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2022-09-11

以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已经来临, 滚滚而来的知识化浪潮将我们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信息网络时代。时代的变迁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显著变化。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既要正视扑面而来的网络大潮, 又要看到网络的迅猛发展将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和新机遇, 从而顺应时代大潮, 因势利导地研究新对策, 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因此, 面对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 作为“培养人、塑造人、武装人”的高校如何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便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1 网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又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如果我们能充分掌握和运用好网络这个现代武器, 主动地占领这块阵地, 必将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全新的面貌。

1.1 迎接挑战,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是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网络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在内容层面上, 有组织的利用网络向全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外交政策、商业理念和社会文化;在技术层面上, 西方国家力图牢牢掌握网络的控制权。这种状况势必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阵地形成干扰和冲击, 从而不利于青年学生接受和树立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 正确的民主意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

其次是专业性的挑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 锻炼和形成了一大批富有经验和战斗力的工作队伍, 这支队伍总体来看素质是好的, 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十分过硬。但现在形式已发展到网络时代, 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尽快充实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否则, 很难把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

其三是批判性的挑战。在网络技术条件下, 正面、反面的报道都会呈现在大家面前, 让人们去分析、判断。而网络资源共享、信息量太大常常使得青年学生无力判别信息的真伪, 甚至不知所措。这样, 就会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时引导青年学生辨别真伪, 去伪存真。

其四是隐蔽性的挑战。网络的匿名性诱发越来越多的行为通过网络来完成。特别是青年学生, 虚拟的网络世界很容易给予他们为人处世的成就感、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和倍受他人关怀和关怀他人的温馨感和满足感, 自然而然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网络交往当中去, 更倾向于向网络寻求慰籍, 这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很难掌握青年学生的真实思想形态。

1.2 把握机遇,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第一是网络的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手段更为丰富。以网络技术为手段, 改变了过去以听报告、听广播、开会、谈心等形式的工作方法。以图文声像等形式表达教育内容, 增加教育信息含量, 思想教育的感染力也将大大增强。网络技术给思想政治工作注入的活力主要体现在:一是形象, 二是逼真。它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思想工作对象造成了鲜明清晰的视觉形象, 这是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第二是网络的发展将促进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 其中先进与后进、优秀与腐朽交织在一起, 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辨别, 去教育人、去引导人, 提高广大学子的辨别真伪的能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是时代赋予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网络将使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 将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 为高校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带来新的样式。

第三是网络将使思想政治工作视野更为开阔, 内容更为丰富。当每个普通大学生上网成为现实的时候, 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将呈现出两个从内到外的新景象。首先, 网络将使我们的视野扩大到全球。这为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正确、及时地分析国际大势、国际新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次是高校8小时内的思想政治工作将紧密融进科学的教育活动中, 在做好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的同时, 网络时代又要求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8小时之外。网络社会人们对信息和科学技术的苛求, 将迫使我们必须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及时增加两个含量:信息含量和科技含量。

2 探索与创新: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

面对网络环境下的重重挑战, 我们所做的工作显然不足以应付业已形成的态势。就目前来说, 我们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战略性作用认识不足, 经费投入过少, 管理滞后。所有这些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青年学生成材的需要, 要想在网络时代中, 赢得未来, 赢得青年, 就必须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 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中的积极要素, 扬长避短, 努力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首先, 要组织学习好“网络知识”, 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转变观念, 要逐步了解网络, 下苦工夫学习网络信息传播技术, 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政治思想教育的规律和方法, 以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其次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系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 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增强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要坚持主动沟通, 在沟通中引导的原则, 网上引导和网下疏导相结合, 帮助学生辩明是非, 并努力把网上的正确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和运用到促进科学、民主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要注意研究和加强网络的管理和控制, 实行“法规制约、检查监督、技术防伪”等管理办法, 推动网络健康和规范的发展。

第三、借助校园网络, 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目前, 高校的宣传教育媒体 (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栏等) 形式相对独立, 如果能把上述传媒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移置到网络上, 就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传媒的有机结合和互补。要把校园网络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 使学生可以网络直接与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 共议热点和难点问题。教育工作者也要定期走进“聊天室”和青年学生进行网上对话,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坚持正确引导的原则, 积极营造网络舆论环境。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纪律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使高校校园网成为网络宣传思想教育的主力军, 对外宣传的主渠道, 在网上增强宣传思想教育的信誉和权威。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网络时代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网络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造成的冲击以及给当前教育带来的阻碍, 同时又给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从而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进一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希望对改进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欧阳韬.大学生道德教育重点与途径[J].三湘高校论坛, 2002 (7) .

[2] 逢锦聚, 李毅.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3) .

[3] 常富林.高校道德教育应注重人的素质教育[J].理论与探索, 2005 (4) .

[4] 王群, 王娟.潜在课程的德育价值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6 (5) .

上一篇:试论建筑施工中的节能绿色技术下一篇:关于新常态下政府立法公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