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

2024-04-24

白话(精选6篇)

篇1:白话

白话的意思, 白话的解释

【词语】 白话

【全拼】: 【báihuà】

【释义】: 1指不能实现或没有根据的话:空口说~。

篇2:白话

【词语】 白话文

【全拼】: 【báihuàwén】

篇3:白话

目前, 学界鲜有专门论述有关晚清白话报刊的著作, 白话报刊的研究零散见于各新闻史学著作当中, 如方汉齐先生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和中国社科院的《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 部分期刊文献着眼于一些颇具影响力的白话报刊的个案研究, 如《中国白话报》、《安徽俗话报》等。学界较为注重白话报刊的受众研究, 白话报提供给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一个接受新鲜事物的渠道, 在这里他们可以获得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 但它的受众绝非仅仅只是底层群众, 还有比下层社会更广泛的实际阅读者, 这一点是研究者应该意识到的现实情况。虽然学界对白话报启蒙姿态褒贬不一, 但对白话报刊的启蒙作用达到共识, 认为白话报为开启下层社会的民智而创办, 体现了创办者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刘秋阳、万丽, 2009) , 后期白话报也被用于革命宣传。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新文化运动, 白话报刊大量出现且规模广, 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据方汉奇先生 (1993) 的叙述, “从1876年至1919年, 中国大约出版了200种白话报刊。这以后文言报刊逐渐为白话报刊所取代。一部现代新闻史已经成为纯粹的白话报刊的历史了。”这200多种白话报刊中创办最早的是《民报》, 1876年3月在上海申报馆创立, 这份通俗白话报的目标受众是妇女儿童、贩夫工匠之类人群, 目的是增加他们的知识和见闻, 但可惜受众的经济能力有限, 生活本已捉襟见肘, 更无法承担订报之需, 因此这份最早的白话报只在历史上昙花一现, 影响力甚弱。首次以“白话”命名和演绎的是1897年《演义白话报》, 甲午战争前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为鼓吹维新变法和实现“开通民智”的主张, 极力改革文体, 白话叙述越来越流行, 这也带动了白话报的迅猛发展。影响力最大的白话报是1903年创办的《中国白话报》, 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做舆论宣传, 为革命造势的有力武器。寿命最长的是《杭州白话报》, 它一度成为光复会的革命据点。发行量最大的是改良派知识分子创办的《京话日报》, 是北京地区首家发行量破万的报刊。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 白话报刊有了很大的发展, 革命派知识分子为扩大在贫民和新兵中的影响力从而更有力地进行革命宣传, 陆续在其他中小城市创办白话报, 如《武昌白话报》、《伊犁白话报》、《宁波俗话报》、《平湖白话报》等, 据蔡乐苏叙述, 从1899年到1918年这一段时间, 各地新创办的各类白话报刊不下170余种。

笔者将1876年第一份白话报刊创办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一些重要的白话报刊进行整理分析, 发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数量大, 根据方汉齐先生叙述, 晚清白话报共有200余中, 笔者整理发现, 至少有30余种报刊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二是范围广, 这数十种白话报发行地域之广是以往报刊不能及的, 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 而且还深入到南浔等镇一级区域, 甚至在新疆、西藏等边塞地区都有出版;三是时间短,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 如维新变法、民主革命形势的变化, 使得一份白话报的存活时间短暂, 其中最短的是《中国女报》, 只出了2期, 最长的《杭州白话报》出了近9年时间, 大部分白话报刊在创刊一两年内停刊;四是影响大, 对于身处社会底层的百姓而言, 白话报纸对他们的教育启迪作用明显:宣传西学新知, 宣传反帝反封的爱国思想, 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和革命的激情。

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 (1993) 认为, 中国白话报刊只用了30年就从诞生到蓬勃, 它的发展历程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政治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紧密相连。晚清白话报刊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启蒙和革命上, 首先是启蒙开民智。白话报受众专为民间而设, 定位于下层社会, 知识分子的视域从政治和社会的上层人物转移到常被忽视的平民大众, 这种视域的转换体现出办报主体对启蒙的重视, 希望开启民智的愿望强烈, 同时也表现出对下层民众的极大重视, 认清了他们在即将到来的革命中所能发挥的潜在力量, 白话报中宣传反对封建、崇尚科学的文章起到过相当巨大的积极鼓动作用。其次是为革命造声势,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扩展到下层社会, 这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有力作用, 它的大规模创办实际上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早期的思想解放运动, 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做思想和舆论准备。

关于白话报刊的历史功绩, 笔者根据前人的叙述和对白话报的整合研究分析, 总结出晚清白话报的主要四点历史作用。其一表现为中国报业的大众化) 发端。中国报纸的大众化并不是由类似西方的廉价报纸等商业报纸所引导, 却是由白话报所实现 (姚坦, 2007) 。中国报业的大众化是为政治量身定做的, 政治性是其根本属性, 白话报的创办目的已脱离传播信息的本质, 为配合维新思想深入和革命需要进行宣传, 最后转变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报纸的功能是宣传而非提供新闻。其二是推动了新史学的发展。从表述上看, 白话报刊推动了史学表述形式的大众化, 白话报刊历史文章与“新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刘肖兰, 2007) ;从内容上看, 晚清白话报刊大量刊载历史文章, 体现出强烈的现实感, 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白话报刊是新史学的赞成者, 新史学思潮激烈批判“君史”, 大力提倡“民史”, 要求史学反映社会、服务社会, 民众在接受白话报刊启蒙的同时, 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新史学思想。看晚清白话报刊, 以通俗的语言传播历史知识, 对于推进“民史”思想及历史学从庙堂之上走向社会下层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它最终启导了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白话文, 采用为大众易于接受的历史演义体的“通俗史学”。其三是推动晚清时期白话文运动的深入和通俗文学, 特别是传记文学的的发展。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是由维新变法孕育而生的, 维新派知识分子认为, 只有开通民智才能使国家富强。要开通民智, 受众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 即人人通晓文字才能阅读报刊。中国历史文化悠久, 长期以来形成书面语和口语的分离, 文、言存在的非一致性是导致下层群众获得新知的最大阻碍, 因此只有“废除文言、推行白话”才能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显然白话文是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的共同语言, 是大众传播的工具, 打破以往报刊文言化的模式, 这样作为宣传民主自由的知识分子才能够真正与他们想触及到的社会大众进行互动, 推动新闻传播角色平民化。同时, 新闻题材也逐渐多样化, 这种文体样式的多样化源于语言的大众化与互动感。这一时期传纪文学获得了新发展, 具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传纪《大禹传》、《文天祥传》、《郑成功传》, 为紧密配合革命斗争的宣传需要, 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新闻语言要通俗, 创新言论写作是报纸通俗化的第一要求, 白话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的, 这一语言形式上的文学创作来源主要是传统白话的通俗文学和中国古代的“俗文学”资源。白话文促进了白话文学的发展, 为中国文学语言现代转型提供了条件。最后是思想解放, 推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晚清白话报刊是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前驱, 辛亥革命时期大规模创办的白话报刊不仅促进了报刊自身的发展, 也为报刊文体白话化做了充足准备。胡适主张“白话成为一切文学的惟一工具”成为新文化运动发展成熟的标志, 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更广泛的普及和深入。

摘要:本文以晚清白话报为分析对象, 将其社会功能和历史功绩作为基本框架, 从白话报刊创办人启蒙和革命的主观意图出发, 探讨白话报在教育和宣传方面的社会功能, 并对白话报刊的历史功绩做出新闻学、史学、文学和社会运动四方面的叙述, 客观评价晚清白话报刊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的贡献。

篇4:古白话与近代白话文运动

文言文和古白话,是古汉语的两个分支。“文言”这个词最早见于《周易》,相传是孔子所作《易传》中的一种,其主旨为阐说《乾》《坤》两卦的象征意蕴。因文言有“华美之言”义,后来就用于指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书面语。“白话”的名称出现较晚,“白话”中的“白”是从戏剧中“说白”的“白”而来,后来用于指在秦汉以后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书面语。

汉初以后,各代文人的书面语仿照前人的词汇语法和行文风格,成为一种脱离口语的特殊书面语,即文言文。文言文的这一词汇和句法系统定型后,已成为一套根深蒂固的表达习惯,基本上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文言文在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是“大传统”。古白话作为一种与口语基本一致的书面语,则匍匐于文言文之下,处于边缘的位置,被视作“小传统”。根据它们与口语的关系,这两大系统也被称作“超语体文”和“语体文”。白话就好比野丫头的语言,生动直露,质朴通俗;文言则是不断精雕细琢,趋于典雅,类似于凝固成型的蜡美人。两者各有各的行文习惯,一部分词汇和句法有独占性,不通用。就通常的情况说,文言和白话的界限总是泾渭分明的。

古白话语体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始自汉魏,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演变,渐于成熟。汉代浑朴真挚的乐府民歌,唐代用来讲解佛经故事的“变文”、禅宗“语录”,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以及元代之后大量的散曲、杂剧、弹词等说唱文学,都属于古白话系统。“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中“饰小说以干县令”,指当时游说诸侯的言辞,后来成为一种口传文学形式,具有故事性的口头表演性质。它由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和史传小说到唐代的传奇,再由宋金元的话本小说到明清的长篇小说,语言上反映出文言到白话的演变。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说书人也称作说话人。“话本”的“话”指事件、故事,同时也是用口语讲事件、故事,所用语言不是文言,而是活生生口说的语言。宋元以后,部分理学家语录和司法文书也有用白话写的。元代蒙古族统治中国,其诏书敕令都是先用蒙古语写成,然后译成汉语白话,形成“白话讲章”“白话公牍”。这一文化政策客观上对汉语书面语由文言向白话的演变有着深远影响。在元代,现代汉语常用词的62%已经出现,明清时则达到72%。古白话词汇量的不断积累,为近代书面语系统的质变奠定了基础。

古白话的兴起跟佛教大有关系。从汉代开始,佛教两千年来在民间传播流行,宣传教义的佛经自然也倾向于通俗。为了便于教说大众,僧人在翻译佛典时,往往不加文饰,但求易晓,大多用口语或接近口语的语汇,内容也和日常生活以及百姓熟知的寓言传说相联系。据吕潋《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统计,保存至今的汉译佛典约1840部,5700余卷,有5000多万字。而佛经文学用语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文言的新型书面语,反映的主要是南北朝以前口语的白话文。汉译佛典的词汇系统有大量的外来成分和外来影响,主要表现在出现了一些新词新义以及词汇的双音化。例如,用来表示时间概念的“过去”“现在”“未来”,还有“信仰”“觉悟”“法宝”“平等”“照明”“洁净”“家室”“共同”等复音词。佛典采用的是一种便于记诵的、讲求语言节拍字数但不押韵的特殊文体,因此汉译佛典词汇的双音化程度远比同期其他文献要高。如南齐求那毗地译的(《百喻经》:“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见他头陀苦行山林旷野冢间树下,修四意止及不净观,便强将来于家中,种种供养,毁他善法,使道果不成。”唐代和北宋的禅僧们注重顿悟,一般也反对雕琢语言,提倡用白话说法,而且喜欢临场生智,即兴发挥,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思想。流传下来的禅宗语录即是一种白话文体,记载了禅师的言语和行事,含有很多俚俗口语的成分,淳朴清新,如“活泼泼”“圆坨坨”“一点浮云过太虚”等。《应庵录》:“牛从窗棂过,两角四蹄悉皆过了,唯尾巴过不得。”《峦庵录》:“全身卧荒草,狐狸咬尾巴。”《景德传灯录》有“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这里有祖师吗,唤来与我洗脚”。借助于佛教经典的尊严,白话多少抬高了文学地位,留下的种子在以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历代流传下来的民歌、谚语和部分诗词散曲,语言接近口语,生活气息浓厚。早在汉代,乐府民歌已经出现了一批新鲜的口头词语,显示了白话文的萌生。如《十五从军征》中的“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孔雀东南飞》中的“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包括《古诗十九首》《江南可采莲》《陌上桑》《上山采蘼芜》等民歌,皆是如此。《史记·淮南横山列传》里引用民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汉书·货殖传》中有谚语:“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曹操向乐府民歌学习,用旧曲作新词,他的《短歌行》,语言自然,有白话色彩。南北朝时,北朝的民歌《木兰诗》《敕勒川》语言朴实明快,感情豪放。南朝虽崇尚华丽的文辞,民歌夹杂着当时的白话却很好懂。如《西鸟夜飞》:“日从东方出,团团鸡子黄。夫妇恩情重,怜欢故在旁。暂请半日给,徙倚娘店前,目作宴瑱饱,腹作宛恼饥。我昨忆欢时,揽刀持自刺,自刺分应死,刀作杂楼僻。阳春二三月,诸花尽芳盛,持底唤欢来,花笑莺歌咏。感郎崎岖情,不复自顾虑,臂绳双人结,遂成同心去。”

唐代的《竹枝词》也是民歌,为里中小儿歌唱,刘禹锡、白居易均有此作品传世。唐诗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也采用了好似说话的语体,如王之涣的《出塞》、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杜牧的《山行》、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等。杜甫的“三吏”和“三别”,用实在的口语、实在的白话,表现了民间的实在痛苦。当时诗僧王梵志写的白话诗很风行,代表了唐代的通俗诗派,乡村学堂的小学生还用他的诗作习字课本。他的诗明白如话,好比与人谈心话家常,如“吾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歇。邀游自取足,谁能奈我何”。有的蕴含着日常生活的哲理,如“黄金未是宝,学问胜珠珍。丈夫无技艺,虚活一世人”,有劝世的意味。诗僧寒山、拾得受其影响,也多以白话入诗。宋诗中也有不少具有白话色彩的诗作,如苏轼的《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朱熹的《观书有感》等,皆通畅上口。词是五代宋时的歌曲,吸收了较多的口语成分,语言也基本上是白话的。如李煜的《乌夜啼》《虞美人》,李清照的《声声慢》,辛弃疾的《清平乐》《丑奴儿》,皆是代表。苏轼的一首《猪肉颂》更是让人啧啧称奇:“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大文豪用轻松自在的白话风格描绘了“东坡肘子”的烹饪艺术,也表现出他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适意心情,生活情趣盎然。

元代散曲来自民间,写闺情别怨,写儿女情长的意态,写无可奈何的叹息,写称心快意的满足,语言清新活泼,往往妇孺能解,反映了当时的口语。如关汉卿的《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马致远、白朴的元曲作品也是如此。

乾隆末年刊行的《霓裳续谱》,收有西调、杂曲数百首。作品歌词婉转、清新生动。如《寄生草》:“潆淞雨儿点点下,偏偏情人不在家;若在家,恁凭老天下多大。劝老天,住住雨儿教他回来罢。淋湿了衣裳事小,冻坏了情人事大。常言说:黄金有价人无价。”“情人送奴一把扇,一面是水,一面是山。画的山,层层叠叠真好看。画的水,曲曲弯弯流不断。山靠水来水靠山,山水若要离别,除非山崩水流断!”蒲松龄写过十几部鼓词,完全用的白话韵文,演成通俗的曲子。如《磨难曲》,是根据《聊斋志异》的篇目《张鸿渐》改编的,里面写了百姓在大旱之年逃亡的凄惨景象:“一担筐,一扇瓢,上羊肠,路一条。未曾举步泪先掉。半世生长一块土,今为荒年一担抛。这回生死也难料。待要在家中守死,那管家枷打难招。”灾区的百姓流离失所,辗转他乡,惨不忍睹。

有些清代的民歌揭露了等级社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如《春夏秋冬四季天》:“春夏秋冬四季天,有人穷苦有人闲,不论好和歹,都要过一年。春日暖:有钱的,桃红柳绿常游戏;无钱的,他那里天明就起来,忙忙去种地。夏日炎:殷实人,赏玩荷池消长昼;受苦人,双眉皱,挑担沿街串,推车走不休。秋日爽:有力的,登楼饮酒赏明月;无力的,苦巴竭,庄家收割忙,混过中秋节。冬日冷:富贵人,红炉暖阁消金帐;贫穷人,在陋巷,衣单食又缺,苦的不成样。一年到头十二个月,四时共八节,苦乐不均匀,公道是谁说?世上人,惟白发,高低一样也!”这首民歌运用对比手法暴露了不公道的社会现实,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清代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在民歌中占据主要的地位。如《喜只喜的》写男女缠绵的爱情,率真而又朴实:“喜只喜的今宵夜,怕只怕的明日离别。离别后,相逢不知那一夜!听了听,鼓打三更交半夜,月照纱窗影儿西斜,恨不能双手托着天边月。怨老天,为何闰月不闰夜?”有的写追求婚姻自由,反抗封建礼教:“脚踏板凳手爬墙,两眼睁睁望情郎。昨日为郎挨了打,虽然挨打不丢郎。”有的写男女相思:“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攀槐枝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有的谴责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十八女儿九岁郎,晚上抱郎上牙床,不是公婆双双在,你做儿来我做娘!”也有用双关语表达爱情的情歌:“妹相思,妹有真心兄也知。蜘蛛结网三江口,水推不断是真丝。”

明清小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些小说的语言也标志着古白话进入成熟阶段。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白话小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些小说保存了当时大量的口语资料,反映了古白话的概貌。《水浒传》的语言尤为通俗,其中的对话多为市井三教九流的语言,许多民间俚俗词语常常随人物的情感脱口而出,充分表现了生活语言的精妙。如第一回写洪太尉误走妖魔:“那大虫望着洪太尉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托地望后山坡下跳了去。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中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又如第二十八回武松来到牢城营后:“只见那个人走将入来,问道:‘那个是新到囚徒武松?武松道:‘小人便是。差拨道:‘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武松道:‘你倒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金银有些,留了自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没地里倒把我发回阳谷县去不成?”《水浒传》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成功的白话长篇小说,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顶天立地的人物形象,以史诗般的笔触征服了无数读者。因此,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运动中,把它当作白话文的范例。

《西游记》的语言离奇幽默,基本上是白话口语。如第一回:“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又如第七十四回:“话表三藏师徒们打开欲网,跳出情牢,放马西行。走不多时,又是夏尽秋初,新凉透体,但见那:急雨收残暑,梧桐一叶惊。萤飞莎径晚,蛩语月华明。黄葵开映露,红蓼遍沙汀。蒲柳先零落,寒蝉应律鸣。三藏正然行处,忽见一座高山,峰插碧空,真个是摩星碍日。长老心中害怕,叫悟空道:‘你看前面这山,十分高耸,但不知有路通行否。行者笑道:‘师父说那里话。自古道,山高自有行路客,水深自有渡船人,岂无通达之理?可放心前去。长老闻言,喜笑花生,扬鞭策马而进,径上高岩。”超人间的情节加上优美的语言,妙趣横生,兴味无穷,以至于老少咸宜,中外欢迎。明清时期的白话小说,成为近代白话文运动重要的传统资源。

清代有些书信用当时的口语,如当面说话一般。如文化名人郑板桥的家书,语言亲切自然,家常款款道来。“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人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走错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久恃。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罪大莫过。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他针对当时世风日坏的现象,有颇多愤激语,重农而尊重农民的感情却深沉而真挚。郑板桥有着关心民间疾苦的心肠,如《渔家》一诗:“卖的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表现了对贫苦渔民的同情与关怀。

当时也有些笑话是用口语写成的。清代医家石成金,金针度人,笑话醒世。他撰写的笑话集《笑得好》,取居家寻常之事,以浅近俚俗的语言叙述,轻松逗人。如《皇帝衣装》一则:“一乞丐从北京回来,自夸曾看见皇帝。或问皇帝如何装束,丐曰:‘头戴白玉雕成的帽子,身穿黄金打成的衣袍。人问金子打成的袍服如何作揖,丐啐曰:‘你真是个不知世事的,既做了皇帝,还同那个作揖?”署名“游戏主人”的《笑林广记》,是笑话书的集大成者,语言风趣,文字简练。如《追荐》一则:“一僧追荐亡人,需银三钱,包送西方。有妇超度其夫者,送以低银,僧遂念往东方。妇不悦,僧以低银对。即算补之,改念西方。妇哭曰:‘我的天,只为几分银子,累你跑到东又跑到西,好不苦呀!”这些轻松逗人的笑话,锋利的言辞折射出世态百相,强烈的喜剧效果具有劝世的意味。

胡适根据早期的写作经验,谈到过白话小说对他的影响:“我的家乡土话是离官话很远的;我在学校里学的上海话也不在官话系统之内。我十六七岁时在《竞业旬报》上写了不少的白话文,那是我刚学四川话。我写的白话差不多全是从看小说得来的。我的经验告诉我:《水浒》《红楼》《西游记》《儒林外史》一类的小说早已给了我们许多白话教本,我们可以从这些小说里学到写白话文的技能。所以我大胆地劝大家不必迟疑,尽量的采那些小说的白话来写白话文。其实那个时代写白话诗文的许多新作家,没有一个不是用从旧小说里学来的白话做起点的。那些小说是我们的白话老师,是我们的国语模范文,是我们的国语‘无师自通速成学校。”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佛教文学也开始自己的现代转型,从批判“不立文字”到倡导“不离文字”,提出“力的文学”“人间文学”“语体文学”的主张。大醒法师指出:“在学习的时候,文言白话两种都要练习,上自经论的翻译,史传的记叙,著述的解说,下至现代议论的名作等各种佛学的文学作品,都要把它读得通,弄得懂。至于写作,我以为在现在就要谈现在,现在只有语体文最为适用。佛学重于体用双彰,惟有用现代的语体才能三根普利。”那些重视僧伽教育和宏化社会的佛教刊物开始纷纷鼓励白话文写作。一些佛教诗人努力向新文学诗人学习写作白话诗,如云僧的新诗《贪底力》,用“巨大的火车头”“大火把”来比喻“贪”这个抽象的佛教名词;性初的《老马——拉车》,运用象征手法刻画老马“拉着那笨重的车身”“向前极力地挣扎”“头埋在地下”,表现佛教徒在艰难竭蹶的状况下为佛教复兴而忍辱负重、精进不已的大愿力。还有许多反映普通僧众日常生活与悲欢离合的白话小说,如署名德的《我的师兄》,憨僧的《我忏悔啦》,照真的《黑暗中的眼泪》,自强的《悟禅》,等等,以写实的态度关注小人物的情感与命运,显然受到五四时期“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理念的感染,不仅富有人情味,而且真正体现了走向下层与民间的现代精神。佛学家黄忏华的白话散文《夜的静美》,记叙夜间景色所引发的瞬间的自然体悟,精美雅驯。

回眸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转型,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频繁的外族入侵和剧烈的内部动荡,触发了强烈的变革意识和严重的革命冲突,使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完全对立的模式,这也影响到了文化领域的变革。求“新”与求“变”是中国文化走向现代的主要特征,只有热忱拥抱新文化,勇于变革旧文化,才能吐故纳新,焕发光彩。

篇5:寿康宝鉴白话译文

译者:在家菩萨戒弟子明寂 绪言

第一章.《寿康宝鉴》序言汇集—第一节.前言

第一章.《寿康宝鉴》序言汇集—第二节.《寿康宝鉴》序 第一章.《寿康宝鉴》序言汇集—第三节.重刻《不可录》序 第一章.《寿康宝鉴》序言汇集—第四节.《不可录》敦伦理——序 第一章.《寿康宝鉴》序言汇集—第五节.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第三章.戒淫“事与理”,“案例”荟萃—第六节.戒淫止色《福善案》集锦 第三章.戒淫“事与理”,“案例”荟萃—第七节.贪淫好色《淫祸案》集锦 第三章.戒淫“事与理”,“案例”荟萃—第八节.《悔过案》集锦 第三章.戒淫“事与理”,“案例”荟萃—第九节《同善养生案》集锦 第三章.戒淫“事与理”,“案例”荟萃—第十节.发誓持戒

第三章.戒淫“事与理”,“案例”荟萃—第十一节.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 第三章.戒淫“事与理”,“案例”荟萃—第十二节.保身广嗣“要义” 第三章.戒淫“事与理”,“案例”荟萃—第十三节.辟《自由结婚邪说》文 第三章.戒淫“事与理”,“案例”荟萃—第十四节.《不可录》纪验

铁般埋没地下,不为人知。纵然遇到,神昏眼拙,不识是宝。偶尔翻翻,自言自语:‘什么宝贝?看不懂。’或云:‘什么宝贝?断我世间唯一这点儿嗜好和乐趣,一边待著去吧!’随手一扔,打入冷宫。

末学几个月以前,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网站下载了【寿康宝鉴】原文,初看时,真是马马虎虎,心沉不下来,感觉读古文似乎有些不习惯,所以就没有认真去读,甚至没有把它与印光大师联系起来,于是就随意把它存在了电脑里。后来,末学于2005年9月份,偶然一次机缘,再一次打开了【寿康宝鉴】原文,或许是诸圣先贤冥冥中加持的结果,这次细读,居然眼前豁然开朗,如视珍宝!….什么?原来此书是印祖增订的?…世间,有

么自己少年时代的所见所闻,都是负面的,都是邪知邪见?人生有多少的遗憾!又有多少的无奈!…恳请读者自己去读吧。

我知道,我身边有人,急需要看这部宝书,这部宝书能说明其离苦得乐。同时,我也知道,直接送其原文,一定很难看懂。为了我身边的人,为了我周围一切与我有缘的人,为了整个社会苦难的大众,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尽我所能,把这部宝书,重新写成让绝大部分现代人都能看懂,都能受益的一部真正宝书。这种写作,称不上是百分之百的古文“翻译”,当然,也不是“编译”,总的原则就是:“忠实原文,意思不错,条理清晰,情节真实,难懂之处,力求“意译”,略加深解。力争言语,通俗规范,以利益现代人为主要目的。”当末

也可以不必照著原文来排,原著的原貌可以不予保留。但是在流通时,也应该考虑把“原著”附上。否则,在没有原著参照的情况下,在将来的流通中,随著时代的变迁,原著的原貌,会越来越离谱,以至于面目全非,这样就不能利益后代人,甚至,当代人也很难得到全部利益。鉴于这个原因,末学考虑再三,以保持印祖所增订古文【寿康宝鉴】的原貌为目的,以利益现前社会大众为宗旨,决意此书“书名”,依然定为【寿康宝鉴】。其中,第一部分是译文,起名:【寿康宝鉴】现代全译;第二部分是原文(摘自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网站),起名:【寿康宝鉴】原文。译文与原文一起印刷流通。

鉴于末学,心智未开,才疏学浅,译文中肯定有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愿诸佛菩萨,原文,原文译文,同时流布,印刷书籍,莫图便宜,品质第一,功德无量。

在家菩萨戒弟子明寂谨撰

西元2005年农历11月15日

【寿康宝鉴】现代全译 第一节.前言

人,生于父母,源于色欲。因此,世间人,无论男女老少,尊卑贫富,个个都有很重的“欲心”及“好色”习性。然而,有关色欲的利与害,现代人一是少知少见,二是不够重视,稍有不慎或不知节制,轻者,多生疾病、怪病;重者,为此而损伤了性命。中国古代圣君

1而误损性命的人,很多很多,只是大夫医生碍于“亡者”的面子,而另找其他死亡原因,搪塞了事。(比如,有很多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于半夜淩晨过世,一般大夫都断定死于心脏病,如心肌梗死等等,其实,多半这样过世的人,当晚必有房事!——注)真是可悲可叹到极处了,世人不能不警惕!

笔者不才,世间阅历几十年,亲眼见到和听到的此类人间悲剧,颇多颇多。禁不住悲从心起,发愿募捐钱财,印刷此书,愿同道人,天下苍生,皆因得此书,蒙受教诲,个个得“健康无病之体”,人人获“如如南山之寿”!愿得此书者,要起悲悯之心,家人眷属,亲戚朋友,同志同事,使用善巧方便,务必使各个详阅,辗转流通不止,千万不要辜负了天下

3所求莫能得。换句话说,他们一心所企盼的“长寿健康,多子多孙,家道兴隆,吉星高照”等,到头来一样也没得到;而一心不想要的“多病短命,后继无人,家道衰败,凶神光顾”等,居然莫名其妙地不期而至。所谓,“种瓜”想“得豆”,没有这样的道理。“好色贪淫”的果报,就是“多病短命,后继无人,家道衰败,凶神光顾”,这是天道,所以,造做邪淫邪行而企盼得到“健康长寿,子孙兴隆,家道兴旺,吉星高照”,一无是处!这些人,迷惑颠倒,可怜至极!

放下那些纵情花柳,常常出没于娱乐场所而又祈求“富贵,智慧,长寿,无病”的人不说,既使是“合法夫妻”关系,若平常不注意操持,不晓得“时节、忌讳”等等,也必导致“损

5而印光(印光大师自称——注)将此书再次增订,起名【寿康宝鉴】,并决定重新募捐,再版《不可录》,以广泛传播流通于社会,缘起于一件不能自我原谅而又痛心疾首的事件。

印光的一个在家学佛弟子,名:罗济同,四川人,年46岁,在上海从事于船舶运输商业。性情忠厚,为人老实,并深信佛法,与关絅之等学佛同修联合组办了“净业社”。民国12年至13年间(1923~1924年),常常发心,想到山上寺院(浙江舟山普陀山)皈依三宝,因俗业所缠,未能如愿。民国14年,得病,腹部膨胀数月,几乎病危,中西医治疗均无效。到8月14日,在清算药费时,发觉数额很大,济同随赌气说到:“我纵然现在就死,也决不再吃任何药!”罗先生的小妾十分焦急,在佛前至诚祷告,发愿:“愿从此终身

7有把话向罗先生挑明,所应慎重的事就是指“夫妻房事”。到了9月底,印光在上海功德林开“监狱感化会”,当时,罗先生也在场。会散后,有10余人留下吃饭,这时罗先生过来与算帐先生(会计)说了几句话就走了。印光见他面色极其难看,如同死人!印光知道,罗先生必是“犯房事”所致!内心非常后悔,当时只说“父母只惦记其病”,没有把所“惦记”的意思直接说明,以至于旧病复危!于是就想马上写信,从信中警示他“切戒房事”,并深明其利害因果。10月初6,印光回到山上,即给罗济同寄了一封信,详细陈述了“犯房事”之利害。然而为时已晚,不几日,罗先生过世的消息就传到了山上。临终时,关絅之等居士赶往助念,罗先生是否能往生西方,不得而知,但不至于堕落“三涂”。

9算印善书布施,印光全部拿来印【寿康宝鉴】,以拯救青年男女于未危之时,同时,用罗济同之死案例,令现在、未来一切有缘阅读此书的人,知所戒慎,知其利害,并辗转流通,辗转劝诫,如此辗转不滞,企盼举世之众同享长寿康宁,使世间“鳏、寡、孤、独”之苦况,日益减少。果能如此,则罗济同一人之死,企盼能换来世间一切人都得健康长寿,那么,罗济同之死,将功德无量,丈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济同必当常揖世间,永脱六道轮回之苦,投生于极乐世界,做阿弥陀佛的学生,做清净海众的良朋益友。

孟子曰:“养心者,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人健康时尚应该知道节欲,何况大病初愈?孟子所教诲的主要意思是:

1而跳车,跌断一臂。此子本人是医生,很快就治好了。然而,凡伤骨者,百天内,至少几十天之内,不能有夫妻房事,俗说,不可近女色。该子不懂此道理,其臂表面上好了,实际上内伤未愈,随回国为母做寿,夜与妇宿,第二天就死在家里。此子非常聪明,而且马上就能行医,为人治病,造福一方,哪里知道,对于房事忌讳,懵然不知,以顷刻之欢乐,葬送了美好一生,真乃可悲可叹至极!

前年,有一商人,正值财运当头,头一天做买卖,赚利六七百元,非常高兴。第二天,从其小妾处,回到正妻家,妻子见丈夫赚钱颇丰,极为惊喜,随又行房。时值五月,天气很热,为了给丈夫解热乘凉,于是开电扇,备澡盆,又取冰水加蜂蜜给先生饮。二人无知,3房事,也是由于平时贪婪色欲,导致身体亏损严重,受其他病邪感触,间接而死。而只有剩下的一二分人,才是按照命运的节奏而正常死亡的。茫茫世界,芸芸人民,十有八九,因色欲而死!能不令人哀苦悲叹吗?这就是,印光要募印【寿康宝鉴】的真正缘由和目的。愿世间所有爱儿女者,为同胞兄弟姐妹创造幸福、防祸患者,都能发心印送,辗转流传世间。使人人悉知“房事忌讳”,以避免得怪病、成残疾、受灾祸,避免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废人,更重要的是,避免“误送性命”。

社会上,那些纵情花柳的人,多数是被邪知邪见,好色朋友和淫书黄毒所害,沉迷欲

以上所愿,都是印光长期以来,馨香祷告,佛前所企盼的。愿阅读此书者,共表同心,将此书随缘流传,广做布施,如此则人民幸甚!国家幸甚!

民国十六年丁卯月(1927年农历2月)春季

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第三节.重刻《“不可”录》序

7够看到此书而毛骨悚然,于惊恐怖畏的同时而缓然醒悟,遏制“色欲”于横流,恢复“天良”于将灭,从此,举世一切同伦,悉享福寿康宁之福,永脱贫病夭折之祸。此乃正是出版《不可录》之目的所在。

张瑞曾居士,准备出资重刻《不可录》广做布施,命我为此书再作序文,要求我直言不讳,深明阐述止欲戒色“要义”。

人在美色当前,欲心炽盛!“法言”、“异语”,“因果报应”这些话,皆难断其爱心,难止其欲念。如果当事人于此时作“不净观”想,则一腔欲火,当下冰消矣。

9少妇时,开始少妇“无血,也无长舌”,为什么“含舌藏血”,则生爱心?又为什么“流血吐舌”,则生畏心?

了解了这个道理,世人就当知道,凡所见到的一切天姿国色,若都当作“七窍流血、舌吐尺余”的“吊死鬼”想,又怎么会被色所迷?生,不能尽其天年;死,必至永堕恶道耶。

由此之故,如来教“贪欲”重的人,作以上“不净观”想。常常做“不净观”的人,不但能做到不犯邪淫,息欲戒色,保护自己的身命,而且能“断惑证真”,“超凡入圣”。世间男子,凡是遇到貌美娇柔,令生爱心的女子,当及时作如是观想:此美女不过是外面一张薄皮,光华

1我祈愿世人,能够醒悟过来,抛开“外面色相”而深度观察其内部所包之物。但厌恶其体内之多污秽,而放弃“薄皮”之少美!如此,则能共同出离“毁人之欲海”,而一起同登“觉悟之彼岸”。深沉于色欲之中的男子,当淫欲炽盛,而不能自制之时,但将女阴作“毒蛇口”想,作“把自己阳物送入毒蛇口中”想。如此一想,则心神惊悸,毛骨悚然,无边热恼,当下清凉矣。此文窒欲之简便法也。

释印光撰

第四节.《不可录》敦伦理——序

3姊、妹,自己早已内心怒起,真想扁揍此邪人一顿!换过来一想,自己怎么能见人之“妻女姊妹”,稍有姿色,心即妄起淫念,意欲污辱乎哉!?世间人与我,同为天地之子女,互为同胞。即是同胞,怎么能随意起不正念?对人的妻、女、姊、妹起邪念,就是污辱天地之子女,自己欺侮自己的同胞,这样的人怎么能自立于天地之间,而自称为“人”乎?

况且,夫妇之道,要遵从“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为五常。)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是因为人有“人伦”。人,如果要行“蔑理乱伦”之事,就等于以“人身”做“禽兽”事。身虽为人形,实则禽兽不如也!为什么?因为,禽兽不知道有“伦理”;人,知道伦理。知道伦理而复蔑伦理,明知故犯,这

明朝时,有一后生患好淫,不能自制。求问于王龙溪先生。龙溪曰:‘譬如有人,告诉你说:“此地此处有名妓,你可以花钱而遂愿。此时,你听从此言,马上欲火烧身,随即从事。可是,当你迫不及待地进到房内时,原来所见之“名妓”认识,不但认识,非是别人,居然是自己的“母亲”,或是自己的“女儿”,或是自己的亲“姐姐或妹妹”!此时此刻,你一腔欲火,一片淫心,能不能熄灭?’。后生答道:‘欲火顿息!’龙溪又说:‘由此可知,淫心欲火,本来是空!你自己认为自己有欲火,而且感到非常真实,其实不然,不是事实真相,一切皆空,才是真相!一个人,果然肯把世间一切女人,当做自己的“母、女、姊、妹”不但“淫欲恶念”无从而生,甚至连“生死轮回”也会因此而顿超!’

7民国十六年释印光撰

天下,极惨极烈的祸事,最大至深的祸事,一不小心就丧身殒命的祸事,而世间人多都乐于惹的祸事,不惜以身殉之虽死不悔的祸事,就是“女色之祸”。

抛开那些“纵情欲事,探花折柳,窃玉偷香,灭理乱伦,败家辱祖,恶名播于乡里,毒气遗于子孙,生不尽其天年,死永堕于恶道”的狂徒,姑且不论,即使是夫妇正常的夫妻关系,倘若一旦沉沦于柔情贪淫,由此而造成的意外死亡,其数量都无法计算。夫妻之间,本图房事快乐,突致死亡,以致于沦落为“鳏、寡、孤、独”,生活苦不堪言。造成这样的结果,多数都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决不是命该如此!所谓:“昵情床枕,自取其殃。”

9分是由于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然而世间还活著的人,无不把这些人的死因都归于“天命”。世间人怎么会知道,凡贪色而死者,都不是“命该如此”。顺“天命”而死的人,也就是说,命中该活多大岁数,就活到了多大岁数的人,都是居心清贞,不贪欲事的人。凡贪色者,都是在自残身命,自短寿命。你自残生命,怎么能叫“命该如此”呢?

至于依命而生,依命尽而死的人,不过十分之一二分而已。

由此可知,天下有一多半人都冤枉死于色欲。此祸之烈,世无有二,可不哀哉!?可

1夫妇正淫,前已略说利害,今且不论。至于邪淫之事,所谓邪淫,是指,与合法配偶之外的一切男、女,心生淫欲,进而身行其事者,统称邪淫。纵然是夫妇,若非时,非处,非地行淫,也是邪淫!不可不知。

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是用人身,行畜牲事;世间的正人君子和有福德的人,决定把艳女妖魅的勾引,妖姬的献媚,看做是莫大的祸殃而忿力拒之!拒色淫的果报,必然是福曜照临,皇天眷佑;相反的,世间的小人和福薄德劣的人,决定把艳女妖魅的勾引,妖姬的献媚,看做是莫大的幸福而痴喜纳之!其果报,必然是灾星驾临,鬼神诛戮,各种意想不到的灾祸随即发生。(世间发生的奇祸,如夫妇两人饭后散步于街道,突然被

3晨钟,发人深省。一心只想让举世同伦,共享福乐,各尽天年而后已。

当知此书,虽为“戒淫”而写,书中所讲的“义与道”,所述“经国治世,修身齐家,穷理尽性,了生脱死之法”也都非常详尽圆满。读者,若善为领会,神而明之,即:专心学习,深明其义,则左右逢源,触目是道。其忧世救民之心,可谓至深至切矣。因此,印光于民国七年,特刊《安士全书》板于扬州藏经院;民国八年又刻《欲海回狂》,《万善先资》二种单行本;民国十年又募印缩小本《安士全书》。计画筹备印数十万册,偏布全国。但因“人微德薄,无由感通”只印了四万册而已。而中华书局私印出售者(为牟利而私印),亦近二万册。杭州、汉口,也有人仿制排版,所印之数,当亦不少。兹有江苏太仓,吴紫翔居士,5而得安宁久远。因止色戒淫,使“秽德”转为“懿德”,“灾殃”变作“吉祥”。最终毕竟不花一分钱,不劳一点力,而得此美满之效果。世间仁人君子,善良之人,想必“当仁不让,而乐为之”也。上述止色戒淫之大义,以奉献社会及同仁。

附录:《懿德堪钦》元朝,秦昭,扬州人。二十来岁那一年,准备到京城游玩。上船后正要开船,他的朋友邓某人,赶来为其持酒送行。正在喝酒间,突然有一绝色女子也到了船上,邓某令该女拜见秦昭,并介绍说:‘此女原是个女仆,我为京城某部某大人所买,将做小妾。想乘君之便,希望把此女帮我带到京城。’秦昭再三婉言拒绝不肯。邓某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这样固执,不就是一个女子吗,路上你若不能把持自己,此女即归你了,7昭之德行”。随后,前往秦昭处拜见。感慨地说到:‘阁下真盛德君子也,千古少有!昨日,我非常怀疑,对你不放心。真乃“以小人之腹”测“君子之心耳”,惭感无既!’

[批]:秦昭之心,若不是明了通达“人本无欲”之理,若不能尽守“天理人伦”之道德,与此绝色女子,日同食,夜同寝,经数十日之久,能无情欲乎哉?秦昭固为盛德君子,此女亦属贞洁淑媛。懿德贞心,令人景仰!因附于此,用广流通。

民国十六年丁卯

篇6:白话

白话bái huà[释义]

①(名)指不能实现或没有根据的话。

②(名)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书面形式:~文。

上一篇:创业的商业计划书模板下一篇: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拓宽基层消费维权途径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