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的四大策略与四大方法

2024-04-11

高中地理复习的四大策略与四大方法(精选8篇)

篇1:高中地理复习的四大策略与四大方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学生学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现在,历年考研试题中都涉及数学实际应用的问题。下面中公考研名师总结归纳了函数的极值和最值、积分、微分方程和概率等考研中数学应用题的四大类型以及各个类型问题的解法。

函数的极值和最值模型

函数的极值和最值的应用问题主要分为一元函数和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最值的应用,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是:第一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及求出函数的定义域;第二利用求函数极值和最值的方法求解。

积分模型

在积分的应用过程中关键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量可以用积分来表达;二是用什么样的积分表达,即确定积分区域和被积表达式。

微分方程模型

应用微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就是建立微分方程数学模型,通过建立微分方程、确定定解条件、求解及对解的分析可以揭示许多自然界和科学技术中的规律。应用微分方程解决具体问题时,首先将实际问题抽象,建立微分方程,并给出合理的定解条件;其次求解微分方程的通解及满足定解条件的特解;最后由所求得的解或解的性质,回到实际问题。

概率模型

关于概率论的应用题主要集中在古典概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以及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等方面。应用概率论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时,首先要分析实际问题,找出随机变量的关系及其分布;下来是列出它们的函数关系,利用概率论的有关知识求解。

以上是中公考研名师对高等数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有关数学应用题的类型及其解法作了一些探讨,主要以考研真题为例对历年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命题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考研数学应用题的解决方法,希望对2014考研学生有所启示。

中公考研网http://

篇2:高中地理复习的四大策略与四大方法

各种地理图表中,有些图表的内容是较浅显易见的,直观读图法多适用于讲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如在讲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时,可先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年降水量最大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小的地方——新疆的托克逊,而后在这两点间划一直线,再观察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颜色的变化,便可知道“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纵向联系法

学地理知识也和学其他知识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用联系的方法读地图,方可知道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如中国气候特点之一的“气候复杂多样”,同学们只要在读好“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干湿地区”和“中国地形图”的基础上,把影响气候的诸因素联系起来,便可得出结论:

“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海远近差别极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地形类型齐全,分布错综复杂是造成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又如世界气候型学习、亚洲主要山脉、高原与河流走向之间的关系等皆可用纵向联系法。

3、横向对比法

学习地理时,特别是进行横向比较时,往往需借助地图,这样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及其成因等。如在学习南美洲的地势地形时,可与北美洲的地势地形相比较。通过读图便知道,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相似之处都是由三大地形组成;而南美洲不同于北美洲,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山脉,东部是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北美洲则是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这样通过观察、比较,加深了对南、北美洲地势地形的认识。

在中国地理的学习中,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划分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以后学习气候,河流、矿产等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分区地理等各知识点。而“中国政区”图中各省地理位置的分布似乎比较乱,名称也较多,较难记忆,这样就成了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如何提高学习、掌握这张图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呢?这就必须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及记忆技巧。下面就介绍一种分块记忆方法。

首先,准备两张空白的“中国政区”填充图,在学习的过程中作练习用。

第二,先按地图册上的“中国政区”图,在预先准备好的其中一张填充图上填写一遍。这样同学们对我国23个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三,开始仔细阅读(也可说“背诵”或“强化”记忆)地图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块学习与记忆。第一块,东北三省:由北向南依次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第二块,中部两市四省:北京市、天津市。然后从河北省开始,在“中国政区”图的中间通过一条线,由北向南,依次为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第三块,两岛及沿海五省一市一区:两岛为台湾省和海南省。沿海五省一市一区由北向南依次为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块,在第二块与第三块的中间,由北向南夹着安徽省和江西省。第五块,西北及北部四省三区:由山西省往西画一条直线,从东往西依次穿过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再加上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块,西南三省一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

第四,练习与巩固。按这样的分块方法与步骤反复操练记忆,并且在另一张预先准备好的空白填充图上用铅笔试填。不要看已填好的图,自我检验学习的效果如何。如果出现差错,按上面的方法与步骤再次反复练习。六块内容一齐记忆有困难的话,可先练习第一至第四块的内容,然后再练习第五至第六块的内容。

4、旅行读图法

篇3:高中地理复习的四大策略与四大方法

QE—宽松货币,是未来世界、国家解决经济不振、危机、遭遇灾难的唯一核器。对美欧中日这超国家经济体、第1、第2、第3大这四大经济体来说,QE实施再大、再多也是无法完全制胜的,反而要在宽松货币之下斗智、斗巧、斗细节、斗方略、斗远见—方能显出全球各国实施“宽松货币”时代的英雄本色。

展望2015,全球第一焦点依然是:美元将是全球第一道无法阻挡的美丽风景线……美国经济将继续复苏,从而推动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继续。而日本经济依然深层通缩泥潭,欧洲经济则尚未摆脱欧债危机的阴影,使得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将继续、必须推行刺激性举措。在欧洲、日本央行同美联储之间货币政策分化的背景下,美元预计将携利差优势继续上升。亚洲囿日元连续刺激,中国也不得不释放出更多的人民币,那么人民币贬值也是顺水推舟、不得不进行的历史性调整:调整人民币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这是中国2015年的头等大事,其次才是中国各产业怎样围绕人民币调整策略、跟进的步伐、产业上质量的新布局。

全球第2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就不是常态;常态,就不是新;但中国经济转换、变化、升级之契际,就要在“新”与“常态”之间寻找最佳契合、最佳交接的切换口上转档、切口、调节阀门,来过度、申时、把握最佳战机。美(第1大经济体)、欧(超国家经济体,约大于美国1/4)、中日(第2、3大经济体)构成全球经济与这些经济体之间无法绕过的引力、阻力、动力的发展大趋势……

美元强劲下的欧元、日元

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2014年录得约13% 涨幅,年度表现为1997年来最为强劲,而且根据多数主要银行的看法,这仅是2015年进一步上涨的序曲。2014年美元兑美元指数篮子中的其他货币( 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瑞典克朗及瑞郎 ) 全部录得涨幅,突显出美元2014年全线走坚表现。美元兑澳元、新西兰元及挪威克朗今年亦录得涨幅。到2015年1月5日,欧元兑美元一度下跌1.2%,1欧元兑1.1864美元,为欧元9年来新低。而衡量美元兑一篮子国际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上升至91.36,为9年来新高。

展望2015年,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 ( 美联储/FED) 料将升息,而欧洲和日本还在实施刺激性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路线的分化料将成为新一年全球外汇市场的主背景。而最近稳健的经济数据也强化了这样的观点:美国经济改善程度足以使美联储考虑在2015年年中升息。不过目前并不清楚明年上半年若美元进一步走坚,能否帮助削弱美联储升息的前景。许多人也担心新兴市场愈发动荡的氛围—主要是中国—可能预示着未来发生更糟的事情。此外,政局不稳也可能再次威胁希腊在欧元区的地位,这也加剧了投资者对于经济增长和全球金融体系的忧虑。

美元兑日元全年大涨13%。美元兑日元2014年涨势凌厉。尤其是在日本央行10月末意外宣布扩大刺激举措、以防通胀预期下降后,美元涨势更是加快。据日本三菱东京银行分析师Teppei Ino认为,美元兑日元2015年全年的整体趋势或许偏向升高。在2015年,“如果要问美元可能会跌向100日元还是升向130日元,我更倾向后者,”Ino说。但他补充表示,市场人士持仓状况已经为日元进一步走软预做准备的事实,可能有助于缓解美元兑日元的涨势,而若希腊疑虑加剧,日元可能获得短线提振。但日本经济除了日元兑美元持续贬值的阳光大道之外,讲日本经济走出近20年通缩魔影那只能是画饼充饥、否则日本就只能通缩、继续溃败下去……

欧元对美元全年下跌逾11%。欧元兑美元2014年创下2005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为了挽救疲态尽显的欧元区经济,欧洲央行于9月4日央行将欧元基准利率降至0.15%,隔夜存款利率更是达到负0.20%,并同时宣布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将于10月开始。2015年占全球货币市场约65% 的美元进入随时可能加息通道,而占全球货币市场约33% 的欧元却依然在最低利率上垂死挣扎,难以自拔走出泥潭。

美元兑欧元稳步上扬,致欧元区多了更曲折的磨难。最近,希腊执政联盟未能获得足够选票选出总统,让该国政治陷入了新的动荡之中。市场现在担心希腊左翼激进联盟党或将赢得2015年的大选,那样就会打乱希腊获取国际援助的计划。新年第一个交易日,欧元兑美元一度触及1.2047附近低点,为2012年7月创下1.2042以来最低,而金融海啸前美元与欧元价值兑换几乎相当、差距不大。

2015:人民币升、贬值

(A)值得特别关注的是:美元升值的近半年时长后,人民币汇率并没有现实的跟进,但不可能长期这样不变,反而越积越大越麻烦。接下来,人民币一定要在这轮美元升值潮中开始大幅度贬值,也可能创下数月来新低,让市场大呼惊天霹雳意外,因为过去即使贬值,也会迅速地拉升,甚至创下新高,如今人民币贬值而无法在中国GDP最低状况下继续拉升,人民币已经到了战略的转折的十字路口,而且中国最高层已经开始对人民币进行战略性贬值,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1)俄罗斯卢布大崩溃不仅让国际市场动荡,与1998年不同,那次是金融货币间的链接次贷等出了问题,而这次是俄罗斯实体经济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囿国际能源市场美国及新兴能源国家崛起而重新洗牌而发生核变。这令中国吃惊,也让中国管理层防不胜防:支持俄罗斯,就等于让中国人用高价油来帮助;不支持俄罗斯,俄罗斯深入恶化之后会否殃及中国?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被不费吹灰之力而倒下,与其人民币成为第二个卢布,被西方列强洗劫一空,不如让人民币提前贬值,只要贬值的幅度合理,一旦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就可进可退,如果人民币继续高高在上,那么人民币就是被严重高估的货币,全球几乎所有国家货币都在贬值,唯人民币尖峰不动—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更何况中国是全球经济重要、不可或缺的一员引擎,到时候不但热钱迅速出逃,而且会成为国际炒家做空的对象,一旦跌势预期形成,引起跟风效应,那么人民币汇率可能会狂泻直下,成为第二个卢布就有可能,前车之鉴,防患于未然。

2)现在中国经济GDP到达最不景气新低,而美国经济却处在上升增长新期,中国降息,而美国要加息,那么顺其自然,人民币应当贬值,美元应当升值,顺势而为,而不是勉强拉高,这对人民币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转换的最大保护。

3)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万里长征才走出第一步,也许需要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不要因为人民币国际化而过分强调人民币的升值,因为人民币不可能升值几十年,当前的人民币升值已经透支了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短期来看事小,保护人民币和中国国内、国际空间却事大,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路漫漫、修远兮……

(B) 人民币贬值的好处、后果

数据显示,由于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稳步升值—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累计升值了约35%。人民币缓慢升值是中国政府两项政策的组成部分,其中一项政策是迫使制造商向增值链上方移动,另一项政策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推动中国出口商与海外客户结算时使用人民币。虽然仍存在资本管制,但这一国际化进程的目标是让人民币最终成为可与美元平起平坐的国际储备货币。11月21日,人民币凸然降低基准利率0.4%,是中国近期降息恰恰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在放缓的根源之故。随着通胀下降,中国的实际债务负担正不断加重。生产价格已连续32个月呈现通缩,而且仍在持续。根据货币理论判断,人民币走软的可能性也许正在加大,在增长疲弱、通胀较低以及周边国家货币贬值—尤其是日元大幅贬值—的背景下,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的强势显得很扎眼。市场似乎也嗅出了人民币的一些颓势,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正滑向交易区间的弱端。

过去的2014年,动荡的全球货币圈发生了很大变化。印尼盾兑美元汇率近期跌至16年低点。巴西雷亚尔和俄罗斯卢布汇率也出现了崩盘。作为油价下跌的两大受益者,印度和土耳其的货币起初得到了这一事态的提振,但随着美元再度变得强势,这两国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也在走低。8月以来,韩国已两次降息,以求防止韩元相对日元升值太多。人民币基准利率、汇率显然都处在高高在上。2014年春天,中国人民币汇率下跌约3%。但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公告却表示,人民币此次下跌是受符合市场化原则的双向波动意愿激励,而当时市场对人民币的看法与之前对冲基金的看法如出一辙:一个安全的单向押注。人民币代表着新兴市场外汇圈子中一个相对强势的货币堡垒,这项政策仍然存在,尽管目前而言这一立场似乎有悖常理,因为到2015开年美元对全球一揽子国际货币已经升值13%,人民币凭什么能跟随美元来升值?

1)贬值是所谓“货币战争”的一个重要核心部分,如果国与国之间的所有货币的贬值和升值,无非就是为了增强该国货币流动性的竞争力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伤害到其它货币和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美联储加息之前将人民币适度贬值,为未来升值或贬值的战略打开应有的空间。在亚洲,主要是全球第2经济体中国、第3大经济体日本之间的货币博弈。

2)让一些流出的热钱不至于带走中国更多的财富。人民币汇率高高在上,热钱一旦离开,可以从容从中国套利,人民币贬值的话,可以减少热钱的套利,保护了人民币不成为第二个卢布。到2014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4万亿美元的保护能力,但是一旦人民币被严重高估,到时候保护人民币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就如俄罗斯一样。这次卢布崩溃事件已经给中国最高层上了一堂课,不要以为自己国力强大、外汇储备多,只要你被高估了,只要你应对不力,只要你还故作高傲,那么你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3)但从中长期战略、全球化来看,人民币基准利率过高,现基准利率为5.6%,为主要大国之最,远远高于美元0.25%、欧元0.15%、日元0.01%,对中国企业、资本、人民币参与国际竞争极为不利,对中国国内主要房地产业、钢铁业等所有实体经济都不是好事,对中国的银行业更不是好事,对中国股市不是好事,对中国泡沫资产都不是好事。中国实体产业运行成本过高,都与人民币基准利率有关,如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到来,对这些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的经济泡沫也是一种伤害。

人民币已经开始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坛,不管是要面子还是要底子,最终选择了长期的金融货币的大环境建树,而卢布的崩溃,给了中国最高层最大的警醒,与其被人干倒,不如提前自己卧倒准备最有力的攻击性射击,否则如普京的强势,只会断送俄罗斯本国的货币和经济体系。

不可避免,那么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哪些人的利益将受损呢?

人民币加入全球性货币贬值行列?

俄罗斯卢布此前遭遇暴跌,让市场对人民币的走势也产生了担忧。

最近超过6个月时间以来,美元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美元7月份以后至今,对欧元升了18%,对日元升了8%,最近卢布对美元跌了50%。虽然人民币对美元近期出现明显贬值,但是与其他日元、卢布、欧元相比,人民币表现尚属良好,但这不是正常的市场结果,人民币怎么是全球一揽子国际货币都贬值、人民币却纹丝不动反倒到升值,这只能说人民币没有与国际接轨—非自由货币、非自由汇率、非自由兑换的结果,与一揽子国际货币有根源阻隔、不兼容,就象“堰塞湖”被阻一样,但任由“堰塞湖”发展的结果是将溃败一切。金融货币的血脉不畅也是一样,心梗、阻塞、血栓就会是最后的结果。

1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2014-2015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2014年年以来美元是最强的,美元对欧元的升值超过10%,对日元的升值超过11%,人民币在全世界是第二强,实际有效汇率表现为升值。这正好与美元对欧元、日元等形成相反的路径格局,人民币实际上是跟随美元一同升值,但这种局面不可能长期延续,还有可能造成更大悬殊的差距,也无法与一揽子国际货币平衡。造成这种局面,有两种可能原因导致:(a)人民币市场化率太低,美元在人民币汇率中所占比重过大,其它一揽子国际货币在所占一揽子货币中比率过低而无法显现;(b)人民币依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是按“人治”行为在运行。

避开人民币与美元的锋芒升贬值问题不谈,那么中国也必须对GDP下降、最低增长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动:这就是降低人民币的基准利率—降低利率与发行货币、4万亿救助等同属于刺激经济方式,只不降低货币基准利率与扩大发行货币救助一个是突发特别事件,一个是货币的生态环境。人民币的基准利率过高,中国国家运行的所有成本都居高难下。11月21日人民币进入基准利率降息后,2015年依然是人民币基准利率的调整年,以适应中国GDP的继续向下滑落,若人民币基准利率6%,中国GDP也为6%、7% 点几,显然中国经济运行就没有现实的空间了。

2015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将对短期增长压力和低通胀环境作出回应。预计至少会再次下调1次基准利率、或2、3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并采取包括抵押补充贷款、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等定向型工具相辅。

人民币基准利率之高,也是大国中之最的(指前十大国家经济体中)。目前,人民币基准利率为5.4%,而美元为0.25%,欧元为0.15%,日元为0.01%。人民币的基准利率,分别为美元的20多倍、欧元的40多倍,日元的500倍。一种货币的基准利率之高,则意味着这种货币平台上所衍生的一切成本都居高不下,这个国家、企业、商贸、经济资源、政治之源等等所有的竞争环境都居高不下。

过去两年中,中国经济都一直在转向疲弱,国家GDP在明显向下。在增长疲弱、低通胀以及周边国家货币贬值 ( 尤其是日元大幅贬值 ) 的情况下,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的强势尤为显著。鉴于明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人民币走软的风险正在积聚。

篇4:高中地理四大学科能力解读与应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科能力 解读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03-02

自从进入高三后,地理学科就进入了全面复习备考阶段,很多同学复习得很好,但每当考试的时候,地理成绩却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是地理综合题得分率很低,虽然答案写了很多,但基本上都与题意不吻合。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经过老师的指导和与同学的探讨,再仔细研究过去的高考题,终于使我的解答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在此,我把我的经验推广出来,以使更多的同学得到提高。

一、全面、精准地解读题目所给的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像材料和表格等,精读这些材料并适当地拓展是解题的关键。

(一)文字材料中信息的获取

文字材料包括:文字背景材料、试题题干和设问等两大类:

1. 从文字背景材料中的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应该全面标注关键词,进行综合判读并归类,找出关于“时间”、“空间”、“地理事物及分布”的类型。

2. 从试题题干和设问中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首先明确题干的地位和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抓住题干的主干语句,解读出信息主题;二是勾划出题干的关键词,明确“时间”“地点”信息。其次是明确设问的具体要求,即研究设问中的“指向性”,具体是将“时间”“空间”信息整合,关联到设问要求上,把握好“行为动词”。

(二)图像信息的获取

地理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解读其中的地理信息,应该明确“图名”、关注“图例”、分析“图中”三大步骤。

(三)表格材料中信息的获取

表格的解答,要注意表格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纵横的变化,如最高值或最低值,大小变化规律,相互之间数据的比较等。

二、知识迁移

地理试题主要是通过个性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依据获取的信息,确立知识迁移的范围与方向;

(二)依据设问的限定性要求进行选择性的知识迁移;

(三)知识迁移不能“漫天撒网”,即下大包围,必须是突出基本要点的有限知识迁移。

三、答案编写

此步骤是考查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环节。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一)根据分数判断得分点

一般情况下,9分的题,至少应该找三个信息来编写答案,8分的题应该至少找四个信息来编写答案,以便于阅卷给分。

(二)科学全面表述答案

1. 先自然原因,后社会经济原因;先主要原因,后次要原因;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等,总之要表述清楚,使用专业术语。

2. 答案要序号化、段落化,问什么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答几个段落。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此类试题多以开放性题目呈现,在答题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点明确,即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是赞成还是不赞成,这也是一个给分点;

(二)表述清晰,逻辑严密,不能前后矛盾;

(三)如果观点是赞成,一般答题是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回答;如果不赞成,一般是从环境的方向来回答。

五、案例

(2016年全国卷三)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繼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标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六、案例分析

(一)获取与解读信念

文字信息包括:“热带”——气温高,“雨林”——植被茂密,“乘船”——水运,“溯源而上”——地形平坦,“河上很少有

桥”——可能是人口稀少,有其他运输,或者是对环境破坏大,没有必要修桥,也可能是经济落后,没有能力修桥,“河流交汇处、河水颜色迥异、黑黄分明的界限”——看见的“果”,“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

呈黄色。”——“因”

(二)图像信息

定位:亚马孙河流域;四个图例:“城市”在图中分布很少;“沼泽”主要分布在内格罗河上,然后与布朗库河交汇——地势低洼;“河流”一看分布,密集,二看线条粗细不一,说明宽度不一;等高线主要在200m以下,说明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

(三)题干分析

1. 小题题干分析:

(1)关键词“分析”,说明答案应该以因果句回答;

(2)问了两个问题“富含腐殖质”和“泥沙少”;三是给分8分,故每个问题应该为4分。

2. “富含腐殖质”应该应用的信息:

(1)腐殖质的来源类“热带”、“雨林”信息;

(2)腐殖质的沉积点“沼泽”信息;

3. “泥沙含量少”应该应用的信息:

(1)“雨林”使泥沙的来源少;

(2)“地平”、“沼泽”使流速慢,泥沙沉积多。

(四)小题题干分析

对限定语句作出“合理解释”,需要进行知识的有限迁移,给了8分,应该四个要点。借助的信息包括:“城市”的分布少;“河流”分布与宽度;亚马孙河流域: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雨林的保护等。

(五)小题题干分析

论证与探讨类题目,即开放性试题,如果是“赞同”,应该以社会经济方向答题,如果是“不赞同”,应该从环境保护方向答题。给分6分,至少应该运用3个方面的信息,主要从“雨林”、“经济”与“社会”方面展开。

七、答案编写

(一)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4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4分)

(二)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校;(2分)水网稠密,水运便利;(2分)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2分)对雨林环境破坏大。(2分)

(三)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2分)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2分)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2分)

篇5: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一进入高三阶段,应首先认真研读当年说明,明确范围、能力要求,同时把当年全国各地高考对照说明逐题分析弄清每一题所考查的点、能力要求及问题情景、命题形式等;并与往年作对比,弄清高考常考的主干点、高考变式题背后有没有改变的根本性东西。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复习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选修新课、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

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的全面巩固,构建单元知识结构,重点梳理单元内知识脉络。二轮复习根据本学科知识内在联系,把必修选修三册教材共十四个单元分七个专题,侧重跨章节知识联系的构建,强调综合分析、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

三轮复习侧重于限时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让师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在复习中,应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自己构建一些知识网络,提高,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另外,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型才能临阵不乱。第二轮复习不是“炒剩饭”,而是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本质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即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看纠错本,加强。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二、夯实基础,强化能力

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体位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如复习到细胞分裂,可结合阶段所学过的分裂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比较复习。

又如,关于DNA的结构与复制,如果只有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印象,碱基互补配对等零散的知识,就证明没有形成知识结构。而能够知道DNA的结构包括DNA的结构、空间结构、结构特点及具体内容;DNA的复制包括概念、复制时期、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和差错结果,并将这些知识罗列起来,就形成了知识结构。知识网络是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正如交错的食物链形成食物网一样。

例如,上述关于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知识结构,再把它和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

三、讲究方法,联系实际

复习方法要得当。生物高考复习中,一般要使用三种常见的复习方法。

(1)比较复习法:在复习中,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法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如组成酶与诱导酶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均可来自食物,除蛋白质外,均可贮存,均可由其它物质部分转化;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的比较,比较它们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形式及回到无机自然界的途径、形式;还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三大遗传规律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等。

(2)串连复习法: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如有关蛋白质的知识主要分散于第一、第二、第五章中,第一章中介绍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合成场所、结构和功能。第二章讲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第五章谈到了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复习时,可以把这些知识串起来复习,使知识更系统化,这样可提高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

(3)联想迁移法:如线粒体,可联系到呼吸作用、能量转换器、细胞质遗传、酶的专一性、膜的结构功能、各种基质、线粒体数量多的细胞、细胞的衰老等等。又如复习膜的流动性,可联系到主动运输、内吞、外排、受精作用、细胞融合、卵裂、递质的释放等。一般常用的思维有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近几年理综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

(1)生态和环境热点(生态农业、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

(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

(3)工农业生产、人类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

(4)国内大事、世界风云(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绿色奥运、奶粉事件等)。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实验,拓展迁移

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高考要求中,生物学实验有15个,实习有5个,研究性课题有7个。

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求学生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因此,在总复习备考阶段的实验复习中,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能力要进行一定的训练和指导,如:实验步骤如何书写,实验材料和用具如何选择,实验结论、结果如何区分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

对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系列实验等,要对其材料选取、条件控制、对照设置、结果分析等方面作深入剖析。同时对教材实验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如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测定细胞液的浓度;判断细胞的生活情况(只有生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防腐杀菌(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细菌等微生物将失水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判断细胞的年龄(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明显),若进行组合改编如材料换一换、步骤改一改、情景变一变、多个实验拼一拼等,就能拓展出许许多多个新实验。因而在解答拓展实验题时应“以不变应万变”,实验的主要思路是不变的,再回忆迁移教材的实验原理和技能,就能轻松突破。

篇6:初中历史总复习四大策略及其运用

十里中学 程家斌

复习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复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如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解、迁移、应用能力差,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而时间 少等困惑。要化解这些困惑,就必须使复习教学变得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方向明确、抠准区位。一句话,就是要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就此.我谈谈自己的经验与想法。

一. 挖掘试题内涵,探寻命题特征

总复习应该有新任务,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冷饭重炒”。研究教学大纲(包括课程改革)与中考导向,是必做的事。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既是真题也是范题,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认 真研究这些考题,有益于制定复习计划、选择复习方法、整合复习内容,更有益于挖掘内涵、明确目的、总结规律以便结合实际指导复习。

历史科中考试题类型分为单项选择题、辨析识图题、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具有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课改精神等特点。考查的内容,突出考查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命题。考查的能力要求,侧重考查识记和理解.而运用能力也占一定比例。如2005年泉州市中考试题以书生李某因善于八股文写作而高中状元来考查明朝的科举制度,“依据材料回答,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的材料解析题,“分别指出我国现代的对外开放与鸦片战争以后的‘开放’有何不同影响”及“有人认为,文艺复兴是复古。也有人认为,文艺复兴是创新。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的问答题,这些都属于学以致用的能力考查。

值得注意的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考查,也随着课改的推进而逐步加强了。如试题渗透了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思想的考查,重视与 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的考查,重视科技史和改革史的考查,让学生从中体会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而发展又是普遍联系的和多样的,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有积极的 作用,改革创新对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试题还反映出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如2005年泉州市中考试题第11题中的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第14题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第21题关于慕尼黑阴谋及“二战”的爆发等就是例证。另外,试题覆盖面广,涵盖了思想文化史、军事科技史、改革史、外交史、战争史、经济史、政治史、宗教史等内容,体现时代性,加强了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尤其是设计的开放性题目,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对初中历史教学朝着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多元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的方向发展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综观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以上特征都有不同程度地体现。这就要求总复习要有相应的策略,应该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挖掘试题内涵、探寻命题特征的目的,正在于为历史复习提供经验,明确复习方向,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教学的质量。

二、全面系统复习,注意知识连贯

初中历史的范围广、内容多,复习要尽量做到全面系统,关键要注意古今联系、中外联系。一是注意整体把握。历史知识是一个知识网络,孤立地掌握零碎的知识,难记也难理解,无法学好历史。复习时必须注意知识的点、线、面、体,注重整体把握。

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个知识点: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7月发表的《独立宣言》;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康华利投降;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线,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世界近代史的内容时,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进行教学:一是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德、意统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二是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年革命等“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近代工运和国际共运的第二条线。三是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等“点”,连点成线,又构成了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的“面”。又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即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也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初中历史学习总体。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中国历史体就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在初三上复习课时,就是要围绕这些体、面、线、点来展开,以便系统全面、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二是注意纵横联系。没有纵横联系与比较,历史则不成体系,是一堆乱麻。复习时必须通过纵横联系,用多样的比较视角,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了解人类历史全貌。

纵,是从时间上找出人类社会发展中各领域各方面的历史现象,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如由石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的发展,由“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发展等。纵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可以古今联系,为的是鉴古察今、学史明理。如在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时,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或措施,历代经济发展表现及结果,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稳定则兴,**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横,是从空间上找出同时代发生的历史事件,分析关联点,以便多角度解读历史。如复习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反对分裂和侵略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从方位顺序展开联想:东北——雅克萨之战,签《尼布楚条约》;西北——笑迎土尔扈特部归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册封****,设置驻藏大臣;东南——郑成功收复台湾,清设置台湾府。通过这样的归纳与复习,既能冲破条块分割,使知识连成一片,深化教材内容的关联,又能启发学生比较与联想思维,提高迁移与运用能力。

应该指出,中外比较,是纵横联系最重要的一个视角,最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学习内容的深化,因为对比分析,求同找异,既可强化记忆,更可加深认识。如复习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引导学生联系1905年俄国革命;复习1860年俄国改革时,引导学生联系美国

内战和中国总理衙门的设立等。一旦形成了这样的思路,就能加强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的识记,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是大有好处的。

这样的历史复习,有利于形成一个立体的复习交叉网,学生由此增强的不止是应考能力。

三、科学命题训练,力求实际成效

训练可以把上面所讲的一切落在实处。但训练的效果,同时又取决于训练题的质量与数量,不能没有选择,更不能搞题海战术。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进一步探研考纲,明确复习方向。所设计的训练题应该反映新的方向,以便把新精神及时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当然考纲及其说明中的样题是值得参考的,因为这或多或少使我们明确了大体的命题方向与难易程度。

2.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中考命题涉及四册《中国历史》和两册《世界历史》的内容,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因此,命制的模拟试题,必须依据考试大纲中要求的考试知识点及其能力目标要求,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一是便于减轻学生负担,二是便于学生正确把握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知识,而对三个不同层次知识的明确定位,显然可以帮助学生抓主干知识,在回答问题时也就心中有数了。

3.立足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和目标。不同学校的学生和同校的学生在素质上是有一定差异的,总复习中教师应明确这些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复习目标和方法,因材施教,加强针对性。对优秀生应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运用能力要求;对中等生应在重点内容上下工夫,提高迁移能力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立足学科基

础,提高知识掌握要求。具体到模拟题的命制与训练,就是必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地有针对性的选择内容来组织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促进学生的发展。

4.加强训练,夯实基础。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考纲,结合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目标,以所用的教材为本,熟悉课本,全面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认知的基础上,养成能力与情感。选择与命制训练题时,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又要注意能力的提高与情感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作答的信心和体验,提高学习成绩。

四、关注每个学生。重视全员提升

在复习教学中,我们要始终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应着力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初中历史学科被视为“副科”,教与学普遍不受重视,学不到位、教不到位是常有的事,师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距离,这种状况不

仅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还影响教学预期目标的实现。故此,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历史复习有序、高效的前提。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关心全体学生,舍得对每位学生进行感情投入,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给予足够的温暖、鼓励,挖掘每一位学生最大的潜能;

尊重学生,虚心诚恳的向学生学习,及时听取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式,尽力贴近学生实际。

二是增强学生“分分”必得的意识。由于中学的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副科”,学生不重视也已习以为常,而总复习要涉及六本书的内容,量大时间紧,更使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无所谓的态度。对此,必须加强学生“分分”必争、“分分”必得的意识,克服麻痹、无所谓、患得患失的思想。要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说明历史素养与历史学科成绩也是决定考场胜败的重要砝码之一,甚至是决定下一步学习环境的重要砝码之一,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重新认识历史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是指导学生作答,切忌马虎应付。无论是开卷考试,还是闭卷考试,都要认真审题,在脑海中产生印象、形成思路。在教学与训练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做选择题时要力求速度和准确率,但不盲目求快;做判断题时要克服“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的思想,冷静思考、明辨是非;做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然后与课本内容“对号入座”,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同时还要强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表述规范,整齐简洁,没有错别字。

篇7:高中地理复习的四大策略与四大方法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每位同学应该根据这次复习的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很多同学复习起来感觉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出适合于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后几天的学习作出详细、科学、合理的安排,以便心中有数。当然,光有计划还不够,还需要同学们集中精力,充分利用时间保证计划的落实。

二、明确重点,攻克难点,侧重疑点

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我们应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复习更重要的是查漏补缺,对于一知半解的疑点决不可轻易放过,任何问题在我们的头脑中都不应是模棱两可的,可以准备一本本子把平时的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都记录下来,再进行一次分析,以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讲究方法,适当做题

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也许适用于不同的人,我们应在实际运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同时应注意不断地变换自己的复习方法。有时我们常会感到一种本来十分灵验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变得不再灵验了,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地改变方法,以不断提高复习的效率。当然复习时适当地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可心选做不同类型的题目,在练习中使知识点得到了巩固,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调整心态,考前虚心考时自信

要有虚心的心态,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不明确的知识点,还有没完全掌握的技能方法,这样才能在复习时深入钻研,仔细琢磨。

而在考试时同学们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放松自己,以必胜的信心,坦然面对考试。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可以将一些期末的练习题当作正式的期末考试,利用它们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应试技巧,从而使自己在走进正式考场时能进入一个最佳状态。

篇8:新生考研复习四大建议

1. 考与不考都要坚定

为什么考研?为什么不考?这个一定要想清楚, 因为如果在最初就陷入矛盾, 看大家都考就觉得考也行, 有时候觉得自己不擅长学习想工作就认为不考也可, 还有很多人决定了考研也不知道为什么考, 这些就好像我们玩寻宝游戏, 如果你连宝贝是什么都不确定, 路线也不清楚, 那么结果显而易见, 你得不到宝贝还可能迷路。所以, 先想清楚自己有没有兴趣, 到底要不要参加这个“寻宝计划”。

2. 考哪里是关键问题

决定考研, 那么考哪里, 最终能否如愿, 同样影响着最终的考研成功指数。有很多同学认识不到目标对于行为指导的意义及其对能否成功的重大影响力, 一直抱着等等看或者车到桥头自然直的态度, 就这么在摸索中复习着;也有同学自认为确定了目标, 具体问了才知道原来所谓的目标就是考研, 这个目标太宽泛了, 指导不了我们的行为, 起码不能很好的指导我们。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也是在学习, 在进步, 但是这种指向性不明确针对性不准确的复习, 肯定会消耗掉我们的一些精力和时间。因为, 只有目标明确, 才能有的放矢, 才能事半功倍。只有确定了目标, 给自己一个准确定位, 才知道光在哪里, 才知道劲儿往哪里使。

3. 不要把考研复习妖魔化

既然决定了考研, 既然做的是自己兴趣的事情, 那么就快快乐乐的去做!积极的心态能够让你做起事来得心应手, 事半功倍。如何快乐学习?要快乐地学习, 已经有了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会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不要把考研复习过程想的过于恐怖。合理地安排时间, 除了学习之外, 还要有时间与研友交流, 有休息与娱乐的时间, 自娱自乐, 自得其乐, 劳逸结合, 以快乐的心情去学习, 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4. 考研不是终点

有人以为成功考取研究生就是成功了, 这只能算是迈出了成功第一步, 接下来的读研生活更应该我们去认真规划。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 尽量深地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 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 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规划研究生后发展生涯, 让自己的研究生学习阶段有的放矢。

上一篇:用坚强抵抗软弱,用距离治疗伤口,用时间遗忘美文下一篇:煤矿支部书记工作行政化倾向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