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行业发展概述

2024-04-18

我国各行业发展概述(通用8篇)

篇1:我国各行业发展概述

我国植物检疫发展概述

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文摘要: 植物检疫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的行政机构利用法规的形式,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以后限制其传播扩散的一系列根本措施 植物检疫分为对外检疫(又称国际检疫)和对内检疫(又称国内检疫)。对外检疫是在沿海港口、国际机场以及国际交通要道对出入口或过境的物品进行检疫和处理;对内检疫是在国内防止和消灭通过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换、调运种子、苗木及其它农产品等传播的危险性病虫及杂草。

关键字: 植物检疫, 对外检疫, 对内检疫, 检疫和处理.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以后,植物检疫工作愈发突显出它的重要性。首先是保护农业生产。当一些病虫、杂草传入到一个新的适宜其生长繁殖的地方,而没有原产地的天敌、气候条件和防治技术的控制,往往会大量繁殖,迅速扩展,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很多。马铃薯晚疫病在19世纪30年代从美洲传入欧洲,1848年在爱尔兰大暴发,马铃薯大面积死亡,造成数十万人饥饿而死。甘薯黑斑病在1937年随侵华日军的喂马甘薯传入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流行,主要甘薯产区均发生,造成重大产量损失。人、畜吃了病薯,引起中毒。稻水象甲于1987年首次由日本传入我国,后传入浙江、福建、安徽、湖南等地,每年以30公里以上的速度迅速扩散。该虫危害性极大,受害稻田少则减产20%~30%,多则减产54%~85%,甚至绝收。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不重视和加强植物检疫工作的话,将很快蔓延到其它产粮区,后果将不堪设想。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仅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等10种主要外来侵入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570多亿元,如果加上其它外来侵入物种造成的损失,则高达上千亿元。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植物检疫工作,植物检疫部门要认真覆行职责做好这项工作,将危险性病虫、杂草拒之门外;或传入后采取有力措施扑灭,防止其扩散蔓延;对不能短时间扑灭的,要将其封锁在局部地区,防止扩大危产,切实为“三农”服务。

其次是促进对外贸易。我国加入WTO以害,保障农业安全生后,农产品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植物检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做好植物检疫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使进出口农产品不携带危险性病虫、杂草,才能保证农产品国际贸易顺利进行,能够打破一些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壁垒,促进对外贸易。

2.中国检验检疫的法律地位2、1国家以法律形式从根本上确定了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法律地位

由于出入境检验检疫在国家涉外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订了《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国境卫生检疫法》以及《食品卫生法》等法律,分别规定了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目的和任务,责任范围,授权执法机关和管辖权限,检验检疫的执行程序,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等重要内容,从根本上确定了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法律地位。

2、2检验检疫机构作为四个法律的行政执法机构,确立了它在法律上的执法主体地位

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上述四个关于检验检疫的法律,分别作出明确规定,国务院成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部门和出入境卫生检疫部门,作为授权执行有关法律和主管各该方面工作的主管机关,确立了它们在法律上的行政执法主体地位。

1998年国家出入境 检验检疫体制改革,实行商检、动植检和卫检机构体制合一后,合并成立的国家检验检疫机构,继承了原来商检、动植检和卫检机构的执法授权,成为四个法律共同的授权执法部门。

鉴于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涉外性质,必须强调执法的集中统一与一致对外,国务院批准检验检疫部门实行垂直领导体制。由于检验检疫的另一特点是技术性很强,必须通过检测技术手断来实施法律,实行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在建立健全法规体系的同时,加强检测设备和技术 队伍的建设,以利通过强化技术检测力量有效实施法律规定。

2、3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法规,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奠定了依法施检的执法基础在上述四个检验检疫法律和国务院的实施条例公布后,各种配套法规、规范性程序文件、检验检测技术标准、检疫对象的消毒、灭菌、除虫等无害化处理规范等,经过具体化和修改补充已基本完整齐备;检验检疫机构经过调整精干,健全内部管理的各项责任制度,也已基本适应了执法需要,对于保证检验检疫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法律体系,还要适应有关国际条约。迄今为止,中国已加入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和亚太地区植保委员会(APPPC)等,并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检验检疫协定,使中国的检验检疫与国际法规标准相一致创造了条件。2、4中国检验检疫法律,具有完备的监管程序,保证了法律的有效实施

中国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法规的实施,在将近百年发展的历史中,借鉴历史传统和国际经验,已形成了一个配套体系完整,监管要素齐备的执法监督体系,保证了法律的有效实施。主要有:

第一,所有四个检验检疫法规都有一个具有强制性的闭环性的监管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货物的进出口和出入境都要通过海关最后一道监管措施,未经检验检疫并取得有效证书和放行单据就无法通关过境,人员的出入境则有边防机构的监管把关来保证检疫程序的有效实施。

第二,在海关、边防把住最后一道关口的前提下,检验检疫部门的强制性报检签证程序,强制性安全卫生检测技术标准,强制性的抽样检查程序也随之发挥监督机制,使有关法律法规能够有效实施。

第三,合同规定凭检验检疫部门检验证书交货结算和对外索赔的,没有证书无法装船结汇和对外索赔,起到了有关法律法规的监督与制约作用。

3.新技术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3、1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存储和快速分析计算能力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提供了有力手段。原北京农业大学专家建立了一个可用于农业气候分析的数据库系统——农业气候相似距库。植检科学工作者利用该系统先后对美国白蛾等危险I生有害生物在我国可能适生的潜在危险性进行分析,获得很好的结果,为检疫的宏观预测提供了依据。

3、2 地理植物病理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原动植物检疫实验所组织植物病理学、农业气象学、数理统计学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专家对小麦矮腥黑穗病(TCK)的地理植病模型进行了专题研究。专家设计了积年流行模型(TCK孢子田间存活模型,单年流行模型)以及TCK冬孢子萌发侵染模型、TCK在小麦植株体内生长模型等,将积年流行模型与数据库系统及GIS结合形成TCK地理植病模型,经过模型运转得出TCK适生年(非适生年)概率与连续适生(非适生)年发生概率的关系,从而得出中国冬麦区TCK发病面积可达19.3%(分别分布在18个省、市、自治区),证明TCK对中国小麦生产具有很大威胁和风险,从而有力地批驳了有的国家提出

TCK有病无害论,为我国进口小麦检疫准入提供了科学依据。

3、3 探索GIS和GPS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空间信息手段,提供了生物和环境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显示的方法,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先进的定位技术,可以将诱捕器编号和其经度、纬度建立诱捕器空间数据库定位系统。GIS和GPS技术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疫情监测、检疫决策等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对植物检疫的科学化和促进植物检疫迅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4 分子检测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在植物检疫性病虫的检测、鉴定中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取得可喜成果。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不仅快速、准确、灵敏自动化程度高,易标准化,而且也解决了如种子上病菌及未显症病害的快速检测与鉴定等许多技术难题,符合植检特点和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检验检疫系统应用克隆与基因表达、DNA序列测定、基因探针、PCR、生物芯片等技术对检疫性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全面开展研究应用,如对梨火疫病、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番茄环斑病毒、李坏死环斑病毒、小麦印度腥黑穗病、黑麦草腥黑穗病、松材线虫、马铃薯金线虫、白线虫、光肩星天牛、果实蝇、红火蚁等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植物检疫其职责更加明确,法律地位更加清晰,检测技术更加先进、更加完善,机构和人员更加精简、高效。这标志着植物检疫事业已全面进入新的时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各直属局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出入境植物检疫事业发展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植物检疫学 朱西儒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植物检疫的概念和重要性

http://nongyj.fuyang.gov.cn/news/WBKX_7895/20066634995.aspx

[3]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法律地位和作用.http:///1708/

[4] 美国植物检疫中国种植业信息网2006-09-13

[5] 我国植物检疫的现状与技术进展植物保护.2007,33.(5)-14-21 姚文国

篇2:我国各行业发展概述

我国滚装船运输发展概述

滚装船运输是一种适用于陆岛之间或因无法架设路桥或隧道而用船舶载运汽车的`运输方式.我国琼州海峡、台湾海峡、渤海湾内海以及众多的海湾和岛屿,为滚装船运输提供了发展空间.

作 者:徐亦琳 作者单位:上海海运学院,上海,200135刊 名:中国水运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年,卷(期):“”(12)分类号:F55关键词:

篇3: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概述

体育旅游是指以非盈利的目的前往某地观摩或参与与体育活动相关的主题旅游。体育旅游是将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兴旅游形式, 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来说, 体育旅游更注重体育活动在旅游中的作用, 是以体育活动为主导的旅游, 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

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

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体育旅游事业发展迅速。虽然较之欧美发达国家, 我国体育旅游事业开始得相对较晚, 但是发展势头迅猛, 发展速度快。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体育旅游事业有较快的发展, 这一方面得益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各种大型的体育赛事在我国的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20世纪末一些有关体育旅游的公司、团体的成立, 也促进了体育旅游事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形成。2001年中国旅游业成功地推出了以体育健身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极大地开发了我国的体育旅游资源。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 更是对我国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正日益走进我国人民的生活之中。

我国体育旅游事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体育旅游业在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很快, 但是, 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尚未形成大的规模, 存在着产业链不完整, 开发力度不够, 形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首先, 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的人们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内的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当下我国的体育旅游业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的体育旅游业还是缺乏消费的人群, 就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情况而言,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 体育旅游还是一项高消费的享受活动。

其次, 就体育旅游自身的发展情况而言, 我国的体育旅游在开发和投入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在开发上, 我国的体育旅游项目单调, 形式单一。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 历史悠久, 国土面积辽阔, 境内民族众多, 各地区的人民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情况、民族风气等开发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 很显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各地区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进行体育旅游的项目开发;在投入上, 作为一项新兴的休闲方式, 体育旅游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 但是我国的体育基础设施却并不完善, 很多地区的体育基础设施陈旧, 而且数量也较少, 这导致了我国的很多地区无法承办较大规模的体育赛事;某些地区的相关部门对体育旅游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这就使得我国的体育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体育旅游事业, 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对我国的体育旅游事业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第三, 我国的体育旅游事业明显呈现出发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在经济相对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 体育旅游事业发展得就较为迅速, 而且这些地区的体育基础设施齐全, 大型的体育赛事往往都在这些地方举行, 体育旅游在这些地区的百姓中就较为普及。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由于经济水平落后,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较为陈旧, 体育旅游在中西部并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展, 再加上这些地区的体育基础设施大多不完善, 大型的体育赛事也无法在这些地方举行, 所以体育旅游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远没有东部沿海地区那么迅速,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明显不平衡。

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体育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体育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开始凸显出来, 为了保证我国体育旅游业健康、快速、合理地发展, 在今后发展体育旅游业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首先, 应该加大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同时加大对体育旅游业的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投入。体育旅游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休闲方式, 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体育旅游项目的投入, 包括资金和人才上的投入。培养专业的人才对地区的体育旅游的发展进行总体的规划, 制定体育旅游区域定位策略, 积极开发当地的体育旅游资源, 在开发、利用和保护当地资源的问题上给予正确的指导意见;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当地体育旅游项目的扶持力度, 投入资金, 构建合理的、科学的体育旅游体系, 加大宣传力度, 推广体育旅游。

其次, 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体育旅游的前提,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较发达, 人民生活水平较高, 所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较为齐全, 能够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但是, 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较为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相比于东部沿海地区就很不完善。中西部地区要想抓住发展机遇, 积极展开体育旅游的项目建设就必须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只有完善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当地进行体育旅游活动。

第三, 挖掘体育旅游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新颖的体育旅游项目。虽然我国体育旅游事业发展迅速, 但是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 我国体育旅游项目单一, 缺少创新。当地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时候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和特色,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 结合当地的已有旅游资源, 发展具有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

第四, 加大对体育旅游业的管理。体育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产业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地区还存在着管理秩序混乱的局面。国家法律部门应该制定有关体育旅游的相关条例和法律条款,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发展, 树立全局意识, 加强部门间的合作, 避免出现管理上混乱、无序的局面, 规范行业发展, 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事业朝着规范化、有序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

第五, 加大我国体育旅游事业的产业化发展。虽然近几年来, 我国体育旅游事业发展迅速, 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体育旅游事业明显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已经我国主要的经济体制, 体育旅游业也应该遵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加大产业调整, 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政企分开, 产权明确, 充分利用体育资源, 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旅游。

第六, 抓住机遇, 加大宣传, 提高体育旅游在我国的普及率, 同时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到我国进行体育旅游。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国际地位在近几十年中明显上升, 如何与国际接轨成为我国各行各业都要考虑的问题,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我国的经济必将置于世界经济的大潮中接受挑战。当然, 在接受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的同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也为各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体育旅游业尤其如此。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认识了中国, 了解了中国, 在未来的时间里, 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旅游。所以我国必须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借着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国际性的体育赛事的东风, 积极发展我国的体育旅游事业, 加大宣传力度, 打造我国体育旅游的自主品牌, 让世界了解中国, 同时也要让中国走向世界。

结语

篇4:我国可转债市场发展概述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自1992年深宝安发行国内第一支可转债以来,时间仅有18年。而且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存在着股权融资比例过高、投资品种匮乏、金融创新困难等问题,需要尽快地推出债券类和权证类的金融产品并完善相关交易市场。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中间性的投融资工具,其市场体系的繁荣和发展将十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和金融风险的化解。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如何构建我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应对的课题。

一、我国可转换债券的优势分析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一直非常迅速,分析师预计将有更多的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但总体数量依然偏少。可转换债券不仅受到投资者欢迎,公司也发现从监管的角度而言,发行可转换债券要比配股或增发更为容易。大部分中国的可转换债券具有独特的机制,可提供发达市场类似证券所没有的收益。

转换价格是尤具吸引力的一个要素。我国的债券常常给予持有人以低于目前市场价购买股票的权利。在大多数其他市场中,债券持有人需要先观察股价升值之后再确定转换是否划算。 此外,我国发行的绝大多数可转换债券的条款中都规定,如果股价大幅下跌,比如10%~20%,则将重新设定转换价格。 我国股市的上扬也支撑了可转换债券的价格,债券持有人仅需卖出债券即可获利,而不必经受转换时的麻烦。

(一)从融资者角度分析相对于配股、增发等融资方式,可转债是延期渐次转入总股本,因而可转债可认为是一种“推迟的股本融资”,对上市公司来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优点十分明显:

(1)融资成本较低。按照规定转债的票面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若未被转换,则相当于发行了低利率的长期债券。

(2)融资规模大。由于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格一般高于发行前一段时期的股票平均价格,如果可转换债券被转换了,相当于发行了比市价高的股票,在同等股本扩张条件下,与增发和配股相比,可为发行人筹得更多的资金。

(3)业绩压力较轻。一个投资项目的周期往往需要3~5年,短期内效益可能很小甚至没有,如果采用增发或配股融资,当时全额计入总股本、募集资金全部计入净资产,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这两项关键指标当即被摊薄,公司将面临很大的业绩压力。发行可转债则不同,可转债至少半年之后方可转为股票,因此股本的增加至少有半年的缓冲期。即使进入可转换期后,为避免股权稀释得过快,上市公司还可以在发行公告中,安排转股的频率。股权扩张可以随着项目收益的逐渐体现而进行,不会很快摊薄股本,因而避免了公司股本在短期内的急剧扩张,并且随着投资者的债转股,企业还债压力也会逐渐下降,因而比增发和配股更具技巧性和灵活性。

(4)股市调整过程中融资效果明显。自2010年以来,我国股市进行了较为深度的调整,目前调整走势依然明显,股市持续不跌,加之持续不断地货币收紧政策,市场资金流动性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日益突出。融资、再融资手段的多样性成为企业生存的法宝。银行类公司在权衡利弊之后,类似中行、工行等超级大型银行纷纷提出发行可转债的方案,可见他们认为可转债是调整市中融资的现实选择。2008爆发的金融危机影响还未完全消退,二次探底的隐忧依然客观存在。可转债市场存量突破1000亿元,迎来历史高峰值,市场反应热烈,融资效果明显。

(二)从投资者角度分析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投资品种,可转债已经越来越受到稳健型投资者的青睐,其优势在于:

(1)收益保障性。可转换债券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充分利用该债券的特殊性,取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只要持有人持有该债券,就可以获得固定收益;如果该公司业绩增长良好,持有人可以将其转换成股票从公司业绩增长中获利;如果股票价格上升致使转债价格相应上升,转债持有人也可以通过直接卖出转债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如果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转债价格只会跌到具有相应利息的普通债券的价格水平。转债价格没有上限,但下跌风险却被限制在普通债券的价值上。并且,由于企业支付利息优先于派发红利,因此转债的收益比股票更有保障。另外,在企业破产清算时,相对于普通股,转债也具有一定的优先权。

(2)可转债的条款设计具有较高的吸引力。目前大部分可转债都设计了回售保护条款,进一步保证了本金和利息的安全。而且,有的可转债还规定持有到期进行一定的利息补偿,以提高投资者持有转债到期的积极性。

此外,可转债还设计了转股价格修正条款,规定当股票价格跌到转股价的80%~95%时,公司必须或者有权修正转股价格,以此来保证可转债投资者的利益。可转债这些条款的设计使得其是“上不封顶,下却保底”、不可多得的投资品种,这非常适合坚持本金安全、长期投资理念的资金进行投资。

(3)规避一些政策限制。由于可转债一般来说仍归类为债券,因此对于股票投资比例有所限制的机构投资者,通过投资可转债扩展其投资组合范围,不失为一种间接扩大股票投资比例的良策。

二、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缺陷分析

(一)发行公司数量少,整体规模偏小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可转债市场不论从绝对规模或者说相对规模都比较小,股票市场市值有十几万亿,可转债却只有200亿左右,即便2010年底有望突破历史,实现1000亿元人民币的存量,但占股票市场规模的比例仍不足1%,而美国的可转债规模约占股票市场规模的1.5%,日本为8.1%,印尼为2.5%。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周边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的可转债市场规模都较小。

可转债市场规模小,债券基金将失去这一分享股市收益的独特投资工具,对此基金人士建议,应当放宽可转债融资条件并大力发展可转债市场。如果使得诸多债券基金面临无品种可投的尴尬境地,可投资标的在减少,流动性风险就会提高,不利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对比来看,海外可转债市场却发展蓬勃,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可转债市场存量高达5,000亿美元。这既有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原因,也有技术性因素。首先,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偏好股权融资的传统。其次,转债品种特殊性在于其具有赎回条款。进入转股期后,如果恰逢股市上涨,转债很快就将因为触发“连续20或30个交易日正股股价高于转股价一定比例”的赎回条款而被迫转股并退市。因此,我国转债品种实际的存续期只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入不敷出”的状况经常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从2002年以来,我国转债市场发行额已经超过了710亿元,但还是没有看到二级市场的壮大。此外,转债发行门槛较高和发行审批过程较长也是制约我国转债市场发展的两大因素。

在目前面临再融资潮背景下,转债市场正面临发展契机。由于可转债兼具股票与债券的双重属性,显然有助于缓解上市公司过度依赖股权融资的压力,转债融资对正股冲击很小,有利于维护股市的稳定,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多赢选择。

从海外经验来看,转债发行人以高科技公司和规模较小、信用评级稍差的公司为主,这些公司所处行业发展前景看好,但目前盈利不佳,投资者对其股权融资有较强的抵触情绪,股权融资往往带来股价暴跌。而通过转债融资,投资者在获得类似债券的保护情况下还能参与股价的上涨,较容易接受。因此,进一步市场化,放宽可转债融资条件也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二)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受到严格限制,制约市场规模的扩大按现行法规的规定,我国企业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原则上以上市公司为主,并且要求发行企业“最近三年连续赢利,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大于6%,而且净资产小于15亿的企业发行可转债要求有担保”等。这些要求表明,国家只鼓励优秀企业发可转换债券,对于非上市或非赢利企业则进行了限制。其实,很多企业只有在陷入困境时才急需要资金,而投资者也正是在寄希望于企业恢复成长、同时进行风险回避时才会购买可转换债券。我国对可转换债券发行企业过于严格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和交易规模的扩大。

(三)过多倾向融资者利益 从国内部分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试点来看,我国的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条款的设计上,更多的偏向了融资者的利益。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票面利率极低,企业几乎是无成本融资;二是回售条件苛刻,除了后来的机场转债外,其它的转债均需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回售给公司,否则就只有转股的选择,从而减小了发行企业现金还本付息的压力。这些发行条件的设置在帮助国有企业融资、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投资者的利益却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侵害。特别是在目前通胀压力大、银根紧缩,货币流动性受限的环境下,投资者的回报已被通胀蚕食殆尽。

三、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建议

(一)促进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增加可转换证券的投资品种,促进可转换债券市场金融工具的创新和构建金融产品多样化的产品体系 在海外,可转换债券市场是一个多种可转换证券类产品共同交易的市场。培育我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应进一步鼓励融资企业开发一些新的可转换证券类金融产品(如可转换优先股、零息可转换债券等),以丰富市场的交易品种,完善可转换证券的产品体系。

(二)从供方来看要放宽可转换债券发行条件,丰富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 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出于市场保护和风险防范的考虑,对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是可以理解的。今后,随着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监管部门可以适当放宽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条件,不仅上市公司可以发,非上市公司只要有较好的担保条件,也应积极鼓励。不仅国有企业可以发行可转换债券民营企业也应该享受同等待遇,特别是一些高科技风险产业的民营企业,可转换债券市场更应积极支持。相反,如果只让那些擅于粉饰财务数据,利润诱人的大企业在现今资金普遍缺乏的市场中大肆圈钱,只会引起市场的恐慌。以新债还旧债的做法,如果成为企业常态,只会使原本脆弱的资本市场雪上加霜,“劣币驱逐良币”,违背优化资源配置的初衷。

当前世界经济仍然没有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资本市场的更加脆弱。美债危机、欧债危机、流动性结构不合理,使得我们刚刚迈开的金融创新步伐不得不有所收敛,这是系统性问题。如何使资金流动更合理,一方面不再出现“蒜你狠”、“豆你玩”及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火爆,拍品屡创新高,“不差钱”;另一方面实体经济资金匮乏,中小企业融资难,各地担保融资公司盛行,民间借贷火爆的结构性不平衡。银根紧缩与融资渠道缺乏成为两难选择。

(三)从需方来看可以培育和发展可转换债券投资基金,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可转换债券市场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鼓励组建、发起可转换债券投资基金。二是将基金投资于债券市场的比例调高,或规定一定比例的资产必须投资于可转换债券。现在基金中被要求投资于债券的20%资金,绝大部分投向了国债。三是鼓励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进入可转换债券市场。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对资产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如果过多比重进入股市,风险太大;全部投资于债券,又难以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而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于可转换债券,则是一个可以“两全”的较佳策略。

当然,投资的前提是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相对完善,筹集的资金有明确的投资方向,而不是盲目地圈钱、抢钱式的融资。不仅投资意愿明显,更要使投资结构合理,投资渠道畅通,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只有发展实体经济才能有更多的真实财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才会增加消费需求,最终形成良性健康的资金循环,才不会成为泡沫。否则投资者用脚投票,这个市场只会越做越小,一旦崩盘,老百姓养老钱就会打水漂。

(四)建立科学、权威的信用中介评级体系中介机构参与金融创新产品的信用评级已成为普遍的规则与成熟模式,它们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及扮演的角色无可替代。鉴于此,美国SEC对金融评级机构的监管理念仍旧保持着“对话、合作和互信”,要求信用评级机构必须定期将其关于债券发行主体财务、信用状况等审核与评价结果通过公开方式向社会披露,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议。这种做法客观上提供了一种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合作互信的机制,通过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将发债企业置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管之下,通过对话的形式来交换更多的信息,以减少由于单靠监管部门与社会自律中介机构执行者的有限理性所带来的操作失误。

当然在市场相对成熟、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过程中大家可能相安无事,一旦资本市场出现象金融危机这样大的动荡时,中介评级机构的评级结论往往会触动政治敏感的神经,形成经济与政治的碰撞。这也使得评级机构在全球金融危机及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备受争议,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11年下半年以来世界三大评级机构频频四处出招下调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家信用等级,致使全球金融市场风声鹤唳,政府与信用中介评级机构的口水之战愈演愈烈,势必会催生监管体制的深刻变革。也必将影响着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方向。

(五)尽快完善我国证劵市场的卖空机制随着股指期货、创业板的推出,我国证劵市场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卖空假定是衍生证劵的基本定价方法需要的条件之一,在没有卖空机制的条件下,投资者不能进行套利,市场效率会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投资者的参与热情。

(六)提前考虑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开放 海外的可转换债券市场,基本上都是全球性的可转换债券市场。如果希望海外资本也能够参与我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那么把我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建成一个开放性的市场,则将是具有预见性的举措。一方面,应该允许国外的企业到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上筹资,以满足国内投资者的需求,使我们的外汇储备更多的买到真金白银的实体资产、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也应该鼓励外国的资本来购买我国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以促进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目前,亚洲是全球第四大的可转换债券市场,许多国际资本都非常看好这一由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市场,如果我国能够成功地融入这一市场,则将大大加快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的发展进程。这次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个历史机遇,使我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能有更多的话语权,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这难得的机会,循序渐进、有控制的、自主的逐步放开资本市场,可转债也许是个不错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林义相:《可转换债券投资分析和运作》,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

[2]刘立喜:《可转换公司债券》,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郑振龙、林海:《中国可转债定价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

[4]陈红霞、袁显平:《股权结构与可转换债券融资关系分析》,《特区经济》2006年第5期。

[5]柯大钢、袁显平:《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动机探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6]牛栋瑜、李芸、李晓明:《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动机的实证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观点》,《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4期。

[7]徐子尧:《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分析--基于与增发的比较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8]曾康霖、徐子尧:《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研究》,《财贸经济》2008年第4期。

[9]张雪芳、何德旭:《我国上市公司选择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偏好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9期。

篇5:我国各行业发展概述

[论文关键词]

社区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俱乐部

[论文摘要]

总结了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社区体育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在我国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突破了在计划经济下沿袭已久的单位、行业、系统为组织形式的封闭格局,满足了人们在业余时间里就地、就近参加经常性的体育活动的需求。当前的社区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体育普及性、大众化、全民参与的特点,人群以体育为依托,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密切了邻里关系,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目前,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观念和体育形式,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总结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期望对我国未来的社区体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一、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社区体育主要指在城市中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社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基础,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是以城市社区内居民为主要对象开展的体育,其包含有城市家庭体育、老年社区体育、厂矿、团体、机构、政府组织的体育等,兼含有城市职工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是在一定城市社区地域内进行的体育行为的总称。城市社区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中一个新兴的、非常活跃的`活动形式。它的出现打破了行业系统等的纵向关系,建立起新的社会体育横向联系,创造了社会体育的新模式。

建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居民以单位为其社会空间的组织基础,单位是控制和调整整个社会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的单位制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分化,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成为居民重要的社会空间。在此条件下,我国的社区体育应运而生,在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社区体育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推进全民健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社区体育作为社区文化建设和全民精神运动的基层载体,尽管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区体育发展受到社区本身发展的制约。一是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活动经费严重短缺,影响着社区体育功能的发挥。二是社区体育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文化程度不高、专业能力不强、志愿服务活动少且不稳定等因素仍然制约着社区体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缓慢,提供的体育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存在体育服务水平和体育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群众对社区体育的认同。四是社区体育建设工作合力不够,公共资源整合程度不高,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培育。五是有些社区居民群众对社区体育的认知度不高,对参与社区体育建设也缺乏积极性。

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区体育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开展[2]。德、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开展的情况较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社会体育法律法规体系作保障的。在我国,社区体育管理和社区体育组织职能调整的法律法规还十分缺乏。国家至今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社区体育管理的法规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我们应该看到,文化体育的发展应该与我国快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时,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最后,我国的社区体育建设尽管表现形式上丰富多彩,除了由街道社区体协等体育组织的一些活动之外,大量经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则主要由晨、晚练习点等自发性社区体育组织来完成。社区体育活动无论从质量和服务上都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缺乏一种适应我国国情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况的、常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二、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分析

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形式是社区体育俱乐部,唐建军等对国外体育俱乐部的基本状况做了详尽的阐述[1]。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各国的发展轨迹不同,但是国外社区体育俱乐部都采用自主经营和政府的扶持相结合的形式;都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即不以营利为目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在有关社会公益事业运行的法律政策规定范围中进行其经营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采取自愿性和大众性的原则等。这些特点和经验对于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我国作为经济增长迅速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社区体育的机制探索和硬件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2008奥运会的举办也给我国发展社区体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我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始于2000年,我国的社区体育定位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更多的是一种自发、自觉地行为为主,很少独立的开展活动。没有体现出社区体育在全民健身和我国体育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法律、法规的修订过程中应明确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职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相同的法律地位。

(二)困扰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社区体育设施相对薄弱。社区体育设施的改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当前,国家需要运用政策、法规使社区内的企业、学校等的体育设施公共化,并给予一些管理、维护的费用,以此来解决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难题。

(三)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应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在政策和税收等手段鼓励社区体育俱乐部尤其是退役的职业运动员组建的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和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不仅能够带动社区体育的发展,为竞技体育提供大量的基础训练和人才储备,同时也是解决我国退役运动员出路的一个良好办法。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于如何保证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社区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设想和建议。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体育也将成为我国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唐建军,孟涛,李志刚等,英、德、日社区体育俱乐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1,22(3):8-11.

篇6:我国胎生植物概述

本文介绍了我国胎生植物的概念、类型、形态结构、生理适应性特征及生态学意义.

作 者:戴锡玲 庞婉婷 王全喜 Dai Xiling Pang Wangting Wang Quanxi 作者单位:戴锡玲,王全喜,Dai Xiling,Wang Quanxi(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34)

庞婉婷,Pang Wangting(上海市回民中学,65)

篇7:我国各省份政治地位

一等甲:北京、上海

一等乙:广东、天津

一等丙:新疆、重庆

党委书记通常是由政治局委员兼任。1949年以来,只有北京和上海的市委书记一直是政治局委员兼任的,也只有它们一直是直辖市。天津曾经被取消过直辖市的地位。上海是中国实际上的副都。

二等(12个)

二等甲:山东、江苏、浙江、四川

二等乙:湖北、福建、湖南、西藏

二等丙:河南、辽宁、陕西、内蒙

党委书记晋升政治局委员或其他副国级职务的概率较大。相比较其他省份,二等甲的省委书记也更可能由政治局委员兼任。

三等(13个)

三等甲:河北、安徽、江西、黑龙江

三等乙:吉林、山西、广西、云南

三等丙:贵州、青海、甘肃、海南、宁夏

编外(3)

篇8:我国学部制发展历程概述

12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学部是现今学部制产生的滥觞, 学部、民族团、学院或学寮是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的组织分类, 当时中世纪大学主要包括4个学部:文学部、法学部、神学部和医学部。学部最初的内涵是指某一学科领域, 在此后的1个世纪, 欧洲诸多大学相继开始采用学部制, 学部制的外延也随之扩大为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大师聚集、实施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欧风东渐的浪潮下, 学部传至亚洲的大学。在我国, 学部有2种解释:第一种是指最早出现于清末的“学部”, 它是当时掌管全国学务的官署, 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正式、独立的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下设总务、实业、普通、专门和会计五司, 是如今教育部的雏形;学部的另一种解释, 指最初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下设的学部, 如数学物理学部、化学学部等, 它是一种按照学科划分的部门。

如今学部的内涵与上述任何一种含义都有所不同, 具体而言, 学部是指建立于学院、学系之上、学校之下的一级组织, 是“超越学院层次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开放式跨学科组织”[1], 学部是学术分类管理的平台, 目的在于规范行政权力, 提升学术权力的作用, 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我国当下的学部制改革是企业和政府的“大部制”改革的复制品, 意在通过缩小管理层级, 扩大管理幅度, 提高组织管理效能。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在超之过急的步伐下, 其弊端显露无遗, 要求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从规模发展模式向注重结构与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从学部制实行的内外动力机制来看, 经济社会和科教发展是促进学部制改革的外在因素, 更新大学管理模式以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是学部制改革的内在需求。

2 我国学部制发展的历史沿革

学部制是我国研究性大学改革内部管理模式、促进学科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尝试, 进行学部制改革高校既有“985”工程高校, 也有“211”工程高校, 还包括地方高校。我国学部制改革浪潮始于北京大学的学部的建立。2000年, 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 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这种高校合并的经历扩大了办学规模, 同时也带来管理上的捉襟见肘, 在如何应对这个问题上, 可以缩小管理层级, 扩大管理幅度的学部制成为一个理性和不二的选择, 这也是学部制实行的直接动因, 北京大学整合了11个学科门类, 划分为5个学部, 分别为理学部、信息与工程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和医学部。随后武汉大学于2001年也进行了学部制改革, 整合11个学科类别, 划分为6个学部, 分别为人文科学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科学学部和医学部。直至2006年, 随着吉林大学实行学部制, 学部制改革才再次掀起浪潮, 吉林大学具有6校合并的经历, 整合13个学科门类, 划分了9个学部。同年, 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海南大学、河北大学和大连大学都进行了学部制改革, 其中, 海南大学是第一所进行学部制改革的“211”工程院校, 河北大学和大连大学是首批进行学部改革的地方高校。2008年至今, 进行学部制改革的高校有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南大学。这些进行学部制改革的高校大致具有3个特征: (1) 大多具有合校历史; (2) 办学规模较大; (3) 学科门类较为齐全。

3 我国学部制的实践操作模式

在具体操作模式, 可以将学部制划分为3类:虚体型学部、实体性学部和虚实结合型学部。虚体型学部是指学部内只具有学术权力, 不具有行政权力, 采取虚体型学部的高校居多, 包括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海南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河北大学。实体性学部指学部内不仅具有学术权力, 同时也具有行政权力, 采取实体型学部的高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大学人文学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虚实结合型学部是指学部内不仅具有学术权力, 也具有行政权力, 但与实体型学部不同, 虚实结合型学部以协调为主, 而非以实体管理为主, “这类学部既有跨学院的学术决策咨询权力, 同时又有原学院的部分学术决策咨询权力, 或者对相关学院在行政和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协调作用”[2]。采取虚实结合型学部的高校包括厦门大学、重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以及浙江大学的部分学部。

学部制改革是大学个体主动推进, 以提升学术权力为目标的制度安排, 由于国外学部制实行环境、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与国内不同, 不能一味照搬照抄, 此外国内也没有先例可循, 难以考量学部制施行的实际价值, “虚”与“实”的关系也难以理清。根据“奥卡姆剃刀”原理, “如无必要, 勿增实体”, 不要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东西同样可做好的事情, 即简单有效原理。在采用实体型综合管理学部的高校中, 学部是新增的管理实体。首先, 从管理链条上而言, 学部是处于学校与学院之间的一级兼具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行政组织, 实体学部增加了管理层级, 这与大学一直宣扬的扁平化管理趋势相悖逆, “学部改革应减少管理层级, 层级越少, 管理的效率越高, 应该将学部作为高校委托机构, 主要协调下属学院关系, 调配资源, 提供资源整合, 促进学科交流的平台。”[3]其次, 从管理重心上而言, 实行学部制后, 部分权力从学校流向了学部, 管理重心从学校下移至学部, 有利于放权和“活学”。然而, 相对学院而言, 权力从基层学院上流到学部, 管理重心上交向学部, 在此过程中管理重心上移了, 学术权力重新上交了, 这与学术权力应具有“底部沉重”的特征背道而驰。因而, 在学部制改革过程中, 不能盲目采用实体型学部制, 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3种学部制模式中, 虚体型和虚实结合型学部更为适合处于改革摸索阶段的高校, 在学部制具体运行过程中可采用“二虚二实”模式, 即学校、学院保持“实体”运行, 具有实权, 学部、学系保持“虚体”运行, 主要负责协调, 学部以学术管理和学部运行机制的调整和优化为其职能重心, 充分其发挥咨询、评价和协调的作用, 其工作重点在于加强学科的分类指导, 制定合理的学术评价标准, 建立学术评价体系, 减少承担行政事务, 防止对学院 (系) 管理过细, 从而捆绑住院系的手脚。学院是实体的教学科研单位, 应坚持其党政管理的权力, 否则会产生架空学院的倾向, 对于还未具备进行学部制改革条件又需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校, 可以暂先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在校学术委员会下设各分委员会, 对大学学科门类或学科群的学术事务进行协调、评价、决策和咨询, 这样可能同样可以达到“虚体”学部的作用。

学部制改革是高校回归学术权力一次理想尝试, 改革中的高校应从具体实际情况入手, 充分考虑各学部学科性质差异、院系历史沿革等不同情况, 防止将一种操作实践认同为一种主流的改革范式, 避免不同高校、同一高校中不同学部改革过程中的趋同发展。

摘要:学部制是我国研究性大学改革内部管理模式、促进学科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尝试, 进行学部制改革高校既有“985”工程高校, 也有“211”工程高校, 还包括地方高校。按照具体操作模式, 可以将学部制划分为3类:虚体型学部、实体性学部和虚实结合型学部。具体采取何种学部模式, 改革高校要充分考虑各学部学科性质差异、院系历史沿革等不同情况。文章对我国学部制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学部制,发展历程,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婷, 庞鹤峰, 左晶莹.浅谈设立高校学部制对高校学术权力的提升作用[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21) :180.

[2]严蔚刚, 李德锋.我国高校学部的基本权力分类及相关思考-基于我国学部制改革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7) :12-16.

上一篇:餐饮人才储备培养方案下一篇:诗歌:我若离开请你忘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