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口译实战中欠规范表达及其可接受性

2022-09-11

1 规范的口译表达

口译是讲话人, 听讲人和语言构成的整体, 缺一不可。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系统结构, 既然是体系, 就有其在文化, 逻辑和句法等层面的标准和规范。另外, 格雷斯认为人们交谈的过程当中也是遵守一定准则的, 即合作原则的四标准。此外口译是翻译的一种,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 严复的“信、达、雅”已经成为翻译的标准。也就是说, 规范的口译表达应该是符合语言层面, 会话层面和翻译准则层面标准的。

2 口译中的欠规范表达

然而, 口译过程包括“听—记忆—重组—译出”。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过程。对译员来讲, 最困难最有挑战的部分就是如何平衡正确理解原语以及用易于理解的目标语正确的将原话译出之间的关系。此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各种文化又有着不同的渊源和历史, 所以文化间的对应空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现场紧张的气氛下, 译员碰到一时难以找到对应语的情况比比皆是。于是情急之下, 欠规范表达在口译中屡屡出现。这些现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口译表达中的低层级化;二是习语的欠规范性和欠规范翻译;三是口译中非精确表达;四是中国英语的应用。

2.1 口译表达中的低层级化

低层级化并非低级化, 话语可按照它的语言结构和措词来分等级。这类低层级化又可以分为原语言说话者本身语言的欠规范和口译思维和行文不具备书面语那样高度组织性和口译时的简化表达, 通常表现在语言质量上, 结构松散, 组织欠佳, 这些都违背了格雷斯的合作原则。

口译人员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 对方一说起话来便是长篇大论, 滔滔不绝, 有时候说的话完全不着边际。有时即习性使得原语言说话者语言结构无序, 这也是日常口语的特征之一。也有可能在思维不够严密, 个人情绪或者其他客观原因导致了这种松散, 冗长甚至带有大量不符合语法和逻辑的话语, 或者夹杂有大量习语, 俚语或多余成分。在这种情况下, 口译人员可以礼貌的等待对方把话说完, 但没必要将对方所说的话全部翻译出来, 这样不但浪费时间, 也会令交谈另一方感到空洞、冗长。

为了保证双方交流的流畅, 口译人员必须尽快地将源语译成目的语, 因此, 要求口译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出口成章几乎是一种近似苛刻的要求。情急之下的口译的直接结果是扩大语义对应幅度和格式限度。

例如:请问香港有什么地方使您情有独钟?

译:What’s your favorite place in Hongkong?

这样的译语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达到“信”的尺度。

2.2 口译中的非精确表达

精确的口译表达是口译人员所应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专业性很强的涉外口译中, 熟悉基本专业知识和大量专业术语是口译人员能够进行精确口译所需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术语的精确运用能让内行人一听即明, 对顺利完成口译任务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执行口译任务重仍然难免碰到一些不曾知道的术语, 这个时候又不能像笔译一样可以求助于字典, 因该如何是好?遇到这种情况, 口译人员通常只有另辟蹊径来达到成功突围, 通常采取意译的方法, 也就是说, 不知道某个专业术语的专业译法, 根据该术语的含义选择具有这种含义的词语进行翻译, 或者对要译的术语加以形容。

比如, “冲洗液”这个专有名词“drilling f l u i d”, 在对钻探工程专业术语知之甚少的口译员来说, 可以在情急之下译成“a kind of washing liquid to protect the core” (一种保护岩芯的冲洗液) , 并可以再追加一句“What do you call it?”在这类无法精确翻译的情况下, 采取这种非精确释意法是一种很巧妙的方法。翻译人员应该具备这种另辟蹊径的灵变性。无论如何, 只要能变着法子让对方明白彼此的意思, 口译的主要目的就算基本达到了。

3 欠规范表达的可接受性

尽管上述表达在语法, 逻辑, 句法和语用等层面的欠规范表现, 但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实例证明, 这些欠规范表达不会给交谈双方带来理解上的任何不便, 同时也使口译过程流畅, 挽救了许多尴尬场面。其实其可接受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论支持。

3.1 语言的共性

尽管各国语言不同, 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共性, 因为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对自然、社会、工作和生活都有着共同或相似的认识, 所以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一种相似或相同的信息。人类语言的共性可以归为以下三点:第一是意识共性, 也就是对自然现象、物体、事件和状态的共性认识;第二是思维共性, 这种共性包括对对应物的相似思维;第三是结构共性, 不同人类语言在结构组织上总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就是这些共性使得同一语言环境下的不同说话者和听者能够懂得与标准或习惯性语言表达不太符合的译语。

3.2 顺应理论与口译

语用学的顺应理论认为, 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既是社会行为, 它和人类生活中的认知、社会以及文化因素紧密相关。因此, 顺应理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口译的语言使用进行跨学科研究。Verschueren提出, 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进行选择的过程。选择可以在任何的语言层面上同时发生, 包括语音、语调、词汇、句式、篇章等等;说话人不仅选择语言形式, 同时还选择使用策略;选择的过程中是一个意识的行为;选择发生在话语产生和理解两个层面上。译员作为交际双方的中介, 他必须根据发言人与听者的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习惯, 使译语再现原语的所有意义。

按照Verschuern的理论, “选择”包含三个重要的内容:变异性、商协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指人类语言是可以选择的, 口译的语言只有选择才能合适的表达原语意义。商协性则要求口译的语言选择不是机械的转译原语, 而是在高灵活的原则和策略下做出的, 使译语合适现场环境、双方的可接受性等。就语言的顺应性而言, 译语要策略的进行选择, 并顺应双方交际的目的。从语言的顺应性出发,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译语的选择。即译语要顺应语境因素, 顺应原语的语言结构成分, 顺应口译的动态过程, 而且这一顺应选择是有意识的认知过程。

译语顺应的语境成分有物理世界, 包括时间和空间等;社会世界, 包括交际双方依存的关系、权力关系和平等关系;心理世界, 涉及交际双方的个性、情感、信仰、欲望、动机等的心理状态。译语必须顺应语境, 使译语得体, 体现语境的文化、风格、文化因素等影响, 这要求译员根据交际环境、语境、交际者的情况、交际目的、双语文化差异等因素理解原语, 用译语合切地转达和再现原语的信息和语用效果。

综上所述, 欠规范的口译表达不但使口译效率大大提升, 减小了口译难度, 挽救口译中的冷场局面, 而且它的存在和可接受性是有理论依据的。然而, 新的问题产生, 即, 如何给可接受的欠规范表达一个全面而又系统的特征总结, 并以此与纯粹的误译区分开来。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口译活动与日俱增。口译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本文对口译的外部表征, 即口译实战中的欠规范表达进行了分类研究, 并分析了其可接受性。这些可接受的欠规范表达在口译中因即时性和文化空白等因素导致的英汉或汉英的零对应中, 起到了很大的补救作用。

关键词:口译,欠规范表达,可接受性,文化空白,零对应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 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上一篇:对温庭筠七言古诗文学价值的重新审视下一篇: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