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调查报告

2024-04-27

房价调查报告(共6篇)

篇1:房价调查报告

关于房价问题的调查报告

为了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了解,因此我们组织了这次研究调查。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小组研究了中国的房价问题,对中国的房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为自己将来的投资也提供了方向。

自从2005年以来,全国大城市的上涨都接近两番,而中小城市的涨价潮流才刚刚开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日益严厉,炒房资金已经逐渐撤离一线城市,更多的转向二三线城市。北京的房价调控政策已经明确地指出,要让房价稳中有降,大多数其他一线城市都要将房价的涨幅控制在10%以内,由此可见,今后的房市投资方向应该转向二三线城市,抑或是选择其他领域,投资一线城市相对收益或小。但毋庸置疑的是,尽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十分严厉,中国的房价下跌空间很小,相反,受供小于求的影响房价可能继续上涨。

经过查资料,我们找到了房价不能下跌的10大理由:

一、城市化进程拉动房价上扬

中国的城市水平只有百分之四十多此,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70%以上,中国离这个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意味着还有大量的农民要进城,这些进城的农民需要住房,住房需求空间非常庞大。中国正处于经济调整增长中,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必然伴随大量非城市人口涌入城市。要知道,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光进城的农民,就是住房消费中一个非常诱人的数字,除非城市化进程停滞,农民才不会进城

二、经济发展离不开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仍无法动摇

大城市在几年前,都是以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来对待的,当下大城市的经济发展走上正轨,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虽然不明显,但仍然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这就是为什么中央进行调控,地方政府却不配合的根源所在。对于二、三、四线城市来说,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产业薄弱,城市造血功能不足,只有依靠房地产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房地产的开发,是城市方向的引领者,房地产开发到哪里,城市就延伸到哪里。房地产的带动作用,是谁也不可低估的,几乎带动所有行业的发展,比如服装、化妆品等看起来与房地产无关,实际上服装和化妆品业的发展也有房地产的功劳,开发的大量服装和化妆品主题商城及专业市场,无不在推动其发展的车轮。离开了房地产,各行各业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三、房地产成了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房地产成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说房地产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单是房地产开发所需的土地供应,就是地方财政的支撑点,如果缺了土地收入,地方政府的腰包就会囊中羞涩,减少了财政收入,就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职权力量。所以,无论中央怎么调控,地方政府自有算盘,拨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不能公开支持房地产,便在暗中支持,这也是中央调控成为“空调”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国家规定拿到预售证前不允许采用排号、放筹、登记、预订等,除了一线城市基本做到外,象二、三、四线城市,基本没有实行,政府睁只眼闭只眼,实际在暗中支持房地产发展。

四、通胀预期加大,带动房价上扬

CPI在不断上升,农产品价格屡创新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食品价格指数将直接反射到房价上。看看油价这几年攀升有多快,像滚雪球似膨胀。物价指数的走高,必然带动房价上扬,连白菜萝卜的价格都在上涨,房价没有不涨的理由。不可能其他物价上涨,而独让房价下跌吧?要控制房价,就必须先稳定CPI,否则控制房价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五、地价猛涨,催高房价

大家只看到房价在飞涨,实际上地价比房价涨得更快,有报道说,十年前买下的地,至今未开发,光地价就翻了几百倍,比做开发还赚钱,又省事。地价是一年比一年高,象孙悟空翻筋斗似的。而地价占了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一小半,地价上涨,房价肯定上涨。政府采用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也只会加速提升地价,人为把地价炒高,除非国家改变土地出让、流转形式,否则这一方式只会把地价不断推向高点。前些年出现的土地楼面价高过房价就充分说明了问题,面粉比面包贵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一些央企介入房地产开发,因为央企有政府背景,不缺钱,导致地王频现,这一切都成了房价上涨的背后推手。

六、建材价格攀升,成了房价的幕后推手

除土地价格暴涨外,房地产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的上涨,成了房价上涨的一个隐形幕后推手,成本增加,房屋售价无疑是会跟着增加的,并且房价的增加比成本增加的系数高很多。

可能有人会说,建材成本的增加,在整个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不大,并且建材价格的上升,对房价的上海影响非常有限。诚然,建材成本的增加,在房价上涨中所形成的推动力是有限的,理由十分简单,因为到今天为止,房地产仍是暴利,是其他任何行业所无可匹敌的。并且房地产的规模效益明显,利润略高于其他行业一点点,都足以形成巨大的利润漩涡。全国某著名楼盘,在北京开发的项目,包括所有成本,每平方米大约为5000元,老板初始计划开盘9000元/平方米,过度到12000元/平方米。大家可能无法想象,事态的发展也远超出老板的期望值,后来该楼盘售价攀上3万元/平方米,现在到了5万元/平方米,试问这种暴利有谁能敌?尽管建材成本对房价的推动不大,但不等于没有推动,成本增加,开发商是不可能自己掏腰包的,肯定要转嫁到房价中去,此外,建材成本上升,至少也给了开发商一个涨价的合理借口。

七、“有房才有家”的传统守旧思想赶着房价上涨

受几千年来的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国人总认为“有房才有家”,没有房就形同漂泊,像无根浮萍。这一思想根深蒂固,一直在影响、左右着国人。受这一陈腐思想的影响,国人在成年后,都为房而奋斗,所以产生了大批的房奴。每个人成年工作几年后,就想着要买房,千方百计赚钱,省钱,目的就是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以想象,每个成年人都想买房,一些未婚女性也想买房,男人双方在结婚前都买了房,结婚后就拥有两套房了,当然这为数不多,按照这一现象,中国的房价没有不上涨的理由,因为刚性需求大。

八、腐败性需求拉高房价

所谓腐败性需求,就是那下政界官员、公务员因腐败而收入丰厚,在三四线城市,许多居民几乎都买不起房,附了那些做生意做得比较好的以及企业老板,三四线城市的白领收入有限,仅靠工资很难在短期内买得起房,据了解,在三四线城市,大部分都是公务员、文教卫系统在买房,这些人为什么买得起房?光靠工资收入,也同样买不起,但他们却成了买房的主力,从表面判断,只能说是腐败致富,一些人通过腐败积累了不少财富,这些人不但买一套,而且买两套三套甚至更多,这种腐败性需求,无疑带动了房价的上扬,他们为高房价做出了较为明显的贡献,要真正降房价,打击腐败性需求,可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九、有房百姓支持房价上涨

虽然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叫得最响的声音,是想买房置业的一部分百姓,整天在高喊房价太高,以至让媒体也跟着“发喊”,从而影响到了政府,所以

政府就出来进行行政干预。但是,另一个群体也是不容忽视的,尽管声音叫得不响亮,但所起的作用却不小,这个群体就是已经买了房的有房一族。这个有房群体并不希望房价下跌,反而盼着房价上涨,因为如果房价下跌,那他们的房子就贬值了,而房价上涨,他们的房子就升值。而有房一族显然比无房一族更具实力,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高于无房一族,并且有房一族还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操控权,至少民间的有钱一族以及公务员和在政府机关工作的非公务员群体,基本都有自己的住房,而这些人都是拥有一定“操控”能力的。他们会利用自己的“能力”来阻止房价下跌。

十、媒体支持房价上涨

本来降价促销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营销手段,可媒体就爱“闹事”,添油加醋地一炒作,没有问题也成了问题,不是新闻也给强行弄成了新闻。如果国家出台了关于房地产的一些政策,那媒体简直就像上战场一样全力以赴,调动大师人马、腾出大量篇幅,为房地产让路。媒体的嗅觉比狗还灵敏。别看媒体如此这般神经质似的疯狂是为了一时的快感需要,是为了第一时间抓新闻,出猛料。实际上,最不希望房价下降的是媒体,甚至媒体比开发商还担心房价下降,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房地产不行了,这些媒体的收入不仅仅是腰斩,几乎去了三分之二,那他们的日子会比房奴还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体最不想看到房价下跌,房地产不行了,开发商日子固然不好过,但开发商可以转移投资方向,选投其他行业,而媒体还是媒体,不可能关门转投其他行业。房价下降,媒体会比开发商更紧张。

由此可见,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中国房价几乎没有下跌空间,中国在通货膨胀和供小于求的影响,在未来10年来,中国的房价还会稳中有升。投资房地产,尤其是二三线城市,仍然是投资的不错选择。

报告人:xxx

2011年8月

篇2:房价调查报告

中文摘要: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八条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简称“新国八条”);1月28日,上海、重庆试点征收房产税;2月9日,央行加息0.25个百分点„„专业人士分析,央行加息意在抑制通货膨胀,但对于地产行业而言,加息影响不可小觑。2011年初,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给力让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在中央坚强的调控决心下,房价会不会回落,楼市会不会降温?成为许多准备买房者心中最大的疑问。

导论:调查研究的背景:目前全国房价普遍走高,很多人买不起房子,房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人的贪婪本性所致,开发商抬高房价,而政府又没有有效措施遏制这种趋势。

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今年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发后,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增加了金融风险。这既有流动性充裕、住房供求矛盾突出的原因,也与一些地方认识不到位、落实调控措施不力,投机性购房大量增加有关。必须采取更为严格、更为有力的措施,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

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是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在一定时期内采取临时性措施,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有关税收政策。二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增加居住用地供应总量,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供应。依法加快处置闲置房地产用地,对收回的闲置土地,优先安排用于普通住房建设。在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同时,探索“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等土地出让方式。各地要尽快编制和公布住房建设规划,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加快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审批,尽快形成有效供应。三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和税费优惠政策,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280万套的工作任务。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四是加强市场监管。严格依法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对存在捂盘惜售、土地闲置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限制新购置土地,暂停批准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清理已发放预售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对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性质恶劣的依法取消房地产市场经营资格,对违法违规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规范发展租赁市场。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第一、房地产市场不健全。地方政府和开放商,可以通过法律合法剥削老百姓,而不会受到任何的处罚或者只有轻微的处罚,要知道只要有300%的利润,资本家会冒着绞刑的处罚去做。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对土地和开发的垄断,定价权就他们自己手上,所以他们可以鱼肉百姓。

第二、资金无处可逃,只能投资房地产。资金无处可逃,因为rmb的升值,造就了出口制造业的困难,利润大幅降低,我国GDP的40%依赖出口,投资出口制造业资金无法转化为资本挣利润,那么只能投资房地产,于是造就楼市泡沫。

国家不马上压死房价是正确的,如果全部压死,大量的信贷资金就会无法回收,大量银行必然破产。各方对中国经济失去信心,造成更严重的经济危机。

我国的经济是一个畸形的经济,民营五百强的企业比不了2个央企,全国60%的工资,集中在银行、能源、电信和移动等大型垄断企业上。中小型企业贷款只占了所有贷款的20%不到。而中小企业却承担了90%的社会就业,使得大众消化严重不足,于是我国的消费能力只是GDP的30%左右,内需消耗制造业产品严重不足。举例,招行2010人均半年创造了30w以上的利润,软件科技人员1年只能创造10w左右的利润。这就是垄断造成的,社会分配严重不公。

第一步、应该是加大对垄断型企业的税收,比如中国四大个银行80%的利润回收中央,因为他们享受了垄断的优势,和法律对金融的保护,又如中石油开采的石油是大众的,是国家和全民的,所以利润必须大部分上交,而不是现在的最高30%,形成严重的分配不均。

第二步、这些税收,应该拿出来,补贴中小企业或者给中小企业减税,鼓励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出台办法,鼓励信贷资金服务中小企业。增加中小企业的利润,让大众挣更多的钱,削减暴富的垄断企业。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大众的消费,消化掉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否则40%的出口就无法消化。

一、中国房地产业状态描述

(一)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很大了。

2009年“4万亿”的投资有多少进入楼市,人们不得而知,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不断出现了老百姓不愿看到的“地王”。中国社科院2010年的《经济蓝皮书》认为,当前有85%的中国家庭买不起住房。多位业界专家表示,现在的楼市已经形成了泡沫。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分析说:“2009年中国房地产是典型的超预期增长。房价涨成这样,确实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全国房价高涨的原因其实很复杂,包括信贷政策、土地价格、通胀预期等。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2008年持币观望的那部分人进入到了2009年的楼市,而2010年的一部分需求也在2009年提前释放出来了,这导致了2009年楼市的异常火爆。”美联物业调查显示,在2009年三季度北京购房人群中,购房人主要用来投资保值或自住兼投资的比例达到了65%。

中国房地产价格被推向一个普通百姓不可企及的程度。在商业投资与多方趋利的推动下,形成“供给不足——投资保值——抬升房价——房地产暴利——再推高房价——泡沫形成——购买力下降——百姓怨声载道——宏观调控——房地产业受损、银行呆账形成——拖累经济”的通道,给整体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确定性风险。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调控。

2009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中国房地产价格高企,不利于其产业健康发展,必须对房地产业实行政策调控,促进其健康发展。2009年12月末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中央相关部门已开始行动,从二手房营业税征免政策从2年恢复至5年,到最新的土地出让金首付不得低于50%。专家表示,中央政府果断出手,说明这次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是很大的,未来还会有其他楼市新政出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副主任尹中立认为,土地出让金首付50%,一年内付

清全款,是硬性压缩企业在土地款支付上的空间,在当今土地价格高涨的形势下,全款支付之后却不开发,将显著增加资金的使用成本和机会成本,相应压缩囤地、炒地的空间。

中信证券一地产分析师分析:“进入2009年11月以来,地产股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微调状态,11月地产股涨幅为9.7%,行业涨幅仅位居第11位。而10月份的行业排名为第4名。从这个方面来看,其实机构和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后市并不看好。”

(三)房地产与城市化、经济发展捆在一起。

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30日发表《中国城市化与产能过剩》一文,认为:2010年将是一个更加艰难的经济年份,为摆脱全球经济紧缩,北京催生出房地产泡沫,其苦果将在新的一年里尝到。为吸收和调整这一过剩状况,中国试图通过加速业已规模宏大的城市化进程并通过减少移民和城市登记限制来刺激需求。领导层也将赌注押在城市化加速与消费之间的联系上。

2008年,中国有43%居民被视为城市人口。而在拉美、欧元区和美国,该比例分别为79%、73%和82%。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扩张远没有完成,其发展还有一相当长的时期。

中国政府,在经济增长、产业工人就业与满足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之间,必须作出痛苦的决择。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在提振信心的目的实现后,应当致力于“和谐的复苏”。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则认为:“2009年前的房地产优惠政策的结束,应该不会搞‘一刀切’或者‘急刹车’。政府不会让已经有所起色的楼市重新陷入低迷之中,因此,优惠政策将会‘有收有放’”。

结语:房产调控措施需再严厉。诚然,加大房产调控力度,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体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部分行业或然出现产能过剩,但就京城房地产市场而言,房产调控力度如不加强,房价涨幅持续高企,多数百姓将会买不起甚至住不起房,给社会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另外,从经济学层面分析,如果放松房产调控政策,其一,房价将会在市场交易持续低迷的态势之下陡然上扬,从而引发买家的疯狂跟进,将导致后市房价更强势的反弹;其二,多数投机者面临当前房产市场交易频频下挫的格局,投资信心受很大影响,撤出迹象明显,一旦政策放松,不利于整体宏观市场的调控。

篇3:房价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并且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在解决我国居民住房问题, 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房地产市场的过快发展, 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尤其是房地产价格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房地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础和载体, 房地产业则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近年来, 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外房地产业的发展, 离不开金融业的融资支持, 而其又是金融业借贷资本的最大出路。回首2010年以及2011年的第一季度, 楼市给了人们太多的惊讶, 调控力度持续加码、部委相继出台政策限制房贷、大搞廉租房建设……这些史无前例的调控风暴轮番上演, 楼市却如寒风中的腊梅, 开得依旧鲜艳。

由于房地产的自身特性 (如不可移动、价值量大等) , 使其容易受到未来制度、政策变化的影响。影响房地产价格的行政因素, 是指那些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制度、政策、法律法规、行政行为等方面的因素, 主要有房地产制度、房地产价格政策、行政隶属变更、特殊政策、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税收政策、交通管制等。

在2010年国家出台的重要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有:

3月18日, 按照国资委要求, 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要加快调整重组, 在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

4月14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 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 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 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购买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 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

4月17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提出了“新国十条”。

5月26日, 住建部: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

6月8日, 住建部: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等。

9月29日, 住建部:“国五条”。

10月20日, 住建部: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通知。

11月1日, 取消房贷7折利率优惠的消息, 首套住房执行的房贷最低标准抬高。

11月16日, 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0.5%。

11月29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2月10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2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8.5%。

12月24日, 住建部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 上年结转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上调0.34个百分点, 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房试点城市贷款利率上浮10%。

12月25日, 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在2011年第一季度国家又出台了一些重要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1月10日, 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1月14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1月26日, 新国八条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 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 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至3.0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至6.06%。

2月9日起, 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2月18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2月24日起,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3月18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从2011年3月25日起,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4月5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为了深刻认识国家房价政策对房价以及成交量的影响, 笔者将以新房和二手房这两条线展开, 对2010年以及2011年第一季度的房价走势、成交量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政府调控政策实施对新房市场的影响

回顾2010年南京房市有涨有跌, 但是总体成交量相对于2009年跌了将近百分之五十, 说明国家调控还是起到了作用的, 从南京楼市分月成交情况来看, 2010年的楼市有两个高峰期, 即4月与10月, 但是4月的国十条刚出台楼市立刻被降温, 经历了长达三个月的的低迷, 开发商坚持不开盘, 处于观望阶段, 据南京网上房地产统计, 2010年1月份全市商品住宅共成交4063套, 2月份成交1899套, 3月份成交3997套, 4月份成交5991套, 5月份全市商品住宅仅成交1796套, 这也是此前商品住宅成交量连续3个月上升后, 首次出现大跌。6月份, 南京楼市持续低迷, 全市商品房成交量为1964套, 7月份南京楼市的成交量再陷低谷。7月份全市商品住宅的成交1464套和6月份1964套的成交量相比, 7月南京楼市成交量再跌3成多。从通宇林景雅园的销售状况来看2010年1月, 通宇林景雅园的1期只剩1楼、11楼各一套房源, 1楼为133平米, 7800元/平米;11楼的为97平米, 11000元/平米, 直到国十条出台, 1期房源已经基本销售完了, 然而通宇林景雅园对外宣称二期房源预计5、6月推出;而江北的另一个楼盘钱塘望景花园, 2010年一季度均没有可售房源, 直至5月1日, 才开盘推出13、14、15栋, 此时正逢“国十条”发布不久, 而其定价却由之前的8000元/平米上涨到了8500元/平米;由这两个楼盘可以看出, 开发商对于刚刚出台的政策仍然处于观望状态, 甚至对新房的市场持乐观态度, 国家调控只能是起到了降温作用, 然而治标不治本, 谁也无法预料到下一轮的高房价将在什么时候到来。但是在8月份的时候楼市再一次出现了反弹, 以至于2010年之后的几个月份成交量一直居高不下。统计显示, 8月份南京楼市的新房成交量3423套。这一数据不仅较7月1464套的成交量上涨了126%, 相比5月和6月的成交也上升了85%和75%。就南京来看, 在推动成交上涨的板块中, 江北打破此前一度大跌的惨淡业绩, 与河西及江宁并列8月成交量三强, 城南板块在金地自在城热卖的支撑下也表现不错。与此同时, 通宇林景雅园向外宣告在10月份推出二期房源, 钱塘望景花园也宣布继5月1日推出13、14、15号楼之后将在10月中旬推出8、10、12号楼。由此可知, 连续几个月坚持不开盘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运转有很大的影响, 8月之后的南京房市新一轮的房价大战无可避免, 而楼市的均价也将再一次跃到高峰。

但是尽管如此, 九月的成交套数比较八月上涨了五成还要多, 对此,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分析, “在经历了半年调控和观望后, 由于并未见到预期中的房价大幅下跌现象, 楼市累积的刚性需求已经急着要出手, 加上部分刚需楼盘价格定位不高富有吸引力, 同时一些改善型购房者也开始伺机出手, 南京不是特例, 部分热点城市楼盘的成交量开始上升。”就拿通宇林景雅园来说9月18日推出了二期房源, 9月20日只剩下了少量房源在售, 从通宇林景雅园房价走势图来看9月18日的房价陡然升高, 正是供不应求的反应, 国家的政策调控已然失效, 市场调控失效, 只能从货币政策入手, 对比上文政策分析从2010年10月国家政策调控方向开始变换。但是由于货币政策的滞后性, 随后的几个月南京房市温度依旧很高。

11月份南京商品住房成交了5723套, 江北销售情况依然火爆, 浦口成交了2001套, 由于10月以及11月份良好的业绩, 通宇林景雅园将于12月份推出66套新房源, 可见由于利率调控的滞后, 南京房市并没有受到调控的影响。房地产商急于将手中房源抛出, 回笼资金, 等到利率调控的作用到了的时候不至于在资金上捉襟见肘。以至于笔者在2011年调查新房时房源早就被抢购一空。由此可见现阶段房产商手中的资金并不紧张, 资金紧张的是真正需要购房的购房者。

由上图可知, 2010年12月和11月成交量基本持平, 而2011年1月则出现较大上涨, 成交7188套, 可见房市依然火爆, 国家之前出台的政策并未起到实质性效果:房价未降, 而成交量在一段时间的冷淡之后出现反弹。

然而, 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 2011年2月份的成交量出现了明显下滑, 为2172套, 分析其原因, 应为1月26号的新国八条发挥了作用。新国八条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 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 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这对于房市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可见国家调控楼市的决心不小。而由下图的房价走势图来看, 通宇林景雅园的价格略有下降。

三、政府调控政策实施对二手房市场的影响

二手房市场是房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政策对房市的影响, 二手房市场绝不可少。笔者通过对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的三个小区二手房价格的调查, 从中有了不少收获。

由图可以看出, 2010年5月份是一个高点, 达到了9284元/m2, 比4月份 (9018元/m2) 上涨2.95%;而6月和7月则下降趋势明显, 分别为8796元/m2和8216元/m2, 同比下降5.26%和6.59%。而同样位于浦口区珠江镇的群盛北江豪庭, 4月份为8752元/m2, 而5月份出现了下降现象, 为8542元/m2, 6月份为8338元/m2, 7月份为8048元/m2, 分别同比下降2.40%, 2.39%和3.48%。

在2010年4月份, 国家出台的房价政策、措施可谓非常密集, 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十条”。很明显, “国十条”给了大众一种房价下降的预期, 对二手房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二手房房价下降较多。

由上图看出, 作为样本的三个小区二手房价格在2010年5月到11月之间趋势一致, 均在5月份开始下降, 之后一直处于低位, 并未出现上涨。原因是“国十条”之后, 二手房房主预期市场不会很客观, 因此没有提高挂牌价。

从2010年12月份开始, 二手房的挂牌价有所回升, 这与新房市场的趋势一致, 是之前连续4个月的房市成交量大涨的连锁反应。而在2010年12月到2011年1月中, 可以说是政策最紧的时候, 央行分别于12月10日加息0.5%和25日加息0.25%, 12月19日, 国土部也发放《落实房地产监管和调控政策措施》的通知, 12月24日, 住建部住建部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2011年1月20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然而却挡不住之前房市压抑的释放, 三个小区楼市的交易量和房价都出现迅猛上升之势。

然而在接下来的2、3月, 房价却来了一个180度地大转弯, 直线下降。例如文德西路小区从最高价位的12000元每平方跌至不足8000元。在期间, 央行先后于于2月9日和2月24日分别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和0.5%, 更重要的随着地方控制房价的细则陆续推出, 显示国家坚决打压房价恶性增长的决心, 还有二手房有着比新房对政策更强的敏感性, 致使出现房价的下降。

四、政府调控政策实施效果不显著的原因分析

2010年以来楼市激战愈演愈烈, 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博弈也轰轰烈烈地展开。基于房价过快增长对民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政府开始酝酿并实施一系列的调控政策。然而正如我们上面分析的那样, 房价依然稳若泰山, 几乎没有降价的趋势。笔者认为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即使政策密集出台, 开发商依然底气很足, 多持观望态度, 只要资金周转得过来, 有谁愿意少赚钱呢?

2.中国人对家的有着很深的情节, 每个人都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 因此, 商品房市场面对的还是供不应求的局面。既然供不应求, 降价的可能性就很小。

3.中央的政策到地方执行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将房地产视为GDP的助推器, 因此不愿真正打压楼市, 导致其对于调控房地产并不积极, 甚至进行拖延和抵制。

五、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几点建议

经过对2010年及2011年第一季度的新房和二手房情况的分析, 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 国家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有一定成效, 但房价并未出现显著性下降。在多次政策调控和加息的情况下, 房价最终究竟能不能得到抑制而下降还是未知数。但可以确定的是, 中央的政策指向仍然趋向于加大调控力度打击房地产市场, 可以预见, 接下来中央仍然会盯紧房市。

尽管房价没有出现明显下降, 但由于成交量一度跌倒谷底, 房价的上涨趋势还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 这是一系列政策调控的积极成果。笔者预计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还是以严厉调控为主, 房产税、加息、首付比例等多管齐下。

在此, 笔者想对国家的调控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1.完善制造业和其他产业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房价大涨并不是单纯供不应求造成的, 制造业的大量资金由于政策和体制不完善而大量涌入楼市, 大量的炒房现象将房价一路疯炒上去。因此, 要给楼市降温, 必须要从源头开始, 使这部分从制造业流出的资金撤出楼市。国家应该完善制造业和其他产业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为资金找到合适的去处, 避免其大量投资于楼市。

2.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收缩流动性, 避免大量信贷持续推高房价。

这些年导致房价飙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与信贷的超常增长说白了就是货币的超发。另一方面由于出口总额增长, 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 全球的热钱开始源源不断的流向中国, 主要方向就是房地产市场, 因而货币供应量迅速增长, 房价涨幅与货币涨幅基本保持同步。所以想要管住房价必须要先管住货币, 买房支出占其支出总额的比例较大, 对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来说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 应该将房价与CPI并列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 收缩流动性, 避免大量信贷持续推高房价, 由此可见银行准备金的上调恐怕没有所谓的上限。

3.改革现行的地方财税体制, 使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土地财政是刺激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作为土地的唯一出让方, 地方政府抬高土地的价格并不困难, 然而土地价格的上涨导致了房价的飙升。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 地方政府必须要为房价调控承担责任。然而地方政府缺乏财政支配权, 买土地成为重要的财政收入, 所以即使中央调控政策力度再大, 地方不配合, 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收不到效果。所以只有让地方摆脱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才能积极贯彻中央的指示, 才能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

4.完善住房制度, 建好经济适用房。

与控制房价息息相关的问题就是兴建保障性住房, 对于房价出现严重泡沫的城市, 高房价让许多急需住房的购房者望而却步, 这个时候兴建大量的经济适用房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住房的刚性需求, 另一方面有利于平息高房价。但是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兴建大量的经济适用房, 准确来说经济适用房并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如果在全国大量出现必然会导致房价的下跌,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暴露, 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多, 最终有可能导致经济秩序紊乱, 所以要建好经济适用房, 怎么建很重要。

[注]部分图表来源于新浪地产网, 365地产家居网

摘要:近几年来, 房价水涨船高, 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民生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高房价无疑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使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遭受着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 国家不断出台调控政策, 希望给楼市降温。本文意在阐释笔者对于2010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房价变动的研究, 以及对房价调控政策的效果、房价变动情况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作出分析。

篇4:调查显示:捂盘助推房价疯涨

调查时间:2007年7月19日-7月25日

调查方法:网站调查

样本量:截至7月25日10时25852人次

执行机构:《楼市》市场研究部、搜狐焦点房产网

高房价到承受极限

回顾今年上半年的京城楼市,给普通民众一个共同的感觉:对于高房价的忍耐,已经逼近极限。房价在快速上涨的同时,住房需求逐渐沦为少数富人的炒作工具,并日益背离能够支撑其健康发展的基础。“中国式房奴”的出现,说明高房价已严重偏离了民众实际购买力。

同时,开发商及其御用学者仍在鼓吹住宅的投资论,以此维持房价的上涨轨道,诱导更多的投机者入市。尤其是北京经历连续两年土地供应计划“流产”所造成的缺口,加之一些政策如严控土地闸门、清算土地增值税等,一定程度上加大开发成本,导致今年商品住宅有效供应严重不足。在公众预期房价继续上涨的形势下,房价自然一路狂飙。

此外,在房价持续高涨的情形下,针对近期购房计划调查发现,58%的购房人群认为房价过高,已无力购房,仅17%的人群明确近期购房意向,且多数因为不愿为持续高涨的房价买单而被“逼迫”购房。

地方政府执行受考验

一直被看作调控“执行年”的2007年已过半,房地产调控却正遭遇新一轮房价集体暴涨所带来的严峻考验,“踩着油门刹车!”被问及对近两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深刻反思。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1%,创两年来新高。其中,深圳房价指数同比为115.9,居首位,北京以109.5位居第三。

针对政府因素导致房价高涨原因调查发现,33%的人群认为是地方政府的执行问题。实际上,2005年新旧国八条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就存在着两股力量的博弈:一方面是中央政府以稳定房价涨幅为基调的调控政策措施越来越细、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则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拆招卸力”,利益的博弈使中央的调控政策在具体贯彻实施中大打折扣。如日前公布的开发商在拿地获取开发资格时,必须要配建一定比例的“两限房”和廉租房政策,从短期来看,对加大中低价位住房有利,但从整体和长远看,硬性压缩成本而又缺乏有效的监理监督机制,是否会出现大批的劣质工程?是否会进一步推动房价上涨?诸如此类疑问受到业界普遍关注。

捂盘助推房价疯涨

受国内经济向好及奥运会前良好的市场预期影响,开发商“挤牙膏式”地销售策略将开盘演化成购房者摇号的闹剧,而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正是捂盘惜售的结果。部分开发商通过“暂不领取销售许可证”、“抬价延缓销售速度”等“惜售”手段,造成市场供应恐慌,豪赌房价高涨,将“捂盘”进行到底。

刚性需求已经决定北京房价高企的情况下,“捂盘惜售”正逐步开始扮演“助涨房价”的角色。

恐慌性购买刺激房价上涨

近半年,北京房价的持续高烧已经令人忧虑。追涨、抢购行为进一步使北京住房市场朝卖方市场倾斜。由于市场供给受宏观调控影响却在下降,供需缺口大增,加上开发商推波助澜,必然使购房者产生一种房源非常紧缺、好房难求、房价继续上涨,看好就赶紧买,早买越便宜的心理。在土地政策和信贷政策收紧土地放量和贷款量的调控方向下,一味控制供给,其结果自然是加剧供不应求。由此,按照市场供求规律,房价不降反升。

持有环节物业税应尽早落地

目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所采取的税收政策,包括清算土地增值税、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二手房个人所得税等,都是在交易环节进行税收调节。在房地产市场供应不平衡、卖方占主导的情况下,开发商很可能把交易税向房价转移。

因此,不少专家建议,应尽早开征物业税,并取消其他一切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费。在房屋的持有环节征收物业税,一方面能减少消费者购房时一次性支付税款的压力,一方面还有利于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

房价预期仍将上涨

调查发现,59%的人群认为房价仍将快速上涨,仅6%的人群认为房价将会下跌。从房地产调控来讲,房价是最受关注的调控指标,但不能单纯从房价判断整个调控,调控其他目标,如住宅供应结构、中小套户型是否增加、市场秩序是否规范,等等。从未来的发展来看,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及延滞时间过去之后,供应良逐渐释放,会对房价的上涨起到抑制的作用。

篇5:关于成都房价调查报告

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房价进入了一轮井喷式的高增长,随着2008年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房价上涨幅度得到了遏制,但是在步入2009年之后房价进去了新一轮的增长期,09年商品房成交量,交易额,房价涨幅都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到2010年,虽历经调控重重拦截,依然保持明显上涨,人人谈“房”色变。在此背景下,成都市房价虽然房价涨幅相比2009年有了明显的下调,但是因为基数过大的原因,实际上涨的绝对值依然惊人。就此,本人对成都市房价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通过对成都市房价上涨的调查,了解成都房价现状,对2001年房价涨幅有一定预见性;同时分析上涨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二、调查对象

成都市各大售楼点及售楼经理、购房者、其他居民

三、调查方式

随机问卷调查,以及询问,观察

四、调查时间:2010年8月—2010年9月

五、调查内容

通过对成都市内的十几家售楼点和房产公司的走访、询问、调查,特别是和一些房产大商、专家的接触,对房产有一定认识,对成都市08—10年的房价有一定了解,对房价大幅上涨的原因有所挖掘。对购房者和一些居民的问卷调查(附件1),反应出在房价上涨的背景下,普通老百姓对房价下降的迫切要求。并且通过此次调查,提出对成都市房改几点建议。

六、调查结果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特别是问卷调查中90%认为成都房价偏高,在对各售楼点的调查中发现自房改政策出台后,成都市房价最高上涨8%,最低的1.002%,一环路最高房价达15800元/平方米,三环路附近最低房价5400元/平方米。80%购房者认为房价将继续上涨,但上涨弧度会下降。95%的购房者将买按揭房,认为按揭虽多,但是能解决现在问题,比如婚姻。

通过调查,认为中国房价上涨有以下原因:

首先物价上涨,特别是建筑开发成本上涨。成都市房价这些年持续上涨,从不回头,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1998年以来连续八次降息,使名义利率达到了历史上最低位。就房地产业而言,过度的低利率助长了开发商的盲目投资,引发了钢铁、水泥等行业的盲目发展,使得建材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建筑用钢材价格居高不下,其它建材如水泥和玻璃,价格也处于总体上涨的态势,使国民经济越来越失调。建材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建筑所需的土地成本、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等也随市场行情不断提高,它们的提高也会影响到住房的价格。

其次是总体需求呈旺盛,需求量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和需求也日益提高,在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住房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总体需求强劲造成供求关系紧张,而影响住房总体需求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正常住房需求、超前住房需求、被动住房需求和投机型住房需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房地产总体需求水平的提高,共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而房价快速上涨的最主要原因的是由后面三种需求的增加共同推动的。成都市也是这种情况,随着对住房需求的上涨,房价上涨成必然。

再次成都市住房供应结构的不合理。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表明,商品住房投资、供应结构还不够合理,经济适用房的比重不断下降,住房空置不断增加,成为近几年来房价上涨持续加剧的原因之一。随着商品住房供应量的增加,由于不少地方政府执行住房供应保障政策不力,部分开发商热衷于大户型、高档房的建设,使得经济适用房的竣工面积所占比重下降。成都市在10年实际建成的公租房、廉租房仅几十万平方米,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与之相对的大户型的不断上涨。

同时土地资源地方政府的严格控制且价格上升。对地价和房价的关系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个观点认为地价是由市场决定的,另一个观点认为地价上涨推动了房价上涨。我认为两者是相互交替影响的,房价带动了地价、地价推动了房价。近年来,城市土地供应紧缩,住宅产品供给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导致供求关系紧张,致使地价快速走高。地价不断创出新高是缘于土地偏紧,而且这种土地偏紧仍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持续。成都市适应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很少、有限,而快速增长的住房需求又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开发土地的供需矛盾,从而导致新一轮房价的快速上涨。

最后人口的高速增长。人口的阶段性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阶段性积累,使住房需求集中释放,导致房价持续上涨。成都市是人口很密集的城市之一,人口多,住房需求的基数都很大,需求的扩大造成房价上涨。

随着房价的不断升高,进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房地产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如何能够有效的抑制房价的持续上涨,对由房价上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得以解决。通过以上的原因分析,以下通过分析、思考和查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住房需求的管理。为区别对待各类住房需求,对不同的对象要通过不同的手段进行管理,即对住房需求进行差异化的管理:做到不同收入的人选择不同新旧,不同价格的住房,避免盲目跟风购买新房、好房,从而也有效的遏制了住房的价格上涨。当前所要做的是进一步完善这种住房供应体系,基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多房少的基本国情下,房价上涨是长期趋势,适度增加住房供给,鼓励正常需求;限制集团购房,抑制超前需求;运用多种手段,打击投机需求。要建立和健全租赁市场的规章制度,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规范租赁市场的健康,正常和有序发展。成都市政府要宣传合理消费观念,不要人云亦云,追风的去买房,倡导建设小户型住房、购买二手房、租赁住房等方式,让住房市场回归正常的供需状态。

同时,建立和健全房地产信息发布制度。成都市政府要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关住房供求、住房价格的信息,为市场主体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建立网上信息查询制度,及时更新有关内容,保证信息的现时性。完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开发分地区、分品种、分项目的住房信息,并定期向社会发布,使市场主体及时了解有关信息,掌握市场走势。要及时建立多层次的房地产市场预警系统,建立综合的预警指标体系,重点监控土地、投资、价格、空置率、供求状况等指标,为房地产市场各主体决策提供服务。建议成都媒体尽量客观地

预测房价的走势,准确引导市民转变住房消费的观念,鼓励他们勇敢地做商品房的消费者。

再次,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管理。加强的对地方政府使用土地的监督和管理,成都市政府要合理、正确转让土地,加强和完善房地产税的管理,公开办事程序,公布税费标准,允许产权、规则、市政、交易等资料、信息公开查询等,这些方式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开发商对开发项目的可控性,减少交易费用,降低开发成本,从而为降低房价提供有力的保证。

篇6:关于房价问题的城乡调查报告

摘要:这个暑假的八月中旬,我为了集城乡调查报告的资料,走访了我所在的浙江省桐乡市的一些地方,包括市区和周边的乡村,发放了问卷调查,也做了口头上的一些提问调查,并进行了一定的资料整理和分析。我所选择的主题是眼下大众都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城乡房价问题。本文经过比较城乡房价的绝对值和变化,从房价的现实看房价的未来趋势。

关键字:城市;乡村;对比;房价

一、调查背景

现如今,中国的房价问题已经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大问题。人嘛,少不了‘衣食住行’。我们都是普通人,少有做到像李白那样“以天为盖地为庐”的豪情。我们需要一个真真切切的容身之所,但是现在过热的房价让很多人变成了“房奴”,甚至无家可归。是什么引起了房市过热,是什么引起了城乡房价差距,城乡房价的现状是怎样的„„关心这些,之于关心民生有很大的帮助。我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来分析当前的一些人的问题。

二、调查过程

8月13日,我来到桐乡市区最热闹的鱼行街和东兴街进行城乡调查。我打印了一百份问卷,叫上朋友们帮忙,在街边找路人做问卷调查。许多人都只是匆匆走过,只有少部分人会停下来做我们的问卷。我们尽量平衡男女比例和老幼比例,并向不愿意做问卷调查的人在口头上问一些问题。半天忙下来,问卷只做好了37份。我们发现这里闹市区的农民工很少,而农民工兄弟也是我们调查的一个重点,于是,我们转到了环北路的一些建筑工地。那个时候是下午5点多,我们虽然有点害怕但还是壮着胆子进去了。我们运气不错,正好碰上他们在工地上吃饭(其实也是我们算好了时间去的)。我们进去时,他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甚至有个人要来赶我们了。我们解释了一大通,才让我们进去发问卷,有个别人还不认识字,是我们代写的。好不容易完成了任务,我们都松了一口气。这天问卷一共完成45份。第二天,我跟朋友带上剩下的55份问卷,来到了桐乡市 1的上市乡继续我们的调查之旅。我们选择了火炬村,鸽子邦和张桥头这三个离我们比较近的地方发放调查问卷。农村的景象跟城镇比起来真是大大的不同,我们这帮人都几乎没怎么来过农村,即紧张又兴奋。开始时走过的都是农田,没什么人,然后走到了算是村子中心的地方吧,人渐渐多了起来。我们问了一下,这边的大多数都是农民,现在不是农忙的季节,这里的居民很多都在搞一些副业。我们趁机拿出了几张问卷给他们做,他们推辞不过就填了。之后,我们发现这边的民房一幢一幢都很整齐统一的坐落着。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房屋都是政府统一建造的。好几户楼下大门都敞开着,我们厚着脸皮去敲门做问卷,他们大多数都没有抵触的。调查进行的还比较顺利,又完成了32份问卷。总共77份调查问卷,虽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数目,但也不少了。我开始着手资料的整理,分析。

三、调查结果

据问卷显示,城镇居民的年均收入为3.5万元,农村居民的年均收入为1.4万元,而农民工的年均收入为1.2万元(但农民工的工资有被拖欠的现象存在)。城乡收入比例为2.64:1。在城镇里83%的居民拥有是人住房,也就是住在自己买的房子里,14%住在租用的房子里,其余3%的人借住在朋友或者亲戚家里。而在农村,94%的人住在自己买下的房子里,只有6%的农村居民会租房子住。在城市,98%的居民认为目前的房价过高,66%的人认为现在的房价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外,需要向银行贷款才能凑够房款。在农村,91%的人认为房价过高,47%的人认为自己承受不起房款,需要银行垫付。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6.1平方米,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37.6平方米。近年内,城镇居民有买房意向的占17%,而农村住户中仅9%有买房的打算。年轻人愿意自己负担房款的,男性居多,但城市中的男女差距小于农村。而买房的原因有35%是结婚之用,17%是投资房市,33%是出于对现有住房的不满,15%是其他。此外,90%的城市居民和82%的农村居民认为房价还会持续上涨.如果可以选择(不考虑钱的问题),87%的人更愿意住在城镇。45.7%的人表示他们的奋斗目标是买房买车,34.6%是为自己的理想,51.2%是为了成为有钱人。而据我在桐乡市政府网上所查得的资料显示。现在城镇房价约4500元每平米,而农村为1300每平米.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现在的城乡房价之差大于城乡居民收入之差。自然的,城镇居民所拥有的人均住房面积也小。

四、总结与启示

城乡房价为何会有如此的差距呢?究其原因,1.城市住房的需求量大于农

村。国家(包括政府和社会各界)投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进行,导致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导致大中城市的大量住房需求。此外,由于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居民的生活条件自然也就比较好,生活物资材料相比农村较集中,人们都愿意在大城市居住与发展。虽说中国的农村人口差不多占了中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但是城市的人口密度却远远大于农村。住房建设人均占地,大中城市比小城镇少,小城镇比乡村少,农村是城市的2至3倍。如此一来,城市的房屋想不值钱也难。2.城市的住房质量高于农村。在城市的中高档商品房如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的时候,农村的住房质量却仍普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这一点从发生不久的四川大地震也可以看出来,为什么离震中那么近的成都伤亡这么小,而周围的一些小山村房屋大片大片的倒塌,受灾如此严重。农村的房屋很都是农民自己建造的,房屋的质量很难保证。当然了,现在国家已经在采取措施,帮农民建造统一规划的房屋,但力量也毕竟是有限的,目前也只能在发达一些的地区实施。除了房子本身的质量,城市还具有比农村更优越的住房配套设施,水、电、气自然不在话下,有的住宅还带有健身中心、公园绿地等。一分价钱一分货,城乡的房价立刻就被区分开来了。3.开发商的利润。城市里的住房建设都是由国家交给开发商承办的,而农村的房屋大多是由自己建设。城市居民的买房子的钱,谁知道有多少被开发商渔利去了呢。这样城市的房价就更高了。有人说,城乡平均收入本就有差异,可以以此平衡房价。但实际上,这个差值是不能抵消的。城里人虽说收入较高,但是城市的消费水平也高。换句话说,在城里,钱不经用。付清了这个费那个费,剩下来能用于买房的钱并不多。再者,房价的比差是远远大于收入的。于是,城里人的住房面积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了一个个的贫民窟。

中国有个现象,就是大家都更愿意买房子而不是租房子住。在城镇是这样,在农村依然是。于是很多人的奋斗目的变成了买车买房,而失去了自己原来的理想和信念。人地矛盾的不和谐因素越来越严重。而现在观望住房的人群又出现了两极分化。一些人认为房价还会持续上涨,愿意在近年内买房;另一些人认为房价将会下跌,暂时没有买房的打算。

那么,未来城乡房价的趋势究竟是怎样的呢?关于农村,我觉得房价还是会稳定上涨。而关于城市,我查了一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观点谈一谈。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货币从紧的政策,房价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和调整,但是2008年中国的经济仍将是处在高速增长期,房地产经济仍是中国经济的主流之一,开发量仍将很大,需求量仍将旺盛。而且除了国内需求外,在中国承办奥运会的大背景下,还将会带动许多潜在的国际需求,并且城市化的进程仍将加快,因此房地产仍将出现一定的增长,房价从总体上来看,小幅上涨仍是趋势。而长期的趋势肯定是价格走向“平稳”。而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对策可以是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并用,对开发商的行为应以经济调控

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对以本地方利益为中心的地方本位主义或小团体主义,应强化行政手段;对于国民的投资热潮,应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如提高房贷利率(已做到)、加大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等,在这些方面,吸引国民的闲散资金,来保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而对于境外游资来华的投资热潮,则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引导,进行以法律为主的宏观调控。如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测,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等。

以上是我对城乡房价问题的一些浅见。在进行城乡调查的过程中,我自己也获取了很多知识,增长了见识。有许多以前不曾关注的问题,现在接触了,觉得很有意思。我想城乡调查不只是对我们的的锻炼,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兴趣,了解社会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喻尘:“房价十年大跃进”,《南方都市报》,2007年08月31日第2版。[2]张永岳:《2007中国房地产报告》,2008年04月02日。

[3]孙立平:“失衡的社会的畸形的房市”,《经济观察报》,2007年06月04日第4版。

[4]秦晖:“关于穷人住房问题的思考”,《经济参考报》,2007年06月06日第4版。

上一篇: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下一篇: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