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总结

2024-04-11

初中生心理总结(共9篇)

篇1:初中生心理总结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只有不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我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做一总结。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首先我们明确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之中。学校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旨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从而达到全面发展这一总体发展目标。

二、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到位,组织落实:

1、认识到位:学校领导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时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需要,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是为学生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

2、组织落实: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是严密的。校长挂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管德育的副校长直接负责,德育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领导机构的建成,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3、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规划中,不论是学年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 每学期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计划,期末对一学期以来的整体工作进行总结,做到有总体规划,有实施过程,有经验总结。

(二)培养师资,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落实:

1、学校从普及入手,重点培养骨干。

2、心理教师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保证。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我校有两名心理咨询教师,兼职心理教师三十多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人员上得到较为充分的保证。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

1、在初中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来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学校一直在初中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课已成为我校学生的必修课。根据实践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编写了心理教育教材。心理课的基本内容是:学习辅导、健康情感辅导、人际交往辅导、适应性辅导、自我意识辅导和自信心辅导等。每节心理课都要围绕一个中心,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指导,并运用故事法、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设想法等方法,在老师精心设置的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认识矫正、人格重塑、心理调适等。

学生在学习了心理课之后,学生反映用心理课讲到的观点,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较为顺利。学生反映通过心理课对于少年期的心理变化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困难面前能树立自信。上课时能用合格听众的标准要求自己。处理同学之间关系上能退一步,让一步,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不用老师,自己就可以解决了。同学之间如何建立友谊,要讲原则、方法;现在做事常常问一问为什么,做一做分析再去行动……。

2、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学习阶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开展专题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针对学生性心理出现的一些心理偏差,进行青春期性心理讲座。青春期少男少女都处于心理和生理尚未稳定时期,且在极不稳定的变化中,个性在继续形成。我们提倡健康、适度的异性同学交往,要知道对异性伙伴的好奇、关注、好感及相互交往的愿望是正常的。但不要在这方面用过多的精力,因为还有许多事情等你去做。针对学生面临中考问题,开展毕业生考前心理辅导等专题心理讲座。这些讲座着重在对学生考试心理与考试技巧方面进行指导,包括考试动机的激发与考试技巧的应用,帮助学生较好克服考前心理恐惧与焦躁以便更好地在考场上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的心理障碍,进行考试焦虑的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如何战胜考试焦虑现象》系列心理讲座,系统的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考试焦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介绍排除考试焦虑的方法。并按照学生考试焦虑程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辅导,进行系统的放松训练。经过辅导和训练,绝大多数学生消除了考试焦虑现象,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升学考试。

3、在教师中开展心理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

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以心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为重点,不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后,我们将家长请到学校,请有关专家向家长进行情况反馈,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特点,分析优势和不足,并和心理老师交换意见,共同制定帮助孩子完善心理品质的措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利用家长会契机,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教给家长一些常用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心理,通过讲座还使家长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篇2:初中生心理总结

现代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健全发展的人。学校心理辅导无疑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的教育活动。诸城市龙都街道吕标初中以心理疏导与咨询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内容,以心理疏导和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为主要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校在初中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兼周一节课,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开设此课程以来,我校心理教师本着心理活动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实际,一方面强调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扮演角色、体验情感,做到自主参与,主动讨论,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强调在活动中让学生得到体验和启示,学会自助和互助,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充分开发潜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方式和主导思想,有效扎实地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设和探讨,获得许多成功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在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今天,心理疏导与咨询活动课成了当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我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早在,我校就已经开始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学校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专兼职教师分工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和团体心理辅导室,由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咨询。

20xx年,学校自行编印了《心理疏导与咨询》校本教程,内容除涉及交友心理疏导、竞争心理疏导、虚荣心理疏导、爱美心理疏导、好胜心理疏导、依赖心理疏导、护短心理疏导、受挫心理疏导、恐惧心理疏导、压抑心理疏导、厌学心理疏导、从众心理疏导、逆反心理疏导、妒嫉心理疏导、崇拜心理疏导、“离巢”心理疏导、闭锁心理疏导、早恋心理疏导、冒险心理疏导、犯罪心理疏导、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弱势群体心理疏导等22个小的专题之外,还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方面的问题。我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在内容的选择上,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从生活实际和学生自身的问题实际出发,所以我们选择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贴近学生实际谈论和学生有密切关系的、学生最需了解的话题,进行了取材和主题的确定。

因为活动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或他们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所以学生们在课中有话可说,情绪、情感能产生共鸣,课堂气氛活跃,水到渠成。学生普遍对心理健康活动课感兴趣,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如:在和学生及家长的接触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小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是进入初中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经过和一些同学的交谈发现,这与他们对学习环境、人际环境、角色转换、班级归属感不适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进行预防心的心理辅导,我们在教材的开发和编辑中设计了《我们初相识》、《学习的新变化》、《如何与老师交往》、《驾驭学习之舟》、《我是班级一颗星》等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确实也起到了指导意义,为七年级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校本课程的利用方面,我们采取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分工负责的方法,由专职教师负责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疏导与咨询,有兼职教师负责各年级段的心理疏导与咨询教学任务。

这样,分工合作,相得益彰,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时,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又开展了一系列辅助性的工作:

一是学校领导亲自组织、经常调研,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保证了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顺利进行。

二是课题组定期举行课题研讨会,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进下一步工作。

三是每月举办一次主题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几年来共举办相关讲座20余次。

四是利用心理咨询室和团体心理辅导室,对学生个体和团体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疏导和心理支持。几年来,共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与咨询多人次。五是每学年初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多方面的调查了解,记录下相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以后开展心理疏导与咨询奠定基础。六是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方法和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七是动员学校经常聘请心理学专家进行指导,提高心理辅导的水平,帮助改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八是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十几套心理健康测试题和近十种心理咨询表格,几年来积累的相关材料达到30多万字。

通过以上工作,我们的心理疏导与咨询课程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解除了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2、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中互帮互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3、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越来越和谐。家长们反映学生回家越来越懂事了,不仅不再惹家长生气,还会主动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农活;老师们反映学生中厌学的少了,相互间闹矛盾的少了,而学生们变得更加活泼开朗、更有礼貌、更热爱学习了。

4、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实施,还全面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篇3:初中生心理总结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实验以我校20个班初中女生为主, 发放问卷590份, 回收578份, 回收率97.97%。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

二、讨论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得知:女生对上体育课感兴趣的占调查人数的92.91%, 她们活动的主观思想参与倾向是较为积极。但在实际中发现, 真正主动参与活动的女生仅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33.39%) , 这种认识与实践的脱离, 不利于增进学生体质, 也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

1. 娇生惯养,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家庭的溺爱使她们自私、任性、娇气。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进行体育运动会消耗体力, 容易造成身体疲劳, 影响其他功课学习, 所以阻挠她们参加体育锻炼, 有些女生怕苦怕累, 如跑步怕吃力、怕出汗。

2. 学校也可能造成女生对体育课厌学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对身心健康有所忽视, 特别对女生来说更是以勤奋学习为主, 忽视了体育的锻炼。学校未能做到“以学生为本”, 而是以教学大纲为主体, 学生的学习充满“功利主义”。

3. 胆怯、害羞, 怕在大众之下练习

胆怯、害羞是大多数女生共有的一个心理现象。她们大都渴望有一个苗条的身材, 由于受场地的限制, 女生在上课时不可能有一个单独的场地, 有时往往和男生或别的班级学生共用场地, 有的女生胆怯害羞心理就表现得较为突出, 这样影响了其学习动作的积极性。

4. 缺乏生理卫生的知识教育

月经是每个女生的正常生理现象, 虽然在经期期间身体的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肌肉力量方面会有所变化, 进行一些小运动量的练习并不影响健康, 但有些女生往往把正常生理现象当作是逃避上体育课的借口。

三、根据中学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针对中学女生上述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活动的特点, 将心理健康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直接渗透到教学中,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 重视对女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1. 加强对女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引导她们正确地认识自我

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 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从而调动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将快乐教学、尝试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中, 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 增强其参与意识和目标意识, 从而使她们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2. 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人的活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 教师应多表扬, 少批评, 多启发, 少指责。对身体素质差的, 更应增强她们承受挫折能力, 从而防止学生意志消沉, 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和恐惧的心理。

3. 加强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 重视经期锻炼的劳逸结合

针对部分女生认为经期参加体育锻炼有害于健康的错误观点, 教师应加强对女生进行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教育, 让她们真正认识到经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从自卑、焦虑、苦恼、抑郁等心理阴影中走出来, 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4. 体育教师要掌握现代心理学知识, 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

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与现代心理教学相关学科和知识,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活动潜力, 培养她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四、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 女学生喜欢体育课, 并对体育有正确的认识, 但真正能坚持体育活动的人却不多。

(2) 体育活动是克服困难的过程, 在活动中要不断与自身的疲劳、苦累作斗争。懒惰、缺乏意志力, 自卑、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心理素质, 都会成为中学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障碍。

(3) 女生体育课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女生的体质及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改革力度, 使平淡、枯燥、单调的体育教材变为多彩, 变呆板为活泼, 使之更富有新时代的特点。

2. 建议:

(1) 了解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作为体育教师, 应该对学生家庭情况, 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兴趣、爱好、习惯, 心理健康状况, 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现状等有一个全面了解, 并逐一进行认真地分析, 切实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女生的生理特点, 学校应该多开展青春卫生专题讲座, 或体育老师利用理论课加以强调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2) 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学工作, 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 扩大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 让学生有更多、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体育锻炼。

(3) 体育教师多接受学生反馈的意见, 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

篇4:初中生心理总结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实验以我校20个班初中女生为主,发放问卷590份,回收578份,回收率97.97%。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

二、讨论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得知:女生对上体育课感兴趣的占调查人数的92.91%,她们活动的主观思想参与倾向是较为积极。但在实际中发现,真正主动参与活动的女生仅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33.39%),这种认识与实践的脱离,不利于增进学生体质,也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

1.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使她们自私、任性、娇气。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进行体育运动会消耗体力,容易造成身体疲劳,影响其他功课学习,所以阻挠她们参加体育锻炼,有些女生怕苦怕累,如跑步怕吃力、怕出汗。

2.学校也可能造成女生对体育课厌学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身心健康有所忽视,特别对女生来说更是以勤奋学习为主,忽视了体育的锻炼。学校未能做到“以学生为本”,而是以教学大纲为主体,学生的学习充满“功利主义”。

3.胆怯、害羞,怕在大众之下练习

胆怯、害羞是大多数女生共有的一个心理现象。她们大都渴望有一个苗条的身材,由于受场地的限制,女生在上课时不可能有一个单独的场地,有时往往和男生或别的班级学生共用场地,有的女生胆怯害羞心理就表现得较为突出,这样影响了其学习动作的积极性。

4.缺乏生理卫生的知识教育

月经是每个女生的正常生理现象,虽然在经期期间身体的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肌肉力量方面会有所变化,进行一些小运动量的练习并不影响健康,但有些女生往往把正常生理现象当作是逃避上体育课的借口。

三、根据中学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针对中学女生上述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活动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直接渗透到教学中,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重视对女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1.加强对女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引导她们正确地认识自我

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调动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将快乐教学、尝试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增强其参与意识和目标意识,从而使她们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2.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人的活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应多表扬,少批评,多启发,少指责。对身体素质差的,更应增强她们承受挫折能力,从而防止学生意志消沉,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和恐惧的心理。

3.加强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重视经期锻炼的劳逸结合

针对部分女生认为经期参加体育锻炼有害于健康的错误观点,教师应加强对女生进行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教育,让她们真正认识到经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从自卑、焦虑、苦恼、抑郁等心理阴影中走出来,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4.体育教师要掌握现代心理学知识,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

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与现代心理教学相关学科和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活动潜力,培养她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女学生喜欢体育课,并对体育有正确的认识,但真正能坚持体育活动的人却不多。

(2)体育活动是克服困难的过程,在活动中要不断与自身的疲劳、苦累作斗争。懒惰、缺乏意志力,自卑、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心理素质,都会成为中学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障碍。

(3)女生体育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女生的体质及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改革力度,使平淡、枯燥、单调的体育教材变为多彩,变呆板为活泼,使之更富有新时代的特点。

2.建议:

(1)了解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作为體育教师,应该对学生家庭情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现状等有一个全面了解,并逐一进行认真地分析,切实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女生的生理特点,学校应该多开展青春卫生专题讲座,或体育老师利用理论课加以强调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2)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让学生有更多、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体育锻炼。

(3)体育教师多接受学生反馈的意见,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

(4)体育教师应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要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充分运用体育的特点,结合学生心理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5: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xx初中以“学会学习,成就未来”为主题组织开展“5.2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活动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保障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学校领导制定了“金字塔”式管理模式:校长亲自抓——保靠领导具体抓——心理健康教师具体抓——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全面抓。推行过程将此次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与创建和谐文明校园相结合,并根据学校各自特点制定出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案。

二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运用校园媒体等宣传手段,通过班级微信群、挂横幅、出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化心理健康意识的形成。教务处对各级部各班级的工作采取跟进式管理并对活动过程中涌现出的有特色的班级个人及时进行表彰鼓励。

三是“请进来,走出去”,以先进模范为榜样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学校针对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考试焦虑等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组织心理咨询教师外出培训并邀请外校心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以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先进模范事迹的感召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积极看待自己的人生,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全面提升。

篇6: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自查小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以来,特别是自8月参加“庐江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来,我校全体心育团队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不少颇有成效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和完善咨询硬件建设

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在学校综合楼四楼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内设相关的活动室、接待室、咨询室,做到了有电脑、活动柜、电话、咨询台等,安排心理教育老师按时值班,接待来访的学生。对有些环节的设置,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二、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制度和队伍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和守则。完善教导处、心理咨询室、班主任、心育老师网络机制。学校设立多名专、兼职心育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相关会议,汇报、交流工作情况,定期向校领导汇报进展,提出建议,并及时向学生作出指导。不断提高专职和兼职心理教师业务水平。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三、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

学期初即制订了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课表。在班主任配合下,每周各班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适时运用团体心理训练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科学阐明相关原理,解决学生中的实际心理问题。先后在学生中传授、普及相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调节技巧。

四、营造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高教育质量

让学生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让从事日常教育、管理的班主任和教师们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在具体工作中,根据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不断安排针对性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生动,紧密联系中学生学习、生活的讲座报告。如二月进行学生寒假“关注身心健康,做有意义活动”教育;三月、四月开展关于学生早恋问题、情绪调节问题、健康成长教育;

五、六月进行善

待挫折教育、九年级学生中考前长跑减压辅导;九月对新生入学组织自我介绍和畅谈学期感受等活动。

五、开展系列活动,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配合学校素质教育,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展阳光体育广播操比赛,“预防溺水,关注安全”主题教育,“爱我家乡”书信征文活动,“家校携手,共同引导”家长会活动,或演讲,或征文,或家访,或聚会,或表彰„„让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种形式密切渗透,放大心理健康“正能量”,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六、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常识,及时就个别和共性问题进行相应的解答、指导。每学期,就“留守儿童”等相关话题,各班自编自办了一期心理健康教育黑板报。我们利用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对家长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让他们与时俱进,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七、加强心育工作的学习、总结和提高

积极参加心理指导中心组织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学习,订阅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向先进单位和专家学习,提高相关技能。在领导指导下,按时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注意工作总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提高工作水平。完善档案管理。

篇7:初中生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

案例报告

侯海莉

焦作市三十三中学

摘要:

本案例是一例初中三年级女生由于学习问题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报告。该求助者自小成绩优异,未受到任何挫折。在一次考试失误后,受学习压力以及家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对学习产生了认知偏差,总是担心中考成绩不好,并由此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出现躯体化症状,影响到学习,因而前来求助,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咨询员根据求助者的情况主要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求助者调整认知观念,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恢复了正常的学习。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一、求助者一般情况

张某,女,15周岁,河南省xx市初中三年级学生,身高1.59米,体重40公斤,无重大躯体疾病,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独生女,联系方式:xxxxxxxxxxx。

首次来访时精神行为状况:求助者自行走进咨询室,衣着整洁,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准确;情感活动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相协调;面带愁容,说话时条理清晰、表达完整,意识状态良好,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求助欲望强烈。在谈到学习问题时,情绪明显烦恼和焦虑。其母亲一同前来,据母亲介绍求助者对问题的陈述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二、求助者要求咨询的问题

主诉:整天都在担心自己考不上重点高中,会让父母失望,焦虑、心慌、入睡困难,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一个月,加重1周。

三、咨询员对问题过程的描述

求助者一个月前在月考中没有考好,成绩下滑,父母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同学们也有议论,从那时起开始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一周前老师宣布要进行第二次月考,上述症状加重,紧张、焦虑,晚上不能正常入睡,即使睡着了,很容易醒,多梦;总是感觉自己学不好了,中考也考不好了,不能顺利升入重点高中,痛苦不堪,主动前来咨询。

四、求助者背景资料

(一)个人成长的自我陈述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是公务员,他们关系不错,对我也很关心。爸爸平时很忙,家里事情主要由妈妈承担,但是只要有空,他就会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妈妈是个很要强的人,她们单位的同事之间经常比谁家的孩子考上重点了,谁家的孩子考第一了,所以她对我期望很高,要求也很严格,经常教育我要好好学习,为父母争光。我也一直很努力,平时除了看书,其他活动比如:看电视、玩电脑一般都不参与,就连平时和同学出去玩也很少,再加上我平时话不多,所以朋友不多。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还不错,老师也比较喜欢我,而我为了不让老师、家长失望,总是尽量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甚至一度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二)一般现状的自我陈述

“一年前,我升入了初三,感觉自己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尤其在后半学期开始以后,主动要求晚上再加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父母也同意了,毕竟离考试没有几天了。

一个月前,学校组织了中考前第一次月考。因为平时老师、父母就反复强调只有在月考中进入年级前二十名才有把握升入重点高中,所以我非常重视,在考试前一晚仍旧学习到很晚,但是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连前三十名都没有进。为此父母很生气,和我长谈了一次,说一定要把握好这几次月考,为中招考试奠定好的基础。到学校后,同学也在议论这件事,都问我怎么回事,是不是生病了。我知道自己没有病,而且即使前一天睡得晚,也不会考成这样,因为平时我也经常学习到很晚,所以越想越不明白,越想心里越烦,总觉着不应该考这么差。虽然有时候安慰自己还有机会,但总是不能彻底摆脱这种不好的心情,书也看不进,心里很着急。

上星期老师宣布说学校准备进行第二次月考,让大家好好准备,当时立刻就想到了上次考试的事,脑子里乱哄哄的,心情更加不好,晚上睡不着,就算睡着了也很容易醒,白天没精神,感觉很累,不能静下心来学习,虽然我经常责怪自己为什么不能认真看书,难道又想考砸了,但就是学不进。现在我甚至觉得自己已经学不好了,中招考试也会考不好,如果不能升入重点高中,该怎么向爸妈交代呢?我对自己的状态感到非常痛苦,想调整自己,所以来到咨询室,请老师帮我找找原因。

(以上内容根据来访者口诉整理)

五、心理问题的归类及诊断

(一)对是否精神障碍的基本判断

根据区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来访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情况是相统一的,心理活动内在协调统一,人格相对稳定,求助者自知力完整,主观感到痛苦,主动求治,可排除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

(二)心理问题的归类及诊断

根据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求助者个性内向;智力水平正常;谈话涉及到学习问题时,伴有明显的紧张、焦虑情绪;情绪低落且不稳定;未发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心理问题分类

社会层面:学校学习与适应问题;考前焦虑。心理学层面:情感(绪)问题及个性问题;

医学(症状学)层面:根据(CCMD-3),焦虑性神经症的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持续时间较长,而该求助者问题起因是学业受挫,属于现实意义的刺激,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到社会功能和思维逻辑,没有泛化和回避,而持续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多月,不足以满足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初步诊断:综上所述,属于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

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反应的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限于考试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一个月,因此可以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六、对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生物学层面:来访者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感染、高热抽搐、昏迷史;无严重头部外伤史;13岁来月经,现年15岁,正处在青春期,情绪不稳定,易波动。

(二)社会与环境层面:考试失误后,丧失了信心,对考试产生了恐惧;父母期望值较高,在她出现失误时,予以了严厉批评;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呵护,一旦失败就受不了;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理解,缺乏正确指导。

(三)心理层面:个性方面:从小听话,敬畏父母,不善交流;对自己要求严格,事事做得尽善尽美,害怕失败,考试失误为诱发因素,且有较持久的负性影响;行为模式方面: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面对学习成绩下降,不知所措;心理平衡能力:除了学习外,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也没有什么朋友,维护心理平衡的资源较少。

七、治疗方案与知情同意

(一)治疗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结合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通过与求助者和家长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调整认知方式,转变观念,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和有效的行为模式,逐步减少求助者心理压力;学会自我心理调控,树立学习信心。

2、终极目标与长远目标:完善求助者个性,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二)所依据的理论

本案例主要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理论。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以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都是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本案例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学习压力过大,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内在表现却是由于完美主义倾向和缺乏自信等认知因素造成的。焦虑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实用性很强的认知行为疗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极易导致焦虑症、恐惧症等神经症的形成。另外,求助者目前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有她特定的年龄阶段,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三)所应用的技术(或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四)拟实施的步骤

第一阶段:

(1)向求助者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对于求助者所提的问题,暂不作确定答复,帮助求助者探寻心理矛盾,创造有利于自我成长的氛围;

(2)鼓励求助者情感的自由表达;

(3)布置家庭作业:思考成绩偶尔下滑的原因,认知中考的目的与学习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

(1)详细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2)与求助者一起分析成绩偶尔下滑的原因和产生考试压力的个人、家庭、社会原因,以及她的思维及行为定势;

(3)引导其了解中考的意义,分析中考的目的与学习的目的之间的关系,重新调整学习期望值,不要定的太高,要正视现实,对自己的学习和中考做出合理、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4)疗效的产生。当求助者已能有所领悟,咨询工作就转向引导求助者将合理的认知扩展到生活的其它领域,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5)布置家庭作业:在介绍艾利斯归纳的十一条生活中容易引起心理困扰的不合理信念之后,请求助者写出感想;增加业余爱好,调节紧张情绪;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及发展计划。第三阶段:

(1)调整制定的计划,指出努力方向;

(2)做好咨询的回顾和总结。请求助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的个人成长;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求助者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未来生活;

(五)知情同意,说明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向求助者及父母说明咨询员和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告知采用疗法的原理及意义,说明咨询效果取决于其配合程度,共同商定咨询时间;求助者约需要4次以上,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因为是学校心理辅导,是免费的;以上内容得到求助者及其父母的认可。

八、咨询效果评价

(一)求助者主观感受:现在心情较为顺畅,能静下心来学习;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等症状已消失;感觉前途还是光明的,要尽力考上重点高中。

(二)求助者母亲评价:孩子考试焦虑状态已经缓解,睡眠基本良好,精神状态正常,逐步恢复到从前学习状态,成绩开始提高。

(三)咨询员观察评估:通过回访和追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求助者的心理与躯体症状均消失,能够正常生活与学习,自信心增强,改变了原来不合理的认知结构,建立了新的认知系统。

九、总结

(一)需改进和肯定的方面

咨询时主要侧重于求助者自身认知结构的重建方面,但与求助者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交流不够,应该在家庭教养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

与求助者的关系建立较好,取得了求助者及其父母的信任,因此在咨询中得到了求助者及其父母很好的配合,使得交流亲切、顺利。

(二)经验总结

篇8:初中生心理总结

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目标的实施, 必须在教学中进行改革。以初中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全面培养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 勇于创新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运用, 使教学和考试成绩挂钩。教师满堂灌, 初中生死记硬背, 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出现了一部分初中生高分低能, 高分低德, 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有的初中生心理压力过大, 容易出现极端异常表现, 由于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特别单一, 教学模式死板, 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为此, 我们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 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要求教师改变旧的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初中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和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从某种角度讲, 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教师本身的思想品德, 知识及能力是对初中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唐代思想家韩愈用一句话概括了教师的责任重大及对初中生的影响,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用自己的良好道德情操去影响、感化初中生, 可见教师素质的重要性。

我们教师的素质主要有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 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改变教师自身素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探索, 不断追求。

(一) 教师要坚持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教师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师以高尚的师德去熏陶初中生的心灵。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去影响初中生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初中生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教师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 坚持原则,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初中生。

(二) 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业务能力

社会在发展, 教育面临改革, 思想品德教师不能局限于原有的知识, 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教学工作, 教师只有成为优秀的学习者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三、课堂教学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设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加强对初中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不仅要教会初中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初中生学习的方法。根据初中生实际指导学法, 善于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思路, 让初中生主动参与。培养初中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提高初中生的素质, 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把握好讨论的议题并加以引导, 然后总结。精练也是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手段,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

(二)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初中生的各种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适合本班初中生实际的新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发现法”“实践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潜力, 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丰富、幽默, 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我们要善于创设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交流环境。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突出初中生的主体性, 要激发初中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使初中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高初中生学习效果。教师不能墨守成规, 教学活动要新颖, 不拘常规, 让初中生在快乐中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加大德育工作力度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让初中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放在首位, 可见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康德说:“人唯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为人, 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初中生, 信任初中生。教师要深入了解初中生, 根据实际情况教育初中生。采取初中生易于接受的方法, 要引导初中生进行自我教育,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结合课本内容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初中生正确的人生观, 让初中生领略祖国的美丽、富饶。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从小应努力学习, 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挫折, 要树立远大理想, 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在德育工作中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 让初中生在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现代社会竞争已进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教师要培养初中生敢于竞争、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新理念, 不断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篇9:初中生心理调适

环境育人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尤其教室的装饰完全可以改变过于严谨的名言警句、学生规范等的陈设,要结合学生实际可增添一些活泼、向上、激励性强的内容,营造宽松的氛围。

利用有利时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让学生学习心理学常识,是他们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学会心理保健和自我情绪调控,以平常心态正确对待和化解生活中的矛盾。

作为教师要经常进行心理学学习交流,结合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学生的不良情绪大多来自身边的人,当然也包括教师,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学校要加强对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心理教育汇报交流和有关理论方面的研讨,积极倡导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

为全面了解学生健康成长的状况,学校要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交流中心,配备心理学科的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疏导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尤其要重视特殊学生的心理疏导,如单亲家庭的学生,身体有残疾的学生等。

事实证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活动,有了学校、老师、家长的关注和重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找准自己在班级中、年级中的位置,树立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并制定一个阶段性的学习计划和总的学习计划,确立具体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学习有一定的导向。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渐形成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班级是一个大集体,师生相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冲突,要建议学生尝试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站在同学、老师的立场看问题,求得心理平衡,学会单线梳理自己的情绪和理智,不要一味地同别人进行比较,在被集体中的成员误解感到委屈,不要压抑,带事情冷却后主动交流沟通,求得理解。

另外,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尊重和孝敬父母,时常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然而,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看法并不总是一致的,他们和父母仍会发生冲突。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有事不要憋在心里,有想法就要说出来,父母会主动改变教育方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父母的过错要宽容,与父母交流看法,要真心、诚恳,倾听父母的意见,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把父母的企盼当作前进的动力。

上一篇:青年志愿者协会羽毛球比赛 简讯下一篇:真题第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