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2024-04-13

高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通用12篇)

篇1:高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1、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

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2)西汉的“编户制度”。

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调制。

5)唐后期的两税法。

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

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再如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关李大钊的主要革命活动的内容散见于第二册和第三册部分章节中。

教学时,我按时间的先后把它整理为:

1)领导新文化运动;

2)领导“五四”运动;

3)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4)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5)参与组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

6)1927年在北京英勇就义。

2、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名称则可编为:

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上后。

十国:南、北、汉、闽、楚、吴,南唐南平前后蜀,还有吴越毋疏忽。

篇2:高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与初中的不同体现在哪里?

其实,高中历史课所接触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初中并没有太大不同,真正不同的其实是我们换了一个认识历史的方式。在初中阶段,我们按照由古到今的编年史顺序依次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相对独立,为的是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对历史素养这方面的培养只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高中历史课的编排就完全面貌一新了。高中历史课本每一册分别归纳梳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每个专题内中国史和世界史相互交融,甚至很多时候将历史事件进行中外对比,这样的意图是让同学们不仅了解历史事件,更能清晰的体会到历史背后的规律性,给同学们带来启发,从而逐步提高历史素养。

进入高中我们如何才能学好历史?

由于学习模式的根本转变,我们对历史的把握就不能仍旧仅限于事件层面。我们应从一条最大的主线出发,把所有知识点都融进这一体系框架之内,然后细思这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异同点。这样为我们对历史的整体把握非常有帮助。比如政治发展史,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从商周分封制、秦汉中央集权制直到明清君主专制逐渐瓦解这样一条主线。在其中尽量更多地穿插如中央与地方的制度关系、官吏选拔任用制度、中央机构组成等知识点。这样,一个完整的专题内容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有了这样的梳理,我们不但会觉得历史有趣、易懂,做题时也会对题目有非常深刻的把握。

学好历史都有哪些学习方法?

1.学习历史有阶段性

各位考生会发现高三的历史学习和高一高二很不同,它是一个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复巩固的过程,这就要求考生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实的基础和“历史基本功”。

小编的观点是高一、高二阶段,不必苛求知识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识的广度。你会发现语文水平的高低和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你多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一套历史观和世界观。这些东西对你的影响可能不会马上体现在分数上,但上了高三以后你会发 现它们太重要了。

2.抓住课堂

要说实在的东西,课堂是很实在的。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聪明的理科生不听课是可以照样考好的,但是一个历史生如果不听课他一定什么成绩都别想拿到。 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精华哥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把你理解的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和系统大致构建出来,充分去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是为了说明什么;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听课笔记,课后再和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 框架进行对比补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3.充分利用老师

每一个历史老师对历史应该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无论如何他们也是从历年历届高考走来的,多年从事历史教学,一定有独到的经验。你可以主动地和老师交流你对历史问题的观点,从老师的回应中吸取有教益的东西。

4.史实问题和思维问题——两大关键

会发现考生做历史题,做来做去无非就是考察两个问题:要么是史实,要么是思维。史实问题通常就要考各位的记忆来实现,比如说法国大革命什么时候爆发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哪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都是不容更改的史实,你必须非常熟悉和了解,这就是平时不断积累和记忆的过程。

记忆史实其实并不是什么痛苦的过程,最重要是对学习历史抱有激情和信念,你会发现一切都不难,就像你不会忘记家里的门牌号和好朋友的电话号码一样简单,你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来记忆史实,比如说我就是用“工程队”三个字来记忆中共一大的局限性的:“工-关注工人阶级,忽略了广大农民;程(城)-把城市作为重心,不符合中国国情;队(对)-斗争对象指向资产阶级是错误的”。

思维问题考察的是考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比如说我们见到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索”这样的问题就属于考察思维的范畴。这些问题通常是选择题里比较难的部分,但其实也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你会发现,一般来说,“根本原因”通常是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或者本质矛盾(阶级矛盾尖锐),一般来说根本原因都会“看起来”和该历史事件关系并不明显;“直接原因”通常是经过一步推理而不用深入分析就直接得到的原因,和事件的关联性非常强;“导火索”通常都是一个偶然性很大的事件,不是出于社会和历史发展必然,比如“五四”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是国王召开议会企图征税等等。“主要原因”是最难的,有时它是直接原因,有时是根本原因,这就要求你深入探究事物的内部逻辑,通过对比来决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哪一个因素才是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的。

思维的锻炼要靠大量做题和有效总结来实现,这一点也是积累的过程,上了高三以后老师也会经常给你一些提示,注意吸收,一定会有提高。

5.掌握一套既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

历史学习里面其实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概念都可以用“三条”或“两条”来总结,比如说了解一个事件我们通常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经过),影响和意义(结果)”来记忆,分析问题我们总是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思考,分析背景时我们会分“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来进行,评价意义时我们有“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两个方面……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各位考生在答大题时就会轻松地发现这些既定的思路可以迅速帮助你理解题目和入手分析,至于这些既定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在学习中很容易地提炼出来,或者看<高中历史学考必备手册>最后一部分谈到的一些学习历史的思维和方法,都非常实在和具体!

6.宏观地学习历史,心中搭建一幅完整的知识网络图

篇3:如何进行高中历史高效教学

在现行的省教育模式下,历史学科的课时与被关注度和以往相比都作了调整,课时少了,时间不够了,成绩出不来了,这是很多老师共同的心声。如何在这种氛围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给学校和学生一个满意的交代是每个历史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既要实现有效教学更要注重高效教学。那如何实行高效教学呢?我想许多老师都有自己的做法,现我总结自己的做法,与广大同行们交流。

所谓高效教学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把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的各项要求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根据所在学校提出的教学“‘学’‘讲’‘练’‘探’”四环节,进行了摸索。

一、学

这里的学指的是预习。预习分成两部分,比如教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课,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本课的课标要求是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让他们知道这节课他们要掌握什么,明确什么目标。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本课三个子目“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设置一些简单的题目帮助他们对课文进行了解,我提倡用填空的形式,这样更直接更明确。

二、讲

这个环节比较重要,直接关系到高效教学能否成功,也是历史老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的体现平台。首先一份符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案是必需的,老师更要明白所教的这课课标要求的有哪些地方,又有哪些知识点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然后根据它们来调整自己的讲课内容。在讲课过程中语言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提高学生兴趣和振作精神的法宝,我经常在下午第一课,学生昏昏欲睡的状态下屡试不爽,而且它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比如在“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课里,当讲到朱元璋废宰相,设内阁时,可以用“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来表现朱元璋废宰相后的工作状态,顺利引出内阁的出现,同时学生也容易理解为什么要设立内阁。当然一堂高效的历史课光靠老师的一张嘴是不行的,一些必要的现代的教学设备更是如虎添翼。历史课不像其他学科,立体性、比较性比较强,比如通过投影仪来展示一些历史图片或者影像剪辑就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历史的原貌,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当时的时代中去,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最后在讲课结束的时候把所讲的内容的知识结构板书出来,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线索和知识点,方便学生归纳知识。值得注意的是,“讲”这部分的时间要控制好,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学生的精神集中时间大约是35分钟,加上后面还有“练”的环节,所以时间控制在25-30分钟为佳。

三、练

练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也是高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通过它可以检查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老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与理解能力水平和自己所讲的知识点,精心准备并设计好题目,更要做到量少题精。我在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总是担心漏了相关知识点,总想面面俱到,往往题目量比较多,质量不高,学生还没做完就下课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反馈不能及时了解,更做不到精讲精练,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练的第二部分就是当堂检查,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反馈对相关题目重点评讲。及时的评讲可以让学生迅速纠正自己的错误,同时还加深对正确观点的印象,正所谓“打铁要趁热”。

四、探

探究是现代教学对学生一种能力要求,通过探究学习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为学习更深入更复杂的历史服务。比如在讲“比较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时候可以设置探究问题: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和中国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通过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的历史知识间怎样比较的技巧,对于这两种制度又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探究过程中,探究的方向和难易程度因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相关能力不足,老师要做好引导、设计工作。至于开展探究学习的时机,可以是在学生预习时,也可以融合在课堂讲课中,更可以在学生学习完本课内容后。

篇4:浅谈高中历史课堂高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运用史料;现代多媒体教学;延伸与扩展

一、用好图文史料

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通过对史料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对史料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比较、概括和解释。因此,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整合材料的能力,一是史料的选择,以课本史料为主,二是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一方面要遵循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另一方面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史料运用得当,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用好“学习延伸”

新教材中“学习延伸”栏目的设置,能充分考查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又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一栏目对学生要求较高,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灵活安排,不能“一刀切”,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学实践证明:用好新教材,实现三维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

三、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机会

学生历史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因此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夯实学生的基本功,达到教学有效,这就涉及历史课堂教学的“机会成本问题”。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存在机会成本。课堂教学只有45分钟,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获取最大的效益也就是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当然是抓住重点、难点来讲,抛弃一些学生可以自学的内容,而不必面面俱到,避免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而且基本事实而是比较清楚的,因此在讲授这一节课时,我们应该少讲甚至不讲战争过程,而应引导学生重点分析鸦片战争的成因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放弃史实讲授的过程以换取分析原因危害的时间,达到合理利用机会成本的目的。

四、利用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应当从学生出发,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用阳光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平时可以在课余时间用开玩笑、聊天等方式融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课堂上,可以用幽默的教学方式、亲切的教学态度放松学生心情,更有益于学生吸收知识,健康成长。教师应该不单单让学生掌握书面知识,更要让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灌输性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善于自主思考。其实历史课程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学会以古鉴今,当学到大唐盛世、康乾盛世时,学生能够了解稳定的政策、较低的税率、开放的国策让国家更加昌盛,从而引申到今天,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国策国情并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提高学生积极性,在不同阶段当采取不同的情感方式,如低年级学生,许多学生会对某些学科持懒散态度,有偏科现象,因为自制力不够强,常常有开小差等行为,影响正常上课学习。这时候教师就要用情感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回答问题并且给予肯定的目光,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让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自我激励意识,能够主动学习,这样教师就应该多注重主题教育,用亲切的态度使学生能够随着自己的引导自主思考,提出具有深度的问题,在解析中深刻理解,这样就能够从正确角度判断推导出答案,让学生的大脑得到最好的锻炼。

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要求历史课堂不仅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启发,更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历史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传统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实现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网络正好为我们拓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发展创造性思维。

六、结语

篇5:高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一、联想记忆法

大家可以把课本里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列举出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联想记忆。联想可以分为横向联想和纵向联想,横向联想即把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列举出来,进行联想记忆;纵向联想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知识连贯起来。

二、口诀记忆法

把相关的历史知识提炼出来,编成顺口溜或带有押韵感的歌诀,念起来朗朗顺口,增加其趣味性,也有利于记忆。

三、图表记忆法

将章节里的历史知识制成图表,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出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系统,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是复习历史的一个简单高效的方法。

四、数字记忆法

有些历史事件发生在那个年代的年份数字很特别,大家可以将这些历史事件编排在一起,这样就好记多了。例如:

1.间隔时间为的历史事件:19《辛丑条约》、19辛亥革命、19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

2.两位数字相同的历史事件:8马克思诞生,19五四运动等等

篇6: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让学习历史成为乐趣

历史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是一门十分枯燥无味的学科,一是由于历史知识涉及古今中外、纷繁庞杂,如果形不成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仅靠死记硬背难度很大,使得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二是由于历史教科书限定了学习的内容,这之中很多内容一般都理论性很强,而且大多数都已经给出了固定的论断,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发挥的余地,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历史学习毫无兴趣。在今天素质教育全面开始实施的形势下,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学习历史的过程,形成对历史理性的认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成为历史老师们的共同心愿。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些关于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认识,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做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每分每秒,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这包含了两层含义:老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就老师而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能面面俱到。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比如历史文献、历史纪录片、影视剧、历史歌曲、图片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是各个学习小组根据学案导学预习课本知识,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认识,同时小组内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问,以便在课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课堂。

二、创最佳的课堂环境 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内容比较枯燥的历史课来说,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这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例如,在讲到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时,我不再用背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学生习以为常又丝毫不感兴趣的名称,而是用一部电影的名称《幕府风云》来取代明治维新的背景这一传统说法,在这之下的三个子题目分别用:躲进小楼成一统、山雨欲来风满楼、满城尽带黄金甲,来形容明治维新前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美国入侵日本和日本武士阶层掀起的倒幕运动,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的渴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历史、融入历史、感悟历史,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各个学习小组明确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关任务,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时,我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将各小组同学分工,分别扮演农奴、先进知识分子、封建地主、沙皇等角色,通过课前预习、课上老师提供的影视资料、文献资料等,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角色讨论相关问题,使学生融入历史,体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俄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状况和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农奴制改革的必然性。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阐述,需要由同组同学共同讨论来制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历史术语条理清晰地表达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学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作出简单的评述或 2 分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取长补短,从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我们在课堂上会不时发生一些预料不到导致学生分心的事件,我们可以通过巧妙的方式,把学生注意力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例如在讲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课,学校附近有人结婚,一时间炮声雷动,鞭炮齐鸣,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转移,我们可以因势利导,问同学们:“火药是哪个国家发明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在古代一直拿火药制造鞭炮表达喜庆,而西方列强却拿火药来做什么?”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又回到课堂教学之中了。整个课堂气氛也都活跃起来了。

篇7:如何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成 功

(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不仅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来说,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要求,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难题。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8:高中历史高效教学实践探讨

一、高效教学的概念

高效教学是与低效教学相对而言的。高效教学要求教师首先在遵守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 运用一些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在规定的教学实践范围内, 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以使学生当堂获得更多知识和更大的发展。那么, 高中历史的高效教学就是要求历史老师尽可能地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达到让学生充分领悟和吸收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历史高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正确理解历史教学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即宏观、中观和微观目标。教师要在正确理解三个层次的目标基础上, 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比如, 历史课程要通过本节的学习, 进一步认识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和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 培养一种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这就是一个中观目标应该达到的要求。同时, 教师还要正确地理解课程的内容标准, 即识记、理解和运用等概念。一般历史课程上都会有诸如了解、知道、讲述等概念的属于识记的要求。说明、归纳、概括等词的属于理解要求, 分析、评价、讨论等词的属于运用的要求。

2. 教师要营造一种学习历史的气氛。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 教师要想尽办法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好好学习。实践证明, 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是造成教师课堂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3. 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实践表明,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有的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顾自己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 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有的老师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表达意见, 但没有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因此, 在新课改的大前提下, 不仅要倡导学生自主, 独立学习, 还要结合教师的引导, 指导作用的发挥。

三、高中历史高效教学的具体途径

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以及营造一种学习历史的气氛, 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讨论等方法来实现。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是鼓励学生思考、理解教学内容还是复习、巩固已学习过的知识, 或是让学生通过问题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也或者通过提问、回答问题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等等。

第二, 要选择适当的问题来提问, 要根据问题的类型、难度, 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及教学进程来提问等。比如, 根据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针对1966~十年“文革”期间刘少奇被迫害致死的情形, 提问: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人身安全得到法律的保护了吗?“文革”的主要发动者是谁, 发动“文革”的原因是什么?对国家、对社会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影响?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民主法制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加强?

第三, 要正确地叫答。一般要在提问后, 留下一定的时间等候学生思考。比如, 在简单问题上以3~4秒为宜, 复杂问题上以15秒为宜。同时, 还要给学生以同等的回答机会, 针对不同回答做出不同的反馈。比如, 在“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中, 可以提问学生,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国内外形势有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学生答:清政府日益腐败。其他欧美国家呢?学生答:19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 资本主义的发展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六七十年代,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通过这个比较, 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学生答:落后就要挨打。通过此种方式, 对学生回答正确的予以肯定, 错误的部分则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

第四,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与学生进行讨论来达到互动的目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 根据学生的兴奋点, 抓住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与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比如, 在学习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制定内容时, 可以提出问题:你认为外交方针中哪一个是核心?坚持“一边倒”是否意味着中国背离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从建国初期到新时期,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你觉得调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归纳, 引导他们互相讨论、交流、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答案。

第五, 为引发学生兴趣, 还可以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 即可以用知识间的过渡方式、新课题的导入以及历史事务的探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 在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 可以先描述一下伟人, 再投影一组具体城市的发展变化的幻灯片, 通过幻灯片中的现实变化, 提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鼓励学生踊跃回答。同时, 还可以借助世界组织或者采访外国人的报道, 展示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城市和国家的发展变化。通过情境的设置方法, 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现实的变化, 引发其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发展, 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 教师只有通过正确理解历史教学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营造一种学习历史的气氛,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才能找到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原来那些不能适应新课改目标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 有必要对高中历史高效教学这一问题进行实践探讨, 以摸索出适应高中生的高效教学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教学,实践探讨

参考文献

[1]杨风英, 舒励.问题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J].内蒙古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10) .

[2]钱文华, 黄东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09, (1) .

[3]赵杰.如何进行高中历史高效教学[J].经验交流, 2010, (24) .

篇9:高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一、问题引导,引发小组讨论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但是小组学习也需要一定的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引发小组成员的讨论,进而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的问题创设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要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引发小组学生之间的讨论学习。在学习完一段历史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比如,在学习完“鸦片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你们是怎样理解的?”这个问题是比较有概括性的,主要考查的就是学生对这场战争对当时社会性质以及社会矛盾产生的影响,对于整体的社会环境产生了怎样的本质影响。接下来学生可以结合教材或是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来进行讨论,小组学生要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从社会性质、中国的发展方向、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以及革命任务的变化等方面来进行讨论分析,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来突破难点,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

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育模式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是比较灵活的,教师不仅能够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共同学习和进步,还能够采用竞争式的教育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小组间的辩论比赛或者是小组对抗赛等活动,让学生根据固定的主题来展开讨论,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申请得到教师的帮助。教师可以给出这样的辩论题目“儒家思想是否能够抵御西方歪风”,正方的学生认为儒家思想是能够抵御西方歪风的,可以列举一些儒家思想的正能量,列举一些相关的人物故事等,反方的学生则认为儒家思想是不能抵御西方歪风的,虽然儒家思想具备正能量,但是当今社会中还是出现了很多受西方歪风影响的不良社会现象,如果能够抵御的话,怎么还会有这样的现象。小组的学生可以首先在组内进行讨论,列举几点能够强有力的辩驳对方小组的论点,同时还要灵活地应对对方的提问,巧妙地结合自身小组认定的观点进行辩论,这样的比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加上高中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所以在小组内学生会更加认真地进行论点的讨论分析,同时每个组员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为小组的荣誉而战,结合历史史实进行有力的辩证。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提升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在组间进行竞争比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任务教学,精选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结合任务教学法也能够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真正的课堂主体还应该是学生本身。教师只是负责组织教学,选择主要学习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

比如,在学习八国联军破坏圆明园的历史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探寻圆明园的毁灭史”,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圆明园没有破坏之前的历史资料,文字描述以及图片等形式都是可以的,可以通过网络或是相关的历史书籍来进行查找,然后再找到现在的圆明园的图片资料等,将这两者进行对比,从原来的金碧辉煌到现在的萧条破败,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痛心历史建筑被破坏。在小组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任务的细化,将每项任务落实到人,有的成员负责查找图片,有的成员负责查找文字资料等,将毁灭前和现在的资料查找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人,然后最终再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能够对该段历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对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近年来比较推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从小组的学习内容以及合作学习的形式等方面来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每位学生投入到历史学习当中去,让学生不仅能够收获知识,还能够获得学习的乐趣,得到能力的提升。

篇10: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内容摘要】新课改对如今的课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进一步改善。毫无疑问,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极大的益处。传统教学方式十分在乎学生的应试能力,考分上去的代价就是学生死板,一味死记硬背却失去了自主性。殊不知人才是历史主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历史应试能力的提升,而对历史的人文情怀下降,却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如何才能兼顾历史教学的人文情怀同时不降低学生的考试能力,基于此,根据我十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建设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教育方式的主体,那高效课堂教学便是教育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依仗。这其中,不但学校要给予完善的教学设备,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教学知识储备,身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更要有足够的兴趣,要有长足的决心。新形式下,我们抛去了原本沉重的作业负担,教育者运用先进且科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应该的教学质量,同时培养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进而通过各种方式来达到提升学习成绩的效果。

一、高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

将教育者作为课堂的主体,将高考取得好成绩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对我们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是极为不利的。其原因,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将历史的应试性作为历史学习的目的(1)学校以及教育者过分看重一班分数的增减。部分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合格率”,对学生的成绩要求苛刻。长此以往,学生形成惯性以及依赖性,学生的自主能力下降。

(2)身为受众的学生安逸现状,不思进取。在高效课堂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却意识不到这样的现状,仍然沉浸于之前的教学模式中。

(3)学生家长从小就给学生灌输教育者才是权威,教育者所说的话才是道理的逻辑,并以因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冲撞教育者感到耻辱。

2.忽视了高中历史教学的人文性

特有的历史事件具有独特的历史情怀,例如成吉思汗入侵欧洲,是破坏周边国家安全和平的侵略战争,而当时的人们却认为这是一件封疆?U土的绝大功勋。面对这一历史问答,可能多数教育者只会给学生念一段利弊得失,却没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意义――以史为鉴,以知兴替。

3.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高中历史老师由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动机,方式方法都难以及时指正。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1.切合学生实际,建立科学目标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育者应牢牢把握此点,做到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而不是围绕自己。教学计划应该根据课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不可贪图速度而招致学生理解不了教学内容,参不透其中的历史意义。

2.对历史教学课堂的形式创新,增强历史代入感

首先借助各种新媒体手段在教室内播放与课程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条件允许的话提前给教育者布置一下背景,增加历史代入感。

其次,教育者要开放视角,就一个有着多元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展开一次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由没有发表看法的学生来总结,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热情。

最后,可以让学生们收集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正史野史记载皆可,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满。

3.把握学生的探究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学习有无兴趣将对学生历史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而培养兴趣最大的难处便是找不到学习历史的规律。而历史课程的特点便是分散,很多事件连不成一块对学生的记忆也有很大的阻碍。针对此点,教育者要传授给学生们一些学习历史的规律方法。

4.教育者科学组织评价

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发挥空间。高中历史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快乐的地方,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作为管理者,不应该一味的去给学生们灌输枯燥的历史知识,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更加自然。

其次,在完成相应的课堂任务之外,也可以给学生们“留白”,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历史事件起个头留给学生们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来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培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真正享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结语

我国有着泱泱五千年的壮美历史,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其背后独特历史意义,并不是我们三言两语能够概括清楚。身为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学生带进门,大部分的历史,都要试着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让学生亲自体会“身在历史其中”的乐趣。

【参考文献】

篇11: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探究论文

分层教学:(1)课前学疑前置,学生课前预习,因学生程度不同,所以所提问题程度不同,上课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2)课中分层提问,把简单易答的问题留给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把概括性难度大,不易解决的问题留给成绩好的学生。把联系现实,标新立异的问题留给思维敏捷的学生。评价的原则是能答多少就多少,尽量给以肯定,赞许的态度。(3)课后分层布置作业,原则上成绩不理想的多面向基础知识,成绩好的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加大史料的运用提炼概括能力。笔者认为,这样可以尽可能的解决大班额教学的片面化,实现分层教学。(4)平时分层管理,性格张扬型的要不时压制,让其不要骄傲,谦虚做人。性格谦虚,务实的要多鼓励,多表扬增强自信让其减轻压力轻装上阵。

再现式教学。当前历史教学窘困,中考只占40分,高考虽100分,但相对于语数外150分,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数理化虽分数比重小,但因理科录取院校多,就业门路广,重理轻文的观念等等诸如此类,初中到高中历史一直是副科中的副科,绝大多数学生初中没打好基础,高中现在的专题史,学生更是无处着手。而当前的高考侧重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概括综合材料的历史素养的能力,这相对以前的高考,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如何解除这一局面,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着重就要在提起学生的兴趣入手。如何引起兴趣,笔者认为,要多采用再现式教学模式。文字,影视材料再现,有可能还能引入学生历史剧排练再现。再现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较细腻的历史场景中融入历史,体验历史,感觉历史。

做个有文化的教师。再现式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总结式教学,不同于教师按教参的设计总结概括式的教学。它要求教师对历史事件的掌握更细腻,更具体,并且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体现自己的风格、特点。不仅如此,还要求要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联系现实,让课堂让历史为现在为当下服务。这就要求教师要广泛的阅读,不断思索古今各个事件的联系,探索事件的真相,并由此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及感悟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其思索,让其去掉浮华回归本真,这就要求教师要做文化人。

评书式教学。知道一件事,不等于能讲清楚一件事,讲清楚一件事不等于能讲精彩一件事。常想大家都爱听相声评书,看百家讲坛历史剧,却为何不爱学历史?假期常有培训,有的讲的字字玑珠,句句精彩,很富文采给人美的享受;有的讲的风趣幽默,诙谐有度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当然也有史料详实,学识很丰富,但让人总想睡觉,不想听,不爱听的。怎么让学生爱听,多向评书艺术家,相声艺术家学习,我们也可以采用此办法,用评书相声的方式表达表现我们的课堂。先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教无定法,还是教有定法?新课改反思:当下全国都搞新课改,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及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等等。都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督促学生自学主动学习,让教师教学习方法,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知识灌输。这一指导思想没错,但问题是现在有些学校的模式环节太多,不管什么课,学生如何,都要照此模式上,就连音乐体育计算机课都要导学案,况且因为环节太多教师每天上课疲于完成环节,常有教师调侃完成一环节不知下一环节是什么,整节课都在为回忆完成环节步骤而忙碌。况且怎么做才算是完成环节,契合歩奏了,比如学生展示,学生上讲台回答问题就算完成环节,学生在座位上回答就不算,这不成了一刀切,形式主义。过去都说教无定法,现在却教有定法,一学校一定法,一校长一定法,教师全无自主权。

篇12:高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一、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的学习,排在首位的是要有兴趣。那么兴趣要怎么培养呢?首先要试着摆正心态,清楚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开展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历史学习的方法,实际上是指对有关的历史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及运用,涉及到对知识的掌握、学习技能的运用,也是能力的体现。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二、精心安排课堂结构,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

(一)吃透教材

首先要宏观把握教材。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居高临下地讲述,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其次是微观拓宽教材。在使用教材时,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好处的。

再次,深化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讲课时不但要突出重点、难点,还要注意深化各个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严谨的课堂结构

严谨的课堂结构这是上好一节高效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首先是 “严”与“活”的关系。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肯定正确答案,及时纠正错误的答案。

其次是 “疑”与“释”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正确处理“疑”与“释”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合理运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让学生多问“为什么”。如何合理的开展课堂讨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精心命题是关键(1)注意命题的综合性。

(2)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

(3)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

(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上一篇:让我感悟生活下一篇:百丽鞋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