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2024-04-30

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精选9篇)

篇1: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总要求下,“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学校和教师们的共识。怎样实现以“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为基本特点的高效课堂成为我校新学期自上而下一致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在认真研读教研室下发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的通知》的基础上,特制定我校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师为主导,生为主体”为主导思想,相信学生,把课堂最大限度的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学案式”模式为依托,以课为载体,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做到既抓老师专业成长,又抓学生能力培养。

二、工作目标:

教师发展目标: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通过读书和学习,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流程,提高对课堂的调控能力,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与老师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高。

学生发展目标: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快乐。通过兵教兵,好带差,使学生学习的效度高,学习目标达成的层次高。

学校发展目标:学校领导首先以身作则,在抓好常规的基础上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同时践行各项工作不拖沓、讲实效讲高效的作风,对建设高效课堂工作高度重视,加强指导,适时总结。

三、具体措施:

1、做好培训,转变老师们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观念,让老师们理解、向往并主动探索高效课堂。

课改已喊十几年,至今已觉不新鲜。 但是,什么是课改,为啥改,怎么改,有些老师不是很明白。尤其是这两年,洋思、杜郎口、生本等理念纷至沓来,让有些老师看课改犹如看空中楼阁,水中之月。所以,必须在课改之前先对老师们答疑解惑,让有些保持传统观念的老师了解高效课堂,并志愿加入到探索高效课堂的队伍中来。

2、精细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

以进一步落实《深河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继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使合理的规章制度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着“严、实、细、恒”的原则,实行年级组动态管理,教学主任要深入一线,跟踪备课、听课、评课及年级组的一切教学工作。关注教学流程,抓实教学细节,规范教学常规,细化考核制度,包括备课教研、课时教案、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学反思、公开课情况及听评课情况,做到月检查、月反馈,从严、从细、从实落实教学常规要求,促进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

突出教研组和年级组的教学管理职责,强化教务处对教学常规的管理职能。教研组强化教学常规的业务研究与指导功能,要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案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同步性,避免教案中的形式主义,注重教案中对课后作业批改后的分析、反思的检查,努力做到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进一步规范年级组教学常规管理职责,提高工作实效。第一紧紧抓住年级学生学风建设。第二年级组对常规管理工作的备课、上课、作业环节规范检查。第三年级组严把教学质量验收关,把考试当作激励学生的手段。第四落实年级教学管理,通过定期召开任课教师的协调会、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等,提高年级教学工作实效。

3、科研引领教学,探索有效的适合各学科的模式。

继续完善我校校本教研模式,落实有效教研。我校进一步整合多种教研形式。以集体备课、听课、主题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用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研组教研活动,逐步向教育科研校本化,校本教研科研化,教研组活动科研化的方向迈进。着重推进科研成果向教育实践转化,让教科研真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1)深入开展《小组学案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探索学校教育理论体系和学科模式。(2)继续完善我校校本教研模式,落实有效教研。(3)年级组开展小组教学模式研究探索班级小组管理模式。(4)以博客为平台撰写教学反思随笔。(5)进行课改成果评比。

4、抓住课堂核心,打造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位置发生了根本改变,教师不再是主宰课堂的权威者,而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教师能否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流程,提高调控课堂能力,关注课堂生成,培养学生习惯,激发学生思维,这些,决定了一节课能否高效。所以,老师虽然不再主宰课堂,但不是退出课堂,而是要导演课堂,导引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使老师们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尤为重要。具体做法:

鼓励老师们多读书。规定每周三下午下班前半小时是集体读书时间,支持各教研组买一些专业书籍;支持老师们出外多学习,回来后进行汇报交流;鼓励老师们用写博的形式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提升。

5、以课为载体,推动全校性的教研,提高老师们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把握,准备在学期末举办一次全校的优质课大赛。

大赛的宗旨是 :不为评分为提升,不为做秀为有效,不为获胜为交流。

(一)、做好 赛前动员工作,使老师们积极投入到课改实验中来。

(二)、明确评课标准,使老师们加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把握。

评课标准:

(1)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

(2)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努力做到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3)合理运用小组和学案,设计问题能激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长时间深层次的讨论,努力做到设计问题的高效性与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4)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教学服务,努力做到教学手段的高效性。

(5)理科要注重当堂检测,实验学科要注重实验教学,作业体现分层,努力做到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三)组织好高效课堂的研讨活动,组成以校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为主的评委团队,号召全体老师加入到互动中来,形成一次全校性的大教研活动。

四、学校要做好引领、指导、评价功能。

1、开展教研组内、校内研讨活动。学校中层领导深入到每个教研组,参加各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研讨。

2、发现问题,定期指导。校领导要通过听课、座谈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的进行指导。

3、培育典型,发挥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发挥各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讲课、培训等方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适时评价,不断反思总结。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合和前进,循序渐进。

教育是慢的艺术,高效课堂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我们一定要树立信心,齐心协力,坚定目标,稳步前进。

篇2: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2013.6

一、我校学生上课及课堂教学现状: 1.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传统课堂是我校教育的顽疾。老师生硬地灌输,代替学生思考。课堂上,重在讲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这样,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

2.学生被动地接受,固步自封,学生处于“哑巴”状态,只是机械地听,严重缺乏亲身地体验,合作探究的能力被压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意识被抹杀,学习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和提升。

3.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有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有的甚至睡觉,茫然一节课不知所学。

4.学生习题有错不能及时改正,有问题不问,有的甚至老师讲了试题还是空白,导致成绩日趋下滑。

二、改革理念

1、教师的“教” 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课堂上,教师要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低层次的学生参加活动。

2、构建“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加大课堂容量,授课必须体现精讲精练,对于难懂的,教师要启发,适当点拨,指点迷津。教师要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3、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生教生,生帮生,生考生,生评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达到课堂的高效。

三.构建“一体两翼六环节”生本课堂模式

“一体”就是以导学纲为载体,“两翼”就是以师友互助和小组合作为基本学习组织单位。“六环节”就是课堂教学分六个环节:

1、自主质疑。

2、合作探究。

3、点拨互动。

4、巩固反馈。

5、提炼升华。

6、迁移拓展。具体解释为:

1、自主质疑:

教师编写的导学纲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知识、自主分析、自主质疑(课前完成)。

2、合作探究:

自主质疑之后,学生自主完成导学纲上的预设问题。遇有疑问,师友两人互助完成导学案任务,(课前完成)3.点拨互动(约15分钟):

上课后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对本小组每位同学的导学纲完成情况检查。围绕问题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正确答案,甚至争论导学纲中的疑难问题,教师深入小组巡视,总结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老师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由学生讲解点评。让中差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老师再进行点拨:一是点拨优点、指出问题;二是对重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

4、巩固反馈(约15分钟)

点拨互动环节结束后,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结合导学纲的问题,预设精选习题进行补偿性巩固练习;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5、提炼升华(约5分钟)引导学生精心归纳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是否已构建知识网络或是否提炼出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尤其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要再次提炼升华,做出准确的答复,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达到对本堂课知识巩固提高的目的。

6、迁移拓展(约10分钟)

结合导学纲,对本节课的内容实行分层次检测,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必做题面向所有学生,而选做题则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做,其余学生自愿,这样让优秀生“吃得饱”,中等生和后进生“吃得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检测情况分层次布置适量的整改作业,课后将有意义的题整理在作业本上。

四、导学纲的制定及使用

(一)、“导学纲”的备课模式

“导学纲”备课的基本模式:“集体备课、轮流主备;反思调整、不断完善;积累资源、共享智慧”。学校要求学科组做到“三定三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对于主备教师的“导学纲”,学科组要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修订,本学科分管领导、年级组长、要切实把好“导学纲”的审核关。(二)、导学纲编写的安排

1、组织安排:导学纲编写应以备课组集体备课为主。每一份导学纲的设计,每一个题目的设置,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原则上由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讨论后定稿。如每位教师轮流分工设计导学纲,则将每个成员分工编写的导学纲,发至每个成员,备课组教师在此基础上可根据本班学情补充,提倡手写,形成符合自己和自己学生的个性化导学纲,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既遵循一般,又体现特色。

2、时间安排:各备课组,每周应有不少于半天的时间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要解决以下问题:评议讨论执备教师导学纲编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点,改进意见,下一周导学纲的定稿,下周执备教师、执教课时、当堂检测等内容,隔周导学纲编写任务分工,以及其他相关问题。执备教师要负责给每班学生和老师印好每一份导学纲。并将所备学纲电子版发至gcyczx@163.com邮箱(密码5393279),教导处汇总存档,作为备课组的共享资源,便于以后修改使用。

3、导学纲的格式要求:

导学纲可以参照模板,主要在页眉标明年级、编写人姓名、审核人姓名、班级、、评价等项目。一课一纲,不分课时的导学纲决不允许出现。(三)、导学纲的使用要求:规范流程、确保质量

执备教师要根据“六环节”的递进要求,结合教材,整理出大容量的导学纲。尤其突出第2、4、6环节依次分层、拓展递进训练题的汇总整理。即2环节为课本基本字词句、常识、定义定理、简单训练;4环节为再次递进,比2环节要面宽,难度增加,重点突出新授课难点、易错点。6环节为类似于中考、月考题等,能最大限度暴漏学生存在问题的典型题型作为堂检测题。第6环节可不体现在导学纲上,另印活页或利用现成测验题或白板投影。(四)、导学纲的管理要求:整理有序、便于复查

1、批改:导学纲是学生的学习提纲。下课时,教师要把本节课的导学纲收回,由教师检查验收,查看完成情况。同时,要把下节课的导学纲发下,并就主要学习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对未能及时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要依据学习管理常规作出具体的处罚并计入学分。

2、书写:学生在完成导学纲时,建议要求学生使用双色笔。蓝色,让学生完成导学纲时使用;红色,在课堂上其他同学展示后或老师点拨后,学生补充完成或纠错时使用。这种方法,便于老师进行教后反思,也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3、装订:学生的导学纲由科任老师复查后发回学生保存。一科一铁夹夹好。作为阶段复习资料。学校月查时与作业一同上交检查:教师需装订保存好每课时印发给学生导学纲及课堂检测试卷(要有课后反思内容),留存成集,是学校月度常规检查的重要依据,教导处和年级组检查,记载编写及使用情况,评出等级和业务考核挂钩。

五、师友、小组划分说明。创建最优化学习小组

1)科学地安排合作学习小组。

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为原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重要依据来划分小组,每个小组4或6人。合理排座位。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及单科成绩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同时拥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以达到小组的优化组合。

2)对小组进行科学合理分工。

①围绕小组的建设给组员设置分工。如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汇报员各一名。

②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各科一个组长。

③根据班级日常事务分工。如卫生组长、纪律组长、宣传组长等。

3)制定合理规则。

按照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建立组内互相监督和竞争机制,形成了师友互助的自主管理、互助学习的网格式管理体系。

4)完善评价机制。

篇3:如何构建中学化学高效课堂

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首先就应该让孩子们产生兴趣, 能够愉快地接受知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高中的化学教师首先就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积极引导,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这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要想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就要当好自己的角色。而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学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和出发点, 教师应该设置好情境, 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引导学生, 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所学习的内容,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想上好化学课, 首先必须要在课堂开始时苦下工夫, 利用情境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 通过情境感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深入到所学的知识, 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因为化学学习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 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的素材是十分广泛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所知的生活常识、近期的生活热点来创设情境教学, 或者老师也可以设立悬念, 激发学生积极猜测思考, 这样, 自然而然地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用典故、利用学生周边的生活环境、从谚语歇后语入手等, 也是教师常常可以利用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很多, 但有一个原则, 那就是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在学习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这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但物质却是千变万化的, 丰富多彩的。根据各种资料的不完全统计, 目前人类发现的物质就超过了三千多万种。化学学习的目的就是探究物质的结构、用途、性质等, 并加以创新。你在面对这千变万化的世界时, 是否有一种冲动想要探索、研究一番呢?可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研究呢?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你走进超市, 面对眼前种类丰富的商品时, 你是不是知道怎样快而准确地找到你所需要的商品呢?原因就在于超市管理员对商品进行了分类。在这样的情景引导下, 我们不难发现, 物质也应该进行分类, 怎样分类?各类物质有何特点?有何共性?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类似的情境导入有方向但无限制, 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从而逐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

二、合理设置课堂活动, 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高效课堂表现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上, 就是因为学习中的互动, 才给了生成性资源产生、发展的空间。如果教师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生成性资源, 整个教学活动便能够顺利展开。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过分地支配, 课堂学习就会变得乏味、枯燥, 不利于生成性资源的产生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给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机会, 将以往的填鸭式教育、灌输式教育逐步转变为全体互动的教育。在提出具有思维挑战的问题时,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就会被刺激出来, 学生就自然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去了。其次, 学生的思考、交流也是必需的,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有了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后, 就会给教师带来很多生成性资源。这些资源是教师构建高效的生产性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这课时, 前一半的课堂内容, 学生学习了包括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铝的特殊性之后, 在后一半的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提出很多探究性问题:既然铝的活泼性很强, 为什么我们不密封保存铝?铝在高温熔化后为什么不往下滴呢?未打磨的铝条长时间放置在氢氧化钠溶液之中会出现怎样奇特的现象?

这些探究性问题都来自生活, 而高于生活。学生对这些问题往往会产生很高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浓厚, 但也有个别同学难以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在小组合作中很多同学都站在不同的角度回答了难懂的问题, 达到了实验预期的效果。

三、设置评价激励体制, 带动全体学生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面对全体学生的, 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应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信念, 要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是优秀的, 只要扬长避短, 就能使每个人全面发展。俗话说“教子十过, 不如奖子一长”, 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关注那些对知识点的理解存在问题的同学。在课堂上, 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 让学生勇于尝试。在不能准确回答某些问题时, 要引导学生不要焦虑、恐惧,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学生理解和回答错误时, 教师一定要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 给学生以学习下去的动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高中化学的知识有些比较抽象, 难以理解, 特别是一些几何知识, 初学时候肯定是有些难度的。这时, 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 拉近与化学的距离。

在新课标学习的背景下, 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效率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要精心设计预设情境, 让高中学生对难度比较大的化学知识产生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从而轻松地学习, 这能提高化学思维能力, 提高同学间的合作水平, 使学生的学习得到了良性循环。这些都要依靠老师的不懈努力和智慧。此外, 创设高中化学的教学情境, 还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实用性。这样, 才能更高效地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 这是高中化学课堂所要改善的地方, 必将产生深远而长久的教学效益。

篇4:中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

关键词:中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国分类号:G642.421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于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何谓高效课堂

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但这些论述又有着相同的实质,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二、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和方法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和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入手,思考解决策略和方法。只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状态都发挥到最佳,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能达到最理想的水准。

一)不断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把教育当事业,把学生当亲人,把学习提高当空气、粮食的前提,是教师扮演好角色,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渊博的学识,是教师赢得学生信任和爱戴的法宝,是使课堂精彩纷呈、激情四射的保障。

2、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最基本的看家本领,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最基础性要素。很难想象一位普通话不标准,语言表达不流畅、不生动,板书不高效、不美观,表情不丰富,教态不自然,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娴熟、不恰当的教师的课堂会高效、会精彩。

3、过硬的专业素养

1)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

2)学科专业知识。“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3)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要具备钻研教材,结合课程标准处理教材的能力。

4)管理课堂的能力。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良好的课堂管理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教师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与学生在互动学习的基础上,把各种积极因素和力量引向一个主导方向并掌控它,推动课堂渐进发展。

5)教学反思的能力。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名教师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亦步亦趋,而不对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可能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二)不断探索,优化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恰如其分、淋漓尽致的发挥作用,使课堂教学在轻松、和谐、民主、有序的氛围中展开,使新知在思考、探究、争鸣中自然生成,使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发展。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具体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先导。教师课前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调查研究学情,在此基础之上制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它应是多元的,有知识的、能力的、态度情感的、创造力培养的等,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切合学生实际,应明确、准确、具体。

2、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教无定模,不管哪种模式,只要能实现课堂高效,就是好模式。理想的教学环节设计应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认知特点和最近发展区,应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3、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一堂课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关注学情、适应学情,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高效课堂并非是教学容量越大越好,也不是教学标高越高越好,最重要应符合实际。重点、难点突出,难度、深度恰当。

4、有效组织教学实施

剧本编写完成,导演导得如何,演員演得如何,决定一部戏的成败。教学实施中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用应灵活多变,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和展演等。反馈及时,交流多向。评价激励到位、有力。教学节奏控制合理,张弛有度,变而有序。教学气氛宽松、和谐。

5、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电视、电脑、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在内容呈现、情境创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感官,使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和高效。但任何手段只能是配角,如果过分夸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以辅代主,或者一味的为了使用而使用,追求形式和花哨,则会适得其反。

三)多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的构建,学生起决定性作用。若没有学生的配合和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课堂的高效可言。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至关重要。

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可从以下六方面着手。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二、提供成功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强化学习动机;四、适当的开展竞赛活动;五、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六、适当表扬与批评,进行正确评价。

2、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包括:课前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自主探究的习惯、积极思维的习惯、大胆发言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认真观察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3、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方法科学得当,则事半功倍。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法。

篇5:监军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加强课堂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依据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的安排意见》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科学快速发展为宗旨,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指导,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积极构建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的改善和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二、组织机构 组 长:仇黎明

副组长:强文献、樊耀明、周宏社

成 员:葛艳琴、杨健、杨宏斌、来亚会、李慧琴、梁霞、房永强、周卫兵、吕颜胜

三、工作目标及基本思路

工作目标:构建“高效、优质、轻负”的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基本思路: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能力的持续提升,努力探索常规教学条件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工作内容

高效课堂就是在常态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领悟高效课堂的内涵

通过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促使全体教师准确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具体措施:

1、各教研组集中学习县教育局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意见,讨论、领会高效课堂内涵。

2、集中开展高效课堂的业务专题培训。

3、全体教师开展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

通过以上举措,使全体教师从思想上领悟高效课堂的内涵,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为构建高效课堂打好思想基础。

(二)高度重视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准备的实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实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抓好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准备的实效性。

具体措施:

1、抓实集体备课。备课组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要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完善集体备课常规,真正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

2、开展教材研读活动。各备课组组织学科教师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

3、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一味地把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作为备课的核心任务,要不断探索有效备课的新路子,坚决杜绝无效备课以及为应付检查而备课的现象。

4、加强常规管理。教务处负责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各教研组要突出集体备课的作用,强化常规的检查落实,加大高效课堂的研讨,促进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提高。

通过以上举措,达到所有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材、合理并创造性使用教材,落实常规,实现课前准备的实效性。

(三)切实抓好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

1、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

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学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讲求使用效益。

6、提高问题设计的高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

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当然,高效课堂教学环节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以上六条外,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问题、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问题、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与学生主导地位的实现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教师的示范作用与课堂教学细节问题等等,都值得去认真研究。具体措施:

1、开展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开展骨干教师高效课堂引路课、示范课活动,各教研组确定骨干教师分学段上公开课,各教研组认真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听评课活动,开展对高效课堂的研讨活动。

2、开展高效课堂达标课活动。开展青年教师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实现青年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骨干”的培养目标,同时高效课堂达标将作为教师教学岗位竞聘的必备条件之一。

3、创新研讨课。本学期每人至少一节组内研讨课,以“高效课堂”为主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4、开展高效课堂评比课活动。各教研组开展组内教师同课异构高效课堂评比活动,同时推举二到三名教师参加学校六月份组织的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活动,高效课堂优质课证书将作为我校教学能手评选和骨干教师评定的必备条件之一。

5、加强随堂观摩学习活动。本学期将加强随堂听课、全员性听课评课的组织工作,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形成真正听课的良好风气,要求教师一学期听课必须达15节次以上。听课后要及时进行评课,认真分析一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长短兼评,形成很好的评课氛围,同时学校领导将不定时进行推门听课,及时监控高效课堂的落实情况。

6、积极搭建学习的平台。学校努力为新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请教研员及有关教育专家对构建高效课堂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派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后必须上交体会,上汇报课。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力争各教研组有一名教师在县级以上教研活动中得到展示,塑造英杰名师。

7、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各教研组要努力构建与高效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时掌握教学质量,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8、落实教学反思。本学期要求老师将进行“高效课堂”的案例研究,及时反思,各备课组都有和自己学科相结合的微型课题,学校组织交流、评比。

(四)切实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要切实杜绝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防止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学情,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高效训练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坚持做到精选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度;必须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主要措施:

1、教务处、各教研组要加强对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情况的检查。

2、组织开展优秀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

3、抓实“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认真考核、认真教研)的查评工作,将教务处抽查和组内自查结合起来,搞好学生作业负担调研。

(五)提高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课后辅导要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补差的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辅导。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差”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具体措施:

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针对学困生的薄弱点,加强辅导,促其不断进步。

挖掘苗子,培养尖子,以好带差。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六)转变评价观念,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达到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具体措施: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实施高效的手段,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充分体现发展性。

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本人的评价,如通过听课、考评、问卷或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工作有效性的提高。

实施建议:

1、各年级组和教师根据本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有效教学专题研究,广泛学习,统一思想,加深对实施高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教务处、备课组及时制订与高效教学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是常规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高效运行,确保有效教学顺利推进。

3、加强教学常规考核的力度。大力加强常规管理考核,坚持日检查考核制度,严格考核,与奖励挂钩,认真向教师反馈考核情况,促进整改提高。

4、备课组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及活动方案,进一步优化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的的水准。

六、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1、学习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的安排意见》

2、开展高效课堂的专题学习

3、开展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

4、开展教材研读活动

5、新进教师高效课堂汇报课活动

6、开展组内研讨课活动

7、学生学科知识竞赛活动

8、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

9、开展青年教师高效课堂达标活动

10、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活动

11、开展学生优秀作业展评

12、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13、开展经验交流活动

14、优秀教学论文评选

15、校级课题汇报

16、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阶段性总结

篇6: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进一步贯彻落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渝教基〔2012〕53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减负提质“1+5”行动计划(试行)的通知》(渝教基〔2013〕17号)精神,我们组织校委会成员进行了学习讨论,提高了认识,然后结合我校实际,对实施高效课堂构建进行了思考和交流,并拿出初步实施计划,课程改革以来,隆化中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不高,与区教委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生长式卓越课堂”,倡导“乐学善导,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文化的要求尚有差距。为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优质轻负的教育目标,我校决定在全校开展深化课程建设,构建卓越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用课程建设促进全面发展,用课堂改革提升自主能力,构建“生态教育自主发展”课程体系及教学体系,加快学校优质发展,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关注课堂,决胜课堂,以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总体思路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要坚持“行政推动,全体参与,示范引领,以校为本”的工作思路。“行政推动”即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培训所需经费,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校本教研合力,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全体参与”即所有任课教师都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加大教师业务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示范引领”即让一些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在学校作示范课、研讨课等活动,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以校为本”即课堂教学改革要借鉴名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创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两大行动,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规范实施地方课程,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生长式卓越课堂”,倡导“乐学善导,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文化。

(二)具体目标

1.课程建设目标。以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重点,以开发学科课程、德育课程、活动课程为抓手,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及教师专业成长,立足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开发一批合格课程,评选一批优秀课程,打造一批精品课程,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2.课堂改革目标。5年内,我校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围绕区教科所提出的区域特色的“乐学善导,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教学理论、实践体系和课堂文化;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校教师100%达到“合格课堂”、30%达到“高效课堂”、10%达到“精品课堂”的要求。

(三)、改革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应致力于提升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并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1、加强高效课堂教学建设,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形成有效的校本教研机制。

3、制定出符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的制度,为学校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提供参照。

4、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路径,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中老年教师二次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基本原则

借鉴性原则:对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结合各校的实际,借鉴性地使用,决不能照搬照抄。

创新性原则:在借鉴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真正构建具有自主特色,符合农村教情、学情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原则: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作为我们推进此项工作的出发点,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此项工作的归宿

五、实施对象

1、年级: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2、学科:德育及各个学科

3、教师:全体专任教师

六、组织保障

为保证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推进,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等人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分配落实任务,开发校本课程。并成立以各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和一线骨干教师为主的课改专家认定小组。对课程建设的开发和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工作进行督查、指导、评估。

七、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一)、2012.3—2013.3 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工作:l、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分批外出观摩学习。

2、深入调研,充分论证我校开发校本课程和我校课改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2 013.3—2013.6启动阶段

1、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出关于我校“加强课程建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意见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建立相应的领导管理、评估、指导机构。

2、确定实验对象,对参与实验人员进行培训。

(1)以“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面对面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深刻领会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专家作报告,教师作示范课等形式,更新观念,全面、系统学习先进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堂模式,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操作水平。

(2)、对学科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学习借鉴尝试先进学校的教学模式。

(3)、对参与课题实验的学生进行改革前的各种培训,例如如何分组、如何合作、课堂学习的一般程序等方面,都需要给学生作出明确的指导。

(4)、借助调研测试,各学科教师要对参与实验的班级学生作出详尽的情况分析,既要有量的数据,又要有质的剖析,以作为实验前的前测。

(三)、2013.9—2014.6实施阶段

1、实验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特点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尝试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引导老师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用理论解决实际中的困惑,用实践丰富理论。

2、加强课题研究、多与课改实验学校联系与沟通,适时参加上级组织的专家讲座和教师做课,或者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请有经验的老师到学校现场指导;协调、组织学校定期开展实验交流、解决问题、推广经验,使课题实验稳妥、有序、高效展开。各校也要主动出击,走出去,请进来,推进学习提高,交流实践进程。

3、做好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相互转化工作。各学科教师要大胆借鉴、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本校的现有办学条件相结合,和本校的学生实际相结合,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4、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和课改认定组成员要不断深入课堂进行听课指导,在学习创新运用先进学校经验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要不断组织公开课、示范课,及时发现典型、培塑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5、对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检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各方面信息对课改实验进行阶段性总结,明确得失,改进措施。

6、继续开展研究,逐步总结提高,推广典型经验,总结以点带面滚动推进的可行性操作方法。组织重点学校不同学科且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特色模式进行深层研究,提炼成果。

(四)、2014.9—2014.12 总结反思阶段

总结二年来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设计全面创新运用导学案。对在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中有价值有特色的各种成果进行总结,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此阶段重在老师的反思积累以及经验的总结,要求实验教师积极撰写个案研究、心得体会,反思改革失误,并及时组织教师素质能力展示等活动,将课堂教学改革推上一个更高的层面。

(五)、2015.3—2017.6全面推广阶段

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教师对每节课的反思进行分类汇总,汇编成册,有针对性地修订《导学案》等学科教材及德育教材,建立学科兴趣小组,扩大典型经验的推广与运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六、活动安排及要求

(一)、综合性活动安排。

1.教科室每周星期一第三节课举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示范活动。学校每周一次(教师现场作课,教研组长评课,骨干教师经验交流,观看资料)。

2.对课堂教学改革系列活动基本情况调研。要建立课改问题台帐,并将在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讨时间、解决策略等信息详细登记,作为过程性资料保存。每学期末汇总上报。

3.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专项指导。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如遇到大的共性的问题,学校可自行或者通过片区教管中心、去教科所协调解决。

4.组织“三优”评选活动。每学年将组织一次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质课的“三优”评选活动。,5.积极参加区教委组织的课堂教学改革论坛,交流课堂教学改革体会与经验。

6.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系列活动进行全面评估(结合常规检查进行)。

(二)、区域性活动安排。

积极参加片区教管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学校活动安排。

1.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科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可结合每人一堂公开课活动进行。

2.学校积极开展“三优”评选活动。

3、以课堂教学中的“小”“实”“新”问题为突破,有效开展校本研训活动。

(四)活动推进有关要求: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是具体实施者,要求人人都参与,围绕我校课改模式,以参与活动的教师为骨干,引领全体教师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中;学校要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台帐,进行探讨、交流,提出改进方案;学校教师的导学案、课案等要体现集体智慧,不能照搬抄袭;要建立相应的教师课堂导学、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方案;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教育日记等。

(五)、评价激励: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每个教师讲课积分作为学校总分,评出课改先进学校及教师,对课改先进学校进行表彰和经费支持,并作为学校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七、建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机制

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建立四个有效保障机制。

一是督查考核机制。负责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领导、督查、评估、考核工作。采取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打招呼的方式,进行突击查、定期查和专项查,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过程和结果综合考评。

二是业务指导机制。由教研室牵头负责,全面负责各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全程业务指导和检查反馈。要制定学科骨干教师成长计划,建立跟踪档案;要收集和处理最新课堂教学改革动态信息;要成立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共同体,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要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保证课改工作落到实处;要帮助各学校逐步构建起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定期来现场指导。

三是“定期交流,集体会诊”机制。教科室每学期要根据学校课改的开展情况,不定期举办“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行动开放周”活动;每两个月组织一次课改交流,对课改的感受、体会、困惑要及时了解,找准症结,制定措施,集体研讨,解决问题。

四是多元评价机制。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在学校评价方面,增加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训建设的评估权重,实行以奖代补,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篇7: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从导学案反映的问题看,大家对******问题还有点模糊,我来再重申一下”

2、自研课开始,下发学案,指导学生浏览学案。

“本节课我们预习第*章第*节||第几课,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学案课题、学习目标和课题下的知识链接部分,然后大家再看导学案上提出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在预习课本时做到心中有数,时间是1分钟时间。”(此过程1分钟左右)

3、指导学生预习教材。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学案上的问题,认真预习教材第*页至第*页,把你认为的重点,要点划出来,把看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标记,可以请教老师,但是不要讨论”

(此过程10分钟,老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巡视,作好监控指导和督促。不要让学生做学案,不要让学生讨论,可以为学生个别答疑)

4、指导学生做学案(当多数学生预习教材够遍数时,老师引导学生做学案)

“教材没有预习够遍数的同学,请抓紧时间。教材预习够遍数的同学,现在开始解答导学案上问题,填在预习笔记里。解答的时候,速度要快。有不会做或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标记出来,可以请教老师,但是不要讨论”

(此过程10分钟左右;老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巡视,作好监控指导和督促。不要让学生从资料上抄袭现成答案,不要让学生讨论或相互抄袭答案。可以为学生个别答疑)

5、指导学生填写我的问题并开始对子间交换导学案,相互讨论各自的“我的问题”都不会的填到“对子或小组共同的问题”里面。

“好,下面请对子间互相交换导学案,互相讨论并试着帮助解决解决各自的‘我的问题’,注意,讲解时一定要说明理由,不能只说答案。3分钟时间,快一点啊”

6、指导小组讨论本组各对子的“问题”,各对子把“对子共同的问题”交给组长,组长收齐本组各对子的问题后在组内进行公开,能解决的实行对子与对子帮扶解决,解决不了的,上升为本组共同的问题。

“下面请各小组把‘对子的共同问题’统一由组长收齐,然后组长将所有问题在组内公开求助,看那个同学能解决那个问题,为了节省时间,最好一个同学接受一个任务,接受任务的同学给不会的对子同学进行帮扶,全组都不会的问题写在大黑板上,各组注意,先写组号,后写问题。5分钟时间,开始!”

7、老师布置课下任务

“请各组记下黑板上的问题,课下通过查资料找工具书,试着解决这些问题。为展示课做准备”

8、收交导学案,布置试着做展示环节的问题(预习课结束时,老师收交导学案)

“请学科班长快速把各组学案收齐交上来。未上交的,学科班长把名单登记上来交给我,同时各组把展示环节的问题记下来,利用课余时间试着解决一下,准备下节课展示。下课”

篇8:如何构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教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导力量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应主导设计教学预案。作为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互动交流活动,必须由教师先行“主导”。在每一个备课环节中,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做好预备措施。课堂教学进行中,应对不断生成的变化,及时调整预设中的不足, 保持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其次,主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近些年中学语文课堂中, 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们的小组讨论中, 认真观察与倾听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正确及时地点拨与指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学习, 在探究中提出精妙的问题, 在课堂中凸显出和谐交流的景象, 让学生爱学习,并自觉探索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再次,主导对学生的反馈评价。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在于学生学了多少,更在于学后掌握以及消化了哪些内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反馈。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存在差距的, 教师应特别关注部分知识掌握慢的学生,帮助他们通过检测来制定计划,也可让生生之间,小组直接相互评价。但学生们由于受主观意识的干扰,很难做到互相激励,所以高效课堂中的反馈评价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

二、学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体

想让学生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中获取更多的拓展知识,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主权,变“讲堂”为“学堂”,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第一,充分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书本知识外, 更应该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时刻进行自我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按照适应自己的学法进行课内外学习。1.预习指导。列出预习的范围与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划出预习中所遇到的疑惑点。2.听课指导。在教师授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对重点内容以及预习中所遇到的疑惑点做笔记,进一步的归纳与梳理知识,以达到深层记忆。3.复习指导。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表现相互学得快也忘得快的特点, 教师应指导学生分层次以及复习的间隔时间,来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第二,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 多媒体教学手段早已引入各个学校中,并积极用于各科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尤显重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更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不断地优化课堂结构, 画面与声音结合展示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乐中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对话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渠道

交往与对话是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对话是人们解决问题,寻求路径的最有效方式,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相互交织的,提升对话的方式与效果,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主渠道。首先,建立师生、生生对话的基础。语文的学习,使学生不断增强自己的思考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的学习互动中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教师在进行课堂调控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时间与机会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以完成对话,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其次, 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动记忆与复述的对象,而是通过不断地交流,达到最终的融合。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解读文本, 通过交流与思想的碰撞,促进学生充实头脑,最终实现知识的拓展与积累。

篇9:构建农村中学历史高效课堂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们要想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动”起来,就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农村的学生,大多数因为成长环境封闭而不够自信,导致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所以教師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甚至要特别鼓励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教师的角色也应该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提高自身的教学和人格修养,以完美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二、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一堂精彩无暇的课必须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抓住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么,在农村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呢?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的知识面相对于城市学生的知识面来说要窄得多,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本,如何让课本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就是农村历史教师备课的最大任务。

三、提高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农村中学学生对于历史知识了解得太少,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课本上的条条框框,而且历史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地加进一些历史故事和短片,还可以把历史知识和现实政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上的历史变得有血有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能使学生真正处在当时历史情景中感受历史的氛围,使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上一篇:内镜中心工作流程图下一篇:奇人李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