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庄子》读书笔记

2024-05-12

于丹《论庄子》读书笔记(共11篇)

篇1:于丹《论庄子》读书笔记

于丹<论庄子>读书笔记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很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的这两个字。应该说,大家首先面临的就是利益的纷扰和诱惑,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面临着经济的问题,生存的困窘。

.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破利不容易,破名就更难了,有多少人可能不为利所惑,却为名所累。即使一个高洁之士,也希望名垂青史。

.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的。

.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人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一个人的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只有打破这种常规思维,我们才可能去憧憬真正的逍遥游。

.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当我们以世俗的小境界去观察事物时,常常会以眼前的有用和无用来进行判断。当你具有大境界,才能够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终于看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为什么从古至今,这个世界上总是充满了争斗?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人生的真正想要达到逍遥之境,需要打破我们的常规束缚,以一种逆向思维,把这个世间中看似天大的事,关于战争,关于政治,关于仇杀,关于恩怨,都把它看小了去,看作蜗牛壳里的纷争,看作电光石火的瞬间事。另一方面,把我们自主的灵魂放到无限之大。

.人生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灵魂生活,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的。

.丰子恺先生曾经讲过,人的生活可以有三重境界,分别主真、主美、主善。我们的物质生活是主真的。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有规则,有职业,要顺应很多很多的要求,但求真实而已。第二重生活是审美生活。这种审美是二三亲朋好友在一起听听音乐,品品诗词,完成一种文学的陶冶,艺术的享受。这一重生活是主美的,因为他完成了一个审美的过程。人生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灵魂生活,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的。

.生活的大道理,人生的大境界,有的时候,都是从生活中的最细微处去发现,去感悟的。.人需要看清自己的目的,看清自己的方向,看清眼前的权衡。

.要看到大境界,在于我们有没有安静的心灵,有没有智慧的眼睛。

.我们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人们可以从不经意的地方,从最小的细微处,看出精妙的大道理。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够从这些个细节里面,真正获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感悟。

.真正的大境界,用庄子的话说,叫做“旁礴万物”,要以凌驾万物之上,将万物融和为一体。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禀赋各异,将最终决定自己的眼界,决定自己的命运。

.道法自然,就是鼓励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你的历程,用自己的体验去开启你的心智。.天地无处不在,所以道无所不在。

.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去善待他人。.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有向外发现和向内观看的两种能力。向外可以发现一个无比辽阔的世界,向内可以发现一个无比深邃的内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没有弯路可言。

.人生的每一条路都是你必须要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的。

.一个人要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有一双灵魂的眼睛。

.从认识你自己,到倾听你自己,到涵养、孕育你自己,这是一个美好的人生历程。

.一个人真正的力量并不表现有某种卓越的才华,某种炫耀的技巧,而是一种和缓的凝聚力。.每一个都应该保有一颗平常心。

.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只有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才能正确地面对死亡。

.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生死之间不过是一种形态的转变。庄子之所以对死亡旷达,是因为他对生命的顺应,既然人生自古谁无死,那么死亡还有什么可怕?还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在这个生命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

.人的身体、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传承。对庄子来讲,思想是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也就是说要想知道死,先要懂得生。每个人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会完全不同。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在同一件事情里,不同的人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这是为什么呢?

.儒家与道家关于生死的观念,不尽相同。儒家追求“杀生而取义”,而道家强调“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两者殊途同归,都是让生命获得价值。

.庄子对于生命的态度,第一他不怕死,第二他绝不找死。

.抉择过多,人生之累相对也多。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坐吃山空,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

.只有内心安静、勇敢,在外在的气度上才能表现为处变不惊。

.大家互相扶助,才会其乐融融。

.现代人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而内心不变。如果我们没有内心的定力,就会随波逐流,丧失自我;便如果我行我素,桀骜不驯,又会被社会所不容。

.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人的本性是无羁无绊的,只有释放了人的本性,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人的本性,不应该被外物所役使,所左右。顺乎自然,就能获得人生的幸福快乐!.贪欲往往折损了人的本性,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一个人丢失了自己的本性,在疯狂地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灾难也会承之而至。人心应该是自然的,不应有很多刻意的羁绊和外在的雕琢。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

.人永远不要和自己已经获得的东西去较劲。

.每一个生命都要求得到尊重,也应该得到尊重。

.一个人真正的聪明,都不是作用于外在世界,而是静下心来,发现自己生命中最本初的愿望。.在纷繁喧嚣的世间,怎么样才能认清自己的心灵,发现自己的本性呢?庄子认为,只在保持内心的恬淡清净,以淡漠自然的态度面对,你就可以保持一颗健康的、恒久的心。

.面对生命,我们首先要有一种旷达的态度。这种态度会决定我们生命的质量。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当我们患得患失时,当我们心有所虑时,你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你心底的在乎与不在乎,你个人的经验系统,会决定你的生命效率。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会相信技巧。

.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生活的状态。

.真正的争斗,取得胜利,不在于勇猛,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德性。

.人做事要做得好,要穿越三个阶段:忘利、忘名、忘我。

.当我们忘却了一个一个人生坐标的参照,真正洞明自己的内心,我们会把握住人生独一无二的自己。

.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虽然表面各异,但本质却是相同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特的,崇拜偶像不如认清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别人。虽然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坎坷和不平,但无论是荣誉还是困苦,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庄子说“大道合乎自然”。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天地大道呢?大道无非是一种规则。我们每一个人年龄不同,境遇不同,学养不同,出身不同,走过的道路不同,经历的沧桑各异,所以每一个要符合天地大道之法,只有看自己的,而不能去看别人的。别人的经验也许你可以借鉴,但是真正要了解,要懂得的,只有自己的心。

.人生的大智慧是,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要总是锦上添花。

.整个的外在世界就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篇2:于丹《论庄子》读书笔记

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2、在这个世界上,技术永远不是最终的保障,人规避风险的理智,才是他根本的前提,盲目的激情,有可能出现无法返回的后果,好朋友间,应该以理性为先;

3、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每天的处世态度,都成为我们的镜子,想一想那些快乐的事情,去放大快乐的光芒,去抑制心中的不快,这就是一个朋友为你能够做的最好的事情,真正的好朋友,一定会是有分寸的,心里有三个原则:不要抢话说,不要有话不说,不要闭眼瞎说;

4、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它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朋友,是不断的放大他的光荣,而永远不去触及它的隐痛,这就需要有眼色;

5、更多一点沉默的关爱去了解别人的心,此谓之知人才谓之智;

6、人一生中的三个坎:少年截之在色,中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7、与其与他人都,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于丹《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2011.02.21

1、我们不缺宏大的理想,但缺乏到达的切实道路;

2、当每一个人已经习惯于自己的角色,在角色中欢欣的表演,认为这就是自己的理想,这是成功的职业,还有多少愿望受到尊重呢,我们在角色之外,还留有多大的空间,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呢;

3、成功的职业,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

4、表面看起来毫无价值的东西,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

5、多有外在的仪式,不过是为了一个内心的安顿;

6、不辱使命,这是士的最高标准,而言必行,行必果,则是最低标准;

7、思想的力量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力量; 于丹《论语》心得之“人生之道”2011.02.22

1、为己之学能够学以致用,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

2、30岁是人生和的阶段,30岁这个年纪,是在人生坐标中建立自信的年纪,很多东西,不该操心的不去操心,把眼前的事做好;

3、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于丹《庄子》心得之“庄子何其人”2011.03.01

1、真正能挡住人心的是他最看重的标准;

2、被名利在前面吸引,会陷入无事忙的人生循环,担当,是我们的社会职责;超越,是我们的生命境界;

3、人能够看清目的和方向是不容易的,只要我们让心静下来,真正就会有空灵之境;

4、只有用心,才能从细节里获得知识和感悟;

5、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终于可以开阔,由经历和悟性,最终决定了你的眼界;

6、动态是最好的平衡,感到心理失衡,那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未动,不要以想当然的价值观去评价世界万物; 于丹《庄子》心得之“认识自己”2011.03.02

1、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自己的赤子之心;

2、在我们的成长中,一定有某种潜能,从没被开发出来,其实每条路,都是需要你去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发现自己,并且得到了确认;

3、对自己的评估,只有内心能够做出准确的回答。于丹《庄子》心得之“境界有大小”2011.03.05

1、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们经常以一种常规的思维,束缚了自己的心智,而由我们的生活态度,决定了我们可怜的局限,这种局限,本来是可以打破,打破这种局限,我们才有可能憧憬真正的逍遥游,真正的逍遥,其实是无羁无拌的;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大眼光,就会抓住眼前的每一个机遇;

2、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处;

3、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4、把恩恩怨怨看小了去,把自己的灵魂,放到无限大; 于丹《庄子》心得之“总有路可走”

2011.03.06

1、一个人的成功,在于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位臵;

2、大于小的境界,是拯救我们内心的一种方法;

3、用辽阔的境界,让自己跟天地之间有更多的默契,获得更广的力量;

4、内心的力量,就是一种和缓的对人的凝聚。于丹《庄子》心得之“坚持与顺应”

2011.03.08

1、生命要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

2、只要内心安静、勇敢,在外在上,才能处变不惊;

3、顺应外在,就是懂得如何为人处世,所以,我们在说话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绝不夸大其词,也不乱传闲话。

4、使内心安定的第一步:身外;第二步,外物;第三步,外生;第四步,彻悟;第五步,见独;第六步,无古今,第七步,不死不生。

于丹《庄子》心得之“谈笑论生死”2011.03.09

1、生死之间,不过是一种形态的转变;

2、在生命中,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

3、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4、在人生有形的一生里面,他对他的看法,可以有全然的不同,人生这个形态,穿越的事迹是可以写出来的,但每一个人的判读跟他的质量是各不相同的,有限之生,可以活出的快乐,和对他的解读永远不同;

5、对生命的解读,只有问自己,我要做什么样的决断;

6、不怕死,不找死,这是人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

7、在生死的态度上,儒道殊途同归,那就是,让生命获得价值;

8、社会也是一个塔,每个人走进来,就意味着,要做塔的基座;

9、轻生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把自己像破衣服一样从高楼扔下去,另一种便是随意放任自己,不思进取;

10、抉择过多,人生之累也相对过多;在当下,不仅是抉择生与死,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心灵中,让多少有价值的生命,能够真正活下去,看见自己内心生与死的较量,看见我们可以活下去的那个希望,其实我们可以是在自己有生之年真正做到乐生,做到顺应,做到当下的快乐,活好每分每秒,真正到生死大限来临的时候,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对死亡说,我此生无憾,其实这是我们每一个凡人,可以企及的境界。

于丹《庄子》心得之“心态与状态”

2011.03.10

1、不去跟有限的时光计较一种达不到的目的;

2、有大见识的人学一件技巧就容易的多;

3、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状态;

4、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分相信技巧;

5、在生活中,技巧并不重要,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6、最后的争斗,不在于技巧,不在于勇猛,而在于德性;

7、只有打破一切世俗心,才能体会到世界的真意;

8、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上,摆在我们眼前的机遇和美味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以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去解读它,生命只是一段流光,流光在我们手中,绝对的时长不会有太多,我们每个人再善养生,也不可能满百,但是流光在手中的质量,却因人而异,这种质量并不一定像我们想象的知识越多、财富越多、官位越多,它就一定有更高的品质,恰恰相反,很多时候,返璞归真,用一颗天真的心去面对世界,让我们的生命,回到赤子的烂漫状态,我们的情怀可能开放,我们的心,真正像通过斋戒一样,可以破名破利,甚至达到浑然忘我,而忘我之境,视为天成,当一个人的生命,与大道自然合乎一体,我们会于天成之境中,体会到生命至真至诚的欢欣。

于丹《庄子》心得之“大道与自然”

2011.03.15

1、真正洞明自己的内心,就会把握住独一无二的人生;

2、总会有些人让我们羡慕,我们总想向别人学习,我们总想成为别人,但是我们能成为别人吗;

3、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虽然表面各异,但本质却是相同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特的,崇拜偶像不如认清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别人,虽然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坎坷和不平,但无论是荣誉还是困苦,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4、一切机会会来,一切机遇会走,一个人如果把自己迷失在物质之中,一个人如果把自己流失在世俗中,这个人就将本末倒臵。物质是一种利益,可以迷失我们的判断,世俗是一种言论,可以扰乱我们的价值观;

5、人怎么样不丧失,怎么样不迷惑,就在于我们把眼前的每一件事情看作终将穿越;

6、一切都会过去,我们身边一切只是过往,我们的生命穿越一生,追求的是当下的质量;

7、只要问一问,我最短的那块板在那里?人生,只有这种大智慧,才会是雪中送炭,而不是只会锦上添花。锦上添花是给别人看的,雪中送炭是为自己的;

8、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重要的,莫过于认知自己,以自己的生命合乎大道,这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很多的弯路;

9、在这个世界上,智力比速度更重要,判断力比技巧更高明;

10、不要过分的相信很多炫耀的景象;

11、多一些内心朴素自然的淡薄,少一些投机取巧的刻意行为,否则我们有可能会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迷失了自己;

篇3:于丹《论庄子》读书笔记

(1) 提出了政行二分思想的经典表述, 把政行分开的必要性与民治政府、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背景结合在一起考虑。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的第一章“国家的主要功能”中就明确地指出了:“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的行为, 既存在于对表达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 也存在于对执行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所以我们可以知道, 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 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 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 古德诺把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之为“政治”与“行政”。这一表述成为他的政行二分思想的核心理论基础。并且, 古德诺认为, 政治与行政的分开是必要的。为了证明这一点, 首先, 他提出了民治政府的概念, 民治政府实际上指的是多党制的政治体制。多党 (在美国主要是两党) 政治作为一种竞争性的政治, 政党依靠竞争性的选举获取掌权机会。把政治与行政分开, 既有利于通过竞争性的方式促进公共利益的表达, 把冲突限制在政治的领域内, 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又便于通过行政集权, 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因此政治与行政的分开是符合民治政府发展的需要的。而且政治与行政分开的程度与政府民治的程度是相关的, “政府的民治程度越低, 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和表达功能的区别也就越小”。其次, 政治与行政的分开与文官制度发展相互促进。古德诺成书的时期正好是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时期, 行政的发展通过文官制度真正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技术性领域, 从而使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原则得以贯彻。文官制度的发展又为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提供了保障, 改善了民主与效率难以兼得的局面

(2) 扬弃了“三分法”, 采取两分的手法使行政机构权利得到扩张。为了进一步阐述政行二分的思想, 古德诺对孟德斯鸠的“三分法”做了分析。他认为,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将政府权力三分为立法, 行政和司法的观点, 是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的。“这种把政府的功能分为三种而非两种的分法, 可能是由于孟德斯鸠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英国的制度进行研究的结果。在他著书立说的时期, 英国大概是当时文明世界中唯一在政府中把执行机构与司法机构严格分开的国家”。但是, 英国的法官是独立的, 并不意味着司法功能可以被单独划分为一种功能。因为在法院里, 实际上只具有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这两种功能, 而没有第三种功能。古德诺在理论上以两权分立而不是三权分立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整合, 确立了新的权力分立、制衡原则。这一划分明显的特色是行政机构权力的扩张:它不但固守了行政权力的阵地, 而且取得了“表达意志”的权力, 行政机关甚至获得了除立宪、修宪以外的所有领域内的立法职能。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甚至是对1787年宪法的一个否定。从而为其后来所提出的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行政思想奠定了基础。

(3) 批判了“机构分离学说”, 指出政治行政的分离在实践中是相对的。如果说古德诺对孟德斯鸠的政府功能三分法的批评还比较委婉的话, 那么, 他对孟德斯鸠的“政府机构分立说”的批评则是非常直接的。古德诺认为: “这一理论获得的赞同远远超出了它的作者认为适当的范围, 现已证明, 它的极端形式对任何具体的政治组织都是行不通的。美国的经验无可争议地表明了这一点”。因为, 政府在实际的运作中, 让一个特定的机关去行使一项特定的功能是不可能的。“被称为执行机构的机构, 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大量的制定法令权或立法权。另一方面, 以表达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 即立法机关, 通常又有权用某种方式控制以执行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对国家意志的执行。也就是说, 尽管人们能够区分开政府的两种主要功能, 但却无法严格地规定这些功能委托给哪些政府机关去行使”。 由此, 古德诺明确指出, 政治与行政的分立, 是功能上的分立, 不能把与这两种功能相对应的政府机关也进行分立。“把每一种功能分派给一个分立的机构去行使是不可能的。这不仅因为政府权力的行使无法明确地分配, 而且还因为随着政府体制的发展, 政府的这两种主要功能趋向于分化成一些次要的和从属的功能”。

(4) 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分离不是重点, 重点在与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可以说, 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发展理论才是古德诺对政行二分理论所做出的最具有独创性的贡献。古德诺将主要精力放在探讨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的路径上, 在考察美国行政活动运作基础上, 他分析了行政有效开展所涉及到的外部环境, 建立了一整套该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发展的理论系统。这里, 笔者着重谈一谈古德诺的协调思想中, 政治对行政进行适当的控制和他的行政适度集权化的思想的历史继承性与创造性。

①政治对行政的适当控制的历史创造性。威尔逊认为“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立的, 但政治无法自找麻烦地操纵行政管理机构”。他认为政治仅仅是起着指导和确立行政管理任务的作用。并且在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一书中, 主要阐释的是政治与行政的领域上的区别, 对于它们二者之间是否需要控制及如何控制并没有做出清楚的阐释。而古德诺却提出, 保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是达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的基础, 还提出了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必须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进行。他指出“这种控制扩展到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之间产生上述非常需要的协调为止。但是控制扩展的超出了这一限制, 它就会立刻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过分扩展这一控制, 还会妨碍有效地行使行政功能。因为在实施这种过分扩展的控制的情况下, 行政功能的行使就不会致力于执行一种已经表达出来的国家意志, 而是为了一个政党或社会阶层的利益, 致力于左右国家意志的表达了”。至于, 政治应该对行政哪些具体功能施加控制呢?他认为要从区分不同机构的行政功能入手, 不同行政功能包括有执行功能、司法功能、准司法功能 (如课税、具体规划、选举等) 、统计功能和半科学功能 (如专利事务管理、地质勘察管理等) 。他认为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应当限于对狭义的执行性机构进行, 其他诸如司法、准司法、统计和半科学性质的政治机构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而不受政治影响。对于执行性的官员只需要从属于政治, 保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 他们随政党共进退, 其余的行政官员应该是不受政治影响的常任文官, 以保证行政的效率。

②行政集权思想的历史创造性。古德诺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行政集权的人, 在他之前, 威尔逊曾经就提出这一思想“如果权力是集中在各部门的首脑和部门所属各机关的首脑身上, 那它就容易受到监督和接受质询。”但是他并没有对这一思想进行过多的阐释。而古德诺行政集权思想的创造性是从行政权发展的历史出发, 论证了“行政适度集权”理论的合理性。他指出:“国家行政体制从其一开始, 就包含着行政集权的萌芽”。而在城市中, “为进行必要的变革而迈出的第一步是使城市的行政集中和集权化”。

古德诺是在分析美国分权体系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行政适度集权思想的。美国是将三权分立理论贯彻得最为彻底的国家, 它不仅将国家权力作了横向的划分, 使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分立、相互牵制, 而且还使中央和地方分权, 从而大大地降低中央集权化程度。但是它却直接和间接地导致了政治与行政的失调, 造成了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 从而使国家意志的执行出现了问题。正如古德诺所说:“任何国家意志的表达, 在表达它的机关对它的执行没有控制的情况下都是一句空话。

然而, 行政体制的运转可能使真正的实践与理论恰恰相反。国家意志的表达可能委托给国家中央政府的一个机关。但是, 如果国家意志的实际执行委托给不受任何有效的国家控制的地方政治共同体的话, 这种地方政治共同体会通过运用其执行权力, 或者某种真正的非执行性的或修正的权力, 改变由代表整个国家的机关表达的国家意志, 以便使之适应被认为是地方政治共同体的需要”。古德诺提出, “当国家与地方政治共同体之间存在冲突的问题上, 地方自治政府倾向于牺牲国家利益, 因为它使国家意志的执行即使不是不可能, 也是非常困难”。但是, 地方共同体又不能完全不受国家的控制, “如果国家 (或州) 在地方自治政府行政体制中的唯一控制, 即立法控制被解除, 而又没有提供别的什么控制手段的话, 地方政治共同体就会脱离国家 (或州) 的控制”。于是, 中央便会因此而通过加强立法 (因为行政权在地方手上) 来限制地方权力, 保证统一。而一旦地方自治权受到侵害, 它便会使用消极的不执行权来对抗。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美国在保证区分地方与州的意志上相对来说是失败的”。

针对上述问题, 古德诺提出, 要改变这种状况, 便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因为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 才能达到政治和行政功能之间必要的协调”。 行政适度集权与旧的行政体制势不两立。古德诺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分开“一直到旧的美国行政体制被抛弃, 而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行政集权上时才开始。”而“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 才能达到政治与行政之间必要的协调”。在抛弃旧体制的基础上, 古德诺的民治政府方案就是:“首先, 在全国、州和城市集中行政权力”, 然后, “承认有那么一种政府功能, 就像司法的功能那样, 应该是不受政治影响的”, 当然在推崇行政集权的同时对与政治生活中的政党的要求就是“政党是一种政治性团体, 它必须受到公众的限制和控制”。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行政适度集权才能使政府与行政理顺, 行政适度集权是政府与行政走协调的第二条道路。不得不说, 古德诺的这一行政集权思想, 在美国当时崇尚权力分立的时代, 是具有其重大的历史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彭和平.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

[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于丹庄子读书心得体会

在于丹的《<庄子>心得》中,感触较深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内方外圆,一是“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庄子托孔子说,“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外化而内不化,要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而自己的内心却要一直坚持原则。这解决了一个问题,坚持原则和随外部变化是相辅相成的融合关系,而不是相对关系。只有能随外界变化而变化才能适应环境,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就会与环境冲突,而在无力瞬间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只能被环境慢慢侵蚀,被环境同化或者抛弃。而随外界变化并不是无原则的变化,而是在坚持内心原则的变化,适应环境才能更好的生活,即使要改变环境,也是体会到环境的基础上再做出的改变,而不是盲目的改变。对内坚持原则是不变的原则,否则就失去了自我。在坚持自我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环境。

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的思想是有限的,而世界/宇宙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思想去思考无限的世界,本身就是有局限的。有了广阔的境界,才能有更广阔的思想,才能用更广阔的思想去思考这个世界。庄子中举的例子就是以常人的思想无法去想象一个巨大的葫芦会有什么作用,因为他的思想局限在小葫芦的作用,去套用思考大葫芦的作用,当然无法找到合适的作用,而认为它是无用的。而我们不也是在用自己有限的思想去武断这个无限的世界,以为自己见识广阔,其实不过是井底之蛙。不断扩大自己的境界,才能认识到更广阔的世界。例如人生、宇宙……

篇5:于丹论语心得读书笔记

天地人之道是《论语心得》中的第一道,读这一道时,我的感触也是最大的。

我们现在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隆、事业成功的基础。但人的力量如此强大的原因,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达到完美结合的程度,结成一个整体,所以,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的内心的时候,他的强大,无坚不摧。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就是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的共同成长,仅此简单而已。读到这里,我想,在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只要你的胸怀无限大,许多事情就小了,原来如此,就是“忠恕”二字啊!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

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宽容。但是,真正做到宽容,又谈何容易呢?有很多时候,一件事情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老是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咀嚼中,一次又一次再受伤害。这就是孔子告诉我们的,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了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的心中充满幸福感。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这么简单。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要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要实现理想马上也要想到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叫“仁义”。

读完这一道,联想起生活中的自己,不禁羞愧万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自私、蛮横、无理、霸道,这跟书中相差了多远啊!我仔细的考虑了,我以后一定要做到宽容、关心爱护他人等。这样,自己的人生不是才会更完美吗?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道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以个民族的精神。

篇6:《于丹趣品人生》读书笔记

今夜,有幸邂逅于丹老师的新作――《于丹趣品人生》,读罢以后,心中感慨是自不必多说的,静思片刻,留下一声叹息,为红尘之客现世忙;一丝期冀,为难能可贵心之修;一缕憧憬,为心之所向人生趣。

红尘之客现世忙

早在两千多年的汉朝,司马迁就在《史记》中写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话语。而本书中,无论是白岩松的推荐序,抑或是正文的第一篇,都毫无例外地提及到了这个“盛行”天下已久的问题――人们在汲汲营营中,已经忘却了自我以及心灵的存在,物质与精神成反比地分隔,而大多数人还不知其害。

诚然,我们的GDP在稳步地增长,中国的经济也在世界经济中挺直了脊梁,我们的荷包愈渐充盈,可我们的幸福感却在缩水。

起初,或许只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开始,或许只是为了向往更好的生活,然而,当这一切都真正实现时,我们却无法说服自己安于现状了。我们开始为名为利而战,开始为了现世奔忙,我们还给这一切套上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忘却了最初的虔诚,遗失了心灵的自由。

一声叹息,为红尘之客现世忙。因为这样的形役是由我们自己亲手带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只有那炙手可热的权利与地位才可以让我们展颜,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于金钱的概念只幻化为数字,只能多不可少。我们总是感叹的忙与累是我们心灵的枷锁,让我们忘记了在奔忙中停留片刻,那种只有目的地而没有沿途风景的生活追求已无法让我们的心灵去旷野了。

难能可贵心之修

于丹老师通过一文一字告诉我们要“趣品人生”,但在此之前,我们可得学会感受山水,亲近自然,让心灵做好准备。而于我看来,这便是一种心灵的修行,而且是一种毫无压力的清修。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中国本就有一种轻逸的,一种近乎愉快的哲学。

这样的清修,便是一种哲学思想的培养。现实的压力总是来得那样的毫无征兆,而个人的愿望又是那样急切地想得到满足。我们嘴上或许都承认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偏偏大家都想做自己的主。如若这时,我们没有让心灵清修一番,又如何能做到在重重的压力下举重若轻的智慧地生活?

我们可以把压力当成是磨练心理承受力的方式之一,但是,清修的必要从来都不曾改变。因为,谁都是不愿久居压力与奔忙之下的,我们的清修不是逃离,不是躲于山水自然间不染世俗,而是学会把渺小的自己放在博大无边在自然的环境中,把紧绷的心绪放置在宁静的状态下,让山水入怀,让自己的生命浩荡。

登群山而开眼界,亲临水而涤尘埃;听鸟鸣而身心悦,观四季而养胸怀。我们不做隐士,我们的出发是为了归来,为了一个更从容且智慧的自己。

心之所向人生趣

当摆脱了现世的繁忙,完成了心灵的修行。我们似乎已经做好准备来享受人生的趣味。在书中,于丹用“茶、酒、琴”三物来推及人生之趣,从外物到心灵,层层荡涤我们的灵魂。

所谓人生之趣,绝不像奢靡的享受那般无知,也不似附庸风雅的做作。趣,本是世俗的产物,但却是可让人心情愉悦,尽享清欢,从那样的平凡中硬生生地透露出高雅。

趣,是真正的心之所向。品趣之时,我们不再伤春悲秋地缅怀着过去,不再心心念念地急盼着未来,踏实地着眼于当下,活在当下。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间,任寻地拈花十指,趁外物以游心。

篇7:论庄子的处世人格

庄子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以避世、顺乎自然和精神的独立自由为要义的。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都有它的社会、历史背景, 庄子处世的哲学思想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个人遭际有密切的关系。像其他知识分子一样, 庄子也是曾经有过济世抱负的, 消极避世和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是他对现实失望后为自己建构的一个虚幻的理想王国。在《庄子》中, 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欲用世的思想和有志不得施的怨愤。在《山木》篇中有“非遭时”之怨, 由于“非遭时”, 导致他穷困潦倒, 衣食无着。这里的是否“遭时”, 实际上便是古代士人所强调的“遇”与“不遇”, 或者说是否受到统治者的重用。如果遇到开明君主, 受到赏识, 他就会“遭治世不避其任” (《让王》) 。然而,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乱世, 这就决定了他无法行其道, 不能实现自我。从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 隐者, 是迫不得已而隐, 按王先谦的解释, 是“遭道隐之世, 不必自隐而已隐也”。 (1) 所谓的“时命大谬”, 便是“世与道交相丧”, 也即“邦无道”, 命背时乖, 在这样的乱世里, 如成玄英所说:“使圣人降迹尘俗, 混同群生, 韬藏圣德, 莫能见用, 虽居朝市, 无异山林。”此语道出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兼济不能的情况下而走向独善的苦衷。由于隐是不自愿的, 即使逃入山林或退耕田野, 他们也大多如李泽厚所说的“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 已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艺术意念”。 (2) 在中国历史上, 像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的隐士是很少的, 他们大多怀有“一朝出山”的希冀, 更何况那些以隐居为“终南捷径”的隐士, 就更不是真正的隐士了。王先谦说:“余观庄生甘曳尾之辱, 却为牺之聘, 可谓尘埃富贵者也。然而贷粟有请, 内交于监河;系履而行, 通谒于魏梁;说剑赵王之殿, 竟犹存乎救世。” (3) 此语即说他虽处贫贱困顿之中, 仍不忘结交王侯, 拜谒君主, 不泯救世之理想。

从上面所引材料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一, 庄子们的避世隐居, 是天下无道所造成的, 是社会、历史的大环境使然, 因此, 他们的隐居, 是违心的, 不是他们的初衷。若“遭世”的话, 就会“不避其任”。其二, 庄子们虽然做了隐士, 然而始终是“身在江湖, 心存魏阙”, 盼望着遇到治世与明君, 施展抱负, “与万物皆昌”。可惜的是, 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都有这样的梦想, 又都没能实现, 这实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上一代知识分子的用世梦想破灭了, 后一代的知识分子又产生新的梦想, 就这样, 梦想一个接着一个, 悲剧也一个接着一个, 前仆后继, 永不停息。正是这样的一个个梦想和悲剧, 构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奋斗史, 也写就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壮丽诗篇。

如上所述, 庄子的隐居避世, 完全是由于“天下无道”, 生不逢时。那么, 到底庄子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样的情形呢?当时正值混乱的战国中期, 礼崩乐坏, 战争频仍, 国与国之间互相兼并, 弱肉强食, 严重地破坏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延缓了社会的进步。孟子描绘当时的情形是:“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造成“道殣相望”、“饿殍遍野”的凄惨局面, 致使民不聊生。

为了摆脱隐居带来的物质方面的不自由, 庄子不得不在精神上去提升自己, 让自己变成一个“物物, 而不物于物”的精神贵族、这即是高蹈于物外, 或“外物”。不但“外物”, 更要齐生死、等是非, 一切顺应自然,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也正如《德充符》篇中所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 是事之变, 命之行也。”他把一切都看成是命中注定的、不可违背和改变的事, 这像一种让人们放弃主观努力的宿命论, 但是实际上, 这正是庄子的道家思想所体现的顺应自然的“天道”观, 这种“天道”是自然规律, 是万物生成之本。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都是它运行变化的产物, 是不可避免的, 你只有处之泰然、安之若命, 不必为之耿耿于怀。

摆脱污浊的环境、混乱的社会, 达到一种绝对的自由, 这是庄子所追求的人生的最高境界, 也即庄子的逍遥游。所谓的“逍遥”, 就是要人们摆脱周围的限制、束缚, 做到无所待, 无所依凭, 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绝对自由。在《逍遥游》中, 庄子所描述的大鹏, 虽然水击三千里, 扶摇直上九万里, 却要依风力才能实现;列子御风而行, 十五日后返回地面, 虽然飞得也很高, 仍要借助于风才能飞行。如果不靠风力, 能够搭乘天地云气, 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动力变化的法则, 云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间, 这样就不再受风的制约, 达到无所凭依, 获得绝对自由, 完全彻底地超脱红尘。这种逍遥游无疑是让人们进入一个幻想的境界, 用精神上的上天入地, 冲破时空限制, 逍遥自由, 来补充对现实失望的失落感和迷茫情绪。这实际上是庄子们的自我安慰, 自我陶醉。有的学者认为:“庄子游来游去, 无非是破‘成心’, 破独断论, 毫无神秘可言。” (4) 此说仅就问题的一个方面论, 亦深中肯綮;但笔者认为, 庄子的逍遥游, 不单指游心于观念世界, 打破是非观念的界限, 也指游身于客观世界, 如他坚辞楚王的国相之聘, 优闲地垂钓于濮水, 这才是真正的逍遥。只做内心的精神逍遥不算是真正的逍遥, 倒有点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 有自欺欺人之嫌。因为身是精神的载体, 身体逍遥不起来, 心自然也逍遥不起来。正如一个人掉进冰窟窿里, 他的内心感受必然是冷而不是热;如果他非要游心于观念世界, 打破对应范畴的逻辑限制, 硬要说热得受不了, 就非常荒唐了。这也是存在决定意识。所以, 我们说, 庄子的逍遥游, 不但指心游于无是无非的观念世界, 也指身游于远离是非、远离红尘的清静之境, 那就是像椿树那样, “树于广莫之野, 无何有之乡”, 这样, 什么东西都伤害不了它, 既可保全生命, 又可做到精神上的逍遥、人格上的独立。庄子辞去漆园吏不做, 在穷巷织履, 在濮水垂钓, 正是游身于清静之境的最好明证。

庄子的避世思想, 除了追求一种精神的逍遥, 一种生命的逍遥, 还肯定一种无生的逍遥。这种为了解脱而去否定生命存在的做法, 其实质则走向了虚无与幻灭。庄子认为, “人之生也, 与忧俱生”, “有人者累, 有于人者忧” (《山木》) , 在他看来, 无论统治别人还是被别人统治, 都不自在, 人只要活着, 就会有忧患存在;只有生命不存在了, 忧患也就没有了。所以, 庄子们就否定生的忧患, 肯定死的快乐。在《至乐》篇中, 写庄子之楚, 见空髑髅, 髑髅半夜来见庄子, 告诉他:“死, 无君于上, 无臣于下, 亦无四时之事, 纵然以天地为春秋, 虽南面王乐, 不能过也。”这就成了歌颂死亡与幻灭了。但从另一个角度讲, 这也是达观的表现, 达观到了“齐生死, 等福祸”、“无可无不可”的地步。

庄子认为, “人伦虽难, 所以相齿。圣人遭之而不违, 过之而不守” (《知北游》) 。也即是说, 这些人伦关系虽然难处, 圣人也要顺从于它, 与之相推移, 而不能相违背。

既然回到了现实中, 那么应该如何去“从其俗”呢?庄子提出了他的一套从俗之法, 即是“形莫若就, 心莫若和”, “彼且为婴儿, 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 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涯, 亦与之为无涯” (《人间世》) , 即是说, 他们无知得像婴儿一样, 我也照着做;他们无法无天, 我也无法无天。这简直到了毫无原则的地步。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两个极端处世人格。难怪闻一多先生称庄子为“中国历史上最古怪、最伟大的情种” (《古典新义·庄子》) 。之所以称其为“古怪”、“伟大”, 是因其思想境界已远远超出尘俗、不同凡响而登峰造极, 当其出世时, 可心游万仞、高蹈红尘;当其入世时, 则亦步亦趋、随波逐流。而他的入世随俗也正像《淮南子》中的大禹从俗一样:“禹之裸国, 解衣而入, 衣冠而出”。连大禹这样的圣人到了裸国, 也要脱得一丝不挂地随俗。可见, 若要生存的话, 随俗谁也不能免, 生存才是硬道理, 这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对人性的一种扭曲, 社会关系对人的异化。这种扭曲和异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且超出了一定的时空界限。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被扭曲, 个性被世俗所同化, 棱角被现实所削平, 直到现在, 作为个体的人, 生存的法则也要求他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否则, 他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被世俗所吞没。这不是庄子个人的悲剧, 也不是哪一个特定时代的悲剧, 这是带有普遍性的, 每一个具有批判精神、叛逆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悲剧。

只要有人类生存的地方, 个体与社会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会存在。而当这种矛盾产生的时候, 或者两方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 必然有一方作出妥协、让步, 这便是个体服从于社会, 于是, 理想被现实所击碎又与现实抱成一团而浑沌莫辨, 于是世界又浑然一体, 归于平静。然而, 平静与矛盾的消解只是表面的、暂时的, 这种格局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 因为, 从哲学的角度讲, 没有对应物便不成为世界, 更何况两个矛盾的对应物毕竟有质的不同, 这种质的不同由于量化的积累, 又必然会导致对立进而产生新的矛盾、新的激烈冲突。从庄子从俗的登峰造极程度, 我们可以看出他不得已而为之的心理和对这种从俗的嘲弄与不恭, 也即是说, 他绝非是虔诚地或心悦诚服地从俗。“他们是无知的婴儿, 我也学着做无知的婴儿;他们胡作非为, 我也跟着胡作非为”, 这难道是一代圣哲庄子做得到的吗?从这种自嘲自谑的话语中, 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内心深处的极大痛苦, 这种痛苦是他的人性被扭曲、人格被践踏、理想被毁灭之后的结果, 而这种戏谑之语也正是庄子内心深处的痛苦呻吟, 这种痛苦呻吟, 正是对当时“仅免刑焉”的社会现实的控诉, 是对一代圣哲“非遭时”后自暴自弃的惋惜, 也是庄子们才无所用、志无所施的牢骚。从庄子出世时的飘逸潇洒和入世时的满腹牢骚, 后代的知识分子也许会悟出点有价值的东西来。这即是, 作为人类精华和手握真理的知识分子都是梦想改造社会、创造世界, 然而这种梦想只是像夜里的一只光亮微弱的萤火虫, 当它用力闪耀几下之后, 便随风而逝, 被黑暗所吞没, 消失在那茫茫无边的长夜里———黑暗仍旧是黑暗, 但是它虽然没能照亮黑夜, 赶走黑暗, 却让人们看到了星火, 给人以光明的憧憬, 这也许就是萤火虫的全部生命价值, 这也许就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在历史长河中的终极使命。

参考文献

①王先谦:《庄子集解》, 北京:中华书局, 1987年版, 第4页。

②李泽厚:《华夏美学》, 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 1987年版, 第82页。

③王先谦:《庄子集解·序》, 北京:中华书局, 1987年版, 第84页。

篇8:《于丹趣品人生》的读书笔记

一杯茶、一碗酒、一张琴,快意人生不过如此。

在烦躁、忙碌、紧张的生活中,这些朴素的东西都被我们无情的忽略。

我们被高压和快节奏的生活压迫的喘不过起来,我们除了抱怨还是抱怨,我们找不到我们的生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静下心来做一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呢?比如喝一杯清茶,听听远古而来的琴音,约三两好友,开怀畅饮。

我们的生活需要一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来进行调剂,人生苦短,生存的意义不光在于奋斗和拼搏,还在于懂得欣赏擦肩而过的美丽和随处可见的淡然。

正如书中的介绍:

“于丹教授将带领我们体验古代名士的生活情趣,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于闲适间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让我们闲置大把的时光,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恰恰是要让我们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无论生命的道路上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己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己,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

记得以前每逢周六日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变得十分焦虑,不知道怎么利用闲暇的时光,不管是玩游戏、还是看书都不能平心静气地去做,玩游戏的时候想着自己还有很多技术没学,还有很多书没有看,而看书的时候又在想:好想去玩玩游戏啊。

这种毛躁的心理让我痛苦不堪。

看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些简单而朴素的道理。不要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太多不必要的压力,很多焦虑的情绪都是我们凭空想象和刻意而为的。看书的时候,不妨泡一杯清茶,茶不需要太好,其实喝茶的过程也是品味人生的过程,也是让内心平静的过程;玩游戏的时候,不妨像喝酒一样,敞开胸怀,岂不快哉!

懂得生活中朴素的东西所包含的艺术,能让我们的生活事半功倍。

相信大家上班的时候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在某个时间里,突然不知道该做什么,机械性地打网页,去刷新桌面,去看盘里面的资料夹,一层又一层,我可不可以理解这是一种极度焦虑和浮躁的表现呢?有些时候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

其实我们手头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你是不是还有一些服务器的设置没有调配?是不是有一些下载的视频和文档还需要去学习?但是因为我们的拖延心理和焦躁心理,让我们的思想陷入停滞,手头的事情不知道如何下手。

这个时候何不去做一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放松自己的内心,听听音乐,喝喝茶,于闲适中找回生命的本真。从容地面对工作、学习。

以史为鉴,其实我们很多的烦恼和焦虑都是没有意义的,是真正的自寻烦恼。

其实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同样可以保留自己的一点闲情雅致。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调配,在生活中保留一些看似无意义的爱好和情趣,实则对我们的精神有很好的缓和作用,让我在繁忙的人生道路上,不至于迷失了方向,在忙碌的同时不知道为何忙碌,迷失了自己。

有时候我们需要内外兼修,处世要适当的圆滑,但是内心坚持的理想和原则不要轻易的改变,否则容易被大千世界滚滚红尘迷失自己。

人生需要压力,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

人生同样需要放松,不要让外在的事物成了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本书恰似一杯茶、一碗酒、一张琴,让我们于浊世中保留一份清醒和寄托。

篇9:庄子读书笔记

庄子这本书放在那里半年没看过,他在哪里静静的躺着,可能是在睡觉,弥散在一种逍遥的氛围中。也可能在等待着,等待懂他的人出现。

翻看庄子这本书看的时候,第一个感觉特别难懂,本来我对古文就不懂,再加上每一行里面冒出些生僻字,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没文化真可怕的写照浮现在脸上。再就是他的意义特别难理解,对于我,通过解释加译文依然领略不了其要旨。但是,有时候也能读上几句可以说只能认识字的几句话,感觉又是朗朗上口,字字珠玑,就是说一句话,一个字,都闪现着智慧的光芒,有时候看到的,似乎还有自己生活的影子,立即有种羞愧的感觉。

庄子的精神很博大,说实话严格领会庄子的意义更是难上加难,庄子的思想似乎在天边飘荡,而自己就好像是井底之蛙。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我们每个人也许在这社会上拼搏,成功也罢,失败也罢,但是,缺忘掉了一件事情,我来到这个社会上是干什么的,漫无目的,似乎也在飘荡,但是,不知道怎么飘荡,不知道飘到那里去,这件事情应该谁都解决不了,只能是扣住心扉问自己。自己连自己想做啥都不知道,还能问出什么。

庄子的思想飘逸峻异,并没有说明我们该怎么做,不像孔子。但是,感觉到是要让人站到一个特别高的高度看问题,我们在物理学的坐标常常是地球,但是,庄子的坐标可能定在了太空。让人感觉坐在太空中看一切事物的流动。

庄子的思想可以说很难解读,只能慢慢的从中一遍一遍体会,有些小说看一遍就算完了,但是,庄子的小说感觉到看几十遍都闲少,庄子指明了大道,让人呆滞的思想有似乎变得有了点火光,我们中国人在20xx多年前就有了这种思想,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庄子的思想很博大,历史学家可以通过庄子的思想来看待历史,政治学家可以通过庄子的思想来审视政治,商人还可以通过庄子的思想来经商。对于老百姓的我来说,还能从庄子的思想里面得到什么东西,估计可能就是不断的审视自己,把自己的所有不良的东西剔除。

没有一个精神基础,感觉到有时候就漫无目的,茫然失措,就像是随风而摇摆的树叶,不淡定。我觉得是最最失败的地方,也不是说做出什么大事,就是没有一个思想基础,可能那个目标是虚无的,指导我们的只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没有一个切合自己实用的方向和目标,有可能就是真的空虚一场,梦一场。

不断的重新认识自己,不断的改变自己,让自己能赶上这个社会前进的步伐,社会就这个样子,他是一种存在,不能因为我们的喜好而改变,他在不断的变化,如果有错,也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自己就是社会的一份子。不行崖异之事。

篇10:庄子秋水读书笔记

河伯望洋兴叹曰:“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满载秋水,至于东海,看见那浩瀚的大海,始旋其面目,后悔的发出这样一席话,虽有些晚,但却饱含了河伯的自卑感。

这也告诉我们要:学会自卑,认清自己。贝多芬在给兄弟的一封信中写道:“当站在我身旁的人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而我却听不到,这对于有如此敏感躯体的我,是莫大的羞辱啊!”从此,贝多芬开始过离群索居的日子。但贝多芬并没有从自卑中倒下去,他从自卑中,依靠自卑的力量站了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天赋,因而创造出自己新的艺术风格,完成了传世佳作——《第三交响曲》也就是《英雄交响曲》。这里的自卑并不是普遍理解的自弃,而是换了形式的自信,是从压抑的心里中,爆发出的一种力求上进的力量。学会自卑,才能使这种力量得到有效的利用。贝多芬就是一位勇于自卑的舵手。也许你和我也可以成为优秀的舵手,但我们现在可能还是“少年不识自卑味”。看,学会自卑是多么重要呀!竹子是一种坚韧的植物。当大风降临时,他们并不是逆风而站,而是弯下身躯,随风而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与风之间的力量悬殊,所以他们学会自卑,弯下身躯。但他们并不是俯首任风摇,他们从自卑中发掘出自己的坚韧性,用随风摇摆来保护自己,从而用坚韧性去搏击风的洗礼。植物尚懂得自卑的重要性,何况有灵性的人呢?学会自卑,是一种很难的事。它需要勇气,需要放弃世俗偏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因为他们怕世俗的目光;巫师乐师百工之人却不耻相师,最终巫、乐、百贤于士大夫。

从中可以看出,学会自卑对于人的发展是重要的。更体现出,其实自卑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学会自卑,是一种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策略。只要你正确对待,你就是一位优秀的舵手。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显明于世,必须要先学会自卑,认清自我,切不要如河伯般,临东海,才悔矣,晚也。学会自卑,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篇11:试论庄子的生死哲学

关键词:生死哲学,庄子,生命,死亡

一、庄子生死哲学的内涵

庄子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对死亡进行过深刻地哲学反思, 他对生命和死亡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庄子》一书中。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从出生、成长、发展、衰老到死亡的过程, 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庄子没有过多的论述生命, 而是从死亡来反观生命, 认为只有正确认识死亡,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生命。庄子的生死哲学的主要内涵有以下几方面:

1、生死乃客观自然规律

《庄子·大宗师》说:“夫得者, 时也, 失者, 顺也;安时而处顺, 哀乐而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庄子认为, 任何生物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 这是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 人来到人世, 是时来运转, 人离开人世, 是顺其自然, 如果能这么想, 喜怒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内心了。他告诫人们不要被死亡这种人力无法改变的事情所困扰, 否则, 就是自寻烦恼。《庄子·至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 他的一个朋友去吊丧, 却看见庄子一边敲鼓盆一边唱歌, 这位朋友认为庄子不哭就算了, 还鼓盆而歌, 做法太过分了。庄子回答说, 起初自己也很难过, 但后来想, 妻子来到这个世界以前, 原来没有生命, 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来到了人世, 有了生命, 现在变化又回到死亡, 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已经睡到天地这个大房间去了, 如果自己还哭泣, 说明自己不懂生命的道理, 因此不哭反而唱起歌来了。这个故事表明庄子把死亡视为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认为生死的过程不过是像四季的运行一样, 在庄子的内心世界里, 对待死亡是非常豁达乐观的, 死亡不像许多人那样成为无法摆脱的精神负担。只有具备了这种死亡观, 才能从人们对死亡恐惧的本能中解脱出来, 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2、从“道”的本体来解读死亡

《庄子·秋水》中提到认识事物有三种方式, 即以道观之, 物无贵贱;以物观之, 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 贵贱不在己。意思是从“道”角度来看, 万物本没有贵贱的区别, 从万物自身来看, 各自为贵而又以他物为贱, 从世俗的观点来看, 贵贱不在于事物自身。何谓“道”?“道”其实是一种自然规律, 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庄子要求认识事物时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认识死亡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从世俗的眼光来看, 人们难免悲伤死亡, 恐惧死亡, 焦虑死亡, 避讳死亡, 只有站在“道”的高度, 才能形成对死亡的正确观点。

3、辩证地看待生死关系, 将个体生死置于人类的繁衍中去思考

庄子深刻地揭示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他说:“生也死之徒, 死也生之始, 孰知其纪!人之生, 气之聚也。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 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 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 神奇复化为臭腐。” (《庄子·知北游》) 意思是生是死的继续, 死是生的开始, 谁能知道它们的内在联系!人的诞生, 是气的聚合, 气的聚合形成生命, 气的离散便是死亡。如果死与生是同类相属的, 那么对于死亡我又忧患什么呢?所以, 万物说到底是同一的。这样, 把那些所谓美好的东西看作是神奇, 把那些所谓讨厌的东西看作是腐臭, 而腐臭的东西可以再转化为神奇, 神奇的东西可以再转化为腐臭。生与死是相互依托, 紧密联系的, 如果不能正确清醒地认识死亡, 神奇的生命就会被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 生命不再神奇而变得腐臭了。“指穷于为薪, 火传也, 不知其尽也。” (《庄子·养生主》) 意思是烛薪的燃烧是有限的, 而火的传续下去却是没有穷尽的时候。在这里, “薪”比喻为个体生命, “火”比喻为人类。指个体生命虽然有限, 会死亡, 但人类却可以世代延续下去。事实上, 如果没有个体人的死亡, 没有更新换代, 地球资源早已耗竭, 人类不可能繁衍, 生命将不再存在。

4、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 善待死亡才能善待生命

《庄子·大宗师》中说:“夫大块载我以形, 老我以生, 失我以老, 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 乃所以善吾死也”。意思是:天地给了我们一个人形的生命, 就是要我们忙忙碌碌, 人生总要老, 老了是让你休息。善待生命的人, 才能善待死亡。庄子认为, 人虽然必然会死亡, 但不能因为人的必死性而空虚无聊, 自暴自弃, 消极被地对待生命, 而应该积极地面对人生。事实上, 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春风得意的时候, 也有垂头丧气的时候;有富贵显赫的时候, 也有穷困卑微的时候。一个尊重生命, 热爱生命的人, 无论处于人生的顺境还是逆境, 都会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 创造有价值和意义的生命, 让生命充实而有活力。反之, 一个漠视、厌弃生命的人, 一定不会去尊重生命, 关爱生命, 只会在空虚无聊中打发日子, 甚至去侵害他人的生命。因为善待生命的人的一生很充实有意义, 不会有任何遗憾, 所以能正确坦然地面对死亡的到来。而漠视或践踏生命的人感受不到人生的乐趣, 得不到他人的关爱, 当死亡来临时, 只有恐惧和担忧。同时, 只有正确客观认识死亡的人, 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才能更好的尊重和爱惜生命, 才能获得超越生命自然意义的人生境界。

二、庄子生死哲学具有的现实意义

庄子的生死哲学, 对于我们正确理性地认识生命和死亡, 积极面对人生、规划人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纠正人们错误的死亡观

庄子抓住了困扰人类内心的永恒话题, 即求生是人的本能, 死亡是人类无法摆脱的焦虑。人有自我意识, 对死亡恐惧和焦虑是很正常的, 不少人明知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但受财富、权势、亲情、爱情等世俗东西束缚, 滋生出逃避死亡、过度恐惧死亡、死亡焦虑症等不良心态, 从而使人生没有价值和意义。一般而言, 对待死亡的错误不理性的态度有这几种:受到死亡威胁或想起死亡时, 惶惶不可终日, 享受不到生活安逸自在, 本来死亡没有降临, 却活生生地被吓死了;极力延缓死亡的到来, 甚至将延缓死亡作为活在世上的唯一目标, 尽管活着, 但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中, 生活质量很低;认为人终有一死, 人生再精彩最终也灰飞烟灭, 不如无所事事, 了却此生;人生短暂, 不如及时行乐, 陷入物欲的沼泽之中。庄子的生死哲学, 探讨的是在人生中如何形成正确理智的死亡态度, 从而使人们从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中解放出来, 获得更大的人生自由。

2、有利于培养人们对生命终极关怀的情怀

上一篇:春节贺卡祝福短信下一篇:李白的将进酒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