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

2022-12-08

第一篇: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

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以下就是全部预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地理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主渠道,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落实新课程理念,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决不是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辞旧迎新,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教学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教育家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受系统科学、传播学、学习论、教学论等理论的启发,不断探索现代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现代教学设计的研究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摒弃无效教学,改善低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是教育实践问题的挑战,也是国际教育比较的启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有效性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有效性教学成为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热点。

二、对有效教学的初步认识 (一)国外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描述式定义,即为能够产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以美国默塞尔为代表,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结果为判定依据,认为教学的结果能持久、学生能自由、有伸缩性与咨询、能在生活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另一种是流程式界定,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教学有效性的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从背景、过程、产出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有效性。如ChrisKyryacon提出的“背景变量(教师、学生、班级、学科、学校、社区、时机)→过程变量(教师观念、学生观念、学习的任务与活动的特点)→产出变量(认知或情感方面的短期结果或长期结果)”。

(二)国内对有效教学标准的定义。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是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

1、基础性:①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②是否注重个别差异;③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④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

2、发展性:①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②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③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④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这两个纬度的缺点是:①把研究过多地囿于课堂教学范畴,就课堂教学谈课堂教学,看不到教学与其他外界系统(如政策、管理乃至社会)的联系。②标准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与指导性。

(三)有效教学的理论:

M·希尔伯曼--有效教学的量化理论:M·希尔伯曼的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

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 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 学生教别人:90% 为什么我们讲课的效率那么低?由“教师讲授:5%”可窥一斑。

为什么洋思中学的“兵教兵”方法效果比较好?由“学生教别人:90%”深受启示。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社会,无论教育多么快速的发展,中国古代教育的宝贵思想还是不能少。

希望通过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达到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光辉使命。 (三)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从广义上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从狭义上来理解,有效教学指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动。对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践与研究,所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关于“有效教学”的体系,称之为“有效教学论”。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是“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也是有效教学追求的目标。

三、对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的认识

现在对教学设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于教学设计这一概念却能够达成以下一些共识:⑴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教师、学生、资源、学习方法、条件、情境等诸要素。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这样一个系统,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⑵教学设计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⑶教学设计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转变传统的备课观,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研究教学设计,有利于增强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成为地理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在“有效教学理论”的引领下,我几年来积极在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 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从提出至今历经“有效教学规模”、“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设计”三大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有效教学研究的重点,相同的是,任何一种方式和模式的有效教学都必须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指导”和“有效激励”这三大环节。

我所进行的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是立足于“有效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着力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备课、指导、激励方面的设计,并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达到构建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目的的思考和实践。

四、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一般策略

(一)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让简单丰富起来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都属于高度综合性学科,涉及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征,解决地理学的问题要通过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和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来实现。但是,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论在高中的开设相对地理学科而言,相对滞后,所以,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高难度的体验,可能对地理学产生畏惧感,也让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可能泯灭在学科难度的体验中。

“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让简单丰富起来,成为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做法是:(1)提炼核心问题、层层剖析;(2)运用“几何地图”教学法和“WHAT?WHERE?HOW?WHY?MORE?”的探究模式。例如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在众多难点的课时体系里,紧紧抓住“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描述季节?”两个核心问题;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在多和杂的知识点中,紧紧抓住了“地球上有哪些水体?地球上的水如何存在?”两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学习有针对性、让学生学习有方法、有可能、并有“完成”和“成功”的体验。运用“几何地图”把复杂的区域问题展现在简单的几何地图上,在用几何地图构建起区域知识的基本构架后,再通过“WHAT?WHERE?HOW?WHY?MORE?”即“这块土地是什么?这块土地在哪里?这块土地怎么样?这块土地为什么这样?在这块土地上过去发生什么、现在发生什么、将来会怎样?”的探究模式,用几何地图把区域知识丰富起来。

(二)追寻地理美学——引领地理学习的思想和行为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因此,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导师,也是学习的原动力。作为一名学科教师,向学生介绍学科知识的体系,让他们了解学科的优势,也让他们洞悉学科的缺陷甚至弊病;但是,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更懂得要使我们的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必须先激发其求知的原动力——兴趣。所以,作为一名地理学的教师,我深知地理学很美,而美孕育着兴趣,因而在地理美学的追寻与体验中,着力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正确性,而首先是十分有趣;在地理美学的追寻和体验中,我不能强求体系的完备无缺,却也努力在各方面多做追寻探求,在哲学中、在逻辑学中、在自然科学角度、在人文科学角度、在几何图形中等,最大的目的是恢复兴趣在学科建设中的“导师”地位,从而使读者进而产生一窥其知识领域的强烈愿望,并在以后一旦进入体系后,不仅能较容易地掌握它,而且能够重新审视它!对地理美学的追寻和体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⑴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哲学观点

⑵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方法论

⑶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其他美学要点

例如在高一年级,学生没有正式地接触过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哲学观点还远离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生活体验。但是高中地理必修1要描述和探究的是“自然地理”,直接面对的是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这样的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课程背景下,清晰地并且不做深入要求地提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哲学观点,并提示学生要认真记录,日后必是大有用处──当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时,老师重新提出这个哲学观点时,学生便有所警觉;当学生学习《大气运动》时,便对这个哲学观点进行有所讨论;当学生学习《水的运动》时,学生已经恍然大悟;当学生学习《地壳运动》时,学生已经对“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哲学观点深信不疑。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领会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更可贵的是,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同时,运用了哲学观点,把“自然地理”的行星地球本身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这地球的四大圈层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个哲学观点有机地串成了一条主线,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和世界观体系。

在高一年级,学生也没有正式地接触过方法论,而在教学正式进入“自然地理”体系之前,首先引导学生在回顾和总结相关生活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在“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这个专题上给学生提出“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论,并强化学生必须把这个方法论作为“自然地理”学习的主干线索,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明确当时所进行到主干线索的哪一个环节。当学生完成了《行星地球》──整体、《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局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整体,学生便完整地掌握了“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论,同时也深刻地掌握了自然地理的学习线索,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例如在讲述“中国地貌”时,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多种多样,强化记忆不是最好的办法,也不能更好地完成高层次的课标要求——为祖国秀美河山而自豪。但是,地理美学,地理的几何美就能很好的解决基本的知识体系要求和高层次的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中国地貌中,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构成了一个网格平面,网格平面的线条就是山脉、网格平面的每个小格不是高原就是平原、盆地、丘陵;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也能展现着美妙的地理几何美学。

(三)强化地理细节——落实地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强化地理细节——落实地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来落实,强调以下主要环节:

⑴学习思路(或本课时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⑵知识准备

⑶学习过程(解决第一个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解决第三个问题……)

⑷课后疑问(“我的疑问”、“我想更多掌握的问题”……) 通过学案,落实地理学习的思路、核心问题、准备、过程、练习巩固和疑问等细节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双基落实上基本达到“节节清”的预期要求。

(四)把生活经验应用到地理教学中,让地理知识形象化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育。”因此,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讲“地球和地图”时,利用学生切西瓜的经验,在学生中展开一次“经纬线和经纬度”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切西瓜的方式大致归纳为两种切法:一种是先把瓜从中间切为两半;另一种是先用刀把瓜从瓜头向瓜尾切成两半。教师分析第一种切法:平行中间切面,再切无数刀,可以切出无数个圆,每个圆代表地球上一条纬线圈,中间切面代表赤道,地球表面就有无数条纬线。给每个纬线圈上标上度数,就可以用不同的纬度表示不同的纬线。纬度实质是线面关系,即从每条纬线圈上任一点向中间切面(赤道面)圆心连线,所连线与中间切面(赤道面)的夹角就是该纬线圈的纬度,纬度最大是90度。按第二种切法,并且每刀都切到瓜头和瓜尾也可以切出无数刀,每刀切出的曲线就代表一条经线,给经线标上度数就是经度。经度实质是面面关系,即两个切面的夹角,最大只能是180度。这样利用学生生活实际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有用的地理,自然地开启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大门,并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

(五)把游戏活动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使抽象规律具体化

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中就要通过各种手段使抽象内容具体化,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比如在讲“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一规律时,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每组选出两位学生,一位代表地球,一位代表太阳,在代表地球的同学腰间系一条有颜色细带子表示赤道,在代表太阳的同学相同高度的腰间绑一只发光的小手电简,表示太阳光。让代表地球的同学侧着身体(模仿地球在宇宙空间的倾斜姿态),在事先画好的椭圆轨道上慢慢移动,让代表太阳的同学站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缓慢转动身体使手电光始终照到代表地球同学身上。这样其他同学就非常清楚的看到,代表地球的同学在椭圆轨道上移动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手电光在表示赤道的细带两侧也移动了一个来回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另外,让代表地球的同学不要倾斜身体在同样的椭圆上再移动一周,这样同学们就会发现手电光始终照在代表赤道的细带上。这样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及规律,进一步认识到黄赤交角的重要性。 (六)把小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探究兴趣

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很重要的一个目标,也是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如果设计合理,也是最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内容。

再比如讲热力环流这一规律时,我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讲到这部分内容正好是秋末,上课时把门开了一条小缝,让学生把备好的火机打着,分别放到门的上沿和下沿观察火苗的方向,大家清楚的看到把打着的火机放到门的上沿时火苗向外,当放到门的下沿时火苗向内,接着让学生探讨原因并绘出简图,这一节的难点也就很容易的突破了。总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或亲自观察实验现象所得到的认识具体、深刻,设计一定的实验情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七)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活跃课堂气氛

地理学科学习中,文字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否能用地理学专业术语来表示、描述、解释地理现象及过程。另一方面描述的文字是否符合逻辑,前后是否一致等。把学生的生活观察应用到课堂,可以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比如在讲到我国气候和水资源的分布时,设计了一道讨论题,让学生观察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谈南北方的房屋结构差异,这时学生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最后让各组派代表分别从屋顶的形状、房屋的材料、房子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陈述,把各组的意见归纳总结,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南方的房屋特点体现了通风避雨;北方的房屋特点体现了透光保暖。让学生在这一结论基础上进一步推测南北方的气候和水资源的特点,这时学生很容易得出南方高温多雨而北方寒冷少雨。

贴近生活进行地理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给学生以生活的启迪,使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八)经营有序课堂,构建有效教学

有序课堂是构建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有效教学反过来更能促进有序课堂的建设和经营。在构建有序课堂方面,主要特别注重以下环节:

⑴认真对待每个班级的每一节地理课,负责任地上课,给学生传递积极的职业态度

⑵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用心上课,给学生传递学科教学和学科教师魅力

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学生体验学习任务可完成的感觉和成功感觉

⑷真诚热情地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你的正直、严肃、公平、真诚和热情

⑸不放任每一个必须干涉、纠正和教育的环节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课堂构建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效教学理念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有效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再是以教师所讲授知识的多少为标准,而是以学生所接受知识的程度为标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因素,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水平。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策略。

一、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处于新旧教学模式的交替点。传统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使得当前我国的教育还处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之下。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开始进行一些改革并逐步完善。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开始着手处理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衡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关系,是突破当前教学瓶颈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认识到地理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和改革离不开下一代的创新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很多教师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开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有效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有效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效率的衡量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为标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因素,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在知识传输的过程中,首先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了解和熟悉,此外,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应当充分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知识的沟通者和传播者,引导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三、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有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有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不断改革和创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构建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关心和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一样的观点和思想,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有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不应当再以传统的灌输知识为核心,而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不应当急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和答案,而应当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思考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创新实践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一些比较有争议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索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模式。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有两大优势:一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和学生在不断的沟通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良性的沟通和互动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篇:高中地理中地理比较方法的有效性(定稿)

【摘 要】高中教学工作开展中,地理学科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高考成绩具有直接影响。文章主要对高中地理中地理比较方法应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地理比较法;高中地理;有效性

就现阶段来说,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地理比较法应用的较为广泛,并且此种教学方式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满足教学中的各种需求,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积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势在必行。

一、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对比法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才能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相似的概念,导致学生很容易将其混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一些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整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详细的叙述,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高中对地理气候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放在同一组内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寻找其中存在的差异,从而能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再例如:教师在时差讲解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地方时间以及地区时的概念混淆,从而导致学生计算失误。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画图,将两者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明确地方时和经线存在一定的关系,一个地方时对应一条经线,而一个区时是15个经度,全球可以分为24个区时。这种方式,便于学生记忆,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习质量。

2.同类比较法

通常来说,同类比较法在高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使用的较为广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文环境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全球的人文发展以及自然区域都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教师在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地区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对重点内容的讲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地域类型和农业区位因素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制作相应的教学短片,展现出美国五大湖区和我国东北区域内的玉米生长状况,实现将美国五大湖区的玉米种植和中国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进行结合对比,从各个方面对玉米的特性进行分析,才能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地理知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3.图表比较法

高中地理知识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并且知识点较杂,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图表法的应用,能够使得学生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学习思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自己制作一些有趣的图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大气运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暖锋、准静止锋和冷锋的运动和生成状况图表,教师将相关的知识绘制成为表格,在表格中明确暖锋、准静止锋和冷锋的不同表现状况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从表格中获取相应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地理比较发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分析

1.注意和其他教学方式的综合使用

在实际的地理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通过相应的实践发现教学工作中对于的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地理比较法难以讲清楚,这就要求教师积极的和其他一些教学方式进行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通常来说,可以结合使用方式包括:综合分析法、归纳法、画图法和推理演绎法等方法。综合分析法主要是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明前,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归纳法主要是教师通过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一个系统知识框架,便于学生能够掌握知识。例如:在《洋流运动》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洋流的运动坐标,对不同的原因所产生的暖流和寒流的运动、同一性质的洋流在不同的风带和不同的半球的影响下产生的运动反向的变化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将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利用,能够加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总结分析

在地理知识讲解完成以后,教师应该积极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其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督促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总结,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现问题,将自己的一些知识融入到实际结构框架中,从而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应用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实际状况出发,注意相关事项,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如何有效地进行2016年地理高考备考和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学”

[第一次研讨]“如何有效地进行2016年地理高考备考和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学”

答疑辑要

2016年,广东地理高考将使用全国卷,地理高考备考的难度有可能加大,考试的形式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何有效地进行地理高考备考,高一高二年级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请老师们一起来研讨吧。

该研讨主题得到了老师们非常热烈的讨论,到目前为止,共有3117次浏览,1584条回复,可见老师们都存在一些困惑,也都希望通过讨论来解决这一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难题,现将老师们的观点汇总如下。

一、注重地理思维训练提升学生地理素养

 尹福权2015-11-10 13:44

全国高考文综地理卷,肯定和广东卷不同。试题难度,选择题组题(窜题为主)、答题思路,高考大题的题型,题量均有不同。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多关注和分析全国卷,重点在地理必修

一、二模块中要适当添加的地理原理性知识,拓展知识面。例如再讲大气受热过程中,应该把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递减率等知识添加讲解,才利于大气保温原理的理解。只有在学生理解地理事项的发生缘由,才能更好的记忆与运用地理知识去解题。

 郝远娟2015-11-10 12:39

目前高三的教学应该注重地理原理的分析和应用,不论是广东卷还是全国卷,地理高考考纲中都强调对地理原理的把握与应用,而且通过原理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构建成纵横联系的知识网络,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主干。其次还要利用典型题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 王谊2015-11-10 12:32

广东卷非选择题设问一般是由区域定位,区域地理基本情况的填空题,区域某要素特点的问答题,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所构成。以区域为背景,考题以覆盖各地理要素知识为特点,考查学生区域综合知识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特色。全国卷非选择题必考题设问与广东卷有着较大差异,试题设问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设问角度较小,一般是由区域定位,区域某地理事物特点和规律,以及区域某地理事物的成因分析、论证某一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等所构成。试题由浅入深,逐层分析地理事物的特点和成因,以考查地理思维纵深分析能力为特点。全国卷非选择题还有一个最大不同点是出现了一道开放或半开放型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的一种题型。它着重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文如付2015-11-10 11:17

教学复习方法的调整与建议:从广东卷“区域横向综合”模式向全国卷“区域X科纵深综合”模式转变。①加强在系统地理教学中,运用区域案例进行分析的教学策略②加强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高中原理进行分析的教学策略③加强必修3教学,综合运用地理原理,深化地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④加强地理图表教学,尤其是分布图、示意图、等值线图等地理信息能力的教学策略⑤开展专题复习,建构地理思维纵深分析问题和能力的教学策略

 林伟星2015-11-10 09:25

全国卷的考试维度通常较大,考点覆盖全面,我认为应对全国卷,从高一时就应强化基础知识的过关,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构建好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综合联系和运用的能力。  温振奇2015-11-10 08:50

全国卷对逻辑思维的要求比较高,追求的是因果关系,问题之间相扣比较紧密。相比广东卷而言,全国卷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全国卷的备考还需要注重对图标、文字(尤其是数字)背后所反映问题的深入挖掘。

 方梦婉2015-11-06 13:08

2016年广东将采用全国卷,对于广东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觉得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师生都应该调整好心态,提高备考的能力;第二点,作为高一高二的老师应该研究考纲及历年的国卷真题,做好教学计划;第三点,关注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引入教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点,注意高一高二的基础内容,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突破基础的原理知识,为高三的综合性案例分析打下基础。

二、重视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教学

 卓若韩2015-11-10 13:28

教材是学习的材料,高考考试题的命制是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在基础年级教学中以教材为学习材料,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组织有效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规律;高三年级的学习要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和规律解决问题。

 何国行2015-11-10 10:32

1,打好学生的基础,只有学生对课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吃透了,才能解题。 2,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学生答题之所以拿不到高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把握好题意,没抓住题目的关键。 3,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拿不到高分的另一原因,就是表达不准确,答非所问,或重复作答。

4、加强知识点的联系,

5、重视区域地理教学,

6、注重探究能力培养,

7、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地理。

8、做好做透历年高考题

9、仔细分析研究历年高考题

10、全国考试大纲的研读

11、基础年级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全国大纲的要求

 刘志铭2015-11-10 08:06

• 我们省的高考命题与全国卷的确有较大差异,把握全国卷命题的特点、趋向,更好地指导高考的迎考复习,成为当前广大高三地理教与学的重中之重。1. 重视区域地理的复习。全国卷多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来考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如果区域地理基础不牢固,地理就考不了高分。2. 重视各类地图(坐标统计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政区图等),特别是教材中的地图,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重视地图、图标、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妆花,训练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改善识图、填图、绘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3.如何从图表、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应加大训练区位、原因、特征、影响、条件、措施、意义、变化,八大高考地理综合试题常见中心词的训练力度。4. 自然地理(等高线、天气系统。气候,洋流、河流)和人文地理(人口、工业、农业、交通、城市)部分的命题将会是持续出现的考点,要注重对基础框架的建构。

三、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 王谊2015-11-10 12:33

教学内容从广东卷主要以知识覆盖率,向全国卷主要考核核心主干知识和原理的调整,加强地理自然、人文核心知识和原理内容的教学。①加强自然地理主干、核心内容的教学,如自然地理中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运动和地域分异规律,强调过程及要素、因素的分析,概念、规律原理的清晰理解。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各部分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②加强区位人文原理教学,掌握人文地理五大区位理论: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强化培养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强化地理综合性特征的表现;关注区位分析的时代性和发展性。③增加区域地理教学的时数和内容④必修3调整为运用自然、人文原理分析区域案例的教学,强化学生利用“区域定位—区域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整治”的思路去分析每个区域。⑤根据考试要求,在高二年级开设“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课程,并开发相应高中地理选修模块学习评价丛书。⑥本届高三在高二没有复习选修课程,由于时间紧,可将选修“自然灾害”整合到必修1中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进行复习;必修“环境保护”可整合到必修2中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进行复习。

 王谊2015-11-10 12:31

单一知识点或单元内容,很难建立起知识的纵横联系,很难把握各知识点间的关联,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在复习中应有意识地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网络化,这样才能使完整构建体系,从多个方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 王谊2015-11-10 12:30

“三讲三不讲” :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哪些是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呢?①等值线②大气运动与天气和气候③地质和地形④水文⑤人口、城市、⑥资源和环境问题⑦各种地图和统计图表⑧世界和中国地理 “教教材” “用教材”

 文如付2015-11-10 11:20

广东的学校参加全国高考,地理老师的教学内容要作相应的调整:教学内容从广东卷主要以知识覆盖率,向全国卷主要考核核心主干知识和原理的调整,加强地理自然、人文核心知识和原理内容的教学。①加强自然地理主干、核心内容的教学②加强区位人文原理教学③增加区域地理教学的时数和内容④必修3调整为运用自然、人文原理分析区域案例的教学⑤根据考试要求,在高二年级开设“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课程,并开发相应高中地理选修模块学习评价丛书。

 陈保腾2015-11-10 08:34

全国卷的试题风格与广东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之一就是对材料的深究,这对于高一的教学而言,或许我们可以对重点内容或相关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深究,在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再进行二次深挖,不过这个也要建立在学生的实际能力基础上。

 周碧涛2015-11-10 08:33

高三地理备考建议:

1、继续加大训练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应加大训练区位、原因、特征、影响、条件、措施、意义、变化,八大高考地理综合试题常见中心词的训练力度。

 肖和善2015-11-09 15:20

要选好题,题目不能盲目地选用。更不是越难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要精选,要恰到好处,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真正达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选题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几道好题,虽然题中所设条件、所设问题不同,但却有着本质的联系,既符合了要讲的知识内容,又能给学生不同程度的启示与收获,开启他们的思维,以减轻做题中遇到的困难。但要将这些题全部出示并讲解,时间是不允许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可进行适当地"处理"、"加工"或"改造",即集多题于一"身"。

 何彩霞2015-11-09 12:11

1、目标调整。教学中必须加强以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建构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知识网络,只有这样,学生在分析问题是才能从哪个角度分析。

2、教学内容的调整。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加强自然地理主干、核心内容的教学;加强区域定位、人文地理原理的教学;增加区域地理教学的时数和内容;必修3调整为运用自然、人文原理分析去院里的教学;根据考试要求,在高二年级开设“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课程。

3、复习方法的调整。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在系统地理教学中,运用区域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高中原理进行分析;加强必修3教学,综合运用地理院里、深化地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加强地理图表教学,尤其是分布图、示意图、等值线图等地理信息能力的教学策略;必须开展转图复习,建构地理思维纵深分析问题和能力的教学策略,要求单元复习里面要小专题复习。

4、复习训练的调整。在训练中,要求向全国卷串题式选择题,区域纵深地理思能力综合题训练模式调整和转变。即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图表素材地理,采用串式选择题的训练策略;(2)加强地理事物特点、成因、分析问答题的训练策略;(3)区域地理综合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策略。

 黄莉2015-11-07 10:28

不管考什么卷,都是考查学生的地理能力。在考查情况没有明朗之前,以不变应万变,堪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就是硬道理。在我们这些教学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不足,有严重的偏科思想,高考备考就必须从高一开始,从基础开始。高

一、高二的教学要从广东卷主要考核双基,向全国卷主要考核地理思维能力进行调整。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以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建构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知识网络。教学内容从广东卷主要以知识覆盖率,向全国卷主要考核核心主干知识和原理的调整,加强地理自然、人文核心知识和原理内容的教学。加强练习,题型要从广东卷分立式选择题、区域横向式综合题,向全国卷串式选择题、区域纵深地理思维能力综合题训练模式调整和转变。

 邱远翔2015-11-06 19:14

注重高中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地理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在高三教学复习中应化繁为简,重点要讲透,难点要讲清,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应大胆删去。这是当前高考改革对高三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能很好地把握主干知识,就能使学生更集中时间和精力,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哪些是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呢?我们说这里的主干知识是指没有它的支撑,这个学科就不能成立的知识。具体包括:⑴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⑵能生长延伸出新的知识的地理知识;⑶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及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如:(1)地球运动和经纬网。(2)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3)世界和中国地理。(4)各种地图和统计图表。(5)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后,就能以此为知识的生长点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能运用这些原理去解决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就能够进行创新。高三第二轮地理复习时,必须抓住主干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就是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逻辑推理能力是以大量的基础知识为积淀的,如地理概念、地理原理与规律。能够结合题目随机调用头脑中的相关知识储备,结合具体情况展开逻辑推理。

四、重视阅读地理图表能力的教学

 王谊2015-11-10 12:32

从广东卷“区域横向综合”模式向全国卷“区域X科纵深综合”模式转变。①加强在系统地理教学中,运用区域案例进行分析的教学策略②加强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高中原理进行分析的教学策略③加强必修3教学,综合运用地理原理,深化地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结合案例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其主要观点和方法。④加强地理图表教学,尤其是等值线图(等高线图)、分布图、示意图、景观图等地理信息能力的教学策略⑤开展专题复习,建构地理思维纵深分析问题和能力的教学策略

 高山2015-11-10 10:08

要紧扣图表,注重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复习时应注意运用图导法建立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结构,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选择题进行迁移突破,化难为易;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 周碧涛2015-11-10 08:34

要认真熟读各类地图(坐标统计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政区图等),特别是教材中的地图,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重视地图、图标、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训练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识图、填图、绘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5.从高二开始注重归纳答题模板,规范专业术语,学会材料优先,结合模板。

 罗顺文2015-11-08 16:58

要紧扣图表,注重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复习时应注意运用图导法建立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结构,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选择题进行迁移突破,化难为易;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 汪倩2015-11-08 16:42

面对2016年的高考,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复习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查漏补缺,夯实“三基”,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书本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②通过全面、系统复习,进行查漏补缺,综合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想和方法。③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总结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传授方法,指点迷津,提高复习效

五、提升学生的答题技巧

 吴素琼2015-11-10 10:23

全国卷追求的是主题的探究,考察综合能力,我认为,首先,打好学生的基础,只有学生对课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吃透了,才能解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学生答题之所以拿不到高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把握好题意,没抓住题目的关键。另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拿不到高分的另一原因,就是表达不准确,答非所问,或重复作答

 任婷婷2015-11-09 16:18

2016年是广东省高考的改革年,作为一个一线的地理教师该如何适宜这种改革,我觉得我们可以做的有以下几点:

1、做好做透历年高考题

2、仔细分析研究历年高考题

3、全国考试大纲的研读

4、基础年级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全国大纲的要求

 李洪林2015-11-07 10:55

高考信息把握正确,方法明确,针对性强,复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必须注重高考信息的收集。教师要重视对《考试大纲》的研究,重视对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复习教学的对策,准确地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的效果。必须把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渗透在备课里,体现在课堂上,落实在训练中。各知识点的难度要以考试说明中的能力来界定。在整理专题的过程中,一般作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整理本专题的主干知识。

2、帮助学生整理归纳知识要点

3、特别注意基础知识的整理。包括专题所应用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内涵与外延等,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4、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飞跃

5、列出本专题的几个易考点。

6、高考链接。整理出以往高考考过的地理试题,分析考查的知识点,有意识地让学生回忆本题应用了哪些地理概念、原理与规律,它们在分析问题时能够起什么作用。

7、整理专题练习。在整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试题的难度要先易后难,又浅入深,要有梯度。

六、基于课标与考纲备考

 李国珍2015-11-09 15:41

1.明确全国卷考什么(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和内容),考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怎么考的(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典型示例)。 2.注意课程标准、考纲与教材的关系。从课程标准中找分析问题的方向,从考纲中确定知识范围,以教材为复习的基本依据,寻找三者的结合点。每一个教师对于“考什么、怎么考”要做到心中有数。构建系统的单元知识体系,不让任何一个考点漏网。 3.明确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考查的内容,准确把握考查的重点和要求;研究命题的方向和趋势。

 成记全2015-11-09 15:23

1.明确全国卷考什么(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和内容),考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怎么考的(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典型示例)。 2.注意课程标准、考纲与教材的关系。从课程标准中找分析问题的方向,从考纲中确定知识范围,以教材为复习的基本依据,寻找三者的结合点。每一个教师对于“考什么、怎么考”要做到心中有数。构建系统的单元知识体系,不让任何一个考点漏网。 3.明确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考查的内容,准确把握考查的重点和要求;研究命题的方向和趋势。 4.高一高二年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理,把学科知识内容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把主干知识考点化,把考点专题化,题型化,并注意把考题回归课本课标考纲中。

 叶晓文2015-11-09 11:23

自2016年起,广东地区的高考将采用全国卷。近年来,广东地区的地理高考命题与全国卷有较大差异。透析广东卷与全国卷命题思路、理念、方式等差异,把握全国卷命题的特点、趋向,更好地指导高考的迎考复习,成为当前广东地区高三地理教与学的重中之重。

1、从命题理念的差异上看,广东卷侧重对中学知识的验收,以知识立意为主,全国卷侧重对大学人才的选拔,以能力立意为主。

2、从选择题命题的差异上看,广东卷一题一点,立足于高中教材知识 11道选择题,除

7、8题为一组外,其他9题均为单题出现。全国卷一题多点,立足于知识的迁移运用除最后一题受题量所限为一组两题外,其余每题均是一组三题。围绕某地理事物、现象,展开充分的考查,考查的角度、内容更多。

3、从综合题命题的差异上看广东卷填空题难度低,以记忆或直接提取相关信息为主,对知识的运用、迁移小,故难度较低。全国卷以典型区域为载体,围绕区域特色事物解剖式考查,整体上有课题研究、微论文的特点,思维含量、迁移能力要求高。加上全国卷多了选考题,都是两者差异的重要体现。我们只有针对这些差异,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 祁楚雯2015-11-09 08:06

1、要研读高考地理考试说明,研究文综地理试题,明确文综地理高考命题趋向。

2、扎实做好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是高考备考工程的基石工程,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养成较好的地理思维和答题习惯。

3、培养、提高自身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文科四项能力要求之一,是最基本的能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平常的教学、复习中,有意识地重视学生的读图、读表、读文字材料的训练,培养学生从图表、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形成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养成良好的读图、读表、读文字材料的习惯。

4、重视区域地理复习。区域地理是地理高考命题的平台和背景。区域地理内容繁多,复习更要讲求方法和效果。用整体的、宏观的方法把握区域地理。

5、联系现实、关心社会、关注热点。高考复习备考复习要密切联系生活、联系现实,再也不能死教书死读书,要活教活学。要经常跳出书本、跳出课堂,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的复习备考。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掌握,减少死记硬背。重视方法归纳整理,重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以不变应万变。

第五篇: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 要:地理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区域性等特点,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就是权威,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课堂模式造成了地理课堂的低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倡导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采用多样化、趣味化的方法让学生喜欢地理,从而高效地学习地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分析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途径

有效的高中地理课堂必须是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而要想实现学生的充分参与,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上下功夫。要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为有效的课堂奠定扎实的根基;要考虑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善用趣味导入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还要引导学生将地理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有效课堂的升华。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1.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新课程理念对地理教学的要求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并且也明确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都充分地体现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正确定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位置,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转变观念,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创造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环境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会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精心设计学法渗透过程,通过读图分析、信息采集、讨论探究、自学归纳等灵活多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发挥他们主体作用的课堂环境,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探究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到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分析、对比、讨论等自主学习形式得出结论。通过学生自学能够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

二、趣味化的导入,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可以采用极富趣味的话语对高中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统一的讲解、说明,确保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借助著名景观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眼球

例如,教师在讲解旅游文化时,可以积极借助教室的教学工具进行课堂的导入工作,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所要讲解的旅游文化以幻灯片的方式播放出来,并用生动的语言对之进行讲解,向学生展示著名而充满玄幻的埃及金字塔、展示美丽壮观的印度泰姬陵以及雄伟壮阔的法国埃菲尔铁塔等,通过视听说的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2.利用问题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本中,涵盖着大量“世界之最”的地理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进行趣味课堂的导入。例如,在进行海洋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世界上最深的海是哪个?最深的湖是哪个?它们分别有多深?如何形成的?通过趣味性问题的提问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有效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

三、趣味化的课堂内容,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1.趣味化故事,激发学生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学科本身就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优势,能够深入文本挖掘潜在的趣味性知识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整合,那么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将会有极大帮助。比如,在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课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二战期间有人巧妙利用西欧地区天气变化由西向东发展的规律,不仅成功地躲避了德国法西斯的空袭,还用大雾作掩护对德军进行反击,使德军损失惨重的小故事。这个故事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学习上来,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本课的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认真备课,善于挖掘每节课的趣味点,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多媒体展示,加深学生印象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理知识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通过具体的图片、声音、录像等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海洋文化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的“死图”变活,让静止的海洋流动起来,让课本中的海洋鱼类游动起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印象,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生活化的情境,是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的要求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教学理念就要求地理教学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分依赖课本,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主张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活体验,教师如果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地理教学,将会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人口的数量变化》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在城市或者乡村人口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在这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获取知识的实践者,只有当学生自己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等得出的知识得到认可时,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感受和愿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要体现这一点,地理教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无疑是最有效的。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尊重学生,必须在课堂开始之初就吸引学生眼球和注意力,必须增强课堂趣味性,让学生乐于上地理课,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最终让有效课堂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刘静.谈如何更好地进行高中地理教学[J].学周刊,2011(20).

[2]朱延华.浅析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时代,2013(06).

(作者单位 福建省仙游县园庄中学)

上一篇:挂职干部建议人选请示下一篇:各种档案立卷归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