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灵魂私奔的心情散文

2024-04-14

与灵魂私奔的心情散文(共4篇)

篇1:与灵魂私奔的心情散文

从今天起,做个快乐的人吧,抛弃红尘中一切纷纷扰扰的恩怨,爱过的,恨过的,都当作是该剪掉的指甲。放下手机,不再在乎银行卡上的数字,不在关心钱包里的人民币是不是饱满,一个人,带上简单的行囊,带着一个不离不弃的灵魂,私奔吧,去看看苏州的园林,桂林的山水,去感觉江南雨巷的情调,领略雪山之巅的风骚。

和灵魂私奔吧,放下所有的牵绊。烟火燎熏的日子,变幻莫测的人心,淹没了太多的纯粹。宛若莲花般的初心,正在一点一点陷入污泥中,太多的身不由已,虚伪的表情侵蚀着真实的思绪,僵硬的微笑和闪烁的眼神给了快乐太多的辜负。

从今天起,面对真实的自己,让自己那些美丽的优点和和可爱的弱点完美的在阳光下结合,拖拖拉拉的自己,随意着装,不用丝毫充满化学物质的化妆品修饰自己的妆容,慵懒的打量朝霞,目送夕阳。四季更替,潮来潮去,一颗淡雅之心,不随风附雅,不争名夺利,纯白如雪莲般的俏然立于尘世。

和灵魂一起私奔吧,告别两点一线的生活,告别虚伪的人际关系,告别勾心斗角的职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漫步在青山绿水中,与红肥绿瘦细语,静静聆听蝉鸣蛙叫的交响曲,似有似无沁人心脾的花香,清新的泥土气息,都会让在钢筋水泥中困了太久的身心,得到彩蝶破茧般的释放。

烟雨红尘,山水如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被清空前尘往事的脑海,如一只空白的光碟,一一刻录着掠过眼际那一片片云的风姿,一条条河的韵味,一朵朵花的妩媚,一颗颗草的娇羞。山峦叠翠,河荡清波,月色温婉,晨曦璀璨,每时每刻都在邂逅惊艳双眸的美丽。

桃花源记的诱惑,悠然南山的吸引,一路牵引着脚步,掀起江南的雨帘,捧起塞北的积雪,折一支三月杨春柳,摘一枚九月枫叶红。人在旅途,山重水复,每一程心仪的风景,都芬芳了流年的印记,丰饶了岁月的日暮。有时候,真想容身与大自然,化作一只游戏花间的蝶,深海嬉水的鱼,或是一朵随风的蒲公英,每天漫不经心的游弋在苍茫天地间。

和灵魂私奔吧,放下得与失的计较,放下爱与恨的纠缠,携一缕清风,挽一丝白云,把晴光雨色放在眉间心上。最美的风景,不在风景,来自素雅的心中,心美了,一片落红,一川枯草,都是美的。繁华落尽后的从容是美的,青春退去后的优雅是美的,美不再奢华的外表,美在沉稳的内涵。一弯月,一朵莲,虽清清淡淡,却是至纯至美。

和灵魂相依的日子,孤单,却不孤独。缱绻的心事,细细诉与自己听,那些厌倦的情愫,那些低糜的颤音,那些挣扎在胸口的呐喊,此时此刻,乖巧的灵魂正触摸着自己的脆弱,用一份懂得让心安暖。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择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于小桥流水之畔,燃一篝文火,温热薄凉世界里冷落了许久的心绪。清风徐来,轻拨松涛,透过每一寸肌肤为疲惫的灵魂做一次全方位的疗养。一个人的山水,一个人的风月,一个人的梦中天国,枕一床暗香疏影,梦一回银河倒泻,听一曲莺歌燕舞,在秀色可餐的自然中,如痴如醉。

和灵魂私奔吧!趁身体正好,春意正浓,出去走走,看看风景,信步天下,独享山水。

篇2:与灵魂私奔的心情散文

有些意外,却不奇怪。这就是真实的他。

曾经在商界谈笑风生,带着眼镜彻夜伏案工作的他,变成头顶扎着小辫,穿着T恤短裤,潇洒不羁的流浪歌手。

他笑说:灵魂无处安放,所以选择流浪。

他也曾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沉迷游戏过,执着出人头地过,疯狂爱恋过。

在双亲都离开后,他一直浑浑噩噩,直到遇见一位女子。

他为她写诗,为她写歌,为她一怒而起,为她拼搏努力,他说,要给她一个家,要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她。

他奏响轰轰烈烈的爱情交响曲。繁花落尽,曲终人尽。

唯独幸福徒有虚名。

其实老狼没有明白,因为他一直流浪,所以灵魂才无处安放。

他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家,总说那女子像他母亲,让他有家的感觉,于是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拽着她,却不知这根稻草承受不起这样的生命之重,活生生被他扯断。

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有自己的道路,途中刚好遇见,结伴而行,想去的方向一致,可同行走远些,反之,随之可道别。谁也不是谁的归宿。

当某一天在焦头烂额的工作中,在厨房的油烟中,在孩子的哭闹或笑声中,在银行的信用卡还款提示信息中,在父母病床前......我们不在思考那些困扰于心的问题,灵魂便已在人间烟火中得到安放。

而流浪的人儿,依然恍若孩童,秉烛夜游。游荡在这个人间。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木心

篇3:与灵魂私奔的心情散文

然而好的散文却绝不是散乱无章文字之堆砌,前人所谓“形散而神聚”是对散文较为客观公正的界定。刘勰说“结体散文(行文),附物切情”更是可做散文最好的注脚。或汪洋如海,或碎小如芥,都会凝结于一个核心,蕴结出一种情味。七情动而五味起,精气凝而文章生。所有的散文都是这种精气神的聚合体,将作家情感之激变,思想之机巧,熔于一炉,炼成一篇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的大手笔,击响万代,芳流千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应该属于当代最具这种精气神的神圣之作。贾平凹的《丑石》是上乘美文,毋庸置疑;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是禅味的奇葩,亦无可厚非;刘成章的那篇《安塞腰鼓》笔意锐利,气势雄浑,也堪称壮阔手笔;而《我与地坛》则将贾平凹的淳朴灵动,林清玄的哲理禅思,刘成章的壮阔大气尽皆吸收,史铁生在他残损的躯壳内锤炼锻造,用自己对生命的睿智思考,写就了这样一篇殊为另类的长篇散文,不见斧斫,浑然天成。

可以说,这部作品之所以荡气回肠,关键在于其文字里行间的那种凌越于个体本身之上的彻悟与超然。我们总是对得道者尊崇备至,得道者的至高境界则在于他能拥有一颗平常心。面对万事万物的纷扰嬗变,泰然恬静,是说到容易做到难的。所以我们总是远观得道者敬之,近接得道者则常常鄙之的缘故。道不高深,难在付诸行动。世上的人,以宣教扬名者居多,以力行流芳者鲜有。究其根本,在于达不到境界。所以我们说追求浮名者,利禄纠结其心,永远不能成圣;而淡然处世者,心行更远,苦茶野菜裹腹,冶心炼性,关注众生而终成大我。轮椅上的这个生命,如是。

一座封建帝王顶礼膜拜的地坛,沦落为一座被高楼大厦湮没的荒园。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它无辜的就像是一只待宰的羔羊。病后第一次进入地坛的史铁生,就在带着疾病对灵肉双重的折磨中,悲壮地进入了这个园子,那种感觉,就像是翘首以待的老妇等待沙场归来的儿子。史铁生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儿子。地坛本身的命运因历史的沧桑而厚重沉郁,荒草颓墙虫鸣鸟叫在见证历史的同时也在无形左右着一个人脆弱的灵魂。直到那个一直闪躲于丛草树荫的老妇,用她的爱与坚韧燃尽了生命之火,史铁生才觉得,自己也是那个妇人的儿子,也承继了她大部分的品质。一座古园历史的变迁与一个生命悲喜的反差推动了这个生命主体的升华。就在这座游离于都市罅隙里的地坛,史铁生用他的静默独思完成了灵魂的救赎与精神的涅槃。

史铁生没有停步于个人的世界,他透过文字告诉我们,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历史之间,生命与古迹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是他通过自己的灵魂窥察地坛所内蕴的命运本真所获得的。他让这种生命的顿悟,在细腻缠绵的文字流淌中,沁入每个读者的心灵。所以说,《我与地坛》并不是一篇简单意义上的散文。你走进文字,就会在一个自己生命中也有其影迹的荒园里,捕捉到自己心灵的脉动,聆听到造物的声音。

真正超越时代的鸿篇巨著就是让读者在这样漫漫扬扬的文字挥洒中不觉其繁琐,在平淡无奇中不觉其乏味。掩卷闭目,内心必有所得。史铁生的生命与灵魂,融于这座曾经的荒园中,也凝于这篇必将流传下去的经典散文中了。

作为一篇经典散文,《我与地坛》已成一部文学的神话。解读这篇散文,我们就能够洞悉经典散文具有的特质。

即使是这个散文作品遍地开花的时代,能够称得上经典的散文依然屈指可数。大部分的作品要么局限于抒发个人的不平之鸣,要么思想局限于利益层面,带有鲜明造作的意识形态标签。而经典的散文则能突破这些局限,能用千锤百炼的语言来沉稳从容地走入人心,直面灵魂,剥开禁锢思想的硬壳,解放思维的翅膀。由诗性的语言传递理性的光芒,冲击每个读者的灵魂。

卓越的散文是一种超越文体而存在的精神呈现方式,立足于作家本体的生命体验,注重于精神思想的解剖,着眼于对生命群体的思考。惟其有内在如此之深邃,才有其文辞意蕴之隽永。不媚俗不标榜,不追求文化消费的功利,固守散文保有理想弘扬精神呵护心灵的本色,能在不显山不露水之间,取得给读者的生命导航、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的效果,这就是经典散文超越历史的思想价值之所有来。

篇4:人人,与梦想的私奔宣言

华尔街正迎来史上最密集的中国互联网企业IPO(首次公开募股)浪潮,人人网的上市并非排在最后,但是却使IPO运动达到最高潮。

中国互联网界出现了未上市的比上市的值钱,亏损的比盈利的值钱等怪现状,因此泡沫论甚嚣尘上。人人公司的IPO,在这一波中国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潮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全球互联网泡沫从这一天开始成形,根源来自中国。

最大的泡泡

5月4日晚,人人公司在纽交所上市,19.50美元的开盘价与此前公布的14美元发行价相比上涨39.29%,融资7.4亿美元,按照开盘价计算,人人公司总市值76亿美元。人人公司2010年总营收7653.3万美元,照此计算,市销率100倍,而由于2010年人人公司仍然财务亏损,市盈率只能以调整后的净利润计算,这个数字为440倍。

440倍的市盈率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在已经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中,IPO当日超过这一数字的只有百度,谷歌的示范效应加上百度在国内搜索引擎的一家独大,给美国投资者以超强的信心,近2000倍的IPO市盈率至今没有被超越。而即使是打造了全球独一无二B2B电子商务平台的阿里巴巴,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IPO受到资本疯狂追捧的时候,其市盈率也不过是300倍。

此次人人上市的主体并非人人网,而是囊括了人人公司的四大业务——人人网、糯米网、人人游戏以及经纬网。这四大业务分别对应着为美国人所熟悉的四大同类知名公司: Facebook、Groupon、Zynga和Linkedin,所以人人可以给华尔街讲很多“中国故事”。这也是人人获得高估值、受到美国投资者青睐的重要原因。此外,在盈利模式上,人人公司也几乎涵盖了10年来中国互联网探索出的所有模式:网络广告+网游(社交)+电子商务(团购)+增值服务,这些都足以让美国投资者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遗憾的是,人人公司四个故事对应的四家互联网应用最前沿的公司,无一上市(注:Linkedin在人人公司IPO半个月之后,于5月20日上市)。虽然“学习榜样有力量”的预期实现了,但是面对尚未IPO的榜样,人人公司并没有引发股价的暴涨。

令人犹疑的是,人人公司的440倍市盈率背后,既没有百度在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一家独大,也没有阿里巴巴对于电子商务模式开拓的独到之处,财报体现的公司盈利能力,与前二者当初上市之际,更是相差甚远。但是,人人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却创造了两项第一: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社交网站;美国股市历史上IPO市值最大的中国概念股。

其中的矛盾显而易见,只是,在故事的包装之下,又显得理所当然。

在向陌生的美国投资者介绍自己的时候,准备一个他们熟悉的参照对象,无疑能更轻松地说清楚自己。百度当年之所以能创造IPO神话,无非是清晰地表明自己是“中国的Google”,而后者在当时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的偶像。长期以来,中国互联网企业美国上市的过程中,类比讲故事模式的效果,屡试不爽。只是,美国投资者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听到过来自中国的“大故事”了。

直到人人公司的上市。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Facebook”无疑将成为人人公司头上最闪光的注脚。然而,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无限风光,这家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业绩并不突出的公司,却也充满了争议。有的人说人人公司并不是中国的Facebook,有的人说中国并不会出现SNS的一家独大。

那么,人人公司,到底离真正的Facebook有多远?

离Facebook有多远?

理解人人公司的440倍市盈率,就不得不从人人公司的业务说起。

人人公司上市的四大业务板块中,经纬网是面向商务社交人群的SNS网络,目前仍在内测阶段,出现在人人公司的上市业务板块中,明显是为了沾Linkedin的光,概念意义大于商业实质;糯米网是Groupon团购模式在中国被疯狂拷贝之后人人公司推出的一个独立性团购平台,是人人网利用规模性用户群体进行流量变现的重要出口,竞争对手众多,仍在持续烧钱;人人游戏是依托于人人网的游戏应用,同样是人人网用户群体利用游戏增值服务的变现通道,目前来看产品品类仍然单一,与国内游戏公司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从中不难看出,人人公司上市的四大业务板块中,最核心也最被投资者看好的其实还是SNS平台人人网。而人人网与Facebook,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社交形态。

虽然人人网也在复制后者的开放性模式,但是就目前而言,人人网更像是一家流量模式公司。圈得大量用户,然后吸引大品牌广告客户、开发少数派增值游戏、自建团购网站寻求变现出口,以及推行自主性增值服务,构成了人人网的独特生态系统。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选择流量变现的途径的不同:

其一,人人网开展基于用户个人首页美化的增值服务,这个商业模式并不是Facebook教的,而是腾讯探索出来的,直到现在,这个增值服务收益在人人网的业务营收中仍然占有不小的比例。而Facebook却始终没有这方面的服务。

其二,人人网圈得用户之后,对于广告商的拓展更倾向于大企业主,即使到了2010年,人人网的广告客户数才只有248家,而且从近几年财务数据显示,单一广告客户的平均投放成递增趋势,而Facebook则是通过开放平台与第三方分成,广告收入更关注作为长尾的中小型企业,早在2009年,美国就有超过80%的主要广告客户都积极在Facebook上投放广告。自谷歌之后,还鲜有客户如此一致地热衷于一家公司。

其三,人人网旗下的人人游戏为用户开发基于SNS的互动游戏,其中最成功的一款当属《天书奇谭》,直到2009年,这款产品在人人游戏的营收中仍占有48.8%的比例,在人人网总营收中占比为19%,虽然《天书奇谭》在总营收中的比例在不断缩小,但是人人网对于自有应用资源的依赖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善。而Facebook自身不做游戏的开发,却吸引了包括Zynga、EA、迪斯尼、暴雪等美国最大的游戏开发商,当然还有数以万计的中小开发商。

其四,2010年团购网站在中国大行其道,人人网基于用户与流量优势,也以自建团购网站糯米网、从合作商家处获取佣金收入参与其中。糯米网现在仍处于竞争激烈的烧钱阶段,什么时候盈利仍难以预测。

对比人人网与Facebook的业务模块不难看出,相似的SNS外观下,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Facebook已经成为美国乃至全球互联网用户将个人的社会关系搬上互联网的最大集结地,摸索出了清晰的运营模式,最核心的成功基因事实上只有两个字:开放。

Facebook搭建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星球,并提供了游戏开发商、网络应用商以及网络广告客户赖以生存的网络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供更多的网络服务提供商驻足,并为海量的广告客户服务。Facebook形容自己是一个提供水、土地、空气的酋长,谁来租它的地方,爱怎么耕耘就怎么耕耘,它从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收入分成就好了。这是一种以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星球的运营思维来呈现一个网络社交平台。

而人人网更像是建立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小区,在这个小区中,人人网提供自己的增值服务、提供独立的游戏产品,并为少数规模性广告客户服务,这个小区也试图通过开放来吸纳更多的资源,但是就目前来看,程度实在太低。

二者的模式,截然不同。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人人公司凭借这次IPO融得的巨额资金,进行更深入地开放式布局,更快积累用户、更多招揽应用,完成对Facebook由形似到神似的转变。

美国投资者之所以推动了一个人人公司的IPO神话,投资未来预期的心理无疑成为最合理的理由。美国人认为,人人公司即使现在不是Facebook,但是融资以后,在中国互联网的高成长性环境中,应该可以成长为中国的Facebook,中国早期的互联网公司有着这种先例,比如新浪、网易和搜狐。

人人到底有没有机会呢?它的未来会面对什么?

人人的未来会怎样?

事实上,与Facebook业务形态的差距,并不是人人网最大的威胁,面临着中国互联网市场腾讯、新浪微博等的多面夹攻,才是这家公司最大的尴尬。在Facebook前面加上“中国的”三个字,显然并不只是人人网一家的梦想。

腾讯的拦截

Facebook通过平台开放性,扮演网络社交基础设施角色,成为能够挑战Google的新生力量。而在中国,谁能充当这一基础设施角色呢?这仍是一个悬念。不论怎样,腾讯是不能被绕过的庞然巨物,毕竟,QQ的IM平台拥有6亿多活跃用户,QQ空间拥有近5亿活跃用户。而人人网目前的注册用户规模刚刚过亿,而活跃用户的比例比起腾讯,更要低得多。

虽然早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市值的公司,但是腾讯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使它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互联网新兴应用。关于SNS,腾讯甚至不是简单的后发模仿,甚至在产品线布局上独具匠心。

腾讯目前的社交网络产品线,主要涵盖两个产品,匿名SNS的QQ空间和实名SNS的腾讯朋友。两个产品用QQ号连接,用户的所有内容与活动,也在外加腾讯微博的三大产品中无缝连接。其中在实名SNS领域,腾讯朋友与人人网已是短兵相接。

博客时代,腾讯曾经以QQ空间对阵新浪博客,虽然二者用户群体完全不同,但是腾讯却以草根大军打败了新浪的精英人群,无论从用户数上,还是从活跃度上,QQ空间都优于新浪博客,甚至QQ空间成功找到了增值服务这一盈利模式。随着SNS时代的来临,QQ空间也进行了变异,其2008年6月推出的个人中心模块,标志着其由传统博客向SNS社区的转变。由于QQ空间的产品形态上并没有完全的SNS化,如果腾讯做这方面的变革,其5亿极高活跃度的用户,从体量上来看,几乎就是另一个Facebook。

与Facebook、人人网类似,腾讯朋友同样经历了从学生用户向全网覆盖的过程,只不过,这一过程对于腾讯来说,速度极快、时间极短。2009年1月,QQ校友上线,腾讯首度尝试实名化SNS,进军高校市场,与人人网正面竞争;2010年9月,腾讯朋友上线,主要针对校外白领等用户群,与开心网对垒;2011年1月,QQ校友被完全整合进腾讯朋友,后者成为腾讯唯一实名制SNS社交网站,俨然在扮演“中国的Facebook”角色。

一个平台的用户规模成长速度,最通用的衡量标准就是迈入“过亿俱乐部”的时间,也就是从上线到注册用户过亿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人人网用了4年;开心网用时近3年;新浪微博仅用了19个月,而腾讯朋友迈入“过亿俱乐部”的时间则是在上线100天。

人人网虽然自称是“中国最大的实名制SNS社交网站”,但在多数外媒以及国内互联网观察家们心中,腾讯在目前中国SNS领域占据较大优势,比如高盛的研报便认为,腾讯朋友更可能成为中国的Facebook。

新浪微博的异军突起

人人网在中国另外一个重要的对手是新浪微博。

高盛在4月下旬发布了一份报告,主要考量了新浪微博的实力。高盛认为,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之间并没有鲜明的区别,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新浪微博最终作为社交网络的另一种形式,仍然作为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具有某些浅层次的社交网络因素。

新浪微博是模仿美国互联网应用另一模式Twitter的中国产物,虽然在美国,Facebook与Twitter呈现出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种差异化互联网应用局势,但是在国内,两种截然不同的应用,却共同参与用户与流量的抢夺。

有人会说,SNS平台与Mcroblog平台之间本身不具有完全的相互替代性,因为SNS平台是社交网络的拓展平台,而Mcroblog对应的则是个人信息的交互平台。

但是从人人网与开心网不断放缓的用户增长速度,以及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不断加快的用户增长速度,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单向转化趋势非常强。这其中的原因,有专家理解为中国网民对于线上社交关系的依赖性较弱,反而对于个人化的信息交互参与度较高。

显然,SNS对于国内互联网用户而言并不是弱需求,真正弱的,是人人网为代表的独立性SNS网络太弱,在一键式横跨各种平台的腾讯面前实在难以抬起头来,而在通过精英人群带动全民微博的新浪面前,同样底气不足。

人人网能不能成为“中国的Facebook”,无疑要先问问腾讯和新浪,腾讯的姿态显示自己才是Facebook的中国演绎,而新浪想说的是,有微博,中国不需要Facebook。

泡泡是怎样吹大的?

如果说连稍具常识的中国网民,都能看得出人人公司画出的大饼其实没有多少馅,我们没有理由相信美国的投资者仍然被蒙在鼓里。我们付出的仅是毫不值钱的口水,而人家掏的可是真金白银。

有的人认为,美国投资者为了投资全球互联网的第一个社交网站,甚至来不及读懂人人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更来不及了解这家来自中国的Facebook,这种理解简直是天方夜谭。

事实上,美国投资者比中国人更清楚人人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人人公司超高市盈率IPO的背后,是大多数中国人并不能理解的美国逻辑。

美国人应该非常清楚人人公司自身业务模式所面临的缺陷,以及中国竞争对手们的强大,但是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互联网用户规模,以及未来的高成长性,即使人人公司不能成为这个市场的领导者,也可以实现较不错的成长率。

而人人公司的上市时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更加迎合了美国投资者的这种“中国信心”。

陈一舟自从将Chinaren出售给搜狐以后,再也没有进行独立性创业,更多的选择投资与并购的形式参与互联网的产业游戏。而多年的投资经历,使他对于资本市场的兴奋点、商业模式的兜售时机,把握得炉火纯青。我们有理由判断,人人公司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在美国IPO,是最佳的时间点。

即使当今的商业世界早已全球化,而且互联网速度更具有商业模式发现的即时性,也不能否定,商业模式模仿过程本身,是具有时差的。而巧妙把握住这短暂的时差,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个中滋味,妙不可言。

而Facebook虽然并未上市,但是其市值规模已经达到80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波音公司。这种榜样的力量让人惊叹之余,也极大地调动了投资者的胃口。

Facebook即使用户已达7亿,却仍在迷恋开放式生态体系的搭建,无意资本市场的角逐。对于美国投资者而言,参与Facebook的资本游戏显然暂时还没有什么机会,那么有没有可能找到一家来自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互联网用户规模最大、最类似Facebook模式而且成本最低的企业呢?对了,就是来自中国的人人公司。

人人公司纽交所上市案例告诉我们,作为商业模式的模仿者,可以吹嘘一个故事、复制一个神奇;作为新兴市场的复制者,可以游说那些当初没能投资Facebook的资本,重新抓住错失过的SNS投资机遇;作为中国SNS的领先者,可以通过上市融资,消除强者的步步紧逼。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拷贝进程,因为存在中美之间的时差,为人人公司的IPO融资制造出一个绝佳的机会,靠称王的梦想与美好的故事,实力并不雄厚、前景实在堪忧的人人公司,骄傲地站在了全球第一家SNS网站上市的领奖台上。

人人公司的上市神话,仿佛是在讲述一个有关泡沫的故事,而人人公司股票上市首日大涨,其后连跌五天,终于跌破发行价,表明投资者也在理性回归。有的人说垃圾公司终于显露原形,也有的人说互联网泡沫终于开始爆发。人人公司仍在路上,我们难以判定其未来的市场地位,而互联网泡沫却随时可以到来。

只是,泡沫应该是个中性词,无关褒贬。

啤酒杯中再多的泡沫都是允许的,关键是当泡沫破灭之后,酒杯中能否酝酿出更多的美酒、注入更满的液体。有的泡沫破灭之后,酒杯空空如也,有的酒杯破灭之后,酒杯中美酒已在发酵。这就是后IPO时代每个公司的实力考验。

来自重庆的网络游戏《商界传奇》开发团队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人人公司上市的第二天,人人游戏的区域负责人就来上门拜访,商谈将游戏推上人人网的运营平台。而在全国范围内,人人公司的这种开放式项目拓展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上一篇:简单租房协议书格式下一篇:《鲁迅全集》读后感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