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计划封面

2024-05-22

历史教学计划封面(精选8篇)

篇1:历史教学计划封面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七年级历史科

班级:七(1)、(3)、(4)班

科任:黄曼均

2014年9月4日

篇2:历史教学计划封面

七年级历史科

班级:七(1)、(3)、(4)班

科任:黄曼均

篇3:历史教学计划封面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 对初中生提出了“要了解图像基本知识, 初步尝试使用一种专门的图像处理工具合成修改、调整图像、实现简单的艺术效果, 运用技术辅助创新设计、个性化表达”的要求。校本课程是挖掘学习兴趣, 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本节课在《纲要》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着重于“设计”, 旨在使学生对平面设计有初步的认识, 为后续的独立设计打好基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杂志封面的组成元素;能够模仿优秀作品, 设计杂志封面。

过程与方法:熟练掌握Photoshop基本使用方法;掌握封面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优秀作品赏析,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行为与创新:在模仿的基础上, 在色彩搭配、文字设计上大胆创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封面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封面中色彩的搭配、文字的设计。

三、教学过程

(一) 问题引入,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平时都看哪些杂志?

生:《读者》、《青年文摘》……

师:《读者》、《三联生活周刊》、《青年文摘》、《TIME》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杂志, 一本好的杂志, 往往有一个出众的封面, 让人有拿起它阅读的冲动。

学生欣赏不同杂志的封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优秀的封面设计,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了解封面的组成要素

师:仔细观察, 杂志的封面通常包括哪些内容呢?

生:刊名、内容提要、期号、图片。

师:封面一般由文字和图片组成, 文字包括刊名、内容提要、期号等, 图片通常是一幅主题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几幅常见杂志的封面, 归纳总结封面的基本组成要素, 为设计封面打好基础。)

(三) 封面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师:杂志的封面是如何设计制作出来的?假设我们是一个美术编辑, 要为一个杂志设计封面, 该从何入手呢?

1.了解杂志的定位

杂志是什么类型的杂志 (新闻类、时尚类、艺术类、娱乐类) , 给什么年龄层次的人阅读 (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不同类型的杂志封面, 在设计时有很大的区别。

例如:《Ambient》杂志, 它是Ambient摄影俱乐部每月出版的一份自己的杂志, 用来提升俱乐部的影响力。因此, 杂志的视觉效果要显得更加专业, 以迎合范围更广的读者。版面主要以照片为主, 文字为辅。

2.挑选素材

首先, 确定本期的主题文章, 将题目作为内容提要在封面予以展现。其次, 选择一幅与本期杂志中主题文章相关的图片。

3.设计

首先, 进行版面设计, 确定图片和文字的大小、位置。

图片一般有两种方式呈现:整版和半版。整版照片的冲击力强, 往往有震撼的效果;半版照片则留有余地, 更适合细细品味 (如图1) 。设计时, 要根据图片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选择。

任务1:教师提供三组素材, 分别是新闻类杂志、娱乐类杂志、艺术类杂志所适用的图片、文字, 学生从中选择一组模仿样例, 进行版面设计。

(设计意图:课堂前半部分主要是教师讲授理论知识, 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 在此时安排练习, 一是调整学生的状态, 避免疲劳, 二是为后续的色彩设计和文字设计两个教学难点做好铺垫。)

其次, 进行色彩设计, 摄影杂志的封面要突出摄影作品, 因此, 不能选用过于抢眼的颜色做背景, 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在照片上取色。在不同区域取色会形成不同的视觉感观 (如图2) 。

最后, 进行文字设计, 使用简洁的字体与版面相呼应, 并对字符间距、字号、文字粗细、位置等进行巧妙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的摄影类杂志封面设计过程, 帮助学生掌握杂志封面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师:刚才我们以一个摄影杂志封面为例, 介绍了封面设计的方法, 其它类型杂志的设计步骤与之相同, 但在色彩、文字的设计上有所区别。

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的目标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 力争以最快速度追踪热点新闻的前提下, 更多关注新时代中的新生活观。其读者群主要集中在受过高等教育、关心时代发展进程的新型知识分子。以它为代表的新闻类杂志的封面就相对保守, 用色一般不超过3种, 给人高雅沉稳的感觉。文字设计也中规中矩, 易于阅读。

而《动漫前线》杂志是以传播日本动漫资讯为主的动漫杂志。读者群主要是喜爱动漫的青少年。以它为代表的娱乐类杂志的封面大多采用3种以上颜色, 在色彩搭配上非常活泼热闹。文字的设计也比较花哨抢眼。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杂志封面设计步骤方法后, 再次对比三类不同的杂志封面, 帮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杂志的配色和文字设计方法, 避免思维和创造性受局限。)

(四) 模仿范例, 设计封面

任务2:在任务1完成的版面设计基础上, 对杂志封面进行色彩设计和文字设计。在模仿的基础上, 鼓励有所创新。

(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接触平面设计, 尚不具备独立设计的能力, 先模仿优秀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熟悉平面设计的思路, 为独立设计打下基础。)

(五) 评价反馈, 知识梳理

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学生作品, 作者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步骤, 邀请其他学生点评作品的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

师生共同总结封面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鼓励学生多模仿, 了解设计的知识、思路、方法, 为自主设计打好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作者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和步骤,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市级研究课, 在准备这节课之前, 教师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会了各种操作和技巧,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时却无从下手呢?

(一) 学科特点及教学现状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有明显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并且二者要达到完美结合、协调统一, 不能简单地剥离对待。就好比我们吃饭, “吃什么”和“怎么吃”都重要。

然而, 在教学中重技法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往往非常重视操作技法的教学, 一节课下来, 学生掌握了“怎么吃”, 却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吃”、“吃什么”。从Word、Excel、PowerPoint到Photoshop, 大多学生都知道如何操作, 但缺乏运用这些工具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

1.学生兴趣第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学生对课堂有兴趣时, 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求知欲强, 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够全部发挥。因此, 兴趣是影响课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动手操作为上

信息技术课并不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 但要将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同步提升, 解决“吃什么”和“怎么吃”, 则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情境创设

一位学者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将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5克盐放入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 将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 知识和情境需要相互融合,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情境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创设的, 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习情境素材应与具体的学习目标相对应, 最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有利于学生将操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来源于生活的情境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参与。情境要有趣味性、思考性。趣味性可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性体现情境的价值与出发点。

(2) 任务驱动

任务要具体, 有可操作性。在中学阶段,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都非常有限, 计算机操作技能、经验、理解能力、时间和可用资源上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 把总目标细分成不同的小目标, 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 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任务的难度要有层次性。一个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层次性, 一个是问题的层次性, 二者要相对应。任何时候, 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因此, 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 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任务设计时要关注任务的可思考空间。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就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与实际生活相关联、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 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教师应配合、促进学生的探索和发现。所以, 设计的任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 培养学生用“探究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在教会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

(3) 整合创造

篇4:瞬间.历史.封面

6年间,《互联网周刊》不离互联网,又超越了互联网,经过了数次往返转折,成功发展为一本新闻类的商业周刊。它马不停蹄,它超负荷运转,试图记录网络时代商业变革的每一次努力。

瞬间被记录下了,不失沉稳、也不失热情,每一次感动都来源于这个剧烈变革的商业时代催生出来的新经济革命。缅怀过去总显得幼稚而可笑,而现在,每一步都映射着历史的回想。

1998年-1999年:

我们伴随着商业互联网在中国诞生

微软:寻找下一顿美餐(1998年6月1日,创刊第一期)

这是互联网周刊呱呱坠地时的封面,略显稚嫩却目光敏锐:选取IT巨头微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全面扩张,反映的是互联网产业向传统产业渗透、融合的大趋势。

一点(.COM)百网舞龙年(2000年3月20日,总第80期)

百网舞龙年,舞的是互联网的一派生机:蒸蒸日上的各色网站,风光无数的风流人物。现在回望,这些网站或消亡,或壮大;曾经叱吒风云的互联网人物有的依然活跃,有的却已沉寂,成为历史。

2000年-2001年:每一次思考掷地有声

这两年,《互联网周刊》进入深度思考,传统经济和新经济的出路何在?—从思想到产业,我们不停地在探索。

2002年-2003年:

产业革命潜能释放,产业融合大局初现

吃电信的软饭

(2002年3月11日,总第172期)

电信业软投资时代已经到来:投资转变动力何来?路在何方?试图分享电信大蛋糕的大小厂商在新生态环境下如何生存?怎样吃电信的“软饭”?本期封面在观察和记录中描绘出不同企业在面临转变时的全景图。

首富丁磊

(2003年6月23日,总第230期)

财富的聚集是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在各类财富榜层出不穷的时候,封面文章以极速创富的年轻首富丁磊为经典样本,对依托于“新经济”的财富新生代这一新兴社会群体进行全方位的深刻解读,勾勒出一幅中国财富演变、财富转移的清晰轨迹。

产业融合:网络之变,核聚变!

(2003年12月1日,总第251期)

产业融合所释放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潜能,将带来一场商业核聚变。本期封面呈现了互联网融合下的未来商业欣欣向荣的新图景。

2004年:网络时代的商业变革

发现新浙江(2004年4月26日,总第268期)

走过曾经辉煌的原始积累阶段,网络时代的浙江经济将有怎样的作为和抱负?依靠跑出来的市场和家族企业怎样搭上新经济的快车?从永康五金之都到义乌小商品市场,从杭州高新产业基地到绍兴中国轻纺城,我们不止发现了一个新浙江,还发现新技术催生的轰轰烈烈的商业革命正在进行中……

刘长乐解密凤凰(2004年8月16日,总第283期)

凤凰卫视的成长已经成为传媒业的一个传奇。在中国传媒业缓慢而深刻的变革中,凤凰卫视是一个独特而十分有价值的范本:利用有限资源和资本成就自身,并成为标榜。本期封面不但浓缩凤凰的历史,透视凤凰的成功秘诀,更重要的是解读了传媒行业变革将带来的竞争和机会。

我们发起的活动:一种力量的界定和解读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通过新商业时代100家快速成长的企业,以他们所代表的商业模式、探索历程以及商业成就,来勾勒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脉络,网络时代的竞争和变革。

中国电子政务IT100强

篇5:教学计划封面

(第二学期)

工 单位:科目:年级:姓名:日期: 作

篇6:历史教学计划封面

系别:教育科学学院 组长: 组员:

微 格 教 学 教 案 微

班级: 20 年

篇7: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封面

201 年-----201 年学年度第学期

学校:--------------

学科:--------------

班级:-----------------

教师:------------------

学生数:----------------

其中女生数:--------------

教务处主任签(章)同意执行

篇8:历史教学计划封面

除了杂志、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外, 图书本身也是为其自身宣传的广告媒介之一。独特的封面设计会吸引读者从书架上拿起该书, 丰富的、具有说服力的封面信息能说服读者掏出钱包, 买下此书。可见, 图书封面本身就是为其自身宣传的一种有效广告方式。与其它图书广告方式相比, 图书封面广告具有颇多优点。下文笔者拟从图书封面广告的优势、如何利用图书封面做广告以及利用图书封面做广告的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来对图书封面广告进行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图书封面广告的优势

1. 直接

利用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媒体做广告, 读者必须通过这些广告媒体去了解图书, 从广告到图书总有一个空间与时间的距离, 而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会冲淡广告的效果, 图书封面广告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 图书封面与图书几乎是零距离的, 受到图书封面广告吸引, 读者立即就可以翻阅图书内容, 从而达成读者的购买行为, 可以说, 利用图书封面做广告是最直接的广告方式。

2. 实惠

比之其它的广告方式, 图书封面广告可以说是最便宜、最实惠的方式。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等为图书做广告, 总需要一定的广告费用, 电视广告费用则更是可观。而利用图书封面来为图书自身做广告所投入的费用就相当少了, 因为是直接印在图书封面上, 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 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甚至是“无本万利”的。

3. 持久

与其它的广告媒体相比, 图书封面广告还具有持久性的优势。电视、广播媒体的广告虽然形象、生动, 但转瞬即逝, 报纸、期刊虽然及时、发布快, 但保存时间也短。而图书封面广告则不同, 图书一上市, 这本书的封面广告就开始发挥作用, 图书在书架上, 广告发挥直接效用, 即使图书被读者购买之后, 封面广告还会在购买者及其周围的亲友、同事等潜在消费者中传播, 发挥潜在效用。

二、如何制作图书封面广告

那么, 应该如何发挥图书封面的广告效用呢, 简单地说, 如何才能使一书的封面最大程度地吸引读者, 并劝服读者买下此书?笔者认为, 图书封面广告应该达到以下两个方面的效用, 第一步, 图书封面要能充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让读者从书架上拿起该书;第二步, 在读者拿到该书后, 封面上的信息要能充分勾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从而尽最大的可能劝说读者买下此书。而要达到这两个效用, 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以独特的封面设计吸引读者

走进书店, 面对琳琅满目的书架上的书, 读者首先看到的就是图书封面, 成千上万的图书, 不可能一本本地取到手中比较、阅读, 所以, 吸引读者初步注意的就是一张张封面。经常购书的读者必定深有体会, 走进书店, 放目四看之后, 最终从书架上取下哪本书多半取决于该书的封面设计。笔者认为, 要吸引读者, 起到广告效用, 图书封面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色彩。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 而相同的颜色经过不同的搭配处理, 也能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意境, 图书封面设计用色要既能打动读者, 又能丰富图书的内涵。一般地, 用红色、蓝色等明色调可以渲染较为强烈的感情, 用灰色、白色等淡色调可以达到雅致的境界。色彩的搭配也大有讲究, 搭配不当会使人觉得过分花哨, 搭配得当会显得自然天成。现在市面上有些图书的色彩设计十分抢眼, 值得借鉴, 如《严文井童话》的封面, 运用了强烈的补色对比, 红、绿, 刺激着读者的视神经, 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民文学2004年版的《围城》、《洗澡》和三联书店2004年2月版的《我们仨》, 这三本书的封面设计均具有特色, 分别绿、红和淡黄为书封的主色调, 书封上除了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外, 无一杂物和旁文, 清爽、纯净, 内敛的风格显示着书的丰富内涵, 简朴的色调中透出大气, 等等。这些书置于书架之上, 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 在吸引读者注意力上就赢了第一步。

用纸。封面的用纸对于读者对图书的第一印象也极为重要, 当读者受封面色调的吸引把书拿到手中后, 此时读者对书的最重要的感官印象就来自于纸的质感、手感。粗糙的纸张让人拿在手中就会产生一种反感心理, 而精致、手感好的纸张拿在手中就会使人心生喜爱。近年流行的各种不同色泽、不同肌理与质感的花纹纸、皮纹类、布纹类、条纹类、水波纹类、滑纹类等, 纸质柔韧, 或显得华贵精美、或显得沉着朴素, 很适宜用作书籍封页。总之, 根据图书的内容, 选择不同质感的纸张做成封面, 如果能让读者让读者爱不释手地摩索, 则封面在劝服读者购买上又成功了一步。

2. 以丰富的封面信息说服读者

以独特的封面设计引起读者的好感是对读者进行感性吸引的过程, 要真正获得读者的认可, 从而促成其购买行为, 还需要对读者进行理论的说服, 这就需要从封面文字信息上着手。

一般地, 封面可以载上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对读者进行理性说服:

权威人士或媒体的推介文字。现在出版社越来越重视图书上市前的宣传造势, 如现在红得耀眼的“80后”作家们的作品迅速窜红就在很大程度上与宣传造势有关。可以把在宣传活动中权威人士的评价或相关媒体的推介性文字印于封面上, 一般会取得较好效果。

书评摘句。把关于本书的书评文章中的关键句子摘出, 作为封面上的广告文字。在英美等国家, 书评宣传是图书广告的重要手段, 但在我国却并不常用。如在美国, 编辑在一本书上市之前一般都会联系相关的专家为本书写书评, 把书评文章发表在《书评周刊》等书评类杂志上, 再择其要点登在书的封面上以做广告。在美国这几乎是一种必然的程序性操作, 无论精装书、平装书、畅销书、普通书, 一般都在封底上载有书评文字。我们的出版社也应学习这种做法。

图书内容摘句。可以从图书正文中摘出一两段较有特色、能代表本书风格的文字载于图书封底或扉页上, 以吸引真心喜欢本书风格的读者, 让人产生急于接着读下去的冲动。

本书销售业绩。可以把本书在某个地区或某个时段的销售业绩载于封底上予以广告, 以销售业绩吸引读者。一般来说, 大众都有一种从众心理, 销售数据是最好的说服方式。

三、封面广告三大忌

1. 忌花哨

广告学界有一句名言:“科学的广告术是依照心理学法则的。”图书广告也是如此, 图书封面广告必须注意到图书消费群体的文化特性以及图书本身的文化特性, 要体现其文化气息, 不可过分花哨。图书封面的色彩、图案设计要力求体现文化深度, 简约、大方。目前图书市场有些书过多地使用色彩, 信息又过多地堆砌, 乍一看去, 万紫千红一片, 使人眼花缭乱, 产生的效果反而不好。现在许多读者都表示了对这种现象的反感。图书封面设计要力戒花哨, 图案色调要突出文化气息, 以简约为主, 文字信息要大方、得体、切合图书内容。

2. 忌炒作

图书的读者一般都还算是文化人、读书人, 而读书人最反感过分的炒作, 许多人不看“80后”作品正因为其过度的炒作, 有些人明确表示不看畅销书多半也是因此原因。图书界不是娱乐圈, 图书封面广告一定要实在, 要大方, 忌过度炒作。将图书的实际内容清晰地传达给读者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广告用词要紧紧围绕图书内容, 不能用一些空洞的、笼统的、不着边际的赞誉之词, 这种过分的炒作只会招致读者反感。如现在有一系列所谓“必读的”、“必看的”、“必去的”之类的话语, 这种用词就招致了许多人的反感, 设想一下, 如果人们去超市买包方便面, 结果发现方便面袋上都打着“最美味最营养的方便面”、还有世界各国众多英豪的强力推荐:“这是一包非吃不可的方便面”、“值得推荐给每一个家庭”等等, 你感觉会如何?读者不是随便可以糊弄的傻子, 人们对于一些生活用品的广告过分炒作尚且反感, 对于文化用品的图书就更是如此, 所以图书封面广告一定要实在, 切忌过度炒作。

3. 忌失实

如果说空洞的广告用语还只是招人反感的话, 则虚假的信息就等于是欺骗了。目前许多图书在封底上印有“全球销量×××万册”、“国外销售排行榜第几”、“被几千万个网站转载”、“第一的……”、“最……的”“被翻译成×××种文字”等等的字样, 当然, 这类信息如果属实, 对读者是十分具有说服力的, 但关键就在于其真实度。有些书刚刚上市不久, 怎么可能就狂销多少个国家?怎么就可能被译成多少个国家的文字?也许有些人心存侥幸心理, 认为这些信息难于取证, 读者一般不会较真, 但读者如果觉得受了欺骗, 就有可能会较真, 而且正因为难于取证, 读者心存狐疑, 所以干脆不买账。事实上, 读者更喜欢的是针对图书内容的、实事求是的引导信息, 而不是那些空洞的“第一的……”、“最……的”、“狂销”等笼统的夸大之辞。而且根据《广告法》的规定, 在产品宣传中使用“最畅销”、“第一”等顶级词语也是不合乎规定的, 图书封面广告印在图书封面上, 跟着图书走, 失实的广告词就像给图书扣了一顶弄虚作假的帽子, 反而会影响图书的销售。

四、结语

从原则上来说, 图书的价值不由封面决定, 而在于图书本身的内容, 但人靠衣装, 佛靠金装, 在图书销售过程中, 不管是普通读者, 还是书商或者批发商, 他们拿起书, 在两三秒中内做出买还是不买的决定, 其判断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图书的封面。封面是推荐给读者的第一道菜, 如果这道菜的色、香、味不是一开始就吸引了读者的话, 那么即使整本书的内容代表了多么完美的满汉全席, 都会因其封面而失去得到读者品尝的机会。《华尔街日报》曾做过调查, 书店的读者注视封面的平均时间只有8秒, 只有在8秒钟内把读者“勾引”上, 他们才会拿起书来看内容, 进而才会产生购买的可能, 图书封面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一斑。可以预见, 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加剧, 图书封面在图书宣传广告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充分发掘图书封面的广告潜能, 尚需要人们更多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图书宣传与广告越来越为出版社所重视, 本文分析了图书封面广告的优势:直接、实惠、持久,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图书封面广告技巧与应规避的风险, 对于出版社的图书封面广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图书封面,广告

参考文献

[1]图书封面文字多起来, 综合新闻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4年3月19日第002版[1]图书封面文字多起来, 综合新闻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4年3月19日第002版

上一篇:员工营销誓师大会主持词下一篇:商务经理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