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高中历史

2022-07-07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学计划高中历史》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教学计划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 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 时,结合师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 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 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 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 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 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 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第二篇:高中历史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关于如何上好历史课,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标准不一而足。结合自己将近一年的对于历史新教材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 目标明确可行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和教学的重大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自立精神强烈的未来社会建设者。

对应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人格健全”需要明确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机渗透做人处世的品德教育;“知识丰富”需要明确历史教学“知识”目标,有序传授真实可信的历史知识;“自立精神强烈”则需要确定历史教学的“能力”目标,有效培养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则贯穿其中。

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要做到两点:

第一,了解学生情况。即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预测其未来发展状况等,从而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如必修二专题二的第一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在高一新授时,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我们的目标应定位于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和体会民族工业代表人物的创业品质。高三复习时目标就要进一步探讨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体会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所表现的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第二,分析教学内容。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分析教材必须结合历史课程标准,因为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版本,但课程标准是唯一的,它是教材编写、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考试评价的纲领性文件。只有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我们江苏地区而言,无论选用人民版的还是人教版的教材,都要注意研读课标的前提下,研究、对比两种版本教材的表述方式其教学要求,以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如必修一的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人民版和人教版的内容各有不同表述,但我们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能力目标是“概括、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结合今天中国人的思乡情结、祭祖行为体会宗法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影响。”

目标的预设和确定之后,和教学方式一样,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围绕大目标,还要注意随时适当的微调,针对不同的班级的学生,甚至同一个班级内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适当的生成,这样才能促进所有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 课堂形式思辨灵活

关于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是这次新课改的重点。我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采取传统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充分准备(备课),依次完成对历史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中间穿插师生谈话与一问一答),再以不同的形式对历史的因果发展来个小结,注重挖掘教材和历史知识结构教学。课堂教学中我力图循序渐进、完美地分析教材。结果当我把教材分析完毕后,总失望地发现历史所蕴含的乐趣和学生天生的兴趣早已消退得荡然无存。另一方面,课时内容容量大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尽管课堂上尽量压缩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是由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课堂教学尚未成功下课铃声已经“革命”的事件常常发生,并且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长时间里我都无法理清课堂教学的头绪,急切地想要改革,可是又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直至后来参加了一次市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研讨活动。我学习这次活动中的公开课经验,完全放弃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彻头彻尾地进行问题教学模式:课堂上基本不讲教材,以创设问题情景为重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事物,在问题设计上以拓展型的问题为主。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是想把课堂完全放手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习得的历史知识毕竟有限,而且是处于亟待梳理中。这样全面放弃传统、完全不搭建知识结构的教学显然不适应“国情”,学生难以适从,而且就考试的效果来看也不是很好。

艰难的摸索过程让我明白:历史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照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完善新课程下的新模式。

三、 关于自身的问题与思考

问题所在:

1、教学知识点的处理还不够顺手,因为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很大,哪些知识该补哪些不补,尺度上很难把握。

2、教学深度处理还难于把握,基于新课改刚开始,无前人可鉴,无高考可寻,教学应教到哪一个深度,很难把握。过于理论的话,学生上课兴趣不过,而过于简单的话,又担心知识讲解不到位。

3、学生的历史兴趣调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找到一个度。到底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其中很难把握。

4、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不是很到位,尤其教材中容量大、学术性、思辩性强的章节,往往不尽人意,有时过于注重细小知识的分析,造成课时紧迫和教学难度增大,或把握不住主线作蜻蜓点水式处。

我的反思:

1、继续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标准,以新课标指导教学工作,处理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尺度和积极推入新课程改革。

2、继续以调动学生的历史兴趣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个性。

3、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课标为指导,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体,积极稳定地处理历史教学问题。

4、全面推进探究性学习。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充分保证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时间、兴趣和质量。新课程改革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古人曰"左图右史",足见对历史地图的重视。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道破了文字叙述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即文字叙述在于说理,图片在于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疆域、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等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作为历史老师,在实际历史教学当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多运用历史地图这种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加强他们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求事半功倍。以下是笔者对教学中如何运用历史地图所作的一些思考。

一、据史读图

即把教材文字叙述中涉及地理分布的内容落实到地图上,能准确地再认再现其空间位置。例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开辟了10个通商口岸。这10个地名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仅枯燥无味,而且不容易记牢。对此,我们可以借助教材所配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形势示意图》来记忆:首先把这10个地名分为3类,长江沿岸的从东往西依次为镇江、南京、九江、汉口,沿海的从北到南依次为营口、烟台、汕头,位于岛屿的有琼州、台湾、淡水。然后把这10个地名编成口诀:长江镇南和九汉,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还琼台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弄清它们的方位,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史读图有两点应予注意:

1.中国古代史教材上历史地图下面的古今地名对照,必须作为重要知识掌握。这个在高考试卷中多有考查。

2.教材文字叙述涉及到地理分布状况,但教材相应章节没有历史地图,这种情况有三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借助与材料配套使用的中学历史地图册进行落实。二是利用材料其他章节的地图落实。三是借助地理知识的学习来落实。一般来讲,中国首级行政区及其简称、省会及重要城市、重要山脉及河流的分布;世界政区、大洲大洋的位置、重要山脉及河流的分布、各国首都及重要城市位置的掌握,对于历史学习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准确的历史空间概念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

二、据图说史

即根据历史地图复述材料内容,借此检查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和巩固记忆。其方法有:

1.根据地图,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全面回顾材料内容。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为例,即可据图复述协约国阵营、同盟国阵营的国家组成、参战时间及意图,复述欧洲战场态势(战线位置及对阵国家,分析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对德国的影响)和战争进程,又可由此回顾一战爆发的原因,分析一战的性质和影响。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邻土的变化》图还可着重分析一战对欧洲、中东及非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地图,把历史知识系统化。例如,通过对中国近现史下册《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957-1966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966-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1978-1999年工业建设部分重要工程示意图》四幅图的对比分析,学生就能掌握各个时期建设的主要特征,把散乱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

三、据图分析

例如,在《第一个一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一五计划建设的一些大型重工业项目主要集中于东北三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得益于苏联的帮助)?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50年代中期以前中苏关系非常友好)?。再如,在《1966-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中,建设成就明显比此前时期减少了,说明了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

四、以图释文

即利用地图,对教材文字内容进行诠释和说明。例如,教材正文在讲百团大战时只提到作战区域在华北,具体涉及哪些抗日根据地并未说明,借助《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即知是指晋察冀、晋绥、晋冀豫三个抗日根据地。

五、以图补文

就是利用教材地图中隐含的知识点,补充教材正文内容。例如教材中讲锦州战役是整个辽沈战役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一战,是东北解放和平津解放关键性的战役。然而具体的原因教材却并未提及。但通过《三大战役作战形势》图就不难理解。锦州地处关内外交通要冲,辽宁省西南部是丘陵地,在渤海湾沿岸有一条狭长的平原,宽度从一两公里到十几公里不等,最狭处正是位于"山海关"这个点。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这条"辽西走廊"背山面海,形势险要。锦州位于"走廊"的东北端,人民解放军夺取了锦州就是握住了东北地区的咽喉,拦住了东北敌军向关内撤退的通道,锦州及其外围的地理形势是理解这一战役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旦锦州战役胜利结束,入关的通道打通,平津战役的胜利便已成为军事上必然的结论。这一形势发展在地图上表现得很清楚。但如没有地形图的帮助,仍然是不容易理解的。

总之,尺水可以兴波,三尺讲台就是创造的天地。我们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应多做教研、教改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自信心,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 高三历史教学(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届复习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二、复习措施

1.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后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入学考试 9.12-9.17 (第1周)第1课第

19课《学海导航》配套练习 必修二第

五、六单元(自主练习) 9.19-9.24 (第4周)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学海导航》(精选部分题目) 限时训练 9.26-9.31 (第5周)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梭伦改革《学海导航》(精选部分题目) 必修二

七、八单元(自主练习) 10.3-10.8 (第6周)梭伦改革国庆放假 必修二综合练习(国庆作业) 10.10-10.15(第7周)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海导航》(精选部分题目) 必修一第

一、二单元(自主练习) 10.17-10.22(第8周)王安石变法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海导航》(精选部分题目) 限时训练

10.24-10.29(第9周)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历史上重大改革总结《学海导航》(精选部分题目) 必修一第

三、四单元(自主练习) 10.31-11.5(第10周)秦始皇 唐太宗《学海导航》(精选部分题目) 限时训练

11.7-11.12(第11周)期中考试、试卷讲评(预估) 11.14-11.19(第12周)康熙 孔子《学海导航》(精选部分题目) 限时训练

11.21-11.26(第13周)亚里士多德 克伦威尔《学海导航》(精选部分题目) 必修一第

五、六单元(自主练习) 11.28-12.3(第14周)华盛顿 拿破仑《学海导航》(精选部分题目) 限时训练

12.5-12.10(第15周)孙中山 甘地《学海导航》(精选部分题目) 必修一第

七、八单元(自主练习) 12.12-12.17(第16周)马克思、列宁 毛泽东、邓-小-平

历史上重要人物评说总结《学海导航》(精选部分题目) 限时训练

12.19-12.24(第17周)必修三第

一、二单元复习课堂限时训练 改革、人物(自主练习)

12.26-12.31(第18周)必修三第

五、六单元复习必修三综合小练习(周六) 1.2-1.7 (第19周)全面复习必修

一、

二、三课堂限时训练(平时) 必修

一、

二、三综合练习(自主练习) 1.9-1.14 (第20周)全面复习必修

一、

二、三课堂限时训练(平时) 2010秋学期常州高三期末考试卷 1.16-1.17 (第21周)期末考试

注:(1)由于课后不布置作业,《学海导航》的配套练习要在课堂完成,故布置给学生的题目要精选,备课组讨论圈定。

(2)限时训练指的是周六自习时间课堂完成,主要是20个选择题或一道材料题。结束后可当堂答疑。

(3)自主练习指的是学校安排的单周周五的自主练习。考后要及早阅卷,争取在周六可以答疑。另外,学生成绩要登记在册。

(4)限时训练和自主练习是交叉进行的。

(1)首先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对历史学科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习不会遇到绝对听不懂的内容,因此只要大家用心学,人人都会有收获,让学生从心理上树立我能学好和要学好历史的信心。再者用往届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考好成绩不是设想,而是完全有这种可能。

(2)课堂教学中实施好讲和练的关系。在讲的环节上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讲,给学生讲清知识框架,讲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讲的内容注意结合其他版本,尽力弥补知识的疏漏点。

练,之前做好学生记忆的巩固,指导记忆方法。坚持学生的做在前,教师的指导在后。针对选择题指导学生运用排除法,用已知推导出未知,审题时注意表示时间限制、范围限制的词,按题目要求答题。对于非选择题指导学生先读题,然后带着疑问阅读史料,从材料中层层分析其表述的内在含义,并训练准确表达的能力。

此外,指导学生用好手中的复习资料《备战新课程高考·历史通史复习新思维》,引导学生在听讲的基础上,看课本看资料,坚持自学钻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在辅导方法上采取大同小异的方法,大同,大多数学生紧跟老师的辅导步伐,能把讲的内容、习题弄懂弄透。小异,对于还有可能拔高的学生,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在现有资料之外,练更多的题,多钻研,长见识,不断提高历史学习水平。

四、总体措施: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2014年秋季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王昌林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针对我校高一学生基础差的实际,坚持“夯实基础,狠抓双基,改进学法,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的指导思想。

二、教学目标:

高一是个关键时期,学生刚进入高中学习,功课多,任务重,学生基础差,学生不能很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且高一学习要为学考和高考做准备,所以我确立了如下几个目标:

1、落实双基。加强基础知识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巩固,定期组织知识过关。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做到快速阅读,能提取有效历史信息。

3、培养学生理解、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分析、判断、归纳,使学生能正确把握历史概念,加强材料题的分析训练,以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将学生

分成学习小组,课堂上可以分组讨论,探究学习任务,互相交流信息,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提高学习能力。

5、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等思想教育。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任务是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内容。本册教科书讲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共有八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 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共四个班(1

47、1

48、1

49、150班),272个学生,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没有。在教学中要想提高成绩,是相当难的,但我要迎难而上,少讲困难,多想方法。教学上要分层次进行,要求不宜过高,按照学业水平的要求进行教学。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其主动性,拔高要求,并要进行一定量的较难的作业布置。

五、主要措施: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灵活安排教学顺序,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

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4、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认真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搞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到教学中,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本学期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应对高考的挑战。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综合能力,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六、教研教改:

1、加强集体备课,与同组的老师共同商讨教学教法。

2、钻研历史教学大纲,探索新课改,坚持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摸索行之有效的创新教法。

3、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重在导,学生是学习的主要角色,平时加强摸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变为高效课堂。

七、进度安排:

本册教材根据专题分为8个单元,共27篇课文。外加1个活动课,共计28篇课文,38课时。 篇二: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学期担任高二年级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本年级为首批实行新课改的年级,使用人教社新教材,并将面临新的学业测试和新的高考。本期教学任务为完成选修

一、选修三的新课教学,必修1-3三本历史教材复习,迎接全省学业测评考试。

二、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

1、在上学期学习基础上,继续狠抓基础知识。

2、提高课堂效率,争取每一堂课使学生都有不同收获,全面调动学习兴趣。

3、扎实打好基础,授课落实主干知识,把重难点分析透彻,同时注重能力方面的培养,如阅读、分析、归纳等历史能力。

4、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独立思考的习惯、错题整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等。

三、主要教学措施

1、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更新教育思想, 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 努力提高教学效度。

2、狠抓学风建设, 管理好自己的课堂, 加强方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来进行高二历史教学; 真正做到常规教学落到实处。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 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 做到精心命题, 细心阅卷, 认真讲评。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作业,教师平时加强监督, 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通过练习、检测发现学生的不足,做好评讲,解决学生的存在问题。

5、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6、努力实现课堂精讲。在学生预先预习的基础上老师在课堂上只讲重点,讲难点,解释疑点,即学生理解不了的,学生归纳不了的,学生运用不了的,对过易、过难、过偏的不讲。把课堂的关注点由“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移到“这堂课学生提高了多少”上来,以高考为目标要讲出方法,讲出规律,讲出能力。

7、强化贯彻,重在坚持。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事情都一样,重在落实,贵在坚持。上课+不落实=0,布置作业+不检查=0。

8、高度关注新课改动态,了解各省的新课程教学经验,积极吸收教改成果,尤其要及时关注湖北省课改精神及进展情况,适当调整历史教学以顺应新课程改革。

9、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在如何学如何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如何提高身体水平和解题技巧上多下功夫,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历史必修1—3水平测试复习。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 止 日 期 教学内容 1 2月11日-2月15日 选修1第六单元 2 2月16日2月22日 选修1第七单元, 3 3月2日—3月8日 选修1第八单元1-3课,周考试卷讲评 4 3月9日-月15日 选修1第八单元第4课,第九单元1-2课 5 3月16日-3月22日 选修1第九单元3-4课,周考试卷讲评 6 3月23日-3月29日 选修3第一单元 7 3月30日- 4月5日 选修3第二单元 8 4月6日—4月12日 选修3第三单元1-4课 9 4月13日—月19日 选修3第三单元5-8课 10 4月20日—月26日 同步训练部分题目讨论,期中考试事宜 11 4月27日-5月3日 试卷讲评,第三章第四节 12 5月4日—5月10日 试卷讲评,水平测试复习 13 5月11日-5月17日水平测试复习 14 5月18日-5月24日水平测试复习 15 5月25日-5月31日水平测试复习 16 6月1日—6月7日水平测试复习 17 6月8日-6月14日考试 18 6月15日-6月21日选修3第四元1-4课 19 6月22日-6月28日选修3第五元1-4课 20 6月29日-7月5日期末考试,总结

高二历史备课组 2014年2月

2篇三:2014年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2014年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备课组教学计划

一、备课组教学总体目标:

本学期历史教学主要是完成必修一第

七、

八、九专题和必修二经济史的内容,而这学期我们对学生又进行了分科,即学习文科的同学将要面临历史的高考,所以对学生上学期不重视历史科的学习,应该作一些说明和鼓励,我们常说,科教兴国,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的兴衰!根据现在四川省的高考要求,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同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

二、历史备课组整体教学策略基本要求:

1、对备课组的基本要求:全组成员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使我们高一历史组更加优秀;互相交流进一步研讨教材及适合与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进度安排及周课时进度的安排:

第1周:;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2周: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3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4周:古代的经济政策;讲评练习

第5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曲折发展

第6周: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及讲评练习。 第7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第8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第9周:大众传媒的更新、专题总结

第10周:期中复习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周: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第13周:蒸汽的力量、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14周: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

第15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讲评练习

第16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17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讲评练习;

第18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第19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0周:期末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四、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历史学科采用人民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历史必修1最后3个专题和必修2经济专题史,主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且它在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所以必修2在三门必修课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及重要人物基础上,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经济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习的难度增大。重点专题是

1、

2、

3、

5、

7、

8。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再详尽一些。 (2)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编排的,而是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课和六个选修课。每个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专题。从形式上看,模块和专题是各自独立的。设计这种体例的初衷是避免高中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再一次重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但是,在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教学过程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采用的是文科综合的试卷,要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从教学过程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建学科体系。

2、学生分析:

学生经历了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都对通史的情况有所了解,专题经济史的学习,要求对通史知识要熟悉,所以部分学生会感到相当困难,容易造成记忆混乱。 只有多强化和理解。

3、师资状况:

、高一历史备课组共3人,都有一定高中教学经验,备课组对通史教学都相对熟悉。重点是做好教学理念的更新及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宏观指导。

五、单元、期中、期末安排见上面。

六、中心发言人及专题研究内容:

第1周:;教研

第2周: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3周: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4周: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曲折发展;

第5周: 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6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第7周: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第8周: 。大众传媒的更新、专题总结

第9周: 期中复习

第10周: 期中复习

第11周: 期中考试

第12周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第13周: 蒸汽的力量、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14周: 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

第15周: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6周: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17周: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第18周: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第19周;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0周:期末复习

第21周: 期末考试

七、试题命题及审题人:

1、 如果月考考历史,我和曽丽娟则一人一次,如,第一次月考我出题,曾则负责审题,下一次相反。

2、周末作业现在不准布置历史,所以历史作业是上课完成,主要依据《导与练》

八、历史选修课主讲人姓名及讲座名称

一、 历史未解之秘

(一)

二、 大国崛起的探索)

三、 百家讲坛

四、 历史未解之秘(二

五、 大国崛起的探索

(二)

六、 历史未解之秘

(三)

依次类推。篇四:高中高二历史(上下册)教学计划大全

高中高二历史(上下册)教学计划大全 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各项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第

一、总体目标

1、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因此我在教学进程中,将有目的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2、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二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我在教学中,将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我将采用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同时把教学计划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第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36人,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

三、主要教学措施

1、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努力提高教学效度。

2、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来进行高二历史教学;真正做到常规教学落到实处。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做到精心命题,细心阅卷,认真讲评。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教师平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5、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6、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四、教学内容

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国古代史》。 第

五、教学安排

1、完成《中国古代史》第一至第二章的教学。

2、下学期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三章至第四章教学任务。

3、第5-7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前四节教学任务。

4、第8-9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后四节教学任务,进行一次模拟测试。

5、第10周复习准备月考。(节假日放假,则据实际情况往后进行调整)

6、第11-13周进行《中国古代史》第六章前四节教学任务。

7、第14-15周进行《中国古代史》第六章后三节教学任务。

8、第14-15周完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的教学,

9、第16-18完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

二、三章的教学,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10、第19周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教学指导思想:新学期伊始,我校掀开了新的一页,我的人生也随之迈上了新的台阶。新学期校长报告会上,校长饱满激情的讲话深深震动了我。“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这一嘹亮的号角在我心间久久回荡。秉承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我对新学期的教学指导思想进行了思考与探索。要培养这样的跨世纪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高中

历史教育的实验田,对我们这一代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赢得主动,取得事业和人生的双重进步。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尽快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我校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基本情况分析:

一、教师自身状况分析:

(一)教学优势:在历史教坛执掌教鞭的十几年,不仅使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也锤炼了我精练、准确、具有感染力的课堂风格和认真负责的育人态度。同时,十年来我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智力水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使得我初步具备了因人施教的能力,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

(二)教学劣势:我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适应我校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方面有一个过程,需要不断提高和揣摩。 二是需要尽快熟悉学生的思维和心理习惯。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已基本适应,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且学习方法上有了改进,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鼓励学生在“史韵流香”的论坛上畅所欲言,发表属于自己的历史论辩,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教材简析:新历史课程标准教科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次重大变革,势必对我国中学教育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系列的高中教材突破了原来单纯以时间为顺序,以朝代更替为链条的编写模式,将大历史的发展和蜕变浓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几大脉络的演进过程中,历史不再是死板的记忆和背诵,生气与活力跃然纸上。要巩固他们的知识点,必须做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题,而做练习题不能以题海作为战术,而应做到“教师下海,学生上岸”精选精练,逐步提高。 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本学期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主抓基础知识,每一单元的复习都以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脑子里有清晰的线索。

(2)多研究一些习题,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习题,扎扎实实的做题

(3)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

2、措施:

1、 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

一、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变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会糅合 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1)每堂棵的具体安排1+2+1的模式。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3—5分钟检测本节棵学习情况。这样做到日日清。

(2)及时单元检测,把本单元所复习的主要内容以试卷形式考察一遍。考完要及时进行试卷讲评。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复习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2)每复习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高二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高二年级共有 个班级,其中, 个侧重选理科的班级, 个侧重选文科的班级。有五位历史老师任教,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三)和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一部分,按课标要求,须54个学时,3个学分,学校每周安排4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 高二年级首次进入新课改,面临 年高考方案的新调整,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理念上必须进一步更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改革面前不被淘汰,成为真正的弄潮儿,在未来的高考中立不败之地,这是摆在我们师生面前的重要问

题。

二、本学科教学要求:

历史必修

(三)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一书,着重介绍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因此,学习和掌握重大改革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 义。

三、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请参加过省级培训的张军老师为本备课级成员作一次新课程教学方法和理念的讲座,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篇五:高二上 历史教学计划 2015—2016年度高二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完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共24课。具体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二历史学科是文化专题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文化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大致来说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活动都是继承前人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第二,在世界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历史发展有别,思想文化也有差异。第三,不同文化相互碰撞,构成了多元化特征。

二、学生状况 今年任教高二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所以教学将在基础环节中展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处、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五、教学要求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本学期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经济制度、经济事件,正确理解经济制度演变的必然性和对近代、现代的影响,进而正确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四、教学措施 1.课标为本

认真研读和分析课程标准,了解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测试标准,深度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课前课时设计。 2. 创新授课

创新课堂,上好每一节课。运用课前课时设计,采用问题教学法、学案导学法、讨论法等。关注课中生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激活课堂,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归纳的能力。 3. 改进教法

用好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把“白板”引入历史课堂,充分利用其容量大、易于营造新的教学情境等特点,创设快乐和谐课堂,拓展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 4. 及时总结

认真做好学生意见、建议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调整工作,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把关注全面与关注学生个性有机结合,耐心辅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教学反思培训心得下一篇:精选简历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