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是当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而教材是课程的核心工具,教材的内容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与内容的认识。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4-2013年出版的39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系统分析。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1: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在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打造和规范课程等方面初步形成特色。目前,需要在政策指导、理念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努力,不断解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着力构建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以发展性和积极性的价值取向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在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则是其履行使命、发挥价值的前提条件。然而,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现状并不容乐观。以心理健康而言,不少大学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发展成为了心理疾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状,既和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心理素质比较薄弱、容易受外界影响而产生心理问题息息相关,也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不力有着重要关联。目前,关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数不胜数,文章从此出发,就研究现状与展望做了相应的探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先后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存在争论,观点不一。概念界定不清,形不成共识,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少老师和学生不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有时甚至简单地认为他们不正常、存在人格缺陷等。受这种环境影响,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心理压力长期积压得不到调适、宣泄和释放而出现心理障碍,甚至走上了歧途。正因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规律性认识不足,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特点,以及受到某些领导管理行为上的短期效应的影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还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变化规律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实施教育的途径得不到组织领导保障。这些年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家学者也不断呼吁要大力开展这一工作,绝大部分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是不少学校在搞形式化,并未进行实质性的投入和建设。同时,不少学校也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一些教师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课程教师和心理咨询中心工作者的工作,与他们无关,以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能靠少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势单力薄地开展着。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不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队伍素质的高低,因此其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专业水平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但目前从数量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专业咨询员人数远远不够,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专职教育与全日制在校大学生1:3000-4000的比例,未能满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目标上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顺利成长成才。两者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叠之处,方法上也有许多相通之处。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大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可以归因于信念的淡化和价值取向的扭曲,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必须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系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相关课程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通过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效应,有效开展教育活动,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化解矛盾,润物无声,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健全高校心理教育队伍

按照系统论的思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高校整体人才培养体系当中,高校心理教育队伍建设应该纳入高校师资建设与师德建设当中。教育部和卫生部曾联合发文指出,高校应该加强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吸收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高校自身实际,高校应该建设由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高校心理教育队伍,既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联系和互动,又能够实现学院相互之间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从而消除以往队伍建设模式单一的不足。由“四位一体”的高校心理教育队伍建设的内容具体而言,就是成立高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督导组从事督导工作,聘请相关专家提供心理咨询与培训,设立以院系辅导员为主的专员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从大学生当中遴选心理素质佳的“心灵使者”发挥朋辈互助作用。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一般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总体负责。这一机构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各项活动的开展、课程的安排、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危机干预和处理等。在院系层面,各院系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情况更为了解和熟悉,他们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和宿舍也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阵地。现在一些高校在班级中设立了心理委员,定期在班级内开展心理健康的主题班会或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党团和社团组织往往会吸引很多大学生参与,因此,可依托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开展专题讲座、实践活动会激发更多同学提升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最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多个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学生处、研究生院、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应积极协同配合,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将使人们一方面运用各门科学理论分析、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寻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科技的成果,深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例如,生物工程的分子技术将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理机制研究中;计算机技术在对大学生心理测试、心理分析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评估工具将日臻完善并得到广泛运用;网络在大学生个体、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等等。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目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经为数不少,多集中于内容、方法与意义上,此外,还需要从管理体制、创新手段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出发,拓展研究对象,提高教育效能。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2]俞国良,等.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的认知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7).

[3]俞国良,等.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5)

[4]俞国良,等.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的认知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

作者:刘桂斌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2:

2004—2013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内容分析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是当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而教材是课程的核心工具,教材的内容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与内容的认识。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4-2013年出版的39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十年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关注焦点的前四位分别是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恋爱与性、角色认知与自我意识,且十年间教材内容变化趋势明显。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分析;教材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课程目标的界定对课程的教学过程及结果有决定性影响。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除了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特点外,还应具有针对性和需求性。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与实效。因此,笔者以某校图书馆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为载体,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所搜集2004—2013年的教材目录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类教材目录关注的焦点、变化趋势、以及编写要求,试图从中探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

二、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目录内容进行分析。美国传播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1952)将其定义为“一种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的研究技术。”[1]该方法具有客观性,能够从模糊不清的显在信息中抽取真实有效信息,并较为深刻精准地反映资源的含量与所表现出的需求。[2]

(二)设计与步骤

1.检索教材。对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检索,共得到出版年为2004—2013年不同版本的教材共41本。其中最多的是马建青主编,共2本。其中两本纯粹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并非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为目的,与本研究的类目不符,故筛除:一本为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李云驰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主要介绍有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理论和研究,另一本为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刘维良著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管理》,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教育现状。最终选定39本教材,所搜集的39本教材中,23本出版于2004—2008年,16本出版于2009—2013年。

2.分析内容录入及简化处理。我们收录了39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出版年份、目录上所有章的标题,并记录每章章节所占的页数。然后对这些標题进行简化处理,如“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诊断”、“心理咨询”统一简化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3.分析归类。把简化的标题再以一定的顺序进行编码处理。并按5年的间隔将其分为两个时间段。由于缺少可借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划分,笔者便不将其进行分层编属。其中,标题“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指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概况、发展进程等。所占比例过少的标题被剔除,经过筛选后标题一共有14项: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情绪管理、恋爱与性、角色认知或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择业规划、人格心理、创造力、学习心理、环境适应、网络成瘾、健康行为、异常心理及危机干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三)统计处理

对分类后的标题用Excel 2013和spss 20.0进行统计处理。39本书有关内容总计8949页,除去目录页、封底页等非教学内容后,余8321页。

三、结果

以频数百分比对所有标题的内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39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情绪管理部分所占比重最大,占13.6%,其次是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占12.9%,恋爱与性和角色认知或自我意识也达到10%,创造力的比重最少,仅占7%。此外,健康行为(1.7%)、网络(2.2%)和环境适应(2.3%)等三项皆未达到5%。进一步对以上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2004—2008与2009—2013两个时间段,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择业规划、人格心理、学习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异常心理及危机干预、环境适应、网络、健康行为、创造力10个领域存在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

以上表格显示,近十年来,心理健康方面的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恋爱与性、角色认知与自我意识这四类所占比重较高,这几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者所关注的焦点题材。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又呈现一种后来者居上的趋势,变化具有显著差异(X2=60.231,p<0.001)。

四、讨论

2004—2013年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分类与胡凯(2003)、李瑞(2006)、谢炳炎(2006)等研究者们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契合,如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人格、情绪、挫折、性、恋爱、网络、择业与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该研究结果与陈显莉(2011)的结果不符,但与其问卷调查中大学生认为教材应包括的前十位较为吻合。其研究结果是教材内容前五位是大学生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和学习心理,而问卷得出的结果是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包括的前十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人格基础、自我意识、危机觉察与干预、心理咨询和治疗。可见大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学科专家的认识有一定差距。

有调查发现心理健康既是大学生认为最受欢迎、也是最不满意的课程。关键原因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从教学内容选择到教学组织都可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罗杰斯区分了认知和无意义的学习、经验和有意义的学习,他认为认知的学习很多一部分内容对学生自己是没有个人意义的,它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情感,也就是说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教心理健康知识(概念、理论和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没有和学生的情感、需求整合,罗杰斯称之为“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而与完整的人的培育无关,是一种无意义的学习。而经验的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的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完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因而经验的学习必须是有意义的学习,必能促进个体的发展。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的内容分析,我们了解了学科专家对于什么心理健康知识是重要的理解与认知,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内在需求,但是要真正让学生能够喜欢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还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调查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发生紧密联系。

參考文献:

[1]邹菲.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2]肖雪.试析内容分析法在学科信息门户构建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56-59.

Content Analysis on the Mental Health Textbooks for College Students Published from 2004 ot 2013

LI Xiao,WU Jia-qia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Zhejiang 310014,China)

Key words:metal health education;content analysis;textbook

作者:李晓 吴佳倩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3: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我国大学生展开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近年来不断深化的教育工作内容之一,研究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且积极的从中发现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进而有效的辅助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教育中存在人才匮乏、制度缺失等问题,并提出研究展望,希望可以完善此项工作,为我国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关键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人们成长特征,结合人们生理、心理发展需求提供的一种综合性引导式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以关心和引导入手,让学生们具备健康和正面的思想,在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下进行各学科内容的学习,并且成为综合性人才。随着综合教育理念的不断拓展,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下我国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观察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科学合理的展望教育工作未来前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定前行。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本次讨论的重点就是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路径,以及教育方式进行分析,掌握目前的教育情况现状。首先,观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教育内容问题,必须得到充实的素材支持,保证教学的内容是丰富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元素。面对当下我国专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分析,教育的内容涉及的内容应该包含对学生心智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立社会人际交往关系脉络,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完善的人格。

其次,观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路径,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径内容划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种是建立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的途径。第二种是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平台,专注为大学生服务。第三种是为大学生建立相对全面的心理健康档案,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第四种是科学定期的带领学生参见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最后,现状中涉及到教育方式的内容。我国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开展取得了相对的成绩,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努力进取,保证和实践教育生活中的细节联合起来,能够有效的综合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递出去,保证教育引导的有效性[1]。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就能够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我国面对大学生展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理论支持上的缺失,因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起步比较晚,实际的研究效果没有达成时代进步的要求。其次,我国在大学教育的整体环境中还存在一定体制上的局限,对于大学校园内实际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能够完善的执行,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再者,我国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先进的信息数据支持,没有良好的环境进行教育理念的交流,缺失了科学的指导性发展建议。最后,由于针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缺失,也影响了实际研究工作开展的效果,阻碍了工作的进步效率[2]。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望

当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也不能停滞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并且需要不断的扩充和拓展其领域涉及的内容。革新后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是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创新的工作格局更加重要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希望能够从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引导学生争取的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全面和健康的心理人格。未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工作展望更希望能够将教育的内容拓展到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积极的面对和完善自身。

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更应该侧重于实际的社会实践内容,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也愿意积极的参与社会事项,在实际的社会生活空间和环境中成长并成熟。实践的社会经验才是能够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必经之路。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工作,主要是希望能够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在科学的教育环境中培养综合性人才,让大学生具备创新、独立、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素质,突破传统教育引导的格局,实现新形势和新背景下的教育工作目标[3]。

四、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现状,从教育内容角度入手,观察教育实际路径的情况,分析教育方式上的优势与劣势,希望能够达成教育与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双赢局面。在实际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工程中,也不断的发现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积极的解决和应对问题,提出科学的完善建议是必行的教育工作职责。最后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展望,希望在此领域不断取得进步,能够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咨询和辅导理念,从关心和引导的角度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综合性人才,增加我国社会的综合国力。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岱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03:220-222.

[2]潘曦,陈少平.近三十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历史、现状与对策研究综述[J].武夷学院学报,2015,10:59-66.

[3]方卫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7:212.

作者:史迪

上一篇:德育教育实效性实施措施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口语薄弱现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