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反思

2024-04-14

袁家村反思(通用6篇)

篇1:袁家村反思

8月19日的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和妈妈带我去了袁家村游玩。

我们走进了袁家村,来到了小吃街,我一看,哇——里面全是五花八门的小吃,有蓼花糖,粉汤羊血,韭菜盒子,炸糖糕,肉夹馍,凉粉,老豆腐等好多好多美食。于是,爸爸妈妈就买了一些小吃,开心地吃了起来。里面的蓼花糖最好吃了,外面裹着一层芝麻,里面有很多糖,妈妈告诉我,这个并不是糖,而是蜂蜜

我们吃完了,就在袁家村里四处逛逛。路边上有很多小店,大部分的小店买的是一些玩具,用滚铁环中的铁环,还有用木头做都刀,…...还有的小店卖的是扇子,还有的小店卖饮料,还有的小店卖雪茄……在里面,我买了一个竹蜻蜓我用手一搓,竹蜻蜓就就先前飞了起来。

到了晚上,我们开着车回家了,这真是一个愉快的下午呀!

篇2:袁家村反思

我们刚到达了袁家村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白色高大雄伟的雕塑,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爷爷呀!

沿着小路往里走看见了一间间关中特色的古建筑,小路两旁有一色的青瓦房,房间里都卖着当地的特色小吃,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有豆腐脑,烙汤面,油坨坨,麻花……一应俱全。我看见一间老店排了很长的队,我心想一定很好吃,于是我也要去品尝品尝,排队买到著名的袁家村“粉汤羊血“,端在手里,只见粉条晶亮,羊血也很筋道,喝了一口汤,味道浓郁,又麻又辣非常好吃,简直是人间美味。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间老茶坊,它在一棵又粗又大耸立的老槐树下,客人都纷纷找个藤椅坐下,一边看着炉子上滚烫的大茶壶,一边喝着地道的陕西老茶,一边听着有节奏的风箱哐当,哐当作响,一边聊着生活中的趣事。悠哉悠哉。

篇3:袁家村反思

近年来, 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以及市民到农业地区休闲娱乐的需求, 我国农业旅游特别是都市农业旅游这个新的产业形式快速发展起来。农业旅游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而成的新的产业形态, 又被称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十多年来, 我国农业旅游发展迅速, 旅游项目、从业人数、消费者人数、服务质量等不断提升, 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种类, 更是满足了城市居民健康休闲生活的需要, 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 两个产业的结合, 对农业产业链进行了延伸, 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资源依托, 融合后产生的新产品 (服务) , 有着更强的赢利能力, 扩大了旅游业的赢利范围, 提升了农业的竞争实力。更深层次看, 旅游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的相互渗透, 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产生了很强的促进作用。

所谓农业旅游, 又称休闲农业, 是以农业为基础, 依托农业景观资源、农业生产设施、农耕与民俗文化及农家生活等资源, 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从我国多年的实践看, 农业旅游活动主要有农业体验游、自然生态观光游、农家休闲游、民俗节庆文化游等形式。根据农业旅游的性质与经营, 又可分为传统观光型、创新科技型、休闲度假型、民俗风情型等发展类型, 实践中的案例也有不同类型的融合发展。在快速发展中, 我国农业旅游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如:各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经营行为短期化, 经营形式简单趋同, 缺乏品牌建设观念, 配套设施不完善, 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低以及产品设计缺乏创新等。

陕西袁家村以“关中印象”为体验核心, 创新发展农业文化旅游的新模式, 是陕西全省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农业旅游胜地之一。2014年10月国家农业部、环保部等六部委联合开展的“2014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活动中, 袁家村荣获“中国十大美丽乡村”称号。在发展农业旅游的十多年里, 袁家村接连获得了“全国生态示范村”、“全省新农村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13年度最美乡村”、“陕西省著名商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总体来说, 袁家村是“重新设计出来的老村子”, 将农业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发展, 村里对经营户采用“放水养鱼” (免收店租) 、统一监管等有效的管理手段, 树立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作为一种农业旅游的典型模式并不为过。袁家村对于农业旅游这个新兴产业来说是个表率, 据调查, 袁家村客源中五成是陕西本地游客, 两成为外地游客, 三成竟然是各地前来学习的。这一先进模式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袁家村”农业旅游项目发展历程

(一) 村办经济的起步与发展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 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 距九萯山唐太宗昭陵约10公里, 距离西安市约60公里, 距离咸阳机场约40公里。袁家村现有村民62户, 286人, 耕地320亩。

1970年以前的袁家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 500多亩耕地没有一亩水浇地, 牲畜只有6头牛, 集体经济崩溃, 社员生活贫困。上世纪70年代初年郭裕禄当选为袁家村第36任队长, 办起了砖瓦厂、白灰厂、秦川养牛厂, 摆脱了“土里刨食”的传统农家思想, 为村子发展积累了启动资金;80年代又办起了水泥厂、硅铁厂、海绵厂、水泥预制厂、秦始皇陵模拟地宫等企业, 村经济跃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90年代袁家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外向型经济, 涉足大西安经济圈房地产开发、旅游、影视业、药业、餐饮业、铁路联运以及高科技开发领域, 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经济实力。

(二) 转型农业旅游

进入新世纪, 粗放式的工业之路走到了尽头。袁家村审时度势, 大胆转变发展思路, 进军现代农业。2002年投资3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一座, 奶牛存栏480头, 年产鲜奶1800多吨。2007年, 袁家村开始实施农业旅游项目, 首期投入资金3500万元, 建起了高档次的关中戏楼、文化健身活动广场以及占地20亩的进柿 (士) 林生态停车场, 建设了村史馆, 树立了毛主席雕像等文化设施, 还建成了保宁寺, 弘扬佛学文化。村里聘请专家学者积极出谋划策, 确立了“休闲农耕文化兴业、旅游服务富民”的发展思路。依据袁家村休闲农业示范区规划, 投资1600万元, 建成融关中作坊、关中民俗、关中小吃、关中杂耍等于一体的康庄北街, 形成了著名的“关中印象体验地”休闲旅游品牌。随后又打造了“袁家村·田园居”关中民居创意文化一条街, 兴建画廊、陶吧、手工艺作坊等, 为创意人士提供艺术创作和作品展示的空间, 为袁家村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袁家村还大胆引进外资, 如西餐厅、阿兰德会所等, 吸引更多外籍游客。

(三) “关中印象”的品牌特色

客观看, 袁家村的自然条件并不占优, 村里的建筑也是文革后修建, 没有留存下来的历史风貌。但袁家村选择了重建之路, 通过仿旧重新规划建设景观体系、产业格局和乡村功能, 集成展示关中民俗和乡土风情, 将地域性的文化资源转化为袁家村的独有资源, 围绕民俗文化打造出特有的品牌形象。游客在袁家村体验到了古朴的乡村风情:具有仿古特色的光滑青石街、青砖灰瓦农房等典型的关中民居格局;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辣子坊、豆腐坊、醪糟坊、药房则呈现原生态的关中生活图景;按照传统工艺自制的酸奶、油炒辣面儿、醪糟、香醋、豆腐, 散发出让人亲近的老味道;摆在街边或店铺里的各种农具、作坊工具以及家具, 使人穿越来到了古村落。

袁家村主要有两个区域, 一边是关中民俗, 一边是农家乐。民俗区中最吸引人的是小吃街。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店铺的面粉、辣子、菜籽油、醋、豆腐全是袁家村自己生产, 纯天然原料不含任何添加剂。老街的小吃店都有编号, 面皮店、合烙店、臊子面店、粉汤羊血、麦芽糖店、稃子店、蓼花糖店、蠡面等等鳞次栉比, 种类繁多又没有重复。袁家村的小吃不仅选料生态, 口味又普遍好, 别说假日, 周末时这里的店铺已然是一座难求。饱食之后, 人们会到老茶馆里享受“关中式”休闲。“童济功”茶楼主营本地特产“泾渭伏茶”, 陈设古朴大气, 前方戏台上几个老汉在表演关中老腔, 喝茶时可享受按摩服务。而在古拙粗犷的王家茶馆的茅草棚子里, 跑堂的则是年轻姑娘, 还有说书人“老邓”给游客讲些传统老话。

(四) 袁家村的经营之道

据报道, 2013年袁家村共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 为农民直接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 人均农家休闲收入3.6万元,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201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 全村共接待游客76.5万人次, 袁家村的游客接待量甚至超过了“兵马俑”。2015年“五一”小长假, 大约34万人游客来到袁家村。袁家村内农家乐、小作坊、酒吧等各类经营业户近300家, 袁家村人自己经营的只占到三成, 同时带动了周边多个村庄的发展。村民除了经营或打工收入, 还有投资收入。笔者调研中了解到, 小吃粉汤羊血年利润, 袁家村酸奶的股东1万元投资能收到9000元的红利。

农家乐在很多地方都在搞, 袁家村的农家乐口碑为何这么好?笔者觉得袁家村的经营诀窍很多, 但关键点在于村委会集中、规范管理:首先是“放水养鱼”, 袁家村将老街规划建成, 然后邀请做法最地道的外村人前来经营, 免费使用店铺, 不收取任何管理费;其次是严格监管, 对所有农家乐实施统一价格管理, 餐饮经营户的基本食材都统一在村里采购, 村里还负有监管卫生、质量等责任;再次是科学的制度安排, 由评判组对进老街的项目进行评估, 保证老街上的店铺都是老字号、独一份, 各家自主经营又按规行事, 避免了相互打压和排挤, 在这里看不到店家拉客或哄骗客人的现象, 经营者各自有序地忙碌着。

天津农业旅游的基本情况

(一) 天津农业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

天津休闲农业发展有着较好的自然条件, 拥有山、河、湖、海、泉、湿地等丰富的景观资源, 景观种类齐全。天津北部的蓟县集山、林、水、关、古刹于一地, 有盘山、八仙山、黄崖关长城、独乐寺等风景名胜;天津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境内有海河、大清河、永定河、子牙河、马厂减河、独流减河、洪泥河、北运河、南运河等, 还有翠屏湖、等湖泊景观;天津有七里海、大黄堡等天然湿地;天津又是滨海城市, 可以漫步沙滩、出海畅游、品尝海味。天津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 如小站稻、沙窝萝卜、茶淀葡萄、宝坻三辣、七里海河蟹等知名度很高。天津农业地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杨柳青、西双塘、葛沽等是民俗名镇, 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版画、蓟县皮影雕刻等乡村民间工艺享誉海内外。蓟县独乐寺庙会, 规模大、影响力强, 让我们看到古庙会遗风。天津农业旅游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 作为直辖市和北方的经济中心, 天津人口多、经济实力强、交通便捷, 来自市内外的消费需求旺盛, 购买力充足。

(二) 天津农业旅游的布局特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 天津农业旅游格局可以归纳成四大板块六种模式。从空间区位看可划分为:环城休闲农业区、滨海休闲农业区、远郊休闲农业区和蓟县山区休闲农业区4个板块;从经营方式看大致可分为:单一式农家院、乡村酒店、村落式农家院、休闲农业庄园、设施农业观光园与农业节庆6种模式。到2014年底, 天津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 全国景观旅游特色名镇2个, 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15个, 天津市休闲农业示范园区5个, 天津市休闲农业示范村 (点) 120个, 农业旅游经营户达到2510家, 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473万人次, 实现直接收入10.5亿元, 实现农副产品销售及旅游综合收入39.6亿元。

(三) 天津农业旅游的经验与不足

天津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经验有:一是政策的扶持与引导, 促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二是整体规划布局, 助力休闲农业升级;三是产业规模扩大, 产业链条延伸, 产业组织不断优化。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主要有:一是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完善;二是经营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创新举措;三是宣传路径单一, 品牌文化挖掘不够。

“袁家村模式”对天津农业旅游的启发

天津的农业旅游还有不少单打独斗的农家院, 旅游村、农业园区等形式也不少。但不管是哪一种形式, 都没有达到“袁家村”的影响力。概括起来, “袁家村模式”带给天津农业旅游的启发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 整体规划, 集成式发展

村落聚集式整体发展是农业旅游提升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袁家村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是农家乐的简单聚集, 而是整体规划、全面管理、集群发展, 从而发展成高水平的旅游村。首先是一致意见的达成。对于产业转型、发展模式等重大问题, 袁家村的村民能够在关键时刻统一思想, 抓住机遇及时变革。农业专家温铁军曾提到“小村优势”, 也就是规模较小的村子在冒险决策上更容易达成一致。袁家村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天津的几个旅游村落如毛家峪、郭家沟、小穿芳峪等也都有“小村优势”。笔者在蓟县毛家峪调研时, 来自大村子的一名打工者就叹息, 因为村民中总有反对派, 无法在家乡复制这种整体发展的模式;其次是集聚效应的发挥。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 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 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袁家村采取了集群式发展道路, 体现出集聚的效应, 如民俗街上的店铺各不相同, 每家一个特色, 但它们在这里的聚集就产生了优势, 让人体会到整个地域的关中风情和传统风韵, 对游客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再次是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实施。袁家村对村内经营业户的管理是全面有效的, 发展规划制定后, 领导班子就严格执行。从项目的选择到日常的经营, 袁家村都是按照制度规定严格评判, 这就保证了进村的商户都是符合总体定位的高品质商户, 经营中必须中规中矩, 保证产品质量, 不能偷奸耍滑, 这其实是袁家村赢得游客良好口碑的关键所在。最后是与周边村落的协同发展。袁家村内的经营者和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外村人员, 袁家村的火爆也给周围村子的地产业、旅游业带来了很多商机, 带动了周边有机农业的生产与销售, 烟霞镇也在规划建立以袁家村为核心的十村联合体, 整体布局, 借势发展。

(二) 发掘关中文化, 注入时代内涵

袁家村将民俗文化融入农业旅游发展当中, 跳出了多数农家乐的狭隘发展路径, 不再满足于一桌饭菜、垂钓、采摘等简单活动, 而是把更丰富的地域文化汇聚起来, 使游客可以有更多的兴趣和乐趣。游袁家村可以体验到两种美:一是自然之美, 袁家村一步一景, 四季不同。二是文化之美, 老街、旧式宅院、老式农具和工具、老味道的作坊, 无不散发出传统的文化味道, 村史馆更是用文化拉近了经营者与游客的距离。但是袁家村的成功之处更在于把“时尚”理念悄然植入到各个环节, 如紧跟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关注, 袁家村的饮食崇尚绿色生态, 对原材料监管严密, 还有符合时尚潮流的酸奶、手工挂面等健康食品;针对现代人对休闲文化的追求, 这里还有品茶、听戏、按摩等体贴的服务, 住所既有舒适的农家院也有高标准的农家会所, 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在这里得到了融合, 迎合了游客追求传统又享受现代的需求。

(三) 建立先进的投资机制,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因为袁家村对经营户不收房租、管理费以及水费, 对民俗街上的商户来说, 每天的毛收入几乎就是纯利润。正是这些很实在的优惠政策, 不仅可以吸引更高水平的商户, 还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地管理商户:包括对进村项目的选择和日常的跟踪管理。在袁家村的顶层管理层面上, 民俗街其实也是品牌孵化基地:每一个店铺都是现实生产加工的作坊, 如果哪家店铺得到良好的市场反应, 那么村里会重新注资, 发展成为股份公司, 做大做强。袁家村用这种投资机制降低了经营户盲目投资的市场风险, 也打破了束缚农业旅游发展的资金瓶颈, 由此形成了袁家村品牌的长效发展机制。目前, 袁家村已经成立了豆腐、辣子、粉条、醪糟、醋、油和酸奶等7家股份公司, 归袁家村旅游管理公司统一管理。

(四) 启用高水平的外来人才和专家智囊

农业旅游是一个以农业活动为基础的经济体系, 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投资被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可以说从业者的素质和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而人力资源供给的缺乏又产生了一定的锁定效应, 农业人口缺乏提高自己技能水平或教育程度的动力。袁家村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是打破小农思想保守模式, 从外引进高水平的管理型人才。袁家村管理公司总经理李晓燕是外聘的职业经理人, 经过多年的梳理和渗透, 李晓燕的到来确实有效提升了袁家村的管理水平, 树立了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二是对专家智囊的依靠。2007年8月, 袁家村为发展农家乐, 悬赏20万元面向社会“征点子”, 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新闻事件。正是这次公开向社会寻求转型方案, 让袁家村找到了转型的路径———搞农村旅游经济。其后又与专家学者探讨商议, 最终确立了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发展规划。三是积极引进技能型人才。袁家村的经营业户中大多是外村人, 村里在评判项目时不看对方是否本村人, 只看项目是否符合袁家村的发展规划、技术水平是否高超一流。基于这样的选拔机制, 袁家村的美食赢得了众多的回头客, 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崔琰.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乡村旅游和谐度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 (2) :369-372.

[2] .李伟, 仇萌.乡村旅游业发展模式及机制研究——以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为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9 (4) :38-43.

[3] .肖力伟, 胡明宝.62户人家, 近亿元旅游收入——看一个关中小村如何做大民俗品牌[N].农民日报, 2014-07-19 (1) .

篇4:关中印象袁家村

步入袁家村,恍惚有种时空倒错感,好似回到50年前原生态的关中农家生活,又仿佛走进了一幅关中画卷里。村中的药坊叫同顺堂,是清代流传下来的老字号,大有岁月沧桑之感。另外,还有诸多流传上百年的茶坊、醋坊和油坊,都很值得漫步其中,细心品味岁月的残痕。踏着脚下仿古的青石板,身边闪过的房屋皆是颇具关中风情的明清式建筑。

要想了解关中文化,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的袁家村显然是必到之地。这是一个融合了民间文化、民间风俗和陕西小吃的小小景点,主要游览之地好像就那么几间房舍,就那么几个店家,但身处其中,转来转去总舍不得离去。的确,“小”并不代表着简单,反而其颇具匠心的街巷布局和琳琅满目的民俗装饰,更有数之不尽的各色小吃让我们流连忘返。村虽不大,匠心补其丰,袁家村就是如此,她的小反而更令她显得充实饱满。

村虽不大,但人们来往旅游却是非常的热闹,只有等到清晨或傍晚无人时,才能抓拍到一张街道全景。这条小街长约0.5公里,街面非常整洁,一街两行全是关中农村传统风格的农房建筑。他们搜集了反映关中生活的全套实物,分门别类地集中在各户人家加以展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司空见惯但如今已无处找寻的一些物品,如驾辕的大车、钉满铁打的木轮、手摇的纺车、畜力石磨等,在这里被保存得相当完好,犹如一个历史的展厅。对于崇尚古风的朋友,袁家村很值得细心品味。

关中民俗风情街

在民俗街品茶,也是一个上佳的选择。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茶铺很是热闹,茶馆里传来乡亲吼唱秦腔的声音,原始豪放的唱腔散落在这充满原生态文化的小街上,竟是那样和谐,也让最纯粹的秦风秦韵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最有名的茶家是千年古槐边一家地道的关中茶房,一个个大茶壶里煮的不知是什么茶,在一位地道茶师的捣鼓下冒着腾腾热气。

袁家村还有一条民俗风情街,就在主街旁。一条丈余宽完全仿古的街道上,布坊、面坊、油坊、药坊、醋坊、茶坊……青砖灰瓦的老宅一字排开。再看看这些店铺的名字:永泰和、五福堂、德瑞恒、同顺堂、五味斋、童济功……招牌上镌刻的岁月痕迹让那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老字号在这里重现。

关中人好吃辣,没有辣子简直没法吃饭,因此这里的辣子本身就是一道菜,难得见到的驴蒙眼拉磨,一圈一圈地卖力转着,磨出的辣子美味带劲,用馍馍夹着吃,怎一个“爽”字了得!

在这里应有尽有,每家一个特色,几乎没有重样的。重要的是,这些古典性的东西都不是样子货,都是实实在在正在用着的,依旧焕发出传统手工作坊的独特魅力,这是建造者最别出心裁的一笔。这里的香油是土法压油,现压现卖,香油的香与炒芝麻的度有绝对关系。若想解馋,就到旁边的凉粉店里一边吃着滑滑的凉粉,一边欣赏关中屋子的复古气息。在这里,还可以现场体验做豆腐,非常美妙。

老街酒吧

离开民俗村,往东步行不远,就是老街酒吧。老街酒吧绝对是袁家村的一大特色,古色古香,置身其中,仿佛穿越至古代。事实上,我认为将老街酒吧称为车轮酒吧更切贴一些,因为“吧里吧外”到处都装饰了大小不一的车轮,门口摆放着木质车轮,进了酒吧,还能看到由环环相扣的车轮构成的“天花板”。再看那时尚的吧台,你也许永远不会想到这是由一架木轮牛车改造而成。如此多的车轮,大概展现了袁家村酒吧古时的顾客大都是来往客商,非常贴切,很有艺术感。

如果说老街酒吧是纯粹的酒吧,我认为还不够准确,因为这里更像是一个宅子:迎面两大坛女儿红酒醒目地放着,犁、推板这些旧时的农具如今挂在墙上成为装饰品,柜台的摆设又有些时尚的氛围,酒店是摆放着最原始的灯盏和器皿……这一切完全体现了一个大户人家宅院的装饰风味。如果这个时候累了,你完全可以放缓一下脚步,看着酒吧墙上的老照片和游客有感而发涂鸦后留下的纸片,听听最流行的音乐,喝点陈酿的女儿红,再体味那通过窗户照射进来的温暖的阳光,那种感觉真好。

值得一提的是,袁家村的老街酒吧虽然主打古风,但事实上也不乏时尚元素。虽然老街酒吧是一个很文艺很复古的地方,但她绝不同于平遥的厚重,也不同于阳朔的时尚,同为酒吧街,她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古风是最显眼的,但时尚的气息也颇为浓郁,后院里有着很多现代的桌椅,整洁排放,酒杯也有时髦的高脚杯等。毕竟,这里曾经是四方商客常常光顾的酒家,比其他古镇的酒吧更容易接纳新生事物,把新事物同自身的古朴相结合,从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自身魅力。

袁家村老街道

无论如何,袁家村的老街道都是值得一再品味的。可以选择在这里住上一晚,清晨再来逛逛,下午再返程。回首那青黄相间的清水砖墙,那厚重的乌漆大门,那雕刻着关中传统风格的门楣,以及那一间间手工作坊、茶馆、手工艺品店铺,迎风招展的店招,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一时间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古街。无论是孤身一人享受清净淡雅,还是跟家人朋友一起走走停停,品味探讨,都非常的美妙,置身其中,可以抛开工作压力,安静地享受古风微袭的美妙。

是的,漫步袁家村,欣赏的就是这种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积淀而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关中印象。欣赏完了袁家村古朴的街市风情,走出别具特色的林荫道,旁边就是一字排开的农家小院。在这里种种小菜,品品水果,吃吃农家饭,还真让人不由得生出几许“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慨。摇一摇那古井的辘轳,推一把磨面的磨盘,拉一下茶炉旁的风箱,一下子就打开“上一代人”尘封的记忆,而“下一代人”则增添了对厚重的关中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篇5:袁家村之行感想

——陕西关中印象体验

感受袁家村特色民俗文化 初冬季节,柿子树上挂着成熟了的果实,还能感受到袁家村人收获的喜悦。在袁家村大门口,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书写着“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 的高大牌楼,门口摆放着石狮子和时代久远的木轮马车,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了这里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穿过大门,一条丈余宽完全仿古的街道映入眼帘,青石铺就的街面,一湾清泉从房檐下沿街流过,整个街道整洁而安逸,给人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感。

沿小吃街两边的布坊、酒坊、油坊、醋坊、茶坊、豆腐坊、辣子坊等,青砖白墙的老宅一字排开;“永泰和”、“五福堂”、“德瑞恒”、“同顺堂”、“五味斋”、“童济功”等朴实、古老,深聚传统文化的店名,店铺鳞次栉比,店面招牌不同,幌子各异,古香古色,那是一些镌刻着岁月痕迹仿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老字号,你所能想到的古老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集中和展现。

不远处,街道的另一头传来乡亲吼唱秦腔的声音,四位身着粗布衣裳、头扎羊肚毛巾围坐在火炉旁,拉着二胡,敲着小手鼓的老人,原始豪放的唱腔散落在这充满原生态文化的小街上,让最纯粹的秦风秦韵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更体现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

富有陕西关中建筑风格的农家乐一条街,独具风格的仿

古建筑,原汁原味的农家菜肴,是吃住一体休闲度假的经典之选。我们一行人晚上也投宿在袁家村人自己经营的农家乐,在青砖白瓦的古朴老宅里,品尝陕西的特色菜肴,体验关中人民热情待客的淳朴民风。

袁家村,拥有特色的文化和风景。走近它,收获别样的温暖和感动。

篇6:游袁家村作文

一路上,我们透过车窗,看到窗外的风景十分美丽,有桃树,苹果树,杏树,树上结满了果实,真是硕果累累呀!到了袁家村,我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巨大的雕像。猜猜看,这个雕像是新中国的创始人!

再往村子里面走一点,那里面可就更热闹起来了。有卖玩具的,有卖小吃的,有唱戏的。游客的手上可不是空空的。小孩手上拿着玩具,在玩耍,有的在拿着冰糖葫芦在吃。大人们手上拿着小吃,津津有味的品尝着。

看到这样的场面,我再也忍不住了。我首先看到有卖夹板肉的,我好像没有吃过这种东西。于是,我就让爷爷给我买了一份。当我吃到第一口时,果然很好吃,香而不腻,而且全都是瘦肉。

然后我们又去品尝袁家村的果奶,又有苹果味,梨味。都很好喝。还有渭南时辰包子,粉条,豆腐脑,油茶。我还吃了一个在大城市很少能吃到的东西——油炸蝎子。大家肯定以为油炸蝎子不好吃。其实与你们想的正好相反,油炸蝎子非常的好吃,它香香,酥酥的。炸出来时金黄金黄的,非常好看。据说还有一道菜,专门是以油炸蝎子为主的——雪山飞虎。有机会我一定要尝尝呢!

上一篇:黄蜂来了作文下一篇:绿道建设规划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