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主

2022-09-12

教育的对象是社会的个体, 第一个直接目标就是个体人格、人性与文化素质的完善、升华与提高, 间接目标才是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与进步。之所以把教育的社会目的说成是间接的, 是因为只有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才能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此, 为迎接挑战, 我们必须要彻底改变固有的历史教学观念, 下面, 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生命的个性, 有着无限的发展潜能。而他们又是学习的主体, 作为教师, 他的天职就是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 并从心理上接受每一位学生。因此, 我们的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 追求全人教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以学生为本, 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 积极的情感会促使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兴趣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直观形象引起的感性认知兴趣, 一种是由事物之间联系引起的理性认知兴趣。作为高中生的认知状态, 应多属后一种。以此为据, 为调动全体同学主动学习, 在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过程进行自主分析和认识, 从而形成历史知识结构。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这种基本结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因素, 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

具体实施过程为: (1)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有关内容, 列出知识点, 并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 写出结构图示。这一过程由学生亲自完成, 学生在梳理知识的同时会有新的发现。 (2) 教师让几个学生在课堂上展示, 并讲明知识结构中不同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3) 全班同学分析、比较, 教师说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陈述原因及其内在联系, 师生共同讨论, 去粗取精形成相对合理的知识框架。有了结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知识的线索清晰, 重点一目了然。把分散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联系起来, 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既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又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 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增强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

2 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视知识背后的价值观, 而不再重视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并不是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 更不是最重要的目的。而是通过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 使学生在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上得到训练和提高, 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因此, 渗透到知识背后探究其价值, 回归学生的生活实践, 把学生生活实践和科学实践结合起来成为必然。

一个人在未来社会要获得发展, 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学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的关键, 在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 而问题探讨式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 问题推动学生学习。“问题性是思维的重要特征, 思维火花总是围绕着问题进行操作的, 而人的思维发展水平取决于思维操作水平。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思维的这一特征, 开展教学活动。”

我将学习内容转为一个个问题, 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其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在初期阶段由教师设计问题, 实施一段后可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整理归纳。首先要针对学习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 要使学生有质疑、解疑的思维过程, 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其次, 问题要有启发性, 比如课本中没有现成答案, 必须重组教材内容或通过联系有关知识, 综合思考后才能回答, 或者在史论结合点上提问, 或者通过补充材料得出结论。再有, 教师要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发现疑难, 敢于提问, 善于提问。问题提出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 明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及能力层次和问题类型, 因为问题类型不同, 解决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教师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具体分析, 促使学生思维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可操作性, 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时, 教师首先要启发引导学生有正确思路, 点明解决问题的角度, 以减少学生思维的盲目性, 从而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然后让学生讨论、回答;最后教师做简要评价, 校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整个过程要尽量做到让学生全体参与, 努力做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注意参与的广泛性。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而且要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创造者。

3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现代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 我们的教学要以多领域为基础, 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做好充足准备。因此, 课堂所授知识一定要符合衍生到课堂以外的要求。学生至少可以从中领悟到以下三点:

3.1 学生明确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来认识问题

在历史学习中, 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只有运用这一“历史学科的认识指南, 才能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培养思维能力, 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有了科学的历史观, 才能使思维有正确的方向,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中要运用科学的态度和全面、客观、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历史、认识历史。比如《孝文帝改革》一节中, 对均田制内容与影响的分析渗透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原理。孝文帝顺应了北魏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才取得了成功, 因而他是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恩格斯曾指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较高文明所征服, 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鲜卑族的社会变化, 正是沿着人类社会的这一规律发展的。

3.2 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

通过对孝文帝汉化政策的了解, 学生明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先进生产方式战胜落后生产方式的过程。我们对少数民族及其代表人物的评价应从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和整体利益出发去认识。通过引导, 学生建立起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概念, 懂得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对中国历史发展都做出了贡献;中华民族内部的关系, 友好、融合是主流。学生树立起了民族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

3.3 增强了改革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论老师讲上述的事件如何远离当代现实, 其思想却永远是针对现实生活的, 针对人们深刻关切的问题的。”通过孝文帝改革的学习, 学生以自我为主体, 联系现实, 认识到当今中国的改革,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改革会遇到阻力, 比如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等, 会危及到一些人的利益, 但改革还必须推行下去。改革不仅需要远见卓识, 而且需要胆识和勇气。它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学生会感悟到一个人必须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应从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 认识人生的价值。

总之, 我们应当把“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为每一个学生搭建成功的舞台”作为办学目标,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最优的条件, 提供全新的学习平台, 为所有的孩子铺就一条迈向成功的阳光大道, 使我们的历史教育工作不断走向成功。

摘要: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归结为一点, 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构建新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 使指注重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个性需求, 从而把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着眼点和目标。没有个体的优秀, 就不会有集体的强大。

关键词:教学,个体,学习能力,思维能力

上一篇:让生命在“听”的海洋里绽放异彩——浅谈儿童成长中“听”的意义和作用下一篇:电影在大学世界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世界史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