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2024-04-09

谈制度的贯彻与执行(精选8篇)

篇1:谈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谈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常听到在企业工作的人说:咱们公司缺的不是制度,而是执行。确实,在很多公司里,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都非常的健全,而且形式非常精美考究。但是真正落实到执行过程中,很多的制度却形同虚设。

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要么,制度从制定之日起,就一直是个漂亮的“摆设”,摆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或干脆摆放在办公室的文件柜里锁起来。至于这些制度的内容是什么,有没有通过培训、督导等手段加以贯彻,那就没有太多人关心了;要么,在制度刚开始制定颁发后,还是会得到有效的执行的,执行部门还会去监督该制度执行的情况,员工在短时间内也会积极的予以配合。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执行部门的监督开始弱了下来,员工们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恢复往日的作风,如果没有人进一步纠正的话,很可能情况恶化到再也不会有人理会什么管理制度,甚至连这个制度都会被人完全遗忘掉。例如,很多公司都会规定员工早晨上班必须打卡,刚开始的时候,甚至会派出专人做监督。但时间长了以后,很多公司的执行动作就开始偷工减料,即使是打卡这样的小事,很多人都不会遵循,有人请人代打卡,有人事后补填,以至于人事部门无法进行准确的考勤,更谈不上对业绩的考核了。

其实,任何规章制度只要贯彻执行,就能显示出一种巨大的力量。那些优秀的企业,贯穿各项工作的核心往往就是极强的执行力。例如:在知名度极高的联想集团,任何一项制度在发布后都会被坚决地执行。这些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上下都非常重视,任何一个员工都会遵守。如果有任何人违反制度规定,都会自觉地去执行惩罚条例。正是因为这样的执行力,才使得联想的各项制度具有相当的威力,保证了各项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再有,很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破产——被其他企业兼并或收购。收购方仅在财务、管理、技术等要害部门更换了高级管理人员外,其他基本不动。制度没变,人没变,设备资源没变,就是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怎么样?企业很快走上正轨,扭亏为盈了。绝招是什么?执行力,无条件的执行力。

成功的企业一定有“规范性+创新性”的管理制度,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层面上讲,尤其是市场越健全,行业发展越健康,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高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管理水平、效果的竞争,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先进性、有效性、实施效果等的综合竞争。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必须走向“法治”化,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是实现公司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正是基于此,2008年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国内各上市公司2009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我公司根据规范要求初步确立了内控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试行稿已公告下发,如何有效实施内控管理制度是公司目前必须紧抓不放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如何实施呢?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把握。

企业是由管理制度维系的,管理制度主要是由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编制的,也主要是由管理人员来执行和检查的,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率的问题首先是来源于管理人员的观念问题,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在观念方面的差异;因此,中、高层管理人员首先要统一和树立相适应的管理观念。

首先要解决的还是认识问题。公司自上而下要达成共识,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执行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制度的宣贯、执行、反馈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扎实有效地推进内控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工作。

其次是增强制度意识。各部门、各单位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应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贯彻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要进一步增强,在制度的贯彻执行中一定要起带头作用,并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制度的学习宣传工作,增强广大员工的制度意识,营造执行制度良好氛围,使制度的宣贯、执行和完善工作不断拓展、不断深化。

第三、坚持分层推进。

1.高层领导是制度制订的倡导者和决策者,制度贯彻执行要自上而下,决策层先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行新制度,同时,高层对新制度的审核讨论过程也是一个宣传贯彻的过程。

2.部门负责人应克服惰性,有好的决心,才有好的制度执行力。优秀的部门负责人应从宏观去监督指导公司管理制度执行的程度,随时检查纠正,调整执行方案、执行方法,不断完善制度管理机制,推动公司制度的执行在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的行为中的深入度,用制度为自己的工作服务,为企业服务。

3.各级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在制度和执行上做到“自扫门前雪”,并有宣贯公司管理制度的义务和责任,杜绝一问三不知。在制度的管理和执行上不能当“明天先生”,在自身严格坚持制度和执行的基础上,对各级成员要监督,要落实。

4.全员参与。员工是公司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主要对象。如果员工连遵守什么、怎样遵守都不明白或不完全明白,就是没有目的或目的(目标)不明确,后果将导致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流产。

第四、抓好制度完善。各级领导、部门、员工在执行中遇到问题时要做到一律先按制度执行,若认为制度不合理的,可及时向有关领导或有关部门反映,由有关部门考虑是否需要按规定程序进行修订。对不完善的制度进行完善,对过于原则、不便操作的制度进一步细化。

第五、注重工作实效。制度贯彻与落实必须真正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努力取得看得见、管长远的实际效果。要把是否堵塞了管理漏洞、促进了制度落实、推动了工作开展作为检验制度成效的重要标准,切忌搞形式、走过场。

第六、强化落实措施。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制度贯彻落实的保障机制,针对制度贯彻执行不力、不到位问题,加大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使制度的执行力得到明显提高,保证制度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财、管物、管事的体制机制。

最后是强化制度的管理和执行。执行本身就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没有过硬的强化手段,有些刚建立的制度就是一纸空文。因此,建立持久的强化执行方案是完成管理制度最有效的方法。当一种制度,经过一定阶段强化执行后,它就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好的企业传统发扬下去。

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问题都可归结为制度的问题,解决问题也必须靠制度,试想一下,一个企业中如果没有几个人认真地看过或看完那一本厚厚的制度,又何谈执行力?又何谈管理呢?

篇2:谈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关于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关精神,贯彻中央、市委关于国有企(事)业单位“三重一大”制度及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有效规避市场风险,避免企业改革发展中出现大的失误,结合分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旨在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落实企业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分公司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条 “三重一大”是指企业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

第四条 贯彻“三重一大”制度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依法决策原则;

(二)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党管干部原则;

(四)分工负责的原则;

(五)责任追究原则。

第二章

“三重一大”的范围

第五条 企业重大决策的范围: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重要指示、决定的主要措施;

(二)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方案:企业的经营方针,发展规划和计划;分公司重要改革方案的出台,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除;企业重大技术改造,新产品、新项目开发;企业重要合同的签订;企业机构设置和调整,工资计人企业工资总额的人员编制;人才队伍建设等重要问题。

(三)党的建设、工会、共青团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四)涉及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五)事关企业改革、稳定、发展的其他重要问题。

企业重大决策根据问题性质,分别由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确定。

第六条 企业重要人事任免: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选聘、任免、教育管理及奖惩,由党委会确定,并在党政联席会上通报。

第七条 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分公司经营开发项目等重大建设项目由党政联席会确定。

第八条 大额度资金使用范围:分公司技改大修等预算内外资金等大额度资金使用由党政联席会确定。

第九条 分公司所属各管理所“三重一大”事项,参照上述范围,由各单位班子会、支委会确定。

第三章

决策的程序

第十条 确定决策议题。由分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商议后确定,不得由个人确定议题。

第十一条 组织调研论证。分公司重大决策事先应广泛征求有关方面(各级领导、主管部门、相关部门、职工群众)的意见,主管领导需组织有关人员专门调研,聘请内行专家咨询论证,必要时需提出可行性书面报告后上会讨论。

第十二条 集体讨论决策。重大决策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会议成员参加。与会同志要认真负责地发表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遇有较大分歧时,一般应暂缓做出决定,待酝酿成熟后再议。

第十三条 分工组织实施。会议决定的事项,由班子成员按照分工组织实施,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拒绝执行。

第十四条 加强监督检查。党委会、经理办公会、党政联席会决定的事项,由分管领导负责催办,及时将落实情况向党委或经理汇报。纪委监察审计部门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督促纠正。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十五条 对党政领导班子和成员因不执行或未正确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政治影响的,必须严肃纪律并追究失职者的责任。

第十六条 凡属下列情况给国家、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政治影响的要追究责任:

(一)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进行决策的;

(二)未经集体讨论决定而个人独断决策的;

(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不执行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的;

(四)未向领导集体提供真实情况而造成错误决定的责任人;

(五)决策后,发现可能造成损失,能够挽回而不采取措施纠正的;

(六)其他因违反本规定而造成失误的。

第十七条 责任追究要依据本人职责范围,确定集体责任或个人责任,明确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或重要领导责任。

第十八条 对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政治影响的责任主体应当根据事实性质、情节、影响及应承担的责任,分别按以下种类进行追究:

(一)本人写出检查,取消当年评选先进资格;

(二)通报批评;

(三)经济处罚;

(四)责令辞职或免职;

(五)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六)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责任追究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干部任免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规定适用分公司及下属单位。

篇3:谈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1 立足本职,搞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立足本职,搞好我们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所谓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种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技术能力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工种)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展业务或从事某种特定专业(工种)知识技术和能力必备的标准。职业资格证书分别由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的。对合格者授予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又是国家对申请专业(工种)知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展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执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我国推行现代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是通过对每一个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给予真正的质量评价,尤其是对作为劳动力后备军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培训学校的毕业生,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导他们按社会主义的要求提高技能水平和市场的竞争能力。培养人更重要是使用人,培训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如果都能达到职业技能要求的标准,就能与社会需求的人才一致,就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就能克服人际关系带来的麻烦,人才市场就能形成公平竞争、择业上岗良好的机制。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使我国广大劳动者在各自的领域内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就业竞争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示在人们的面前。这是一项关系到千百万劳动者的大事,它直接影响到每个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重视和关注。

立足本职搞好培训学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十分重要。高新区新城街道保障事业所每年都为所辖区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企业新员工进行免费培训,在培训中应大力宣传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敦促学员认清形式,按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引导学员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尽快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理论,接受市场的竞争意识,以提高培训学员接受市场考验,提高生存竞争的能力。反复强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性,使学员自己从思想上认识到除掌握所学专业理论外,更重要还要掌握所学工种基本操作的技能技巧,独立完成所学工种中复杂程度零部件制作的能力。还要通过在学习和实践中,使他们养成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文明安全生产的好习惯,培养自己独立思考把技术理论用于实际生产的能力。通过学习还要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和企业管理能力,走向社会才有竞争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就是要加速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促使人才流动上岗。这不但是对培训的学员在实际生产中手脑并用的一种暗示促进,也是对每一个走向社会的劳动者的暗示促进。因此,一定要大力推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劳动者的学习气氛。

2 加强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新型技术工人的水平

技术培训是提高新型工人技术水平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前提。职业技能鉴定是实行职业资格证书的必要步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形成,要认真做好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笔者认为在培训工作中要有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培训场地、培训时间、培训师资,才能搞好技术培训工作,这也正是进行职业培训的趋势所在。职业培训学校应条件规范,人员稳定,知识水平高,有场地,有等级考核的经验,既能对在校学生培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外单位(企业)下岗或转岗职工进行培训。根据国家的教学大纲,结合企业的要求进行专职培训,下岗职工和转岗职工可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度培训计划,安排好专门教师,使技术等级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笔者认为对企业下岗或转岗职工培训的教材问题,可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组织有经验的老教师统一编写。培训时做到人手一册。培训时间可采取分级、分批与企业进行联系。下岗或转岗职工人员分高、中、初级工组织培训,新员工可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等。培训期可定三个月或更短的时间,集中到学校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结束随时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对有条件的单位也可服务到现场,为工人师傅们的业务学习、技能培训创造条件。

长期以来,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的证书制度,是单一的以学历为主,这样不但妨碍和限制了劳动者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上的发展,而且造成职业培训工作长期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轻视操作技能,重视文凭、轻视工作经验,脱离经济脱离实际生产的倾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广,不仅能解决以上的弊端,而且还能提高劳动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活跃劳动力市场,从而提高企业的人才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3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技能开发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特殊的意义。职业资格证书又是职业技能开发和发展关键环节。因此,一定要在培训学校和全社会中推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急速解决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有文凭无水平、有工龄无本领的腐败蔓延趋势,调动起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努力学习职业技能,提高掌握技能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的高速发展。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它是带动一切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把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结合起来,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标准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培训学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贯彻执行好中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切举措,在社会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参考文献

篇4:谈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关键词]法规制度;制度执行力;反腐倡廉

执行力是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精神的体现,决定着反腐倡廉预期目标的达成。因此,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对我党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制度执行力更是成为当前政府部门探究的重点。

一、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意义

1.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反腐倡廉制度的制定不仅是我党、中纪委多次会议的核心思想,更是我国长期反腐工作的规律认识和总结。但是,如果仅仅有制度的监督而没有执行力的保障,反腐倡廉建设无异于纸上谈兵。同时,没有制度的执行过程,就不能检验和发现制度中的瑕疵,不利于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因此,国家在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工作的同时,也要以建设工作中的问题为基础,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2.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成效

从本质上来说,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是检测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它直接决定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最终成效。全面加强其执行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成效,亦有助于降低腐败的风险。

3.促进反腐倡廉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反腐倡廉的科学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反腐倡廉建设又必须依赖于执行力的提升。因此,我党提高制度执行力,有利于促进反腐倡廉的科学化建设,保障反腐倡廉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反腐倡廉建设真正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二、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有效路径

1.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增强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我党必须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反腐顶层设计是建设科学合理的反腐倡廉制度的重要前提,因此,我党必须立足全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不断深入基层调研,同时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机关单位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要健全反腐倡廉配套法规。立法是反腐倡廉走向规范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方向。因此,我党要积极健全反腐倡廉配套法规,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结合机关单位的属地特点和所在系统,明确规定权责体系、执行内容和负责部门,防止工作懈怠、互相推诿的现象产生。

三是要加强制度的管理和创新。我党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保持党内工作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的不动摇,使反腐倡廉制度维持长久、持续的效力。另一方面,我党要完善反腐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针对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法规制度,党内要当机立断,修订或废除不合时宜的法规条例,从而确保制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同时,对于随着形势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国家要积极研究并出台新的制度法规,避免出现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2.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

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加强党政执行力建设的必要前提,其要求我党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我党要积极结合机关单位的实际情况,健全教育制度,同时落实教育任务,创新教育形式,从而达到提高反腐倡廉教育水平,夯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的目的。另外,我党要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不仅要面向领导干部,同时要抓好重要岗位党员干部的教育,在教育中融合实例,向这些干部传达因贪污腐败而落马的干部的事后悔过情节,使反腐倡廉教育更为深入人心,增强教育效果。

二是要加强反腐倡廉理论研究。我党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坚持统筹规划,将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纳入党政思想建设的长效机制中,并贯彻落实到反腐体系的每个环节。同时,要充分利用廉政机构以及高校的学科与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新问题的研究,从而形成能够为反腐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并指导反腐工作的新体系。

三是要坚持教育方法的创新。我党要不断探索教育规律,丰富教育素材,这样才能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力度,從而使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3.改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

改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机关单位工作中出现的贪污腐败问题,这就要求我党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改进监督检查机制。国家要形成有过必究的常态化监督管理手段,构建更为广阔的监督平台,提高群众的监督意识和监督热情,拓展检查渠道,进一步提升监督检查机制的有效性。同时纪检部门要加强明察暗访,深入基层,与群众进行深入密切的交流,对敢于顶风作案的干部和单位一律严格的查处,切实改善机关单位的工作作风。

二是要建立科学民主决策长效机制。我党要坚持“四风建设”和“八项规定”的常态化管理,坚持通过民主程序决策重大事项,保证每一个决策层的成员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另外,针对重大事项,包括重要干部的任免、重大项目的建设安排和大笔金额的使用等,都要经过领导层的充分讨论和专家的认可后才能作出决策。同时,在决策过程中,我党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并且倾听少数提出反对意见的人的看法,做到均衡决策。

三是要建立责任追查长效机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我党要坚持“零容忍”的原则,坚决杜绝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贪污腐败行为。同时,加强责任追究力度,对有贪污腐败行为的干部进行严肃的处理,给其他领导干部起到警示的作用,这样有利于培养领导干部干练的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机关工作氛围。

结论

总而言之,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是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更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因此,我党必须从顶层设计出发,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制定完善的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同时,要坚持信息公开,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工作,营造和谐发展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天翔.推进地方政府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途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6)

[2]孙桂珍.对完善反腐制度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论,2015(6)

篇5:党支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党支部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及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领导班子的根本工作制度。民主集中制的本质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和集中辩证统一、不可分割。

二、基本要求

第三条党支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

(一)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严格遵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各级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

(二)自觉坚持集体领导。采取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方式,按照重大问题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支部集体研究决定。每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要积极参与集体领导,自觉服从集体决定;

(三)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党支部决定重大问题,必须召开正式会议充分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效表决,不得以文件圈阅、个别征求意见、现场办公会等形式来代替,不能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不能随意简化或者变通决策程序;

(四)切实提高决策水平。党支部议事决策,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调研论证,广泛集中民智,充分酝酿讨论,切实加强对决策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查,努力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三、议事内容

第四条 党支部民主集中制议事内容包括:

(一)学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重要文件、决议、决定、指示,并做出部署和安排;

(二)讨论决定公司党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问题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三)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推荐、任免、奖惩、调动干部,培养选拔后备人才;

(四)审定工会、共青团工作的重大问题;

(五)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如战略、规划、重要制度、机构调整等;

(六)其他需民主讨论决定的事项。

四、议事程序

第五条 党支部民主集中制应通过党支部委员会的形式,按照以下议事程序进行:

(一)确定议题。议题的确定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党支部书记根据一段时期的工作情况,对需要讨论的重大问题直接交代职能部门列出议题,拟制方案;二是党支部委员根据工作中调研收集意见建议的情况,经报书记确定后提出议题;三是由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议,报党支部书记确定。没有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在会上提出临时动议。

(二)会前酝酿。议题确定后,一般应提前2天通报各党支部委员,并提供详细的议案。书记要认真听取委员的意见,协商通气,力求达成共识,再正式提交党支部委员会讨论。

(三)集体讨论。集体讨论的事项,应当充分发表意见。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各种意见和主要理由应当如实记录。

(四)表决。会议需要决定的重要事项,应当逐个进行表决。表决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或记名投票的方式。一个议题表决后,即由书记当场宣布表决结果。表决时,一般不得采取弃权的办法。如果讨论中意见分歧较大,不做匆忙表决,应进一步酝酿后再提交下一次党支部委员会复议。表决结果和表决方式要记录在案。

五、议事纪律

第六条 凡属党支部民主集中制议事内容内的事项,都要由党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做出决定。不能以其他会议形式及领导碰头会、传阅签批等方式决定。

第七条 表决时应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凡需表决的议题,必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半数以上支持(同意),方可通过。书记在集中大家的意见时,要进行综合归纳,采纳正确的意见,不能以个人的意见代替集体的意见。党支部书记应当末位表态,综合各方面意见提出的建议,提请会议表决。

第八条 党支部班子成员不遵守、不执行集体决定,或未能按照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原则履行自己的职责,给工作造成损失的应追究责任。

第九条 党支部班子任何成员都不能代替集体决定重大问题。凡应当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而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征求其他成员意见,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的,要对有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如遇重大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立即作出决定的,事后要及时向党支部委员会报告,并形成决议予以确认。

第十条 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会议决定中不宜公开的内容及会议讨论研究问题的情况,要严格保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泄露,违者追究责任。

第十一条 党支部委员会讨论议题涉及与会人员时,应严格执行回避制度。

六、工作职责

第十二条 党支部书记应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中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应带头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自觉置身集体领导之下,不擅自决定重大问题;带头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不独断专行,不搞“一言堂”;带头实行正确的集中,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果断决策,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带头执行规章制度,自觉接受上级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批评与监督;带头维护班子团结,善于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促进领导班子健康有序运转。

第十三条 党支部书记应切实履行抓班子带队伍的责任,加强对党支部班子成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监督。应当支持班子成员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注重教育引导和建章立制,督促班子成员熟悉民主集中制的规则,掌握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严格党内生活,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党性基础上的团结;坚持原则,对违反民主集中制的行为敢于批评纠正。

第十四条 党支部班子成员应当认真履职尽责,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中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集体领导,按照集体决定与分工履行职责;坚持从大局出发,维护集体权威,对集体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保留,也可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但不得公开发表违背集体决定的意见,不得在行动上违背集体决定;自觉服从党支部书记的领导,积极支持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自觉接受党支部书记对自己分管工作的检查、督促;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应当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七、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公司党支部每年接受上级党委对公司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的检查考核,一般与党建工作考核、党风廉洁建设考核、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等一并进行,必要时单独进行。

第十六条 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

(一)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

(二)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的情况;

(三)坚持集体领导和按规则程序进行重大决策的情况;

(四)党组织书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情况;

(五)重大决策执行落实的情况;

(六)干部选拔任用的情况;

(七)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情况;

(八)对决策失误、工作失职、用人失察等问题进行追责的情况。

第十七条 党支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每年应当就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一次自查,自查情况应作为民主生活会和工作总结的重要内容,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第十八条 党支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应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文件精神追究责任。

八、附则

篇6:谈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2010年6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意见》对“三重一大”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三重一大”事项的主要范围、“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基本程序、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解读。实践证明,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对于减少企业经营决策失误,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XXXX领导班子认为,“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企业规范运行的保障,是经济工作的防腐墙,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仅是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前提,更是打造廉政班子和筑牢群众基础的重要保证。一年来,XXXX始终坚持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建立了规范、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学习,深化认识,促进“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地生根。XXXX领导班子认为,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加强公司反腐倡廉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保证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抓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贯彻落实,不仅有利于形成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决策机制,规范领导人员用权行为,并且有助于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实现集体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对于企业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保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推动和落实,我们从抓学习入手,教育全体班子成员树立克已奉公、廉洁从政,正确运用手中权利的思想,要求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认识到贯彻落实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规范经济工作,预防腐败的关键,是对领导干部的保护。因此,经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从三个方面加以落实:

一是广泛宣传,深入学习。通过党委会、班子会、董事会、中心组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把握“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切实增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意识。

二是完善配套制度。按照《意见》和《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出《XXXX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细化执行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流程,确保“三重一大”决策落实到位。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通报。

二、扎实推进“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贯彻落实,促进经济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重大决策事项方面。

对于涉及公司改革发展、重大经营管理、关系职工切身利益,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我们坚持开“层级”会议进行讨论,即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分公司经理调度会,坚持民主集中,少数制定、级级通过的原则,经集体研究做出决策。涉及企业改革及重大决策的研究、制定首先召开董事会由全体班子成员讨论形成 拟定方案;对决策中有关人事调整、安排等工作重要决策由总经理召集开总经理办公会,对具体事项进行研究;企业的发展规划、目标确定、市场研究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由总经理召集副总经理、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监区长参与讨论。“层级”会议不得以会前酝酿、传阅会签和碰头会等形式代替会议决定。经过层层把关,级级通过,XXXX的重大决策都得到基层干警职工的认可与支持,公司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奋斗,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经济效益连续实现50%以上的增长水平。

(二)重要人事任免方面。

我们认真执行《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重点考察选拔对象的德与才,尤其是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现实表现,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的表现,看其能否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选拔,坚决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不凭主观印象取人,不以个人好恶选人用人,严格按照竞争上岗、投票选举等方式选任、调整干部。2010年选任分公司副经理2人,我们采取民主推荐的方式确认4位考察对象,通过个别谈话、征求意见、民主测评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确定2位侯选人提交党委会讨论,经过民主投票通过确定人选。2011年,公开选拔任用分公司经理1人,市场营销科科长1名,分公司副经理2人,我们面向全体员工公布职位和资格条件,通过报名与资格审查,有15名基层干部被确定为基本选拔对象,经组织考察、民意测评,有4名同志脱颖而出,在以后的工作中,竞争上岗4名同志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普遍认可。

(三)重大项目安排方面。

近两年,为扩大监内劳务加工规模,XXXX自筹资金大力兴建厂房,更新缝纫设备,对于这些项目的安排,XXXX采取一把手放权,分管领导负责,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控的方式,严格按照国家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有关文件要求,对重大项目的安排进行严格管理。2010年实行招投标4项,新建厂、库房9栋,总面积5000平方米,新建现代化标准生产车间一栋,总面积3000平方米,更新设备388台。2011年实行招投标2项,新建厂房二栋,总面积7800平方米,投资100万元购买设备170台,特种设备20余台。这些项目都事先报告上级部门的相关部门,经批准后才予以执行。

(四)大额资金使用方面。

按照《XXXX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规定,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通过公司董事会决定。单台固定资产购置超过20万元、预算外超过50万元或20万元以上非生产性资金的使用,要做预算和使用计划,由公司的财务资产处负责。大额资金必须由使用部门或有关部门作出可行性论证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查提出意见,报总经理审阅同意后,提交董事会讨论决定,最后由总经理办公会负责具体实施。2010年公司大额资金支出600万元,2011年1-9月份公司大额资金支出500万元,这些使用资金的公开、透明,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审计部门阶段性审计,确保资金依法使用、有效使用。

三、预防腐败行为,加强决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开展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的监督检查,为有效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推进公司领导班子民主、规范、科学的决策水平具有十 分重要意义。加强监督,是抓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预防腐败的关键,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不断完善党政班子、董事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必须经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措施,增强班子内部的监督能力,防止个人独断专行的行为;二是加强监督机关的监督。纪委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免、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项工作的监督,及时掌握有关情况,提出监督意见对违纪问题及时进行查处。审计科每年对基层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财务收支、干部离任等情况进行审计,提出审计意见;三是加强基层党员、群众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公司成立了监督委员会,人员由纪委、审计、老干部和基层干警职工等组成,把领导干部的权利随时置于群众监督之下。通过加强“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实现了预防腐败的关口前移,有利于提高领导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有利于各级部门主动、自觉接受监督,为纪检监察机关参与监督创造条件。各项监督措施的实施,保证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公开与透明,增进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营造了公司的和谐环境。

篇7:浅谈执行听证制度的创设与规范

近年来,法院审判制度改革已取得较大成果,在审理程序中,当事人举证、质证制度及法院认证制度已趋完善。相比之下,法院执行工作改革较为滞后,传统的执行工作重实体、轻程序。当事人在执行中或过分依赖或被动服从,形成执行工作效率低下、透明度不高的局面。法院在执行阶段的裁判权、命令权、实施权三项权能中,与执行裁决权相关的法律规范相对较少,而在实践中,执行裁决权运用是否确当将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直接影响到法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使执行工作规范到整个法学理论体系中,使执行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相适应。笔者认为在执行程序中较好地适用听证制度,对规范行使执行裁决权有较大裨益。

一、现行执行裁决权行使之现状及存在缺陷

现行执行工作中,法院除了实施强制执行措施外,尚存在对被执行主体的扩张、案外人异议的审查、案件中止、终结执行等执行裁决权的行使,但因相应的法律规范较少,且理论上不成体系,故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

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主体是多年来一直延续的习惯做法,是执行裁决的重要内容。最早源于80年代后期,主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几个批复,后来民诉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遗产偿还债务。作为被执行人或其他组织终止的,由其权利义务承受人履行义务。这一规定的适用,在实践中明确总结和概括为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其可以根植于判决效力扩张的理论,具体的说是判决的既判力和执行力的扩张。既判力是指终局判决内容的实质上的确定力,一旦作出终局判决,非经法律程序不能被撤销。他一方面约束双方当事人不得重复提出同一争议,同时法院也必须受自己作出的判断的约束。但客观事物往往发生变化,在法律文书生效后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即判决力及于的当事人(包括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如发生变动,则执行依据又依法及于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同样,民诉法第208条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执行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这是基于执行工作的及时性特点所规定的。在执行中一旦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即应尽快采取执行措施,而执行机构对当事人所指认的被执行人的财产,只需根据表面证据进行判断,即根据执行标的物的外在归属情况判断,而不需要象审判机构那样事先对它是否属于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彻底的审查。在实务中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时财产所有权真实归属与表面归属不一致,因此法律规定了案外人异议权的启动救济程序。但是对案外人提出的异议由谁通过什么程序审查,上述条文中规定的“法定程序”并无其他的法律、司法解释进行配套。从法学理论上这可能是一个对标的物物权的审查,如租赁使用权、买回权、借用使用权等。上述两种情况均存在一个法律事实的确认过程。我们知道,法院任何裁判的作出,均需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这里的事实,应理解为“法律事实”,即通过合法的证据证明的被法律所确认的拟制的客观存在。故法院首先应对据以认定事实之证据进行确认。根据证据学基本原则,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而依据现行法律规范,执行程序中尚无质证的载体。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两个方案:一是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或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审判程序,使案件再回到审理程序之中,重新开庭,当庭质证,作出新的判决。二是在执行程序中构建新的质证载体。从理论和实践看,执行中变更和追加的情况,有关法律已规定较为详细,法律关系均比较简单,也不需复杂的事实认定和法律分析,不通过审判程序,而通过简易的程序作出补充性的裁定处理,较为合理。面对案外人异议的审查可以作出初步审查的理解,如果说这种审查处理意见是最终定论,也只能理解成是执行程序中的一种定论,不能排除将来通过审判程序纠正的可能。结合我国目前诉讼制度尚未足够发达,以及因审判力量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全部通过重新提起审判程序是徒增讼累。①所以在《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及解释规定,因在执行程序中或贯穿诉讼程序和执行程序阶段,被执行人与应当承担责任的人总处于不变的关系状态,而产生被执行人主体的扩张情形的,和因执行机构自行决定采取执行措施而引起对标的物的异议,由执行机构处理。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只由原执行员对证据进行简单审查,便作出裁决。因而在裁决文书中要么缺少法院查明部分,裁定书显

篇8:谈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规范和完善了我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 推进了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进一步规范了我校竞争上岗工作制度等法规文件, 建立起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了干部人事工作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有效调控地宏观管理体系, 形成了符合我校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 努力实现了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 有效遏制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创造了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认真学习, 深入领会《干部任用条例》的精神实质。

我校于一九八五年经当时的益阳地委批准, 为正县级事业单位。但科级干部的任免权限属市教育局党组。1995年以后, 市教育局根据市委关于下放科级干部任免权限规定后, 正式行使市委赋予的科级干部任免权限。以后, 我校党委根据党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 就干部的提拔、任用、条件、工作程序和纪律进行了符合我校实际的规定。2002年7月中央颁布了新的《干部任用条例》, 我校党委进行了专门的学习和研讨, 并组织科室负责人以及全体教职工进行了认真的学习。通过学习, 我们充分认识到, 《干部任用条例》的颁布和实施, 对于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在我校的贯彻执行, 推动电大教育事业的发展,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校党委提出, 各位党委成员要以坚强的党性、良好的作风保证《干部任用条例》在我校的贯彻执行, 严格遵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各项原则、条件、程序和纪律, 杜绝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做法与经验。

我校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几年来, 我校新任用的科级干部, 做到了德才兼备、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与考验, 均得到了全校教职工的认可与良好的评价。我们严格遵守选拔任用与竞争上岗等任用程序, 在提拔任用科级干部时, 遵循由学校党委、行政按组织人事部门确定的干部职数岗位, 确定专业技术等岗位职数;在设岗定岗的基础上, 由全体教职工推选竞争岗位人选, 在推选、竞争的基础上由学校党委集体研究确定考察人选。经组织考察后, 再次听取和征求学校行政领导和科室意见, 由组织政工部门提交学校党委进行认真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在讨论和研究中, 着重就拟任人选的德才表现和业绩进行充分的讨论, 确定拟任人选, 最后把拟任人选的基本状况和拟任状况进行公告和公示,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且问题确实存在并经查证属实的, 党委坚决不予通过。

三、严格遵守《干部任用条例》的各项规定。

2002年以来, 我校严格遵守《干部任用条例》的各项规定, 按规定办事, 严格把关。首先, 严格按条例规定的选拔任用条件选拔干部。对不符合任用条件的不在党委会上讨论, 不审批, 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任用, 不符合条件的不上报。几年来, 我校新任用的科级干部, 做到了德才兼备, 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 均得到全校教职工的公认和良好评价。其次, 严格遵守任用程序。在提拔任用科级干部时, 遵循由学校党委按组织人事部门的确定的科级干部职级岗位, 确认岗位职数;在设岗定岗的基础上, 由全体教职工推选科级干部人选, 在推选的基础上由学校党委集体研究确定考察人选。经组织考察后, 再次听取和征求学校行政领导和科室意见, 由组织政工部门提交学校党委进行认真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在讨论和研究中, 着重就拟任人选的德才表现和业绩进行充分的讨论, 确定拟任的人选。最后把拟任人选的基本情况和拟任职务进行公告和公示,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而问题确实存在并经查证属实的, 党委坚决不予通过。几年来, 由于严格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办事, 增强了党委成员和全体教职工的政治观念、组织观念、法纪观念, 使得电大事业一天天兴旺发达起来。

四、落实《纲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点

我校在贯彻落实《纲要》精神,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整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在某些细小问题上, 也有着一些若干难点和问题。

我校自1995年以后, 市教育局根据市委关于下放科级干部任免权限的规定后, 正式行使市委赋予的科级干部任命权限。以后我校又根据党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 就干部的提拔、任用、条件、工作程序和纪律进行了符合我校实际的规定。随着我校远程开放教育事业的日益壮大, 以及远程教育的日益发展, 为了和省电大和中央电大工作职能部门的协调一致, 原有的组织结构和人事编制就逐渐成为电大事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国家教育部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顺利开展, 我校肯求市委酌情考虑我校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下放干部任务的权限, 扩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人员的编制数额, 以推进益阳远程开放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五、严格对科级干部实行监督与考核

2002年以来, 我校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实行监督与考核。一是对科级干部实行民主测评并量化计分, 民测评者的德、能、勤、绩、廉等项细分为若干要素, 每个要素划分为若干档次, 每档确定相应的分值。由全校教职工采用无记名填写评价分数, 由学校党委计算每位科级干部的平均分数。严格按分数值对科级干部进行相应地评价与考核。

二是根据上级规定落实科级干部谈话制度、诫勉制度、回复制度、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制度、廉政鉴定制度、任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 加强了学校党委对科级干部的监督与管理。建立了科级干部内部监督制度, 改进和完善了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 拓宽了监督渠道, 积极支持全校教职工多方面的监督。

初步建立了科级干部定期考核制度, 普遍实行届中和届末考核, 研究制定了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考核举报、考核申诉、考核结果反馈等制度, 改进了实绩考核的方法, 加大了考核结果运用的力度。研究制定了防止干部考察失真失实的对策。拓宽了考察渠道, 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 不仅了解干部工作方面的情况, 而且了解了干部思想、生活、社交等方面的有关情况。重视核查知情人提供的有关情况。对在考察中教职工反映强烈、情况复杂或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专项调查。根据实际情况试行考察预告制。

三是落实科级干部培训制度。通过完善科能干部定期学习制度, 并建立科级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促进了科级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 推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 提高了办学质量。有计划地选拔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到高等院校进修, 培训了一批后备人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 建立了培训考核档案, 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 着力提高学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强力推进科级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全力实行科级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有效地促使了优秀的科级干部人才脱颖而出。

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及打算

1、进一步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全

面贯彻落实5个法规性文件精神, 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能进能出为重点, 以初步建立起一套与我校实际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为目标, 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在益阳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持。

2、进一步健全人员培训培养制度, 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制定我校人员教育培训规划, 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 提高培训质量, 建立后备领导人才培训制度, 对后备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大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提高整体素质, 优化队伍结构, 以培养优秀拔尖人才, 骨干力量, 年轻创新型人才为重点, 加大人才培养投入, 推动人才培养投入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化。全面推行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 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奖励表彰制度, 使益阳广播电视大学干部人事改革制度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我国到2010年要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 为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我校进一步规范了竞争上岗工作制度等法规文件, 建立起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了干部人事工作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有效调控地宏观管理体系, 形成了符合我校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 努力实现了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 有效遏制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创造了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健康成长的环境。

上一篇:第一次炒菜五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话,改变一个人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