨,其次是柑橘类,冷冻草莓居第三位。

二、我国草莓产业发展对策

1. 实行草莓良种秧苗规范化

中国草莓品种选育工作开始较晚,在许多方面还落后于先进国家,主栽品种仍为国外品种,应采取常规杂交育种、种间杂交育种、化学诱变多倍体育种,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等育种手段,加强中国草莓育种工作,培育出适宜中国不同生态气候条件的保护地专用型、加工专用型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境等新品种。同时,应继续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具有特色的品种,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生产实际加快筛选。

草莓很容易感染病毒病,侵染草莓的病毒有20余种。在优良品种推广进程中,应首先为生产培育出高档种苗。在草莓主产区,应建立省、地或县级草莓脱毒繁育中心,不断完善种苗生产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及时为生产提供品种纯正、高档健壮的脱毒苗。

2. 加强草莓安全优质生产

草莓是柔嫩多汁的浆果,不易冲洗,更需加强食品安全。为此,草莓园应处于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无论是加工用草莓还是鲜食草莓,都应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的标准进行生产,以确保草莓产品安全优质进入市场。

提高草莓生产效益,靠的是品质、单产和淡季上市,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研究推广新品种配套技术、不同作型技术规程、节能型保护设施、保护地环境调节、病虫害无害化防治和促花育苗、北苗南栽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果实品质和单产,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周年化生产,争取创名牌创高效;冷冻草莓生产应实行企业、农户联合,及时更新品种,壮大生产规模,规范技术规程。

3. 优化草莓土壤条件

草莓保护地栽培保护设施固定,很容易产生连作障碍问题。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增施无害化处理的优质有机肥、日光土壤消毒、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等技术,及时优化草莓土壤条件,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病虫害,提高抗重茬能力;同时,采收结束后,应及时揭膜淋雨,清除草莓植株,轮作其他作物,避免加重连作障碍。

4. 注重开拓草莓市场

草莓市场开拓是中国草莓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品牌宣传、信息沟通、市场研究不够等问题,应通过草莓节、观光园、国际交流等活动大力传播草莓文化,宣传草莓产业品牌,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沟通信息,加强生产和市场信息化。

冷冻草莓主要进口国在欧洲,为了中国冷冻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巩固发展欧洲市场。同时应看到,全世界草莓的产量分布和人均占有量极不平衡,特别是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草莓产量很少,应利用冷冻草莓可以远销的优势,进一步开拓草莓非主产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充分挖掘国际市场潜力。

鲜食草莓不耐储运,宜就近销售,因此,鲜食草莓市场的开拓,首先应继续巩固发展当地市场,其次应就近开拓非主产地的城市市场,还可采用先进的鲜果储运保鲜技术,开拓周边国家的鲜食草莓市场。

篇5:我国绿豆加工利用概况与发展分析

关键词:绿豆;加工利用;概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 TS214.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234-02

收稿日期:2013-05-23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3069)。

作者简介:张会娟(1979—),女,陕西蒲城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E-mail:zhanghuijuan_abc@163.com。

通信作者:胡志超,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设计及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E-mail:zchu369@163.com。绿豆又名青小豆,生育期短,适应性广,是一种可作为粮、肥、药、饲、菜及饮料加工等多种用途的作物,被誉为粮食中的“绿色珍珠”,具有抗癌、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清热解毒、健身等功效[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优质绿豆及其加工制品在国内外消费市场需求趋旺[2]。

我国栽培绿豆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淮河流域及东北地区,以内蒙古、吉林、安徽、河南、山西、黑龙江、陕西等省种植较多,其次是湖北、河北、湖南、四川、重庆、辽宁、江苏等省市[2-3]。我国绿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30%以上,其次有印度、泰国、缅甸、菲律宾等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近年来的种植面积亦在不断扩大[4]。但是,我国在绿豆及其加工制品等功能性产品开发方面手段落后,加工工艺与技术落后、质量差且产品附加值低,深精加工水平有限,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制约了绿豆及其功能产品的开发利用,严重影响了我国绿豆加工业的发展步伐[3]。

鉴于此,分析目前国内外绿豆加工利用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不仅有利于加快我国绿豆产品加工和开发利用的研究步伐,而且對于快速有效提升其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促进我国绿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绿豆营养成分及功能作用

绿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豆类,营养较为全面。据分析,每100 g绿豆含蛋白质22.1 g、脂肪0.8 g、碳水化合物59 g、钙49 mg、磷268 mg、铁3.2 mg、胡萝卜素0.22 g、硫胺素0.53 mg、核黄素0.12 mg和尼克酸1.8 mg。绿豆不仅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还含有黄酮类、多酚类、活性酶类、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多种营养素的需求[5]。

绿豆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非常高,是我国传统药食兼用的食材。绿豆及其花、叶、种皮、豆芽和淀粉均可入药,性凉味甘,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利尿、止渴消暑、明目降压、润肤等作用,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也有明显疗效,外敷可治疗烫伤、创伤等症。此外,绿豆亦具有解毒、抗菌抑菌、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预防癌症等功能[6]。

2国内外绿豆加工利用研究概况

发达国家对绿豆、薏米等杂粮原料的加工研究起步早、发展快,其特点是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集约化。目前,发达国家在杂粮的初、深加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例如加拿大、美国、日本,在绿豆、薏米等杂粮的脱壳/脱皮、清选分级等初加工方面技术先进,脱净率高、损伤小[7]。在绿豆蛋白类制品等功能成分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利用方面,生产分离蛋白以碱沉酸提法为主,但美国、日本等国现已开始试用先进的超滤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绿豆蛋白[2]。近年来,低脂肪、无胆固醇的植物蛋白在国外发展迅速,加拿大、美国、日本开发的绿豆等多种杂粮初加工产品、功能性产品已大量进入市场。此外,国外对绿豆淀粉尤其是对抗性淀粉或抗消化淀粉的研究方面比较活跃,绿豆抗性淀粉的开发应用现已成为国际上新兴的食品研究领域。美国、英国等国于20世纪末就开始对绿豆抗性淀粉进行开发利用研究,目前已有产品上市,例如美国的Novelose系列和英国的Crystalean[8]。目前,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一般采用“企业+农场”的形式,农业纵向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正向机械化、现代化方面发展。

我国在20 世纪60 年代才开始有关绿豆的研究工作。由于绿豆适口性好,易消化,因而对绿豆食品的开发应用很多,比如绿豆凉粉、绿豆糕、绿豆奶、绿豆沙和绿豆酒等。在绿豆脱壳/脱皮、清选分级等初加工方面,我国的加工技术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加工工艺与技术落后、传统产品类型少、质量差且产品附加值低,深精加工水平有限[3]。目前,我国绿豆加工产业发展缓慢,大多数厂家只注重对绿豆淀粉的生产加工,而且基于绿豆淀粉本身的特性,我国对绿豆的加工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淀粉提取率低的粗加工阶段,而忽略了对绿豆蛋白的开发利用,加工企业基本上是将绿豆蛋白、绿豆壳等副产物作为生产废料或牲畜饲料而抛弃掉,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绿豆资源的极大浪费,增加了绿豆淀粉生产成本,在价格竞争上更为不利[9-10]。近年来,国外对于绿豆抗性淀粉的研究已有产品上市,但是我国对绿豆淀粉的加工利用以及绿豆抗性淀粉的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已有一定研究,但在开发利用方面与国外有相当大的差距。

国内外虽在绿豆加工、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亦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绿豆中存在的蛋白质对其他传统加工制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还很欠缺,对绿豆功能成分及保健功能的有关研究大多停留在体外实验基础之上,缺乏体内实验数据,而且多种保健作用机理至今仍不明确,今后尚需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nlc202309041843

3我国绿豆生产、加工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生产盲目性大,销售、收购、加工等环节相互脱节

绿豆生产作为传统农业,农民在种植品种及面积上存在盲目性。目前,我国绿豆产銷体系、经营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导致绿豆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并且由于缺乏市场预测信息,各系统之间缺少信息交流,农民的绿豆销售难,加工企业收购难,生产、加工、外销等环节相互脱节,绿豆价格上下波动大,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另外,加工企业在收获季节一般会根据需求收购绿豆,产品积压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绿豆加工利用不及时,绿豆产品商品率低。

3.2生产、科研、加工利用等方面重视不够,基础性、功能性研究尚欠缺

一直以来,绿豆被视为杂粮作物,对绿豆的生产、科研、技术推广及加工利用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绿豆生产及加工长期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状态。农民种植多凭感觉和经验,产品混收、混贮、混售,因而品种混杂,品质降低,商品销售等级下降,效益低下。近年来,我国虽在绿豆加工、开发利用方面做了一定研究,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对绿豆产品的原料加工特性、加工产品品质、功能性等相关方面的系统研究还非常欠缺。

3.3产品加工简单粗放,精深加工不足,产品档次、附加值相对较低

目前,我国的绿豆产品大多以直接销售或初加工产品为主,对绿豆产品的加工利用基本上仍停留在人工挑选、简单过筛去杂、表面抛光等传统或淀粉提取率低的粗加工价段,且绿豆传统产品类型少、品质较差,加之现有的深加工、精加工水平不高,加工技术及其装备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造成了现有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的现状。

3.4绿豆研究投入较少,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副产物未充分利用,深加工龙头企业较少

我国在绿豆加工利用方面研究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对绿豆等杂粮产品的研究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绿豆加工难以跟上现代化食品工业发展步伐,新型方便、健康的绿豆产品种类甚少,且绿豆皮中的纤维素、黄酮、生物碱,淀粉生产中产生的绿豆蛋白以及抗性淀粉等副产物均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在保健食品、药品等功能性产品方面的科研开发项目较少,绿豆增值低,深加工龙头企业甚少,且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精品少,产业拉动力弱,制约绿豆产业的规模化形成。

4加快发展我国绿豆加工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4.1重视绿豆规模化生产,加强产业联合,积极发展绿豆加工和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绿豆种植分散,生产规模小,缺乏组织和引导,农民多以自发形式进行种植,产量低,成本高,影响了绿豆生产发展及产业规模化形成。因此,应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目标,因地制宜重视并加强绿豆规模化生产,积极发展绿豆(深)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及其综合利用,加强绿豆科研、生产、加工等多行业、多单位参与的绿豆产业联合,采取“公司+农户+科研”或“企业和科研+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生产、科研、加工一体化产业化经营。

4.2加强绿豆特性、品质及相关加工技术等研究,开发新型健康方便食品

绿豆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已广为人知,为适应国内外消费市场需求,今后应加强绿豆营养特性、内在品质、品质评价以及适用性等研究,积极开展绿豆相关加工技术的研究,在完善提升传统绿豆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绿豆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并充分利用绿豆皮中的纤维素、绿豆蛋白以及抗性淀粉等副产物,开发出新型、方便的绿豆健康食品以及绿豆蛋白、绿豆膳食纤维、绿豆抗性淀粉等精深加工产品。

4.3加强绿豆加工企业建设,发展和壮大绿豆加工龙头企业

绿豆产品流通不畅、加工进度赶不上、商品率低、产业化程度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绿豆加工业的发展,因此,应重点加强以绿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建设,绿豆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同步发展,个体经营和大企业经营并举,使绿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并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发展和壮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豆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4.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初、深加工技术研发,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绿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绿豆资源优势、价格优势和生产条件优势明显;但是,我国在绿豆生产、加工利用等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严重不足,绿豆及其制品研究至今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为改变我国绿豆生产与加工利用严重滞后的现状,应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强绿豆初、深加工领域的关键技术、加工装备与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应用先进、适用的加工工艺、技术等,开发出优质、高档次、高附加值的绿豆制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绿豆研究、生产加工和开发利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龚倩云. 绿豆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2009(3):57-58.

[2]曾志红,王强,林伟静,等. 绿豆的品质特性及加工利用研究概况[J]. 作物杂志,2011(4):16-19.

[3]刘峰. 黑龙江省绿豆产业现状及技术对策[J]. 杂粮作物,2010,30(2):151-153.

[4]尹凤祥,李键波,肖焕玉,等. 吉林省绿豆生产状况与发展策略[J]. 吉林农业科学,2002,27(5):52-54.

[5]李发虎,蔡永敏,曹睿亮. 绿豆及其药用和食疗作用[J]. 今日科苑,2007(6):44.

[6]庄艳,陈剑. 绿豆的营养价值及综合利用[J]. 杂粮作物,2009,29(6):418-419.

[7]李萍. 杂粮深加工科技支持对策探讨[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1(3):75-77.

[8]田海娟. 绿豆淀粉开发及其应用前景[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27(5):84-86.

[9]杨静,郑为完,聂斌英. 绿豆饮品开发利用的研究概况[J]. 江西食品工业,2005(1):37-39.

[10]张延杰,田金河,曾庆孝,等. 绿豆壳中提取黄酮工艺的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2005,13(5):39-40.陈冬年,刘展,武韶华,等.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小龙虾甲壳素[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236-238.

篇6: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概况与思考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概况与思考

王禾军,李欣怡

(1. 广东省罗县农业推广中心,516100;2. 广州大学,广东广州 510006)

摘 要 有机农业是一种优于常规农业的新型农业形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机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基于此,在回顾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将我国与国外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并针对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有机农业;发展概况;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公众开始追求无污染、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德国和瑞士于20世纪20~30年代最先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概念。根据《农业大词典》,有机农业是指主要或完全依靠来源于生物的有机物质和有机能量提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从世界范围看,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有机农业在欧、美、日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有机农业开始传入中国。

1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进程

1.1 有机农业的初期引进阶段

这一阶段,国外认证机构开始进入中国,开启了中国有机食品的认证和贸易。中国农业大学在1984年在全国最先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研究和开发。1988年,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也加入了有机食品的科研工作并于1989年加入IFOAM,成为我国第一个IFOAM成员,该所于1994年成立了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rganic Food Development Center of SE-PA,OFDC) ,标志着我国有机食品和认证管工作的开展。1990年,我国浙江省临安县的裴后茶园和临安茶厂获得荷兰SKAL的有机颁证,这是我国大陆的农场和加工厂第一次获得有机认证,这也是我国有机食品首次出口到国外销售。1992年,我国农业部批准组建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CGFDC)”,该中心主要负责开展中国国内的绿色食品认证和开发管理工作。

1.2 有机农业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我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并依据国外标准制定了行业或部门的推荐性标准,开始了相应的认证工作。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开发。1995年,我国提出了绿色食品的分级理论,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别,AA级等同于有机食品。同年,美国的有机认证机构“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与OFDC合作在南京成立了OCIA中国分会。此后,法国的ECOCERT、德国的BCS、瑞士的IMO和日本的JONA和OMIC都在中国境内开展了数量可观的有机认证检查和认证工作;同时,也在北京、长沙、南京和上海建立了各自的办事处,国外认证机构认证企业数超过了500家。1999年OFDC顺利通过欧盟和美国有机食品认证专家对其有机认证的评估,促进了我国有机食品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了我国有机农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1999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成立了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专门从事有机茶园、有机茶叶加工以及有机茶专用肥的检查和认证。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组织的有机生产加工的基本标准,参照许多发达国家有机农业协会或组织的标准和规定,并结合中国农业生产和食品行业的有关标准,OFDC于1999年制定了OFDC《有机产品认证标准》(试行),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1年5月发布成为行业标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2002年10月组建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并成为在国家认监委登记的第一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2003年该中心改名为“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并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了登记。2002年农业部组建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 ”并成为在国家认监委登记的第一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COFCC 根据IFOAM 基本标准以及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标准制定了《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准则》,随后和欧洲的SGS、日本的 JONA 以及 OMIC 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120 多家企业通过了 COFCC 的认证。

1.3 有机农业的规范阶段

前期取得的良好效益促使我国的有机农业逐渐走向了规范发展的道路。200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国家环保总局将有机认证机构的认可工作转交给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国家认监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并于2005年4月1日实施,国家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是我国有机产品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我国有机产品事业又走上了一个规范化的新台阶。2003年1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开始实施,标志着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统一管理。国际有机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推动着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的迅速发展,有机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品种结构趋向多元化,生产、出口和国内市场增长迅速。现在的有机农业在经历了探索、初步奠基和继续发展的阶段之后终于成为了我国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1]。国家认监委在 2011年12月2日发布了国家认监委公告[2011]第34号,从2012年3月1日开始实施新版《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规定认证机构对新申请的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及已获认证企业的认证活动均需依据新版认证实施规则执行。规定在2012年7月 1日后(含7月1日)出厂销售的有机产品必须符合新的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使用要求。

2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机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体系和相关制度都在不断地完善,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要看到,跟西方一些有机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FIBL和IFOAM关于全球有机农业的近期调查显示,截至2010 年,世界上约有160个国家在进行有机农业生产,全球有机农业土地约为3 700万 km2(其中,有机生产面积最大的有大洋洲、欧洲、拉丁美洲),有机生产者共有160万人。有机认证的土地面积占全球所有农业用地面积的0.9%[2]。亚洲有机农业面积接近280万hm2,按面积来说,中国排名亚洲第一,共有140万hm2,印度次之。2010年我国共有有机产品生产企业1202家,生产有机产品5598种,有机食品国内认证面积达到2 449 040 hm2。2010年有机产品国内销售额为145.39亿元,出口总额达到0.95亿美元。而美国2010年有机食品销售额达 267亿美元,我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 亚洲首席代表周泽江在2012年金典有机国际联合行动中国推广季开幕式IFOAM在开幕式上称:“作为有机农业用地占亚洲第一的中国,实际销售占全球份额还较低。”我国有机农业生产比例较大的国家与我国的分布比较,导致我国有机农业与国外差距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endprint

2.1 缺乏统一的有机农业标准及国家权威认证机构

近年来,我国出口的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绝大部分是由国外的认证组织认证。有机农产品主要国内外颁证机构是:中国的OFDC,美国的OCIA,德国的ECOCERT、BCS、GFRS,荷兰的SKAL,法国的IFOAM等[4]。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一家有机认证机构(OFDC)获得IFOAM的国际认可,其他的有机认证机构并未获得相应的国际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外有机认证机构的互认和互信。由于我国的有机法规和标准基本都是根据 IFOAM的标准和要求制定的,因此制定标准的起点较高,严格程度几乎完全和国际接轨,但都是由部委制定和颁布,没有提升到国家级的层面,进而出现不能被他国认可的不公现象。因此,在认证时既要参照国际标准,又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适合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环境和质量标准,促进我国有机农产品的规范发展。

2.2 技术研究滞后,缺乏实用的生产技术

有机农业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是完全不同的,有机农业更需要一整套相对科学、先进的生产技术作为保障,而目前中国有机农业生产研究和科研开发经常处于缺少项目与经费的状态,国内缺乏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尤其缺乏一些对有机农业有极大推动意义的机构,如提供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资料的研究、开发和咨询。我国的有机农业是在国际市场的刺激和政府的引导下才慢慢发展起来的,与国外的发达国家自发产生相比,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尚属于起步阶段,较为完善和系统的生产技术和咨询体系远未形成,有机生产上的品种选育,化肥、化学农药的替代技术,病虫草鼠害的自然控制,土壤培肥、作物轮作、灌溉、农田生态环境建设、有机产品加工包装贮运等技术依然缺乏,远不能实现技术的配套和集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有机生产的产量、产值和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2.3 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财政投入不足

在国际市场的刺激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有机农业的发展持积极的态度,鼓励有机农业的发展,但是却没有针对有机农业的专门补贴,财政支持主要是由各省自行解决。在有机农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其资助额度也很难评定,地方政府往往只是进行前期的投资,缺乏长期稳定的支持。但是多数的发达国家为了鼓励有机农业的发展,都会针对有机农业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对获得认证的生产、加工企业等给与补贴,对于有机农业的科研和咨询机构,每年都提供相当数量的资金支持,其依据是有机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显然,目前,我国政府对有机农业的财政支持只是为了经济效益,而极少从环保的长远眼光考虑,因此对有机农业的持续性投入也就会出现不足的问题。

2.4 有机农产品可信度缺乏,消费市场狭小

我国有机农产品的销售一般是先国外,后国内。目前,我国有机产品市场已初具规模,但相对于我国产品生产的总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内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并没有形成规范的准则,市场体系也显得比较混乱。市场上的有机食品品种多样,难免出现鱼目混珠的产品,而消费者又难以对有机食品真伪的判断,某些假冒伪劣品的出现,更使消费者失去对有机食品的信心,有机农业的发展由此受限。同时,由于国内相关的体制、机构还不够完善,一些进口的有机产品没有相关的备案审批和检查的过程就流入了国内市场,混乱的标志使我国原本对有机食品就还存在困惑的消费者无法判断真假,进一步恶化了有机食品的市场发展。

3 促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统一认证标准,加强技术和制度创新

有机农产品的基地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加工包装标准等需要全国统一的与国际标准一致的有机农产品基本标准。针对我国标准不一的情况,需要通过国际合作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有机认证机构,不断提高现有认证机构的规模和数量,在达到我国设定的标准前提下,尽早实现与国际接轨,打造出一批权威的国际化有机认证机构和体系。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优于传统农业,它引入了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学理论,运用了现代育种学、新型生物科学的学科内容和土壤培肥等高新技术,有机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具备更苛刻的条件。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理论和高新生物技术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开展新型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攻关。

3.2 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扶持力度

有机农业要得到良好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财政支持。有机农业是公共性和开放性极强的产业,在其初期发展的困难时期,必须依靠政府第二次资本分配的财政来维持其后续发展。农业部门必须特别关注有机生产企业,加强有机农业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某些优惠政策,如对个体经营有机农场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等。各级政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准确把握我国有机农业的特点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市场监管和有机农业行业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促进我国有机农业的规范发展。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农业部颁布的《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意见》,要坚决执行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将有机农业的生产引向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化发展的道路。政府还需要考虑到有机农业在城乡发展的协调,要极力促使城乡合作,协同发展,保证有机农产品的城乡贸易公平,并加强技术普及和财政投入,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3 重视监管,保证质量

我国的有机农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潜力较大,政府需要结合各种认证技术,对有机农业的生产、质量和流通环节加强监管,保证有机农产品的质量。目前,在有机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部分有机产品存在着质量隐患,部分认证机构不顾实际求发展,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诚信”危机的现象。为了保障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要把加强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规范运作,严格管理,进一步调整规范和完善认证管理制度,保障认证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保证出现在市场上的有机农产品都是达标的合格产品。

3.4 加强宣传,维持市场秩序

政府可以通过对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媒体宣传,将有机农业的发展意义、生产原理、基本理念渐渐普及到群众中去,让人们认识到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所在,为有机农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更容易为公众接受。通过宣传有机农业,消费者可以了解到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真正内涵,使有机食品市场健康地发展。同时,由于有机食品市场还较为混乱,而且因其价格普遍高于常规食品,这让一些商人更敢于冒风险去制假贩假,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对这些部门的监管,规范管理部门的执法行为,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保障相关部门的规范管理。因此,政府要加强对有机农业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监管和惩治力度,保障有机农产品市场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鸥,张灿强.国际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发展政策与启[J].世界农业,2013(1).

[2]蒋术,张可等.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16-5017.

[3]高照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943-944.

[4]杨立微,唐晓民.有机农业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种业,2002(8).

上一篇:以承诺话题作文下一篇:你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