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队伍的灵魂与血性

2022-12-06

第一篇:关于队伍的灵魂与血性

观《团队的灵魂与血性》有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在《团队的灵魂与血性》的演讲中,用中国近代深刻的历史演进,揭秘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军队取得胜利果实的原因。从金教授的演讲中反观历史进行思考,结合工作实际,也有了许多启发和感悟。

一、关于队伍

“想不想干大事,能不能干大事,不看宣言,而看队伍”,金教授在开场就为我们点名了主题,强调了队伍的重要性。一支军队,一个民族,依靠的最重要的力量,不是口中响彻耳边的宣言,而是精兵强将的队伍。在工作中,同样如此,要谋求发展,获得更好的绩效,完成共同的目标,团队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更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团队需要的,不仅仅是宣言、口号,更多的是要有思想、有灵魂、有专业、有技能、敢想敢拼,能脚踏实地,实在做事的队伍。

二、关于思想

“每个人都要有觉悟,团队才能有觉悟”,一支团队,是要有灵魂,有思想的队伍,团都中的每一员参与者,都需要具有与团队高度统一的思想意识,而不只是盲从命令,机械执行。一支庞大的团队,若无统一的、高度的认知与思想,人数再多,都是一盘散沙,无凝聚力,无积极性,也无更充足的战斗力。因此,思想,是团队的引领的灵魂。同样在工作中,有力量的团队,不在乎团队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团队中,参与的每一员,对待工作在思想上的认知,每个人的思想觉悟应决定团队前进的步伐、思想与理念,因此每个人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并与团队保持统一,思想问题能得以解决,自然能提升团队工作的能力与效益。

三、关于信仰

“多数人因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信仰而相信”,金教授在演讲中讲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队伍,在建立之初,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但是无论经历过多少次的战役失败,牺牲过多少的革命战士,哪怕革命军队人数所剩无几,但是,只要队伍在,就一定相信革命的胜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信仰,怀抱着远大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坚定的意志,最终克服万难险阻,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在当今,我们在工作中,应同样如此,我们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也应为公司共同追求的目标,一起使劲,一起拼搏,去寻找,去努力,去相信,去超越!相信相信的力量,坚定目标,决不放弃,就能完成看似难以完成任务!

团队的灵魂与血性是中国革命军人取得胜利的锋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应秉承这种精神,有思想,有觉悟,有信仰,有目标,热爱团队和公司,无畏困难,挑战未来!

第二篇:军人的脊梁 胜利的刀锋--二谈军人的灵魂与血性

金一南

金一南:军人的灵魂与血性

2015-06-22 06:04 【军人的血性需要唤醒,需要点燃!】2000年《北京青年报》发出问卷:“你为什么当兵”?一个老兵李良辉回答:“一时冲动唤起了满腔热血”。《北京青年报》第二问:“未来的兵是什么样子”?老兵李良辉的答案:“献身精神+渊博知识+强健体魄=未来军人”。军人的灵魂与血性,是思想深处的信念,是贯穿人生三层楼即身心灵的视野和价值。人生一层楼是小我,即肉身的生存与机能;人生第二层楼是大我,即为使命和事业献身的长情大爱;人生第三层楼是真我,即高维万物一心连接天地能量的无我素直。在李良辉的意识里,未来军人必须是私我、大我、真我即身心灵的合一体。这是很究竟的回答!未来的企业人,也必须是身心灵的合一体!习近平主席说:“我担任军委主席后,第一时间就强调了军人要有血性,我说的血性就是战斗精神,核心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如毛泽东所说,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2014年10月,习主席提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灵魂赋予尊严,血性赢得光荣;灵魂与血性永远是军人的脊梁、胜利的刀锋。2015年3月5日习主席在上海代表团讲的三句话:“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习主席提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同样是从身心灵合一来锻造现代军人。这其实也是立体中国企业人的诉求:“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你准备好了吗?——王育琨记军人的脊梁 胜利的刀锋——二谈军人的灵魂与血性作者:金一南2014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我担任军委主席后,第一时间就强调了军人要有血性,我说的血性就是战斗精神,核心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如毛泽东所说,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我们新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就是有一批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搀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对党忠诚的党员和军人,有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血性。1 血性需要养护、需要培育李良辉(前排右一)任15军军长时带头参加跳伞训练李良辉36岁当副军长,43岁当军长,抓训练极严,担任军长时曾要求15军所有官兵,包括电影放映员在内都要跳伞,他自己带头跳!军人的灵魂与血性,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更确切地说,是思想深处的信念问题。2000年8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3周年之际,《北京青年报》曾发出5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囊括几乎所有兵种专业、所有年龄段的军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当兵?答案五花八门,归纳为:1.当兵是最大的光荣。2.对“电钮战争”的向往。3.想当将军。4.只有当兵才能实现人生价值。5.喜欢这身军装。6.从军是最富挑战的职业。7.从小就非常崇拜军人。8.儿时所受的教育与自己的热爱。9.世界霸权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所有答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10条:一时冲动唤起了满腔热血。回答者是所有答卷人中年纪最大的、空降15军原军长李良辉。李良辉36岁当副军长,43岁当军长,抓训练极严,担任军长时曾要求15军所有官兵,包括电影放映员在内都要跳伞,他自己带头跳,亲率一个排、每人带两天干粮空降神农架山区,开展为期一周的野战生存训练。他担任15军军长期间,还创造了我军在“三无”(无通信引导、无气象资料、无明显地标)条件下超低空400米跳伞的纪录。这位优秀的军事主官,因与单位某位领导有矛盾,未采取正确方法处理,犯下错误被免职。1988年军队恢复军衔制,当时没有给他授衔,后来被安排到宁夏省军区任副司令,军衔授的是大校。看到这个早该授少将的人扛着大校牌子,从全军瞩目的空降部队主官调到大西北一个省军区去当副司令,很多认识他的人觉得这是把他闲起来等退休了,不会再有什么上升空间了。但李良辉却没有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就此沉寂,依然狠抓训练。省军区没有部队,他就把全省武装部部长政委集中起来,统一睡上下铺,早上出操,晚上紧急集合,营区里哨子吹得又尖又响。武装部领导很久没有被这样练过,不少人都大腹便便了,天天被练得焦头烂额、汗流浃背。集训的最后一个课目,李良辉从空15军调来一个连,给大家做空降表演,场面一时轰动。很短时间内,宁夏各地都知道省军区来了个“李副司令”。这个大家认为等待退休的人,把宁夏省军区的军事训练搞得红红火火。苍天不负有心人。李良辉后来出任宁夏省军区司令、新疆军区司令。到新疆后又大抓边防建设,搞“八?一”新疆军区阅兵。恰逢1999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5月8日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二是7月9日李登辉“两国论”出笼。当时,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急转直下,国内民众义愤填膺,国际舆论对我密切关注。8月1日,新疆军区举行阅兵,受阅部队军容严整,威武雄壮。外电据此评述说,中共会使手腕,过去声东击西,今天是以西援东,通过西北新疆阅兵,震慑东南台海。其实,新疆军区阅兵是早就规划好的,李良辉也未料到1999年会发生那么多大事,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新疆军区阅兵于无形中发挥出相当大的政治和军事作用。实际上,这个人也并非完人。除了前面所提到的犯过错误,他在宁夏和新疆任职时的一些做法也颇有争议。但他确实是个想打仗、谋打仗的人。后来,因为新疆军区一次弹药销毁发生意外爆炸,导致多人伤亡,他又被解除新疆军区司令职务,被派往济南军区任副司令,直至退休。在济南军区任副司令时,他的军旅生涯真的是在倒计时了,到任后他去河南考察,当地驻军领导陪同,路上有人不时讲一些黄段子。李良辉听了不高兴,但一直忍耐。表面上说讲黄段子是为了调节气氛,但实际上反映出一些人已经不太把这个刚刚调来、很快就要到龄的李副司令当回事了。中午吃饭时,有人在餐桌上继续讲。李良辉终于忍无可忍,把碗筷猛地往桌子上一掼:“你们都是党的高级干部,你们庸俗!”饭也不吃,拂袖而去,一桌人都被惊呆在那里。后来有人说,没想到李副司令脾气这么大!以后别说讲黄段子,连吃饭都没有人敢再陪他了。老虎虽瘦,雄风犹在。这是个真正的、哪怕行将退役也仍然一腔热血的军人。所以,他在回答《北京青年报》“为什么选择当兵?”的问题时与众不同,说出“一时冲动唤起了满腔热血”这样铿锵的语言。即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一个只有技能没有热血的军人,算不算真军人?李良辉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北京青年报》问卷的第二个问题:未来的兵是什么样子?答案仍然五花八门。如:坐在计算机房的操作手;知识型而非力量型;数字化、职业化、高素质;拿起武器能打仗,放下武器能搞建设;更加充满个性;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战场网络的终端,作战系统的节点;肌肉不一定发达,智慧一定极高;头戴无线接收天线,腰戴微型电脑;通晓天文地理的硕士或至少是学士。可在这众多的答案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李良辉的答案:献身精神+渊博知识+强健体魄=未来军人。这是在2000年的讨论。当时我正在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英国人给出这样一个图形,把人的感知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意识主要是智力,来源于受教育程度和智商;潜意识则主要是情感和意志,与受教育程度和智商不直接相关。相较之下,文职人员主要强调受教育程度和智商,军人则更强调情感(对国家民族的忠贞)和意志(克服困难、战胜对手的勇气和决心)。整整15年前的2000年,中国和英国同时进行了这场讨论,回答和预测未来军人的标准。15年过去了,现在不就是当年讨论的未来吗?我们还需不需要献身精神和热血、需不需要强健的灵魂和体魄?答案已清晰明白到无需作答。失去规矩的约束,任何人都有可能出问题。苏军名将朱可夫在担任驻德苏军总司令期间也有过贪腐行为。图为矗立于红场的朱可夫雕像。

第三篇: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成就大业,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一定程度上说,国家的强盛,有赖于人的奋斗;军队的强大,有赖于军人的担当。

一个有建树的政党、一支有作为的军队,为了把伟大理想付诸现实,总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

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适应强军目标要求,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这是习主席向全军发出的伟大号召,反映了强军兴军的必然要求,回答了新形势下培养什么样的军人、怎样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时代课题,实现了我们党培养合格革命军人目标要求的与时俱进,体现了党和人民对广大官兵的期望重托,为培养堪当强军重任的革命军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也是当代中国军人献身强军实践、勇担历史重任的庄严宣示。

(一)

军人要有军人的样子。不同的时代,对军人有不同的要求。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风采,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样子。

“但使龙城飞将在”“安得猛士守四方”,反映了守疆卫国对能征善战将士的呼唤。“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折射出古代将士的理想、抱负、血性、豪情。

不同于中外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革命军人始终是人民的子弟兵,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展示出非凡的时代风采,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时移世异,风云激荡。新的时代对培养合格革命军人提出新的要求。习主席关于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指示,奏响了人民军队铸魂育人的时代乐章。

——习主席提出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是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战略思考。

强国强军,国之大略。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走到“关键一跃”的历史阶段,我军处在从大国军队向强国军队跨越的新起点上。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挑战和风险就会越大;越接近民族复兴梦想,越需要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描绘了建设大国军队、强国军队、一流军队的壮丽蓝图,展示了新形势下人民军队强军兴军的意志、抱负和追求。

强军目标决定育人目标,育人目标支撑强军目标。“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军队的样子是军人样子的聚合体,军人强则军队强。大国军人有大国军人的魂魄、风骨;强国军队有强国军队的使命、担当。建设强大人民军队,关键是“得”堪当历史重任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从“红旗卷起农奴戟”“横扫千军如卷席”到“百万雄师过大江”,昨天的革命军人曾用自己的豪情和热血,撑起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伟业,今天也必然要求新一代军人用自己的赤诚和奉献,托起强国强军的梦想。梦想成真的基础性力量是新一代的革命军人。当代中国军人尤其是青年官兵,既是强国强军的筑梦人,又是继往开来的接班人。没有大批的合格革命军人,就没有听党指挥的军魂永固,就没有能打胜仗的能力支撑,就没有优良作风的可靠保障。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集中反映了强军目标对官兵素质能力的时代要求,体现了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深邃长远的战略考量,这是新形势下人民军队强军兴军的百年大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基永固的千秋大业。 ——习主席提出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是对我们党铸魂育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按照党的要求“立人”的历史,就是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历史。每当时代发生变化、党和军队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或提出新的重大任务时,我们党都会提出相应的育人目标和要求。这种目标和要求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都见证了人民军队阔步前行的历史足迹。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人民军队的鲜明特征,提出“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红专统一”等一系列标准要求。

面对改革开放新时期新任务,邓小平同志明确要求把官兵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

着眼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打得赢、不变质,江泽民同志提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

着眼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胡锦涛同志强调把官兵培养成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习主席关于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培养合格革命军人的内在规律,是对新形势下我军铸魂育人目标的新概括、新定位,与我们党培养合格革命军人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建军治军思想。

——习主席提出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是人民军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在前列的内在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革命军人身上的投射和呈现。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在统一的,它既体现了核心价值观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军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实践抓手。

强军必先强心,强心重在铸魂。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军事文化的精髓要义,承载着军人立身、立志、立德、立业的价值表达和价值引领。习主席提出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作为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铸魂育人工程,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是对官兵素质由内而外的升级塑造。自觉做到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就能永葆红色基因不变、革命气节不移、英雄豪气不减、精武强能不懈,以崭新的风貌挺立时代潮头。

翻开我军历史画卷,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舍生忘死,到和平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的无私奉献,革命军人始终自觉践行我党我军价值理念。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一个个家喻户晓的英模人物,生动诠释了一个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追求,高扬着时代的精神主旋律,体现着社会价值风向标,引领人们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和信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涌现出刘珪、郭毅力、黎介寿、海军某潜艇基地、空军试飞员群体等一批享誉军内外的先进典型。2014年岁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新闻人物评选揭晓,满广志、谭清泉、海军372潜艇官兵等一批上榜英模人物及英雄群体,在甲午这个烙着沉痛民族记忆的特殊年份,用忠诚之魂、精武之能、本色之真,再次生动展示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价值追求和时代风采。

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不仅对人民军队和革命军人自身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大而长远的作用,而且将对全社会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巨大辐射和引领作用。

——习主席提出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是对解决军队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的时代回应。

冷战时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用和平的办法促使社会主义苏联演变,“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这种演变与反演变的“暗战”、不见硝烟的较量,至今一刻也没有停歇。随着在苏东、西亚、北非的频频得手,一些西方国家明里暗里加紧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妄图对我军官兵拔根去魂,把军队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在这种暗流涌动的情势下,忠诚之“魂”能不能铸得牢,信念之“根”能不能扎得稳?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一次又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和平是军人最大的勋章。如果承平日久,军队和军人也可能在和平积弊中“生锈”:一些军人的血性容易因“温水煮青蛙”而渐渐消磨,甚至变成了“病虎”“蔫狼”。

一个沉重的课题发人深思:当今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各种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沉渣泛起,我们还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红色基因能不能血脉相承?

一个时代的叩问令人警醒:30多年无战事,缺少风雨历练的年轻一代官兵,还有没有老一辈军人那种刺刀见红、敢于亮剑的勇气?有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一个严峻的现实催人奋起:目前,“两个差距很大”“两个能力不够”仍是横亘在强军征程上的“腊子口”“泸定桥”。我们还能不能续写“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加大炮”的奇迹?能不能坚守住信息化战争中的“上甘岭”?

历史反复证明,灵魂的病变是最危险的病变,本事的不足是最致命的不足,血性的缺失是最可怕的缺失,品德的滑坡是最严重的滑坡。

回答解决好这些重大现实问题,清除军队肌体上的沉疴痼疾,需要对军人进行精神重塑和素质跃升。面对国家安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的新态势,面对长期相对和平环境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带来的新课题,面对军事斗争准备艰巨繁重的新任务,只有按照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要求,灵魂上“补钙”,本事上“升级”,血性上“淬火”,品德上“提纯”,防范“政治生态恶化”“血脉基因异化”“革命本色蜕化”的现实危险,以塑造“大写的人”、培养“健康的心”,立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才能做到政治靠得住,风浪击不垮,战场打得赢,肩负起强军兴军的历史使命。

有本事——强军进程中官兵必备的素质本领,核心要义是习主席强调的素质过硬、能打胜仗。就是要始终牢记我军的根本职能,把打仗作为主业、专业和事业,掌握必备的现代军事、科技知识,练就过硬的作战能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成为能打胜仗的“刀尖子”。新一代革命军人有本事,突出表现在能力素质的“含真量”“含金量”“含新量”上,体现为积极适应现代战争基本形态和作战样式演变,通过真抓实训、真考实拉、真打实备练真本事、硬功夫,摒弃形式主义的花拳绣腿,与时俱进提升能打胜仗的实际能力,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立足岗位长本事

争做四有新军人

李赛北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岗位长本事,争做四有新军人” 。

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风貌,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担当。习主 席提出“着力培养有灵魂、 有本事、 有血性、

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

从理想抱负、素质本领、精神特质和道德情操四个维度,立体勾画出 当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赋予大国军人应有的责任担当,我们要坚 决响应习主席号召,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

有本事,是强军进程中必备的素质本领,其核心要义就是习主席 强调的素质过硬,能打胜仗。

能打胜仗的能力标准是随着战争实践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过去能 打仗不等于现在能打仗。当前,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加速演变,军队 转型持续推进, 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如果官兵本领不及时“升级换代” “ 扩

容改造” ,

就不能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和战场的新变化。信息化战争是体

系与体系的对抗,每个战位、每名官兵都是制胜的关键节点。任何一 名官兵素质上的短板,都可能导致体系作战能力的下降,甚至导致未 来战场的失败。更何况,我们在长本领,对手也在长本领。要想在战 场取得胜势,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比对手学得更快、练得更好。因此, 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时刻怀着“本领恐慌” ,

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素质、长本事呢?习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曾 经引用过《中庸》中的一句话,是讲学习方法的,我在这里分享给大 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就是说学 习要广泛涉猎;审问,就是说要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就是说 要周全地思考;明辨,就是说要有清晰的判断力;笃行,就是说要用 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来指导实践。

每名官兵有奋斗有担当,强军兴军就有希望有力量, “物有甘苦,

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是知行合一的 过程,我们每名官兵应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实践,把本职岗位作 为践行强军目标的最佳平台,人人当先锋,个个做标杆。

肖劲光大将在他 82 岁高龄时曾赋诗曰: “从来养兵为征战, 卫士戍

疆老少安,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强军兴军的号角已经吹 响,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军队建设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 起点上,

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窗口期” ,

全军官兵要心头装着国家的安危,

眼睛盯着明天的战争,肩上扛着军人的责任,砥砺前行,戮力同心, 奏响强军兴军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不负一身戎装,不负军旅时光,不 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要周全地思考;明辨,就是说要有清晰的判断力;笃行,就是说要用

“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活动教育要点(第二专题:有本事) 作者:转自中国军网 发布时间:2015/3/16 点击量:4616 有本事,是强军兴军进程中我军官兵应当具备的素质本领,是对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能力要求。广大官兵要把有本事作为立身做人、履职尽责的核心,精武强能、真打实备,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一、有本事就是要素质过硬、能打胜仗

(一)掌握必备的现代军事、科技知识。当前,战争基本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部队技术构成日益复杂、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如果不了解现代军事、科技知识,对现代战争是什么样子、未来仗怎么打、武器装备有什么性能等知之不多,就算不上素质过硬,更别提能打仗打胜仗了。

毛主席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现代战争往往牵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陆海空天电网多维战场融为一体,要求军人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更加宽厚的军事知识。我们必须了解现代军事理论,认识现代战争的本质要求、特点规律,特别是要熟悉了解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基本要求等。必须掌握岗位急需、履行职责必备的知识,熟悉干好工作必需的基础理论,了解完成本职工作需要的相关知识,切实把应知应会的知识理解透、掌握好。必须了解世界新军事革命态势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程,了解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动向,为进一步做好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和创新都会引起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迫切要求军人具备相应的科技素养特别是信息化素养。如果还是信息知识的"门外汉"、信息时代的落伍者,就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我们必须紧跟科技进步发展潮流,密切关注军事科技发展走向,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化知识,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提高对信息化作战的感知和适应能力,努力当未来战争的"明白人"。

领导干部是强军兴军的中坚和骨干,是打赢未来战争的关键因素。过去的指挥员驳壳枪一举就是冲啊,现在信息化作战可不一样了,要求比过去多得多。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掌握基层官兵必备的军事、科技知识,而且要熟悉掌握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规律、本质要求和制胜机理,进一步树牢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观念。还要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国际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厚实知识储备,积蓄指挥打仗的底气资格。

(二)练就过硬的作战能力。武艺练不精,不是合格兵。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有本事最起码的是军官胜任本级指挥,士兵胜任本职岗位,具备精湛的技战术素养,能打仗、打胜仗。

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的系统性、联动性、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每个战位、每名官兵都是制胜的关键节点。现在,有的部队没有新装备心中盼,来了新装备不会用,直接影响许多武器系统效能的充分发挥,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必须熟悉了解手中武器装备的基本性能,熟练掌握操作使用流程和维护保养方法,精通技术战术运用,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做到装备玩得转、信息联得通、系统用得精、枪炮打得准。

现代战争是体系和体系的对抗,作战组织和管理日趋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打仗是靠"小米加步枪",普通老百姓稍加训练,举着大刀、端起枪就能打冲锋,现在如果官兵战术素养不高,就难以实现单兵间的相互配合、难以发挥武器的最大效能、难以完成上级的战斗意图。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战术训练,掌握战斗的基本原则、战斗行动的方式方法以及各种保障措施等,切实强化战术素养、提高战术水平。现代战争空前残酷激烈,对官兵的身体和心理提出了严峻考验,必须加强体能训练和心理训练,始终保持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各级指挥员来说,有本事很重要的就是有过硬的作战指挥能力。必须熟悉本级指挥的内容、程序、方法,精通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运用,熟悉了解所属部队以及配属单位的武器装备和技战术水平。同时,还要具有战略思维、信息素养、应对能力、谋划水平,能够进行战场态势分析、军兵种协同、特殊情况处置,实施及时高效指挥。

(三)能够有效完成使命任务。革命军人有本事,说一千道一万,就是把肩负的使命履行好、把交给的任务完成好。这既是有本事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本领是否过硬的实际检验。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打仗是军人的主业。军人的第一身份是战斗员,第一职责是备战打仗。当今世界国际局势保持总体稳定缓和的基本态势,但天下并不太平,铸剑为犁仍然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如果战场上打不赢,是要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一旦发生战事,广大官兵必须闻令而动、听令而行,顽强作战、英勇杀敌,冲得上、打得赢。

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是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的重要保证。军事斗争准备越充分,在战略上就越主动,越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无备而战。军事演习、抢险救灾、维稳处突、护航维和等重大任务日益增多,对和平时期军队履行职能使命提出更高要求。广大官兵必须勇于挑重担、扛大梁,当先锋、打头阵,危急关头站得出来、豁得出去,对上级赋予的任务能够克服困难、坚决完成。

二、有本事是践行强军目标必备的核心能力

(一)有本事是坚持战斗力标准的内在要求。坚持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尺度和不二法则,提高战斗力是军队各项建设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战斗力是由人、武器装备以及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方式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其中人是战斗力中最核心最能动的要素,人的素质高低、本领大小直接决定着战斗力的水平。打赢信息化战争对战斗力各要素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每名官兵的思想观念、工作标准、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工作作风实现一个大的提升。同时,革命军人有本事,才能破解影响制约战斗力建设的矛盾问题,真正把战斗力标准贯彻落实到部队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

(二)有本事是应对现实安全威胁的紧迫要求。当前,我国周边特别是海上方向安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国家安全面临的现实和潜在威胁增多,维护国家统

一、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各种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渗透、破坏、颠覆活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增加了新的难度。随着我国国家利益快速向海外扩展和延伸,海外利益安全问题凸显。面对各种现实安全威胁,必须具有过硬的素质本领,才能坚决完成各项军事斗争任务,有效履行军队使命任务。

(三)有本事是解决"两个能力不够"问题的现实要求。我军素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但能打胜仗的能力标准是随着战争实践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当前,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依然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每名官兵强化"本领恐慌"意识,对照差距补短板,瞄准强敌练硬功,勇于创新求突破,不断提高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锤炼信息化条件下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三、按照有本事要求学知强能

(一)在学习思考中提高。学习是革命军人强本事、长才干的基本途径。要深化学习力就是战斗力,就是军队活力和生命力的认识,紧跟理论创新学,瞄着科技前沿学,立足本职岗位学,真正把那些打仗所需、岗位急需的专业理论、技术方法、应用知识学到手,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各级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着力提高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战略素养、军事素养和科技素养,强化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要深入学习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准确领会中央对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科学判断,深刻理解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新的内涵,深刻把握战争准备基点的新变化。要加强作战问题研究,深入研究任务、研究对手、研究战场,真正把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搞透,把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作战指导、战法运用、指挥协同、综合保障等重大问题搞清,提高领导部队建设和指挥打仗的素质本领。

(二)在军事实践中砥砺。军事训练和重大军事任务,为革命军人强本事、长才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要积极投身实战化军事训练,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把科目训全、内容训实、时间训够、质量训好。要积极投身重大军事任务实践,主动冲在前、挑重担,做到每执行一次重大任务,能力素质就得到一次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牢强军先强将、练兵先练官的意识,主动从自身抓起严起,从装备入手、技术切入,带头练指挥练谋略练协同,把训练大纲规定的练精,把作战急需的练强,把自身短缺的练好,做到平时能组织部队练精兵、战时能指挥部队打胜仗。

(三)在攻坚克难中强化。解决问题、战胜困难,是检验能力素质的试金石,也是提高能力素质的磨刀石。要积极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勇于克服和解决训练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应对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中练本领、长才干。强军征程中必然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不等不靠、不躲不绕,主动寻找创新点、突破口,积极参与民主练兵、训练改革、技术创新,努力在推进工作创新中更新观念、提高能力。领导干部要针对困扰部队建设的老大难问题、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问题、影响官兵能力素质提升的关键问题,找准问题症结,破到问题深处,拿出真招实策。

军人要有本事

李湘东

在人民海军成立66周年的日子里,清华大学校园内刮起了一股“海军旋风”。海军航空母舰舰长张峥、“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毕业于清华的海军陆战队某旅护航特战队副队长李振华等3名海军精英,向清华学子报告他们的从军经历,壮美人生。清华学子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军人特有的过硬的素质,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国际范儿般的英姿风采。海军官兵文武兼备的过人本事,无不令清华学子们惊叹、敬佩、点赞。

人们一提起军人,往往想到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会喊口令,只会走正步,只会摸爬滚打、操枪练炮,似乎与知识和科技挂不上号。如果你现在还是用这种眼光来看待当代军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今天的中国军营,聚集着一批批青年才俊,官兵的知识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军官自不待言,没有本科学历是很难挂上一杠三星的。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不断走进士兵队伍,已成为士兵的主体。在当今史无前例的军事变革推动下,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正全方位溶入军人之身,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成为军人的追求和标志。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军队的特性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冷兵器时代,要求军人身强体壮,弓马娴熟,与之对应的是体能型军队。机械化时代要求军人熟练掌握和操纵各种武器,与之对应的是技能型军队。信息化时代要求军人是知识型、智能型的。今天,高科技知识在军事领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军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一名合格军人,没有真才实学,没有真本事决然不行。

军人要有本事,这种本事聚焦在能力素质的含金量上,体现在能打仗打胜仗的练兵场,展示在强军报国的理想抱负和价值追求中。军人要有本事,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气质、丰富的知识和强烈的责任心。军人要有本事,必须具备每临大事从容镇定的气度;处变不惊,破解各种难题的气质;在艰苦环境中挑战极限,战胜自我的能力。

军人的本事集中到一点,就是素质过硬、能打胜仗。这是军人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一名优秀军人必须掌握必备的现代军事、科技知识,要了解现代军事理论,认识现代战争本质要求、特点规律,特别要注重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熟知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熟练掌握信息对抗、精确制导武器和电子战装备等。只有练就过硬的作战能力,做到装备玩得转、信息联得通、系统用得精、导弹、火炮打得准,才能随时作好军事斗争准备,随时奉命出征,随时履行使命,随时在戍边卫国中建功立业。

现代战争是知识战争、智力战争,官兵的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无疑十分重要。但是课本上的知识不等于战场上的知识;文凭上的荣誉不等于战场上的荣耀。要提高军人的本事,要在善于学习思考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官兵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战略素养、军事素养、科技素养;要努力强化官兵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把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搞深搞透。要在军事实践中砥砺。把训练大纲规定的练精,把作战急需的练强,把自身短板练好。要在破解难题中强化。解决问题、战胜困难是提高能力,增强本事的磨刀石,面对强军兴军征程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不等不靠、不躲不绕,主动寻找突破口,找准制胜点,在攻坚克难中强能力、强素质、强本事。

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习主席为当代每个官兵的军旅人生规划了明确的目标指向。如果把每个官兵比做一把钢刀,“本事”就是那刀口的精钢,“血性”就是那闪着寒光的锋刃,“灵魂”和“品德”则决定刀锋所向。有“本事”是基石,是关键。只有不断加钢淬火,精钢才会更纯,更具锋刃,更有杀伤力。当代军人只有具备真本事,才能锻造精兵强将;才能能谋善战,决战决胜;才能攻无不克、所向披靡;才能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何复杂艰巨的任务。

第四篇:新形势下四有革命军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

人品道德是衡量个人党性修养的一把尺子,更是做人的资格和条件。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建设,把道德看作是建国之基、强国之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院校作为干部生长的源头,肩负着为部队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在以培养情趣高尚、品行端正为目标,引导锤炼优秀的人品道德上下工夫。

一是教育讲党性、强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一个人的生活品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军人注重党性修养锻炼和提高,这是事业的要求,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具体要求。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党性修养程度,决定其政治生命的存亡,决定其事业上的成功与否。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要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并且不出事,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以党性修养为切入点,使接受系统的党性教育,让自觉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并在头脑中落地生根。做到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保持健康的生活追求,注意把住生活小节,把握“交往圈”,净化“生活圈”,纯洁“娱乐圈”,正规“工作圈”,不为酒绿灯红所惑,不为声色犬马所动。顶得住诱惑,抗得住干扰,经受住考验,眼不花、嘴不馋、手不伸,过好金钱关、权力关、美色关,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为官,经得住艰苦环境、艰巨任务的考验,顶得住庸俗关系的腐蚀,做到慎独严谨,独善其身,始终保持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永葆军人的政治本色。

二是教育讲道德、正品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官要讲道德、做人要讲人品。人品道德,高尚的品行操守既是军人抵制歪风邪气侵蚀的精神盔甲,保证不变质的思想防线,也是做人之本,为官之道,更是尽好职责、干好工作的重要条件。可以说,加强人品道德修养,不仅是党的建设和国家、军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因此,从立身做人、当兵尽责等基本问题抓起,把社会主义荣誉观作为规范言行之要、立身做人之本、为官从政之道,解决好“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兵”这一根本问题,切实引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以严格的党性原则要求自己,以所肩负的责任鞭策自己,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自觉用军人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纪国法、条令条例约束自己,始终保持“不比物丰比德高,不比索取比贡献”的优秀人品道德。

三是引导讲奉献、强素质,培养优秀的为民情怀。立业先修身,修身先修心。事业是干部成长的摇篮,只有深爱自己的事业,并为之全身心投入,才会获得成功。就军人而言,思责则能知危,知危方能用好权、履好职、干好事,才能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前,随着消防工作主体的变化,部队职能任务的拓展,形势任务对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要教育引导看到自身能力素质与时代发展要求、与部队建设需要存在的差距,增强危机意识,主动学习与岗位相关的政治与军事、自然与社会、基础与尖端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观点,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层次,造就良好的业务素质、娴熟的工作能力、高超的决策能力、极强的创新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拓展,促进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大转变、大提高,提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自觉把本职工作放在心上,把职责使命担在肩上,把人民利益放在头上,甘愿为国防事业、部队建设和人民利益牺牲奉献的优秀情怀。

第五篇:关于关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在全国上下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际,笔者继去年对**区农村党员队伍状况进行调查之后,近期又对机关党员队伍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笔者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地方发展的快慢、一个单位的好坏与党建抓得好不好密切相关。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必须会抓党建。

一、要正视党员队伍现状,解决认识问题

据对**区85个机关支部和4个机关总支部5195名党员的调查,目前机关党员队伍总体上讲主流是好的,大部分党员能较好地体现其先进性,在各行各业发挥了较好的带头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成份、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变化,部分机关党员的思想行为也在发生着与党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变化。一是党员的政治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和组织观念。调查发现约有12的党员不相信共产主义,有4的党员不知道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8的党员对改革开放政策持怀疑态度。二是党员的宗旨观念与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价值观扭曲,认为市场经济只讲经济利益,不讲政治,不讲奉献,一切向钱看;有的公私观颠倒,把个人利益置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有的苦乐观嬗变,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拈轻怕重,待遇攀高比低。三是党员的自身素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观念老化,对新生事物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跟不上形势反而发牢骚、讲怪话,作改革的绊脚石;有的能力弱化,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平时又不注重学习,满足于啃老本,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新要求;有的思想蜕化,论原则,你好我好他也好;论贡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论作用,经常做群众的“尾巴”,甚至做反面带头人,把所有的“本领”发挥在与组织唱反调上。

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固然有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影响,党员自身放松自我改造的内因,但有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基层党组织放松了对党员的教育、引导和管理,责任在于我们的基层领导者。不可否认,我们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志,对目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种种“不适应”现象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有的即使“见”了,也视之为正常,听之任之。为什么我们有的同志如此麻木?究其原因关键是认识上出现了偏差,片面地理解经济。他们把经济简单地看成是办几个企业、引几个项目或搞几项建设,而不懂得人是一切活动包括经济的主体,而党员又是主体中的先进分子。所以,有的同志一谈到发展经济,首先想到的就是干了几件“立竿见影”的政绩工程,根本想不到抓党建是总揽一切的。正因为是这样的想法,便出现了用经济代替党建的情况。一些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错误地认为整天忙于经济的具体事物之中就是很务实,而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上,不善于发挥党员这一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他们去影响其他群众。所以很多同志常说,机关没有什么事可做,要说忙也就是忙的几个当头的,这恰好道出了我们部分单位一把手不称职的一面。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一些同志“独眼看世界”,在衡量政绩时,只看得见引进的票子、立起的房子、建起的厂子,看不见带活的班子、走出的路子。就连我们的建整扶贫也变了味,有钱的科局派下去受欢迎,无钱的科局派下去没人要,因为被“扶”的对象要的只是钱和物,参与“扶”的单位给的也只是钱和物。他们不懂得建整的关键是班子,扶贫的根本是路子,所以队一撤就止步不前了。认识上的偏差,也使得一些所谓“有经济头脑”、“有领导魄力”的领导同志,在复杂的环境中力不从心,驾驭不了全局。由此可见,只有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党建,才会去深入研究党建,切实抓好党建,才能真正成为出色的领导干部。

二、要找准着力点,解决方法问题

党建的主体是党员。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能否得到充分体现,则是检验我们每个单位的领导干部会不会抓党建的重要标尺。大凡出色的领导者,就知道抓住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放,把各项与党员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党员成为一切的主体,让各项丰富党员活动的内容,从而达到抓党建促的目的。

1、抓住思想灵魂,开展广泛的党员教育活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上的落后必然会表现出行为上的落后。一个不能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的党员是绝对不可能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的。所以,我们的党建应该从解决思想灵魂问题着手抓起,帮助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是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准绳,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根据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行教育。作为机关党员,要结合部门行业特点,着重围绕解决衙门作风,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开展教育,不断强化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经济服务的观念。二是教育对象要有层次性。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

党员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分层次教育。机关党员可分为党员领导干部,掌管人、财、物等部门的党员干部,与群众打交道多、关系党政机关形象的窗口单位的党员干部,一般的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等五类进行。不同类型的党员体现不同的教育重点。第一类党员重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教育,第二类党员主要是杜绝“索、拿、卡、要”现象的作风教育,第三类党员主要是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形象的教育,一般党员主要是理想信仰、爱岗敬业的教育,离退休党员主要是退休不退色的教育。三是教育方式要有多样性。要充分注意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实行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育方法,努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方法与效果的统一。可以采用传统教育、典型教育、电化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可以把集中辅导、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可以采取自由讨论式、演讲辩论式等多种形式,来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2、结合本职,开展广泛的党员实践活动。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党员实践活动,使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一要以开展“行业竞赛、岗位竞争”活动为载体,引导党员争做业务骨干。每个行业、每个单位要经常不断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竞赛和评比活动,以激发广大党员的争先热情。二要以开展“创学习型机关、做学习型人才”活动为载体,引导党员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可以在党员中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如心得交流会、读书知识竞赛、有奖征文活动、学分考核等,从而调动广大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三要以开展“三为”活动为载体,引导党员做服务的楷模。要在机关党员中积极开展“为群众、为基层、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三为”活动,引导党员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融入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滚滚洪流中去。要以“化纠纷,解难题,办实事”为主,引导党员参与农村,在化解农村矛盾、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作用;参与城管创建,在增强城市意识、提升城市品位上发挥作用;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在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发挥作用;参与社会监督,在优化经济环境、促进部门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总之,要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四是要以“一助一”结对帮困活动为载体,使党员成为扶弱助残的标兵。要发动和组织党员与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结成帮困对子,形成“困有所帮、残有所助,弱有所扶,老有所依”的良好社会风尚。

3、突出正反典型,开展广泛的党员评议活动。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一个党员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岗位表现出来的情况肯定是不相同的,永远存在着差异。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善于发现这种差异,并因势利导开展,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对党员进行评比评议活动。要采取党员自评、党内互评、党外测评、领导考评、群众点评等多种形式,分出层次、分出优劣。要在评议活动中发现好典型、培养好典型、宣传好典型。要通过广泛的评议活动,让优秀同志的优秀品质、优秀作风、优秀事迹,鼓舞人、激励人,同时让那些思想消极落后、行为有损党的形象的人失去市场,失去影响力。通过树立正面典型,打击反面典型,达到弘扬正气、打击邪气的目的。如区交通局近年面临改革分流,本来很不稳定,但该局通过树立宣传牛鼻滩交管所所长、50多岁的党员曾繁勇和斗姆湖交管所所长、女党员李云玲两位同志的先进典型,不仅营造了浓厚的争先创优的好氛围,而且顺利完成了改革。

三、注重长远实效,解决机制问题

党建作为总揽全局的,决定着一个地方的长治久安、长远发展,不能搞一阵风,要立足长远、追求实效。

1、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党建就是做人的,应该从抓用人入手。各级在使用干部上,尤其是在对一把手的选拔上,一定要坚持重理论功底、重政治素质,把那些思想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党建经验丰富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不能重用那些搞短期行为、搞面子工程的投机钻营者,缺乏理论素养、只知就事论事,顾此失彼的思想空虚者和只善于跑官要官、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作风飘浮者。如果不能坚持做到这一点,党建不可能有实效,党的执政基础不可能得到巩固。

2、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要坚持长远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不仅要看现实的成果,更要看长远的发展,主要应该考核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哪些后劲、奠定了哪些基础等,考核单位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考核整个单位人员尤其是党员的精神面貌和进取意识。通过这样一些体现“人文精神”的考核指标来确定领导者的能力、水平和政绩才是最科学的。我们不能单凭统计表上几个充满水份的数据评价干部,更不能把脱离实际、盲目举债搞成的建设项目当成政绩。总之,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人为本的观点来看待干部政绩。

3、建立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党建不是阶段性,不能一阵冷一阵热,必须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一要健全党员质量监督机制。党员质量要从入口抓起,发展党员严把质量关。要建立健全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发展对象政审考察、预备党员跟踪管理等制度,严格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审查制和责任追究制。二要健全党员日常管理机制。要根据党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和职业特点实行分类管理,理顺组织关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党员活动日”制度,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活动。三要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监督机制。要逐步建立健全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相互监督的体系。内容上要全方位监督,要对党员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全面监督。方式上要多层面监督,要进一步完善自我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的机制。时间上要经常性监督,不仅要监督八小时以内的表现,而且要监督八小时以外的作为,要做到党员活动到哪里,各种监督措施就延伸到哪里。

上一篇:关于读书的故事的作文下一篇:关于端午节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