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辅导课

2024-05-09

初中生心理辅导课(共6篇)

篇1:初中生心理辅导课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教案:

浅谈与异性同学交往

辅导目的:

1、让学生了解异性交往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掌握与异性交往的一般原则。

3、学习适当异性交往的方式方法。

辅导重点:如何建立起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关系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要内容:

一、导入课题:

处于中学时期的少男少女,随着生理发育的日益成熟,性意识的萌发,对异性产生好感、爱慕,并渴望与之接近、交往,这是极为正常的心理。如果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异性间的交往,不仅可以顺利度过青春期,还可以起到学习上互助、情感上互慰、个性上互补、活动中互激的作用,对自我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一个问题,如果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和妨碍大家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

二、男女生之间究竟该如何交往?

本人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正确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尺度,如何把握不住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尺度,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1、影响学习和智力发展。有早恋行为的学生会因为卿卿我我、情意绵绵而影响学习,书看不下去,课听不进去,作业做不下去。造成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耽误一生的学业,造成终身悔恨。

2、影响身体发育。初中生虽然逐步成熟,但毕竟还未完全成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早恋会使身体的正常发育受到不良影响。还会因为秘密交往中舆论的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3、失足失身危险。由于中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冲动,抑制力较差,很容易出现“越轨”行为。一旦出现“越轨”行为,将会给女生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而且,由于思想、道德、经济、事业等方面都不成熟,初中生的恋爱绝大多数是失败的,是很难发展为婚姻的。

中学生因身体的发育,产生了对异性同学的好感,有接近的欲望,这是很正常的,这表明同学们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到处撒欢的“小不点”了,值得庆贺。但对一个同学有喜欢的感觉,并不等于爱情。爱情是两个人深刻的理解、交流与付出,是长大成人以后,男女两性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建立的;从好感到爱情,距离还很长很长,以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经验还无法把握,只有在学生时代努力学习、增长本领,长大后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喜爱,才能建立美好的爱情。早摘的青青果子,总是苦涩的,最终是要枯萎的,适当的时机,才能作适当的事。老师平时注意鼓励同学们广泛交往,多交流学习心得和进行文体活动,不要过早触及爱情、婚姻等领域。

三、如何建立起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关系呢?

1、自然交往。在与异性交往中,应该以平常的心态进行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建立纯洁的友情。在表达友情时,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辞;既不面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既不必羞怯忸怩,也不要神神秘秘,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体现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特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进行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同学关系不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不自然。

2、适度交往。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地萌动情爱,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建议你做到自然适度.心中无愧,真实坦诚。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诚朋友。

3、留有余的。虽然是结交知心朋友,但是异性交往中,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交往中的身体距离控制在必要的分寸等、特别是在与某位异性的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程度。

4、尊重对方。交往时男女同学都要学会尊重对方,包括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的意愿,不可向对方提出无理要求,强迫对方服从你的意志,注意不要随意干扰别人的生活和学习。男同学有体质方面的优势,所以要特别注意学会尊重和爱护女们学,保护女同学。

5、学会自爱。交往时的男女同学都要学会自爱,爱护自己的尊严和名誉,珍惜自己的人品和人格,并且懂得保护自己,要学会拒绝,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懂得自爱,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和友情,这一点是不可以忘记的。

在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点:异性同学之间不宜过多单独交往。特别是女生,一定要自尊、自重和自爱!

四、小结: 同学们中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正常现象,异性同学的广泛交往,对你们自身的学习、思想都有促进和帮助。如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注意接触时间短些,范围广些,从而可以了解各种禀赋、气质的异性同学,这会使人有更多的受益。但异性同学间的交往,一定不要一门心思地钻在里面。两个异性同学的交往时间不宜过长,有的同学一直形影不离,长此下去,从相聚到相恋就难以避免了。男女同学有性别之差,人的一些潜意识往往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被发掘出来。过于频繁地与异性交往会唤起人的热情,激起人的冲动。所以男女同学的交往要有个度,频率要低一些,这样有利于大家的健康成长。

篇2:初中生心理辅导课

做一个受欢迎的异性同学

辅导目的:

1.树立异性交往的正确观念和态度,初步掌握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艺术。

2.克服异性交往的偏差,与异性友好相处,做一个受欢迎的异性同学。辅导重点:树立异性交往的正确观念和态度,初步掌握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艺术。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要内容:

一、导入课题

由于受封闭的传统思想、个人早期不良生活经验以及个体内倾个性的影响,部分同学在与异性交往时陷于紧张失措甚至恐惧的状态;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不健康思潮的影响,部分同学在与异性交往时则流于粗俗、随便。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前来咨询同学关系、特别是异性交往问题者日益增多,交往窘迫者有之,给异性乱起侮辱性绰号者有之,揭人隐私并臆传恋爱关系者有之,追求异性者有之,难于区分友情与爱情界限者有之,不够健康的性别关系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青春期身心的正常发展。基于此,本活动意在从“受欢迎”这种近距离低角度入手,矫正异性交往的种种偏差,将学生的身心成长引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二、师:“异性交往”,这是一个令人向往又令人烦恼的事情。一方面你们需要友谊,需要朋友,需要不同性格和不同性别的朋友:另一方面你们又常常被告诫,与异性交往千万小心,警惕危险!真有那么危险吗?还是一点危险都没有呢?异性之间该如何相处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有所变化,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然而,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和妨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还会使人同意产生误会,而误会又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情绪上的困扰。因此,通过这堂异性同学交往的心理教育课,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一行同学交往。

三、心有千千结

小丽和小勇是同桌,他们一直相处得自然和谐。女生私下里夸小勇帅气,又肯帮助人,说小丽和他同桌有福气。不久前,同学中传说小丽和小勇是“一对儿”,从此小丽开始留意起他来……渐渐地小丽发现自己对小勇说的话,做的事都很在意,常盼望着和他一起学习,一起玩。一次无意中,他们俩人的手相触了,刹时小丽有一种触电的感觉……这是怎么了?我是不是早恋了?我该怎样与异性同学相处呢?

师:谁有过这种经历?

生:(不好意思地)听好多人讲都有这种经历。

师:假如是你会怎样对待这件事?

生:不与他同桌。

生:继续交往,不管别人怎么讲,知道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并不是恋爱就好了。

生:会很不好意思和他来往。

师: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比如有的男同学喜欢漂亮的女同学、有的女同学欣赏某个男同学矫健的身姿、或者男女同学喜欢与异性在一起活动等等,这是青春期一种特殊的又相当正常和健康的心理体验,不必为此感到害羞和难为情或紧张,倒是应该恭喜自己,我长大了。这种朦胧的情感是由性生理成熟而引起的性意识的萌动,是人的一种本能冲动,带有喜欢和欣赏异性的成分,不是爱上对方了。但是人是有理性和意志力的,如果任凭自己的欲望左右,放任自己的情绪冲动而早恋,那就可能荒废学业,贻误青春年华,为那份早来的不成熟的感情付出沉重的代价。就如树上的果子,是生的好吃还是熟的好吃?你们在这个年龄发生的恋爱就像摘取树上不成熟的青果子,只会品尝到苦涩的滋味。人生有许多关键期,错过这个学习最佳时期,以后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很难弥补上。至于感情的事情,最适合的年龄是二十几岁,那时你不谈父母可能还会催促你呢。

师:小丽该怎么办呢?她既不必往后退也不该往前跨,她应与同桌保持正常交往。当然,这种交往应尽量在群体当中进行,交往的感情宜浅不宜深,尽量避免和他单独交往。因为群体交往可以使你获得多人的友谊,且能使你吸取多个异性身上的优点,一对一的单独交往则容易陷入早恋的泥坑。我们平常与异性交往应以群体交往为主,尽量避免一对一单独交往。

(师板书:群体交往为宜,避免单独交往)(点评:让学生明白与异性接触时的本能冲动实属自然,不足为怪。指导学生用意志力将本能性冲动控制在安全适当的程度上,且在交往时以群体交往为宜,是避免学生过早陷入早恋的有效方式。)

四、收到求爱纸条怎么办?

小娟是班级里公认的班花,她不但成绩优秀,气质高雅,而且弹得一手好琴。一次下课后,小娟发现抽屉里多了一封信,里面写着滚烫的词语,并约她放学后在公园门口见面。她从字迹上已猜出是哪位男同学写的,心里咯噔一愣,脸刷的红了,不知如何是好?

师:假如你是小娟,遇到此事该怎么办?

生:把纸条交给他妈妈,看看她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生:她可以去约会(全班大笑),先看他长得帅不帅,长得帅再跟他约会,长得不帅就别理他。

生:我也许会和好朋友一起商量。

生:把纸条撕掉,用不着理他。

生:告诉他现在不应考虑这些事,应该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师:把纸条交给老师或对方的家长,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告诉自己的父母,有些时候反而使他们担心;准时赴约,可能导致早恋;把纸条撕掉、不理他,也不能解决问题;把此事公布于众或跟要好的同学讲,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且有可能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因为你虽不能接受这份不成熟的感情,却应当尊重别人的好意,维护对方的隐私和自尊。老师认为最佳的方法是—暂时保密,找个时间把信还给他,并表明自己的态度:现在我们年纪还小,还是学习的大好时光,应该集中注意力学习,请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师板书:克制感情冲动)

师:假如你是那位写纸条的男同学,你以后要怎样克服自己的感情冲动呢?

生:去找心理老师想办法。

生:到游戏机室去发泄一下。

生:把那个女孩想得很坏。

生:没什么,以后找个比你更漂亮的。

生:躲着她,再也不见她。

生: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算了吧。

生:拼命压抑自己。

生:去与她交往,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坦然大方。

生:把精力放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如学习、体育运动等),不让自己有空暇去胡思乱想。

篇3:初中生心理辅导课

团体辅导又称“神奇的圆圈”。团体成员聚集在一起,在经历过几次相对安全的、充满温馨的、充分尊重和接纳的互动之后,每个团体成员在认知和行为上都会产生一些良性的改变。许多研究证实,当在接受团体辅导时,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成长都收到显著效果。[6]但目前国内关于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初中生、中高职学生、还有离异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等群体,专门针对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较少。因此运用团体辅导方式提升高中生心理韧性研究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仍需要大量研究给予补充。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先进理论、实务、思考及建议,以心理韧性理论为主线,设计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课程。希望借此探索出一条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培养方案,对培养高中生心理韧性这种积极品质,提升他们抵御困难、危机、挫折的能力,减少他们成为问题少年的可能性,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一、研究对象

在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阳光心理社团的支持下,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从心理韧性水平偏低(27%低心理韧性组)的学生中进行招募。本着自愿报名的原则,从成员参加此次团体的原因、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团体的期望、成员的个人议题是否契合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个体愿意参与团体并遵守规则的程度、个体寻求帮助或改变的主观意愿强度及是否能够接受活动时间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个人访谈[7],综合考虑后从前来报名的42位正常的在校学习的学生中筛选出2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5—17岁之间。在性别和年级匹配的前提下,将参与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布具体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1.使用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实验的前后测,该量表共27个题目,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5个因子。前3个因子属于个人力,后2个因子属于支持力。量表采用李克特自评式五点评价。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说不清”“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五个等级评定,分别赋1—5分,然后进行统计,得分越高者其心理韧性水平越高。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5,内部一致性系统为0.83,校标关联效度为0.49。[8]

2.采用自编题为《发现自己的心理韧性团体辅导方案》进行实验组被试团体心理辅导。

三、研究步骤与方法

1. 研究前测

对参加此次研究的所有被试发放《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检验其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对照组被试的心理韧性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制订心理韧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并实施。以心理韧性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主要采用讲授、游戏、讨论等形式,对实验组被试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实验组被试在固定地点(校团体辅导中心),接受固定时间段(每周六上午9:50—11:20)每次1.5h的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韧性辅导,对照组成员不作任何干预。实验采用单盲设计,告知被试参加的是心理社团的专题活动,以便今后更大范围的推广。此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大纲如表2所示。

3. 效果评估

干预后,两组学生再次分别填写《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一个月之后,实验组被试填写《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进行追踪效果检测。

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进行前后测,以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其心理韧性的影响及后续情况。

1.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心理韧性各维度及总分的差异比较

表3可看出,干预研究前,在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可视为两组被试具有同质性。而在经过8周的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在心理韧性总分及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个人力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及二阶因子支持力方面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从均值上看,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可得出,经过团体辅导的实验组成员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未经过训练的对照组的心理韧性水平。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2. 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组、对照组组内的差异比较

表4可看出,干预后在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人际协助、个人力、支持力及心理韧性总分上实验组成员的前、后测成绩呈现显著性差异。而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方面虽差异不显著,但通过均值比较可看出,在实验组后测中情绪控制、家庭支持的得分均高于前测。对照组在心理韧性总分及各个分维度上的前后测得分均不呈显著性差异。由此可得,在排除被试自身适应中学生活因素之外,经过为期8周团体辅导的实验组心理韧性显著高于实验前,对照组被试心理韧性在实验组被试接受实验周期内,未产生显著性变化。

五、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以心理韧性结构理论模型为依据,结合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对高中学生进行了心理韧性提升的教育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适应过程本身并不能提升高中生的心理韧性水平;以《发现自己的心理韧性》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方案设计较为合理,能够有效地提升团体成员的心理韧性水平。分析团体辅导效果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1. 团体辅导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

在团体辅导工作开始前,研究者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借鉴其他优秀团体辅导方案设计,最终确定六个有助于提升高中生心理韧性的核心因素,并围绕这六个因素展开设计,精心安排每一次课的活动;在小组成员的筛选上,不仅仅依据基本信息和问卷调查,还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了个人访谈,保证团体辅导能够有序开展。

2.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要有针对性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针对性包括:(1)对学生特质的针对性。研究者在阅读了大量关于心理韧性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构建本次团体辅导。在每一单元的课程设计上依据各个核心要素的心理学知识来构建课程,如《做情绪的主人》单元结合情绪智力理论及情绪ABC理论开发设计教案,《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单元结合自我意识理论等;(2)对团体辅导对象的针对性。本次团体辅导针对的是高中生群体,在方案设计时考虑到高中生的年龄特点,方案设计以趣味性、活动性、启发性为主。

3. 团体辅导实施过程要注重分享环节的引导

本次团体辅导共设计了八个单元,每个单元主要分为团体热身、相关知识讲解、成员分享三个阶段。在每个单元的成员分享环节,团体领导者要注意倾听成员间的分享,促使分享主题朝向每一单元的重点进行讨论。在成员分享阶段,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促使同学们能够畅谈自己的内心感受,成员间彼此信任,倾听他人的心声,对比自己的心声,相互取长补短。同时,团体带领者要把握时机将重点引向主题,引向团体辅导以外的生活,促使同学们将在团体辅导中所领悟的道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4. 团体领导者的角色定位及转换

在团体辅导发展的不同阶段,团体领导者需注重自己的角色定位与转换。如在团体辅导开始阶段需要团体领导者扮演创造者角色去开启团体讨论的话题,以促使成员进行自我探索;在团体活动的中期,成员之间的沟通变得相对复杂,不同的想法在此刻开始碰撞,团体领导者需要协调成员间的沟通,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在团体辅导结束阶段,还需要扮演鼓励者、评估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陈林,韩立.军校学员心理韧性研究述评与展望[J].校园心理,2013(6):386-387.

[2]周观兵,张建锋.提升大学新生心理韧性的认知策略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7-29.

[3]霍红艳,张红霞,姚春艳.青少年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分析[J].赤子,2013(11):341-342.

[4]李义安,张金秀.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7):797-799.

[5]高登峰.大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心理弹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6]许静.大一新生抗逆力团体辅导的实证研究[J].心理学报,2010(2):474-477.

[7]林昕.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篇4:初中生偷窃行为心理辅导案例

【关键词】偷窃;说谎;认知改变;合理情绪疗法;行为契约

1.案例介绍

王斌(化名),男,15岁,初中九年级学生独生子。父母均为农民。家住在“秭归屋脊”云台荒脚下,现家中共有四人,奶奶虽年近七十,但身体健康,仍然能操持家务。父母身体较好,劳动能力强,有较好的经商意识。多年来种蔬菜、贩蔬菜、养牲猪,收入颇丰,是当地的家庭富裕户。该生身体健康,聪明灵活。学习成绩较好。从外表上看,是个很棒的学生。

该生读八年级下学期染上了偷窃的恶习。八下行窃多次,班主任已经知道的有三次。班主任通知了家长,都已经做了一定的处理。其他学生都清楚此事。上九年级后,九上没有行动,九下做了三次,其中两次被查出来了。第三次是自己向辅导员主动承认的。该生一遇到独处的机会就想下手。有时还为自己创造独处的机会,例如上课时请假上厕所……当他手头稍微有点不宽裕就想动手。得手后,有时还故意向同学、老师说自己的钱丢了,向同学、老师借钱。以此掩盖自己的偷窃行为。他的行为使同学们苦不堪言,特别是同寝室的同学。当他东窗事发,把家长请到学校处理问题时,他的父母非常痛心,觉得无脸见人。给老师、同学们说好话,给被窃者退钱,流下了很多伤心的泪水。当他母亲被再次以同样的原因请到学校时,他的母亲对我说,她已经绝望了,真后悔生下这样一个不听话的儿子,自己觉得已无脸见人。她不顾老师们的劝阻,流着泪把他一顿好打。后来,他的母亲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我,希望我能为他的孩子提供帮助。

2.案例分析

据王斌述诉,他在八年级上学期以前,从来没有偷过别人的东西。有一次刚上学,带的钱被人偷走了。他就把丢钱的事儿在班上说开了。过了几天,一个同学撺掇他去做小偷。那个同学说,别人偷你的,你就偷别人的,换工!就这样,他与那个同学一起在深夜进入另一个寝室第一次偷了钱。当时很害怕,但这样一动手就有了钱,比借高利贷、比向家长多要钱,要容易得多。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敢独自夜间翻同学们的衣兜。每次都或多或少偷到了钱。他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当被别人发觉、或者被老师查出来后,一通知家长,他觉得很丑,给爸妈脸上抹了黑。很对不起他们。在同学们面前也抬不起头来。他想改,但一碰上合适的机会,就又犯了。当钱用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又往这个方面想。他知道这么做,品行有了大问题。他很内疚,很多时候在想,这样发展下去,很危险。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坏孩子。自责和侥幸心理一直在激烈地斗争。

偷窃行为的心理原因是极其复杂多样,该求助者的第一次行窃有三个原因:①钱被偷后,钱不够用了。②自己的钱被偷之后,心理极不平衡,产生偷别人的东西的报复心理。③另一个“惯偷”的教唆。尔后,他尝到了“甜头”,且怀着可能不会被人发现的侥幸心理,在偷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该生良知未灭,偷窃未达到特别严重的程度,如能重建自尊自爱,改变认知,提高对自己的控制能力,采用以上心理辅导的方法可能会扭转求助者的偷窃心理。

评估和诊断:综合分析所获得的资料,该求助者表现以认知偏差为基础,由多方面因素引发的偷窃问题。发生时间已有一年以上。对自己的行为有清楚的认识。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一般心理的问题。

3.心理辅导过程

3.1主要辅导方案:

3.1.1 调查了解、摸清原因。

3.1.2 讨论最近一次行窃。

3.1.3 回忆最近一月的行窃情况。

3.1.4 改变认知。

3.1.5 制定行为契约。并及时反馈。

3.1.6 与家长联系,发挥合力作用,辅导过程中通过会谈、主要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

3.2 会谈内容摘录:

3.2.1 针对求助者的以下信念,通过交谈的方式,使其改变认知。要领悟到自己不悬崖勒马,道路将非常危险。要想重塑自我,必须痛改前非。如:

3.2.1“我的行为的确很丢人,但小偷小摸无大碍”;

3.2.2 “捉贼见赃,没有证据别人对我没有办法”;

3.2.3 “很多时候别人是不可能发现的”;

3.2.4 “我偷东西时,一般不把别人的钱拿完,总是留下一部分,甚至还有归还的想法,我是个有良心的人”;

3.2.5 “待我钱特别多时,我就在也不偷了”

3.3 直接提问,让其思考,让他自己得出答案,有涉及法律的问题辅导员告诉求助者答案:

3.3.1 “你知道盗窃罪的起点数额吗?”

(起点500元,自己的行为已不是一般的违纪、一般违法,极有可能涉嫌犯罪)

3.3.2 “纸包不住火是什么意思?农村有一句与此相似的俗语是怎么说的?你知道现在的刑事侦查技术是什么水平吗?”

(要为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什么时候都不要自以为是,什么时候都不要与法律、正义较量。)

3.3.3 “你行窃时不把被窃者的钱拿完,说明你的心理底层还存有善念,因此你还有药可救;但你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打了很高折扣的善了。随着你行窃次数的增多,这种善会逐渐消失。你会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你思考过你的将来吗?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什么样的规划?”

(小善几乎不是善;偷窃次数增多,数额增大,你很可能在某个时候,就会因盗窃罪而接受刑事处罚;偷窃在特定情形下很可能向抢劫罪上转化,如正在行窃时被人发现,为了逃脱而伤害被窃者,且把钱物带走,就构成了抢劫罪,从而上升为严重的刑事犯罪。我们家乡就有一位因抢劫他人财物获罪被处决的独生子,当时不满20岁。你还很小,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前程。)

……

进行了多次会谈之后,该求助者思想上有很大的触动,表示一定要痛改前非。并主动坦白了本学期大概四个星期以前的一次行窃过程。而这一次只有他本人知道。我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认账,由他亲自秘密地把钱还给被窃者,并诚恳地向对方道歉,请求谅解。“知耻而后勇”,他走出的这一步非常可贵。我很高兴,此后我给那几个被窃者做工作,希望他们能保守秘密,帮助他改正错误。

3.3.4帮助求助者探究矫正偷窃的措施:①继续从思想上深挖根源,改变不合理的理念。②尽量减少独处的机会。③尽量合理用钱,使自己对钱的支配不要前松后紧。④尽量克服自己不良的好奇心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⑤思想上一出现行窃的苗头,就快速地想到今天的谈话。想到自己签定的行为契约。

4.心理辅导效果评价

4.1自我评价

该求助者觉得现在生活得很轻松了,心情比以前好多了。再也不必为偷窃而矛盾、自责。父母对他学习上的要求了比以前高多了,他们不再只关心我的生活问题了。

4.2老师和同学的评价

他现在看起来很好。学习很认真,特别是作业完成得很好。性格也比以前开朗多了,开始合群了。

4.3家长

他很有进步,那些小毛病几乎没有了。在家做作业很主动,上学积极,好像变了一个人。

4.4辅导评估

通过以上辅导,求助者的偷窃心理得到明显的好转,已基本达到预期的目的。改变了偷窃的不良行为。已开始合群,能以合理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处理学习、生活中的事件。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思想方法导<个体辅导>》,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年第一版,P28。

篇5:初中生心理辅导教案

《怎样对待长辈的叨唠?》

【活动设计】 12、13岁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早期。他们具有更强的自理才干,做事喜欢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开端想摆脱父母的左右,已不愿与父母谈更多的关于自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长辈则喜欢以自己的生活阅历经验晚辈。同样的内容反复多了,就变成了叨唠,这样的叨唠则影响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本课程首先让学生熟悉长辈1般都在什么状况下叨唠,然后要清楚叨唠的内容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最后是讨论在不损伤父母感情的前提下,怎样对待长辈的叨唠。

【辅导目的】

⒈了解父母在什么状况下叨唠。

⒉明白父母的叨唠是关心,保护孩子的1种非凡表达方式。

⒊讨论对待叨唠的好方法。

【辅导方式】

⒈小组讨论

⒉小品扮演

⒊社会调查

【辅导预备】

⒈课前做好1份社会调查。

⒉排演小品《小亮在家1、2》。

⒊预备1幅田园风光油画。

【辅导时间】

1学时。

【辅导地点】

团体辅导室。

【辅导步骤】

1、说话引入

同窗们,早上好!我们彩虹聊天的时间又到了。我们今天聊的话题是:怎样对待长辈的叨唠。

2、道道自己

(1)介绍自己今天有几岁了。(我今年„„)(2)如今,你们当中有哪些同窗能主动把自己的作业给爸爸妈妈看呢?

(教员评价:大家的这些表现是可以了解的,由于,你们长大了,都希望自己能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

3、道叨唠

(1)(你的爸爸、妈妈或许其他长辈喜欢叨唠吗?讨论(让学生们众说纷纭讨论1分钟)(2)长辈1般是在什么状况下叨唠呢?(指名发言)(3)看小品扮演《小亮在家⑴》。

小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翻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亮亮,在干什么呢?写完作业没有„„”妈妈1边换拖鞋1边问道。“1会儿再写吧。”“快写作业去,快去呀!”妈妈话音刚落,爸爸也回来了,爸爸还没放好提包忙问:“亮亮,今天表现怎样样?还有„„”爸爸还没问完。亮亮就已经不耐烦了,没好气地道:“不怎样样,还不是老样子。”道完就看他的电视,这时,爸爸瞪着眼睛„„

⒋讨论:小亮为什么会烦恼呢?

⒌道道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什么状况下叨唠?他们往往喜欢道什么呢?(举手发言)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可以分两步停止:①个别发言;②小组交流。教员的评价则可以道:“真有意思”“挺非凡的”“我十分同情你”,“他们这样道可以了解”等。

⒍实话实道: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听到长辈叨唠你的时分,你会有什么反响呢? 教员小结:听着父母反反复复地道着同1个内容,大家有这样或许那样的想法是比拟正常的,可以了解。

7、爸爸妈妈的话

(1)(教员:上课时,教员做了1份社会调查,并把这次调查的说话记载下来了,下面,我们1些来听听爸爸、妈妈是怎样道的。

(2)播放社会调查的录音实况

(问:×××,您好,如今,想请你来谈谈关于“叨唠”的话题„„

问:×××,您好,你的孩子快12岁了,当你想跟他道1件什么事的时分,他有时分就表现得很不耐烦的样子,这时分你是怎样想的?)

(这份社会调查1定要提早两周去做,并且要细致,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让每1位被访的家长道出他们最想与孩子讲的话,家长的姓名尽可能不公开。)

(⒊)小结:刚才,我们听了爸爸、妈妈的心里话,相信大家1定遭到心灵的震憾。叨唠是天下父母关心孩子,保护孩子的1种非凡的表达方式。

8、消除烦恼 讨论:叨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防止的,当自己的想法、做法与父母长辈的愿望不一致时,你是怎样做的?

(让学生充沛举手发言,教员适时点拨小结方法。)(1)安静倾听法;

(2)转移注重力法;

(3)自我挖苦法;

(4)解释道明法。

„„

看小品扮演《亮亮在家⑵》

亮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翻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妈妈进门就问:“亮亮,写完作业了吗?”“妈妈,看1会儿电视就去写,放心吧!”亮亮笑眯眯地帮妈妈拿拖鞋。妈妈笑了笑,就做饭去了。亮亮刚要坐下来,这时,爸爸也回来了,刚进门就问:“亮亮,今天表现怎样样?”亮亮调皮地1笑:“还好,老爸,我这个儿子不会给你丢脸的。”道完又继续看电视。“亮亮,今天的日记预备写什么内容„„”爸爸又问了许多问题,亮亮没有发火,只是静静地听着„„讨论:亮亮是怎样对等长辈的叨唠的?(让学生用前面出示的方法来解答。)

9、帮帮你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父母长辈的叨唠,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协助吗?(让大家把问题写在纸条上,通过讨论来处置。)

10、小结

父母亲由于爱而叨唠孩子,由于感谢,我们能了解他们的专心良苦。让我们共同架设起1座虹桥,人和人之间多一份了解,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妙。

《学做自己的主人》

【教学目的】

教员:

1了解不同窗生的归因特点。

2协助学生把握合理的归因方法。

学生:

1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

2熟悉不合理的归因产生不良的结果。

3把握合理的归因方法。

【教学进程】

一、引入话题

期中考试刚刚完毕,不知同窗们是不是取得让自己比拟满足的效果呢?

学生回答。

我注重到了大家有不同的反响。但不论如何,考试已经过去,我们需要做的是冷静下来剖析1下得与失。学习是我们生活中的最重要的1局部,学习效果的好与差是由许多原因形成的。下面我们就来停止1个小的调查——《学习诊断》。

首先请你预备拿出笔记,记下下面的1些标题,包括序号:

1家里无人指导我学习

2学习科目过难

3家里环境差没法学习

4父母不关心我学习

5班级里学习习尚不好

6学校令我厌烦

7教员的教学方法不适宜自己

8自己运气不好,温习的内容总不考

9考试标题太难

10不喜欢1些任课教员

11我比拟懒lan,不愿学习

12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13心情不稳定,常被心情困扰

14缺乏毅力 15不会妥善布置学习时间

16学习基础不好

17自己努力不够

18身体状态不好,无法集中精神学习

19对学习没有爱好

20自身的才干不够

假如你以为契合或比拟契合自己的,请在上面相应的题号上作1个标志。

在你所选择的内容中再选出5个最主要的,依照重要性的由大到小来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假如你以为还有其他原因请写出来。

二、交流反应

1、小组交流:首先请你和前后左右的同窗交流1下看自己所选的和他们1样么?为什么自己这么选择?

2、学生反应: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有的话请补充。

3、教员反应:

我们如今来熟悉1个概念:归因。什么叫归因?

人对行为结果有寻觅原因的倾向,这叫归因。而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因此归因就可以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的人擅长从自身寻觅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而外部归因的人习惯于把事情的成败归结于外在因素,与自身无多大关系。

你觉得自己是外部归因的人还是内部归因的人呢?

学生思考回答。

我们可以用刚才的调查结果来检测你对自己的判定能否正确。假如你更多地选择前10个,可能你比拟习惯于外部归因的;假如你选择的答案更多的在后10个,可能你比拟习惯于内部归因。1到10题中你选了几个?11到20题中又选了几个?

想1想,除了学习以外,你对其他事情是不是也有相似的倾向呢?

三、联络实际

不同的归因特点反映1个人对事情的不同看法,它会影响到你的行为方式。不合理的归因就向戴了有偏向的眼镜,产生的效果是对人、对事情的看法与实际产生很大的偏离。

我道到了“不合理的归因”,怎样归因是不合理的?

学生讨论或争辩。

教员总结:总是外部归因或总是内部归因是不妥当的。前者让人消极被动,不愿意做出个人的努力来改动。后者轻易让人自卑,无自自信心,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下面请剖析两个事例:

1、小李是初2年级学生,初1时学习效果比拟好,初2效果下降,她以为自己效果不好的原因是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再努力也没有用。

请思考:

1)小李归因的不合理之处是:

2)你以为小李以后的行为是:

2、小张也是初2年级学生,以前是班长,本学期没有中选,剖析落选的原因时,他以为是班里的同窗和他过不去。

请思考:

1)小李归因的不合理之处是:

2)你以为小李以后的行为是:

4、稳固提高

正确的归因是过去的事情的圆满结局,更是下一次成功的良好开端。从下面的小故事中,也许你可以悟出正确归因的要决。

从前有1位将军,在率兵打仗前,他会当着全体将士停止一次占卜,当他抽签时,全体将士都屏住呼吸,由于抽签的结果将会通知他们这次出征能否取得胜胜利。将军把签郑重地举到将士面前,上面清楚地写着:“神shen将协助你们赢得战争的成功。”全体将士喝彩雀跃。结果,将军率领他的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在庆功会上,将士们纷纷道:“假如没有神,我们将不可能取得成功,让我们为神干杯。”听到大家的提议,将军笑容着拿出一切的签,令人希奇的是一切的签上都写者同样的话,将士们都惊呆了。将军激动地道:“英勇的将士们,你们才是赢得这些成功的决议力气,没有神协助我们,我们完全靠自己,让我们为自己来干杯吧!”

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便是正确归因的秘诀,如今知道了么?可以交流1下,然后请同窗回答。

请你为这个小故事起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握正确归因的要决,在应用时必需注重以下的原则:(大家记下来)

“3要3不要”

1)要客观剖析你的成败的原因,不要主观臆断;

2)在任何状况下都要先从自己内部找原因,不要1味埋怨外部的环境; 3)要尽量找自己可以控制的原因,不要多归于自己不可控制的因素。

四、课堂小结

在学习和生活中,你要不时为自己每一次成功与失败找出适宜的理由,也许你刚刚遭遇考试的失利;也许你在为效果总是不理想而忧愁;也许你正痛苦于和好朋友有些误解而不能沟通。每一天的生活都会阅历无数的事情,只要勇于面对真实生活的人才干成为生活的强者,正确的归因是生活的第一步。

课后作业:仔细剖析自己生活中的优势与优势,看能否存在不合理的归因。你可以找同窗、朋友、家长、教员和你一起剖析。

《异性同窗交往之道》

【课程设计】

心理学研究标明,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有所变化,盼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开展的肯定。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提高和个性开展。但是,假如男女同窗交往处置不当,也会影响和阻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安康,还会使人赞同产生误会,而误会又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心情上的困扰。因此,通过这堂异性同窗交往的心理教育课,使学生树立安康的异性交往观念,构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同窗交往。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异性交往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2、把握与异性交往的1般原则。

3、学习适当异性交往的方式方法。

【教学方式】

1、问卷法。

2、讲述。

3、讨论。

4、小品扮演。

【教学预备】

1、预备好问卷。

如:

(1)假如我们班只要男生或女生,那会是怎样样的班集体。

(2)篮球竞赛时,无女同窗和有很多女同窗在旁边加油,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3)你希望跟异性交往吗?为什么(利和弊)?

(4)当你看到我们班有早恋现象,你会怎样样想?

2、多媒体,课件。

3、小品扮演。

4、电视连续剧片段的碟。

【教学时间、场地与教学对象】

1、教时 :1学时。

2、教学场地:课室。

【教学步骤】

一、让学生结合自己班中的状况,做问卷。

二、结合学生的答卷,提出中学生异性交往的肯定性。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心理都有所变化。有心理学家以为: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分为异性疏远期、好感期和恋爱期,而中学生正处于好感期。盼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开展的肯定。恰当的交往具有正面的鼓舞作用。

三、下面是有关心理学家对某中学学生的异性交往观的研究,我们班同窗的异性交往观有什么不同。哪1点比拟契合我们如今的男女同窗之间的交往现象?哪1点不契合?为什么?

男女交往的益处 男女交往的害处

1、添加对异性的了解;

2、感到高兴

3、可以议论和女孩无法交谈的事情,可以听到和女孩不同的;

4、学习上得到协助;

5、可以更加了解自己;

6、会对什么事情都感到美妙。

1、影响学习;

2、念念不忘对方,没心思做其他事情;

3、因怕他人发现而变得躲躲闪闪;

4、会模拟大人;

5、变得厌恶父母罗嗦。

1、添加对女性的了解;

2、变得天天布满生气,并感到高兴;

3、相互间能无话不谈,也能诉道苦恼;

4、变得很乐于和异性停止交谈;

5、会添加朋友,变得明朗起来;

6、可以向同伴炫耀。

1、影响学习;

2、热衷的时分,会变得失去冷静的判定力;

3、因怕人发现而变得躲躲闪闪;

4、假如过火,会没完没了,有时还做出越轨的事情;

5、会变得花钱过火。

假如我们可以把握好男女交往的分寸,扬长避短,那又会是怎样呢?

四、结合问卷与上面的表格中的交往益处,解说异性交往的重要作用。俗话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还可起到心理上的互补作用。女同窗可以从男同窗那里学到果断、坚决和坚毅的特点;男同窗可以从女同窗处补充到细致、体恤和耐心的优点,在交往中异性双方都可以使自己的个性得到不时完善。男女中学生的交往有利于增进异性的了解,有助于丰厚自身的情感体验,可以扩展社会交往的范围,增强沟通的社会交往才干。在学习上,异性同窗会更有耐心肠协助,且收获可能更大;在体育运动方面,异性同窗的加油让你发扬得更好„„

但当我们对异性交往处置不当时,就可能呈现上面表格中不良现象,那我们应该怎样样来根绝这些状况的发生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1小品扮演。

五、小品扮演

王晴是班级里的1位文雅漂亮的女生,她效果优秀,气质高雅,很受男生欢迎。苗条文静的她往哪儿1站,总会引来1束欣赏的目光。1次自修课上,王晴正在做数学作业,1个小纸团落在他的课桌上,她翻开1看,字条上写着:“请放学后到青年公园门口相会。爱你的人。”她从字迹上看已猜出是哪位男同窗写的。心里咯噔1楞,脸刷地红了。她忐忑不安,不知道该怎样办,想来想去,放学后,拿着纸条去找教员。

六、分组讨论:

问题:王晴这样做对不对?假如你是王晴,碰到此事该怎样办?

七、归结:

得出正确的处置方案为:暂时保密,找个时间把“纸条”叫给他,并标明自己的态度,如今我们还年少,正是学习的好光阴,应集中精神于学习,请抑制自己的情感激动。从而引出异性相处原则之1: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损伤对方的自尊心,并道明理由。其实写“纸条”的同窗大都是出于幼稚或1时激动,所以处置这种事要慎重,不要当面指摘,不要将事情公开,否则会使那个同窗感到无地自容而反目成仇。正确的做法是私下里找对方推心置腹地谈1谈,建议她在中学阶段不宜想入非非。事后仍坚持正常的交往,当作1般好朋友相处。

八、结合上面所述,展开讨论,归结中学生的交往原则:

(1)不用过火拘束。

(2)坚持1定距离(心理方面)。

(3)举止落落大方。

(4)文雅庄重,自尊自爱。

(5)不损伤对方的自尊心。

(6)不卖弄自己,令人生厌。

(7)不应过火严厉或轻浮。

九、我们要做到恰当的异性交往,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下面同窗们总结上面所学,分组讨论。

教员总结:我们应该把握好下面两个原则。(1)、自然原则。(2)、适度原则。异性交往应克制不自然的羞怯心理,不要过于频繁地独自交往,要坚持1定距离,考究时间、地点和方式。

十、好,下面我们以电视连续剧《青春正点》中的一片段完毕我们的课程。《青春正点》里面的男女同窗之间的交往方式,我们可以参考参考。其实,同窗之间,你好,我也好.《学会创新》

【教学目的】

⒈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

⒉通过理论活动,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培育学生创新思想。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7巧板 录音带等

【教学进程】

一、导入:曾经有位哲人道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厚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生活1日千里,飞速开展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今天这堂课,请小朋友和教员1起,分享创新的高兴!

二、听故事,谈启示:

听听阿基米德的故事,你1定会有所启示。有请我们的小小故事家。

(1生讲故事,并放动画)故事内容简介:同窗们,你们知道阿基米德吗?他呀,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这些故事也极大的激起了他的想象力。他喜欢听他人对某个问题的争论,并且敢大胆道出自己的想法。天天,都有许多疑问在脑子里转悠:“为什么大海总是咆哮不停?为什么大船会浮在海面行走?„„”有时他的小脑袋瓜里还会迸发1些巧妙的新想法。有一天,他看见农民们正在把尼罗河里的水运到高处浇灌农田。他想:假如有一种物品,使水可以自动从低处向高处流,那该多好啊!于是,回到家里,他冥思苦想,反复测算,终于发明了螺旋抽水机。使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在当时,真是1个了不起的奇观!后来,阿基米德还创立了闻名的关于浮力的学道“阿基米德定律”。他也被后人誉为“力学之父”。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和同组的小朋友道1道。

请各组派1名代表汇报1下你们组的观念。

师小结:同窗们刚才各持己见,教员这里总结一下大家的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像阿基米德那样,勤观察,多思考,还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想象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样我们也会象阿基米德那样,成为有成就的人,成为伟大的人。

三、那么,究竟什么是丰厚的想象力,我们该怎样创新呢?看了以上的小品扮演,也许你会更加明了。(几生扮演《如此创新》)

时间:一个早上 地点:校园

人物:学生和教员

情形:„„

你们看了扮演,明白了什么叫创新,该怎样创新了吧!

四、测一测

好!让我们休息1下,1起到“聪明之窗”的百宝镜照1照,看看自己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吧!请看课件。

得了4分以上的同窗请举手,祝贺你,你是个具有创新思想的孩子。

四、得分高的同窗不要自豪,得分低的同窗也不要气馁,由于分数并不重要,下面的智力体操,不只可以使你大开眼界,还可以培育你的创新思想。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随教员1起去创新的天空中翱翔。

1、看下面的1组图形,你能想到1些什么事物,什么场景,想的越多越好。

2、听音乐想象。教员这里有1首曲子非凡好听,想不想听1下。音乐好听吗?教员看你们专注的样子,很好奇,想问问你们,听音乐时,想到了什么?(音乐,鸭子拌嘴)

3、好,我们来展开1次智力拼图竞赛,看哪1组同窗拼的图最有创意,最与众不同。生拼图,并道道自己的创意。(学生拿出7巧板按小组拼)

a)看图编故事,看谁想的最好,最有想象力。附图见课件

五、异想天开:

结合生活实际,你能谈谈你有那些创新的想法和设计

展现我区科技节小发明小制造(录像)。

六、全课总结:

同窗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很出色,教员欣喜的看到你们具有了创新人才的素质,你们不只懂得了什么是创新,还学会了创新,不只要丰厚的想象力,还有创新意识。教员为你们自豪。神奇的大自然正等候你们去探求,宇宙的微妙等候你们去揭开,教员坚信,通过努力,你们中间也许会呈现第2个爱迪生,第2个阿基米德,你们相信吗?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完毕这堂课吧!(师放歌曲《天地之间》,生边唱边跳。

《大声地道:“我行!”》

【辅导目的】

学会树立自自信心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成功的要害之1是自信。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成功,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尝试树立自自信心。

3、协助学生把握了解自己,树立自自信心的方法。

【辅导重点】

感受自信,学会自信

【辅导难点】

协助学生消除害怕、自卑,把握树立自自信心的方法。

【辅导方式】

游戏、活动、讨论、交流、扮演等

【辅导预备】

录音机、录音带、投影、记分册、学生自备小礼物

【辅导步骤】

一、了解自信

1、听录音: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

2、请听得懂歌曲的同窗道道歌曲的意思。

3、教员解说歌曲的含义,请学生归结主题——相信自己、勇于尝试、勇于拼搏才干赢得成功。

二尝试成功

1、感受自自信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停止词语接龙游戏,要求学生在接词之前可在心里或大声地道:“我行!”

将学生分为3至4个小组。教员道出1个常见字,要学生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以成语的最后1个字为头,在限定时间内道出另1个成语,请4位同窗统计各组所接的成语数量,多者为胜,评出龙头小组,教员给予及时地鼓舞。

2、小组交流,感受主动参与带来的自信

问题:你个人参与接龙的次数是多少?谁接得最多?

交流:(1)接龙次数多的同窗谈谈自己的阅历以及接龙前、接龙成功后的感受。(教员引导学生学会感受成功的愉快,激起自自信心)

板书: 相信自己—→尝试—→成功

(3)接龙成功次数少的同窗谈谈自己失利的原因及感受。(教员同样加以鼓舞)启示思考:(再设疑,引发学生深化思考)在接龙进程中,是什么原因让你没有参与或不愿再接龙呢?你当时是怎样的1种状态?如今你对当时的状态有什么看法?

可能的答案:(投影)A、不会答;

B、会答,但不敢答;

C、还没想好,不敢答;

D、前面答错了,遭到同窗的嘲笑,不敢再回答了。

师生共议,教员总结:失利的原因是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正确的熟悉,不敢尝试。

板书:

疑心自己—→畏缩—→失败

教员鼓舞:假如再给大家1次时机,你会英勇地去争取吗?(鼓舞学生增强自自信心,努力争取成功)

4、谈谈自信使你成功地做好了1件什么事?(体验自信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三、情形辨析

1、结合刚才的结论,要求学生剖析在下列情境中的正确做法。(学生可自在组合成讨论小组)

扮演:(1)学习上:碰到1道计算步骤较多的数学题,你担忧自己做不对、做不出,由于历来没有做过„„

(2)生活上:妈妈今天生病了,你的衣服脏了,扣子又掉了,你自信地对自己道„„

(3)交友中:班上来了1位新同窗,你很想与他(她)成为好朋友,又怕遭到拒绝,怎样办„„

2、升华:树立自己的自自信心是1种心理素质的提高,而协助他人树立自信则是1种高尚的品质。

3、出示投影:德国勃留尔市对学生协助父母做家务的规则,比拟国内外儿童的才干。

6岁前

6-10岁

10-14岁

14-16岁

不承当家务

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买物品

到花园劳动、给父亲擦皮鞋

洗汽车、到菜园耕地

要求学生思考自己所能承当的家务,并在课后尝试向家长要求承当相应的家务,向家长表述自己承当家务的原因和实力。

四、教员小结:同窗们可能历来没有想过,自己原来还能做这么多的事情。其实呀,我们的同窗很能干,只是没有真正地想过、尝试过,所以以为自己没有才干,不敢做。以后,1定要在充沛了解自己实力的基础上,英勇地道声:“我行!”——相信自己,努力尝试,取得成功!

五、拓展

1、讨论:能否只需会道声:“我行!”,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呢?

2、学生自在发言后,教员结合板书上的虚线总结:相信自己并不是自觉的,必需真正地了解自己的现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乏,努力改善自己的缺乏,争取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大声道出的“我行!”才真正有效。

3、教员以一首诗鼓舞学生,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了解。

六、稳固练习

1、要求学生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培育自己的才干,学会树立自自信心,以表格的形式记载自己尝试成功的点滴小事,1周后共同分享由自信和实力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自信体验表

日期

尝试做什么事?

怎样鼓舞自己?

怎样做的?

篇6:浅谈初中生心理辅导

小学过渡到初中,初中生由于获得“自我发现”的能力,使他们不再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地去选择性受教育,这平时我们也会很容易感受到的:孩子们没有以前那么听话了。其实这是孩子们意识成长的一种表现。(在心理辅导工作中,首先要理解的就是这一点。)孩子始终是孩子,由于他们年龄、阅历所限通常会在生理及心理发生突变时候,产生一些困惑,而形成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由于新的社会性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方式之间的矛盾。

社会不断发展,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奇有趣的事物,声色俱全的娱乐场所等等,这些都给学生极大的好奇,而学校教育里面根本不能满足到他们这种的好奇。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学生总容易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总有种冲动想到外面寻找一份需要的满足。在这问题上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形成激烈的冲突,促使比较突出的问题产生。最常见的就是:逃学、泡机室、网吧、严重的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上学期我班就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本来很优秀的学生,突然间成绩直线下降,而且家长不断的反映说他开始说谎,夜不归家,也偶尔逃学。究其原因原来是:他沉迷上网了。在对他的辅导工作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这样的一句话,他说:学校里面的教育不能满足我,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我只想出去看看、降降压。这样的例子很多哦。

另一类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新的生理性需要的产生与这种需要“延缓满足”产生的冲突。

社会发展了,人们的思想也开放了,现在的学生在社会上很容易的就能接触到有关性知识的内容。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们接触的方式往往是自发性的,缺少了带有一定教育目的的正面指引。而刚好现在的学校教育里面缺乏的就是性知识的正面教育,所以在这样朦胧的状态下,一些发育较早、思想较成熟的初中生,就会较早的面对这种冲突。“早恋”就会发生,甚至还会发生一些行为过错。(初二上学期开始我在学生的辅导工作中更多的就是涉及这话题了,很多的学生都会或多或少的的出现,与异性交往上的问题)

以上出现的这些行为上的错误,其实都是孩子们以错误方式自行排解内心困扰的一种表现。

在这辅导工作上我是这样做的,一句话:预防为基础,师生相互交流为途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预防是关键,与其等事情发生了,才来亡羊补牢,倒不如在事情发生之前多做预防工作。在预防工作上我着重于师生相互的交流,力求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工作中,我主要是为学生开设两个舞台:(1)一个能言的舞台。如:班上的“请听我们的声音”的墙报,“每周一议”的周会课,反映情况、倾吐心事的“班主任信箱”等。(2)一个互动舞台。如:班里面实现一帮一,学生间的问题首先学生间商讨,老师做适当的调解与辅导。

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我注重了以下两方面:

1、做一个位平等的对话者。

就孩子们的一句话:“大人们在谈话时,一定要让人顺着他们的意思说‘是’最叫我感到难受,我不想说‘是’,但在他的压力下,我不能不说‘是’”。由此可见:作为老师若真的想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就该放下架子,平等、真诚地与其对话。这样我们都会有意外的收获的。

2、做学生“苦恼”的“倾听者”。

一个能够让人们信赖的“倾吐衷肠”者,必须是无私的,超脱于“功利心”的。这就是说,老师们不能够把学生们中间存在的心理的苦恼,当做自己班级的弱点或短处。就学生当中的一句话:“自己的苦恼最怕班主任知道,因为班主任总是会把我们心中的苦恼,看成对他班级工作的否定。”由此看来,如果这样,那还谈得上什么学生主动向老师倾吐苦恼吗?我们还能跟学生做预防工作吗?所以在班主任工作当中我更注重了这方面的努力。努力的让学生相信自己,鼓励他们主动的写纸条、写信向我反映情况,倾吐心事等。

总的来说,看待学生我们要以一种成长的目光看的同时,更该注意到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附案例一篇:

刘某,男,15岁,八里河中学八(3)班学生。学习成绩优良,智力较好,对理特别感兴趣,理科成绩较突出。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家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使性子,以赖在床上不去上课来抵抗父母,弄得父母亲实在无计可施,有时还得到学校搬来班主任才勉强解决问题。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也很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数学老师因他上课讲话点他名字,从此他专和数学老师作对,上课故意睡觉,不交作业。数学成绩明显滑坡,竟然亮起了“红灯”。还有一次在家,因外婆说他拿了她的一百元钱而埋怨他,与外婆吵了起来,还骂了外婆,事后母亲知道了又狠狠地批评了他,结果他因此而几天不理母亲,并且在家不好好做功课。班主任找他谈话,他一句也听不进去,变成了家长和老师十分头疼的孩子。

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刘某的父亲是一工地负责人,工作很忙,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刘某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旅行,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3、坚持疏导教育,保护该生自尊心: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刘某在数理化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帮困组,让其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5、本人的自我调节:指导刘某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6、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对那些遇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关怀。所以在平时我都对该生关爱有加,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7、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刘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

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刘某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父母、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数学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数学成绩很快就跃到了80分。尤其可喜的是,“饭来张口”的他在家也能帮父母分担家务了。

反思

顶嘴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或者是认知与意向发生矛盾。“心病还得心药治”,为此,教师要加强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症结。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它为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素质的培养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

上一篇:民生银行市民卡简介下一篇:2015年新学期目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