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2022-09-10

历史教学与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历史教学是学生人格教育的极佳依托,而学生的人格教育又是历史教学所不可缺的人文内核,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强大的感染魅力和促进作用。因而,历史教学在让学生感知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吸收世界文化智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样才能够更好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结合历史资源优势,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人格。新课程充分发掘了历史上那些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的名人言行,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

历史教材中有关人格教育的素材很多,如从“卧薪尝胆”的勾践到“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从“还我河山”的岳飞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维新人士谭嗣同;还有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等。教师要多多挖掘,充分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轻松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从而为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二、激发初中生自我建设的意识

人是能动的、自主的,是万物之灵。人具有选择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人的自我意识在自身人格教育发展中发挥着组织者、推动者的作用,影响并塑造着人格品质结构的其他成分,和这些成分的相互关系,制约着个人行为。“任何外界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内在积极性的发挥才能起作用。”

从根本上讲,人格的发展完善是个人主动自觉的过程,其成效主要依赖于个体人格自我建设意识的强弱和所付出的努力。初中生是自我意识发挥最快的时期,独立性、自主性日益增强,教育者必须充分尊重和调动初中生的主体能动性,想方设法使初中生成为人格建设的主人,使其意识到自我的需要,自我存在的价值。要激发其进行人格建设的意向,确立人格建设的目标,培养他人格建设的方法和能力,依靠初中生人格自我建设积极性的发挥,教育者能给予受教育者最重要的帮助,应是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识的高度觉醒。

三、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一般认为,良好的人格品质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和谐发展与统一。重视认知的教育是正确的,这是良好人格形成的前提。我们不能指望仅靠认知教育就能产生良好行为,实现知行统一。在初中生人格教育中要注意和尊重情感、意志等因索在人格品质形成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要强化情境的陶冶以及行为的训练。我们具体的做法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的建设,丰富初中生的生活,培养他们取得成功的体验和耐挫力,特别要搞好班集体建设,提高教育者人格感染力,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解决生活学习中冲突的技能,同时净化、美化生活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开设美术园地、音乐兴趣小组等,加强艺术教育功能。发挥艺术陶冶作用,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大力开始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接触社会生活,学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创设专门的情感与训练活动,培养学生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及行为习惯。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获知、育情、炼意、导行,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均衡健康发展,达到学生身心的统一。

四、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教育正合力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格正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发展和形成的。环境的健康化与人格的健康化是密切相关的,健康的环境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好对人格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成为初中生人格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时,不仅要在学校内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局面,也要依赖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各自功能的发挥和三者的密切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标准不一,取向不协调,则会使初中生面临种种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而,必须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人格教育体系,实现人格教育的整体化、系统化、一体化。

摘要:新课标对历史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格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校园暴力”屡屡发生,部分学生的涵养、道德、理性、责任、担当等在关键时常缺席,反而崇尚暴力。历史教学作为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阵地,理应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承担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任。在历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帮助学生构建起优良人格。

关键词:人格教育,历史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版,1978年版,第1062页。

上一篇:税收会计和纳税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下一篇:关于国内房地产上市公司分拆下属物业公司上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