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法教育实施方案

2024-04-10

农村普法教育实施方案(精选9篇)

篇1:农村普法教育实施方案

推进信息化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潮流,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和观点在农村,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就农村学校的发展现状我们现作如下实施方案

我校正在起步实施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初步形成信息化的环境,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的在应用,关键也在应用。我校结合上级有关精神,特制定农村远程实施方案,以全面推进工程应用的进程,提高工程应用的水平。

一,做好三项工作、1,做好师资培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水平

教师是项目应用的关键,骨干教师的培训,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要把教师的培训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之中。明确教师的培训内容,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使参加培训教师对使用的设备有充分的了解。使教师通过短期培训基本掌握接收,下载和播放的技能。所有教师都能利用远程资源,来实现教育教学的观摩和利用,90%以上教师能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中。

2,做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下载和开发工作,建立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3、做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的应用研究工作。

二、实施的原则

在试点工程应用的教学活动中我校要遵循五项基本原则

1、教育资源的开放性;

2、学习方式的挑战性;

3、教学方式的差异性;

4、学习过程的协作性;

5、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完成六项任务

在工程应用试用期间完成“六个一”活动

1、组织一次观摩课

2、做一个精品课件

3、写一篇教学设计

4、进行一次说课展示

5、做一节研讨课

6、开展一次教育教学活动

篇2:农村普法教育实施方案

一、活动安排

我村农村党员、干部的主题教育自20**年**月开始,至20**年**月底结束。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培训。按照要求,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各阶段安排和任务,指导各支部开展活动。同时,召开党员大会,全面启动主题教育。

1、学习培训。严格按照县、镇 安排,集中党员收看电视培训和参加镇举办的培训班,村党总支对广大党员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并做好记录,建立学习档案,要利用远程教育,认真组织集中学习工作。

2、入户宣讲。村干部要进村入户,通过宣讲、发放宣传提纲、在党务公开栏张贴宣传材料、悬挂“兴起农村改革新热潮、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横幅等办法,向群众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每个人入户一般不少于15户。

第二阶段:调研讨论。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内容深入开展调研.一是进村入户,征求意见。要把困难户、老党员户、老村干户、流动党员户、“双培双带”户等作为走访的重点,了解他们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村干部每人15户以上,党员10户以上。二是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切实找出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征求对推进本村改革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阶段:实践推动。

1、要按照“兴起农村改革新热潮、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的要求,召开专题会议,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全面梳理,根据本村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找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重点。同时,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切实抓好整改落实。要把开展“双向承诺”活动作为实践推动的主要内容,合理确定承诺事项,及时公开并接受监督,2、主题教育期间,要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每名农村党员干部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篇3: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初探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实施素质教育最紧迫的任务是思想的转变。转变思想首先就要克服“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 实现由过分注重功利的、盲目的追求教育的短期和局部效益的教育观向关注人的内在素质和全面发展观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教育部门要转变思想, 不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 (2) 广大教师要转变思想, 主要是由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 由片面的知识讲授转向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 由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 (3) 学生家长要转变思想, 改变那种读书就是要跳龙门的固有观念, 升学并非是成才的唯一途径, 应根据孩子的特点积极对其进行引导。孩子的基本素质高了, 就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就能选择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二、培训教师队伍、提升综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当前, 广大农村小学教师中存在思想落后、职业意识淡薄、学历偏低、年龄偏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要从两方面入手: (1) 增强职业意识。教师专业化的首要品质是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意识, 把教师作为一种专业, 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这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动力。当前, 由于很多农村教师把教学看作谋生的手段, 积极性不高, 这在农村是比较普遍的。所以, 培养职业感、责任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要前提。 (2) 搞好师资培训。要重视培训青年教师, 使他们茁壮成长。每个青年教师都有美好的愿望, 想干一番事业。学校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 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努力提升薄弱学校师资力量。通过各种渠道, 加大对在岗人员的教育、培训, 全面提升在岗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队伍, 不断满足新时期教育事业的需求。

三、优化课堂教学、减少学生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目前, 农村小学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 教师没有让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不重视实践活动;只注重书本, 不注重能力培养;只注重自己的主导作用, 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首先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由填鸭式教学转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上来, 使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课时力求形式活泼, 气氛活跃。其次要打造新型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融洽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 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训你听”的旧的教学方式。反对歧视、体罚学生, 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影响教学质量。再次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使他们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使他们在心情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真正形成教师愿意教, 学生愿学、乐学的局面。

四、加大学校质量评估体系改革的力度

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 农村中小学要改革过去教学质量评价只看分数成绩的做法, 制定切实可行的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评估体系。首先要改革传统评语内容的片面性和过去只注重分数的弊端, 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整体评价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 从而变单纯的成绩评价为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 并突出学生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发展。这一改革能缓解师生考试分数的恶性竞争, 减轻学生过重的文化课业负担,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达到培养出合格加特长人才的目的。其次, 评价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整体综合评价。再次, 评价要采用多样性, 即指定性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采取平日考查、阶段考查、学生自查和综合考查相结合。多种评价相结合, 充分体现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科学的评估体系, 将会对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篇4: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法初探

【关键词】素质教育;城乡差异;远程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对教育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创新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等具有重要意义。前教育部部长朱开轩先生对于素质教育有过精辟的阐述:“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强调终身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目前,我国农村素质教育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和素质虽有较大的提高,但相对于城市而言,仍然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到目前为止,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仍停留于提高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以及校舍改造等基本办学设施的建设等方面,这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求仍然相差甚远。在农村小学推行素质教育存在着主观上和客观上的问题。

客观上,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资源短缺,教育结构单一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存在的越来越严重的城乡差异造成的。相对于城市,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小学无论是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育资源,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师资力量上,由于农村小学普遍条件艰苦,生活便利性不如城市,导致在农村小学教书的大部分是农村本地人,新一代的大学生普遍不愿意来到农村长期扎根教书。办学条件上,农村学校没有完善的教育设施,甚至有些学校校舍破烂,缺乏基本的教书场所,更别提完善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设施。当然,经过近些年的整改,农村总体条件得到改善,但仍然存在着差距。在教育资源上,城乡经济实力的差距导致这一项农村学校失分更多,这一方面是经济原因,另一方面也有着政策因素在内。最后,教学方法上,由于城市学校能够与外界很好的沟通,各同行之间相互交流频繁,更能够顺利地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因此得以不断创新。而农村在这一方面显然要落后许多。

主观上,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学生家长。城乡差距的现实存在,使得农村家长认识到,只有将孩子送进高等学校才是摆脱农村户口、摆脱贫困的最佳出路,甚至是唯一出路。因此,越是贫穷的地方,“应试教育”越严重,素质教育的推进越困难。二是来自当地的教育主管者。素质教育的理念很大程度上没有被地方教育管理者认真领会和贯彻实施。教育管理者对于学校的主要评价仍然集中于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对教师的管理也主要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有些地方对教师实行的末位淘汰制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表现。

二、改进农村素质教育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农村素质教育质量制约着整个国民素质的水平,影响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基础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将是新世纪前半叶农村开发和建设的中坚,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对于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决定性影响。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做到转变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抓住课堂改革,加快信息化建设,教育才能现代化,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在农村实施。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确立素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者的思想影响着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从而影响亿万青少年的发展。因此转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是广泛开展农村素质教育的前提。另外要扩大宣传,使广大家长知道,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未来,对于国家未来重要性和益处。只有从主观层面改变素质教育参与者的思想,才能真正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

其次,加强制度设计,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只有农村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才可能会有农村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在政策和制度设计上支持大学生积极投身参与农村教育事业。当然,这需要建立在这项事业具有吸引力的基础上。另外要不断强化现有农村的教师素质提升,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还可以进行城乡之间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尝试实施城乡在职教师之间的定期交流与合作。

再次,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转变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而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新课程从纲要的起草到课程标准的制定,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参照了国际趋势,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对农村中小学来说,新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发展,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第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到相当程度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远距离教育模式。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不但可以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师资薄弱的问题,而且也有利于加强地区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学习。远程教育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的平等性。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自己的需要运用这些课程、课件去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素质。远程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终身学习。

最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充分条件。开展素质教育离不开相应的教学设备和设施,要保证图书、体育用品、乐器等基本的教学用具供给。发展农村素质教育,必须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现素质教育的标准化,完善农村素质教育所需的基本设施和设备。这些都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協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经济发展。只有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差距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农村教育才能真正摆脱“跳农门”的局面,农村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制约,素质教育才能顺利推进。

三、总结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农村小学要强化教学改革,彻底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就要做好如何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主体的教学关系,如何合理运用考试和评价手段等,并将工作落实到位。农村小学教育只有立足自身实际,抓住自身教育的特点,充分挖掘其教育资源,发挥其教育优势,才能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乃信.遵循素质教育目标模式、改革学校管理体制[J].山东教育科研,1999(01):4-8.

[2]何传军.目前农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02):20-22.

篇5: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实施方案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实施方案 党员干部、农民技术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借助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资源对党员、干部和农民进行教育的活动。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从手段到内容全面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一项举措,是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机制的一个有效载体,是用信息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全国、省、市、县党员电教工作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制订全乡党员干部、农民技术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县党委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逐步建成覆盖全乡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立健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全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到2008年底,基本建设覆盖全乡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形成卫星数字网、国际互联网、有线电视网“三位一体”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基本建立科学管理、规范运行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学校、行政村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相应的培训中心。

三、基本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解决“三农”问题这个中心和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以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来进行。把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整合资源,加强协调。充分利用现存资源,加强工作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避免重复建设。坚持艰苦奋斗,不搞铺张浪费,不增加农民负担。

(三)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坚持因地制宜,既注重系统的统一性,又注重各地的差异性,提出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际工作相衔接、相配套的工作规划和目标,实行分类指导,重实际、讲实用、求实效。

(四)分层进行,分级管理。我校建立培训中心,负责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的实施、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对象的培训、教学管理和设备维护。整合资源,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制作适合我乡特点的校本课程。

(五)先行试点,逐步推开。今年拟在我乡党组织内部

开展试点工作,其它村党组织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四、主要任务

(一)建设一体化的终端接收站点。依托乡党校、宣传文化站、村党员活动室和我乡建设乡、村终端接收站点,建立乡、村二级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中心。

(二)建立一个辅助教学网络体系。建立一个现代远程教育卫星传输网、互联网相对接的辅助教学网络。

(三)建设一个有我乡本地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系统。制定教学资源整合和开发规划,明确教学内容,建立教学资源整合开发协作系统,建立全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与全国、全市、全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

(四)建设一支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

(五)建立一个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考核评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实行科学管理,规范运行,增强教学、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实施步骤

(一)我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我乡在原有电教设备的基础上增加地面卫星接收、播放系统和电

脑设备,建立网络终端,利用我乡远程教育设备,建立培训中心,开展党员干部的网络培训,召开网络会议等。配备电脑、电视机、DVD机,连通互联网、有线电视网。

(二)村(社区)党员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利用我校的远程教育设备资源,接收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天网(卫星接收器)、地网(因特网)播出的课程,浏览下载党建网站有关教材内容,开展党员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培树科技致富典型。

六、组织机构和管理

(一)建立工作机构,加强工作指导。我乡要成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本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

(二)明确工作职责,搞好工作协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单位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组织部门负责牵头揽总;电信、广电等部门主要负责网络建设和提供技术支持;根据我乡的工作方案,制定出各自的具体实施方案。务必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免费传输网络落实、教学资源落实、乡村接收站点落实、技术总体方案落实、技术骨干培训落实。

(三)搞好队伍培训,加强队伍建设。我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承担起培训任务。

(四)强化科学管理,务求取得实效。要科学管理终端

篇6:农村普法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尤其是边远村组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大量返乡之际,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十五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乡镇党委、政府具体组织,坚持贴近边远乡村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法制教育为载体,以提高农民法律素质为目的,深入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二、工作任务

1、调查摸底,因村施教。要深入基层,走村串户,特别要注重到边远村组实地调查,掌握民情、民愿、民意,结合前期百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具体情况和村情人员结构状况,主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重点村组(社区)。历年来的老信访村、大姓居众的宗姓村和社会治安乱点村以及有各类矿产资源开采,流动人口较多的村组;二是重点人群。着重掌握近三年的“两劳”释放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和流入的外地社会闲散人员;三是重点年龄层次。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兼顾青少年,尤其是辍学在家的未成年人。通过具体研究分析,制订出结合各村实际具有操作性的法制教育方案,务求实效,确保农民群众普遍接受一次法律法规教育。

2、突出重点,因人施教。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抓好分类、分层教育。分类教育就是要抓好基层乡镇工作人员和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特别要重点突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普法教育,提高其依法行政的积极性和自律性,从源头上预防和堵住普法教育在实施者层面上的漏洞,从根本上打牢农村法制建设主体队伍的依法行政意识。分层教育就是要抓住村组干部、农民群众和青少年三个层次的教育重点。一是村组干部的法制教育要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要将“两委”班子、村治保、调解人员、村治安中心户长等基层干部培养成“法制教育辅导员”、“普法宣传员”,增强农村干部依法治村意识;二是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重点是法律知识的普及,使农民群众既能及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调动其依法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三是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通过宣讲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使他们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对辍学的未成年人,以家庭为主,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3、选准内容,因法施教。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在内容上有选择、有取舍,抓住关联性、突出针对性。要把那些事关农民群众权利义务,事关基层社会稳定和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内容深入宣传,主要突出八个方面:

一是宪法类基础知识:重点宣讲《宪法》和四次宪法修正案的内容,进一步增强农民的宪法意识,使农民明确宪法和法律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民主法治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保障。

二是农村民主政治有关法律知识:重点宣讲《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与农民群众权利义务相关的内容。

三是维护稳定有关法律知识:主要宣讲《刑法》、两次刑法修正案和今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从明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法》等相关内容,重点宣讲《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彰显人性的六大变化,通过宣讲使广大农民群众懂得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违法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等。

四是民商事方面有关法律知识:主要宣讲《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合同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重点宣传处理有关民事关系的基本原则,如何处理家庭与邻里关系,有关经济交往中如何签协议和外出打工如何签合同,如何打官司寻求法律援助等以及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五是基本国策有关法律知识。主要宣传《土地管理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环境保护法》等,重点宣讲农民群众在这些基本国策的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违反法律会受到何种处罚。

六是社会类有关法律知识:主要宣讲《劳动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后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七是农业生产有关法律知识:主要宣传《农业法》、《森林法》、《水法》、《土地承包法》、《种子法》、《动物防疫法》及禽流感防治知识等,重点宣传禽流感防治知识。

篇7:农村普法教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农村创先争优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市、县统一部署,现就在全镇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主题教育(“小学教”)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安排

主题教育从2010年12月中旬开始,至2011年2月中旬结束。各村、站所党组织要于12月22日前全面启动。主题教育的对象是镇、村党员干部。

二、目标任务

2011年主题教育以“用党旗引领建设新农村,让农民过上美好新生活”为主题,以学习培训、调研讨论、承诺点评、实践推动为主要形式,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全会确定的“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线、主要目标和任务,对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的新部署,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建设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激发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切实做到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上取得新收获,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三、具体安排

主题教育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培训。各参学单位要以“领会全会精神、激发创争热情”为主线,组织开展学习培训。重点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温家宝同志就《建议(讨论稿)》所作的说明,学习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学习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向沈浩、吴勇祥、王坤友等先进典型学习。这一阶段要突出抓好“四个集中”。

1、突出抓好集中动员培训。镇党委结合党员冬训,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站所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村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开展好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0学时。同时,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自学。活动期间,有书写能力的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镇党员领导干部要撰写1篇心得体会。

2、突出抓好集中讨论交流。各参学单位党组织在集中学习培训期间,要认真组织党员学习收看省委组织部制作的五中全会精神远程教育课件和主题教育学习辅导材料,并通过举办学习心得交流会、制作学习园地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果。

3、突出抓好集中宣讲导学。活动期间,县委将组织十七届五中全会宣讲团,到镇村开展巡回宣讲。各参学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切实做到先学一步、学深学透。学习期间,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弘扬沈浩精神,推进科学发展”为党员干部上一堂党课,其他党政班子成员要到联系点上党课。村党组织书记、选派选聘干部也要通过有效形式,为党员干部进行学习辅导。

同时,各村党组织要抓住流动党员返乡时机,组织开展集中补课。对没有返乡的党员,采取电话联系、邮件传递、短信教育等有效形式使他们参加到活动中来。

4、突出抓好集中入户宣传。要把教育党员干部和发动农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各参学单位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干部、选派选聘干部集中开展一次入户宣传活动,向群众广泛宣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每人入户不少于15户。同时,要通过悬挂标语横幅、发放宣传提纲、制作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努力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第二阶段:调研讨论。各参学单位要以“理清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合力”为主线,广泛征集意见、认真开展讨论、深入查摆问题、明确工作思路。

1、广泛开展大调研活动。党组织要围绕“总结十一

五、谋划十二五”,结合本地实际,确定调研重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要通过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请联系村干部点评、与共建联建单位恳谈等形式,深入查找与贯彻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广泛征求群众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党员个人也要通过一定形式,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摆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明确工作方向。

2、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要结合调研工作的开展,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两项讨论活动。一是组织开展“过去五年怎么看,未来五年怎么干”讨论活动。各党组织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定讨论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力争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对五中全会精神的理解,进一步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进一步明确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二是组织开展“我向英模学什么,我为发展做什么”讨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化认识中增强责任意识,在统一思想中明确争先进位的方向。三是开展成果转化活动。各党组织要深入总结提炼学习、讨论阶段的成果,认真研究确定本乡镇、本单位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制定2011年农组六大载体实施计划,落实好对象、任务和措施等。

3、广泛开展大家谈活动。各党组织要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会、座谈会,开展“我为建设新农村献一策”等活动,进一步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共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科学举措,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第三阶段:承诺点评。各参学单位要以“展现先锋形象、发挥引领作用”为主线组织开展承诺点评。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1、扎实开展好“回头看”工作。各参学单位要对2010承诺事项和创先争优活动承诺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对已经落实的进行销号,对正在落实的了解进展情况,切实做到件件有回音。

2、重点开展好“三位一体”承诺工作。在“回头看”的基础上,围绕谋划十二

五、抓好开局年,以及即将进行的镇、村党组织换届工作,按照以长远承诺为基础、承诺为主体、即时承诺为补充的承诺新模式,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实际,开展新一轮双向承诺。结合新一轮承诺,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推进建岗争先、双培双带、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党员议事会制度等载体建设,引导党员上岗履责,依岗承诺,岗位创争,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

3、集中组织开展好领导点评工作。镇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分工对村党组织及其书记进行点评,村党组织书记要对本支部党员进行点评。镇党委书记要带头开展点评。点评工作以双向承诺工作为重点,同时要就基层党组织组织开展创先

争优情况、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情况、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责任人情况、党员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情况一并进行点评。通过承诺点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创先进、争优秀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引领群众绘蓝图、谋发展。

第四阶段:实践推动。各参学单位要以“兴起创争热潮、建设美好家园”为主线,把突出实践特色、服务农民群众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富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扩大教育活动的效果,推进2011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1、围绕中心任务,开展一次集中攻坚活动。各单位要着眼于“收好尾、开好局”,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对照年初工作安排和当前工作,进一步凝心聚力、强化措施,重点开展好中心工作集中攻坚活动、重点工程集中攻坚活动、重点项目集中攻坚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工作进展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在年内圆满完成,力促新年工作扎实开局。

2、围绕组织联创,开展一次集中共建活动。结合“四百”工程促进月6项系列活动,组织城乡党组织联建双方进一步做好对接,完善举措,增进感情,明确思路,确定重点,落实项目,推进党建联创工作向纵深开展。

3、围绕和谐共创,开展一次集中矛盾调处活动。镇村党组织要着眼于“保平安、促和谐”,集中人员、时间和精力,集中组织开展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了解群众思想,疏导群众情绪,努力化解一批矛盾纠纷,消除陈年积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积极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围绕文明创建,开展一次集中清洁家园行动。要在春节前,组织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义务劳动,对道路、办公场所以及农户集中居住地环境卫生开展一次专项清洁行动。通过党员干部的带头行动,带动农民群众讲文明、树新风,倡导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

5、围绕帮贫解困,开展一次集中送温暖活动。除县里统一组织开展慰问贫困党员、困难群众活动外,各党组织要自主开展好走访慰问活动,力争做到每一名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帮助。切实帮助解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困难,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6、围绕作用发挥,开展一次岗位履职活动。村级党组织要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无职党员“建岗争先”活动,教育引导更多的无职党员上岗履职、开展岗位承诺和争星挂牌活动,激发党员主体意识,进一步发挥农村党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作用。

四、组织领导

开展主题教育是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深化农村创先争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要求高、任务重,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紧抓好,务求实效。

1、加强领导。全镇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在镇党委领导下,由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各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主题教育摆上重要日程,抓好落实。镇、村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村党组织有专人抓,齐抓共管。实行领导联系点制度,领导同志要分别到联系点进行具体指导。镇将派出主题教育指导组,加强检查指导工作。

2、注重实效。要紧紧围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顺应农村党员群众建设美好生活家园的期盼,始终坚持立足实际开展活动,力求简单务实,不搞形式主义,切实取得活动实效。

3、营造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报道工作,重点宣传基层在开展主题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着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4、搞好结合。要注意统筹,抓好结合,要把主题教育与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尤其要与即将开始的镇村党组织换届工作结合起来,加强思想引导,做好摸底分析,为换届工作打好思想和组织基础。

篇8:刍议当前农村成人教育的实施

农民对教育的需求是十分强烈的, 潜在的需求更是巨大。在农村, 几乎人人都有教育的基本和潜在需求。种植者需要科学的种植技术;养殖者需要科学的养殖技术;进城务工者需要现代工业技术与权益保护的知识;农产品生产加工者需要现代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农产品经营与自创产业实体者需要现代经营管理与信息技术;已经退出生产圈的老人需要休闲娱乐活动;农村的年轻夫妇们、父母们需要优生优育知识, 以及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二、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

成人教育按其功能可划分为四类, 即补偿教育、继续教育、成人职业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当前, 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大体为农村生产科技、农业及工业经营管理知识、工业技术以及社会、法律、教育等知识和休闲教育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环节, 到底实施何种内容的成人教育以及如何实施, 并不是由教育的规划与实施者自己主观决定的。因为主观之意图往往不符合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 也不会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 所以必须先了解农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再以需求确定内容。农村成人教育内容的确定应遵循“按需而定”的原则。

此外, 处于市场环境中的农民, 由于缺乏有组织的经营活动, 在市场竞争中其经济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 经常受到市场的侵害。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不应单单是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传授, 也应协助农民成立农业协会之类的自主组织以及提供充分的经济信息。换句话说, 成人教育机构作为农民、农业组织新发展的促进者, 应直接、深入地参与到农村生产组织的革新中。

在实际的教育实施中, 实施主体应先做好长期规划。比如, “某县2010年-2015年农村成人教育规划”。该规划详细设计了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领域、对象、目的、具体项目、实施地点与时间、责任人、资金投入、考查等。在做规划之前, 要有充分的调查研究, 弄清楚教育内容的轻重缓急, 教育项目实施的时间、地点等。所有这些, 都需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做充分的调研。

三、农村成人教育的形式

农村成人教育的具体形式要适应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不但南北有别, 而且具体到某一特定的村镇, 又有其特殊之处。有些地区的村镇工业已相当发达, 农民已经逐渐脱离了农业或农业已经现代化。而有些地区的农村经济主要还是靠农业, 农民的活动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受教育者具体时间与教育需求的不一致, 决定了在采取具体的教育形式方面必须有充分的柔性。必须彻底改变以往成人教育实施主体僵化的运作方式, 以柔性化的方式积极适应受教育者的需求。

教育形式涉及时间、地点和方式。比如, 网络或远程授课、生产车间授课、田间地头上课、坐在村小的教室里听课, 既可以在农闲时连续授课, 也可以在农忙时间的间隙简短授课, 还可以在夜间授课等。总之, 课程形式要尽量适应农民的生产时间和活动特点, 而不是要农民适应成人教育的实施主体。

“成人的学习不同于少年儿童, 由于成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成熟度及他们的社会角色, 使得成人有符合自己特殊要求的学习目的、学习条件等”[1]。因此, 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与方式上, 要兼顾教育对象的学习能力基础和特定的学习心理。大部分农民的学历是小学、初中, 而且他们毕业后很少再从事学习活动, 对学习已经变得非常生疏, 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但是, 他们有着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 对直观的演示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 而对抽象的纯理论知识却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 课程教学要少而精, 多直观, 多举例, 多联系生产实践, 用农民的语言来教学。

四、农村成人教育的责任主体

农村成人教育的潜在需求是极为广泛的, 也是极为巨大的。但是, 农民对教育的巨大潜在需求, 必须依靠地方政府大力激发才能成为现实的需求。我们知道, 虽说农村地区的经济已大大改善, 农民的物质生活已大大提高, 但是, 由于医疗、物价、子女教育等的大额支出, 让自己花钱接受技术以及休闲方面的教育是极难接受的。而且众所周知, 职业教育是昂贵的, 农民可能不会接受这样的教育。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为农村成人教育买单, 实施免费教育, 即将其作为一种农民的生活福利和公益事业予以实施。它由此成为政府实施城市反哺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的一种形式。

政府是农村成人教育的责任主体。但在教育的具体实施上, 政府不应该成为直接的教育实施者, 这项任务应该由地方教育机构, 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县级职教中心和成人教育机构来承担。政府的职责就是做好政策法规、总体规划的制定, 监督、改善教育条件提供专项资金。

鉴于农村生产、生活的特点, 地方职教与成人教育机构应该充分做好准备, 使教育提供具备充分的柔性, 满足农民的需求。这同时也为改革地方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机构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动力和挑战, 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教育类型, 而成人教育是面向多样化成人需求的教育, 两者必须不断改变自己, 以适应培训市场的发展, 保证自己的长期发展。

五、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保障

1.政府的农村教育政策和法规。

政府应视农村成人教育为地方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创新”[2], 在教育、经济、劳动和税收政策上给予农村成人教育以优惠和支持。为确保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地方人大或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立法工作”[3], 制定专门的农村成人教育法或成人教育法, 全面规定农村成人教育的实施目的、资格、内容、主体、资金来源、支持政策、监督与激励等。

2.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

地方政府应统筹城乡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 保证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稳定投入。比如, 规定每年一定比例的GDP投入;多渠道筹措捐款;成人或职业学校协助农业经营, 可分享部分收益。农村成人教育应协助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组建农业协会, 保护农民的经济权益。比如, 某些特产地区由于没有这样的协会来统一协调, 农民往往以单一个体来搏击市场, 其权益的实现受到限制和阻碍。而协会则以集团的力量来保护农户的利益。发展成熟的协会能促进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3.农村成人教育实施项目的针对性。

农村成人教育的最佳实施方式, 应是非学历的特定培训。它要针对农民群众的需求而开发, 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吸引力和经济社会效益。

4.教育提供者的实力以及运营能力。

成人学校和职业学校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提供者, 也是教育项目的开发和承担者。因此, 它必须具备较强的项目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调动农民群众学习积极性的能力。此外, 常规学校刻板的校务管理是无法有效开展多样化教学的, 因此, 学校管理需要很强的柔性。

5.良好的监督、反馈和激励制度。

地方政府应该对所实施的农村成人教育项目进行监督, 对有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培训项目予以通报表彰, 并与教育财政投入挂钩。而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效果极差等突出问题, 也要及时反馈给相关学校, 并对其下轮项目实施进行限额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健.成人学习的特点及教学原则[J].教育科学, 1995, (4) .

[2]马建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 2011, (18) .

篇9:农村初中英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2.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而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

3.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4.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

三、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目前,农村初中教师专业素质普遍偏低,部分教师对语言教学规律吃不透、拿不准,“用英语教学英语”尚不能熟练驾驭,对学生学习心理缺乏全面的了解与研究,严重地阻碍了英语教学进程。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教师素质再教育、再提高势在必行。

上一篇:美利坚大学的留学申请条件及费用介绍下一篇:何 捷谈小学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