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消失阅读答案

2024-04-24

河的消失阅读答案(精选11篇)

篇1:河的消失阅读答案

关于童年河的主题阅读答案

《童年河》是赵丽宏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是一本小孩和大人都值得看的小说,是一本适合慢读、慢品的书。

它用诗一般恬静的语言,散文一样温和的节奏,讲述了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男孩的成长故事。主人公雪弟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淳朴的乡下,像一滴透明的小雨点,被投进了大都会的喧嚣里。大上海的复杂与纷扰如同洪水一般汹涌袭来,雪弟用一双怯生生的眼睛看见了拥堵的码头、狭长的弄堂、窄小的房间,人力车夫挥汗如雨的石板道,霓虹灯修理工以身殉国的房顶……

【后记选摘】

写这篇小说,感觉时光仿佛随着文字倒流半个世纪,使我又回到少年时代,回到早已过去的那个遥远年代。小说是虚构的,但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中,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写作过程中,记忆中很多场景,很多人物,很多甜蜜的或者苦涩的往事,不断地浮现在眼前,让我感动,心颤,甚至流泪。

我的同辈人,读这样的.小说,也许会心生共鸣,因为他们熟悉那个时代。现在的少年人,大概也不会拒绝这样的小说。因为,不管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生活状态发生多大的变化,有些情感和憧憬是不会变的,譬如亲情,譬如友谊,譬如对幸福人生的向往。

作为一个写小说的新手,面对读者,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我写惯了散文,写小说难免多了一点散文的笔调和气息。我想,散文的散淡和自由,散文的自然和真切,应该不会对小说有什么损伤,小说的写法,其实也是自由而不拘一格的。

我感谢画家万芾,为我的小说精心创作了插图。她对小说的时代和情境是熟悉的,她的插图,很生动地展现了小说中的场景,也为这本书增添了色彩。

【书评撷英】

评论一:赵丽宏的《童年河》为什么打动人?成年人读了会想起自己的过去从而被感动,儿童读了同样能因感受到童年的纯真而感动,这是一本小孩和大人都值得看的小说。

——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

评论二:《童年河》这本书字数不多,然而细节密密麻麻,就像绣花一样,既美丽又妥帖。25个章节故事并不曲折,有些篇章甚至就是诗化的散文,意境非常优美。作者写细节时,展现出他散文叙事时情真意挚的特点。画家万芾根据情节精心创作了14幅工笔画,与赵丽宏的文字相得益彰。

——孔明珠(评论家)

10.阅读上述“图书介绍”的相关材料,判断表格中的描述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6分)

11.根据材料,说说赵丽宏创作《童年河》的意图。(4分)

12.如果《童年河》再版,比较现有的“编辑荐语”和“书评撷英”中的两则评论,你认为这三个材料哪个更适合做再版的“编辑荐语”?说说你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0.(1)正确 (2)正确 (3)不正确 (6分,每小题2分)

11.(1)回味美好的童年生活。

(2)勾起读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产生心灵的共鸣)

(3)向读者传达人世间美好的情感。

(4)引发人们对幸福人生的向往。

(共4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

12.示例一:我认为原来的编辑荐语更适合。因为这一则推荐语概括介绍了小说的内容,同时也提到了小说的阅读对象,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示例二:我认为评论一更适合。这一则评论紧扣成年人和儿童的心理特点,用提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

示例三:我认为评论二更适合。因为这一则评论介绍具体,突出介绍了书的细节和插图,对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

(4分,只写选择哪一则,没有理由不给分;理由分析合理,得满分。)

篇2:河的消失阅读答案

我是一条明亮的小河。我不停地向前奔跑。晴朗的天空给我穿上了一件明净的蓝衣服。我跑过田野,看见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迎春花,我换上了一件鲜艳的花衣服。

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我跑过果园,果园里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也开了。春风把花瓣儿撒了我一身。我带着花瓣儿向前跑,一路散发着花香。

我跑过田野,跑过果园,跑过树林,跑过山坡,到处都听到歌声。我又带着歌声奔向远方。远方的小河也穿着鲜艳的花衣服,散发着花香,带着歌声跑来了。我们拉起手来,向前跑啊,跑啊,一直奔向大海。

阅读题:

1.填空。

(1)小河跑过田野,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河跑过果园,看见果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河带着花瓣儿向前跑,一路___________,到处都____________

2.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我带着歌声奔向远方。

我带着花瓣儿奔向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带着______奔向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迎春花。

(2)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开了。

(3)散发着花香 听到歌声

篇3:电子阅读环境下消失的出版工作

图1说明传统出版产业的产业链结构。由图1可以知道出版社负责版权以及书籍编辑,相关主要工作的职称包括作者、主编、美编、译者、营销与企划等;编排好的书籍由印刷厂印制完成,因此需要印刷与装订的人才;至于发行商则是负责出版与书店间沟通的桥梁,此外发行还有分摊出版产业上下游财务上的部分风险;书店或网络书店属于下游的零售通路,书店主要的经营策略在于管理与营销人才的培养。

传统出版与其他的销售环境一样,所有的商品都必须经过物流配送到零售店,藉由零售店接触消费者完成销售的行为。台湾目前约有一万家出版社,每年出版的书籍超过四万种,平均每天有超过100本的书籍需要接触到消费者。在这样的销售环境下,传统的出版产业链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两个困境:其一是新书藉由传统的通路模式来接触读者的效率必定下降,因为书店的陈列空间有限,不可能每本书都上架,当消费者前往书店的频率下降将势必导致很多书籍尚未接触到目标读者便面临退书的命运,间接造成图书退货比例的增加。其二是高的图书退货率意味着整体出版产业的物流成本上升,因为出版产业不仅牺牲了纸张印制图书,也浪费了物流费用来进行配送与退货,以宏观的社会资源角度来看无异是浪费了整体社会的机会成本(原本这些纸张与物流可以创造更有效率的产出);以微观的角度来看,出版产业原本可以获利的部分也会因为过高的比例的退书率而将原本可以回收的利润转成退货物流的支出。另外若以环境保护的观点来看,高退货的图书市场也代表着该产业并不是一个绿色的产业。

在新的电子出版产业架构下,传统出版产业的结构将不再是我们熟悉的模式。美国的网络书店,我们会想到amazon.com而不是Barnes & Nobles的网络书店、在大陆提到网络书店不外乎是当当网或卓越网,没人会想到去新华网络书店买书。同样的案例在台湾是一样,台湾最大的网络书店是博客来网络书店,而非原先掌握出版通路的金石堂书店。原先在出版产业具有领导角色的企业,为何在因特网发展电子商务时,没有表现得很好,为什么这样?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这些传统的出版通路没有将网络书店的经营当作“唯一”。当该项业务不是该企业的“唯一”,经营效率不好可以借由其他经营项目移转其弱点、可以经营实体通路的人未必可以经营虚拟通路(因为消费者、管理技术、物流方式、金流课题、客户服务以及营销方式都不一样),因此以往的成功经验未必成为日后的营运基础,甚至成为故步自封的原因。现在网络书店的第一名都不是以前经营实体书店的领导通路,甚至可以说这些网络书店经营者以前与出版产业几乎没有关联,网络书店的个案可以说是异业竞争的具体个案。但是目前正在发展的电子书产业,在新的电子书出版产业架构下,出版产业链马上会被迫进行另一波产业的重组,与因特网发展出来的网络书店不同的是,在电子书产业架构下,传统的出版、发行与通路将无一幸免的将面临最严酷的冲击。图2说明在以电子书产业为基础的出版产业链。

当出版产业由纸本为基础转变为以电子书为基础时,产业的游戏规则改变了。以往是由出版社决定出哪些书,由发行商决定图书的发行信道,由实体书店或网络书店完成交易。在电子书的架构下,有四个W将会完全不同。由谁决定出版(Who)?出版的形式为何(Which)?出版的内容组合为何(What)?在哪里购买(Where)?日本近年来的畅销书都是先有电子版本的内容,在手机与网络获得广大的回响后,才由出版社出版。这里反应两个真实,其一是有些内容读者虽然看过电子内容仍愿意购买纸本的图书;其次是作者是藉由网络或手机的平台来进行创作(如维基百科、部落格等),这种创作平台让读者与作者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出版的定义越来越广,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创作者多半不是以营利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图书编辑的工作内容将会改写,美术编辑的视角也不能只局限在纸本的图书,还要关注日后电子纸张的编排问题。在电子书产业架构下,发行商与零售通路将会面临最大的冲击,发行商很大的功能在于配送,书店或网络书店也是在物流的角色扮演最后一哩的角色,但是在电子书的结构下,像大陆的“中国移动”或台湾的“中华电信”等电信业者,将是在电子书产业中压缩现有网络书店生存空间的最大劲敌,这些电信业者掌握带宽与金流,而这两项却是经营电子书通路的主要武器,网络书店将无法与其抗衡。

总结在电子阅读环境下消失的出版工作,我们可以预见书店(含网络书店)与发行的经营业者将会直接面对最大的冲击,“异业竞争”将会在以电子书结构下对出版产业发动一场血淋淋的淘汰,而出版社不会消失,但是现在出版社在做的工作将在一样,就像数字排版改变铅版印刷的印制流程一样,编辑、编排、营销与企划、版权买卖等工作会以新的方式进行重组而延续。

黄昱凯

篇4:《消失的故乡》阅读答案

16.(4分)1.井边开着小花的龙眼树2.树下静卧的水牛3.碧绿的稻田

4.轮渡起航的汽笛声或:闽江的帆影(每空1分,共4分)

17.(2分)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的多元文化。(照抄原文相关句子的,给1分)

18.(3分)【A】示例:作者通过对枝叶茂密开着米粒般小花的龙眼树和静卧反刍的水牛的描写,渲染了故乡田园般宁静、安详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故乡深深的眷恋。【B】示例:句中用“千篇 一律”、“刻板”等词表现出不合理的改造之后,故乡的建筑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美感,变得单调乏味,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点评合理即可,共3分)

篇5:《消失的美味》阅读及答案

比“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苏丹红”、“残留农药” 以及“ 三聚氰胺”更可怕的是:人类可以食用的动植物品种正在迅速减少。

比动植物品种减少更可怕的是那些我们每天必须吃的贴有“绿色食品”标志的水果、蔬菜以及肉类,它们的个头越来越大,颜色越来越好看,但味道却越来越差。

有关资料表明:1万年前,世界人口只有500万,却有5000种植物为人类提供食品;而今,世界人口达到60多亿,却只剩下150多种植物提供食品。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已经灭绝了75%的农作物品种,今天只剩30%的植物品种满足着全世界95%的需要。而目前世界上又有80%的食品市场是由世界十大食品企业控制着,这些食品巨头只需要符合他们标准的肉、奶、蛋、土豆和谷物,他们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使那些产量小、收益低的地方农产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而另一方面,过去一只鸡要饲养3个月才会被宰杀,现在通过给鸡喂各种生长激素,鸡出生后45天就被送进食品冷藏柜。过去一棵梨树只能结出70公斤梨,现在通过使用转基因种子和复合化肥,可以生产190公斤梨。过去的某些应时蔬菜、水果每年只有一两个月的上市期,而现在通过温室技术、无土栽培,差不多可以天天享用。

现在不但是水果、蔬菜以及肉类,它们的个头越来越大,颜色越来越好看,但味道却越来越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是“快产时代”!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研究表明,在玻利维亚,土豆产量已从每公顷4吨增加到15吨;在肯尼亚,玉米产量已从每公顷2.25吨增加到9吨;在巴基斯坦,芒果产量已从每公顷7.5吨增加到22吨……

但是,西班牙巴伦西亚理工大学农业多样化保护和改良中心的研究表明:在30年前,西红柿的味道指数(即酸甜度)是3.24,而现在是2.77,损失了近15%;西红柿的维生素C含量也比30年前降低了17毫克,含糖量也从原来的5.29%降到了4.95%。相反,西红柿的硬度却从过去的6.86上升到现在的12.10。西班牙《世界报》去年载文说:“现在的鸡肉吃起来令人乏味,而羊里脊则像一泡水。它们从美学上讲都变得更好看了,但是它们都失去了其原本的特点,即已经没有过去那种味道了。”为什么没有过去那种味道了?因为“快产时代”的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动物,由于达不到原来的自然生长日期、糖分、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就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其“可感结构”(气味和味道)就会受到损害。比如有些西瓜由于使用催熟剂、膨大剂,瓜瓤特别鲜艳,但瓜子却是白色的,吃起来还有异味。一些添加了过量激素的草莓,虽然个头硕大,但形状不规则,中间有空心,吃起来当然也淡而无味。

为了拯救消失的美味,国际慢餐协会从开始,发起“美味方舟”计划,深入世界各地努力发掘那些在快餐潮流中即将被人们遗忘的食品资源,比如科尔巴拉的番茄、阿尔彭加的紫芦笋、文托泰内岛的小扁豆、特莱维的黑芹菜、佩里戈尔地区的黑块菌、维苏威的`杏子。然后在中央数据库进行编目和记录,在世界各地设立“推荐食品专柜”。4月23日,国际慢餐协会的一个“推荐食品专柜”落户北京燕莎友谊商城的食品超市,他们向中国消费者推荐的食品有:起源于罗马帝国时代的瓦尔威罗皇家调味醋、瓜利亚修道院修士秘制的瓜利亚修道院酒、Caffarel纯味巧克力、全世界种植面积仅有130公顷的“水彩画”大米等。

国际慢餐协会把麦当劳的汉堡包视为“垃圾食品”,把星巴克的泡沫咖啡视为“一种盛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中的东西”,把传统食品视为“世界文化遗产”。慢餐运动的支持者认为,学校决不是为贵族而设立的,它要拯救趋于消亡的饮食文化,在全球快餐潮流中迎难而上。

1、从文中信息可知,人类食品正面临两大危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文中第5、6段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选一个角度,举例说明本文运用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濒危的食品物种,拯救消失的美味,势在必行。请你围绕这一主题,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列链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相关链接]:材料一:产自大连的鸡蛋在香港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多数专家怀疑是鸡饲料中被加入过量三聚氰胺。调查表明,在动物饲料中加三聚氰胺,已成公开的“行业秘密”。在饲料中加三聚氰胺,五年前从水产养殖行业开始,后逐渐向畜禽养殖等行业蔓延。更令人吃惊的是,加入动物饲料中的三聚氰胺,基本来自于化工厂废渣。(10月30日《南方日报》)

材料二:三聚氰胺,无论是添加在牛奶里,还是添加在饲料里,都是利用科技的力量增加蛋白含量。显然,这是“科学的文化”。但作为一种化学品,三聚氰胺食量过多,有害人体健康。“蛋白精”显然是没有考虑“人文的文化”,因为人文的文化是以“人”为终极关怀的,而食品里添加三聚氰胺恰好是与之相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人类可以食用的动植物品种正在迅速减少。

“快产时代”的粮食、水果、蔬菜以及肉类,产量高,但味道却越来越差。

2、列数字、作比较。用数据准确具体地表明“快餐时代”的农产品水果、蔬菜产量高但味道差。(其他概括的准确表述也可)

3、“略”

4、“略”

篇6:消失的故乡阅读原文及答案

消失的故乡

谢冕

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阴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青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我依然顽强地寻找。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谢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域,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造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 一律的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是无边的.消失。

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1.作者在第2段中说“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写到哪些东西消失了?请加以概括。(6分)

2.(1)第9段中作者所说的“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是指什么?(2分)

答:

(2)解释第9段中“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是无边的消失”的含义。(2分)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迷了路”,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4.对故乡的消失,作者有着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

1.(1)梅林、梅花、龙眼树、河渠、稻田等自然乡村景色;(2)童年生活,包括关于对妈妈洗菜、洗衣等情形、早年的梦幻等;(3)浓郁的传统氛围、罕见的异域情调等现在的人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6分)

2.(1)“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基督教文化与原有的佛、儒文化融会后形成的文化形态。(2分)

(2)现代社会缺乏文化包容,根据自己的观念粗暴地改变自己不适应的文化形态,使得旧有的文化彻底消失了。(2分)

3.(1)开头的“迷了路”是实写,是指巨大的变化让“我”认不出家乡了。(2分)(2)结尾“迷了路”是虚写,指在家乡的变化面前,“我”找不到了童年的梦幻和特有的文化了。(2分)(3)这样写的好处:首尾呼应,深化主题。(2分)

4.(1)对故乡消失的怅惘和哀伤,以及对消失了的故乡的怀念(对童年的怀念,对充满欧陆风情以及异域情调的故乡的怀念)(2)对人们用刻板的、千篇 一律的方式改变故乡特有的文化形态的痛惜。(每点2分) 答案解析: 1.

试题分析:

1、本题的答题区间是第一、二、三、四段。对过去生活和回忆即是已消逝的内容。

2.试题分析:(1)从原文“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可知,“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即指“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2)从“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 一律的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可得出答案。

3.试题分析:第一段的“迷了路”的语境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后文接着又写“它”具体的变化,所以是实写。最后一段“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从“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可知,它是虚写。结构上的作用委明显。

篇7:河的消失阅读答案

【关键词】语文课堂;阅读;六个“静”;独立思考能力

课改的春风席卷着现今的课堂模式,同时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但随着“课标”的推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知识容器”的“静”的现象是一去不复返了。时下的课堂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成“浅”思考,满堂“动”了。课堂上“蜂飞蝶舞”,煞是热闹,主要表现为:课堂活动过频、课件充斥课堂、教师主导意识太强、问题设计过多、讨论流于形式等。这样一来,学生静心学习语文——沉思默想、咀嚼感悟的时间严重缺失,取而代之的是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和“架空讨论”,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深度不够,效率低下,课堂呈现的是虚张声势的表面繁荣:一堂课上完,文本的“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学生成了课堂的匆匆过客,坐着缆车看风景,没有真正的提升和体验。语文阅读教学应把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感知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用心体味和领悟作品中的真善美,获得感知和判断生活的能力,接受语文的滋养。

一、静读

静读是指在安静的环境中无声默读和细吟慢读,自主徜徉于作品的美妙境界之中。首先,阅读是读者和文本对话的过程。要对话,先就要了解文本,而了解文本的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默读。余秋雨说过:“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习惯于从大声诵读课文开始,而开课就大声诵读,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不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其次,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能较快地默读一篇文章,迅速掌握文章的大意。 再次,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避免互相干扰和暗示,有利于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真正进入自我的学习状态。通过读,学生会排除字词和断句的障碍,大致熟悉课文内容,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发现文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之后的动态读和其他活动做准备,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静听

静听是营造静谧的氛围,让学生的心完全安静下来,集中精力听,完全融入作品的精神世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的过程。静态的倾听更能让人进入文本的内在世界,更有利于和作者及文本对话。学生经过预习,心中已有一定的情感基础,课堂上再给学生创设一个宁谧的氛围,让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沉浸在作品的精神世界中,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便能更深入地领会文本的意境。 教学《散步》时,在导入后,以满文军的《懂你》为背景音乐,把全文朗读了一遍。温厚绵长的中低音加上声情并茂的演读,深深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课堂很安静,学生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感受,不少学生眼角都湿润了。一旦产生了共鸣,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语言学习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了。

三、静思

潜思就是静静思考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最好不要作提示。因为提示很可能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久而久之就容易养成浅阅读的坏习惯。学生暂时的沉寂,是课堂高潮产生前的酝酿、蓄势阶段。学生从百思不得其解,“山重水复疑无路”,到突然灵光一闪,“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该是多么的幸福啊!

四、静写

静写是学生在课堂上动笔思考的过程,它可以是组织问题答案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想不清楚时,可以写下来,通过写来理顺思维,并且使思维走向深入;也可以是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课本是语言训练的蓝本,是一座语言的宝库,好的老师会利用课堂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在学生还没有写好之前决不提问。

五、静想

静想主要指联想和想象,是在默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无声的意蕴探求。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留出“空白”,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精骛八极,神游万仞”,充分地联想和想象。语文是形象的艺术,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营造“片刻的宁静”,给学生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从而让平面的文字符号在学生头脑中变成立体的图像,让抽象的文字作品变成具体的形象。只有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再加工和再思考,学生才能真正产生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从而更深入地鉴赏文本的写作艺术,更深刻地领会冰冷的变字后面作者的情感与志向。

六、静悟

静悟是教师在教学进行到一定的深度后,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课堂就是一个师生、生生、个体与文本及作者对话的过程,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最终都要回归到个体与文本的对话上来。在文本解读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咀嚼、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文本,在文本中圈点勾画,并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与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老师只需静静地巡视,让学生孵化自己的思想,此时最忌暗示式的引导。

篇8:《消失的无忌童言》阅读答案

2.①学校教育中存在着简单压制现象;

②家庭教育对童心的伤害;

③社会教育中的错误导向。

3.孩子养成自我封闭的倾向,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倡导的实话实说、知无不信、言无不尽相背离。

篇9:正在消失的橡树林阅读理解答案

尽管其他研究已经认识到东部和中西部的橡树正在减少,但是这项新研究首次注意到橡树的消失对林下植物(在森林树木旁边或下面生长的植物)的影响。进行这样的研究难度很大,因为科学家不具备必要的资料,无法将目前的林下植物跟以往的进行对比。

然而在1949年和1950年,生态学家约翰·柯蒂斯及同事详细考察了威斯康星州南部的橡树林。“柯蒂斯的著作是一本带有图解的记录。”该研究的发起人、威斯康星大学的大卫·罗杰斯说。罗杰斯及同事怀疑,在越来越零碎的橡树林地里消失的不仅仅是树木。于是他们再次考察了柯蒂斯考察过的150个林场。结果显示:在这50多年的时间里,红橡树的两个品种减少了近50%,白橡树减少了不下31%。更惊人的是林下植物品种的变化。该研究小组在最近一期《生态学》杂志上报道说:在柯蒂斯所记录的200种本土植物中,目前有15%已经消失,同时非本土植物品种正在迁入。1950年,外来植物只存在于13个橡树林场;而今,76个林场出现了外来植物。研究小组称:在美国东部和中西部其他诸州,橡树林的林下植被可能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那些地方的像树也在减少。罗杰斯说,本土植物为野火鸡、昆虫等许多物种提供食物,所以它们对森林的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

具有抗火能力的橡树需要阳光才能发芽和茁壮成长,然而较为古老的橡树被日光照射投射下来的阴影促使枫树的幼苗生长,却遮挡了小橡树需要的阳光。火灾可以除掉枫树幼苗,开辟出空地,便于橡子发芽,有助于橡树的生长。科学家认为,火灾还可以杀死橡树的病原体。

曾经居住在美国东部和中西部橡树林中的土著人经常放火保树,这种行为能够提供橡子——他们的主要食物之一。但是欧洲和美洲移民制止了放火行为,错误地认为放火烧林有损于橡树。鲁尼说:“橡树林受到干扰才能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放火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办法之一。”

此外,鹿不断吃掉幼芽和橡子,橡树也深受其害。许多狼和其他肉食动物却被猎捕殆尽——没有它们的存在,这些地区的鹿群数量急剧增加。“形势是严酷的,”美国农业部森林事务办的生态学家格雷戈里·诺瓦基指出,“要想缓和这种严酷形势,需要积极的管理,例如按照规定放火烧林和减少白尾鹿的数量。”

1.下列关于橡树减少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森林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可是现在整整一类对森林生态系统起到关键作用的本土草本植物消失了。

B.橡树需要阳光才能发芽和茁壮成长,然而较为古老的橡树被日光照射投射下来的阴影导致了小橡树缺乏生长所需的阳光。

C.火灾对橡树生长有利,而欧洲和美洲移民制止了曾经居住在美国东部和中西部橡树林中的土著人经常放火保树的行为。

D.许多狼和其他肉食动物被猎捕殆尽,白尾鹿的数量急剧增加,鹿不断吃掉橡树幼芽和橡子,使橡树深受其害。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态学家约翰?柯蒂斯对橡树林进行了研究,首次注意到橡树的消失对林下植物的影响。

B.因为没有资料,科学家无法将目前的橡树林的林下植物和以往的进行对比,所以对林下植物的研究难度很大。

C.研究小组认为,美国东部和中西部其他诸州的橡树林同威斯康星州南部一样,其林下植被数量在减少,非本土植物正在迁入。

D.罗杰斯认为,本土植物对森林的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们能为野火鸡、昆虫等许多物种提供食物。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由于缺乏放火烧林措施,非本土植物大量迁入,本土草本植物逐渐减少,这必将对生态系统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B.经过50多年的时间,红橡树的两个品种减少了近50%,按照这样的速度,再过50多年,红橡树将完全消失。

C.如果要保持橡树林健康发展的态势,可以利用橡树本身的特点,对橡树林采取经常放火、定期砍伐等措施。

D.白尾鹿的增多严重威胁了橡树林的生长。目前,要想尽快减少白尾鹿的数量,必须采用禁猎狼和其他肉食动物的方法。

参考答案:

1.A(这是橡树消失后导致的结果)

2.D(A托马斯·鲁尼首次注意到橡树的消失对林下植物的影响。B应是没有“必要的”资料。C美国东部和中西部其它诸州橡树林的林下植被可能也发生了同样变化。)

篇10:河的消失阅读答案

“毁灭”的第一周

⑵人类突然消失后,全世界核电站紧急用燃料一周内将用完,柴油发电机无法工作,导致核反应器外的水无法循环冷却。随后,全世界几百个核反应堆将发生灾难,核反应堆冷却系统的柴油发动机由于失去燃料供应,将会全部罢工,核反应堆将一个接一个由于过热而燃烧、熔化甚至爆炸,地球上将同时发生数百起切尔诺贝利式的核灾难。

城市建筑将坍塌

⑶沿海城市将最先“覆灭”。因为抽水用的水泵不再运转,地铁、地下公路等地下世界将成为水世界。

⑷水和野草从根基腐蚀掉整个城市,任何用木头建造的建筑物将开始坍塌,尤其是在白蚁繁盛的地区。城市中的许多建筑物将在内倒塌,30年后几乎所有民宅都会成为废墟。在一个世纪内,几乎所有的汽车都将生锈腐烂掉。

⑸玻璃和钢结构建筑会在200年之内倒塌。而曾经是巴黎标志性建筑的埃菲尔铁塔也将会被严重的锈蚀所摧毁。当然,所有的桥梁也将遭受类似的命运。

⑹500年后,城市的核心区已被森林所覆盖。那些处于温带气候条件下的城市中将只能看到茂密的森林,曾经辉煌的摩天大楼和高大教堂将只剩下一片片的残骸。

地球重新变成动植物的天堂

⑺当人类消失后,一些依赖人类生存的动物将会遭受苦难,譬如老鼠、蟑螂、八哥、母牛、绵羊和其他农场动物。寄居人类身上的头虱将会在一年之内灭绝,艾滋病毒也将从地球上绝迹。地球会变成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上万种濒危物种逐渐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人类文明记录将消失

⑻100年后,绝大部分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统统消失,几乎不会留下人类曾经存在的痕迹。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它们正巧被掩埋在沙土层中,由于缺少空气和水,它们或许仍可以幸存成千上万年,并且1万年后仍然可以被阅读。

人类最长久的遗产

⑼事实上,在人类的.所有发明中,塑料袋也许是最拒绝被大自然力量毁灭的人类遗产之一。即使过去1万年,大多数塑料袋仍然不会消失。如果这时有外星人来到地球,那么他们将只能找到一些青铜雕像的残骸、不锈钢器具和大量的塑料垃圾。当然,要找到这些遗存之物,他们必须进行广泛的挖掘或是潜入到海水底部。

⑽这个假设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⑾人类在改造地球时不要忘了: 。

1.全文用了很多表示猜测的词语,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试说说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⑴城市中的许多建筑物将在20年倒塌,30年后几乎所有民宅都会成为废墟。

⑵100年后,绝大部分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统统消失。

2.全文用了许多表示事件的数量关系词语,作者这样列出来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文章最后说这个假设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请你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续写一个结尾,提醒人们在改造地球时不要忘记什么?(2分)

4.联系现实,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请你假想一下假如人类消失,地球还会有怎样的变化?(文中提过的不可以再写)(2分)

参考答案:

1.示例:⑴不能删除。几乎表限定。在文中的意思是30年后大部分的民宅都会成为废墟。如果删除则成了30年后所有的民宅都会成为废墟,过于绝对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⑵不能删除。绝大部分表限定。在文中意思是100年后极大一部分的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书数据也将统统消失。如果删除,则成了100年后所有的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统统消失。过于绝对,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标准:(2分)态度明确,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分(只表明态度不得分),指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1分。

2.示例: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各种人类文明消失的时间。评分标准:(2分)说明方法1分(错字不得分),作用1分。

3.示例:人类给地球带来的文明不是永恒的,除非人类是永恒的。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每个错字扣1分。

篇11:河的消失阅读答案

“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是反问,又似在寻找。没有!连一根苇子都没有!从来就不曾有过呀?

“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梦话!”

梦话?是的,是梦话。50多年前,那一片茂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我的梦境。我相信,这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他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房子,房子。

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

那是一片十多亩地面的水塘,拥挤地生满了芦苇。在大人们那里,有价值的,只是苇子;而被孩子们看作乐园的,是那一片苇塘。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

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A 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气。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的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B 一些早熟的花儿,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商量结籽儿。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

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吹出或粗壮或尖厉的声音;头顶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这就有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

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

季节像是踩着苇叶走过来的。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池塘里就绿汪汪地变得浓密了。太阳开始辣辣地照在头顶,棉衣,而后是夹衣,一件件被身上剥掉。苇塘周围的麦子开始日渐变黄,有人拿着青杏咔嚓咔嚓一边流着酸水一边嚼起。夏天到了!

假日里,我们会背着草笼,拿着镰刀,说是去割牛草,或者拣柴火,一整晌一整晌沉迷在苇塘边。

有一种鸟,叫“呱呱迪”。这名字完全是依了它的叫声来的。声音悠长而响亮,可你看不见鸟的身影,那声音总是从密密的苇叶后传出来。这鸟儿很聪明,能把三四根苇子用草缠在一起,在那交叉处用苇叶织一个窝,里边铺着一些软软的干草和细碎的羽毛。窝里,总能看到三两只麻溜溜的鸟蛋。你要是靠近鸟窝,便会有尖厉的呱呱叫声,威胁你,驱赶你。

塘边的野草,我们全都认识,从蒲公英、趴地龙、香胡子到粘粘蔓,全认识。我们喜欢菅草长长白白嫩嫩的草根,一节节,像袖珍的甘蔗,嚼起来很甜。还有一种好吃的草,叫红根根,那红红的草根上,常常结着黄豆大的根瘤,吃起来脆脆的,像生地瓜。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找到一株羊奶奶。这种蔓生的阔叶草,总是攀着芦苇往上长,一个个果实圆溜溜的,山羊奶头一般,采摘时,会流出一些白色乳汁。羊奶果鲜嫩时,放在嘴里一咬,脆生生,甜丝丝的。

我们这些野孩子,就这样一天天泡在苇塘边。忽一日,采到的`羊奶奶咬不动了,掰开一看,里边整整齐齐伏着一排排带着绒毛的种子。老了!我们知道,暑假也该结束了。大人们说:你们这些马驹子,该拴缰绳了吧!

苇子说,秋天了!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像一塘白发的老人。再过苇塘时,一些带绒毛的草籽,便飞扬起来,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就连圆滚滚周身是刺的苍耳,瘦扁扁顶上长了三几根钩针的“狗扎扎”,都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角上,要搭“便车”,到远方去旅行。

父兄们送我们上学去,走过苇塘,一路上总在说:好好念书,日后到远处去,到大城市去。连苍耳、狗扎扎都懂得哩!

那一片苇塘永远的没有了。消失在一些高高低低的房子下边。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

1. 文中说:“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阅读全文,请将青苇记录季节变化的语句摘录出来,填写在横线上。(3分)

(1)春季: (2)夏季: (3)秋季:

2. 苇塘被孩子们看作乐园。请概括出令孩子们“快乐和欢愉”的四件事情。(4分)

3. 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3分)

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

4.文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A、B两处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4分)

5. 结合全文,先说说对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的理解,再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6分)

答案:

1.(3分)春季: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夏季: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秋季: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

2.(4分)(1)用苇叶、柳条可以做成“乐器”吹奏;(2)假日苇塘边劳动的快乐;(3)神秘的“呱呱迪”的叫声和它的窝;(4)有可供解馋的野草;(5)从苇塘花花草草的变化中欣赏自然之乐。(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

3.(3分)挑逗、招惹的意思(1分)。这一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大人们被我们的欢乐与希望所感染(吸引)的情状。

4.(4分)内容2分,效果2分。

A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苇芽的尖锐之态,突出其生命力之强。(2分)

B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一些花儿在春天竞相开放之态,凸显出春天的美丽和给人的愉悦之情。(2分)

5.(6分)要寻找苇塘,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已经消失在了高高低低的屋舍下了;(2分)表达了因苇塘的消失而产生的惋惜和怀念之情。(2分)

启示:围绕“自然之乐”或“童心”谈均可。(2分)(观点1分,说理清楚1分)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过渡句);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的特点(使语言更加),表达了的感情(反映了的形象)。

(二)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三)__”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格式:

①不能,用了“__”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__”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__”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言文阅读虚词辨析

技巧一: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技巧二:代入检验法

各地中考虚词意义或用法辨析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同学们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选项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出其在课外句中的用法是否相同。

技巧三:交换理解法

上一篇:长城五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云南大学生村官:2014大学生村官考试专业知识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