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2024-05-06

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通用6篇)

篇1: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注册会计师专业 黎源 00916

42摘要:鄱阳湖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各类资源,其经济地位和生态地位都极其重要,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是带动江西乃至中部讲解腾飞的重要“引擎”,为了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更好地发挥强力发动机作用,有必要在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功能分区、发展前景上下大力气,从而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更具竞争力。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以人为本现代产业

2008年3月,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构想。这一构想是基于对当代国内外的形势和江西省情审视, 以及对鄱阳湖所具有的独特地位的深刻认识, 从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两个基本点出发, 谋求新的崛起而提出的。实现这一构想, 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支撑,突出理论的指导地位。本文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 对有密切关联的主要理论展开讨论。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及战略任务

进行正确的定位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直接反映和决定它在国家区域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中的地位。总结起来讲,就是着力构建“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同时,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总体定位,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即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记得其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第一位的战略任务,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强化流域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湖区及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突出湿地保护、污染防治、绿色屏障建设、血吸虫病防治,进一步推进实施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保护工程等。

加快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重点是围绕建设“十大产业基地”,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产业生态化改造,突出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重点是坚持统筹布局、适度超前、安全可靠、集约用地原则,加快推进水利、交通、能源和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着力构建调控有力的水利保障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

2、以人为本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离不开和谐社会环境的支撑。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上紧盯重点,多干实事,在为民造福上把握关键,多做好事。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内涵就是“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一切发展都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目的。”

生态文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的。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很显然,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以来过度开发自然、征服自然从而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应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

自然生态,是指保护资源与优化环境。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方面的要求,即人类如何善待自然,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对各类自然资源,既要合理利用,又不可竭泽而渔,不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努力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要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减少二氧化碳和工业废水排放,不断改良和优化已被污染和恶化的环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保持鄱阳湖的一湖清水和环湖地区的良好生态。 社会生态,是指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社会,如果经济发达,物质丰富,但是贫富悬殊,秩序混乱,这肯定算不上是良好的社会生态。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安康,这才是理想的社会生态。十七大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都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良好社会生态的重要内容。人文生态,是指公民素质与人文精神。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的要求。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人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人文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和动力,人文生态的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如果公

民的素质低下,愚昧无知,就会破坏自然,扰乱社会。反之,如果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高,具有人文关怀,就会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就会关心社会、建设美好家园,就能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3.1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明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长三角、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西接长江中上游地区, 位临长江黄金水道。由昌九高速、九景高速、景鹰高速、昌厦高速等组成的鄱阳湖高等级公路圈基本形成。

3.2经济实力雄厚, 发展潜力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涉及南昌、九江、上饶、鹰潭、抚州和景德镇等设区市 , 是江西省率先进入人均年收入1 000美元的区域。

3.3各类资源齐全, 且十分丰富

一是矿产资源丰富。区域内发现矿产资源超过100 种,金、铜、铅锌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有巨大的开发价值。二是水资源十分充足。区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570 mm, 水资源总量为940111亿m3 , 鄱阳湖天然容量达300亿m3 以上。三是生物资源繁多。鄱阳湖有水生维管束植物102种、浮游生物266种、鱼类122种、豚类2种、贝类87种、鸟类300多种。四是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世界级的旅游资源有: 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和“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的鄱阳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又是“世界地质公园”的庐山。

4、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4.1如何防止“政绩工程”或“形象工程”

“建鄱”需要国家和省市投入天量资金,实施上万个工程项目,难道不担心有些工程被百姓批评为“政绩工程”?民生工程与政绩工程其实并无客观上的差别,仅是主观上的评价,只要公众认可并得到实惠的就是民生工程,否则就是政绩工程。然而,我们注意到,群众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到位,舆论压力不够大,自上而下监督虽然有威慑力,但难以周全。现在,江西全省上下都在谋求大发展、引进大项目、筹划大工程,如何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保证民生工程不会蜕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④

4.2如何破解公与私的矛盾

公私矛盾主要体现在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矛盾上。在“建鄱”过程中,公私矛盾将会有较多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如生态经济与重化工业的冲突、环保部门与污染企业的对立、造林绿化与滥砍滥伐的对抗等等,而最为突出和紧张的是拆迁冲突。

5、怎样继续提高优势及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5.1深化认识更新观念,创新机制

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教育发展方式,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互相影响。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决定性要素,即教育不仅能能够直接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本先进的科技成果,更重要的是教育要的是教育的文化和社会伦理价值功能能够改变经济运行模式,改善经济运行环境,从而有力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成果。别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又直接影响教育行为选择,即教育是作为经济增长的工具而存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两者的关系,全面开发教育发展方式的改变对 阳湖区生态经济园区建设的作用,对于大力发展 阳湖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落实教育发展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具有战略意义。

5.2全面落实教育创新,培养对口人才

通过改变教育发展方式,培养更多优秀的对口人才对鄱阳湖的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陈美球, 黄宏胜, 刘滨, 等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确定研究[ J ] 1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0(5): 933~9371

(2)赫尔曼·E戴利1超越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 ] 1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1

(3)钟昌标.中国区域产业整合与分工研究[J].数量技术经济研究, 2005,(6).(4)熊墨辉等.中国中部城市崛起战略———以南昌为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篇2: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婺源策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滕伟新

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温家宝总理指出“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的殷殷嘱托,“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发展”的实践。婺源作为鄱阳湖上游的一个县,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投入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去。

婺源河流属饶河源头,为乐安河上游。星江河是婺源的母亲河,她与我县其他支流汇合一起,蜿蜒500余公里最后注入鄱阳湖。婺源要策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构建科学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城乡协调的人居环境体系、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体系、繁荣稳定的生态社会体系,确保鄱阳湖上游的生态安全。婺源应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机遇,寻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充分发挥婺源的生态与文化优势,推动婺源经济社会各方面又好又快发展。

一、婺源策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婺源,位于我省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土地面积2947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人口34万。因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其基本优势是:

1、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建县,自古文风鼎盛,名人辈出,享有“书乡”美誉。自唐至清,全县共出进士552人,历代文人留下著作3100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朱熹、詹天佑等历史文化名人名扬中外;历史史遗迹、明清古建遍布乡野;徽剧、傩舞、徽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歙砚制作技艺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坑、汪口村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彩虹桥、汪口俞氏宗祠等三处13个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生态优美,物产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5%,有自然保护小区193个,挂牌保护的名木古树6000多株。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境内有世界濒临绝迹的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良好的自然条件蕴育了众多地方特产,其中红、绿、黑、白“四色”特产(荷包红鱼、绿茶、龙尾歙砚、江湾雪梨)享誉古今。

3、区位凸显,交通便捷。婺源地处我国黄金旅游圈的腹地,周边分布有黄山、三清山、庐山、武夷山、千鸟湖、鄱阳湖、景德镇等名山、名水、名镇。一小时内有黄山、景德镇和衢州三个机场,景婺黄(常)两条高速公路(江西段)2006年11月正式通车,京台铁路(经过婺源)列入国家规划,婺源正成为江西对接长三角的前沿。

4、资源优越,产业良好。从发展旅游看,婺源“青山、秀水、古树、田园、英才、文脉、民风、民俗”八大资源;从发展茶产业看,良好的生态、适宜的气候、优良的土质、传统的习惯等,都为打响“茶乡”品牌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林业发展看,全县人平有10多亩山地,有丰富的竹木积蓄量,国家公益生态林也在逐年增加补偿标准,只要科学经营,有序利用,就是用不尽的“绿色银行”。还可以发展中药材、种花果、开发观农业等。

5、民风淳朴,社会和谐。婺源是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省平安县和全省安全感调查公众满意县。沿袭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风气,邻里和睦相处,百姓安居乐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小额信用贷款等政策惠泽千家万户,全县呈现出平安和谐的社会现象。

二、婺源策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了一定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婺源改革开放稳步推进,资源保护取得实效,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主要表现在:

1、生态建设得到加强。2007年新造林3万亩,完成高速公路绿色通过绿化里程35公里,全民义务植树24、6万株,新增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46、2万亩,全县列入国家和省级补偿范围公益林达到154、7万亩。开展了林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责、权、利”相统一的林业管理新机制,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并成功创评“全国绿色小康县”和“首届江西十佳绿色生态县”。

2、环境保护取得实效。以年损失税收1000万元的代价,坚决关闭了天然阔叶林消耗大户迈尔泰木业公司和两家高耗能电石企业,对大部分小煤矿进行了关闭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力度,在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三同时”执行率进一 步提高,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476吨,化学需氧量削减450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切实加强了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专项整治“

5、31”零点行动,居民饮用水水质进一步提高。

二、婺源策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了一定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婺源改革开放稳步推进,资源保护取得实效,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主要表现在:

1、生态建设得到加强。2007年新造林3万亩,完成高速公路绿色通过绿化里程35公里,全民义务植树24、6万株,新增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46、2万亩,全县列入国家和省级补偿范围公益林达到154、7万亩。开展了林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责、权、利”相统一的林业管理新机制,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并成功创评“全国绿色小康县”和“首届江西十佳绿色生态县”。

2、环境保护取得实效。以年损失税收1000万元的代价,坚决关闭了天然阔叶林消耗大户迈尔泰木业公司和两家高耗能电石企业,对大部分小煤矿进行了关闭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力度,在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三同时”执行率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476吨,化学需氧量削减450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切实加强了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专项整治“

5、31”零点行动,居民饮用水水质进一步提高。

三、婺源策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为了让母亲河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前不久,婺源县委进一步提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也就是“一个中心、三大产业、一个目标”,即:立足生态和文化优势,紧紧抓住旅游这个经济工作的中心,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茶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中国最美乡村、世界最大的生态文化公园。这个重大决策完全符合我县策应全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激励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举措,带领全县广大群众奏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乐章。

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思想观念约束和体制机制障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把思想从一切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县如何策应全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更好地发挥我县优势,我认为:

1、深化县情认识,实现科学发展。按照县委提出的“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找准和抓住在解放思想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破除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障碍,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条件,又要了解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既要看到发展的现状,又要看到发展的趋势和潜力。努力营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形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使我县积极融入全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我县崛起新跨越。

2、发挥比较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我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 多少代人艰辛努力留下的宝贵财富;保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是我县广大干群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应发挥比较优势,抓住发展关键,突破发展瓶颈。一是注重生态建设和保护。坚持以封为主,封、改、造相结合,认真实施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善林业管理长效机制,坚决关闭高耗材低效益木竹加工企业。二是抓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加强林地保护和管理,深入开展水土保持专项执法行动,实施好以电代燃料和农村电气化县项目。三是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控制,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抓好“环保星江行”活动,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使星江水更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

3、调整经济结构,抓好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我县应立足本地区位和资源优势,实施生态、科技、环保型重点项目建设。一是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机械电子制造、茶叶精深加工、新材料产业、旅游商品加工等工业支柱产业,着力培植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财政贡献大的企业。二是抓好项目必须同全民创业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既需要大项目,也需要解决就业多的中小项目,只有让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才能形成抓项目、上项目的合力。实行全民创业,激活民间资本。树立外力牵动的战略思想,依靠招商引资上项目,借助外力求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增强全县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实力,从而改变我县县域 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财政增长缺乏强力支撑等不利局面。

4、立足生态环境,抓好文化建设。我县文化底蕴深厚,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无价之宝。我县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扛起乡村文化大旗,既保护繁荣了原生态文化,又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我县积极策应全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内涵。一是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加大对乡村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发力度,发挥好我县文化研究会及下属九个分会的作用。二是把文化经济作为转型的经济形态加快发展。积极做好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工作,把有开发价值的文化研究成果转嫁到有关产业中去,形成文化与经济的共赢。三是建设好人的精神家园。建设县文化艺术中心,加快县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建设,充分发挥县徽剧团、“乡土艺队”、“农村书屋”的作用,打响我县民俗文化演艺节目品牌;建设好人的精神家园,激发全县人民的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持。

5、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改善民生。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民生是策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着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一是继续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再就业小额贷款规模,提高贷款利用水平;突出解决好农村富余 劳动力就业问题,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着力增强农民的就业技能。二是继续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四个全覆盖”的要求,应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重点抓好城镇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降低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门槛,实现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全覆盖;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最低保障能力,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全覆盖。三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到农村一线创新创业。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完善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农村卫生人才建设,提高城乡群众的健康水平。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强化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执法监督,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和生命安全。加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部分中低收入阶层家庭购房难问题。抓好创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婺源实验区这个机遇,做好徽剧、傩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抓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

作者工作单位:中共婺源县委党校

篇3: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1. 森林防护效益低下。随着人口的增长, 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和不合理开发利用, 以及毁林开垦、开矿、筑路, 一度造成环鄱阳湖区森林资源持续下降, 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80年代末, 虽进行过大规模的人工造林, 森林面积、蓄积量有所回升, 但森林的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在: ( 1 ) 森林覆盖率仅为全省的40% ; ( 2 ) 林种结构不合理, 用材林比重大, 防护林比重小; (3) 针叶纯林面积大, 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小; (4) 林分郁闭度小, 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由于森林质量和林地资源流失,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功能大大削弱, 生态环境严重失衡。[1]

2. 湿地植被退化加剧。长期以来, 鄱阳湖湿地植被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发生着一系列的演变, 其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为强烈。湖滩草洲的实际分布面积逐年减少, 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面积的柴、草洲被围垦; 洲滩植被生物量逐年下降, 鄱阳湖洲滩植被基本上处于一种掠夺式的无序利用状态, 利用方式粗放、原始, 只利用不保护, 使洲滩植被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大大降低了资源的利用价值。

3. 土地沙化呈递增态势。森林植被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 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据统计, 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43. 3万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20. 1% , 其中强度流失面积15. 2万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7. 0% , 年土壤侵蚀量达2600万吨。区内有77% 的县 (区) 列为江西省主要的风沙化治理县, 现有沙荒面积2. 3万hm2, 目前仍呈蔓延之势, 个别地方出现了沙进人退现象。

4. 水质污染加重。鄱阳湖因吞吐型湖泊特点, 水位涨落受五大水系及长江来水双重影响, 丰枯水位面积差极大。枯水期水量仅为丰水期的1% - 2% , 污染物排放无太大变化, 此时水体水质最差。水期正值农耕时期, 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 使大量有机物随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进入鄱阳湖, 此时污染排放负荷最重。鄱阳湖采砂作业及航船舶排放的油污水, 也对水体水质造成破坏。[2]

5. 水资源忧患意识薄弱。少数地方和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 有些污染企业和项目存在环境污染事故隐患, 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粗放型经营造成部分地区已无富余环境容量, 对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制约。

6. 缺乏统一管理机制。目前在流域和湖区的环境管理方面, 农业、林业、水利、水产、国土、海事、环保等部门各司其职, 管理体制不顺, 职能交叉重叠, 存在多头管理、多头不管现象, 亟需制定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

( 一) 建立完善环境保护地方法规, 建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1. 建立完善环境保护地方法规, 做到有法可依

随着立法意识的增强, 江西省陆续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如《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江西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五河源头和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的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今后全省在执行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不断将执行情况反馈给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 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在做好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确保做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有法可依。

2. 建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现行的生态补偿政策主要根据《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退耕还林条例》、《水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渔业法》及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这些现行的生态补偿政策在保障湖区百姓的基本生活, 帮助恢复生产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内容不够完善、管理部门多, 各自为阵。补偿方式单一、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这些问题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更加突出的表现。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就应该合理地建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首先, 应尽快制定一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条例》, 该条例应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补偿的对象。补偿对象应包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做出贡献者、生态环境毁损受害者及因环境保护和建设而致财政收入减少的当地政府。二是确立科学的补偿形式和标准。首先, 补偿形式应主要包括: 征收国家生态补偿税 ( 费) 、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发行生态补偿彩票、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共同开发经营等方式; 国家专项出资补贴生态保护的教育培训; 其次, 补偿标准应当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贡献相适应。三是明确生态补偿资金的监督管理和使用。首先, 江西省财政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金专户, 各地方财政设立相应专户做到分级管理, 统一组织, 集中使用; 其次, 环保监督管理部门征收的生态补偿费应法定专款专用, 统筹安排, 量入为出, 如有结余则可转下年使用, 保证该费用的稳定增量与存量; 再次, 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 及时公布规费使用流向; 最后, 公众可以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 依法定程序要求资金管理部门定期、不定期公布资金的使用流向及效能, 行使公众的外部监督职能。

( 二) 强化司法救济措施, 为环境保护提供司法保障

1. 健全司法机关统一指导协调机制。一是出台司法政策, 对辖区法院司法工作进行针对性指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发展战略, 环境保护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出台司法政策, 成为法院能动司法, 主动介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的首要路径。二是建立区域联动司法机制, 对域内环境侵权案件进行统筹协调。成立生态经济区案件协调机构, 建立集中指定管辖制度, 对因生态经济区环境污染导致的以同一企业为被告、多个法院有管辖权的系列案件、群体性案件, 由上级法院根据级别管辖的规定集中指定下级法院管辖, 以便迅速处理, 确保“同案同判”。三是健全重大案件报告制度, 对疑难、复杂、敏感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对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重大影响, 涉案人数多、标的额高的环境侵权案件, 立案、审判、执行及相关业务部门应及时向本院院长、审判委员会报告, 特别重大的案件应及时向当地党委和上级法院报告。

2. 认真落实司法为民举措。一是高度重视涉民生案件的审理。依法妥善审理好滥砍滥伐林木、环境污染等破坏生态环境案件,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促进可持续发展。二是认真解决涉诉信访问题。扎实开展集中清理信访积案活动、院长大接访和法院干警大走访等活动, 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涉执上访协调处置机制, 认真落实领导分片包案、跟踪督办等信访工作制度, 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 及时有效地处理老上访户案件。三是切实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加强环境侵权案件立案信访窗口建设, 更加便利群众诉讼,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推进审判和执行公开, 通过公开开庭、网络庭审直播、网上发布民商事裁判文书、提供执行案件信息查询等方式, 进一步增加司法的透明度。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座谈, 开通民意沟通电子邮箱, 对当前存在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使群众更多地参与司法, 支持司法工作。

( 三 ) 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保证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1. 落实和扩大资金来源。首先要加强资金的管理, 做到专款专用, 如《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和鄱阳湖湿地区域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多种形式, 多渠道筹措和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湿地保护。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湿地保护专项资金的管理, 做到专款专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其次要扩大资金的来源, 不仅仅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的资金, 还要想方设法引进国外的资金; 组织和个人的捐赠; 依法收取的保护管理费等。

2. 细化公众参与制度。引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制度, 加大执法监督主体。环境安全涉及到全家万户, 因此社会公众有权对环境资源做出保护、利用、处置等行为, 进行监督和参与管理。细化公众参与条款, 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增补人民群众监督的方式和方法, 如可以规定在环境保护区聘请执法监督员, 设立举报和立案制度, 有效遏止在保护区滥采滥挖及伤害野生动植物的行为。同时引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机制, 可对政府管理部门的决策实行有效监督, 在公众信息知情权与实现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成本之间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界限, 制定企业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环境信息公开模式, [ 3 ] 以拓宽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 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企业减少污染排放的自觉性, 使执法更行之有效。

3. 完善执行程序。首先在制度实施程序方面, 各地方政府应该完善与执法相配套的实施程序与办法, 使执法机关有法可依, 防止制定的法规徒有其表, 中看不中用。其次在完善处罚程序方面, 对处罚数额较大或被处罚人对造成损失的数额有重大异议的, 应当采用召开听证会、由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评估等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审查。使处罚行为公开透明, 接受社会的监督, 充分发挥法律规范应有的示范、指引的作用。在处理程序上设置复议和诉讼程序, 赋予行政行为相对人行政和司法救济的权利。可借鉴《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第34条规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第35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而具体的听证、复议、诉讼的可参照行政复议法及行政诉讼法。

4. 加重处罚力度。首先, 适当调高经济处罚的标准。目前, 环境损害处罚标准过低, 起不到惩戒的作用。罚款金额应与造成的生态损失大体相当。其次, 加重处罚措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处罚中只有经济处罚,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破坏环境行为应当增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规定。可以对情节严重的破坏行为, 做出行政拘留的决定, 由公安机关执行。最后, 可增加限期恢复的规定。借鉴广东省的作法, 对破坏环境的行为, 在进行经济、行政、刑事处罚的同时, 增加要求限期恢复生态环境的规定。对拒不恢复或者恢复生态环境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 由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代为恢复, 所需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参考文献

[1]杨励君, 刘铭富, 刘良源.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的建议[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1) .

[2]周照华, 陈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现状及对策建议[J].九江学院学报, 2009, (3) .

篇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低碳经济研究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规划》的主要内容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被誉为我国的“最后一湖清水”,具有无法估量的社会、经济、生态价值。在未来发展中,鄱阳湖地区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

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温家宝总理关于“要保护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的重托,推动江西省在中部崛起;为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

战略目标:到2015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主要任务: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四大支撑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经济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等“十大产业基地”。

《规划》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特色是生态,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的先行试验区、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这是一次对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的探索,对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的构建,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具体落实。

二、何谓“低碳经济”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无休止地利用化石能源,放任CO2的高排放,把自己从农业社会的“原生态”低碳经济体系带入了工业社会的“高碳经济”体系,同时也使自己面临全球变暖、气候恶化、资源濒临枯竭、经济发展受桎梏等一系列危机。面对此危机,人类开始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寻求一种理性权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它有别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经济发展方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方式,一般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来实现。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道路上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是立足于江西省情、顺应全球发展趋势的,这对加快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全国生态区的一面旗帜有着显著的意义。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和挑战。

(一)机遇

1.发展低碳经济顺应人类发展需要。怎样处理好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几百年来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难题,被称为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低碳经济为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作为欠发达地区,江西一直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两难博弈,然而国家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意味着国家鼓励其成为我国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先行者。这意味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节能减排,实现低污染、低排放、可循环、高产出的低碳经济是一致的。低碳经济是兼顾“低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经济模式过分追求“量”的增长带来的环境破坏,而且能够为经济增长“质”的全面提升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江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选择低碳发展之路是必然之举。

2.生态优势。江西良好的生态优势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地区成为低碳经济天然实验场提供了现实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57.3%;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05%,位居全国第二位;依托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建有99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39个,居全国第一位;拥有自然保护区156个,其中国家级8个,列全国第二位。鄱阳湖周边地区早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其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即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的效果良好。

此外,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整个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97%。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每年水产养殖产量达到200万吨,占到全国淡水养殖的10%,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再者,江西省已具有一定的生态产业发展基础。比如,南昌市倾力做强做大一些符合绿色发展潮流的产业群,如光伏产业等,并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又如,新余近年来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基地。与此同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也积淀了一定的基础,在经济和区位以及国际关注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3.政策重视与支持。2007年,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与加快发展的统一,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战略。

2008年初,江西正式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008年3月8日,江西在北京宣告正式启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2008年7月28日上午,鄱阳湖科技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论坛上,赵其国院士认为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江西在产业选择上应主要发展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新兴生态产业。江西具有良好的条件发展低碳农业,“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以低碳经济为抓手,这将为我省新型城镇化拓展更大的空间”。

2009年11月15日,为了配合首届世界低碳和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的召开,江西省政府发布国内首个以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纲要》为名的白皮书,提出了江西建设低碳经济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区域布局等,阐述了江西低碳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的思路,着眼打造低碳农业产业群、低碳工业产业群以及现代旅游产业群,发挥南昌示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行以生态保护、低碳产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江西建国以来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节能减排,实现低污染、低排放、可循环、高产出的低碳经济是一致的。

2010年1月27日晚,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题,江西两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江西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陈双溪认为,江西应该大力发展好低碳和生态经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2010年1月28日,在政协江西省十届三次会议提案协商办理座谈会上,“低碳”成为提案的核心词汇。四位民主党派代表和三位政协委员分别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010年10月26~27日,由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西省科协、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承办,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江西省生态学会、江西省环境科学学会、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的“2010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题论坛”在南昌举行。来自包括中部六省(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在内的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西举全省之力,国家给予了强力的重视和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其低碳经济,正值天时、地利、人和。

(二)挑战

在看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首先,由于人口增多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鄱阳湖湖区面临碳排放迅速增加的风险,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衰退、生物多样性削弱、水环境污染加剧等诸多问题,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江西省的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资源都十分贫乏,人均能源储量原煤约33.5吨,只有中国人均储量的1/3;人均能源消费量只有全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的1/2。能源生产结构长期过度依赖煤炭,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扩大。全省原煤生产量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增高,而水电这种清洁型能源比重不断缩小。能源供应过度依赖煤炭,使得环境和运输不堪其负。整个江西省现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时期,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换句话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的发展还需要较大的能源供应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空间。

再次,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不足,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综合考评体系尚未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强化污染综合防治的宏观统筹机制仍然存在障碍。

值得重视的是,上述问题和矛盾,都需要在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低碳经济建设中予以重视和解决。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江西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陈双溪认为,江西应该大力发展好低碳和生态经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并从节能减排、倡导生态产业、使用低碳能源、建设低碳城市入手发展低碳经济。

(一)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规划》指出要突出发展高效安全的生态农业,突出发展高效低耗的先进制造业,突出发展水平领先的高技术产业,突出发展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使低碳与生态经济成为江西崛起的经济脊梁。

1.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要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第一,提高优质粮食生产能力,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保证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第二,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出优良粮食品种,建立一批规模化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和培育壮大一批优质农产品出口专业基地;第三,改善水利设施,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建造标准粮田;第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加快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节水增效、有机农产品、疾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第五,在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全社会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更加积极地提倡并扶持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和生物治虫也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环节。

2.创建新型工业体系。《规划》提出,加快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创建新型工业体系,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突出特色、严格准入、优化布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系。

首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淘汰高耗能落后装备,要“上大压小”,建设高效率、大容量燃煤火电机组,关停小火电;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利用模式,全面改造工业制造、矿山开发等方面的流程工艺,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着力推进废旧资源及工业废渣、废水、废气再利用;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着力推进钢铁、化工和有色金属等行业改造生产流程、优化生产工艺、延伸产业链,提高单个企业生产全过程的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程度。

其次,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在严格控制产能总量的前提下,依托现有钢铁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应用新技术,提高产品层次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淘汰立窑等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积极推广窑尾余热发电等节能和环保技术,支持建设节能环保型建材项目。

再次,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按照环境友好、集群发展的要求,重点在特种车船、装备制造、高精铜材、光伏产业等领域实现突破。

最后,加快开发新能源产业。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能源输送网络建设,构建清洁高效、保障有力、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

3.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为16.4:52.7:30.9,三次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为 0.21、1.31、0.33 吨标准煤 /万元,可见,第三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较低。要实现节能降耗,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而相对控制对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度需求。

要发挥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依托中心城市,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生态旅游、特色文化、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充分发挥服务业配套、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扶持节能、环保服务企业和机构发展,提升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发展能源审计、节能项目设计、节能咨询等服务业;积极推行污染治理特许经营,大力发展环境保护技术科研开发、环境保护产品经销、环境工程、环境保护技术咨询等服务;鼓励加强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学术团体和企业的环保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环保服务业技术水平。

着力发展旅游业,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强旅游要素配套建设和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生产与流通企业改造业务流程,剥离、分立或外包物流业务,提高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

(二)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加强技术创新

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该省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力求从政策机制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推动低碳经济转型。

一是在政策机制方面,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碳税的税率由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决定,因此对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发展有明显作用。省相关部门应密切协作,调整税收政策,建立适应省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体系。碳排放交易机制对促进各地区、各单位之间利益均衡、提高减排效率有重要作用。另外,就是要深入研究建立健全考核体系问题,把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班子、考察班子的重要依据,作为培养干部、识别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条件,形成人人思发展、个个建功业的浓厚氛围。

二是大力支持技术创新,促进低碳技术的重大突破。要为各种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展示项目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尝试设立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等切实保证发展低碳的资金需求。整合现有的低碳技术,通过技术交易等手段,促进其迅速推广和应用,鼓励企业开发应用低碳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即要加大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低碳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从发达国家引入成熟的技术,提升引进消化和再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限制高碳项目的准入、注重高科技人才引进

坚决做到三个不准,凡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坚决不搞,凡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高危项目坚决不搞。在招商引资中实行重大的转变,把招商引资改为招商选资,选择没有污染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产业和行业来落户江西,提高在全国具有平均先进水平的产业和产品进入江西。有效限制工业制造、建筑和交通运输等高碳行业的能源消耗,逐步开拓出一条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新兴发展之路。

实施科技创新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引进高科技人才,因此要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广纳科技和管理贤才。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相关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并积极开展与国际间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十大产业基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以优秀科技人才为主体,组建一批具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四)打造低碳城市、营造低碳生活舆论氛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发展低碳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有大量的城市建筑物涌现。据权威部门估算,建筑消耗了全球能源的大约40%,在我国,建筑已经占到能源使用的23%,释放出大约同等比例的二氧化碳。因此,我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为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城镇建筑发展中应当采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和设计,诸如更好的隔热功能、更加有效的照明和电气设备、经过改进的门窗和排气风扇,使得建筑所需的化石能源可以减少70%或者更多。南昌市已与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保定市同时被列为国家低碳经济试点省市,率先在全省积极发展“绿色建筑”责无旁贷,应当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展以南昌为中心的鄱阳湖区域城市群时,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并通过建成区内植树造林,营造近自然的城市森林,增加城市建成区森林面积;加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建设力度,推进郊野公园建设,逐步实现郊区森林公园化。

五、启示

我们所要建设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在整个区域内实现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实现自身发展与周边联结互动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取得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有益探索和重要途径。在得天独厚的契机与挑战下,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在江西省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辐射作用的生态经济圈,成为江西崛起的经济支撑点,成为全国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典范是指日可待的事。我们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子,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余国良,祝小平,黄芳茭.国家发展改革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J].中国集体经济,经济观察,2010,(8).

[2]蓝伟国.针对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J].中国有色金属,2010,(20).

[3]孙国琴.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万载经济发展进位赶超[J].理论导报,2010,(8).

[4]喻春龙.从自言自语到借势造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宣传报道急剧升温及其原因分析[J].声频世界,2010,(9).

[5]周锐.低碳经济的环境立法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

[6]刘德豪,刘辉,谢利华,秦莉.基于层级增长极网络理论对鄱阳湖经济区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的研究 [J].区域经济,2010,(61-63).

[7]李武军,黄炳.基于政策链范式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研究[J].中州学刊,2010,(5).

[8]蒋如铭.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J].时代主人,2010,(9).

[9]沈谦芳.凝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强大合力[J].当代江西,2010.

[10]彭迪云,许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探索和创新[J].江西崛起策论,2010,(10).

[11]肖复明,张学玲,蔡海生.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J].人民长江,2010,(10).

[12]何文靓.试析发展低碳经济是江西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0,(27).

[13]席鹭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5).

[1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瞄准低碳经济,着力转变增长方式,适应又好又快发展[EB/OL].中广网,2010-01-29.

[15]政协委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建成低碳经济实验区[EB/OL].今视网,2010-01-28.

[1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打生态,重点发展低碳产业[EB/OL].大江网,2010-01-28 .

[17]陈双溪:发展低碳和生态经济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EB/OL].中国江西网,2010-1-28 7:38:36

[18]建设鄱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向全球取经[EB/OL].江南都市报,www.jxgdw.com,2010-9-26.

篇5: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以江西省乐平市乐港镇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为例

党十七大精神提出,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平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38个县(市、区)之一,1992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属江西省计划单列市。是江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赣东北“聚宝盆”之美称。乐港镇位于乐平市西南郊,西邻波阳县,南靠万年县。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2800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5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530元。乐港镇是国家定点无公害万亩蔬菜基地,常年反季节各类蔬菜销往全国各地,随着蔬菜基地的建成和钢架式大棚的普及,蔬菜年总量达22万吨,总产值2.8亿元;铁路皖赣线及公路田乐线、老206国道、乐安江河流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有丰富的煤炭、海泡石、铁矿石、石灰石等资源。因此,我下定决心开展对乐平市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合乐平市乐港镇里汪、余家、大路边等村,深入分析谢家村蔬菜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一、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现状

1、蔬菜品种多、产量大、销路广。谢家村人口约1780人,谢家村地少人多,耕地面积约600亩,常年种植反季节蔬菜,品种优良,其中大量培植特色蔬菜,如:辣椒,茄子(图1)。谢家村所产蔬菜商品率高达90%以上,除市内供求,远销广东、上海、深圳等地及鄱阳、德兴、九江等周边地区。2005年至2009年全村蔬菜平均年产量为约2200吨,以 4.3%的年增长率飙升。

2、家庭经营为主,农业基础好,政府支持力度大。蔬菜种植过程中,以家庭经营为主,使用少量农药,大量有机肥、农家肥。以传统经验为依据,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种植经验属时代累积型,代代相传。2008年下旬被列为新农村建设区之一,政府出台大量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种植大棚蔬菜,支助配套设施,钢架式大棚建设开始普及,抗旱井在原来5口的基础上新增2口。

3、农业合作化初具规模,打造品牌蔬菜。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成立农村合作社,2008年5月民望蔬菜产销合作社。合作社经营为社员和周边菜农提供产前、产

中、和产后服务,具体分为生产技术科、植保科和营销科。并主动与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大、江西农大等科研院校联系,积极搭建产销研合作平台,先后开展专题讲座,得到社员和周边菜农的大力支持。社员共有496户,种植蔬菜1800余亩,并带动周边菜农1120户,年产销蔬菜一万多吨,在国内外蔬菜市场小于名气,复种指数高达400%,为“寒冬辣椒红,阳春地瓜白,炎夏香芹翠,金秋莴笋绿”增添色彩,一年四季菜地都摇曳生姿。并在今年4月28日,成功注册了“引擎牌”蔬菜商标。

二、分析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1、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抗风险能力低。当地地蔬菜种植方式为粗放型,受自然影响比较大,谢家村在亚热带季风区,复种指数高,耕地以旱地为主,土壤肥沃,适合蔬菜种植,季节性的干旱、洪涝灾害等频频发生,对蔬菜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90%以上的菜农生产经验丰富,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不利于蔬菜种植业规模化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人力、土地资源利用率低。谢家村人均土地少,依旧以家庭为单位从事蔬菜种植业为主,生产力水平低。青壮年多外出务工,中老年在家务农且不及全村总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图2、3)。谢家村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重视教育,蔬菜种植业劳动力出现断层,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没有保证,导致土地荒废现象不断增加,加之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不合理的开发土地资源,耕地面积还将继续减少且出现局部污染和沙化。

3、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对扶持力度,资金相对短缺,技术含量低,2008年谢家村被列为新农村以来,政府投资20万元,协助成立民望蔬菜产销合作社,定期开展蔬菜种植培训课,提供种植技术交流平台。开通减税免税渠道,鼓励小型团体主要负责蔬菜外输,扩大市场取得初步成效。然而远达不到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目前为止,乐港镇只有两个小型的蔬菜产销合作社,菜农参与率不高,且带有宗族色彩,合作社的管理层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中老年阶层中有一半以上是半文盲。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方面,特别是在旱季,灌溉设备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整体上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4、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惠农政策的落实还处在计划阶段。农业是人类生存延续的根本,是经济社会的基础。十一五以来,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始终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改革。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为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生态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宏伟目标,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就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达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近年来,乐平经济迅速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谢家村新农村建设过程中,2007年后,菜农纷纷把自家蔬菜运往批发市场,收入可观。02年-08年,农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为24%。08年-09年,菜民收入增长45%(图4)。但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膨胀,物价上涨的影响。楼房栋栋突起,75%的家庭有机动车,青年常年外出务工,年头年尾回家的局势没有改变,实质幸福指数处于停滞状态。受资金短缺和村民传统观念的影响,自来水工程,修水泥公路,公交到家,专门负责门前卫生三包“脏、乱、差”的等惠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断断续续,没有取得大的成效。虽然农村医疗合作参合率高达98%,但只限于医疗,对于投资财产等方面的保险还在规划中,不利于提高农民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积极性。曾形成专门的娱乐群体,如:腰鼓队,也由于组织不善,大多自行解散或名存实亡。

三、对当地农业发展前景的几点思考

国务院指出,要把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开发区作为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试点,以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到中部崛起的目的。

总体上看,谢家村自然条件好,蔬菜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商品率高,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先天优势。然而劳动力生产率不高,科技含量低,农业高端设备紧缺,机械化水平低,土地结构不合理,耕地质量下降,所以扩大优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势在必行。

1、发展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需要重视,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要加强农业科技开发,特别在化肥农药污染这一块要下大气力。只有解决农业自身污染,科学合理农业生产,才能真正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中提出的“科技进步、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谢家村的蔬菜种植以传统方式为主,长期不合理耕种、使用化肥,土地沙化的现象不断增加。对此,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先进种植技术的引进和在创新迫在眉睫。

2、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短缺。除靠国家、省级政府高度重视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在资金、技术、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之外,应该积极鼓励富农投资,现在多数富裕农民将手中余钱用于改善生活条件、盖房、购置电器等等,或者存入银行,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投入的扩大。扩大农民农业投资,组织合作社扩大农业生产等多种形式加大农业投入。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大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3、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化经营。突出“江南菜乡”品牌效应,继续推进蔬菜“百千万”工程。引进外资,加大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产业化、集约化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乐平市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为谢家村壮大蔬菜种植业的发展队伍提供可能。据瓷都晚报报道,乐平工信委声称:绿色食品及蔬菜加工产业有望成为“十二五”期间做大做强的八大产业之一。形成蔬菜的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势在必行。到2015年,通过招商引资,启动对蔬菜、农副产品及水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5亿元,利税逾1亿元。

4、受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影响,农民工二次回流的现象趋于普遍化,依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呈放缓趋势。对此,积极搞好外出农民工技能培训,在就业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担保、税收优惠政策等帮扶上下功夫,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吸引青壮年返乡从事相关农业活动,缓解回城务工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

5、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思想上改变传统观念才能扩大农村合作社规模,使菜农积极主动向合作社组织靠拢。政府要加大对蔬菜种植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合作社和村委会的组织管理能 力。

篇6: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近日,江西省发改委公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化建设专项规划》,根据规划,江西将建设赣剧、客家歌舞、采茶戏、陶瓷文化艺术生产基地,整合景德镇瓷器、龙尾砚等建立中国“文房四宝”产业基地,未来5年建设1至2个国际水准大型主题游乐园项目。到2015年,江西11设区市都将有大剧院和现代化博物馆。

到2015年江西11设区市都将有大剧院和现代化博物馆

根据规划,力争到2015年,每个设区市有功能完善的艺术中心(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数字电影院;每个县(市、区)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广播电视台;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每个行政村有文体活动室、数字放映室和农家书屋。

此外,到2015年,每个设区市都要建有一座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人口超过50万或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县(市)要有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各行业和专题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

建设赣剧、客家歌舞、采茶戏、陶瓷文化艺术生产基地

根据规划,江西将实施文艺繁荣工程,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需要,推进以鄱阳、乐平、万年、省赣剧院为依托的赣剧艺术生产基地,以赣南为依托的客家歌舞艺术生产基地,以赣州、吉安、宜春、抚州为依托的江西采茶戏艺术生产基地,以景德镇为依托的陶瓷文化艺术生产基地建设。

另外,江西还将建设一批省属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重点推进江西省群众艺术馆、江西省考古研究中心、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江西省图书馆二期工程、江西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江西电视台数字电视节目制作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加快南昌大剧院建设 在龙虎山建立中国道教文化博览园

根据规划,江西省会城市南昌适度超前,按照同类城市一流、国内先进的标准,重点建设若干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形成全省文化聚集和辐射中心,加快南昌大剧院建设。

以各市县历史文化为背景,新建一批全国性文化博览园。其中以万年稻作文化遗产为依托,在万年县建设中国稻作文化博览园,在龙虎山建立中国道教文化博览园。

整合景德镇瓷器、龙尾砚等 建立中国“文房四宝”产业基地

根据规划,江西将利用中国传统工艺“三绝”之一的景德镇瓷器,中国传统名砚之一的龙尾砚,“华夏笔都”进贤县文港镇的毛笔,铅山连史纸、婺源徽墨等,整合成为产业集群,建立中国“文房四宝”产业基地。

对具有区域性传统历史声名的进贤李渡酒、樟树四特酒、九江封缸酒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塑造名酒文化产业品牌。对樟树“药都”以及浮梁、婺源、庐山等地的茶文化产业进行整合开发,大力发展品牌型强势文化产业群。

选择若干湖景佳美之地 建大型国际休闲娱乐文化产业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江西选择若干湖景佳美之地,建立大型国际休闲娱乐文化产业,将其逐渐发展成为闻名国内外的休闲度假性区域。

另外,江西将依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秋收起义纪念馆等一批革命遗址,建立以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旅游基地。以龙虎山天师府、南昌万寿宫和东林

寺、净居寺、能仁寺、真如寺、佑民寺、宝峰寺等佛道教祖庭为依托,发展以宗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品牌。

围绕“南昌—庐山—景德镇—婺源—龟峰—龙虎山”赣北环鄱阳湖五彩精华旅游线,布局文化旅游建设工程和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鄱阳湖文化旅游观光带、生态旅游示范区、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未来5年 建设1至2个国际水准大型主题游乐园项目

根据规划,江西将大力发展演艺业方面,筹备组建江西省演艺集团,实行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体制。另外,未来5年,江西将努力建设1~2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主题游乐园项目。

上一篇:办公面积超标整改报告下一篇:夏天的小树林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