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拓宽基层消费维权途径

2024-04-24

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拓宽基层消费维权途径(精选9篇)

篇1: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拓宽基层消费维权途径

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拓宽基层消费维权途径

2007年以来,三元区工商局积极发挥消费维权主力军作用,在4个街道和4个乡(镇)设立了消费维权服务站,在51个行政村和26个社区设立了消费维权服务点,覆盖率100%;在45家大中型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以及商品服务消费较为集中的经营网点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点,完成任务100%,形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消费维权网络,为把大量的消费争议化解在基层开辟了新的服务平台。

一、主要做法

1、精心组织协调,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省委省政府将“建设覆盖全省的12315消费维权网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作为牵头单位,局领导专门向区政府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引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政府成立了由副区长挂帅,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与的12315消费维权网络建设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加强12315消费维权工作意见,明确了街道、政乡(镇)府和职能部门职责。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专项会议进行布置,加快推动12315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2、注重调查研究,周密筹划网点。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制定了12315消费维权站点建设城乡100%覆盖的工作目标,确定了在辖区4个乡(镇)、4个街道设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在51个建制村、26个社区设立12315服务点的建设任务,通过调查摸底,选取确定在45个大中型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以及商品服务消费较为集中的经营网点设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点。

3、严格建设规范,保质保量运作。以“四个一”和“四统一”标准为基础,以工作正常运转、紧密衔接、有效服务为要求,指导协调开展“四建”工作。一是建好一支队伍。各服务站站长全部由各乡镇分管领导担任,以区政府行文聘任,发给聘书。各行政村、居委会服务点联络员全部由村主任、居委会主任担任,并由各乡镇政府行文聘任;经营网点联络员由区工商局聘任。使基层维权组织网络有了广泛群众和社会基础。二是选好一个地址。以“人口集中,辐射力强,方便消费者”为选址原则,依托街道、乡(镇)政府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在村部、社区办公场所设服务点,利用经营网点场所设服务点。三是规范一个流程。指导完善受理范围、工作职责、受理投诉登记等规章制度并统一上墙,设置工作流程图,明晰接待、登记、调解(和解)等各业务环节的衔接,规范服务站点日常运作。四是建齐统一表簿。统一记录台帐、调解(和解)协议书,统计报表以及信息反馈、档案管理等各类文书。

4、突出业务指导,提升维权效率。为了迅速提高站点工作人员解决纠纷能力,从“四个着眼”入手,突出业务指导。一是着眼法规宣传,在维权知识上指导。重点加强联络员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福建省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民事诉讼法》、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三包规定”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截止2007年底,共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咨询23次,召集联络员培训10次,深入服务站点现场指导56人次。二是着眼技能培训,在维权方法上指导。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协助站长抓管理;通过座谈会、办讲座、组织参与食品质量检查和消费纠纷调解等形式,将消费纠纷受理和调处程序、方法、假冒伪劣商品识别的基本常识传授给联络员,教会正确受理投诉、规范填写各种记录、报表,正确调解一般性交易纠纷并及时向12315台移送重大复杂投诉等。三是着眼消费热点,在维权重点上指导。突出对食品、农资、日用百货、通讯产品等商品知识及维权知识辅导,结合阶段性维权工作重点,及时向服务站点发出消费警示6份,指导服务站点有所侧重地确定工作重点,提升维权水平。四是着眼借力维权,在维权方式上指导。辅导借助“福建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网”、“12315消费维权短信息平台”、全国消费电子产品售后服务短信服务平台(6286315售后服务短信平台)提升维权效率。

二、初步成效

遍布城乡的消费维权服务站、点自运行以来共接受消费咨询1785人次;受理消费者申

诉举报1371件,其中受理消费申诉1365件,已办结1359件,调解成功357件,和解成功1002件,涉及争议金额46.7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5万多元;受理群众举报6件,查办案件5起,案值0.93万元,罚没金额1万元。有效缓解了我区日益增多的消费维权的社会需求和社会诉求与消费申诉渠道有限、维权资源不足的矛盾,方便了消费者就近投诉、快速解决消费纠纷,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推进了消费者、经营者、政府管理部门消保维权新和谐。

1、及时化解消费矛盾,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方便就近投诉和快速解决消费纠纷。岩前镇一农民邓某花费800多元在镇上一农资经营店购买了一台农用电动抽水泵,使用6天便出现了质量问题,要求经营店更换零配件却遭到了拒绝,一筹莫展。经人提醒,他走进了岩前镇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核实,发觉属“三包”范畴,经劝导、调解,经销商李老板为邓某换了一台新的,吴某心里乐开了花。农民不出乡(村),不跑腿,不花钱,就能讨说法的事例传开了,大家都知道邻近的乡上村里的消费维权服务站点也能为消费者撑腰。同时,维权联络员与消费者、经营者同处一方,彼此熟悉,有些纠纷由他们出面,既容易达成协议,就地快速解决消费纠纷,又有利于建立和谐邻里关系。今年来,全区通过消费维权服务站、点解决消费纠纷1276起,消费者满意率达95%。二是开辟了消费教育新途径。今年3月14日,明岩物业有限公司12315消费维权服务点联络员陈某在受理天风市场一起“问题水鸭母”的消费纠纷中,发现禽畜宰杀经营户李某卖出的水鸭母经检疫正常,对于投诉人“肺部暗红”的疑惑,通过收集来准备喂狗的禽肺与其对比,终于打消了消费者的疑虑,原来是“活体禽畜宰杀血没沥干积留内腔所至”,围观的群众也在体验中明了这一常理。消费维权的生动实践,让消费者增长不少消费常识。三是提高了群众维权意识。通过接听电话现场解答消费者咨询、鲜活维权事例的言传身教、举报热点、典型案例、针对突出的消费问题发布的消费提示,群众的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中村乡草洋村农民张某在乡里购买的电磁灶一星期后,发现时间显示不清晰,虽然明知质量有问题,但不知怎样交涉,只好自认倒霉。事隔不久,他听了12315宣讲,立即向乡里12315消费维权站投诉,经联络员苏某出面调解给予了调换,激发了周围群众的维权热情。此外,在消费纠纷投诉调解过程中由于消费者往往因缺失购物凭证,而处于劣势的教训,也教育了广大消费者,消费者购物索证意识明显提高。

2、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据统计,服务站点处理或参与处理千元以上消费投诉32起,解决农资消费投诉2起,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化解了社会矛盾。2007年5月,岩前镇乌龙村村主任兼消费维权点联络员的吴连光,通过发挥自己的社会影响和工作能力,协助12315台成功调解了一起因毛豆种子质量问题致使621.6亩菜地毛豆种子出苗率低,受损面大而引起的集体消费纠纷,为受害农民争取补偿款37796元,帮助广大菜农挽回经济损失62636元,避免了一起92位农民准备集体上访事件发生,受到了区委、政府的肯定。

3、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经营者自律。三明市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元百货是最早建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点”的企业之一,服务点设立以来,接受咨询172人次,自行接待消费者投诉221起,和解209起,和解率达94%,使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010元,通过化解消费纠纷在内部兑现了社会责任。同时,企业管理层建立了服务点消费申诉举报信息统计分析制度,通过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了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责任制度,推出了商品退换和信誉卡等一系列售后服务措施,优化了购物环境,增进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和谐,树立了崭新的企业形象,提高了经营信誉,今年1—5月,商场人流量和销售额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14%和9.8%。

4、了解掌握市场动态,增强市场监管能力。去年6月24日,莘口镇沙阳村12315消费

维权服务点接到一电话反映称某液化气公司在该村业务联系点销售的液化气量不足,即刻向12315台举报,我局立即派执法人员前往调查,在联络员黄某的协调配合下,查获了一起液化气短斤少两案件,纠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5000元。今年来,我局通过12315消费维权站点的投诉申诉信息,发现了农资产品质量、过期食品等问题,开展了3次专项整治,查获的不合格农资硫酸钾复合肥7吨,过期饮料、包装食品89公斤,查处不合格农资案3件,货值1.5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万元。

5、12315台减负增效,提升维权能力。12315网络建设既方便了群众的投诉请求,也分流了工商处理事务;使群众受益,也使工商干部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处理更重要事务。今年来,12315台受理消费者咨询和各类申诉举报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125件和43件,减轻了我局12315台、各工商所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商部门调解消费纠纷的维权、执法成本,提升了12315消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同时通过消费申诉、调解、和解、案件查处以及信息的统计分析,促进了各类维权资源整合,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反应快速的消费维权机制夯实基础。

篇2: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拓宽基层消费维权途径

江苏淮安工商行政管理局

“一会两站”规范化建设工作是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商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改善民生,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效能的具体举措。2010年以来,淮安工商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局“一会两站”规范化建设意见精神,以服务改善民生为指导思想,以构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为一体的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为基本思路,深入开展“一会两站”标准化、规范化和效能化建设,在健全组织机构、规范管理、提升效能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目前共在144个乡镇、街道设立了“一会”,在1698个行政村、居委会建立“两站”,覆盖率100%,在8所大中专院校、194所中小学校园、94家较大规模企业均建立“两站”,使大部分消费纠纷解决在社区、解决在基层,解决在企业,降低了群众消费纠纷解决成本。

一、统一“一会两站”建设标准,拓展消费维权网络覆盖面

(一)消费维权站点设置实行“六统一”。2010年下半年我局与市消协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一会两站”标准化建设的方案》,制定一会两站标准化建设体系,对“一会两站”

作机制,在所有学校聘请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员。组织学生参与维权监督,及时向学校或工商部门反映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以及进行举报申诉,并对校园食品商店进行定期检查。

二、完善“一会两站”机构规范,创新消费维权运作机制

(一)整合消费维权资源,强化“一会两站”组织建设。为便于“一会两站”机构正常开展工作,全市上下积极探索,整合各类资源,创新维权机构设置新模式。全市“一会”普遍设立在乡镇的司法所或食安办,“两站”普遍设立在村、居的人民调解室。分会会长均有乡镇长担任,工商干部为秘书长,两站站长为村、居主任,消费维权联络员为大学生村官和治保主任,大多数同时担任人民调解员,实现消费维权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相融合,把消费维权工作延伸到镇、村(社区),努力把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二)提升消费维权能力,强化“一会两站”队伍建设。一是推行消费维权联络员资格准入制度。消费维权联络员须经工商部门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每一名消费维权联络员工作证背后均印有培训记录卡,由工商机关填写培训时间、内容及成绩,并盖章确认,接受消费者监督。采取举办培训班、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全系统上下于去年9月底相继完成对辖区内“两站”的集中培训工作。全市目

站”消费维权工作质量。

三、优化“一会两站”工作效能,构建消费维权高效处理机制

(一)“一会两站”处理机制不断优化。根据实际运作情况,重新梳理优化“一会两站”内部处理机制。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对其受理的举报以及无法办理的申(投)诉案件在规定期限内上报基层工商分局(所)处理,并负责跟踪处理结果,在规定期限内反馈给消费者或举报人;建立分级处理机制。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规定紧急现场处理、3个工作日办结和按期办结等不同的维权期限,并公开对外承诺,接受消费者监督;建立督查考评机制。将消费者对“一会两站”受理处理的满意度作为考核重点,定期不定期对“一会两站”进行考核,确保件件有结果、件件都满意;推行“一会两站”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三项制度,即小额消费纠纷即时和解制度,一般消费纠纷调解制度,大额投诉及跨区案件交办制度,实现了消费纠纷不出村门,降低了消费维权成本。2010年全市“一会两站”全年共受理群众消费咨询1850次,申(投)诉715件,调解成功686件,受理并移交工商部门举报案件72件,为消费者避免经济损失54万余元。

(二)“一会两站”与12315信息共享机制不断优化。健全完善市级12315指挥中心、县(区)12315中心、基层分局和“一会两站”四级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机制。楚州局在外网建立“一会两站”直通车远程信息系统,实现“一会

“一会两站”的重要功能是对广大基层群众进行消费宣传教育引导。我市“一会两站”利用其扎根基层、扎根群众中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消费维权宣教活动。

(一)宣教手段上实行因人施教。“一会两站”消费维权联络员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手段,充分体现定教工作的针对性:一是针对广大农村消费者,改说为唱,把维权案例编排成说唱、小品等文艺节目,以搭台唱戏的形式进行宣教;二是针对中小学生,采取授课、做游戏的形式,由大学生村官为中小学生讲授消费维权知识,聘请中小学生担任“小小消费维权联络员”;三是针对经营者,集中进行《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培训。

(二)宣教方法上实行多措并举。一是发挥大学生村官主观能动性。大学生村官积极开展消费维权教育,利用新农村主题教育、广播、黑板报、标语、例会、发放倡议书、宣传栏等形式,积极进行消费维权宣传,共计近6000多人次的农民接受消费维权教育;二是成立市民消费维权志愿者服务队。清江街道、北桥社区等地“一会两站”组织成立了由市民参加的“消费维权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消费维权宣传表演、消费维权监督等活动;三是结合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开展消费维权宣传。在辖区内各食品安全示范店内设立三栏,即政策法规宣传栏、消费维权警示栏、纠纷处理公示栏,让消费者在放心消费的同时,接受消费维权教育。

篇3: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拓宽基层消费维权途径

第一.虚拟现实镶嵌结合。虚拟性是指买卖双方在虚拟存在的空间和情境中通过IP地址上网进行交易,一切都是被虚拟化的。现实性指交易双方是社会中活生生存在的人,只是由于距离我们遥远而产生的未知感,他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是现实的,他们将现实社会中可以接触到的资源带到了网购市场之中达成交易。

第二、交易主体的多样性。在网购市场中,主体不仅仅是买卖双方,一般网络交易中的主体涉及到网络商品经营者、网络服务经营者、消费者,而且网购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申请人只要够申请网店的资格按照正常程序就可以在快速地把网店建立起来,按自己的意愿也可以在短时间撤销网店。

第三、第三方参与。传统交易中,几乎都遵循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惯例但在网上购物时,买家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商品,买家提交订单后需要按价格先付款,等商家确认付款后编制订单发货,交由物流公司运输之后配货送到买家手中,买家确认收货、评价之后经过银行第三方转账系统把交易金额打入对方账户中。这样的结果是整个交易流程要比传统交易多且耗时长,增加了责任主体的范围和消费者权益损害的路径。

第四、交易实现的技术性使网购存在漏洞和隐患。网络消费需要依靠众多复杂的技术才能实现,卖家买家通过键盘鼠标等系统操作交易,但这些技术和程序给了一些网络黑客以可趁之机。尽管可以采取安全防火墙、管家防护加密、身份认证、短信验证码等技术来加强安全控制,但仍会有一些网络黑客通过一定的手段获取交易信息,窃取银行卡秘密等活动给买家和卖家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失。

网洛消费中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主要表现主要有如下方面:

第一、安全权受侵害。安全权是消费者在网络交易中所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不受侵害的权利。有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都是对消费者个人财产的侵犯。消费者在网上购物都实行电子支付方式,在支付的过程中由于个人信息可能会外泄,那么消费者的个人账户、支付密码都不在安全,可能遭遇“黑客”入侵系统,修改账户划走消费者的资金和虚拟财产。

第二、知情权受侵害。与传统购物相比,最大的问题是交易双方不曾谋面,不能接触到实物,消费者只能通过商家的图片、说明描述、卖家信誉等了解所要购买的商品做出是否买的决定,很难就此判断展示商品的质量优劣和规格是否合适,存在信誉作弊的现象来增强虚假的信誉度,这对消费者的知情权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三、公平交易权受侵害。相对于传统的交易,网络交易更容易让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受到侵害。比如订购商品的数量、质量、价格方面,消费者在网络上实施订货后要等实际交货时才能确认是否与订购的商品一致,很多情况下会出现消费者在实际收到货物和所定的商品不一致,这都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第四、退货权受侵害。在网络交易中,如果消费者收到的商品与其在网上订购的商品不一致或者不满意要求退换货时,经营者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予以拒绝。即使网络经营者同意退换货由于地域的原因消费者往往会花费很高的成本,所以有些消费者就“自认倒霉”这样算了,消费者对这种权利保护意识的丧失反过来又助长了更多经营者的欺诈行为。

第五、损害赔偿请求权受侵害。在传统消费模式中,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受到损害时可以即使直接找到经营者索赔。但是在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要获得赔偿却困难重重,比如责任主体及损害原因认证困难、调查取证困难等。

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维权的诸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尽快建立完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模式,才能使广大的网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障,从而保障我国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

第一、加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尽量选择正规的网站和信誉度好的商家购物,选择合理的交易支付手段,并保存电子购物凭证。认真阅读和保存交易规则通过网站查询经营者评价等级、有无退货服务和正品认证等商家信誉状况和运行模式,在确认商家信誉度较高商品质量较好以及售后服务质量较高的情况下再进行购买,不打开不正常的链接并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第二、规制经营者的法律义务。经营者在网路消费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来说,有必要立法规范经营者的法律义务,而经营着法律义务的规范应主要从以下层面入手。首先应当规范公布网络经营者相关信息,经营者自身和其产品信息的公布能够有效地包含消费者的知情权,并且有利于我国执法监督部门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其次还应当规范经营者的产品质量保障义务,使经营者在其商品销售过程中和商品售出后都对其所售的商品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提供质量保障。最后还应当规范经营者法律责任义务,对经营者的不法行为依法追求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完善网上交易的监督和管理。首先,加强对网络商店设立的监督管理。对网络商店设立的审查应当甚至比对实体商店设立的审查要更加严格,强化开设网络商店的审核和监管,从源头上确保网络消费者的购物安全。其次,还应当加强网络商铺和经营者的监督和管理,对在网站上开设的商铺进行抽查,发现有欺诈或是售假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网站建设者和商铺双方的法律责任。

第四、完善行业自律建设。为了网络交易的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加强行业自律的建设。行业自律要求经营者采取切实可行的行为,真正从保护消费者权益出发,制定交易规则、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并且接受消费者协会的监督与指导。

参考文献

[1]张雨林.《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60页。

篇4:浅析拓宽消费领域的途径

[关键词] 拓宽 消费领域 途径

消费领域,是人们运用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场所、环境、条件、方式,以及结果的通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决定着消费的水平、质量和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拓宽消费领域,应该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从消费对象上讲,从实物性消费向着精神性消费拓宽

人们生活消费不仅消费一定实物,还应消费一定的精神生活资料如书籍、报刊等,以汲取广泛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常识。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维系人们关系的是一种固定规范和惯例,一个普通公民不可能把消费权益法、产品“三包”规定,以及民法、刑法中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条文背得头头是道,但他可以得到律师的支援,尤其在大件耐用消费品的使用上受到劣质产品困扰时,只用付出少量法律咨询费用,就可以享受到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从而避免自己的消費支出在市场上受到损耗、耗散。由此可见,这种生活消费从物质到精神、从“实”到“虚”的方面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从消费结构上讲,重点加大发展资料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

消费结构指的是用于消费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是吃着甘蔗上高楼──步步高节节甜,“吃要讲营养、穿要讲漂亮、用要讲高档,住要将宽敞”。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加大享受资料的比重时,不应该冷落了发展资料。处于技术革命环境下的人们应该有终身教育的现代化观念。只有投入适当的发展资料,更新自己的知识、理论、经验、技能并且紧密结合从事的工作岗位,让这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样,消费者可以通过晋级、奖金得到回报,也可以从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三、从消费空间上讲,由消费空间的相对静止扩展到空间移动型消费

中国长期的封建小农经济条件使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打破了“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桃花源”式的生活方式。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家有了结余,双休日的实行又提供了时间,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交通的便利,使人民有了更大的可能跨出家门,走出城市,这种消费空间的移动是明显的,精神的享受是实实在在能够回味的。还有就是信息消费。购买安装一部电话,你就可以和外界沟通;如果再加上计算机,你就可以踏上信息高速公路,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总之,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各个地域的公民乃至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启迪着大家的经历、经验,开阔视野,陶冶性情,这是空间移动型消费或者说是旅游消费带给大家的深层感受。

四、从消费效果上讲,从粗放经营式的消费到注重消费效用的方向拓宽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封建主义和外来腐朽思想影响,还存在着婚事大操大办、请客送礼等铺张浪费现象。这种消费是十分有害的。人们在进行生活消费的计划、决策时,应该树立注重消费效用的新观念。消费效用的含义指的是一定的消费支出与获得的物质生活资料、精神生活资料,以及劳务的比例关系,在消费支出一定的情况下,获得的使用价值量越大,获得的消费效用就越大。影响消费效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的支出情况、消费品利用程度,以及消费品对身体的损益情形。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效益性经济,效益高者生存,效益低者、无效益者逐步被淘汰。因此,我们倡导的是有益、无害消费,应该摈弃的是无益、有害性消费,这样才能为现代化生产生产出高质量的劳动者。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困扰人类的“富贵病”,诸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困扰人类的头号杀手艾滋病,无一不是和有害性消费行为和无益性生活习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于即将步入小康的中国人来讲,克服有害性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有着更加直接的现实意义。

五、从费方式上讲,从个体消费向合作消费方面拓宽

消费方式指的是人们采用什么样的途径去消费物质资料、精神产品和劳务产品。在过去居民生活消费一直是以个体消费方式为主,所谓个体消费是指消费资料归个人所有,用来满足个人和家庭需要的消费活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几个同事共同批发一箱榨菜,一直到同宿舍的几个同学合作购买一台电脑……可以看出,合作消费指几个消费者共同付出消费支出,共同享用使用价值的一种消费方式。合作消费中你可以以最小限度付出消费支出,但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使用价值。由于合作消费是一种整体消费大于个体消费的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困难,排除窘迫。例如,住房制度改革,一开始对广大工薪族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众人拾柴火焰高,购房人通过亲戚帮一点、同事借一点、公积金资助一点、银行贷一点、单位支持一点再加上自己平时节余的那一点,居然也能聚沙成丘度过难关。消费者合作消费,能发挥这么大作用,关键之处在于它折射出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化的合作经济这样一个特点。人们的消费关系的实质,反映的是处于一定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推而广之,象汽车、摄像机、电脑这些高档耐用消费品,完全可以采取合作消费的方式。这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个体消费向合作消费的拓宽,可以使一定收入的消费者,向着消费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篇5: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拓宽基层消费维权途径

发布:2012-02-23 来源:各界新闻网 编辑:webmaster 浏览:53次 【大 中 小】

核心提示:在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内需不断扩大的今天,消费者权益保护已成为日益严峻的课题,它要求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适应形势发展

本网讯(代绪刚)在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内需不断扩大的今天,消费者权益保护已成为日益严峻的课题,它要求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适应形势发展,不断更新维权理念,提高维权水平,着力提升维权工作效能,调解服务效果,化解消费纠纷,倡导市场主体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而建立一支稳定的基层维权队伍、加强基层消费维权机构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工商机关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安排部署加快 “一会两站”规范化建设,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目前,全国共建立“一会两站”48.9万个、12315“五进”消费维权服务站19.4万个,为服务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想就基层消费消费维权站点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基层消费维权分会、站点的现状

1、目前全国基本上实现了在每个行政村、社区设立12315联络站和消费者投诉站,实现了“一会两站”全覆盖。区县级消费者协会一般都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机构编制、办公场所、经费,能正常开展工作,而其下属的消协分会、消费者申(投)诉举报维权调解站、联络站在硬件建设方面很多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电话等必备办公设施,没有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办公经费,大多挂靠基层工商所、行政村村部、社区服务部,其工作人员大多由工商所干部、村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充任,大多数分会、站都处于瘫痪状态,是空架子,根本不能开展正常的消费维权工作。

2、基层消费维权分会、站点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维权业务知识和技巧匮乏。这些“非正规军”的分会、站点工作人员很难负责任的对待消费者的申诉、投诉、举报,因为这既不是他们的职责也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即使有部分有社会责任感的工作人员能够对待,而缺乏比较专业的维权知识和技巧,也对他们的维权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一旦群众的维权得不到认真的对待这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协会这个维权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3、分会、站点的工作职责、制度很难得到落实。各区县消费者协会很难对分会、站点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这些“挂名”的工作人员,各级消费者协会很难对他们进行管理或者指导,因为根本不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各级消协组织针对基本消费维权分会、站点的管理制度、文件往往成为一纸空文,根本得不到落实。

二、关于加强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建设事关民生、社会和谐稳定,所以必须从国家政策层面进行设计,把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对分会、站点的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

2、落实基层维权网络体系的经费保障,要保障基层分会、站有办公场所、有统一的门牌、标识、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文书,有电话、电脑等基本的办公设备,有制度牌、人员公示牌、桌牌、工作人员胸卡、投诉登记薄等相关办公物品。保障工作人员有最基本的工作报酬,在消费者投诉比较集中的分会、站落实一些专职的工作人员。

3、严格筛选分会、站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加强对他们的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在推进维权联络站点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创新工作思路,在站点责任人和工作人员的选择上动脑筋、下功夫,要尽量选择自身素质高、责任心强、熟悉村情、民情、社情,在社区、村组具有一定的威望和公信力的当地“能人”担当消协分会、消费者维权申(投)诉举报站、联络站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各级消费者协会要定期对这些分会、站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维权水平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督查、督办,确保消费者的申(投)诉、举报能够及时能到处理。加强对“一会两站”和12315“五进”消费维权服务站的行政指导,建立工商部门与消费维权服务站点专人对口联系制度,及时宣传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定期培训站点工作人员,开展消费维权工作交流研讨和评比考核,切实提高消费纠纷和解率,进一步提升“一会两站”和12315“五进”消费维权服务站的维权效能。

篇6: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拓宽基层消费维权途径

河北省石家庄市综治办、市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妇女维权站建设的意见》下发后,石家庄市长安区高度重视,区委领导专门做出批示,强调指出,依托基层综治工作中心,整合资源,建好妇女维权站,是最大限度维护妇女权益,解决维权信访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内容。长安区综治办和区妇联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工作整体推进势头良好。

一、因地制宜,高标准建设街镇、村居妇女维权站点

1、长安区辖有11个镇、街道,93个村居,截止目前,全区11个街镇已全部挂牌,建站率达到100%。各村(居)妇女维权站计划于11月底建成,建站率不低于60%,达到58个。

2、选树高营镇、西兆通镇、建北街道、青园街道、长丰街道5个乡级示范维权站,都市新城社区、广电社区、凌透村、和平路社区、光华路社区、沿东社区6个村级试点维权站,充分利用综治工作服务中心已配备的高标准办公设施、工作环境,全面铺开,以点带面,力求妇女维权站建设工作高质高效。

3、参照乡镇(街道)“七有”标准,11个街镇均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并上报了妇女维权热线电话;高营镇、建北街道等已组建好妇女维权队伍,广泛吸收热心妇女维权和调解工作的人员参加,每个街镇已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律师志愿者;依托综治排查信息员,建立妇女维权联络员,共217名全部登记在册;参照市妇联的日常管理、学习培训等制度,区妇联制定出了信访接待、信息反馈等工作制度。村(社区)一级妇女维权站的“三有”标准也正在筹备建设之中。

二、发挥妇女维权站点作用,形成长安维权特色做法

1、经区司法局协调,从7个法律服务所和1个律师事务所中选派出11名工作业务能力强、热心妇女维权、办案经验丰富的优秀律师担任法律援助律师志愿者。并由各司法所牵头,让11个街镇妇联主任和律师志愿者进行了及时对接,并将其基本情况反馈回区妇联,进行统一登记汇总。这11名律师志愿者主要从事法律咨询、法制宣传、引导妇女依法正确起诉、为经济困难妇女提供法律援助、配合综治办和妇联组织妥善处理妇女信访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等服务,并规定让他们参加每周的中心例会,在中心坐班每周不少于3个小时。

2、各综治工作中心对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采取“一口”受理(即综合受理),遇到妇女维权问题时,要求做到简单个案及时答复,疑难复杂案件及时上报中心主任,由妇联主任和当地村居调解人员共同协商解决。9月份以来,已妥善解决妇女维权事件18起。

篇7: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拓宽基层消费维权途径

——在推进农村消费安全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今天下午的现场会,研究、部署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建立、健全、提升农村的消费网络和消费市场,推进农村消费安全建设。刚才,我们参观了几家乡镇超市、放心店,x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就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总结了前阶段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下一步的目标、任务和措施。x县政府介绍了去年搞试点以来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市工商局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一般来说,这种专题性会议我应尽可能不参加或者少参加,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搞调查研究、谋划一些大的工作方面。但市政府年初提出要开这个会议后,我觉得非常有意义,x市长请我参加会议,也就答应了。我认为,推进农村消费安全建设,是加快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和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作,这件事非常有意义,非常值得做,也必须把它做好。这件事做好了,我们就建立和构筑起了农村的超市网,这是一张造福老百姓的“安全网”、“放心网”。

今天的这个现场会,规模不大,参加人员不多,但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很可能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些痕迹,这是因为,通过抓这件事,很可能极大地提升农村消费市场,从而演变、引发起一场农村消费市场的变革。

下面,我围绕“构筑农村超市网、造福x老百姓”这个主题,讲三个问题:

一、构筑农村超市网,这是一件造福农民的大好事

推进农村消费安全建设,构筑农村超市网,从大的方面来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等等。这方面的意义,x市长在报告中已阐述得非常充分,x县x县长在经验介绍中也谈了这方面的认识,我就不再具体展开了。构筑农村超市网,从更现实、与老百姓更密切的角度看,确实是党委、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概括起来有这么几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农村消费流通网络以及监管网络的建设,正如大家所说的,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和很好载体。抓好了这件事,就能以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文明来带动、提升农村的发展,加快城市一体化步伐。

2、有利于提升农村的消费水平。大家在现场参观中也感受到,乡镇超市、行政村的放心店建好后,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挖掘农民的消费潜力,提升农村的消费水平,也能够借此改变农民的消费理念。

3、有利于保障农民的消费安全。构筑这个网络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护和保障农民的消费安全,大家在发言中也都讲到了这一点。建立了农村超市网后,并不是说商品质量、消费安全百分之百有了保障,但从面上来看,就不太会有大的问题。我看到过一则材料,没有建放心店之前,农村的许多商品来路不明,变味的、变质的商品充塞其间。建起这个网络以后,就可大大减少这些现象,有效保障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4、有利于促进农民文明消费、合理消费。这里主要是有两层意思。一是可以引导农民文明消费,从消费中享受现代文明。商品当中包含着许多现代信息、现代文明,提供什么样的商品,消费什么样的商品,往往反映出文明程度。我们可以通过这张网络,把一些富有现代文明信息的商品,输送到农村市场,促进农民的文明消费。二是可以保证合理的消费价格。构筑这个网络后,农村消费市场可以形成竞争机制,同类商品的价格,总体上会有所下降。因此,我希望供销系统和各家超市,商品价格一定要合理,不要片面追求高利润。要坚持薄利多销,确保农民的合理消费、公平消费,让老百姓满意,得到实惠。

5、有利于培育、发展、提升城乡一体的消费市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三驾马车”,也就是三大动力:一是出口,二是投入,三是消费。现在,出口势头强劲,投入也非常大,以致于出现“投资过热”,但消费这一块始终不旺。究其原因,关键是农村的消费市场没有很好启动。这几年,城市消费市场相对还旺一点。抓农村消费安全建设,对于激活、发展城乡一体的消费市场,对于扩大内需,具有积极的作用。

6、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引导农民更多的进入二、三产业。在构建农村超市网的过程中,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比较活跃,必然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x县就直接创造了370多个就业岗位。另外,消费也能带动生产,使得当地的一些农产品有机会进入超市,由此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7、有利于推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权益。构筑农村超市网,既是一个经济行为,实际上也是带有政治意义的。网络建设中的群众监督,就是保障民主权益的体现。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8、有利于相关部门更充分地行使执法监管职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农村食品安全,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这个渠道,政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工商、质监等部门可以依法行使职能,更好地为民服务。

二、构筑农村超市网,这是一件必须尽快办的大好事

构筑农村超市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非常重要,是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我们必须尽快来办。理由有几个:

1、群众有需求。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水平,满足消费需求。从全市试点和绍兴县的情况来看,群众反映不错,觉得这样的消费是放心消费、安心消费、称心消费、舒心消费。

2、上级有要求。会前,我也看到了国家商务部、省经贸委有关实施这方面工作的要求,出台了一些政策意见。今年的全国人代会期间,吴仪同志参加了x代表团的审议,对x的农村消费网络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答应今年到x来视察。

3、我们有经验。各个县市对这项工作都有试点,基本上已经推开,特别是x县已有80%左右建立了。现在,已经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当务之急就是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推进这项工作。

4、市场运作有主体。这项工作是多赢的,对老百姓也好、政府也好、经营业主也好,都是有利的。经营业主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可以这样说,这是一块“肥肉”,给了谁谁就可能是兴旺发达,更不要说政府又是这么支持,花大力气加以引导、推动。如果大的超市商们获取这个信息后,肯定会拼命来争取。因为,现在一些大超市,城市里的网络建设已经差不多了,正在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农村超市网的建设工作,省里给了供销系统,因为供销系统是主要为农村服务的。x县也是这样。我们不求千篇一律,可以给供销系统,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市场方式。作为已经承揽这项工程的供销系统要知足,要有长远眼光,商品价格一定要合理,不要把这件好事办砸了。

5、目标已经明确。我市推进农村消费安全建设的目标已经明确,要通过2年时间抓好这件事。~年,除城区以外的所有乡镇都要建立连锁超市,符合条件的行政村60%以上要建立放心店。到~年底,基本上全面完成。总之,抓这件事的时机已经很成熟,要抓紧落实,能快则快,千万不要拖。

三、构筑农村超市网,这是一件必须认真办的大好事

如何办好这件事?市政府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消费安全建设的若干意见》,x市长刚才也提了具体要求。我们要认真对待,抓好落实,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向学校和企业延伸,确保学生和职工的消费安全。

1、要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已列入七大系列活动中的“为民办实事”工作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体现。各级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把它作为造福百姓的实事来抓,作为今年城乡统筹发展的实事来抓,作为我们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实事来抓。

2、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市里已经建立了领导小组,x市长是组长。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责任和任务,确保有人来抓、有组织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抓好落实。

3、要最大可能地坚持“三种模式、四个标准、五个统一”。“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直营连锁模式,第二种是加盟连锁模式,第三种是准入台帐模式。“四个标准”,就是要落实农村现代流通网、执法监管网、群众监督网和商品准入制度的有关建设要求和工作要求。“五个统一”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涉及放心店建设的,指的是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营销、统一管理、统一形象;第二个是涉及到监管的,指的是一块牌匾、一套制度、一个标识、一本台帐和一项承诺。上面这些工作要求,我们原则上要坚持和落实,这样才能提升这项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4、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部门服务、形成合力。所谓市场主导,是说这项工作是市场行为,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但是,政府要加强引导,各个部门要全力支持,协同作战,真心实意办好这件事。我在一份“动态清样”里看到,老百姓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希望政府长期坚持下去,不要搞“一阵风”;二是希望能体现税收公平;三是希望供应的商品多样化,不要太单一。我们要根据群众的意愿,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

篇8: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拓宽基层消费维权途径

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流通产业,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决定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 (简称“新网工程”) , 旨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4 大网络。

潍坊市供销社积极探索实践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 其中, 日用品经营服务体系快速发展, 以供销社下属主要公司为核心, 由基层供销社参与实施, 整合各方资源, 构建区域性农村现代日用品流通网络。2013 年财务状况显示, 潍坊市供销社商品销售 (营业) 收入、利润、上缴税金等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 潍坊市农村日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建设情况

1.1 潍坊市供销社基本情况

近年来, 潍坊市供销社按照供销合作社行业标准《农村综合服务社规范》 (GH/T1069-2011) 大力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组织。到目前为止, 潍坊市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2049 个, 其中供销社自建146 个, 与村两委共建1501 个, 与供销社有直接产权关系的189 个, 有商品配送关系的1566 个, 全部配有农资、日用品加盟店。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77 个。1

截止到2013 年, 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全市系统有经营网点8606 个, 其中, 连锁经营网点6013 个, 直营网点1623 个, 配送中心49 个。县级系统2013 年实现销售收入177.5 亿元, 利润1.12 亿元, 同比增长29.99%, 2涌现了安丘管庄、诸城昌城、临朐九山等一批基层社建设先进典型。

1.2 潍坊市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建设情况

潍坊市农村日用品经营服务网络向镇 (街) 、社区、较大村庄的拓展延伸, 提升了对农村市场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加快了向农村空白区域的扩张, 扩大了村级配送的力度。在较小的村庄开设便民超市, 为村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副食品和生活日用品, 条件成熟的企业开展了供应药品及预约订购大件商品、高档耐用品等服务项目。

2012 年, 潍坊市新建日用品直营超市24 处, 村级连锁网点100 处, 扩建配送中心2 处。安丘、临朐、高密日用品流通网络建设水平和覆盖面位居全省前列, 寒亭、昌邑、诸城、潍城区稳步推进, 昌乐县发展有了初步成效。全市供销社系统日用品直营超市达到345 处, 村级连锁加盟店1340 处, 日用品配送中心达到14 个。3

2013 年, 潍坊供销社坚持“四个延伸”:日用品网点向空白镇 (街) 、重点社区、较大村庄延伸;农资服务向专业合作社、大田作物托管延伸;农产品经营向超市、批发市场和学校延伸;再生资源和烟花爆竹经营网点向镇 (街) 、村、社区延伸。截至今年11月底, 已新建、提升1087 处服务网点。其中, 日用品网点331 处。4

1.3 潍坊市日用消费品网络建设的主要措施

(1) 强化终端建设, 提升网络覆盖率。按照供销社新网工程和全市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总体要求, 潍坊市供销社进行了网络发展规划, 积极整合资源, 加快了连锁经营网络向社区和乡村延伸的步伐, 企业管理上注重加强品牌形象建设, 统一更新店牌, 规范使用“中国供销合作社”专用标识。比如临朐县供销社充分利用“根在农村, 点多面广”的优势, 采取上下联动、多元化投资等措施, 加大传统经营网络改造力度, 采取股份制形式建起了万家悦超市公司, 作为日用品服务体系建设的龙头企业, 先后发动基层社、基层社干部职工入股、超市直营等, 筹措资金2000 多万元, 改造、新建镇级日用品超市35 处, 其中1000m2以上的26 处, 九山供销社的日用品超市达到了4 处, 共计7000 多m2。5为解决以往村级服务站存在的“小、散”现象, 采取县级龙头到农村建设直营店、基层社利用老网点改造建设供销社便利店等措施, 发展村级超市便利店150 个。便利店从门头设计、外墙颜色到室内装修、管理制度都按照统一标准完成, 外观整齐划一, 商品丰满有序, 成为农民群众购物的集散地, 激发了农民的消费潜力。

(2) 强化配送服务, 提升商品配送率。各供销网点充分依托现有配送中心, 优化配送流程、完善服务功能, 强化农村商品配送网络建设, 推进网络信息化建设, 引进直营店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现超市配送中心、直营店与部分便利店的信息联网, 在加强直营店进货食品源头管理的同时, 有效提升商品配送率。例如, 安丘供销社借助自身在农村流通市场的主渠道地位, 争取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省社改革发展资金扶持, 率先启动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推行日用品连锁配送经营服务, 加快构建农村消费市场建设新模式。组建了安丘市家乐园超市连锁有限公司, 建成了连锁配送中心, 与全国200 多家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 初步形成了县有配送中心、镇有直营超市、村有连锁店的县、乡、村三级日用品现代连锁经营服务网络, 乡镇直营店覆盖率达到100%, 社区村级连锁店覆盖率达到60%, 服务对象60 多万人。6

(3) 强化一网多用, 提升网络利用率。潍坊市供销社按照“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的发展思路, 不断扩大网络的经营品种和服务范围, 努力搭建日用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平台。比如, 诸城市供销社本着“打造一个服务片区、提升一个服务网络、筹建一个展销中心”的思路, 对昌城供销社原有资产进行整合, 搭建为农服务新平台。昌城供销社在镇驻地整合原供销社旧址, 投资200 多万元, 扩建1600m2供销超市, 改建600m2农资、土产杂品综合营业场所, 新建180m2优质农产品展厅, 形成服务层次多样、服务内容丰富的服务片区。7目前, 投资40 万元对农资、土产杂品等综合营业场所的改建装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添置配送车辆3 台, 提高了农资直供和配送能力;投资70 万元, 对该镇15 个农村社区的19 个农资、日用品等经营服务网点进行改建、扩建、整合, 增加商品品种, 提高服务质量, 扩大覆盖范围, 全面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投资180 万元, 以供销社创办的“康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中心, 联合潍河板栗、田原小麦、德隆蔬菜等专业合作社, 开展标准化基地种植和示范带动, 打造集板栗、小麦、蔬菜为主要品种的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加工及销售中心。8

2 可行性建议

潍坊市供销社在农村现代日用品流通网络建设中取得可喜的成绩, 初步建设了覆盖乡村、服务农民的流通服务网络。同时, 零售市场竞争加剧, 特别是国际性、区域性零售集团的触角逐渐延伸至农村市场, 供销系统连锁经营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要想借助先天的网点优势真正领先市场, 还需从各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1) 创新经营管理, 提升管理水平。基层供销社连锁公司必须转变经营理念, 增强创新能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培育企业品牌, 提高企业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同时, 强化供应链、需求链管理和商业智能管理, 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 推动日用品连锁经营网络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广泛应用信息管理、数据交流和射频识别等先进技术, 实现网络内统一进货、定价、促销、核算和结算, 提高物流配送现代化水平,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增强市场竞争力。

(2) 加快人才培养, 强化智力支撑。连锁经营企业应尽快建立供销社联合社和企业分工负责的人才培训机制, 充分利用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等各种教育资源, 加快对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加快急需高端人才的引进, 完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体制机制, 以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通过培养和引进人才, 造就一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队伍, 为农村现代日用品流通网络建设和发展提供智力保证。

(3) 科学规划布局, 推动联合发展。在巩固和加强县域网络建设的同时, 科学规划, 推动县 (市、区) 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支持实力较强的骨干县域龙头公司与其周边县 (市、区) 开展合作, 带动空白和薄弱县网络发展, 培育区域龙头, 发展区域网络。推进日用品联采, 创造条件搭建日用品联采平台, 并与生产商合作, 培育供销合作社自有品牌。以县域网络为基础, 以产权为纽带, 努力培植大型日用品流通企业集团。

(4) 推进项目建设, 培育发展载体。将潍坊市在建或即将建设的日用品配送中心、城区大卖场、镇村直营超市, 纳入市联社的项目库, 对重点建设项目跟踪指导。注意做好与城乡建设规划相结合, 取得党委政府支持;与社有资产开发相结合, 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 抢占农村终端市场;与开放办社相结合, 整合社会资源, 快速增强发展实力。

(5)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督导考核。省、市联社在引导和推进全省供销合作社联合发展的同时, 要建立科学的督导考核机制, 加强调度, 认真督查, 严格考核。展示供销合作社形象的重要基础, 充分发挥县联社、公司企业、基层社的组织优势, 坚持考核结果与资金扶持、创先争优相结合的原则, 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积极性, 合力推进日用品流通网络建设。

摘要:潍坊市供销社根据现代流通的要求, 依据农村实际情况, 从县域资源整合开始, 在各个层面上合理布局, 统筹规划, 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联合的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路。文章通过对部分基层社的调研, 梳理了相关数据, 学习了相关文件, 对潍坊市基层供销社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建设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潍坊市,基层供销社,日用消费品,网络建设

注释

11-4.数据来源:潍坊供销合作社。

篇9:抓准机遇创新路 拓宽消费保增长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江西省吉安县农业人口36.2万人,占总人口的82%。要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就必须大力启动农村消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全力推动全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巧抓源头,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的购买力不足,这是导致农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农村消费市场很难全面启动的一个主要原因。2008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2.54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40.83元。据统计,2008年全县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增收1751万元。由此可见,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不仅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有关,与城乡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更是紧密。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今年,县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继续扶持做大做活我县的横江葡萄、肉鸡、肉猪、生猪四大产业,切实解决农民的投入、市场和抗风险难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务市场体系。受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农民工大量返乡。我县在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同时,努力做到四个“一批”。即:鼓励企业吸纳一批。对2009年新吸纳返乡农民工的企业给予每人每年300元的岗位补贴。落实政策稳定一批。对今年新招用返乡农民工达到现有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企业,按实际招用人数给予200万元以内的小额贴息贷款。就业援助对接一批。劳动保障部门在人力资源市场、乡镇劳动平台设立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窗口,通过“送岗下乡”、专场招聘会、“一对一”就业援助等活动,为返乡农民工搭建多层次就业对接平台。自主创业带动一批。开辟返乡农民创业园,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可免费参加创业培训,优先解决小额担保贷款,对符合规定的减免税费。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同消费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一方面着力抓好硬环境建设。近年来,我县逐步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日益改善,农村的消费硬环境进一步改善。今年我县将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抓点扩面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点上,抓好81个省批的新农村示范点和15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重点实施好“三大工程”,即:巷道改造工程—试点村巷道硬化达到100%;环境整治工程—抓好村庄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加快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试点村改水改厕达到100%;文化建设工程—加快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篮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百场戏下农村,千册书送农民”等活动。面上,大力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年内新修农村水泥(油)路200公里以上,完成6座渡改桥建设,新增农村安全饮水户数5000户以上,新增沼气池500座。另一方面着力抓好软环境建设。不断加大工商、税务、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引导和规范农民自发形成的消费市场的建设,设立消费投诉热线,严厉打击市场假冒伪劣产品,保证农村消费市场的正常与稳定,确保农民消费环境安全。

二、紧抓机遇,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切实拓宽消费渠道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农村消费市场建设效益凸显。我县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拓展农村市场。一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自2005年实施以来,我县作为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全面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把这项工程当作“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重点工程来抓,积极引导企业、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农村商品流通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建设。全县已通过验收合格的试点企业2个,配送中心2个,乡、村农家店228个,其中消费品农家店198个,农资店30个。二是家电下乡工程。以“家电下乡进村入户,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题,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深入宣传,真正让农民群众了解政策、懂得政策、掌握政策。同时,创新工作机制,采取过渡性超常规政策补贴资金审核办法,由各乡镇财政所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在所在地销售网点区域现场办公,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现场办理补贴资金审核手续,让农户及时领到政府补贴。截止4底,已销售各类家电1366件,发放补贴1040台,补贴金额25.49万余元。三是农副产品市场建设、日用消费品网络建设。近年来,我县立足当地特色,利用资源优势,对农副产品市场建设进行了一些尝试,组建了油田小竹笋、永阳中州萝卜、梅塘黄红麻、永和车前籽等专业社生产,使传统产品得到繁衍和发展,通过专业合作社发展起来的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广大群众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使农业产业化的生产格局日益显现。四是现代化流通渠道建设。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培育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逐步建立农村市场消费体系,培育群众自发形成的小型农村物流,同时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保护群众消费利益,激发群众消费热情。计划首期投资1000万元的物流中心预计4月底前落实开发建设主体,综合大楼年内开工建设。

三、转变观念,发展农村信贷市场,切实增加消费支出

2008年,我县农村信用社发放助学贷款、购买耐用家电、购置农具及农业机械、生病健康治疗、农村居民在城镇购买住房等消费贷款农户338户,共计1886万元。我县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破解难题,走出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困境,必须树立“创新意识”,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促使农民由积累型消费向信用支持型消费模式转变。一是加大信贷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我县农业银行大力推广发行“金穗惠农卡”,截止4月底,共发放9032张;农村信用社发行“种养大户货款”“返乡农民工创业货款”,截止4月底,分别发放种养大户货款321户,共计2200万元;返乡农民工创业货款62户,共计1200万,真正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二是完善信贷市场风险保障体制。围绕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风险保障体制,有效保护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解决农村消费信贷风险保护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调动双方对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适应我县农村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解决农民对今后养老、生病、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强金融产品创新。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行金穗惠农卡、农户小额贷款、种养大户货款、返乡农民工创业货款等产品,立足关注多个“不同”,对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消费需求等差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推出一些对农民生活有需求同时也便于农民理解接受的消费信贷产品,在教育及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上多做文章,既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又促进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四、集思广益,培育新消费需求点,切实扩大需求空间

农村消费市场具有范围宽、容量大、分布广的特点,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一是加强市场调研,拓宽消费需求选择。搞好对农村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特别是农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环境、消费倾向和要求等。针对需求变化及时推陈出新,在商品供给上必须创新,开发生产适应农村居民需求变化的新产品,不断为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口味的创新产品,做到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经济实惠、价格低廉,使农民买得起、用得上。二是引导农民正确消费,拓宽消费领域和层次。消费观念上的差距限制了农民的消费层面,更新消费观念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先导。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量入为出”的传统生活方式,“攒钱养老”、“积累为后”的消费心理,受传统消费观念和现实收入情况的制约,农民普遍缺乏举债消费的心理支撑,致使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缓慢。要引导农民破除小农意识,激发农民通过勤劳致富,换取生活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领略新的消费时尚,拓宽消费领域。三是培育农村服务性消费市场。与城市化进程对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服务性消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消费市场的主要增长点。要着重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逐步增加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支出,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档次。

上一篇:白话下一篇:快去洛阳的阅读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