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物资涉税会计处理

2024-04-17

工程物资涉税会计处理(通用8篇)

篇1:工程物资涉税会计处理

工程物资涉税会计处理

例1: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月购入工程物资一批,不含税价款是30000元,涉及的增值税为5100元,货物运输过程中支付运费1000元,所有款项已经通过银行存款支付。甲公司涉及的会计处理如下:如果该批工程物资用于固定资产动产建设,则计入工程物资成本的金额为30930【30000+1000*(1-7%)】,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金额为5170(5100+1000*7%)。借:工程物资309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5170;贷:银行存款36100。

例2:相关资料接【例1】,如果该批工程物资用于固定资产不动产建设,则计入工程物资成本的金额为36100(30000+1000+5100)。借:工程物资36100;贷:银行存款36100。在本例当中,因为外购工程物资用于不动产建设,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计入物资采购成本,所以运费也不能计算进项税抵扣,所有的运输费用必须计入工程物资的采购成本。

例3:相关资料接【例1】,工程完工以后剩余工程物资2000元,转为库存材料。在初始采购的时候进项税额已经抵扣,所以涉税会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2000;贷:工程物资2000。

例4:相关资料接【例2】,工程完工以后剩余工程物资1170元,转为库存材料。因为在初始购入的时候,相关的增值税是计入工程物资的成本,所以在转为原材料的时候要将价税合计1170转为不含税价。该例中计入原材料的金额为1000(1170/1.17)元,计入增值税进项税的金额为170元。涉税会计处理为:借:原材料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贷:工程物资1170。

例5:相关的资料接【例1】,初始取得工程物资进项税额已经抵扣,工程完工以后剩余工程物资成本1500元,已经对外出售,当前的市场交易价格是2000元,银行存款已经收到。出售时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2340,贷:其他业务收入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同时,借:其他业务成本1500;贷:工程物资1500。

例6:相关的资料接【例2】,初始取得工程物资进项税额计入工程物资取得成本,工程完工以后剩余工程物资1170元,已经对外出售,当前的市场交易价格是2000元,银行存款已经收到。则借:银行存款2000,贷:其他业务收入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同时,借:其他业务成本1170;贷:工程物资1170。该笔业务当中甲公司在当期多交增值税170元,因为工程物资的成本1170元,属于含税价(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这部分进项税额以前期间以及当期都没有计算进项税抵扣,但是销售工程物资必须按照当前的市场交易价格计算缴纳增值税销项税。

篇2:工程物资涉税会计处理

总分包涉税业务税务处理及会计核算

在纳税实践中,总分包工程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交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总包方代扣税金,另一种是分包方(建造承包商)自行申报交纳。

一、总包方代扣税金的分包工程税务处理

(一)总包方在项目所在地的地方税务局申报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同时向征税机关 申请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完税凭证”。申请开具《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扣代收税款凭证》时先填写“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申请表”,同时提交以下资料:

1、总包方与建设方签订的总承包合同(贴足印花税)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审核无误后,原件退回);申报缴纳印花税企业提供印花税完税凭证复印件;

2、总包方与分包方签订的分包合同(贴足印花税)原件和复印件(审核无误后,原件退回);申报缴纳印花税企业提供印花税完税凭证复印件;

3、总包方缴交相应税费的“税收电子转账完税凭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通用缴款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审核无误后,原件退回);

4、所属期营业税申报表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审核无误后,原件退回);

5、分包方建筑施工资质证书及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分包方凭总包方提供的“代扣代收税款完税凭证”,向项目所在地地方税务局申请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分包方申请开具发票应填写“**地方税务局代开发票申请表”和“**地方税收清缴发票纳税申报表” 并提交以下资料:

1、分包方的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和复印件(审核无误后,原件退回);

*****建设有限公司

2、总包方与分包方签定的分包合同(贴足印花税)原件和复印件(审核无误后,原件退回);申报缴纳印花税企业提供印花税完税凭证复印件;

3、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4、外地施工企业需提供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或项目电子编码;同市不同税务管理区域需提供跨区经营管理证明;

5、付款单位出具证明书或工程预付款通知书;

6、项目报验登记表。

二、总包方代扣税金的分包工程会计核算

1、按总包方确认的收入全额计提税费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2、交纳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贷:银行存款

3、按实际完成工作量计提分包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工程

贷: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分包客商)

4.付分包工程款时(分包合同为含税价款),代扣税费

借: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分包客商)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代扣代缴税金 同时,将代扣税费冲减分包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工程(借方负数)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代缴税金

*****建设有限公司

5.付分包工程款时(分包合同为不含税价款)

借: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分包客商)

贷:银行存款

三、分包方自行申报交纳的分包工程税务处理(也就是由分包方先行纳税,营业税金及附加由总包方进行抵扣)

(一)分包方先行向项目所在地地方税务局申请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并缴纳营 业税及随征税费。分包方申请开具发票应填写“**地方税务局代开发票申请表”和“**地方税收清缴发票纳税申报表” 并提交以下资料:

1、分包方的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和复印件(审核无误后,原件退回);

2、总包方与分包方签定的分包合同(贴足印花税)原件和复印件(审核无误后,原件退回);

3、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4、外地施工企业需提供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或项目电子编码;同市不同税务管理区域需提供跨区经营管理证明;

5、付款单位出具证明书或工程预付款通知书;

6、项目报验登记表。

(二)分包方凭“税收电子转账完税凭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通用缴款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向税务局申请开具完税证明。

(三)总包方向分包方索取完税证明,凭完税证明单原件及复印件申报总包方税款时进行抵扣。

说明:不同地方税务局要求提供具体资料有可能不同,具体请详细咨询当地税务局。

*****建设有限公司

四、分包方自行申报交纳的分包工程会计核算

1、按总包方确认的收入全额计提税费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2、按实际完成工作量计提分包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工程

贷: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分包客商)

3、付分包工程款时(分包合同为含税价款)

借: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分包客商)

贷:银行存款

同时,将总包方可抵扣的税费冲减分包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工程(借方负数)

(分包方已交,总包方待抵扣税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贷方负数)(分包方已交,总包方待抵扣税费)

4、付分包工程款时(分包合同为不含税价款)

借: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分包客商)

贷:银行存款(按合同单价计提分包工程款+待抵扣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贷方负数)(总包方待抵扣税费)

5、缴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篇3:工程物资涉税会计处理

(一)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应视同销售货物,而增值税视同销售业务的实质是计算并确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因此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也应计算并确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如果货物属于应税消费品,自产的货物和委托加工的货物在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时,消费税的处理是不同的。因为属于应税消费品的货物在委托加工收回时,通常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特殊情况下,当受托方是个体经营者时,委托方在收回应税消费品后在其所在地纳税,所以应税消费品在以后用于在建工程时,就无需再次缴纳消费税了;当属于应税消费品的货物为自产时,则需要计算并缴纳消费税,因为《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将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移送时发生消费税纳税义务。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的规定,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在企业所得税处理上属于“改变资产用途”,而“资产所有权属在形式和实质上均不发生改变”的情形,“可作为内部处置资产,不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相关资产的计税基础延续计算”。

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属于事项而非交易,因为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不应确认收入,而应按成本转账。因为企业所得税法上对该类业务不按视同销售处理,所以在建工程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相等,无需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要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现对该类业务的涉税会计处理举例说明如下。

[例1]A建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5月将自产实木地板10000平方米用于办公楼装修,每平方米成本价为300元,市场价(含税)为每平方米468元,实木地板的消费税税率为5%,计算A企业该业务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消费税应纳税额,分析该业务对A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影响,并做相应会计处理。(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以下各例同)

分析:该业务应按视同销售确认销项税额,其计税依据为实木地板的不含增值税售价,同时该业务还应缴纳消费税,计税依据与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税依据相同。该业务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不产生所得税会计上的永久性差异,也无需做表内的所得税纳税调整。

会计分录为:

(二)将外购的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财税〔2013〕106号都规定,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货物,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应税消费品中除了金银首饰、铂金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在零售环节缴纳消费税,卷烟在生产和批发环节同时缴纳消费税外,其他都在生产环节缴纳消费税。实务中,只有批发或零售环节缴纳消费税的外购应税消费品才有可能被作为消费税纳税人的批发商和零售商用到增值税非应税项目上,而不动产在建工程虽然属于非应税项目,但金银或铂金首饰、钻石及饰品与卷烟一般是不可能作为工程物资被不动产在建工程领用的。鉴于此,将外购的属于应税消费品的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时,所能涉及到的应税消费品通常都已由上游生产企业缴纳消费税,外购企业不需要再次缴纳。

同样依据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该类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与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相同,均属于资产用途的改变,不必按所得税视同销售处理;按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该类业务在财务会计上也不确认收入,而是直接贷记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存货类账户。如果货物在外购时的用途就已知为工程物资,增值税在货物购入时即不抵扣,财务会计上除不确认收入外,贷记的账户有所不同,应为非存货类账户—工程物资。现对该类业务的涉税会计处理举例说明如下。

[例2]B建材批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5月将上月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的外购实木地板1000平方米用于自有销售用门面房装修,每平方米成本价为300元,市场价(含税)为每平方米468元,分析该业务对B企业本月增值税、消费税和本年度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影响,并做相应会计处理。

分析:该业务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应在本月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转出金额按实木地板的购进成本乘以适用税率计算;该业务不需要缴纳消费税;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该业务既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也不形成永久性差异,所以也不需要做表内的所得税纳税调整。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金额=300×17%×10000=51000

会计分录为:

[例3]承例2,如果实木地板按工程物资购入,消费税和所得税处理同例2,应做会计分录如下:

(1)4月购入工程物资时

(2)5月在建工程领用工程物资时

二、将货物用于动产在建工程

(一)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动产在建工程

一般纳税人为生产自产货物或为委托加工货物而外购的原材料、动力和设备等可以抵扣进项税,当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动产在建工程时,进项税额也不需要转出。当货物属于应税消费品时,在消费税的处理上,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动产在建工程与上文所述的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相同。在企业所得税的处理上,该类业务与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也相同,都属于内部处置资产,无需视同销售。在财务会计上,该业务同样不确认收入。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4]C齿轮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5月将自产的某种型号齿轮20个用于自制本企业生产用机械设备一台,每个齿轮的生产成本为200元,不含税售价为300元。分析该业务对C企业本月增值税、消费税和本年度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影响,并做相应会计处理。

分析:生产齿轮外购的原材料、动力和设备等已于本期或以前某期抵扣进项税额,本月齿轮用于自制机械设备时不需要转出进项税;齿轮不属于应税消费品,不需要缴纳消费税;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该业务不需做视同销售处理,既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也不需要做表内所得税纳税调整。

会计分录为:

(二)将外购的货物用于动产在建工程

一般纳税人将外购的货物用于动产在建工程时,无论货物原属于原材料,以后改变用途用作在建工程,还是外购货物时即明确其用途为工程物资,货物的进项税额都是可以抵扣的,被动产在建工程领用时,也不需要转出进项税。该类业务的消费税处理和所得税处理都与将外购的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相同,即不需要缴纳消费税,所得税上也不做视同销售处理,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5]D汽车制造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5月购入某型号发动机10台,每台不含税进价50000元,6月将其中的一台用于自制本企业运输用货车一辆。分析该业务对D企业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影响,并做相应会计处理。

分析:汽车制造厂5月份购入发动机时可以抵扣进项税额,6月份发动机被生产领用时,不确认收入,按成本转账。该业务不缴纳消费税,不确认递延所得税或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

会计分录为:

(1)5月购入发动机时

(2)6月在建工程领用时

如果5月购入发动机时即已知为工程物资,所有涉税计算和会计处理基本与上例相同,只是需将例5中的原材料科目换成工程物资科目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企业将货物用于在建工程时,在税务会计上首先要分清货物是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还是外购的,其次要分清在建工程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还是动产在建工程,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涉税计算及会计处理。

摘要:对税法和会计准则理解不到位常会导致税务会计人员将货物用于在建工程业务的涉税会计处理错误。本文根据货物和在建工程的性质,分四种情况分别探讨了货物用于在建工程所涉及的商品税与所得税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货物,在建工程,涉税,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1]方海峰:《在建工程领用存货的增值税账务处理》,《财会通讯》2011年第31期。

[2]王兆芳:《企业在建工程领用存货涉税会计处理解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第18期。

篇4:企业接受捐赠的涉税会计处理探讨

一、相关法规对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纳税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2003年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以下简称《通知》)中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同时,企业按税法规定确定的接受捐赠资产的入账价值在扣除应交纳的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即对接受捐赠的资产,不确认收入,不计入企业接受捐赠当期的利润总额。

对于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税法规定的入账价值即计税价值和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规定的入账价值是相同的,皆为实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的金额。而对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税法规定的入账价值和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是有差异的。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3年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三)》(财会[2003]29号,以下简称《解答》)的解答:企业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是指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计入受赠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因接受捐赠资产另外支付的构成受赠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企业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及计税价值是指根据有关凭据等确定的、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和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含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应计入受赠资产成本的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或应付的相关税费。

二、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涉税会计处理方法

这里,笔者对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所得税》)所规定的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的账务处理不作探讨。按《解答》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应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企业应在“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下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

企业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入账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一般纳税人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按企业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科目。

期末,接受捐赠资产形成的应纳税所得额应和其他法定收入与法定扣除项目之差一起,加总计算接受捐赠企业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此时,如果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全部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应按已记入“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的账面余额,借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或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按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与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或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在抵减当期亏损后(包括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尚在税法规定允许抵扣期间内的亏损,下同)的余额与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执行《解答》后,取消了“资本公积”科目的“接受现金捐赠”明细科目,并将“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明细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如果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金额较大,经批准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各期计算交纳所得税时,企业应按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当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部分,借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按当期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与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或按当期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在抵减当期亏损后的余额与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金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

三、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涉税会计处理举例

假设某企业2004年接受现金捐赠100000元;接受捐赠不需安装的设备一台,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00元,税金170000元,企业另支付运杂费10000元;接受捐赠材料一批,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0元,税金17000元。接受现金捐赠的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100000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 100000

接受捐赠不需安装的设备按税法规定的入账价值包含设备价款和进项税为1170000元,按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规定的入账价值还应包含运杂费10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1180000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1170000

银行存款 10000

接受捐赠原材料按税法规定的入账价值包含材料价款和进项税,合计为117000元,按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规定的入账价值不应包含进项税17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117000

年末,应对接受捐赠的资产进行纳税调整处理,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为1387000元(100000+1170000+117000),如果企业亏损500000元,以前年度尚在弥补期的亏损为300000元,本期应交所得税应计算如下(假设适用税率为33%):

本期应交所得税=(1387000-500000-300000)×33%

=193710(元)

假设接受捐赠的现金资产已全部用于弥补亏损,则其价值应全部转入其他资本公积,不形成应交税金;而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和原材料等非货币性资产,弥补完亏损后仍形成193710元的应交税金,会计分录为: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 100000

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1287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9371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000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1093290

假设企业申请将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1287000元,在5年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已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假设企业从2004年到2008年每年的利润总额为100000元,没有其他的纳税调整事项。企业每年应转销的待转非货币性资产价值应为257400元(1287000÷5),2004年应全部转销“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100000元,计缴所得税后,应转入“其他资本公积”的“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为67000元(100000-100000×33%),2004年至2008年每年应转销的“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为257400元,每年应转入“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的金额为172458元(257400-257400×33%),企业2004年至2008年接受捐赠资产应交所得税应计算如下:

企业2004年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应交所得税=100000×33%

=33000(元)

企业2004年至2008年每年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应交所得税=1287000÷5×33%=84942(元)

2004年末转销“待转资产价值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 1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7000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2574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84942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172458

2005至2008年每年年末转销“待转资产价值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2574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84942

篇5:工程物资涉税会计处理

涉税会计处理

1.下列税金与企业损益无关的有(一般纳税企业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2.甲公司持有丙公司股票,这些股票被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0年10月购买该股票时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2010年末,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260万元,则年末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

3.某商品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6月销售2010年12月份购进的一台设备取得收入117000元(含税),该设备原值150000元,已提折旧30000元,该笔业务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17000)元。

4.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商品时发生的下列各项税金中,不影响企业损益的是(增值税销项税额)。

5.某企业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100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为购买方代垫运杂费为20万元,款项尚未收回。该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为(1190)万元。

6.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一律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错)

7.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经税务机关检查后的账务调整,都应设立“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错)

8.纳税人采用以旧换新(含翻新改制)方式销售的金银首饰,应按新货物的销售价格确定计税依据征收消费税。(错)

9.年末结账后,本年利润账户一定没有余额。(对)

10.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按规定交纳的契税,应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错)

11、某一般纳税企业从其他企业购入原材料一批,货款为50000元,增值税为8500元,对方代垫运杂费1000元,该原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价款尚未支付。该购买业务所发生的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为(59500)元。

12.某商品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6月销售2010年12月份购进的一台设备取得收入117000元(含税),该设备原值150000元,已提折旧30000元,该笔业务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17000)元。

13.假设甲公司生产一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该公司的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2010年3月甲公司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额72万元,应做的会计处理是(借:银行存款720000 贷:营业外收入720000)。

14.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月份终了,交纳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借记“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15.企业发生的下列税金,能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是(进口关税)。

16.购买印花税票时,可将付款额直接借记“管理费用”账户。(对)

17.无法确定非正常损失部分的进项税额时,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对)

18.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视同销售,计提销项税额。(对)

19.从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资企业发生纳税义务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开始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对)

20.存货发生减值时,要提取存货跌价准备,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后,当存货的价值又得到恢复时,不能将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回。(错)

21.下列选项中,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是(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2.下列作为政府补助核算的是(税收返还)

23.经济业务发生时,一般纳税人企业不确认进项税额的是(购进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交纳的增值税)。

24.符合会计规定,但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永久性差异需要调帐。(错)

25.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一律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税款。(错)

26.应税消费品连同包装物销售的,包装物单独计价的,不征收消费税;不单独计价的,征收消费税。(错)

27.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销售不动产,应交的营业税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错)

篇6:工程物资涉税会计处理

一、视同销售的描述

视同销售(狭义),是指企业或纳税人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而在税法上要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

二、视同销售的分类

增值税视同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所得税视同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

(一)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二)用于交际应酬;

(三)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四)用于股息分配;

(五)用于对外捐赠;

(六)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三、视同销售的涉税处理及会计处理

(一)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确认收入,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作视同销售的行为;

(二)不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作视同销售的行为;

(三)不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增值税作视同销售处理,企业所得税不作视同销售处理。

分情形说明:

(一)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确认收入,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作视同销售的行为。情形1: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用于投资; 情形2: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用于利润分配; 情形3: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情形1: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用于投资(例题):A公司将自产的成本为30000元,评估价值(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的一批甲产品向W公司投资。甲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

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涉税处理: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一致,按正常销售行为计算申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情形2: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用于利润分配

(例题):A公司将自产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成本为30000元的一批甲产品分配给投资者。甲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会计处理:

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58500 贷:应付利润

58500 借:应付利润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涉税处理: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一致,按正常销售行为计算申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情形3: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例题):A公司将自产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成本为30000元的一批甲产品作为福利发给生产部门职工。甲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

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

58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8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涉税处理: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一致,按正常销售行为计算申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二)不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作视同销售的行为。

情形1: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情形2: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市场推广、交际应酬等。

情形1: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例题): A公司将自产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成本为30000元的一批甲产品直接无偿赠送给育才小学。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

会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借:营业外支出

8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增值税处理:增值税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计算申报销项税额8500元。所得税处理:年终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对直接捐赠支出38500元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应在《纳税调整明细表》扣除类调整项目的捐赠支出项目作纳税调增;对视同销售行为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应在《收入明细表》视同销售收入相关项目填报50000元,同时在《成本费用明细表》视同销售成本相关项目填报30000元。

情形2: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市场推广、交际应酬等。

(例题): A公司将自产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成本为30000元的一批甲产品用于市场推广。甲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

会计处理:

借:销售费用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借:销售费用

8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增值税处理:增值税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计算申报销项税额8500元。

所得税处理:对视同销售行为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应在《收入明细表》视同销售收入相关项目填报50000元,同时在《成本费用明细表》视同销售成本相关项目填报30000元。

(三)不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增值税作视同销售处理,企业所得税不作视同销售处理。

情形1: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情形2: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部门等内部管理部门使用。

情形1: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例题): A公司将自产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成本为30000元的一批甲产品用于企业内部不动产建筑工程(营改增)。甲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

会计处理:

借:在建工程

385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增值税处理:增值税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计算申报销项税额8500元。

所得税处理:自产产品用于企业内部不动产在建工程,企业所得税不做视同销售处理,不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情形2: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部门等内部管理部门使用。(例题): A公司将自产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00元,成本为30000元的一批空调用于新建的职工饭堂。空调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

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

385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增值税处理:增值税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计算申报销项税额8500元。

所得税处理:自产产品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权未发生改变,企业所得税不做视同销售处理,不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篇7:餐饮业内部招待费的涉税会计处理

1、简化会计处理

内部招待无收入等经济利益流入,不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不能确认收入,相关成本费用应计入业务招待费。简化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成本价)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2、营业税处理

现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条例第一条所称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以下称应税行为)。但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不包括在内。前款所称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发生应税行为:一是单位或者个人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二是单位或者个人自己新建(以下简称自建)建筑物后销售,其所发生的自建行为;三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酒店内部招待客户,不属于有偿提供劳务,同时又不属于营业税视同销售范围,因此不需要缴纳营业税。

3、企业所得税处理

对于视同销售的范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列举的9个项目不包括交际应酬,因此,酒店内部招待所得税方面不需要视同销售。

但如果酒店内部招待时赠送客人礼品,那么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文)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一是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二是用于交际应酬;三是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四是用于股息分配;五是用于对外捐赠;六是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需要视同销售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至于销售收入的确定,按照国税函(2008)828号文的规定,“属于企业自制的资产,应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属于外购的资产,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

有税局回复纳税人咨询时认为业务招待过程耗用的食品原料、饮料、烟酒也要视同销售,我觉得不妥,既然是业务招待,有本企业人员也有客户,又如何能划分得清客户吃了多少,本企业人员吃了多少,难道让税局来核定?假如这也要视同销售,那么引申开来,参与业务招待的本企业人员和客户是否要就所享用免费餐饮缴纳个税呢?还没哪个税局这么要求吧?当然,计入业务招待费的原料、人工费用,应该按业务招待费限额税前扣除。

我们在自己的酒店吃饭,招待客人,不收费,是否也要视同销售? 视同销售处理的。借:管理费用 贷:营业收入

强化餐饮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思考

近几年,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饮食业迅猛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内需,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但由于其经营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在财务核算方面的不规范性,给税收征管带来很大难度,偷逃税问题比较严重。

一、餐饮企业所得税征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餐饮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所得税税负率远远低于正常值,如果餐饮行业按10%的利润率测算,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应在2%左右。而餐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占收入比例普遍不足1%,更有甚者长年亏损。餐饮企业通过少报收入、多列成本费用等手段少缴企业所得税,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收入方面

1、普遍存在隐性收入,营业收入未足额入账申报。餐饮企业因其特殊性,存在大量的现金交易情况,不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发票或消费者不索取发票的现象大量存在,这容易给某些企业钻税收上的空子,隐匿部分不开票的收入,达到少缴营业税和所得税的目的。在一些管理者与经营者分开、内控管理较为严谨的少数企业中基本不存在少申报收入的情况(如经营者委托境内外著名酒店管理,定期缴纳管理费的,这些企业的纳税遵从度较高)。如果既是酒店的经营者又是酒店的管理者的情况下,不分企业规模的大小,或多或少都存在少报营业收入的情况。这个问题以核定征收餐饮企业尤为普遍和突出。

2、其他收入不计入收入总额。餐饮企业除正常的营业收入外,其他如出租收入、会务费、进场费、垃圾(废弃物)销售费、泔水费、瓶盖费、搭伙费等杂项收入较多,虽然每笔的金额不大,但累加起来金额也不可小觑。有些企业将这些收入计入往来或职工福利,这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习惯做法。

3、以餐抵租(连锁加盟),不计收入。目前餐饮业户除高档星级宾馆外,营业用房一般多为租赁,经营方式既有租赁经营,也有承包经营,还有加盟连锁经营。为此,餐饮业户每年都要支付给房屋出租者或发包方租金或承包费、加盟费等;收取方也要按租赁(加盟)收入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等税费。为逃避税收,双方便以餐抵租,出租方不作租赁收入,以餐饮消费开支抵冲应收取的租金;承租方对来自出租方的消费收入不计营业收入,连锁酒店对其加盟收入也不记收入不申报。

4、内部招待未视同销售申报。对外营业的餐厅宴请宾客,应按照对外营业的计价收费标准计算营业收入额缴纳营业税,不得按成本直接冲减餐厅营业成本。对涉及的所得税,企业在以市场价计收入的同时对该内部招待项目计入交际应酬费列支。而企业的一般作法是:宴请招待宾客免单,不计收入,只按成本价计费用。这时,若调整后企业全年交际应酬费未超支,则对所得额无影响;若交际应酬费已超支,则超支部分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调查中我们发现中等规模的餐饮企业年内部招待费大致在20万元左右,对企业的所得税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5、挂账收入未及时入账申报。餐饮企业允许其长期客户消费时签单挂账,日后统一结账开票。对于挂账客户,特别是在跨时,企业往往未及时结转当收入,而营业成本却已按正常项目结转,导致当年损益核算不正确,影响了企业所得税的申报缴纳。

(二)成本费用方面

1、发票取得的不规范性。由于餐饮企业的食品供应商大多为农贸市场或个人,发票代开或无发票现象比较多。发票的真伪和金额的真实性很难辨别,特别是规模偏小的餐饮企业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企业往往通过虚开发票、甚至是假发票列支成本,虚报亏损。

2、工资不实。餐饮企业需聘用大量的服务员,而服务员的工资相对较低,流动性较强,所以劳务用工现象较为普遍,工资列支缺乏控管手段。此次调查中,发现32%的查账征收餐饮企业存在以劳务发票列支工资的情况,更多的餐饮企业既没有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会统筹,直接在税前列支工资。所得税税率是33%,开具劳务发票企业只需承担8%左右的税金费用,更有些企业虚开劳务票、虚列人员,增加费用。

3、装修费用。餐饮企业竞争较为激烈,为吸引客源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往往3-5年餐厅就要重新装修。装修费用动辄就要上百万,根据国税函(2000)704号文规定,房屋投入使用后所发生的房屋装修费以及租赁的房屋装修费,按5年平均摊销。有的企业将装修费直接计入当损益,提前进入成本费用。餐饮企业的装修费多为白条,还有的企业甚至以白条虚增装修费,减少所得税额;

4、成本核算。餐饮企业的成本主要是核算耗用的食品和调料等,不包括人员工资和水电等费用,成本核算相对简单。由于食品的保鲜度要求较高,金额大和数量大的鲜活类食品一般不经过仓库管理,全部由厨房直接管理,月末计算出当月实际耗用的物料成本;有些企业则干脆以收入倒挤成本,按既定的收入和一定的毛利率,倒推成本做假账。

二、餐饮企业所得税征管涉及的指标和项目

在调查中,通过经营类别、经营规模的横向比较,我们总结了几项常用的指标和项目,为餐饮业所得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这些指标必须以核实企业的相关费用为前提。

1、餐饮企业的毛利率:规模小的餐饮企业的毛利率通常在50%--55%,规模大的应在55%--60%,毛利率在35%--45%的企业,往往存在少计收入,全列、甚至虚列成本的现象,可通过企业的菜单、采购单测算企业的毛利率,倒算其收入。

使用该项指标时,要首先判断餐饮企业是以企业还是以个人为主要消费对象,以企业为主要消费对象的,餐饮企业的收入相对真实;以个人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收入的虚假成分相对较高。通过毛利率分析,可判断餐饮企业收入和成本的真实性。

2、水电、燃气费用:餐饮企业的水电、燃气费用占营业额的比例应在4%左右;依据该指标可对餐饮企业的收入进行初步判断。尤其对于毛利率正常、却常年亏损或税负极低的企业,可依据上述指标进行测算,因为其收入和成本可能都经过倒算;对于以收入抵房租等费用的企业、核定征收企业,也可以该指标为突破口。

3、“收银日报表”与财务“收入日报表”进行比对。一般来说,收银员制作的“收银日报表”是以“点菜单”为依据,作假的可能性较小,存在问题的主要环节在财务人员制作的“收入日报表”上;可将两表进行比对,核对两表及入账数据的方法来发现瞒报收入的问题。

4、餐饮企业雇佣人员总数与经营面积和规模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平均每10个餐位,需要1个服务员,管理人员、厨师、后场人员与服务员的人员比例是1:1.2;通常经营面积在500平米的企业,雇佣员工应在20-25人;经营面积在1000平米以上的,雇佣员工才可能超过40人。餐饮企业普遍存在多计人员现象,可要求企业列出人员分工明细,注明签订合同、缴纳统筹的人数,区分有多少是钟点工;调取工资发放凭证、转账单,确定合理的工资列支金额。

5、核实企业的装修费、劳务费:对照付款单据,确认企业是否存在以白条虚增装修费,增加税前摊销额的情况;核查企业的劳务费发票和业务是否属实;对企业大额的普通发票广泛协查,核查企业发票的真实性。

6、利用成本费用指标强化餐饮业核定征收管理。目前,所得税核定征收使用的是单一的收入指标,而小型餐饮业申报的营业收入是比较失真的,应将收入、成本费用指标综合使用,确定相对合理的应纳税所得额。

三、加强餐饮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几项措施

1、加强餐饮等风险行业的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征管制度

税务机关必须持续对餐饮行业所得税管理涉及的行业风险特征、风险点进行梳理、描述、积累,针对行业特点,研究征管措施,并籍此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餐饮行业所得税管理办法》,这其中包括所得税分类管理、所得税日常管理、所得税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内容。用制度来推进税务人员依法开展管理、用制度来监督纳税人依法纳税。

在《餐饮行业所得税管理办法》中,尤其应该强调所得税分类管理,要对查账征收企业逐年进行认定,将不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餐饮企业,调整为核定征收方式,将所得税贡献率不足1%的企业,作为当年评估或检查的重点。为杜绝少报收入的普遍现象,对核定征收企业,可以对其采取“按照应税收入额定率核定”或“采用按照成本费用支出额定率核定”分别计算,并从高核定。

2、提高餐饮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餐饮行业税负评估系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纳税评估要求大量数据信息,单靠手工操作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评估一定要走以信息化为依托,人机结合的路子。现阶段,急需建立较科学的行业所得税纳税评估软件,为纳税评估的监控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保障,尤其是要有科学的税负率指标体系作为行业评估的参考。

对于餐饮等行业而言,要建立效果明显的行业评估分析主辅指标群,逐步建立完善的餐饮企业评估模型,定期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关注异常数值,及时发现税负在户与户之间、辖区与辖区之间的不平衡状态,特别是加强较大的税收“跑冒滴漏”点和规模较大的重点餐饮企业的日常税收监管,抓住“大头”,管好“大户”。

3、加大发票逆查力度,以查促管

目前,市场上的假票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税务机关应尽快建立网上发票查询系统,加大宣传力度,辅导纳税人辩明发票真伪;取消手工版发票,普及机打普通发票、并实现联网,杜绝假发票生存的土壤。在日常的征管中,加大普通发票逆查的力度,对开具和收取假发票者进行重罚,并通过媒体进行曝光。

4、提高风险行业的管理绩效,依赖“联动”作用的发挥

一方面要发挥国税机关内部的“四联动”机制,密切税务管理、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之间的联系,针对被管理对象的个体差异和税务各部门的手段差异,充分发挥联动功效。

另一方面要发挥国税机关外部各部门的联动,尤其是与地税部门的联动机制。积极支持地税部门“以票控税”,“有奖发票”等措施的推行,提高消费者,特别是个人消费者索要发票意识和积极性,减少利用不开发票少计收入行为的发生。另外加强与地税部门的信息沟通,定期相互传递核查、评估、稽查信息,监督纳税人及时足额缴纳各种国、地税税收。、餐饮业的会计处理

餐饮企业的内部招待费(内招餐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引用加自己观点)

一、目前较为流行的会计处理方式

1.将内招餐费中耗用的饮食成本(即原材料)从主营业务成本中转入管理费用。因为餐饮企业多采用“倒挤成本法”核算厨房耗用的原材料成本,即原材料在购入时已经直接记入了主营业务成本,月末再根据盘点结果将结存的原材料作“假退库”处理,所以要把内招餐费耗用的原材料成本即饮食成本从主营业务成本中转出。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营业成本-餐饮成本 2.结转内招使用的酒水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库存商品

即按进价将内招使用的酒水转入管理费用。

二、不核算内招饮食成本,仅核算内招使用的酒水,即只做以上第二步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库存商品

这种方式的不利之处在于业务招待费核算不完整,而且在考核厨房毛利率时还要再剔除内招耗用的饮食成本,需要设备查簿登记业务招待费耗用的原材料成本。

三、内招餐费也作为主营业务收入核算 1.发生内招餐费时先按正常业务做收入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主营业务收入-餐饮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收入

2.月末正常核算餐饮成本和商品成本(即不单独核算内招餐费耗用的原材料和酒水成本,视同对外销售业务一样进行会计处理)根据月末厨房原材料盘点结果,进行假退库的会计处理 借:原材料

贷:主营业务成本-餐饮成本 结转本月领用的酒水 借:主营业务成本-商品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库存商品

根据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以上第一、三种方法各有一定的道理,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一种方法没有将内招餐费确认为收入,只是按成本价结转到管理费用了,相应地也就没有计提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也可能会少缴;第三种方法是直接将内招餐费视同对外提供劳务一致,与对外提供餐饮服务采用相同的会计、税务处理方式。

篇8:工程物资涉税会计处理

原材料和工程物资是企业实务中常见的资产,由于它们的用途不同,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出错,本文对此予以探讨。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本文以下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工程物资是指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而准备的各种物资,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等。 原材料和工程物资的用途不同,外购的物资用于生产产品的作原材料核算, 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的作工程物资核算。如某机械制造公司购入钢材一批, 如用于生产机床对外出售,则该批钢材作原材料核算;如用于自行建造仓库,则该批钢材作工程物资核算。

为了核算原材料和工程物资,企业应分别设置“原材料”科目和“工程物资”科目。 “原材料”科目用于核算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 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时,本科目的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工程物资” 科目用于核算库存各种工程物资的收发与结存情况。 在工程物资按实际成本核算时,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购入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 贷方登记领用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尚未领用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

二、购入原材料和工程物资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购入原材料按《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支付的增值税可作进项税额抵扣;购入工程物资用于机器设备等动产的建造,支付的增值税也可作进项税额抵扣;购入工程物资用于厂房等不动产的建造,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支付的增值税不能作进项税额抵扣,只能计入工程物资的成本。

例1,甲公司购入原材料A一批用于生产,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 000元, 增值税额为3 400元,款项已支付。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例2,甲公司购入工程物资A一批用于建造设备,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 000元,增值税额为3 400元,款项已支付。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例3,甲公司购入工程物资A一批用于建造厂房,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 000元,增值税额为3 400元,款项已支付。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三、领用原材料和工程物资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以上购入原材料和工程物资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假定购入时用途是明确的,但实际工作中也可能改变用途。 如原定用于生产的改用于工程,或原定用于工程的改用于生产。

生产或建造机器设备等动产领用原材料,按原材料成本计入产品生产成本或在建工程成本;建造厂房等不动产领用原材料, 由于购入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已作进项税额抵扣,应当作进项税额转出。

例4,甲公司本月领用【例1】购入的原材料A10 000元用于生产产品B。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例5,甲公司本月领用【例1】购入的原材料A10 000元用于自行建造设备C一台。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例6,甲公司本月领用【例1】购入的原材料A10 000元用于自行建造厂房D。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生产或建造机器设备等动产领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工程物资,按工程物资成本计入产品生产成本或在建工程成本;建造厂房等不动产领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工程物资,由于购入工程物资时支付的增值税已作进项税额抵扣,应当作进项税额转出。

例7,甲公司本月领用【例2】购入的工程物资A10 000元用于生产产品B。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例8,甲公司本月领用【例2】购入的工程物资A10 000元用于自行建造设备C一台。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例9,甲公司本月领用【例2】购入的工程物资A10 000元用于自行建造厂房D。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生产或建造机器设备等动产领用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工程物资,购入时未抵扣的计入成本的增值税可作进项税额抵扣;建造厂房等不动产领用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工程物资,按领用工程物资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例10,甲公司本月领用【例3】购入的工程物资A11 700元用于生产产品B。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例11,甲公司本月领用【例3】购入的工程物资A11 700元用于自行建造设备C一台。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例12,甲公司本月领用【例3】购入的工程物资A11 700元用于自行建造厂房D。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四、盘盈盘亏原材料和工程物资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的原材料和工程物资应当定期(至少每年年末)进行盘点,盘点结果如果与账面记录不符,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为了核算企业在存货和工程物资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项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企业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 该科目处理前的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处理的存货和工程物资的净损失;处理前的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处理的存货和工程物资的净溢余。 期末处理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盘盈的原材料,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报经批准后处理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贷记 “ 管理费用”科目。

例13,甲公司在年末财产清查中盘盈原材料A10公斤,实际成本600元,经查属于材料收发计量方面的错误。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1)批准处理前

(2)批准处理后

盘亏、毁损的原材料,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科目。 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处置收入或残料价值,借记“库存现金”、“原材料”等科目,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按其借方余额,借记“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的规定,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因此,如购进时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原已抵扣的进项税额要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例14,甲公司在年末财产清查中盘亏原材料A10公斤,实际成本600元,经查属于保管员管理不善造成丢失。 经批准的处理意见是:由保管员赔偿10%,其余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1)批准处理前

(2)批准处理后

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减去残料价值以及保险公司、过失人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盘盈的工程物资或处置净收益,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完工后发生的工程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计入营业外收支。

例15,甲公司在工程完工后对【例2】购入的工程物资进行清查,发现工程物资A减少10公斤,实际成本600元,经查属于保管员管理不善造成丢失。 经批准的处理意见是:由保管员赔偿10%,其余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1)批准处理前

(2)批准处理后

摘要:文章分析了原材料和工程物资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差异,包括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是否可以作进项税额抵扣,领用和盘亏时已抵扣的进项税额是否要作进项税额转出。

关键词:原材料,工程物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2]吴开新.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4]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法(Ⅰ)〔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5.

上一篇:写给准高三生下一篇:亲堵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