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

2024-05-02

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共7篇)

篇1: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

有一些朋友很擅长画材质,认为写实就是表达真实的质感。这没有什么错的,其实一度我也热衷于表达诸如老人皮肤之类的对象,认为画起来很爽--可事实上呢?事实上却一点也不爽,很枯燥也很无趣不是么?远不是你最初所要的那感觉。我想这多半是被照相写实或超写实主义所误导,也有着游戏或插图行业自身的需要,只是这需要很可怕,到最后你会因无法找到乐趣而痛恨绘画。我就是这样离开游戏行业的,它让我一度失去对绘画的所有兴趣。其实这完全是因为我的短视,不曾在众多的杰作中发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渐渐的开始明白原来真正的写实并不是表达材质,不是单纯的素描关系或是色彩,而是表现空间的深度,真实的深度。色彩或影调只有在这个目的之下才变的有活力和有意义--这几乎是大师CRAIG MULLINS想要告诉我们的所有东西,而不在于他的笔刷怎么弄的,这些根本无关紧要。总的说来,素描关系是最本质和最关键的,素描关系是故事的情节,色彩只是配乐,在空间的深度表达上,基本的规律是减弱对比就靠后,加强对比就靠前,不在于边缘的模糊,不在于你用的颜色本身深浅,只在于它和周围颜色的关系。这就是全部的精要。有一些误区是滥用空气透视,把远处的景物弄的颜色很浅,完全丧失实在感,其实只要远处的房子彼此区分不大,就是对比度照样很弱的情况下,颜色本身深浅完全看它原来的`固有色调子,并且,往往深一点更有存在感,总之,这些大家举一反三。之后,一切都将豁然开朗,你用拖鞋都能画出空间的深度来。所以花长时间去磨一样东西,反倒有可能是误入歧途。一些短时间的速写,只要能帮助你找到光和色彩对于空间深度的真实意义,反倒更有帮助。在这前提下,要不要继续深入刻画,反倒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似乎,什么都已经有了。而即便继续深入,那心情,也必定是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吧,希望我的心得对朋友们有一些帮助。

Fin

--

林冉的心得(关于表现空间)

Fin

--说明:以上部分文章转自三暝三日的博客,他画得也非常棒,特此感谢。---2月13日更新

来自博客大巴的一篇心得

有时候当你企求某物它却迟迟没有发生,你便要考虑是否因为缺失了某些环节,而让合理性得不到满足。

就电脑绘画而言,你的提高必须通过手绘。只有精于手绘,你才能真的变强。有趣的

是,对于一个常年手绘的人,掌握和熟悉电脑绘画却有可能让他看见新的突破,

并转而解决手绘的瓶颈,最后在双方之间找到平衡,手脑并进,这可能是最好的状态吧。

CRAIG MULLINS正是这么做的,也必将一直这么做下去,他不会停止这种貌似终极的享受。

某物的出路,必不在其自身,而总在之外,巧合或是规律?管它的

我们所在的世界,合理的方法就是一切,你可以天生自信,并对成

功有强烈的渴望,但光有渴望是黯淡而无力的,在低频的世界中,你的意志无法唤起现

实,我们的存在尚且物质,不是纯意识。但只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我们便能获取内心所求。

我听见太多的人在抱怨自己找不到好的方法,在努力之后变的心灰意冷。

在这里我真诚的奉劝朋友,假如你已被电脑占据了太多的时间,那么就试着去手绘吧,放

下电脑,当你不得不用时再去碰它。

假如你真的希望提高,手绘是最节省时间,最投机取巧,最事半功倍的方法。

长期使用电脑作画会养成手在脑先的毛病,手写板好光滑啊~笔尖很难不在上面无意

识的滑冰而忘了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

手绘把脑子还给了我,并说:“不好意思,我有着相对粗糙的皮肤,相对缓慢的进度,当然

更不是免费,所以你最好先想好再动手,免得一无所获。”

手绘对你的期望不是别的,正是对绘画的尊重。

是的,我忘记了如何尊重绘画,而这可怕的遗忘会在最后完全让你丧失创造的能力。

有人说,我知道,可手绘太难了…是的,手绘很难,因为它会完全的暴露你的问题,在

没有图层没有滤镜没有UNDO没有SAVE AS的现实中,你的真身将面对一种残酷的挑战,但这

是你必需面对的,其他任何领域的学习也是如此,人无处可逃,因为这是“真实”的你。

学习就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每当解决一个问题,人便轻盈了些,因为抛下了一件包袱,此时

再回想负重的过去,你将不寒而栗,并由衷的为自己的努力而心生感激,同时意识到,现在与过

去并无本质的区别,不久的我将同样的为现在而害羞,所以又赶紧加快了步子。

尽管你还是在努力,但心情已大不同啊大不同,喜悦已越来越多的将你抱紧,因为无数的你

被定格在每一个阶梯上作为当时的标签,你的记忆看着他们,并提醒你,这就是学习的乐趣。

不知情的人以为不停的努力就是要人去做苦行僧,如此才默默的离去。

更深的道理往往与看见的相反,这便是2/8定律产生的原因,成功者永远是少数。

我不知道手绘和电脑怎样的时间配置会最合理?我倾向于用

电脑2/手绘8开始,随着手绘的进步上升电脑的分额,最终稳定在电脑4/手绘6或对开。

手绘的载体我强烈推荐油画,媒介剂只用松节油,调色油除最后罩染几乎不用,笔最好

用水粉笔,油画笔很硬,优点是有笔触,缺点是有笔触。而用水粉笔可以将色铺的很匀

很平整,看你的需要了。总之,相对于水彩水粉和炳烯,油画是最简单最容易上手的,

而不是最难的。我的建议是,试着去临摹大师的作品,越多越好,不要一开始便急着创

作,看重临摹不是对创造力的否定,恰恰相反,它是对创造力真正的培养。

真心的与我的朋友们分享我的体验。

由此我可以感受到更多相似的灵魂在与我共鸣。

世界可以比人想象的更神秘,却无法比一颗清晨的露水更具有意义。

能与你们分享,我完全为此感觉幸福和满足。

(中国大学网)

篇2: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

心得在这里盖楼作者:林冉

2010/11/26

我知道很多朋友还没有一分稳定的工作,学习CG是出于爱好和兴趣,

这很宝贵,但生活总会给你压力,叫你对现实产生忧虑。

我们需要钱,既然这是客观事实,那就正视它,

怎样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当然是你要变强,

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报个班跟从具体的

老师,学习已被总结的经验和技巧

因此,纯个人的,推荐几位能帮助大家提高的好老师,

他们是真正在做实事的人,对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表示敬意:

黄光剑:三名制-5:陈层:冯伟:-----

2010/11/21

简单的说一下空间感。

画场景时,会将空气透视的因素考虑进画面,以做最后的收尾。(图A)

按照一些朋友的做法,制造空气透视的方式是选定一种色彩,于远景处

扫上几笔,的确是将空间拉开了,却也丧失了远处的光感和物体的体积,

好不容易刻画精到的物件又归入迷雾,画面变得不给力。(图B)

不要高估空气的遮盖性,也不要低估光穿透粒子的能力。

我推荐在画空气时,新建图层,用变亮模式进行。

让闪光的继续闪光,

只让空气单纯的影响暗部。

空气的作用是让物体浸泡其中,

由此所有的调子才能被串起,

从高光到死缝,

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巨大的渐变,

调子的连续是根本,而空间只是它所呈现的结果。(图C)

-----

2010/11/15

超越世界-大卫艾克的精彩演讲(与画无关,个人推荐)

-----

2010/11/6

写实绘画中的造型意识,根本上是一种雕塑意识。

别去纠结光谱,就存在而言,空间中的型与光无关。

盲人也许无法凝视他的妻子,却还是能够触摸她的脸。

面对物体,审美趣味总不免说,去概括吧,让造型变得有力,

找到物体的面,让不同的面产生交界与碰撞,体感与力度便会产生。

这个道理大部分人都熟知,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不免遇见纠结。

我知道该遵照结构去分面,但貌似相同的结构可以有很多种理解,

所谓的解构也往往是仁者见仁的事,如何确保所要的面是“正确”的?

比如一个丰满的女人,她的脸是如此圆润,该怎样让面存在于那么光洁的脸上?

她的皮下的确是有隐含的解剖和骨骼,但她的脂肪呢?那厚度不容忽视啊!

在我眼前呈现的她是一种崭新的体积和形式,在这个形式中,对不起我真没看见骨骼!

那面对这个崭新的形体,该怎么概括和表现?

点线面三者,似乎有着暧昧的裙带关系。

点,引发出线。

两点便可生成线,确切的说,是心线。

同样的,三个点就足以让面生成。

很有可能,获得“面”的关键反在于对“点”的把握。

把对象理解为空间之中无数点的矩阵和组合,其中最外围的点你可根据它来得到线,得到面。

要在圆润暧昧的物体上找到面是很困难的事,但这困难的源头与面无关,而是对点的不确定。

缩小范围从思考面到单纯的对点进行取舍,也算是在庞杂的思考中,让步调有了些许的头绪。

线与面根本上,都需要首先对点确定,只是你的思维跳跃性的隐藏了这个过程而已。

席勒的线与乌格罗的面尽管使各自的风格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却在对点的锁定上具有谨慎与严格的统一。

-----2010/10/25

关于头像,貌似默记比例会比记忆解剖更重要,

解剖解说局部,比例锁定整体。

几乎无需过多的刻画,只要骨点的位置准确,头像便已提前成立。

有必要说明,个人比较反对三庭五眼的比例,

发迹--眉弓眉弓--鼻尖鼻尖--下颌一种基于皮肤的测量

方式,反应在个体差异中,因为发迹的高低,鼻尖的角度不同,将会产生

明显的误差和出入,并且因为面部的丰富结构,3等分的粗略分区也不能满足定位的需求,

因此我一直采用的是以骨点为基准的测量方式,并分为6份,4份居中,2份拆散分居两头。

以骨点为参照,个体之间的特征差异趋向减弱,人的头部尽管各不相同,却总能在比例上自我和谐,

正是骨点间的稳定比例维系着这种可能,而披上人皮之后的丰富变化便也因此被囊括其中。

-----

2010/10/21

平时有画素描或速写的朋友,面对白色或浅灰的固有色,

往往不敢把调子画深画重。这有可能是忽略了光感的需求。

用白纸作为媒介,在表现光感上有实际的.困难。

纸并非是发光体,所以希望它传达“亮”的感觉,只能动用暗来进行对比。

在通常的写生中,假如能做到相当准确的照抄对象的调子,出来的作品已然十分漂亮

却总还是有些不给力,略显黯淡。

这时,与其提高受光的明度牺牲色阶,倒不如大胆的加深暗面,

由此获得的整体调子将会是沉稳给力的,既不会暴光过度丧失质感,也具有足够的对比来反衬光的戏剧性。

图123简单的再现了光感产生的方式,图4是门采尔的写生,

工人的衣服一眼便知是浅灰,可暗部依旧很敢压深。在真实中,暗部肯定没那么浓重,

他再现的显然不是对象局部的固有调子,而是光的强度给予他的真实感受,他需要这样的对比

来传达他的体验,有趣的是,多亏了这额外加深的调子,

物体才有了空前的体感,量感与质感,基于真实又高于真实,找对路子的特点就是如此,一顺百顺。

Fin

篇3:那些消失的飞鸟

北美洲盛产候鸽。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世界上数量最为庞大的鸟类。鸟群绵延300英里,数量达几十亿之多,占据了整条地平线,飞过之处的天空一片昏暗。几个小时过去了,但鸟群似乎还未显露出通过的迹象。这些不怎么文明的鸽子弄脏了我们的人行道和雕像,但最能吸引人类眼球的是:它们灰蓝的身体,粉色的胸部,显得十分美味。

它们吃下的橡树果、山毛榉果子和浆果多得难以想象。我们杀戮它们的方法之一是切断它们的食物来源,当时我们砍倒了美国东部平原的森林,种植我们自己的食物。另一种方法是用霰弹猎枪,一枪就能射出一排铅制的弹头,打下好几十只鸟。1850年之后,大多数中心地带的森林都改造成了农场,狩猎变得易如反掌,因为几百万只美洲候鸽全都栖息在剩下的树林里。塞满候鸽尸体的货车每天都抵达纽约和波士顿。到了1900年,一切都结束了。剩下的几只可怜的家伙被关在辛辛那提的动物园的笼子里,当动物园的管理者意识到它们竟然是候鸽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1914年,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世界上最后一只美洲候鸽死去。

在后来的岁月中,美洲候鸽的故事像寓言一样被人反复提及,但只有一部分人真正理解这个故事的主旨。猎手们自发建起了一个保护自然的组织——“鸭子有限公司”,他们买下几百万英亩的沼泽地,以保证所有的猎物都有栖息地和繁殖地。

拉普兰铁爪鸟的行为习惯并不太符合我们对候鸟的概念。正如人们更为熟悉的燕雀会迁徙到赤道地区一样,拉普兰铁爪鸟夏季的时候在高纬度的北极区进行繁殖,它们到了冬季便迁徙到加拿大和美国广阔的平原地区过冬。

它们长得很漂亮,身材大小类似于雀类,小小的黑色面庞仿佛戴上了半截白色面罩,翅膀和颈背上点缀着赤褐色的斑纹,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能远距离观察:成百上千只模糊不清的小鸟在冬季草原的风中盘旋飞舞,在茫茫田野上觅食。然而,1998年1月23日的清晨,我们在堪萨斯州的锡拉丘兹终于看清了它们的模样——约一万只拉普兰铁爪鸟冻僵在地面上。前夜的暴风雨中,一群铁爪鸟撞死在几座无线电广播发射塔上。在迷雾和大雪中,唯一能看见的就是塔上闪烁的红灯,铁爪鸟显然是朝它们而去的。

这类报道在20世纪50年代引起了鸟类学家的关注。到了80年代,人们估计一座塔上每年要撞死2500只鸟。

2000年,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统计出7.7万座高于199英尺的塔,为了避免飞机的撞击,每座塔上都必须安有警示灯。如果这项统计数据无误,就意味着单单在美国,每年就有接近2亿只鸟因撞击塔身而殒命。事实上,这个数字已经被刷新,因为手机信号发射塔崛起的速度实在太快。到2005年,这个数字暴涨到17.5万。这些新建的塔使得鸟类的死亡数量达到了5亿——这项数据也只不过是保守估计而已,因为食腐动物在我们还未发现之前就處理了这些长着羽毛的受害者。

摘自《新民晚报》

篇4:林冉心得

林冉心得

(一)关于素描关系,怎样让作品有真实的分量感和光感。

关键就在用深色占据画面的大部分面积,而留下少量的灰白。

这样的对比下,光感才有可能产生。

因为一个很简洁的推理,现实世界最亮的不是白纸,是光。绘画世界,最亮的是白纸。所以一切自然的景物在转移到胶片或

纸面上时都要变暗来维持光所需要的对比度。

为了表现光就不敢用深色而把东西画的很浅,这不仅让你失去了光,也失去了物体。调子浓重是光线弱的情况,而自然中,强光是很难得 才有的,我们不是生活在光的超市或者天堂,除去疏落的灯光和偶尔

出面的太阳,我们更多的生活在由漫反射唱主角的弱光世界。面对照片或写实绘画,我们不觉得他的调子深,是因为它们所营造的整体 真实性为我们的经验所认同,认为这种光才是真实的光,出于趋光的本能 当时我们更多的只注意到光。可一旦去色,颠倒了看,你能发现周围景物 为了这光的真实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它们的调子比你想象的要深。其实这 就是写实该有的色调。物体没有这么深,光就没有这么亮。说到底,光没 法画也不用画,因为一张空白的纸本身就是一张表现最强光源的作品,吞噬了一切内容,这就是真正的强光。

所以口口声声说画光最后都是在画物体,物体真实了,光就附送了。这里顺便要提到的是,最好不要用纯白或纯黑,这都不属于真实的空间。黑个八分熟是最透气的,你不可能和对象之间不存在空间,有空间就有 亮度。白也是一样,明度略微降一些,沉稳一些,给色相的表现留点余地,这比起盲目的让明度彪高音要来的有品。

关于画影子:

当然实际创作的时候你还是可以到最后才把影子加上去,只是理论上来说,影子是留出来的,不是画上去的。画上去的影子象是贴上去的,很不自然。看起来不舒服是因为这有悖影子产生的原因。影子并不是物体投到地面的,是地面原本该被照亮的地方正巧被挡住,所以边上的亮了而被挡住的那块 没亮,就成了影子。由于他的形状正好和物体吻合,所以人们误以为是物 体投在地面的,其实他和物体一点关系没有,物体最多只是蒙板。A片里 经常会出现一些喜欢做日光浴的美女,晒多了皮肤自然发黑,一脱光比基 尼黝黑的身上只有原本戴乳罩和穿内裤的地方是白的,谁都知道那白的本 应该也是黑的,只是因为蒙板而留了下来。这和影子是一个道理的两种反相。

关于色彩。

这个貌似很复杂,而说光可能会简单的多。

所以我们不说色彩,说光。

原色光只有三种,红绿蓝,由此产生可见的一切颜色。我们用PS画画有很大 的优势,做软件的那帮天才完全模拟了真实光线的混合行为,所以我们不仅 可以用它来画,还可以用它来认识光的规律。认识这规律最有用的不是拾色 器,是“颜色”工具(快捷键F6)。我现在只用这个工具来取色,用拾色器 或色板你还是用颜色在画,而用“颜色”工具(下面简称为F6)的话,你是 直接在用光来画。这不是哪一个更酷的问题,毕竟做画不是做秀,出来东西 是硬道理,只是,真的这个很好用,不用也可以了解一下,用F6作画的优点: 原本每需要一种新颜色就必须开一次拾色器(我不知道PS版本一直更新却没 有改进这个是什么原因,让拾色器一直在就那么难啊)简直无法理解。大家都知 道这直接影响绘画情绪。所以有些朋友没办法也选用色板,可色板的颜色就那

么几样,感觉有限制,不爽,而F6可以在你作画时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并且

颜色无数,这都让人很爽。在拾色器中挑选颜色,因为选择余地太大,所以有很大的盲目性,到最后往往 是简单选几种颜色就开工了,并且,因为每次开关拾色器都很麻烦,就限制了色 彩的丰富性,差不多几种够用就懒得动了,绘画的过程其实没有太多的惊喜可言,因为就这么几种颜色,自己都知道变不出什么花活,心里总不是个滋味,这没颜 色的还叫好画么。而当你用拾色器去吸照片的颜色,我日,光标小圆点跳来跳去,颜色这个丰富,并且色相栏里是一会红一会绿,从黄又直接到蓝,你妈的还有个 规律没有,点点大师的画,也是这么个跳法,于是感叹,大师就是大师,哎。其实大家不知道,用拾色器画画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你什么都得完全凭空想。

而手绘就简单的多,颜色本身就已经定好,就那么几种,你用A混B出来就是C,说白了C不是凭你的想象产生的,是A和B结合后你自然就得到的,而混合的过程 中包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与其说是手绘的缺点,不如说是它最大的优势。你用拾色器只能取色没法混合颜色,所以你要A就是A,想C,没办法,自己 点,点对了有,点偏了你只能得到一个D,这个苦。而用F6你的思维模式将发生 改变,你不是在考虑这里用什么颜色,而是在考虑这里是什么光在作用,因为就 RGB三种光,所以想好了他们谁多谁少的先后顺序,你出来的颜色就是带有内在 的成熟感,并且可以很快的及时调整,同时因为实际颜色和想象中的颜色有误差而 增加对RGB混合规律的认知,不用几次就上手了,生涩期就那么一点时间,之后你

就开始一直爽了,觉得用拾色器简直是不堪回首。

在之后的日子里,看见光和颜色,你就能估算出,在那RGB的小条形栏里他们的相互位置。这时,你不是被颜色抓在手里,你是把颜色抓在手里,变被动为主动了。因为你抓住的

正是颜色产生的原因。

下面我来解释,为什么用F6出来的颜色,可以跳来跳去,这和色光的混合规律有直接的关

系,总结这些费我不少脑子,所以请大家认真对待。

1明度——在F6中最多的光和最少的光连线的中间点(假想的线)表明此时的实际明度,三种光是不断变化交替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轮流坐庄,不变的是法则(图2)2纯度——在F6中取决于最多的光和最少的光的距离,距离大纯度高,正比关系(图3)

3色相——在F6中取决于最多的光和次多的光的距离,距离大就越接近原色光,距离近就接近纯的间色光,而最少的第三种光根据1,2可知只决定明和纯度,所以简单的说,它负责生成所有的复色光,只不过它是虚设的,可替代的,不变的

是法则。(图4)

因为我们的自然光基本上是白光,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三种光靠的很近来制造一种灰,这个时候的变化最为丰富和微妙。根据3我们可以知道色相基本是由最靠前的或是说 最多的那种光来决定,然后第二多的光也就是将它稍稍的改变成近似色而已,所以 基本上就是靠前的这两种,在三种光靠的很近颜色很灰时,因为彼此数值差不多,所以 这个时候谁多一点谁就立刻成了老大,整个灰光带上它的面目,随后又被另外的取代,就这么闪动跳跃着变化,在F6上我们能看见变化其实很小,就那么几毫米,因为这也是 现实中光的实际情况,确实也就发生那么点小变化,但在拾色器上,一切就变化为剧烈 的颜色跳跃,这就是跳来跳去的原因,只因为跳动的是颜色,是子层级世界,和光不在 一个层级上。所以在F6上你看到了本质,一切其实很平和,所以我相信,本质的东西都 是简单的,而借着简单的,自然演化出丰富无边的变化,我们要做的,是找到东西的本质,这样以后的写生就变成一种检验,你将会心的微笑,而不是迷惑在复杂的现象里。

这时你再用吸管吸照片,得到的就不是混乱,绝对不会跳来跳去,是三种光按照特定的 排列很优美的舒展和收缩,你能发现这种排列就决定了环境的色调,而正因为这几何结构 的逻辑稳定,只不过被自由拉伸或压缩的感觉,使得场景的光十分的和谐。这种色相和纯度 和明度的整体递变,是用拾色器很难模拟的。而在F6里,你只要保证这几何结构的直观优

美。(图5)

几何结构只有那么几种,大家需要花时间拿着照片用吸管工具总结一下,毕竟这里篇幅有限,我快写不动了。总之,我相信现在事情已经明朗的多了,色彩和光是有绝对的规律的,它以 优美的几何排列整体收放,感谢F6给我们发现的可能,这是你用手绘工具所无法认识的真

相。

而那些大师不是别人,只是发现并善于运用规律的人。但他们似乎永远避重就轻的传授,就 不告诉你最关键的东西,想起这个我就来气,何必藏着这些个知识,最好全天下一起玩,其

乐融融,别真把画画当个事,人他妈都是要死的。

说回来,还在用拾色器的朋友,其实我现在想想明白F6的用处以后反倒没什么必要用F6

画了,而只是将它作为一种监控器就好,观察三种光的几何关系有没有被不自然的扭曲。反正这次

我们

把本质的东西装在心里,手头上还是维持顺手的就行,这个应该更现实。

肚子好饿,我最后再说一条。就是在有些时候你需要让颜色饱和度高一点,又不改变颜色的 明度,这个在拾色器中怎么实现呢?就是沿着(图6)中的线去找,每一根线(线的数量是无穷的)

从左边的纯灰开始到这个灰度的饱和度最高结束,只要沿着这些线,你要的任何鲜艳的颜色就都

可以

找到与之等价的灰,反之灰也可以探求到他自己变鲜艳后的面目,去色以后,一切素描关系都还

是完整的。

不要看HSB里的B,尽管他代表的是亮度,但它的亮度是光的亮度,不是调子的亮度,而对于

素描关系而言,你最亮的红也是灰。所以我们要看绝对明度我们只有看灰阶,只要取的鲜艳的颜色和原本灰颜色的绝对明

度一样,就不破坏素描关系。

=========================

====================

(二)==

(三)==

(四)家里备有一幅骨骼的模型对于学习而言是很重要的,有全身的骨骼就最理想。尤其是头骨,即便是盗墓都要去弄一个来。卖手办模型的玩具店里会有一些高仿真的树脂头骨,那种很好。不要买石膏的,基本上看不清结构。真人骨骼的最大缺点是牙齿不全并且很难通过机场安检,所以买仿真的就好。下面是一些画人的小心得。

对于结构的几何分析几乎有无数种可能,并且不存在完美的形式,因为对于头骨,解剖是硬道理,所以更高层的总结很难适用于真正的写实,变来变去的也只会让自己无所适从,这是我的个人感受,因此认定一套差不多的让自己心里有底就行,最终的还是要尊重对象,具体案例具体表现。

===========================================

(五)---------------

---

========================================(六)

==(七)

==

(八)以下为原文:

篇5:那些“消失”的部委

一、“存在时间很短”的部

林垦部 1949年10月设立。1951年11月5日,改为林业部。

情报总署 1949年11月1日成立。1952年8月7日撤销。

地方工业部 1954年11月成立。1956年5月,地方工业部撤销。

重工业部 成立于1949年,1954年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工业部,1956年撤销。

燃料工业部 1949年10月成立。1955年7月30日,燃料工业部撤销。

水产部 1956年5月12日设立。1970年5月,农业系统各部委合并,成立农林部,水产部撤销。

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 1981年3月,国务院设立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1982年5月,国务院决定由文化部主管对外文化工作。

内务部 1949年11月1日,设置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70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发文,批准国务院精简机构方案,内务部在机构改革中被撤销。

二、8个“机械工业部”

伴随着新中国工业的成长,曾经有八个机械工业部存在于国务院的部门组成序列之中。这些或简称一机部、二机部、五机部、八机部,或改名为电子工业部、核工业部、航空工业部,尽管今天名称均已进入历史,但他们几代人的奉献精神却已深深烙入共和国工业发展的脊梁之上。

三、行业部门分分合合

在新中国国务院的部门组成之中,有一些行业部门分了又合,合了又分,充分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它们是: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建筑工程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轻工业部、地质部、邮电部。

四、那些消失的“委”

国家经委和国家经贸委

1956年5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经济委员会。

1970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国家经济委员会撤销并入国家计划委员会。1978年3月恢复成立国家经济委员会,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不再设国家经济委员会,1993年3月重建并改名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003年3月10日,决定撤销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设立商务部,主管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

国家体改委 1982年3月8日,五届人大通过决定设立国家体改委。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撤销,改设为“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2003年3月,“体改办”撤销,其职能并入新成立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计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于1952年。在1998年3月的机构改革中,它被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3月,将原国务院体改办和国家经贸委部分职能并入,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教委 1985年6月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简称国家教委,1998年更名为教育部。

国家体委 1998年3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改组为“国家体育总局”。

国防科工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建立于1982年5月10日。

2008年3月15日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机构设置,成立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国家科委 1956年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和国家技术委员会。1958年,两个委员会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家科委。1998年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篇6:那些“消失”的部委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正式公布。按照方案,国务院组成部门减少至25个。自1982年以来,国务院已进行过六次机构改革,梳理这几次改革中被撤并掉的部委详情,我们能看到在改革阵痛中不断进步的中国。

最具计划特色的粮食部先被撤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机构精简,粮食部被撤销。对于这个结果,河南省卢氏县的刘维汉早在三年前就有所预料。

1979年,刘维汉被任命为卢氏县社队企业管理局第一副局长。1980年春节过后,卢氏县朱阳关公社决定学习邻近的西峡县的经验,兴办了一家桐油加工厂,需要收购本社农民生产的桐油籽,这下与县粮食部门发生了矛盾。粮食部门抱着传统观念不放,强调有史以来桐油籽都是由粮食部门收购,运出去加工,不准社队企业收购和加工。

所谓的“传统观念”,是自1953年开始实行的全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农民生产的粮食全部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粮食全部由国家供应,收购、仓储、划拨、调运等工作由成立于1952年的粮食部来完成。但是,在建国初期,涉及粮食跨省调拨这样的事粮食部不能单独完成,需要更高层面的协调。原粮食部副部长赵发生回忆,1961年9月,周恩来开完庐山中央工作会议来到南昌,当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敬酒时,周恩来说:“要敬就敬三杯!但我有一个条件,干一杯酒,要增加你们省外调粮食一亿斤,好不好?”

1980年,改革已启动,但粮食仍需要在粮食部门系统内运转。所以,当刘维汉要自己收购农作物时,矛盾就激化了。朱阳关公社将此事件写成材料直接报送到国务院。国务院领导看后,又转给邓小平同志。

数日后,《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出很醒目的文章《发生在卢氏县的一场“官司”》,并配发评论,批评地方限制农民收购、加工农副产品。

中央领导看到文章后,认为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邓小平也发表意见称,要从经济体制上改革,粮食部和全国供销总社可撤掉。

石油部,撤了还是“高帅富”

邓小平要撤掉粮食部和供销总社并非仅因为卢氏县的风波。中国式计划经济对全国的生产生活都要计划起来,结果之一就是不断产生出各种部门。到1980年,国务院机构增加到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其中 机械工业就有7个部。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称“机构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讲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致官气十足”,“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1982年1月,他明确提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

随后,中央和国务院机构改革工作开始进行。国务院所属部委、直属机构和办公机构,由原100个裁到61个,工作人员总编制缩减1/3左右。国务院本身的领导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副总理由13人减为2人。

粮食部就是在这一次机构改革中被撤销的,其职能被整合到商业部。粮食市场逐渐放开,1983年、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让实行了32年的统购统销政策逐渐瓦解。到1992年底,全国844个县(市)放开了粮食价格,粮食市场形成。

1982年的机构改革,由于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机构不久又呈现膨胀趋势。

1988年,国务院再次进行机构改革,撤销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组建能源部。

石油工业部被撤销后,其政府职能转移到新的能源部,生产经营职能则被先后成立的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石油取代。现在,这“三桶油”成为垄断型央企的一个标杆,让人们“羡慕嫉妒恨”。

哪个领域发展不好,就把主管部门撤掉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适应这一目标要求,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改革再一次进行。

在1993年的机构改革中,上一次改革后组建的能源部被撤销,分为电力部和煤炭部,轻工部、纺织部改为轻工总会、纺织总会,不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轻工部和纺织部在后来成为部委改革的一个典范。衣食住行是国之大事。1949年10月,纺织部即成立。到了90年代,纺织业进入一个困难的时期,撤销纺织部同时也是对纺织业的市场化改革。199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提出把亏损严重的纺织业压锭、减员、增效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突破口的设想。当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分流120万职工。

纺织总会为纺织部撤销后成立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998年,纺织总会被改组成国家纺织工业局,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2001年,国家纺织工业局撤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成立。纺织行业自此进入了由社会中介组织进行服务、协调的行业自律阶段。

如今,纺织业被当作“中国制造”的一个代名词,中国的衣箱鞋帽已占领全世界,以致于人们把纺织部作为借鉴,总结为:哪个领域发展不好,就把主管部门撤销好了。

庙拆了,和尚们一个个自立门户了

1997年,朱 基经过两个多月的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改革力度比较大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但困难显而易见。当年年底,朱 基找几十位部长逐个谈话,没有一位部长主动表示自己的部门该撤。

1998年3月,朱镕基出任国务院总理。那一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朱 基在湖南代表团对家乡代表说:“我抱着粉身碎骨的决心来干这件事!”

部长不愿意被撤,朱镕基找到了其他办法,那就是拆庙——和尚赶不走,就拆庙赶和尚。

这一次,朱镕基拆掉九座庙——九个专业经济部门一并撤销或降格变成行业协会,包括电力部、煤炭部、机械部、电子部等。

电力部被撤销后成立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公司后来分解为两家电网和五大发电公司,2002年又成立电监会来做市场监管和电价改革。

煤炭部被撤销后,其职能被分解到其他几个部委,比如安全监督属于国家安监局,企业管理属于国资委,中长期政策属发改委。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等部门也大都演化为行业协会。

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来的40个减少到29个,机关工作人员减少近50%。机构改革的四个阶段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机构改革,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的精简机构,上世纪90年代的为市场经济奠定基础,2003年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本定位,2008年至今的大部制改革。

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包括组建工信部和交通运输部,其中,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被整合到交通部,这个国务院“资深”部门成为历史,只作为交通部下的一个局。

在国务院部门序列中,包括国务院组成部门,其中有各部、各委、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国务院直属机构则主管国务院的某项专门业务,大多以“总署”“总局”来命名,如海关总署等,级别为正部。而以“局”命名的机关,如统计局、林业局等,虽同属国务院直属机构,但级别为副部。

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央行行长、审计长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其任免需经全国人大表决、由国家主席发布主席令方能生效;而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人,则由国务院直接任免,无须经过全国人大。

在2013年新一轮大部制改革中,一些部门被撤并,其中就包括拥有数百万职工的铁道部。

消失的部委以合并或改名等方式告别了历史,但曾经在那个特定舞台上奋斗过的人们则以另一种更永恒的姿态,停留在中国人的时代记忆中。

篇7:那些行将消失的行当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岁月是把杀猪刀”,岁月到底是不是杀猪刀我说不好,但随着时光的推移,时代的变迁,那些属于过去农耕时代的事物正一点点地被工业时代所蚕食却一点不假。镖局、驿站、信使这样的职业在飞机、高铁和互联网时代逐渐被人们遗忘,而像锔碗匠、补锅匠、剃头匠、铁匠、木匠、弹棉花匠等手工行当,则因为机器化的批量生产而失去存在的作用。如今的电器城、家具城和大商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支撑起了人们的生活,碗裂了一条缝隙,再也不会勾起人怜惜的目光。

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在社会向前的进程中难免有一些不合时宜的职业将被时代所淘汰,这大概是历史的必然。甚至有些行业刚刚流行就进入了末路,就像曾经的BP机和呼转台,在手机的快速普及中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历史。这是工业对工业的否定,科技对科技的革命,这样的更替在我们身边随时发生着。尤其是今天的智能时代,电脑和其附属产品不断更新层出不穷。而隨着智能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VCD、键盘打字机、算盘、胶卷、胶片照相机等无不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但我一直认为农耕时代的手工艺行当与工业时代的流水线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它们最终的结局都是被社会淘汰。工业产品是更新,是断代,是驱逐,而手工艺行当则是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一代代人智慧的叠加。

任何一门手工艺的产生都是因为人们的需求,就拿木匠为例吧,如果不是人们对生活欲望的提升,对房屋、家具美的追求,是不会产生木匠的。正是有了需求,再加上一些善于思索的手艺人一代代的传承,才形成了不断丰富的手艺和行当。

在手艺人中,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行规和祖训。这是一个行当的传承之本,也是这个行当存在的灵魂。说到底,手工行当是人的行当,而不是物的行当,任何一件产品和服务中都有人的因素,也就是人的精神和传承下来的文化。一个细心的主人,多年之后看着家中的某件家具或某个物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手艺人的身影,因为那件物品始终和他有关,记录着他技艺的娴熟程度和手法特点,甚至他的呼吸和体温。

上一篇:游万象山作文下一篇:丁玲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