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演讲稿

2022-10-26

在写演讲稿时,需要做到论据、论点明确,不能随意编写演讲稿。一份好的演讲稿,需要做到情感充分表达,真实符合常理。那么,你知道怎样写出优质的演讲稿吗?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演讲稿》,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演讲稿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叛逆期心理特点及其调适

主讲人陈生德

各位同学:

下午好!作为初中的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今天我的讲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1、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

2、青春期我们的性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怎样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我们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

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⑴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

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⑵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⑶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⑷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⑸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其实,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任;

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

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

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修养上面做文章。

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对学生来说,怎么和老师交往呢?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的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材、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想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进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臵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与老师的关系,这个年龄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什么是“代沟”呢?指的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

中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系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中学生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鲜事物与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点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⑵

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女孩子。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友谊,又拒绝和父母说心理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发生“早恋”,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⑶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性到了青春期变的突出,如任性、自我中心等。本来就是在长辈的呵呵中长大,不愿受束缚。随着独立意识的萌发及增长,甚至连父母的正确批评都听不进去,代沟就产生了。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可以使家庭气氛保持温馨。试一试下面的建议:

1、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进入青年期的中学生对父母的崇拜、以来、依恋、顺从减弱,这比称为“离巢”现象。孩子的骤然长大使父母一下子失落很多,心里也空落落的。所以我们要理解这种心情,对父母态度要温和,即使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也不要顶撞、闹气,可以装作虚心聆听的样子,即使不能采用,听一下有没什么不好,至少可以给父母一点安慰。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孩子长大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忍不住要说而已。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温和他们就知足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经常玩到很晚才回来,怎么不让父母忧心忡忡?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现没法让他们放心。试着去关心父母,帮他们做做家务,谈谈家庭经济,你的理想,让爸妈觉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过多地干涉你的行动了。

3、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怎么说,长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他们也经历了“疾风骤雨”时期,以他们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我们在慢慢长大,应该学着独立,但独立和成熟都有个过程,不是突然的。坐下来,跟爸爸、妈妈谈谈你的烦恼、你的理想。相信父母也会很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不要认为和父母谈心是“没长大”善于和父母沟通正是你越来越成熟、独立的表现。在交流沟通中,说不定父母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接受一些年轻人认可的新生事物,那样,岂不是无形中缩小了代沟?

下面我们谈谈该怎么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青春期,我们的生理处于发展的高峰,心理发展也是如此,特别是性心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1.对异性的疏远和排斥。只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一般出现在小学的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表现是:不愿与异性同桌,分出明显的“楚河汉界”在活动中避免和异性接触,对比较接近的男女同学冷嘲热讽等。其实,表面上男女界限分明的真正原因是对异性交往的不安和羞涩。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短暂的疏远和排斥之后,是浓浓的关注与接近。大约在初中二三年级逐渐明显,表现是:刻意修饰和装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这段时期对异性的关注有明显的好奇性、试验性、模仿性和盲目性。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随着对异性的关注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出现羞涩不安、疑惑戒备,同时欢乐喜悦、痴迷陶醉,甚至产生一定的追求行为。

总之,中学阶段,性心理将发生一场巨变,你准备好了吗?

那与异性到底该怎样交往呢?我建议啊:

首先,自然交往。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要自然流露,不要闪烁其词,也不要过分夸张;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前提就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要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者不自然。

其次,要适度交往。怎样适度呢?就是: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萌发情爱而惊恐不安,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建议你要做到自然适度,心中无愧,就不必过多顾虑。

第三要真实坦诚。主要是指对异性同学的态度,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朋友。 第四,在与异性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留有余地。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交往中不能毫无顾忌,比如在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有分寸,特别是和某一个异性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程度。

最后,我们要主动避免接触一些不好的外界刺激,例如一些表现性的书刊、画报、影视作品、图片等。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遇到新奇的事就要探究、弄清,别人越强行禁止,自己就越觉得新鲜,更想去揭开“谜底”。可是,这个时期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认识能力还很差,如果不如以引导,很容易受错误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人在一个工读学校的调查发现走上歧途的青年中,因读过黄色书刊而犯罪的,占有相当重的比重。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征是模仿性和激情性。什么意思呢?青少年往往受好奇心的影响,自觉的模仿成人的一些行为和动作,即使是错的。而青少年的情绪动荡不稳,容易激动,只要外界刺激强烈,

就容易迅速产生行动,这样很容易酿成大错。所以对不适合我们的年龄层接触的书,要坚决不看。有同学说那我怎么知道哪些能看,哪些不能看呢?你可以向老师、家长、图书管理员、书店的营业员参考书中有些什么内容,或者在买书或借书时看一下目录、前言、序还有最后的结束语,对书中的内容就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内容很不健康,就坚决不要读它。有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坏,所以,我们要挑选适合自己的读本,拒绝不好的外界刺激。

希望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的充实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做个健康、乐观、文明的人。

第二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叛逆期心理特点及其调适

各位同学:

下午好!

作为初二的学生,我们每个同学都进入了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你们最大的特点,就生理来说,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性意识开始萌发;就心理来说,则具有明显的叛逆心理。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同学们感觉最困惑和最烦恼的时期。因此,针对同学们最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和不当行为的这一特殊时期,本着对你们每个学生一生负责的这样一个高度,我们学校给予高度重视。所以,学校特别委托我们政教处,利用今天下午的这段时间,专门组织同学们来学习青春期的有关常识。

二、我校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打架。我们学校打架的例子很多,大家可以到教学楼前面黑板公告栏观看。我们学校每周都会在那里公布。如我校一位同学带本校的两位同学出去外面“送”给社会人员打,这是何等的恶劣!

打架的原因有:(1)有的学生想在新集体里显示自己,使别人注意他、敬佩他甚至服从他,出风头,炫耀武力,以“狂傲”为荣。(2)刺激性语言有:喊对方“这小子”、“你甭神”、“你找揍啊”甚至一些骂街语言等。常见刺激性动作有:指对方鼻子,拍对方脑袋,抓对方手腕等。往往因一句话、一个动作刺激,引发打架斗殴。(3)朋友义气。其主要原因就是江湖义气,小团体主义作祟。要讲友谊,反对江湖义气。(4)为异性打架。中学生气盛,不肯轻易吃亏,特别是在女朋友面前,更不愿意丢脸,他们往往会因为对方对女朋友说了一句不礼貌的话,做出了一个不雅的举动而丧失理智,大打出手,甚至聚众斗殴,以显示自己的本事,以至违法犯罪。

为什么有的学生明明知道打架斗殴是要倒霉的却偏偏又去打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存在着侥幸心理:“或许老师不会发觉”,“或许不会受处理”,于是头脑膨胀,忘乎所以。为什么因打架受到严厉处分的多数学生不再重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过“切肤之痛”,克服了侥幸心理,较多地考虑了行为后果。(1)因此大家要克服侥幸心理,“要使人不知,除非己不为。”(2)强调冷静。大家遇到矛盾时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能凭一时冲动。一旦发生争吵,并有激发趋势,不要急于辨明是非,先脱离接触,待心平气和以后再解决问题。(3)强调忍让。大家在发生争吵时要相互忍让,不要因小事争高低、论输赢,更不要针锋相对,以牙还牙;若是一方轻微的动起手脚,做到“打不还手”,尽快脱离接触,避免事态扩大。(4)强调友谊。大家要明白,在一起同窗共读是一种缘分,同学之间的友谊 是非常纯真深厚的,现在你可能体会不深,但毕业后你会越来感受越深,你会因上学时不团结同学而惭愧后悔。

2、讲脏话。

3、抽烟、嚼槟榔。

4、随意向他人借钱。

5、上网聊天等。

(2)大量浪费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以至于严重影响学习,成绩落后,甚至造成留级、退学;

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1、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

2、青春期我们的性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怎样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我们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 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

往的同时,也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⑴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⑵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⑶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⑷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⑸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其实,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认真和负责任; 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 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得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 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上面下功夫。 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怎样和老师交往呢?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 留的教给学生,而不图索取。如果他们希望得到什么回报的话,那就是希望看到学生们都能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长大后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和多问问题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美国伟大的总统林肯也说过:没有缺点的人,优点也不会很多。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臵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的提高,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

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们都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与老师的关系,这个年龄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什么是“代沟”呢?指的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 中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系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中学生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鲜事物与信息,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念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⑵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愿意主动和父母交流沟通,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被关注,又拒绝和父母说心理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孩子发生“早恋”,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⑶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性到了青春期,变的尤为突出,如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本来就是在长辈的呵护中长大,不愿受束缚。随着独立意识的萌发及增长,甚至连父母的正确批评都听不进去,代沟就产生了。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用心,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可以创造温馨的家庭气氛。试一试下面的建议:

1、对父母的态度要亲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进入青年期的中学生对父母的崇拜、依赖、依恋、顺从减弱,这种心理特点称为“离巢”现象。孩子的骤然长大使父母一下子失落很多,心里也空落落的。所以我们要理解这种心情,对父母态度要亲和,即使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也不要顶撞、闹气,可以装作虚心聆听的样子,即使不能采用,听一下有没什么不好,至少可以给父母一点安慰。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孩子长大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忍不住要说而已。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亲和,他们就知足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袜子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篇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一)

一、 何为健康?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包括三方面:

一、身体健康;

二、心理健康;

三、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解释“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指挥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熟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方面达到正常水平。身体健康标准大家比较了解,它可以用数据加以量化,心理健康无法用数来表示,那么如何来衡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有诸多标准,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情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的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三、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我们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根据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我认为我们学校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适应问题。

适应的本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如果适应不良,它将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使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尤其是初一。 因为,进入中学后,他们会发现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 其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其二,中学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肯定与前一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在这方面也可能不适应。其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新的人际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对于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又会感到困难。

因此,适应不仅是指要适应新学校的新环境,它还包括适应完全不同于小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更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新生往往会被这一问题困扰,而感到烦恼,要么是学习跟不上,要么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后会得以解决。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失调,重则会诱发为心理疾病。

(二)情感问题。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而稳定的体验。对于中学生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亲子沟通和异性交往。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

他们的这种不满往往直接指向父母。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想让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立的行为方式,带着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极端方式发泄。

久而久之与父母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不愿与父母沟通等,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苦恼,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情感上,中学生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

13、14到

17、18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情爱都充满美好的向往。因此,这个时期,容易出现令老师和家长害怕的“早恋”问题。

其实异性吸引以致于异性间的单独交往也属正常,只是交往双方,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恋爱,都会遭到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和反对。而他们自己也面临着以学业为重,还是以感情为重的选择,于是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和痛苦,出现问题在所难免。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学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你不让我谈,我偏要谈给你们看看,从而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荒废了学业,耽误了一生。有的同学为此很烦恼,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心理十分压抑。

其实在中学阶段,你们无力承担组建婚姻与家庭的重任,你们也不可能在中学阶段选择好真正适合与你的伴侣,因为恋爱、婚姻与家庭都是社会的产物,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的。

(二)学习问题。

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智力发展正常,可学习效率低下,他们要么是学习技能障碍,要么是方法欠缺,长期失败使学习自信心丧失。

初三的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升学压力,心理问题尤为严重。据调查,初三学生中,相当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考试焦虑,甚者会失眠、患神经衰弱症。这对他们考试时正常水平的发挥,乃至今后的成长都是不良的影响。

(四)行为和人格偏离 1.行为障碍,或称不良行为。中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行为有:多动症,攻击行为,破坏行为,懒散,对抗行为等。这些多见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群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追求虚荣,追星族心态和迷恋电脑游戏的不良行为快速上扬,有人将网络称为精神毒品,这足以看出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我们都知道网络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对我们有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许多有用的东西,但另一方面网络上面鱼龙混杂,由于青少年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被网上的一些游戏及不良内容所诱惑,一旦染上网瘾,那和毒瘾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国家为了保护青少年,专门在网吧门口强制性地悬挂着“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标志,由此足以看出网络对青少年的精神毒害之严重性,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进网吧,你就在网吧门口默默地念几遍这几个字,然后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悬挂这个标志,也许你从此就改变了你自己。篇三: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叛逆期心理特点及其调适

主讲人 陈生德

各位同学:

下午好!作为初中的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今天我的讲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1、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

2、青春期我们的性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怎样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我们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

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⑴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

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⑵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⑶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⑷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⑸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其实,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任; 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 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

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修养上面做文章。

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对学生来说,怎么和老师交往呢?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的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材、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转载于: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想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进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臵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与老师的关系,这个年龄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什么是“代沟”呢?指的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 中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系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中学生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鲜事物与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点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⑵ 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女孩子。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友谊,又拒绝和父母说心理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发生“早恋”,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⑶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性到了青春期变的突出,如任性、自我中心等。本来就是在长辈的呵呵中长大,不愿受束缚。随着独立意识的萌发及增长,甚至连父母的正确批评都听不进去,代沟就产生了。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可以使家庭气氛保持温馨。试一试下面的建议:

1、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进入青年期的中学生对父母的崇拜、以来、依恋、顺从减弱,这比称为“离巢”现象。孩子的骤然长大使父母一下子失落很多,心里也空落落的。所以我们要理解这种心情,对父母态度要温和,即使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也不要顶撞、闹气,可以装作虚心聆听的样子,即使不能采用,听一下有没什么不好,至少可以给父母一点安慰。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孩子长大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忍不住要说而已。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温和他们就知足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经常玩到很晚才回来,怎么不让父母忧心忡忡?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现没法让他们放心。试着去关心父母,帮他们做做家务,谈谈家庭经济,你的理想,让爸妈觉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过多地干涉你的行动了。

3、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怎么说,长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他们也经历了“疾风骤雨”时期,以他们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我们在慢慢长大,应该学着独立,但独立和成熟都有个过程,不是突然的。坐下来,跟爸爸、妈妈谈谈你的烦恼、你的理想。相信父母也会很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不要认为和父母谈心是“没长大”善于和父母沟通正是你 越来越成熟、独立的表现。在交流沟通中,说不定父母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接受一些年轻人认可的新生事物,那样,岂不是无形中缩小了代沟?

下面我们谈谈该怎么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青春期,我们的生理处于发展的高峰,心理发展也是如此,特别是性心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1.对异性的疏远和排斥。只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一般出现在小学的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表现是:不愿与异性同桌,分出明显的“楚河汉界”在活动中避免和异性接触,对比较接近的男女同学冷嘲热讽等。其实,表面上男女界限分明的真正原因是对异性交往的不安和羞涩。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短暂的疏远和排斥之后,是浓浓的关注与接近。大约在初中二三年级逐渐明显,表现是:刻意修饰和装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这段时期对异性的关注有明显的好奇性、试验性、模仿性和盲目性。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随着对异性的关注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出现羞涩不安、疑惑戒备,同时欢乐喜悦、痴迷陶醉,甚至产生一定的追求行为。

总之,中学阶段,性心理将发生一场巨变,你准备好了吗? 那与异性到底该怎样交往呢?我建议啊:

首先,自然交往。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要自然流露,不要闪烁其词,也不要过分夸张;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前提就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要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者不自然。

其次,要适度交往。怎样适度呢?就是: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萌发情爱而惊恐不安,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建议你要做到自然适度,心中无愧,就不必过多顾虑。 第三要真实坦诚。主要是指对异性同学的态度,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朋友。 第四,在与异性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留有余地。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交往中不能毫无顾忌,比如在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有分寸,特别是和某一个异性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程度。

最后,我们要主动避免接触一些不好的外界刺激,例如一些表现性的书刊、画报、影视作品、图片等。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遇到新奇的事就要探究、弄清,别人越强行禁止,自己就越觉得新鲜,更想去揭开“谜底”。可是,这个时期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认识能力还很差,如果不如以引导,很容易受错误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人在一个工读学校的调查发现走上歧途的青年中,因读过黄色书刊而犯罪的,占有相当重的比重。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征是模仿性和激情性。什么意思呢?青少年往往受好奇心的影响,自觉的模仿成人的一些行为和动作,即使是错的。而青少年的情绪动荡不稳,容易激动,只要外界刺激强烈,篇四:初中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世纪星实验学校初中部2012年下学期

———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主讲人:陈玲娥

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同学们坐在一起。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是就行为和心理方面,跟同学们谈与女生有关的几个方面的话题。我们大家都是中学生了,这一阶段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所以在这阶段中大家都要好好把握,好好珍惜。现在大家思考一下:

一、如何对待早恋?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中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行为,是不可取的。

1、 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

第一种,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第二种,好奇型,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很容易产生性冲动,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

第三种,模仿型,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第四种,从众型,即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周围人是指所出的同年龄群体。

第五种,愉悦型,即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早恋现象。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密切交往,往往会给双方带来愉快的体验,这种愉快的体验会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密切交往,逐渐转变为早恋。 第六种,补偿性,即为了获得感情补偿和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感情补偿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或者为了摆脱感情创伤,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恋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绪,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第七种,逆反型,即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早恋关系发展。

第八种,病理型,即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在当代社会,由于营养过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体早熟,身体外观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变态心理。这些都会诱发青少年的早恋现象。

2、正确处理好自身的早恋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处理: (1)要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早恋最直接的危害是严重干扰学习。由于整日整夜满脑子想着自己喜欢的那个异性,因此,会使你没心思去学习,也觉得学习没多大意思,上课注意力就难以集中。由于没有认真听讲,因此,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有人说:事业的引力,爱情的驱力,歧视与压迫的反作用力,是人生的三大动力。因此,早恋处理得好,可以产生合动力。有关统计材料表明,那些在中学时代就耳鬓厮磨、如胶似漆地恋着的,大都是学业荒废,爱情失败,甚至有的由爱得深变为恨得深。相反,那些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学的青少年,多数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能够赢得爱神的青睐。因此,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要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毅力的真谛是战胜自己,你能战胜自己,便会摆脱早恋。 (2)要注意心理卫生。不看不适宜的报刊杂志、影视节目,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多看一些伟人的传记,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有些青少年早恋或者单恋,喜欢夸大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认为对方的一言一行都与自己有关,甚至是受自己影响的。对方成绩下降,挨了老师批评,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因此,替对方难过;对方近日精神不振或者瘦了,认为这是因为对方想念自己的缘故,因此,自己很感动。青少年的这种心理,其实是一种自作多情。青少年在这种对异性的想念和思念中,除了使学习下降外,还能得到什么呢! (3)设法摆脱早恋。当有人向你表示爱意或求爱时,当你对异性萌生爱意时,可采取如下方法:①转移法: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用探求知识的乐趣来取代不成熟的感情。②冷处理法:逐步疏远彼此的关系,以冷却灼热的恋情。 ③搁置法:即中止恋情,使双方的心扉不向对方开启,而保持着纯洁的、珍贵的友谊。 (4)要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关系。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会开始关注异性同学,并希望了解他们,与他们交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青少年对异性的依恋并不是有些家长和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件丢人和见不得人的事。这与道德品质无多大关系。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早恋或单恋过一个自己很喜欢的异性。关键是青少年如何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关系。不要过分地敏感,不要以为异性对你好一点就

是爱上了,也不要动不动就向人家表达爱。 (5)多参加集体活动,分散独自喜欢一个异性的注意力,不要与异性单独交往。通过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能获得同学们的帮助和友谊。同时,这样做,能分散你早恋的注意力,减轻你的烦恼。也能使你头脑冷静下来思考,淡化你对你喜欢的异性的强烈情感。现在没有早恋,也许不久就会早恋,因此,应尽量避免同异性同学单独交往,因为受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爱的火焰,随时都会被异性点燃,到那时,你就是想让它熄灭,也都难以做到。

二、如何对待青春期和防范性侵害?

1、性意识的觉醒:正是因为我们生理上的变化,我们逐渐有了性意识。什么是性意识呢:表现在①被某认识的异性吸引或对某异性明星的崇拜、追捧;②异性的一个眼神,或擦身而过,都会让自己激动不已,并产生无限的想象; ③幻想与某异性约会、交谈和亲密依偎等情景;④睡梦中梦到了有关性的内容,并伴随性兴奋;⑤看到有关两性或情爱的小说、电影时出现性幻想或是性兴奋,有时也会渴望看有关这方面的书籍、电影。

性意识活动的产生是符合人的性生理、性心理的发展规律的,是正常现象。因此,几乎所有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会有此体验。但因为保守的文化观念通常把与性有关的一切视为肮脏的、下流的,当这些观念被个体接受时,就会对其心理构成不良的影响,使其产生性意识的困扰,造成学生的苦闷、焦虑、厌恶、自责自罪等情绪,影响学习、生活及其同异性的正常交往。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困扰逐渐减少,相反,中学生们在这方面有日显开放、大胆的趋势。如:街上中学生牵手、拥抱的大有人在,在钱包里放上恋人的贴纸相、约会看电影,并以此作为同性伙伴的谈资,并带有成就感??这样又好不好呢?以下我们看看专家给了我们什么建议:

不要认为与男生交往是无耻的,不应该的,相反我们是鼓励男女正常交往的,甚至应该学习如何与男生交往。我们常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心理学上把这称为异性效应。[现象实例]某校某班学生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一片嬉笑吵闹,杯盘狼藉。第二次,男女合席,男生彬彬有礼,你谦我让,不乏君子风度,女生细嚼慢咽,温文尔雅,大有淑女风韵。这两次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就是异性吸引而产生的推动力。重要的是,男女个性互补,男性的刚健豪放与女生的俊美细腻,可以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平衡和升华,满足自我完善的需要。总的来说,人们潜意识中是向往异性交往的,因为它具有心理的整合、协调和保健功能。因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自己的异性交往都应是珍惜的。

2、怎么把握好与男生交往的度呢? 1)尊重是交往的前提。2)少一点随便,多一份庄重。3)不宜过分冷淡。 4)避免单独在一起的机会。忠告:不要过早陷入感情旋涡。

3、不要发出让人误解的信息:感情世界的特征之一是敏感。尤其是少男少女们,对来自异性的微妙信息是心领神会的。问题在于,少男少女往往容易在无意之中发出了错误信息,导致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

在情感世界行走的少男少女们,应掌握一些交往的底线。不要与异性单独约会,更不要在晚上俩人独自相处;不穿过于暴露身体的衣服,以免刺激异性;给人留言不宜多情,以免让人迷惑等等。也就是说,应当明明白白的交往:你是我的同学,不是我的男朋友;你是我的老师,我们只是师生关系等等。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4、警惕性侵害的一些伎俩。

哄骗:我们来玩一种好玩的游戏。

贿赂:脱衣服给我看,我就给你100元。

恐吓威胁:你如果告诉别人,我会杀了你的!

暴力:把你痛打一顿,你才会听话。

甜言蜜语:我喜欢你,别的孩子都比不上你可爱。

扩大伤害的威胁:如果你不来,我会找你妹妹。

利诱:你学会了,将来可以赚很多钱。

以权威的名义来欺骗:是你爸妈(或老师)要我来找你的。

秘密禁忌: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不要让人知道。

拿你的错来封住你的口:上次你打同学的事,要我告诉你爸吗?

正常化:以前你姐姐也和我做同样的事,她现在过得这么好,你还担心什么? 拿后果来封孩子的口:这件事情如果说出去,那就不得了,我会被关到监狱,你妈妈也会被判刑,你呢,会被同学笑。

拿亲人来威胁孩子:你奶奶如果知道了,她一定活不下去了。

强调善意:虽然我知道这很不对,但因为太爱你,所以没有办法克制自己。

5、 如果不幸遭遇性暴力该怎么办?

一定要告诉父母。否则,将无法得到必要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治疗,这有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被强暴只不过是遭遇了不相遭遇的事故,被害人决不应该因为羞耻心或罪恶感而承受痛苦。但是罪犯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因此与其个人想办法应付,还不如向有关机构申请援助。

当你遭遇性暴力时,请采取下列方法报案:

① 记录遭遇性暴力的地点、时间、日期,和罪犯的样子、穿着等。 ② 尽快(最好在72小时之内)到妇产科取证,并检查有没有感染性病,怀孕与否,以及采取预防措施。

③ 被害时穿的衣服可以成为证据,因此不要洗,放到纸袋里保管好。

④ 通过性暴力专门咨询机构进行咨询,以便进行心理疏导,并接受医疗、法律援助。

三、怎样做个美丽的女孩?

女孩子,谁都希望自己拥有美丽的容貌。究竟什么样是美的呢?

通常大家公认的、直观和外表上的美,如:身材苗条,面容俊秀,皮肤白皙,双眼皮,大眼睛??对美,大家有公认的标准,各人也有各人不同的看法。 时髦的不一定是美的。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黑发是美,黄发是病态,是女孩子的遗憾,现在怎么倒成了美了? 甚至有的大男孩、大女孩染成红头发、绿头发、五颜六色的头发。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反正我看了没有感觉到美,只是想到“另类”这个词,还想到小时候,听老人讲的故事里的红毛妖怪。爱美之心,人之常情。如今的社会环境宽松了,妆扮得有个性一点也可以理解,但作为中学生,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审美观。讲个性是美的,但病态不是美,另类也不是美。 对中学生的仪表,国家教育部有规定:不烫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特别增添了不染发。)烫发、化妆、佩戴首饰,不是不美,而是分什么年龄、什么场合、什么身份。从身体发育的角度说,烫发、染发、化妆、穿高跟鞋,对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女孩并不适合。 我觉得你们的本色应该是清纯、活泼,有朝气,有礼有节。学生的身份,也要求对自己容貌的美丑不要看得过重,保持平和的心态。 爱美没有错,追求美更没有错,关键是心中要明白怎样是美的。

我认为能做到一下几点就是美:

1、干净、利落、得体的衣着打扮,会让你看起来青春亮丽。女学生的外在形象,以简洁大方为美。切勿佩戴过多或过于招摇的饰物,戴上只会有一种怪怪的 觉,而不是美感。

2、挺拔端庄的仪态是最美的。很多长得漂亮的女孩,让人看了却觉不出美来,就是因为常习惯性地缩脖、耸肩、哈腰,向前探着头,走路摇摇摆摆。很不美!正确的姿势:挺胸、收腹,下颌微收,双肩打开,脊背挺直;走路步伐坚实而轻盈,不东倒西晃、左顾右盼。记住这几点,并注意平时常提醒自己保持这样的姿态,那种优雅的气质就出来了。

3、注意举止言谈的细节。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女孩,长得原本不错,穿着也很漂亮。可是,却因为脱口而出的一句脏话,或者随地吐了一口痰,让她的篇五: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谢欢乐

很高兴在这里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话题,感谢你们给予我这样的机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谈谈我的看法:

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前不久,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学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

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初中时的全年级前几名落至高中的141名。她痛苦地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

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有位重点学校的学生就谈到:“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再学了,还有位学生告诉我们学生中有种说法“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还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厌学的状况,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的;因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信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有位同学就曾在日记中写到:“晚上1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灰。”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 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

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有位中学生谈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吗..”,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老师指东他偏向西,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业的业趣。另有一位学生干部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的,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

第三篇:初中心理讲稿

同学们:

你们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同你们坐在一起共同探讨问题。首先我想说的是,你们现在正处于人生中一个最为美好的阶段。美好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你们的青春,你们的活力上。青春无限,活力四射,多么美好啊是。所以,你现在可以为你们所拥有的这份美好偷着乐一下。

好,偷乐完了,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有的同学处在这么美好的一个阶段,却丝毫没感觉到生活的美好。首先我想问问大家,怎么样的生活你才认为是美好的呢?拥有强健的体魄吗,但如果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的,是美好的吗?拥有美丽的容貌吗,但容貌会衰老的啊。李宗盛不是有句歌词是“拥有美丽的容颜是否就是拥有春天”吗。还是有万贯家财?张国荣不有百万家产吗,但是他却因抑郁跳楼自杀了。人家钟镇涛不说我负债几亿都没跳楼呢。

同学们,由此可见,一个美好的人生,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健康,而且并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没有健康的心理,我们的人生同样不会美好。我们人的心理其实就象是个球体,球一施压力就会变形。我们的心理也承受着外界各种各样的压力,有的学习成绩下降了就自暴自弃,有的和同学相处不好了,有的缺乏自理能力,老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过于自卑,老是觉得自己一无所长,这些都是影响我们健康的心理问题。所以说,心理问题是非常普遍的,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惑,有的通过自己的心理调节或朋友的开导解决了,有的却仍积聚在心里,甚至有的会越积越深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

比如马加爵,小的时候是非常聪明,听话的好孩子。但是,童年的自卑,孤僻,不善于和人相处这些心理上的小问题,没有被重视,也没有加以疏导处理……一点点积累,无法承受的时候,最终导致他严重的心理问题产生,用极端的方法去处理他和同学之间的矛盾,杀害他的同学…….

所以同学们,你们可不要忽视了这些象感冒一样的心理问题,感冒厉害起来后果还是挺严重的呢。那么,在初中阶段有哪些问题是比较普遍同学们都必须注意的呢?

首先,我想就是学习类问题。学习可是我们人生的大事,是提升我们的唯一方法,也是使我们的人生变得美好的有力手段。这里又说到美了,我希望同学们对美能有正确的认识。拥有迷人的脸蛋,苗条的身材,是美,拥有朝气蓬勃的青春,也是美,所以同学们,你们都是美的。但是,外貌的美和你们现在拥有的青春的美都不是永恒的,因为容颜会衰老,青春会流逝,而有一种美不会衰老,这就是魅力。

魅力表现在哪里?表现之一就是由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修养。一个有知识和修养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表现得从容不迫,聪慧睿智。所以同学们,如果你没有令自己满意的容貌,也不要伤心失望,因为你可以拥有后天学得的知识与修养。这可是一笔可以终生享有的谁也偷不去、也丢不了的财富。 所以同学们,努力学习吧,千万不要放弃了这使自己变美的机会。

你们现在学的知识,将来不一定全用得上,但知识的积累对我们自身却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使你思想敏锐,聪明睿智,胸怀博大,深沉豁达,使你的“内容”丰富。修养和知识是共同促进的。缺乏修养的人心地狭隘,私心重,受不得半点委屈,一不如意,就有发不完的牢骚怨气,和别人处不好,自己心情也不舒畅。所以,今天有这样好的条件读书、学习,应该珍惜。学得多,是你自己的财富;学得少,是你自己的损失,是你在放弃使变得有魅力的机会。

有的同学现在可能一时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或许是因为你从小学刚升入初中,一时适应不了初中生活的缘故,所以千万不要因此就放弃了学习。等你逐渐适应了,成绩自然就会赶上去了。你们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脑力智力都在逐渐提高,而女同学发展速度要快于男同学。所以,你们当中如果有男同学现在成绩不理想,你可不要认为自己很笨,或许有一天你会突然变得聪明起来,思维活跃,头脑灵活。但是,如果你现在放弃了学习,那将来即使你再怎么聪明也无济于事,没有基础是造不起房子的。

现在好多同学喜欢看电视、玩电脑。电视、电脑能让我们开拓眼界,增长很多知识,但这种直接作用于视觉的影像,对大脑的开发作用微乎其微。养成看电视习惯的孩子,往往大脑习惯性地接受影视中的直观表现,进而使大脑养成懒惰习气,不积极思考,结果脑子会越来越迟钝,而且对眼睛也不好。好多同学爱吃方便面,好吃、拿过来就吃,吃完了把包装袋一扔,的确很方便,却没有我们成长需要的营养。整天吃方便面,肯定会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电视就象方便面,好吃而没有多少营养。长期看电视,会让人变得浮躁、浅薄。因此,我建议同学们,除了有选择地看一些新闻、自然或社会专题、知识性节目外,还是少看电视,多读点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美、意境的美,读的同时,会让你思索、想象,让你有思想,有深度。

有这么一个比喻,说人就象一个袋子,空袋子是立不起来的,只会瘫在地上;装满东西,才会站得稳当;但如果里面装的是脏东西,它就会腐烂掉。我希望大家都用好的东西来充实自己,自觉地拒绝丑陋的东西。什么是丑陋的,相信同学们都有辨别力。

有时,我们说一个人,长得不算漂亮,但气质很好。我认为这种评价比长得漂亮好得多。是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才使人具有了这种高雅的气质。这才是到老不变的美。希望同学们都能勇于追求这种美。 这是我所讲的第一个方面,知识所创造的美。下面我想说说行为表现出的美。

同学们中都有说脏话的现象吧。那你们想想,如果一个标准的美女,就象西施之类的有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如果她突然张口来一句你他**或者毫无顾忌的大声地响亮地随地吐了一大口痰,你会不会觉得很不协调?对,这无疑是大大削减了她的美感了。那美女况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凡人呢?本来就长得不怎么滴,再来几句脏话还不更丑化了自各儿了吗?所以同学们,下次你再想口吐脏话前先好好想想,是不是要把自己变得更丑了。

现在是讲求个性的时代,什么个性服饰,个性发型。但同学们要正确理解个性的含义,不要盲目地去追求个性,有些所谓的个性其实是很不雅观的。比如在做早操、课间操时,大家都做的认认真真,但个别同学表现得很懒散,该伸展时伸展得不到位,该蹲下时不蹲,该跳起时不跳,这叫做有个性吗?可能她觉得做这样大幅度的动作不好看。其实,在整整齐齐的队伍里,大家都在认真到位地做操,这应该是很美的,恰恰是这个别做得不好同学,影响了这美感。

所以,同学们要正确认识个性与纪律的关系。个性并不意味着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谁也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大环境给我们建立了一个生活规则,就是纪律。纪律约束的不是个性,而是我们身上那种惰性、那种散漫习气。纪律不是束缚了自由,而是更好地保证了大多数人的自由。

不允许乱扔果皮纸屑、攀折花木,是为了更多的人能拥有美的环境;不允许晚休时间打闹、点蜡、听收音机,是为了保证别的同学的休息自由。你不能只顾张扬自己的个性,而忽视了周围人的权力。

遵守纪律也是一种修养。有的同学,一个人独来独往,对集体活动不热心、不参加,或应付、对抗,不服管教。自以为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不是有个性,不是超脱,是浅薄低俗。

如果我们是一棵正在生长的树,那么纪律就是一把大剪刀,它剪去的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斜枝歪杈,使我们向着更高处更壮处成长。关键是,很多时候老师只是起督促作用,遵守纪律、约束你行为的散漫还要靠你自己。其实,制定纪律,不是想制裁谁。所有的纪律都是为大家好,为大家创造一个好的学习、锻炼、生活的环境和氛围。

从一件小事看到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内在素质。今天,当我们走在校园里的时候,看到被风刮到道路、绿地、角落上的废纸、方便袋,我们有没有自觉捡起的意识呢?多走几步路,把手里的果皮纸屑扔到纸篓里,把污水泼进水池里,应该不难吧?一个中学生,这点应该做的事还做不好吗?我建议,以后谁再看到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乱泼污水的行为,就象看到老鼠过街一样批评、指责。别觉得她是我的同学,就不好意思去批评她。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她乱泼乱扔,污染了环境,是对我们精神上美的享受的侵害,我们为什么不能批评你?

这里就说到了我要讲的第三个方面,就是交友的问题。我们人的一生除了亲人以及你们将来会有的爱人之外,还有一类人是必不可少,那就是朋友。人生中如果缺少友情,那可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有位大学者曾经说过:“从人生中摒弃友情就等于从世界上驱走太阳,真正友人就是照耀人生的太阳,是最珍贵之宝。”你看,太阳我们能缺少吗?同样的道理,友情也少不得。正因为这样,友情经常成为美的载体,出现在千古流传的文学作品之中。

能背诵王维的《渭城曲》吗?(台下齐声背诵: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太好啦!(学生鼓掌)这四句诗之所以会流芳百世,最主要是因为最后两句。“我的朋友,再喝一杯吧!过了阳关,我就无法陪你远去了……”此时此刻,一股非常忧郁的友情伤感从胸中荡起,撞击着朋友的心扉,这首诗就是因为抓住了人们对友情的珍视和感受,打动了人们的心灵,所以代代相传。 你看,多么美好的友情啊!所以,同学们,多去交些朋友吧,这样会使你更加觉得生活的美好。 但是,我们许多同学在处理和朋友的关系问题上时常会出现问题,从而给友情大大打上了折扣。现在在学生中经常流传着这样的话,说朋友朋友就是用来利用的。这算哪门子的朋友啊?存在利益关系的都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友情,首先是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 同学们,如果我们用心观察,用心分析,就会发现,很多友情的失落,都是由于互相之间的不平等造成的。我们所谈的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平等,精神上的平等,心灵上的平等。这点非常重要。

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在下楼梯的时候不小心碰了另外一个同学。本来这是一件小事情,但他不但不肯道歉,反而说“你也不去问问我是谁?”他这就是没有把自己放到与别人同等的地位上。这样他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同学们,请想一想,在同学之间,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有时拧不到一块,这里是不是存在着人格不平等的问题。当一个学习差的同学来请教学习好的同学,请问学习好的同学,你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表情和态度,你传递出去的信息是不是平等的?而学习不好的同学不敢求教于学习好的同学,其实是把对方放大了,而自己却处在自发的不平等的位置上。其实同学们在一起相处,大家在人格上、情感上、心灵上、绝对是平等的。这一点至关重要,把握好这个问题,你的交友将很容易成功,你的待人接物就能得到公众的接受,要知道,这其实就是成功人生的必不可少的基础。

那么在同学们之间平时可能也经常会出现矛盾、摩擦、误解和猜疑,这也是因为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缘故。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摆正自我位置,以坦诚的态度、宽阔的胸襟对待朋友,彼此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其次,在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不探究别人的隐私;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并能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真诚地帮助别人;约定时间要守时;交流中要注意对方的感受。不要小看了一句话、一个动作这样的细节,可能就为一句不恰当的话,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而且沮丧、后悔、气恼的情绪会很长时间影响你,让你无心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憋闷出病来。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我曾看过这样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说法:假如大家都梦想能到达天堂,并永远生活在那里。却注定只有一个人能实现愿望。有一个人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天堂,看到了人世间不存在的美景,可他却不快乐。因为,他很想把看到的美景告诉别人,很想对别人倾诉和描绘,可在美丽的天堂,却只有他一个人,没有朋友,所以他不快乐。这说明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人是需要有思想的交流的,这比物质的享受更重要。当我们通过交流,取得了相互了解,满足了交往的需要时,才能情感交融,行为协调,心理健康,精神愉快。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要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认识偏向,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点,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性格内向的同学,要经常参与交往活动,多与人交谈、讨论。曾经有位女学生,她说她最讨厌上体育课了。我问她为什么,她就说,体育课老师一说解散,同学们就各自活动了。这里一群,那里一群,说着各自的事。就我孤孤单单一个人,别人也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觉得我怎么总一个人的呢。你们看,这位同学就因为没有能参与到集体活动中而使她没有交到朋友,而始终形单影只的一个人。

那么对同学间出现的矛盾和误解,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善于理解并接纳别人的意见,能够正确对待所受到的委屈。“退一步海阔天空”,善待别人,也正是善待自己,和大家相处得好,自己也才能生活得舒心、快乐。真的没必要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斤斤计较,甚至一连几天不说话。双方都为此耿耿于怀,心情不好,影响了学习,不值得。

如果在座哪位同学现在正和朋友闹别扭,我建议,心胸开阔点,大度点,回去后,给你的同学写封信,主动表示和好的意愿。或者,什么也不用写,向你的朋友伸出手,握一握,不愉快就全没了,两个人中都有了一片蓝天。 在这里,我还要尤其指出,朋友要交,但交什么样的朋友,同学们可要想清楚。也就是说请你谨慎地交友。象上面的相互利用的朋友不可交,不正当的朋友不可交。

在我们学校许多学生在开学第一篇周记中都会写到,自己原先学习也是不错的,但自从初中时某一次跟某位朋友进了一次网吧或逃了一次课后,就整天不想学习了。你看,领你走向歪路的能算朋友吗? 让我们举中国历史上的友情典范为例。那就是刘备、关羽、张飞的桃源三结义。请大家思考,刘、关、张的友情美谈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就是因为他们的友情闪烁着一种光芒,那就是“正义”。假如刘、关、张结拜后,出没于绿林,打家劫舍,盗窃摩托车、小汽车,那么,他们的友情将遗臭万年。同学们,真正的友情是帮助朋友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所以,同学们,请你们在选择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如果你现在已经和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只想着怎么玩的人交上了朋友,那么请你不但不能受他们的影响,反而更应该站在朋友的立场,去规劝他们,应该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在交友上,同学们还要尤其注意一点,那就是如何和异性朋友交往。说到这里,有些同学都笑了。对,我要说到同学们都十分敏感的一个话题了。

我们小的时候男生和女生在一起或女生和男生在一起时,性别意识很少,大家一起玩,很少有距离感,这就是人们说的“两小无猜”。步入青春期,会渐渐对异性产生一种朦胧的好奇心。有的女孩子在男生面前表现得热情、兴奋,用种种方式表现自己;或是慌乱、羞怯、不知所措。这些变化都是青春期正常的心理变化,同学们不必紧张不安。

在这个问题上,我想主要讲两点。一是要不要和异性交往,和异性交往好吗?还有一个就是怎样与异性交往。

首先是要不要和异性交往。当然要,否则上帝创造男人和女人干什么。其实异性交往的好处是很多的,有些也是同性交往所不能弥补的。异性交往的好处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方面。男女生在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男女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2)情感方面,人际交往间的情感是丰富而微妙的,在异性交往中获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寻不到的。这是因为两性在情感特点上是有差异,女生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于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宁静的力量。这样,男生的苦恼、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绪与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犷、热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与疑惑。(3)个性方面。只限于同性交往,我们的心理发展往往会狭隘,远不如既与同性又与异性的多项交往更能丰富我们的个性,多项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个性互补,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保加利亚的一位心理学家说过:男人真正的力和量是带一点女性温柔色彩的刚毅。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有异性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我们一般会感到更愉快,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往往玩得更起劲,干得更出色。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于是,彼此间就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愉悦感,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这么一个例子,说某校一个班级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一片嬉笑,吵闹杯盘狼藉。第二次,男女合席,男生彬彬有礼,你谦我让,不乏君子风度,女生细嚼慢咽,温文而雅,大有淑女风范。

这就是异性效应。其实,异性交往还具有心理的整合、协调与保健功能,俗话说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道理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既然和异性交往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中学生异性交往是值得提倡的。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同学在与异性交往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有的学生表现为与异性交往时过分害怕、紧张甚至恐惧;有的学生则表现为过分随便、没有分寸、甚至放荡不羁。这两中情况都不利于你们的健康成长。 到底怎么样才能实现和异性融洽交往呢?其实有很多专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异性交往原则,非常有实用价值,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首先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无邪,交往对自然就会落落大方,其次,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有的人外表像个迷人的小帅哥,但交往中会发现他华而不实,有的人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失之偏颇。所以,利用每一次集体活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是我们十分需要的。再次,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如果我们在交往中发现对方的苗头不对,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回复到波澜不惊、心静如水的状态。 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⑴不必过分拘谨。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注意消除异性间交往的不自然感。在心理上,应该像对同性朋友那样去与异性交往,因为友谊本来就是感情的自然发展,异性间自然交往的步履常能描绘出纯洁友谊的轨迹,这已为无数的生活实践所证明。

⑵不应过分随便。异性间交往过分拘谨固然令人生厌,但也不可过分随便,诸如嬉笑打闹,你推我拉之类的举止应力求避免。须知异性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乱开。此外,异性交往时要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庄重文雅,切不可勾肩搭背,搔首弄姿,卖弄风情。因为过分的亲昵,不仅会使你显得轻佻,引起对方反感,而且还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⑶不宜过分冷淡。异性同学交往时,理智行事,善于把握自己的感情固然是必要是,但不应过分冷淡。因为这样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使人觉得你高傲自大、孤芳自赏,不可接近。

⑷不可过分卖弄。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如果想卖弄自己见识多广而口若悬河,丝毫不给别人讲话的机会;或者在争辩中有理不让人,无理也要辩三分,则会使人反感。当然,也不要总是缄口不语,或只嗯"、"啊"不已,如果这样,尽管你面带笑容,也会让人觉得你城府太深,令人扫兴。

这里尤其要指出,如果两个男女同学过度交的话,那么可就有早恋之嫌了。我们权且不用“早恋”这个词,用“来往过密”来代替。“来往过密”不是指男女同学在集体中来往的多与少,而是指一个男生与一个女生过多地单独来往。突出特点是脱离集体,单独行动;避开师长,来往频繁。男女生间的“来往过密”,可能当事人自己觉得很沉醉,但其实这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情,大多属于友情、好感。这种好感不是恋爱,因为恋爱要有责任感,目前你的年龄、知识、生活阅历等等还无能力承担责任。这时,你和广大同学走得太远,和某一个男孩走得太近了,眼光被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并不能正确看待两个人的性格、爱好、条件的差异,往往只看到了对方的外表,或某一特长。如果迷迷糊糊地把这种对对方的欣赏和好感发展成“来往过密”,那么,在短暂的新鲜和快乐之后,必定会有长期的烦恼和悔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过多的精力用在想入非非上,必然影响学习和其它活动。十四五岁,精力旺盛,思想活跃,记忆力强,是学习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最好时期。如果这个时期被感情问题纠缠,必定分散学习精力,浪费大好时光。就好比,一棵果树,只幻想着采摘早熟的果子,在应该努力汲取营养的时期却忽略了对自身能量的储备,结果,错过了花季的营养吸收,怎么会有成熟季节的收获?这种所谓爱情,极可能会葬送了你的才能和前途。我认识一个很聪明、很有才华的学生,他的班主任曾说过:“我们班如果只考上一个大学生,肯定就是他。”就因为过早陷入感情的漩涡,忘记了自己的志向,整天沉迷于感情的琐事,不思学习,结果成绩直线下降,而且屡屡违纪,最后不仅没有考上学,还差一点被学校开除。可惜了一个原本很聪明、有前途的少年。

你们年龄还小,社会阅历浅,社交范围还很小,视野窄,感情的萌动我相信是纯真的,但具有很大盲目性。将来走上社会,接触面广了,思想成熟了,肯定对感情会有完全的认识和理性的选择。回想过去,就会觉得少年时代的“爱情”是很幼稚的,白白花费了青春最好的年华,是得不偿失的事。

面对感情的波动,必须付诸理智,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采取积极的措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用理智战胜感情的冲动。在与男生接触时,要把注意力放在相互间学习、爱好等方面的交流上;同时注意有意识地扩大交友范围,在浓浓的集体气氛中开展广泛的、正常的男女生交往活动,避免只盯住某一位男生而造成“来往过密”。集体交往的形式各种各样,如娱乐、游戏、竞赛、讨论、小制作等。在吸收众多同学的优点的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和心胸,建立起纯真的友谊。家长放心,老师也支持。

当你接到某一男生的表示“友好”信时,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定的意志,经得起诱惑,克服虚荣心。让对方清楚地明白你的决心,放弃对你的追求。但要注意方法,不可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对于纠缠不休,甚至威逼恐吓你的人,就要请家长、老师帮助处理了。

大家想想,人的一生,要做、可做的事多着呢,你们是不是心中都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描画?除了男女之间的感情,我们还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还承担着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祖国振兴,我的责任;事业有成,我的责任;家庭幸福,我的责任。我们的任何理想、抱负的实现都离不开勤奋学习。今天,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好一切准备。

关于感情,请记住一句话:“春天的事情春天做,秋天的事情等到秋天再做!”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和同学们探讨的,那就是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我们都希望自己每天都过得快快乐乐的,但总有那么些事情在阻止我们快乐地生活。或者是老师的一句批评,或者是同学的一次玩笑,或者是自己认为的一次出丑。其实这些所谓的烦恼,很多时候是你自己在自寻烦恼。不是有这么一句诗吗,“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同学们,请你们记住,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假如你想发奋图强,别人对你无可奈何!假如你想自甘堕落,别人也对你无可奈何!”所以,一个人如真想自杀,谁都救不了他。各位有没有听过一个笑话,说从前有一个人,他真想自杀,就投河去了,很不幸当他投河的时候,警察正路过那里,马上给他警告:“这里明明写着禁止游泳,你怎么下去了?”那个人马上提出抗议说:“不!我是来自杀的。”警察马上给他第二次警告说:“你再不上来,我就用枪打死你!”那人马上举起双手说:“起来!起来!”你看,溺死也是死,枪毙也是死,为什么偏好溺死呢?枪毙也可以呀?这说明他还不是真的想自杀,只是心里痛苦而已。还有一个人,嘴巴念念有词,说他不想活了,这个时候在他身后刚好有一部车子过来,还发出“叭、叭。叭、叭……的声音”他想了想说:“算了吧!还是先让你过去,再让我想一想,该不该死!”这个人也不是真的想自杀,只是心里痛苦而已。所以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

卡耐基说过:“你可知道,只要下定决心你就会快乐——而且对它执着不移——你便会快乐下去,快乐依凭于你的心理状态,而不在于你的财产或者成就。” 即使两个人都拥有大致相同的财富和地位,然而仍可能一个人落落寡欢,另一个欢欣愉快。究其原因,心态不同而已。

有一位规模很大的公司老总,事业有成,年轻有为,拥有财富,家庭美满,几乎近于十全十美,人人羡慕。然而,他却不快乐,甚至严重到对生活失去信心,最后自杀身亡。这个事情发生以后,一般人都难以理解,他几乎已发展到生活和事业的顶峰,为何仍旧没有快乐?可见快乐的心态并不是仅仅伴随着生活欲望的满足。有的人家尽管经济窘迫,但仍旧活得很开心;有的人虽为“大款”,却仍然愁眉不展。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为什么不快快乐乐地生活,而要愁容满面过得如此沉重呢?

快乐不快乐的根本取决于心态。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母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二女儿卖扇子。一天天上下起大雨,母亲就想: “糟糕,二女儿的扇子卖不出去了。”后来雨停了天晴了,母亲又想: “太糟糕了,这下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了。”结果总在发愁、忧虑。同是这一件事,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想法呢?天下雨时,母亲想:“太好了,大女儿的雨伞好卖了。”天晴了,烈日当头,母亲又想:“太好了,二女儿的扇子好卖了。”结果总是快乐、愉快。这个典型例子说明,要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对待周围的事物。

在学习和工作时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把愁容留在脸上,而要用开朗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心境,对学习和工作都有好处。

许多事情只要你转化一下角度,就不会称其为痛苦了,也就不会使自己不快乐了。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做到这点,就是善意地去解释一切。

举一个例子,如果你和一位朋友擦身而过,你对他点头,他没有还礼,你作何感想?有人耿耿于怀,有人淡然处之,你会说他近视眼算了,一个念头就过了;有人会说,他呀!不知在想什么?心不在焉,所以视而不见,一个念头也就过了;有人就愈想愈气,干吗!他怎能那样的傲,我怎么那样的倒霉?后来就想了好多,他学习好,能力好:……其实人家只是近视眼,你看!你看!人家在天堂,你却在地狱,就因为你思考的角度不同,一念之差而已。

所以,同学们如果你和谁打招呼或者是老师,他没有反应的话,你千万不要自寻烦恼以为是老师对自己有意见才不理我,你越这样想,就越会使自己陷入不愉快的心境。

有这么个同学,有次她下课的时候不小心,在全班同学和老师面前摔倒了,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结果,她对此事就念念不忘,耿耿于怀了。每天如果有同学和她打招呼就老想着,他是不是还记得我摔倒的事,还在想那天自己是怎么的出糗。于是整天闷闷不乐,学习也直线下降。

同学们,你们看,本来是一件小事,笑笑也就过去了,何必这么在意呢。况且你对其他人来说,有那么重要吗,人家干吗老整天想着你呀!是不是?人家老忘记这件事了,倒是只有你一个人还整天记着呢。这不是庸人自扰是什么?

所以同学们,如果你在将来某一天某个时刻,也出了一次糗,千万别象这个同学似的,这么不明智。怎么样会感到快乐,感到幸福,你就怎么想。假如一个人经常使自己起那种快乐、幸福的念头,这个人必然具有高度的智慧。一个人假如经常使自己那种不幸,痛苦、悲哀的念头,这个人必然愚不可及,请记住!迎向光明,就可把阴影抛到脑后,对不对?你若背向阴影面向光明,你就可享受呈现在面前的一大片光明吧!所以,一个人要经常使自己起那种快乐幸福的念头,

所以生活中有许多事,只要你换一种想法,你就会快乐了。比如你们放学回家,你妈妈老是问东问西的,今天功课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不懂的了等等。请问你是把它当作唠叨,还是把它看成关心?你当作唠叨你很痛苦,你妈妈也是。你不耐烦地去回答,罗不罗嗦的,烦不烦你,比老师还烦。那你妈妈不是也痛苦了吗?但如果你把它当作关怀,你快乐,你妈妈也就更乐! 快乐对于人的健康也有良好的影响,“笑一笑,十年少”,“快乐

像灵丹妙药,具有医病的奇效”,这些说法都很有道理。开朗乐观的反面就是爱忧虑,易悲观,总是想不开,老用消沉的情绪来左右自己,使自己的生活不大家都知道海伦·凯勒,她一出生就是不幸的: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世界对她几乎是隔绝的,但她在善良的女教师的帮助下,感知了外部的世界,并且写下了许多作品,影响和鼓舞了许多健全的人。她充分地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说:“我发现生命是这样美好!” 和海伦·凯勒相比,我们每一个健全的人应该感到条件优于她,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有这样一段话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我闷闷不乐,因为我少了一双鞋,直到我在街上,见到有人缺了两条腿。” 同学们应该树立快乐的人生观,永远快乐地看世界。 开朗乐观有如下种种表现:

1.学习上遇到困难,比如考试没有考好、成绩不佳时,不悲观丧气, 不失去信心,而是找出问题所在,相信下次能够考好。

2.当同学之间有了矛盾,发生了争吵,或者是受到朋友误解时,不烦躁,不苦恼,相信乌云终会散去。 3.遇到困难,遇到问题时,不抱怨,不失望,不生闷气,总是积极想办法,出主意,积极扭转局面。 同样是考试,两个同学都没考好,得了60 分,悲观忧虑的同学想: 怎么会考这么差,我脑子大概出了毛病,永远都学不好了。开朗乐观的同学说:这是我考的最糟的一次了,下次绝不会是这样了。可见,同一结果不同的心态就有不同的结果。

悲观忧虑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抱有这种态度的人总是用消极的眼光看世界,总觉得这也看不惯,那也是麻烦。事情还没有开始去做, 就想可能做不好,考试尚未开始,就想着可能会考糟。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削弱自己的志气,影响自己的学习。

曾有一些年青人在穿的文化衫上写着:“烦着哪,别理我”,这才真正是一种心态不正常,对这样灰色的心理,人们当然少去理睬才好,试想持有这种心理的人如何能积极向上去完成工作任务? 悲观忧虑有种种表现:

1.遇到一点困难,就把后果想得十分严重。

2.考试成绩有一次不好,就认为今后再也考不好了。

3.经常面带愁容或者表情淡漠,很少有笑容,总是把事情往坏处想。

终日悲观忧虑,在学习上难以与同学和睦相处,遇到学习中的困难,难以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其结果就难以克服。

对于同学们而言,悲观忧虑的坏处是: 1.不利于身心的健康。 2.不利于搞好同学间的关系。 3.不利于顺利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与此相反,开朗乐观有许多好处: 1.有助于身心健康,心情舒畅。 2.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有助于克服困难

那么,如何克服悲观忧虑,培养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呢?

比如,一次考试考糟了,就要说:“太好了, 我还以为我都学会了,这次考的恰恰是我不会的,这下我就真的学会了。”当天上下着雨,可是回家时没有雨伞,就可以想:“太好了,淋雨的滋味我还没尝过。” 这其中的含意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对于无力改变的现实,换一种心

态去面对。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狐狸走在一个葡萄架下,架上的葡萄又大又紫,馋得它直流口水,但是它够不到,鼓足力气跳起来仍是吃不到,最后它想,这葡萄一定是酸的,于是带着这个念头走了。寓言的本意我们暂且不去研究,只说这只孤狸既然吃不到葡萄,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了,那么与其十分遗憾地愁眉不展,还不如认定葡萄是酸的,吃了坏肚子。

既然快快乐乐也是生活,愁眉苦脸也是生活,我们何不选择快快乐乐呢?既然遇到的这些事情不可避免,我们又何不顺其自然呢?既然愁眉苦脸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危害健康,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快快乐乐呢?在快快乐乐的情况下还可能想出好的主意,去改变现状,去解决问题。 同学们要善于去挖掘自己的优点,不要一味看到自己的短处。

以前有一位国王,他缺手断腿,但他爱民如子。很想他那副尊容画下来,留给后代子民瞻仰,就请来全国最好的画家,那个画家的确是第一流的,画得很逼真,栩栩如生,很传神,但是国王看了之后很难过。说:“我这么一副残缺相,怎么传得下去!”就把他给宰了。於是又请来第二位画家,第二位因有前车之监,不敢据实作画,就把他画得圆满无缺,把缺的手补上去,把断的补上去,国王看了之后更难过,说:“这个不是我,你在讽刺我。”又把他给宰了。各位,你假如明知对方的缺点,你把它当做优点来传述,对方会难过的,对不对?像我个子那么矮,你向人家说郑校长长得很魁梧,我听了就难过,我不有其他的优点怎么不讲呢?这就是讽刺了!后来又请来第三个画家,第三个画家怎么办呢?写实派的给宰了,完美派的又给宰了,想了好久,急中生智,画他单腿跪下闭住一只眼瞄准射击,把他的优点全部暴露,把他的缺点全部掩盖,各位这就叫做“隐恶扬善”。所以拍马屁也不容易!要拍到痒处,这好像是一个笑话,其实在告诉我们要“隐恶扬善”,多讲人家好的那一面是对的。

对别人如此,对我们自己也是一样。要多善于挖掘自己的优点。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很好,有的同学成绩不行,但并不是说就一无是处了,可能你体育很出色,可能你动手能力很强,可能你反应速度很快,这些都是优点啊。所以,你们千万不能妄自菲薄,努力去找找自己的长处,多想想自己的优点,这样你既不会感到自卑,也能时常感到快乐,身心愉悦。

同学们不妨试试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以快乐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具体来说,可以按以下几点去注意培养:

1.改变考虑问题的方式,凡事从好处着想,善意的去解释一切,以快乐的心态面对一切事物。 2.遇到自己确实一时想不开的事情,可以找位自己信得过的师长、 父母或者同伴倾诉,使自己解不开的心结得到放松。

3.学会用微笑和快乐去面对人生。

同学们,我们说了那么多如何使自己快乐的问题,但是你们要注意,你的快乐千万可不能是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同学们!建筑在别人快乐上的快乐,才是真乐,才是至乐,因为根是甜的,果不会是若的,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快乐,或许会称乐于一时,最后还是痛苦的,因为根是苦的,果不会是甜的,相反的,你要计算别人,你要整别人,别人未蒙其害,你自己要先受其苦,你若骂人,骂的话越难听,越够劲,但是请问第一个听到的是谁?就是你自己,因为口耳之间,只有几寸而已。

相反,如果你能时时引发使人快乐的念头,那你自己反而会越来越快乐。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一口井一样,你不断的汲水,井水终是满满的,你不汲水,井水反而变得很不新鲜呢!所以你们可不要怕付出自己,世界上很多东西,你给了别人,自己会减少,但只有快乐,你给人越多,自己所得到的也越多,所以说有人说快乐跟香水一样,当你洒向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沾上一两滴的,这就是所谓的送人香水,手留余香了。

好,再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一是学习会丰富你的知识,提高你的修养,最重要的是会使你富有魅力;二是请同学们正确认识个性与纪律的关系,在一言一行中表现出你行为的美来;三是同学们要多交朋友,但要谨慎交友,还要明确如何和异性同学交往;最后就是如何使自己整天快快乐乐的,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那么,如果以上所说的会对你们将来的人生有所帮助的话,那将会使我感到莫大的快乐。谢谢!

第四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建议

新环境新挑战,我们经常说“喜新厌旧”——这并不完全是贬义,因为它也包含了我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也体现了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但是当新的挑战(孩子上初中,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接触新的人群、逐渐步入青春期等等)真正出现在各位家长朋友面前的时候,大家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常见案例:

1.某初二同学自进入初中之后,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班上排名经常在中下徘徊。起初还有学习的愿望,希望通过努力能赶上,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吃力,经过尝试未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遂回避或装着漠不关心成绩,兴趣转移别的事情上。其家长说:孩子基础不好,几次大考都排名全班中下,刚开始还知道成绩下降了要求补课,但越到后面越没有兴趣学下去了。

2.15岁的张某是一名初三学生,目前以生病为由,请假呆在家里。初一时因为和班主任老师发生矛盾,担心老师为难自己,在第一学期结束后,强烈要求家长为其转学,说只要换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他就会努力学习。当时,家长认为孩子说得很有道理,就给孩子办了转学手续,可是,时隔一年,张某又因为和两位主课老师发生摩擦,再次提出转学。这时家长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又动用关系为孩子选择了离家较远的学校。可是,张某升入初三半年来一直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常常感到莫名的孤独和焦躁,最后发展到拒绝上学。

3.赵某,男,某校初二学生。前段时间,自己觉得与同班的一女生相爱了。那时,他们常常形影不离,一起上学,放学一块回家,好象有说不完的话,一到星期天,他们就千方百计从家里跑出来,逛公园、看电影、滑旱冰等等。不管干什么,只要两人在一起都觉得特别开心。但不知为什么,过段时间后,两人在一 起似乎没什么话可说了,一块玩也没什么兴致了。因此,赵某问:“我和他是不是真有爱情呢?”

4.一个在家倍受疼爱的小男孩,只因要吃几粒进口糖,而堂姐则让他留几粒给父母吃,于是就觉得大受打击,而上吊自杀;一个学生只因在校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而跳楼自杀。

各位家长朋友,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上述情况,您会如何面对呢?

现在我们来看看以上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应对策略: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一般有如下几类:

(1)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科目增多,难度提高,竞争更加激烈(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出来的)。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过分追求结果却不注意分析过程,因而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学校、交流人群的改变,一种陌生感的产生。要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

(2)厌学情绪

不仅是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会出现不愿意学习的情况,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会出现厌学情绪。产生原因:考试科目过多、学习压力得不到缓解、学习主动性差、课堂沉闷课程烦琐难、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的限制等。

(3)考试焦虑

在青少年学习类心理问题中占突出地位。大部分孩子都有考试焦虑情绪,只不过是严重的程度不同而已。考试焦虑可以使孩子产生一些身体上的障碍,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考试焦虑严重的孩子,常常在考前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如果经常有严重的考试焦虑,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胆怯、紧张、不安的个性心理特征。对考试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过于重视分数;不恰当的比较;考试之后,老师家长的不合适态度。

应对方式:

(1)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学习动机分内在(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具有短暂性)两种,学习者只有“知学”、“好学”并且“乐学”,从价值上给自己的学习以较高的评价,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当然,学习的外在动机也是必要的,比如家长给孩子的鼓励、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只有二者和谐作用,才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认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为孩子制定一个适当的学习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相结合),让孩子在学习中能够体验到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3)心理研究发现,保持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考试复习、备考。压力过大,会造成紧张、急躁心情;没有压力,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有时候,可以采用“极限思维法”,想像你所面对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

二、人际关系类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如对学生的不恰当评价、对学生进行不恰当的分类)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逆反行为等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因人际关系压力而产生烦恼的学生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很多学生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学生就会流露出孤独感。这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随着思考方式的改变,孩子改变了对父母的看法,开始重新审视父母的言行,甚至“批判”、“看不起”父母,形成代际隔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因亲子关系的冲突而导致双方的不悦。再者,孩子逐渐追求独立自主,力求减少依赖父母,而有些父母却不关心孩子的自主精神,力求把孩子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与孩子的对话方式不正确,造成亲子争吵、家庭不睦。就孩子而言,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部分孩子会产生压抑和抑郁,部分孩子则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

应对方式:

(1)鼓励孩子多与老师交流,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中的问题,主动与教师沟通,给老师留下正面的印象。家长多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形成孩子、老师的多重信息渠道,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客观的了解孩子情况,以便做出应对。

(2)家长、教师应帮助孩子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接受失败等),引导孩子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和与同学的关系,认清自己,承认自己有缺点,有失败;同时,也能认可同学、朋友的优点,接纳别人的不足和缺点,而不是一味的“自我良好”和“人不如己”思想。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正确对待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相处,培养多种人际关系。

具体而言(孩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要一味付出、主动交往、观察大家的共同话题和兴趣、在和大家交往中寻找价值观较为接近的人成为好朋友、善意的欣赏他人、帮助他人。 (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最初打开孩子智慧心灵重要的一环。家长要多了解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转变与孩子相处的传统观念。家长要信任尊重孩子,做到与孩子平等相处。

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易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都会容易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三、青春期问题

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通常把10岁至20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有重叠。

(1)青春期闭锁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即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轻易向外界敞开心扉,变得孤僻,对他人的态度显得冷淡,这是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正常心理反应。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必然引起孩子在情感上的激荡。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甚至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由于受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应对方式:

(1)对家长来说,必须正视青少年这一正常心理现象,尊重他们的“私秘权”,不可强行让其敞开心扉,可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孩子的人生道路作积极的正面引导,当然,对其错误或危险的苗头,则应及时予以疏导和纠正。(孩子:第一,正确认识自己。第二,主动开放自我。第三,善于关心别人。)

(2)情绪处理技巧和方法:

1、转移注意力

2、合理发泄情绪 ①哭--适当的哭一场。②喊--痛快地喊一回 ③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 ④动--进行剧烈的运动

3、学会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就是要做到“喜怒有常”和“喜怒有度”。

(3)第

一、防先于治。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让孩子了解有关知识,不要把“性”当做毒品,谈之色变。孩子在青春期本来就拥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现在的学生的早恋更多的是出于尝试,寻找刺激,出于虚荣等。越是不让他知道、不让他了解的事情,他们越想知道。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有关青春期的书籍,如《青春期教育知识手册》、《心理健康医生》等,让他们了解青春期这个神秘的世界。第

二、疏而勿堵。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之后,万不可以责骂对待。过多的去干涉他们,可能会使他们内心会有更多的抵触,这个抵触是对父母压抑其自主能力的反抗。应与孩子细细分析利弊:有没有条件,值不值得?多和孩子共同探讨,给予关注,以心交心,可以告诉他们各种选择,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会更好。把选择的权利留给他,把需要承担的什么责任告诉他,然后怎么做就是他的事了,父母也可能需要学会等待。但是要告诉他,无论怎么样父母都尊重他,并陪着他走到最后,给他足够的信任和安全感。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也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等方面。

应对方式:

(1)期望法:遇到挫折时,尽量少考虑暂时得失,多想美好的未来,不断激励自己:"振作起来,一切都会过去,将来一定会成功。" (2)知足法:在挫折面前,要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对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强求,同时多看看周围不如自己境况的人。这样,就容易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为将来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3)补偿法:古人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即在某方面的目标受挫时,不灰心气馁,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而不致陷入苦恼、忧伤、悲观、绝望的境地。

(4)升华法:在遭受挫折打击之后,化悲痛为力量,发奋图强,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或者生活中,这是应付挫折最积极的态度。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能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2.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3.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5.保持健全的人格。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 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第五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情绪,变变变

一、目标:

通过这次班会,使学生初步了解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知道基本的情绪类型及不同情绪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调节情绪的必要性,并逐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情绪。

二、过程

课前播放《拍手歌》

老师:同学们,刚才听到这首歌心情怎么样?

有关情绪的问题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健康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次班会的主题就是:“善于调节情绪”。

主持人:我们平时讲的"触景生情"这个词,“情”就是“情绪”,"景"就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刺激因素。比如说,你碰巧有位同学正在说你的坏话,就会产生气愤的情绪;如果是这位同学正在夸你,则会产生高兴、愉快的情绪。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中国汉语中描写情绪的词语有上千个,喜、怒、哀、惧是人的四种基本情绪。

(注:分小组组织活动,准备时间为两分钟。) 主持人:下面请小组展示。

2、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主持人:同学们想一想,下面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

快乐 ②恐惧 ③愤怒 ④痛苦 ⑤喜欢 ⑥忧虑 ⑦难过 ⑧讨厌

(小组自主回答。)

主持人:请同学们各自体会一下,当自己处在愤怒、恐惧、痛苦等消极情绪状态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对你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当你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啊?因此说,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主持人:同学们看以下几个事例,每一事例中消极情绪对人的什么方面有影响。

a.同学小王的例子:

一天中午,小王的父亲给小王买了一只他最心爱的足球,到学校后正好背课文,很长的课文一点也没费劲;第二天,小王想再买一张最新的游戏卡,但父母都不同意,他感到非常不开心地上学去了,一篇不长的课文却化了很长的时间也没背好。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小王的记忆力在情绪不同时会表现的不一样,这说明了消极情绪影响人的记忆力。

b.小刚和小强是同班同学,平时体育课100米跑的速度一样快,参加学校运动会时,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小刚心里十分紧张,害怕跑不好,而小强则是轻装上阵,结果到终点时,小刚落后小强两米多。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小刚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说明了消极情绪影响人的正常水平的发挥。

c.小李未完成值日工作,按班规课后要重扫,重扫时小许叫他的外号,并嘲笑他,小李一怒之下打了小许而受处分。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小李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易冲动,自控能力降低,说明消极情绪对人的理智有影响。

d.曾有这样一例子:一个粗心的医生,将两个病人的诊断报告弄错了。原本没有癌症倾向的病人因为错误的诊断报告,而极度的伤心、痛苦、焦虑,并且情绪极不稳定。没过多久,在医院的再次检查中,果真发现了癌症的倾向。而那位本应有癌症倾向的病人,由于拿到了没有癌症倾向的诊断证明,情绪变得高涨,心情变得愉说,病情渐渐好转。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消极情绪会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主持人:积极的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有损于身体健康。你了解自己情绪体验的变化吗?下面咱们就做一个小测试。

1、请在符合自己的选项上面画“√”

①我感到很愉快

A经常

B有时

C较少

D根本没有

②我对一切都是乐观向前看 A几乎是 B较少是

C很少是

D几乎没有

③我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现在仍感兴趣 A肯定 B不像从前 C

有一点 D几乎没有

④我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A经常 B现在不这样了C现在很少 D根本没有

⑤我对自己穿着打扮完全失去兴趣

A不是

B不太是这样C几乎是这样D是这样

⑥我感到情绪在渐渐变好

A几乎是 B有时是

C很少是

D是这样

⑦我能很投入地看一本书或一部电视剧

A总是

B经常

C很少

D几乎没有

主持人:题做完了,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情绪状态呢? 选A得O分 选B得1分 选C得2分 D选得3分 良好情绪 < 9分 < 不良情绪

主持人:不良情绪持续下去将会影响身心的健康。要想保持良好的情绪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当你有了不良的情绪时,你调节情绪的方法是什么?你所了解的方法有哪些?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主持人: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讨论结果。下面是我课下总结的一些方法,不知对大家有没有作用。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 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样就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

的情绪反应。

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改变注意的焦点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打球、下棋、听音乐、看电影、读报纸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理想时,到室外走一走,到风景优美的环境中玩一玩,会使人精神振奋,忘却烦恼。把自己困在屋里,不仅不利于消除不良情绪,而且可能加重不良情绪对你的危害。

2、合理发泄情绪。

不知同学们在看电视和电影时注意到这样的镜头没有:某人因有不良情绪,便跑到旷野、海边、山上无拘无束的喊叫,或者拼命地击打树木,或者狂奔。这就是合理发泄情绪。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可以防止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危害。

①哭--适当的哭一场。

从科学的观点看,哭是自我心理保护的一种措施,它可以释放不良情绪产生的能量,调节机体的平衡。哭是解除紧张、烦恼、痛苦的好方法。许多人哭一场过后,痛苦、悲伤的心情就会减少许多。

②喊--痛快地喊一回。

当受到不良情绪困扰时,不防痛怜惜地喊一回。通过急促、强烈的、无拘无束的喊叫,将内心的积郁发泄出来,也是一种方法。

③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

向朋友诉说是一种良好的宣泄方法。把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心中,会增加心理负担。找人倾诉烦恼、诉说衷肠,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感到舒畅,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安慰、开导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请记住培根的名言: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将得到两个快乐;把忧愁向一个朋友述说,则只剩下半个忧愁"。

④动--进行剧烈的运动。

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往往不爱动,越不动注意力就越不易转移,情绪就越低落,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可以通过跑步、打球等体育活动改变不良情绪。

发泄的方法不同于放纵自己的感情,不同于任性和胡闹。如果不分时间、场合、地点而随意发泄,既不会调控好不良的情绪,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调节情绪最好的方法是学会自我调控。

3、学会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就是要做到“喜怒有常”和“喜怒有度”。

"喜怒有常"就是要符合常情,合乎常理。当喜则喜,当怒则怒。情绪能在适当的时间、场合表现出来,这才是人之常情。但是,情绪表达时,也不能任其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小说中有不少典故,像楚国大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三国演义》中周瑜怒不可遏,吐血而亡;《岳飞传》中牛皋高兴而死,都是情绪过度的表现。所以情绪的表达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喜不能得意忘形;怒不可暴跳如雷;哀不能悲痛欲绝;惧不能惊慌失措,做到"喜怒有度"。否

则,自己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主持人: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很多,我们只给大家介绍四种。首先,我们做一个小实验:你静下心来,在心中默念"喜笑颜开"、"开怀大笑",并且想象这些情景,你会产生什么感觉呢?

(让同学们尝试几分钟。)这个实验,说明了语言能对人的情绪产生暗示作用。当你发怒时,可以反复地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有害无益";当你陷入忧愁时,可以暗示自己"忧愁没有用,无济于事,还是振作起来吧"。这种缓解情绪的方法称为自我暗示法。

①自我暗示法。

②一个人在消极的情绪中,通过名人名言、警句或英雄人物来进行自我激励,能够有效地调控情绪。

③深呼吸法。通过慢而深的呼吸方式,来消除紧张、降低兴奋性水平,使人的波动情绪逐渐稳定下来的方法。

主持人:步骤:a.站直或坐直,微闭双眼,排除杂念,尽力用鼻子吸气b.轻轻屏住呼吸,慢数

一、

二、三c.缓慢的用口呼气,同时数

一、

二、三,把气吐尽为止d.再重复三次以上

主持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和伤害,积极的方法是及时消除和克服,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和宣泄两种途径,但有人发怒时进行严重自我惩罚,或把别人作为出气筒,损坏别人的东西,甚至打人、骂人,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故宣泄要做到有理、有度,既不损害他人,也不损害自己,做到了这点,快乐就掌握在你的

手中。

三.小结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把我们这些课所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同时利用这些方法热情地帮助我们周围的同学和朋友。

全班起立,共同演唱:《拍手歌》 四.作业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

《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与成长》

【设计理念】本活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遇到小小挫折就有极端表现设计的。

青少年学生尽管在意志品质的发展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有所进步,但有些学生的耐挫能力低,也可能是之前没遇过太大挫折,所以一遇上不顺心的事就会承受不了。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关于挫折与成长的学习,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只有经受住挫折的考验才会成长,并培养起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

1. 学生能够正视人生的各种挫折,明白挫折不可避免,但只要积极面对就有助于成长。

2. 学生掌握几种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树立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明白挫折的不可避免以及挫折的价值。 难点: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一个典型的积极面对挫折,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制作成 PPT。

2.请同学们收集有关名人战胜困难并获得成功的故事。

3.老师准备挫折类型及产生原因的PPT。

4.学生回忆并记录最近一段时间遭受挫折及内心感受。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碰到不称心如意的事。当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达到目标的行动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挫折”,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遇到挫折,如某同学学习很勤奋,但考试却意外不及格。某学生高兴地约同学到家玩,却遭到父母的反对等,这些都是挫折。请同学们在课前发下的“内心独白”中写出你成长历程中遭遇的最大挫折和当时的想法和做法。

附:

白 成长历程中最大的挫折

当时的想法

当时的做法

挫折的类型

产生的原因

解决挫折可选择的办法

自己具有的优势

确定的目标

战胜挫折合理的做法

(在学生填写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写的内容,为后面教学作准备)

2、教师请几个有代表意义的同学介绍自己受到的最大挫折。

3、教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中看出,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挫折呢?请看投影片《轮椅斗士》。

教师边放投影,边介绍与同学们年龄相仿的美籍华裔少年张士柏在高位截瘫后仍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

(1)13岁的张士柏在一次跳水训练中不幸受伤,造成高位截瘫,胸部以下毫无知觉。

(2)沉重的打击,使张士柏及其家人都很悲伤,士柏的父亲鼓励他要自立自强。

(3)张士柏在父亲及家人的鼓励下,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决不能就此倒下,放弃自己。

(4)张士柏出院后升上高中,成为学校里唯一的轮椅学生。

(5)在学校里,张士柏的身体是最差的,可他的毅力是头等的。每天清晨起床,坐在轮椅里学习,直到深夜睡觉,有时昏倒在课桌上,醒后咬紧牙关,仍坚持学习。

(6)张士柏以惊人的毅力学习,用三年的时间学完四年的高中课程,毕业试考了全校第一名。

(7)张士柏以特别优异的成绩,17岁考入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19岁直接升入斯坦福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班,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奖”。

(8)张士柏将他的20万美元生活保障金,捐献给他的故乡——淅江省宁波北仓,作为教育奖学基金。他决心博士毕业后,把自己的知识服务于中国,造福于中国人民。

教师再请二位同学讲贝多芬和张海迪的故事。

4、教师请同学们就名人“挫折与成功”的故事进行集体讨论。出示讨论题目:

(1)这三人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提示:都经历严重的挫折;都坚毅,不向命运妥协;都战胜了挫折,取得了成功。但遭到的挫折不同,各人的主、客观条件不同。)

(2)挫折对人会造成什么影响?战胜了挫折会怎样?被挫折打倒后又怎样?

(3)你怎样对待成长中的挫折?

教师小结:人生必遇到挫折,每个人遇到的挫折不同。挫折是人生的转机,有人因此而沉沦,但更多的人因此而更坚强。挫折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有助于人的成长,使我们更有毅力,更有智慧,更加成熟。但是不是光凭勇气,光靠干劲就能战胜挫折呢?回答是否定的。遇到挫折,我们要冷静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前进。下面,让我们共同分析挫折的一般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5、教师投影:

挫折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一、挫折从内容上分,一般有4种类型:

1、学习性挫折。

2、交往性挫折。

3、志趣性挫折。

4、自尊性挫折。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

2、主观内在的原因(如思想水平、自我修养、道德观念、能力、情感、意志、生理等)

教师结合投影,与学生共同讨论前几位同学所受挫折的类型及产生原因,再要求同学们在“内心独白”中填写相关的内容。

6、个案分析。教师投影:爱好体育运动的小波渴望加入校足球队,因为它是市冠军队。小波认为自己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敢打敢冲,是当运动员的料。他兴冲冲地找到教练,不料被拒绝了,理由是身体单薄,耐力较差。

(1)小波遇到的挫折类型是。

(2)挫折产生的原因是。

(3)小波进入足球队具有的优势是。

不足的是 。

(4)为进入足球队,小波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5)小波要进入足球队,最可行的方法是

(6)如果不得进入足球队,小波在体育活动上还有的选择是

教师要求同桌的二人为一组,对上述个案进行讨论、诊断。

7、通过对小波个案的诊断,师生总结出正确对待挫折的“成功路上步步高”。教师投影:

学生按同桌二人为组进行讨论:“内心独白”上填写的“当时的想法和做法”对否?应怎样处理最为妥当?然后按“成功路上步步高”的模式进行思考,并完成“内心独白”上的所有项目。

[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响起

教师小结:挫折的经历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对挫折,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必须以乐观、进取、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失败和挫折,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来确定恰当的抱负水平,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耐挫能力。只有从失败中走出来,在逆境中奋起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补充活动

(1)请当地一些遭受挫折,但能战胜挫折而获成功的人士到校作报告,使学生更了解挫折的客观性,为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榜样。

(2)组织学生进行诸如“面对现实,展望未来”的演讲比赛,使学生能恰当地建立抱负水平,并通过比赛的竞争,亲身感受成功与失败的心情,从而更加激励自己。

(3)要求学生用“成功路上步步高”解决自己现在面临的挫折

让我们同行

活动理念阐述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对于异性交往的问题是非常敏感而好奇的,本节课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思考:在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每向前迈出一步我们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教学活动过程

一、明镜台:

1、看动画《女人是老虎》,讨论“为什么小和尚觉得吃人的老虎最可爱?”

设计意图:在青春期有异性交往的需要是正常的。

2、讨论:在高中阶段是男女同坐好还是同性别坐好,好在何处?

设计意图:异性交往有其优点,如个性弥补,学业弥补。

二、智慧泉:

1、小游戏:学生自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气球吹起来。

思考:慢慢变大的气球等待它的命运是什么?气球的大小寓意是什么?

设计意图:暗示学生男女异性交往有时就像逐渐变大的气球,一旦掌握不好就会爆炸,变成碎片无法挽回。

2、看四幕小品剧《男生、女生》。第一幕:玩耍;第二幕:烦恼;第三幕:抉择;第四幕:结局

第一幕场景:课后学生讨论去游玩。

问题:高中阶段还有哪些属于这类异性交往?

第二幕场景:一男生对一女生颇有好感,为此感到烦恼不已,于是向朋友请教是否应该向这位女生表达爱慕之心。

讨论:如果你是这位男生的好朋友,你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

第三幕场景:男生表达了自己的好感,同时又委托他人询问女生是否可以成为朋友?

讨论:该女生是否应该与男生继续深入交往下去?

第四幕场景:三种选择:a.两人有早恋倾向,频繁互通电话,结伴郊游。b.两人还是普通同学。c.两人见面也不打招呼。

讨论:哪种结局比较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针对每一幕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介入总结: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几个阶段。

1、人际交往(友谊)———

2、产生好感(爱慕)———

3、表达好感(行动)———

4、深入发展(深化)———

5、进入角色(早恋)。

教师提问:(略)

三、启思录:

活动设计:

1、引用《十七岁不哭》里的一句话,表明教师观点。

2、听歌:《同桌的你》———回忆这种朦胧心境时的美丽情愫。

设计者:

冯冬怡,杭十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者,目前就读于浙江大学心理系研究生课程班,并于2002年取得国家劳动部认可的心理咨询员资格认证。曾荣获杭州市心理辅导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托起你的梦想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感受“梦想催人前进和奋起”。 能力目标: 2.树立自我成长的目标。

德育目标: 3.学习自我目标管理,设计实现梦想的方法和途径。过程与方法:

1.教师简述,导入本课 2.分享故事:“名字的故事” 3.游戏:“流星下的愿望” 4.故事交流:梦想的价值 5.讨论与分享:我们为什么没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呢? 6.教师总结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梦想的美好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习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分析、体验、

教 案 设 计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记 实 教 师 活 动

看大屏幕学生讲述“名字的故事”。小组交流,再集中全班交流。学生填写“流星下的愿望”。 阅读“梦想的价值”。 小组展开情景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经历。全班交流。朗诵小诗:如果生命是一条小溪,你希望它湍急还是平缓呢?如果生命是一片绿野,你希望它广阔还是狭小呢?如果生命是一角天空,你希望它高远还是低矮呢?平缓的溪流只会使远行船只搁浅,狭小的草地长不出奇葩异草,低矮的天空又

缺少一份深邃博大。开拓生命,其实就是托起你的梦想。

一、 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平凡的名字,蕴涵着伟大的梦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颗启明星,催我们前进,催我们奋起!让我们从今天起就播下梦想的种子。

2、敢于梦想,是实现梦想的先决条件。现在,我们已拥有这么多美好的梦想,那么,如何让梦想不再遥远呢?收回“流星下的愿望”。随机抽取,进行交流,教师进行适当指导和点评。

3、小结:人因梦想而伟大,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最枯燥乏味的人生。而那些只会做梦却不去实践的人,就像那个卖梦的孩子一样,无论多么美丽的梦想都会与他失之交臂。实践梦想的第一步,当然是要把梦想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

4、 师生归纳:让“美梦成真”的秘诀:(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把梦想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和实际行动,不能好高骛远。(2)、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即切切实实地去落实一个个具体的目标,不能急于求成。)(3)、时时检讨,保持弹性。(即常常检查目标落实情况,并因时因地因人适当调整目标,不能一成不变。)(4)、量力而为,适可而止。(即梦想和各个时期的目标都必须适合自己。目标不能过低,也不宜过高。一般说来,最适合的目标就像摘果子一样,“跳起来才能摘到的果子最甜!”)(5)、长程短程,互相配合。(即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互相协调,衔接有序,实现梦想。)

三、课堂小结

1、 要想不断成长,仅有远大梦想是不够的,还要有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2、 计划应有时间长度的区别,你需要10年乃至一生的长远目标,也需要

1年、1月、1天、甚至1小时的计划,因为小计划的实现,是实现大计划的保证。

3、 用积极的行动实实在在地落实你的目标。当你未能实现目标时,一定要分析原因,并加以改进。

4、 可以从学习(包括将来的职业)、生活两方面来设想你的未来。

5、 为你自己制定一个一个月的改进计划,就从今天开始。 教师简述,倒入本课在美国一座黑人教堂的墙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在这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你是什么,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无法选择;你将成为什么,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全由你自己做主。那么,你将成为什么呢?你想过这个问题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 要及时肯定学生名字故事中蕴涵着的“梦想”的美好和“梦想”对自我成长的积极影响。教师引导:古老相传,当流星划过天空时,我们许下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假如现在流星正划过天空,你有时间许下5个让自己变得更美好的愿望,这5个愿望一定能在现在或将来实现。它们可以是具体的,可以是抽象的„从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想法和感受?你还联想到了什么?播放歌曲《蜗牛》。教师引导、组织,及时表扬,在歌曲声中最后总结。“小小的天 有大大的梦想 我有属于我的天 任风吹干 流过的泪和汗 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开拓生命,其实就是拖起我们的梦想。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坚定执著地朝着目标努力,你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的蓝天!

做一个受欢迎的异性同学 【活动目的】

1.树立异性交往的正确观念和态度,初步掌握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艺术。

2.克服异性交往的偏差,与异性友好相处,做一个受欢迎的异性同学。

【活动内容】

初中生交往心理辅导。 【活动形式】

讨论、小品表演、案例分析。 【活动对象】

初一年学生。 【活动时间】

50一一60分钟。 【活动准备】

1.通过座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

2.根据交往现状设计案例2-3个。

3.请有异性交往障碍的同学参与小品表演。 【活动设想】

由于受封闭的传统思想、个人早期不良生活经验以及个体内倾个性的影响,部分同学在与异性交往时陷于紧张失措甚至恐惧的状

态;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不健康思潮的影响,部分同学在与异性交往时则流于粗俗、随便。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前来咨询同学关系、特别是异性交往问题者日益增多,交往窘迫者有之,给异性乱起侮辱性绰号者有之,揭人隐私并臆传恋爱关系者有之,追求异性者有之,难于区分友情与爱情界限者有之,不够健康的性别关系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青春期身心的正常发展。基于此,本活动意在从“受欢迎”这种近距离低角度入手,矫正异性交往的种种偏差,将学生的身心成长引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活动过程】

一、小品表演

师:“异性交往”,这是一个令人向往又令人烦恼的事情。一方面你们需要友谊,需要朋友,需要不同性格和不同性别的朋友:另一方面你们又常常被告诫,与异性交往千万小心,警惕危险!真有那么危险吗?还是一点危险都没有呢?异性之间该如何相处呢?请看小品《放学路上》。

(表演小品:放学路上,男生小A,小B遇到女生小C,小 D,小A很紧张,脸红红的,头低低的,一句话都不敢说;小B举止粗鲁,叫小C绰号(喂,三八婆);小C很生气,转而攻击小B;小D则拉住小C的手说:“走,走,走,我妈说过别跟男生打交道,男生都不是好东西。”)

师:他们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生(男):小D说男生都不是好东西,那她爸爸也不是什么

好东西。

生(男):我觉得小C太凶了,像只母老虎。

生(女):喂,搞清楚,是谁乱叫侮辱性的绰号?

生(男):可也用不着这样凶啊?

生(女):对付你们这类人就是要以毒攻毒。

师:请大家不要把分析问题变成男生女生之间的吵架。

生(男):我来说吧,这件事小B和小C都有不对的地方,小B举止粗鲁,叫绰号,没礼貌;小C以牙还牙,以毒攻毒,也不好。

生(女):我觉得小A在女生面前应大方一点,小D也不应该因为她妈妈说男生不好就拒绝与男生交往,毕竟大部分男生还是好的,也许是她妈妈跟她爸爸感情不好才会这么说的。

师:(小结并板书)

小A:在异性前很紧张,不自然大方 小B:举止粗鲁,叫绰号,没礼貌尊重对方 小C:以牙还牙,以毒攻毒,也不好讲道理

小D:拒绝与异性交往也不好,学会与异性同学相处是一种能力,它是互相往来

将来长大后与异性合作的最初形态。

(点评:本环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品表演,特别是让异性交往有障碍的学生参与表演,形象直观地将异性交往中较典型的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讨论分析小品中各种人物的是与非,较好地加深情

感体验,树立异性交往的正确观念。)

二、心有千千结

师:(投影案例)

小丽和小勇是同桌,他们一直相处得自然和谐。女生私下里夸小勇帅气,又肯帮助人,说小丽和他同桌有福气。不久前,同学中传说小丽和小勇是“一对儿”,从此小丽开始留意起他来„„渐渐地小丽发现自己对小勇说的话,做的事都很在意,常盼望着和他一起学习,一起玩。一次无意中,他们俩人的手相触了,刹时小丽有一种触电的感觉„„这是怎么了?我是不是早恋了?我该怎样与异性同学相处呢?

师:谁有过这种经历?

生:(不好意思地)听好多人讲都有这种经历。

师:假如是你会怎样对待这件事?

生:不与他同桌。

生:继续交往,不管别人怎么讲,知道这是=种正常的心理,并不是恋爱就好了。

生:会很不好意思和他来往。

师: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比如有的男同学喜欢漂亮的女同学、有的女同学欣赏某个男同学矫健的身姿、或者男女同学喜欢与异性在一起活动等等,这是青春期一种特殊的又相当正常和健康的心理体验,不必为此感到害羞和难为情或紧张,倒是应该恭喜自己,我长大了。这种朦胧的情感是由性生理成熟而引起的性意识的

萌动,是人的一种本能冲动,带有喜欢和欣赏异性的成分,不是爱上对方了。但是人是有理性和意志力的,如果任凭自己的欲望左右,放任自己的情绪冲动而早恋,那就可能荒废学业,贻误青春年华,为那份早来的不成熟的感情付出沉重的代价。就如树上的果子,是生的好吃还是熟的好吃?你们在这个年龄发生的恋爱就像摘取树上不成熟的青果子,只会品尝到苦涩的滋味。人生有许多关键期,错过这个学习最佳时期,以后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很难弥补上。至于感情的事情,最适合的年龄是二十几岁,那时你不谈父母可能还会催促你呢。

师:小丽该怎么办呢?她既不必往后退也不该往前跨,她应与同桌保持正常交往。当然,这种交往应尽量在群体当中进行,交往的感情宜浅不宜深,尽量避免和他单独交往。因为群体交往可以使你获得多人的友谊,且能使你吸取多个异性身上的优点,一对一的单独交往则容易陷入早恋的泥坑。我们平常与异性交往应以群体交往为主,尽量避免一对一单独交往。

(师板书:群体交往为宜,避免单独交往)

(点评:让学生明白与异性接触时的本能冲动实属自然,不足为怪。指导学生用意志力将本能性冲动控制在安全适当的程度上,且在交往时以群体交往为宜,是避免学生过早陷入早恋的有效方式。)

三、收到求爱纸条怎么办?

师:(投影案例)

小娟是班级里公认的班花,她不但成绩优秀,气质高雅,而且弹得一手好琴。一次下课后,小娟发现抽屉里多了一封信,里面写

着滚烫的词语,并约她放学后在公园门口见面。她从字迹上已猜出是哪位男同学写的,心里咯噔一愣,脸刷的红了,不知如何是好?

师:假如你是小娟,遇到此事该怎么办?

生:把纸条交给他妈妈,看看她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生:她可以去约会(全班大笑),先看他长得帅不帅,长得帅再跟他约会,长得不帅就别理他。

生:我也许会和好朋友一起商量。

生:把纸条撕掉,用不着理他。

生:告诉他现在不应考虑这些事,应该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师:把纸条交给老师或对方的家长,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告诉自己的父母,有些时候反而使他们担心;准时赴约,可能导致早恋;把纸条撕掉、不理他,也不能解决问题;把此事公布于众或跟要好的同学讲,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且有可能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因为你虽不能接受这份不成熟的感情,却应当尊重别人的好意,维护对方的隐私和自尊。老师认为最佳的方法是—暂时保密,找个时间把信还给他,并表明自己的态度:现在我们年纪还小,还是学习的大好时光,应该集中注意力学习,请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

(师板书:克制感情冲动)

师:假如你是那位写纸条的男同学,你以后要怎样克服自己的感情冲动呢?

生:去找心理老师想办法。

生:到游戏机室去发泄一下。

生:把那个女孩想得很坏。

生:没什么,以后找个比你更漂亮的。

生:躲着她,再也不见她。

生: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算了吧。

生:拼命压抑自己。

生:去与她交往,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坦然大方。

生:把精力放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如学习、体育运动等),不让自己有空暇去胡思乱想。

师:这种感情升华的方法好。

(板书:感情升华)

(点评:不少学校对收到异性同学的求爱纸条或情人卡采取回避或压制的态度,但回避问题只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一味地压制只会使半公开的活动转入完全地下活动,甚至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表现得更加强烈。与其回避问题的存在,还不如坦然面对这个事实,教会学生如何处理问题。教师从一个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既懂得如何处理异性求爱,又驾驭好自己对异性的爱慕之情。)

四、心灵交流

师:下面小组讨论,请同学们从仪表、修养、学业等方面,将你们欣赏与反感的异性填写在表格上。

(投影表格)

男生

女生

我们喜欢这样的女生:

我们欣赏这样的男生:

我们讨厌这样的女生:

我们对这样的男生反感:

大家一致公认的标准

男生:

女生:

生:(小组讨论,填写表格)

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总结出受人欢迎的男生标准和女生标准并板书)

男生:刚强、有正义感、责任感强、自信、潇洒、勤奋、幽默„„ 女生:善良、温柔、善解人意、勤奋、开朗„„

上一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师培训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