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设计计算书

2022-07-07

第一篇:教学楼设计计算书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提问、探索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健名称和功能。

2、了解计算器的形状、款式、功能不同的基础上,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

四则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诸方面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计算器是如今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算工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带的计算器,结合教学目标自学课本,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中认识计算器,学会基本操作方法,并在应用中感受到计算器带来的方便,体会到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带来的成功的快乐。

教具、学具准备:

1、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计算器。

2、教师的计算器,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吗?我昨天也去了超市,并选购了好多东西,可是,要到付款的时候,我有点犹豫,我就带了1000元钱,也不知道够不够,这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算一算)

师:怎么才能又准确又快地算也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计算器)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计算器?它们有什么作用?

师:小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器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计算器。

板题: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了解计算器的结构 (1)师:你了解计算器吗?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板书:面板、显示器、键盘)

键盘里有哪些键?(板书: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 这个点是什么意思?(点出开机、关机、删除)

(2)请一生介绍自己的计算器(实物投影) ② 小组内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

③展示文曲星、商务通

(3)师:文曲星、商务通的主要功能不是计算,但它们也有计算功能,可以作为计算器来使用。

2、过渡指出:各种不同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用说明书。但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还是相同的,象开机按?关机按?(ON,off)

3、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1)师:大家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它吗?试试!准备好了吗?(请你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 (2)小黑板出示:

75+47= 24×7.6= 6.28-0.95= (3)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这三题的。 (4)指名学生上演示(实物投影)

(5)问:6.28-0.95的操作有不一样的吗?

用新方法操作,学生齐操作。

(6)师:通过计算这三题,我们可以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

(7)小黑板出示:0.092÷1.15×25 问:计算这题, 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可以吗? 为什么?(因为这题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8)看谁算的最快,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演示

问:有没有不一样的?

三、辨证看待计算器的使用

1、比赛:那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

1、2组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

3、4组必须用计算器来报计算器显示器上的结果。看看谁快?

演示课件:

第一组:15+22=? 82-62=? 1000×5?

第二组:78659+34978=? 835×21=? 1305÷45=? 师问:从这次比赛,你有什么感想? (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快而准)

师: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四、实践练习

师问: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昨天带100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到底够了没有?你们看,这就是我在超市里选的东西:(课件)

出示:大米(两袋):每袋36.9元

油: 69.6元

黑木耳: 46.7元

师:请你们先不要用计算器,帮我估算一下,1000元钱够不够呢?组内商量一下。

反馈:板书。

用计算器算算,买这些东西到底是多少钱?(978元)

五、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1、过渡:师:还是计算机算的快又准!是这么多钱。

2、师问:你有没有想过在计算器还发明前,我们的先辈们怎么计算的?请你将你课前调查的资料联系书本上的介绍来说一说。先在小组里交流后,总结一下,再在全班交流。

3、看幻灯介绍

4、师:记得有一段广告词这样说:哥伦布说:地球是圆的,人们都说他疯了;莱尔兄弟说他们要飞上天空,人们说是异想天开。可是这一切都实现,同学们希望你们打开自己的思路,勇敢地去探索,相信你也会创造奇迹!

六、应用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媒体出示:一个水龙头滴水的动态画面。

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白白流掉了。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6570)

(2)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每桶约重15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438) (3)你家每月用几桶水?算算这些水够你家用几个月?大约合多少年? a. 用计算器计算汇报结果。

b.说一说,通过算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发表意见)

b. 小结: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始,同学们听过这样一句广告词吗?“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

七、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八、课堂作业:P71-2 补充题: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师:计算器还有很多作用,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下。 用小黑板先出示:1122÷34=33 111222÷334=333 11112222÷3334=3333 再用小黑板出示:111111222222÷333334=333333 111„122„2÷333„34

=333„3 N个

N个

N-1个

N个

师:你遇到什么问题了?(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了。) 问:那怎么办?你发现规律了吗?

通过这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 师:看来计算器的作用还真不小。

七、课堂作业:P71-2

第二篇:“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9页例1及练习。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简便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2 在探究、发现和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减法运算中简便计算的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我们做凑数游戏。

(1)老师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使两个数的和是整百数。

师:我说59。

生:我说41。

师:59+41等于――

生:100。

师:375。

生:25。

师:375+25等于――

生:400。

(难度可逐步加大,也可以学生说教师接或学生说学生接。)

(2)接下来换个游戏规则,你们说的数要与我说的数的差是整百数。

师:我说173。

生:我说73。

师:173-73等于――

生:100。

师:265。

生:65。

师:265-65等于――

生:200。

(依照前面的方式,适当变换说数与接数的对象。)

2 下面我们口算几道题(课件出示口算题)。

第一组:76-3-7=

85-4-6=

158-20-80=

(指名学生快速口答,边答边用课件出示结果。)

第二组:76-(3+7)=

85-(4+6)=

158-(20+80)=

(学生口答,课件出示结果。)

问:你们喜欢哪一组的算法?为什么?

〔引导比较两组题中对应题目的异同,如76-3-7与76-(3+7)〕

师:同学们都喜欢减整

十、整百的数,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这就是减法中的简便算法。(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解决问题,探索规律

1 教学例1。

同学们,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最想干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是啊,春天到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你们还记得那个骑自行车旅行的李叔叔吗?他在旅行之前要阅读《自主旅行指南》,现在他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帮助解决。(多媒体出示例1:一本书一共234页,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请同学们说说,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列算式?请你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列出算式。

(教师巡视,留心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

(小组汇报)说说你们小组这样列式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板演。(以下是可能出现的算法,也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调整。)

方法一:234-66-34

=168-34

=134(页)

方法二:234-(66+34)

=234-100

=134(页)

方法三:234-34-66

=200-66

134(页)

请学生说说这三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分别是怎样的?有什么区别?结果怎样?

师:不同的算式得到了相同的结果134,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引导学生比较,达成共识:

通过解决问题看出,在计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时,简算方法有:(1)从左往右按运算顺序计算;(2)用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3)先减去第三个数,再减去第二个数。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简便计算。

我们在学习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的时候已经学会了用字母来表示运算定律,连减的简便算法也能用字母来表示。

学生回答,师板书:

(1)a-b-c=a-(b+c)

(2)a-b-c=a-c-b

请思考:在什么情况下用第一种方法简算?在什么情况下用第二种方法简算?

2 把例1中的234改成266(出示改编题),想一想,我们该选择哪种方法计算才更简便呢?说说你们的想法。(学生说后用课件出示两种做法。)

三、巩固训练,拓展运用

1 灵活运用

(1)数学小医生:指出错误,算出正确结果。

389-35+65

=389-(35+65)

=389-100

=289

764-146-46

=764-(146-46)

=764-100

=664

247-(147+64)

=247-147+64

=100+64

=164

(2)比一比,谁是计算小能手。(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528-53-47

470-254-46

545-167-145

学生独立完成后板演,集体订正。

2 解决问题。

奶奶参加小区居委会主任的竞选,有效票共计425张。其中赞成376票,反对24票,弃权有多少票?

四、课堂评价

师生共同总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者单位

宁洱县宁洱镇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李瑞龙◇

第三篇:《土地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土地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64—6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探索“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了解“公顷”是测量土地面积的专用单位,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解决关于土地面积的简单问题。

3、 对周围环境中与土地面积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获得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情感目标:(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精神;

2、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感受1公顷面积的大小,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口算练习:

2、大家算得又快又对,伸出大拇指夸一夸:我们真棒! 好,现在都看着自己的大拇指,说说自己的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大小有多大? 指甲表面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接着复习学过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计量大面积就要用大的面积单位,计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平方米,那么计量更大的土地的面积还会用到什么单位呢? 二:认识公顷。

1、出示图片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出示世博会的几张图片,上面均有“公顷”这一单位。图片1:中国国家馆:占地面积约4.7公顷。图片2:主题馆总占地面积约11.5公顷,它是由占地面积为14000平方米的城市人馆,以及生命阳光馆等共5个展馆组成的。大家发现了什么?发现公顷这个单位,公顷比平方米大。

2、认识公顷

(1)、揭示课题:教师介绍“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平方米、公顷作单位”。特别指出,“公顷”是测量土地面积(板书课题)的专用单位。教师提出问题:那么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 (2)学生自学探究以下3个问题: ①、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②、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估计一下你们学校的大操场有1公顷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要求:先独自看书并记录答案,然后小组讨论。

通过独立看书、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使学生充分感知1公顷的大小。

使学生认识到: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100乘以100等于10000,所以:1公顷=10000平方米(学生汇报并板书)

通过对操场面积的估测和计算让学生充分感受1公顷的大小。

学生有的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是通过估测长、宽,有的根据跑道的长来估测的。 教师出示操场的长:130米,宽:70米,学生口算得出:操场的面积不到1公顷,教师出示幻灯片,动画演示:整个操场再加上草坪和观众席大约就是1公顷。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1公顷的大小。

(3)教师结合学校图片,介绍学校的占地面积,同时引出“亩”的认识: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用亩作单位计量土地的面积了。当时,他们用步测的方法(一步等于5尺),先量出一块长方形土地的长和宽,算出它们的乘积,再除以240,就得到亩数。现在,一般用平方米、公顷等计量土地的面积。公顷、平方米和亩之间的关系是:1公顷=15亩,1亩≈667平方米。

(老师介绍,强调学生只需简单了解即可,不做深入学习)。

三、梯度练习: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1)再次出示中国馆的图片,中国国家馆:占地面积约4.6公顷,合( 46000)平方米。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国馆有多大?学生会说:4个操场那么大,学校的一半„„

(2)、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谈话:谁去过天安门,天安门大不大?天安门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依次出示天安门广场的信息和问题: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是44万平方米,合(440000)公顷?

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汇报。再出示:如果每平方米站4人,天安门广场可容纳(1760000)人?让学生回忆国庆60周年的壮丽场景,感受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学生自主交流,汇报。

(3)、如果停车场每辆小汽车占地面积约为25平方米的话,那占地1公顷的停车场同时最多可以停多少辆小汽车?(学生自主解决,并汇报。) 四 :作业

请你通过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搜集我国园林和名建筑的占地面积,写出一篇数学日记。

沁园春·雪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克

知识改变命运

还看今朝。

只识弯弓射

第四篇:使用计算器计算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四则运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2、能够使用计算器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2. 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了解了计算器各部分的功能键,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小朋友也都使用过计算器,大家来说说在什么情况下计算器用得最多。

1、学生交流,在计算大数相加、减、乘、除,外面购买商品,买菜的时候等用计算器。

2、老师在计算平均数的时候,算班级总分的时候也都用到计算器。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一、那么在具体运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算呢? 2587+9604 师:

1、首先开机

2、然后,按键2 5 8 7,再按+ 9 6 0 4 =,这样,计算器就会自动把计算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3、练习 14596+37625 7248+50879 8848+7653 学生计算汇报

二、师:那么,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小结:

1、数字不能看错,按错。

2、发现错误后可以用修正键进行修正,例如+ 5 4,按成+ 5 3,那么,就可以用修正键来修正,用不着重新计算,这样比较快速。

3、用计算器计算也可以边读读题目,边按键,注意按键仔细,用力要均匀,否则就有可以漏按或一下子按下去两个键。 探究二

师:下面我们再来计算一下减法。 80738―31927 4758―3169 8726―4698 32768―18893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探究三

师: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用到计算器,新学期开学,印刷厂师傅赶印图书,共印了30240本,36本捆成一包,总共能捆成多少包? 谁来列个算式:30240÷36=□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

1、老师很快地计算出了结果,你知道为什么吗?

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既快,而且又不容易出错。

三、及时练习

一、现在大家一起来算一算。 8×4728657×8769×148 1427×18156×243237×41 22638÷987448÷7617216÷32 16235÷1237592÷14638772÷1436 练习二

用竖式计算,并用计算器检验。 P55/2 小结:在用计算器计算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验算的方法来检查计算器计算的对不对,例如:

1427×18=25686,当屏幕上显示25686时,再除以18,如果屏幕上展示1427,就说明你计算对了。

课堂小结

在用计算器计算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验算的方法来检查计算器计算的对不对,例如:

1427×18=25686,当屏幕上显示25686时,再除以18,如果屏幕上展示1427,就说明你计算对了。

第五篇:《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古庄店乡第一中心小学

史心愿

教学题目: 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并能够准确说出计算机的组成部分的名称。

2、学会如何正确的开机、关机的方法。

3、认识Windows的基本界面,知道图标、桌面、任务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索-成功-激情的学习循序中,自主探索能力与协作学习方法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如何上好计算机课。

2、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它。

3、培训学生了解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并养成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

2、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3、对Windows的桌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难点:

1、准备说出计算机的组成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图标、桌面、任务栏等概念 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准备:投影仪、PPT、台式计算机 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教学地点: 本校三楼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提前二分钟组织学生进入微机室并坐到各自的计算机面前。

2、上课铃响前,在投影仪上演示(或展示)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游戏、动画等,以此方法来激发同学们对电脑的学习兴趣。

二、激趣导入:

上课。同学好!欢迎大家来上计算机课!今天的计算机课由我和大家来一块学习。计算机呢,俗称电脑,它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现今,它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交通、通信、银行、医疗等许多方面。计算机已经成为了高科技的代名词,可以说,作为现代青年,你不会电脑,你就是一个不合格的社会接班人,一个现代的文盲,那么作为咱们刚刚接触电脑的同学来说,教不会你们用电脑,那我就是个不合格的老师。好了,现在开始咱们的课。(板书:

一、计算机的应用)

我说了计算机的这么多用途,你们可不可以也来说一说,计算机还有哪些应用?和你周围的同学一起展开讨论。(大约1分钟,指生回答)既然计算机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赶紧来学习一下吧!(板书:第2课 认识计算机)

三、新课讲解 我们刚刚已经了解到计算机它有这么多的用途,而且知道了计算机本领很大。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无处不在,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它是由哪些设备组成的?(板书:

二、计算机的组成)

(一)、计算机的组成

1、观看大屏幕。(讲解计算机的组成)

(1)显示器。(板书:显示器)

先来说说外形与家用的电视机差不多的设备吧,它的名字叫显示器,虽然它与电视机差不多,但是却比电视机清晰许多,近距离使用它时能够保护我们的眼睛。显示器是我们与计算机面对面交流的工具,它能将计算机工作的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现在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今显示器也已经分为两种。一种是纯平显示器(外形类似我们的电视)另一种是液晶显示器(外形超薄,而且很清晰)。(出示图片)

(2)主机。(板书: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计算机的工作都是这个主机完成的,它的外形是个箱子,但里面装了许多设备,计算机正是靠着这些设备来完成各项工作的。主机箱主要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功能完全一样,只是外形不同而以。(出示图片)

(3)鼠标。(板书:鼠标)

鼠标是用来操作计算机进行工作,虽然它个子很小,有两个或三个按键,但是它的作用却很大,它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

鼠标器有两个按键的,也有三个按键的,也有带滚轮的,有机械式的鼠标,有光电鼠标,它们都是我们使用计算机的好帮手。(出示图片)

(4)键盘。(板书:键盘)

键盘可以帮助我们输入一些文字、命令,或者可以在某些时候代替鼠标工作。它的按键很多,要正确、快速地使用它们,需要我们花一定的时间。

由于现在科技发展很快,键盘的外形都很大的不同,但是键盘上的键基本都相同,使用方法也相同。(出示图片)

(5)其它设备

计算机上还有一些其它设备,(出示实物)例如音箱、打印机、扫描仪、耳麦等,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好计算机。

2、观看大屏幕〖做练习〗。

比比看谁最先叫出它们的名字来?我出示图片,同学们说出它们的名字来,并结合你面前的计算机实物验证一下是否认识它们,是否准确的能叫出它们的名字来。

(指生回答。对回答流畅的同学,让全班同学击掌鼓励。如果发现学生对各部件掌握得不是很好,就让相邻的同学充当小老师,全班同学做裁判,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计算机组成部件的认识。)

(二)、计算机的开机方法

1、讲解计算机的开机方法。(观察大屏幕)

名词:开机。启动计算机的过程,习惯上叫做开机。

师导入:我们也已经认识了我们面前的计算机,那么,现在也是让计算机来认识我们的时候了。可是大家前面的计算机现在还是黑的,还没有启动,也就是说,还没有开机呢,所以我们从显示器上看不到任何东西。怎么办呢?大家注意听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边讲解边操作,或是出示课件)

(1)第一步是让计算机“睁开眼睛”,办法就是按下显示器电源开关,接通显示器的电源;(同时提醒学生看电源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2)第二步是让计算机的“大脑”开动起来,办法就是按下主机箱的电源开关,接通主机箱的电源。(同时提醒学生看电源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给学生1分钟时间自己进行开机操作】

计算机“睁开了眼睛”,而且开动了“大脑”,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关注Windows xp的用户登录界面)

(三)、认识Windows xp桌面的一些小知识。(出示课件,边演示边讲解)

1、桌面。(板书:桌面)

开机后,整个屏幕显示的区域叫做Windows桌面,简称桌面。

2、图标。(板书:图标)

桌面上有很多图案,它们叫做图标。图标下面的文字是图标的名称。

3、任务栏。(板书:任务栏)

桌面底部的长条是任务栏。

4、“开始”按钮。(板书:“开始”按钮。)

任务栏左边的按钮。

5、鼠标指针。(板书:鼠标指针)

(四)初识鼠标

我们也已经知道鼠标的分类及他的指针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看看你用的鼠标跟大屏幕上的哪个鼠标相似?

我们要想让鼠标帮我们命令或是使用计算机,那们就要先去了解一个它的使用方法。今天我们就先了解一些简单的应用鼠标的方法。

1、移动:

握住鼠标,让它在平面上滑动,显示器屏幕上的鼠标指针会随着移动,这种操作叫做移动。

【给大家半分钟时间试着移动自己的鼠标。】

2、单击:

用食指很快地按一下鼠标的左键后立刻放开,这种操作叫做单击。

3、单击某个图标:

把鼠标指针移动某个图标上再单击,称为单击某个图标。

【给大家半分钟时间试着单击某个图标自己的鼠标。】

互动环节:

1、让学生自己试着把鼠标移动到“我的电脑”“图画”等图标上。(移动到位置上摆手试意)

2、单击“我的电脑”“图画”等图标。(移动到位置上摆手试意)

(五)、计算机的并机方法。(出示课件。边讲边演示)

1、名词:关机。关闭计算机的过程习惯上叫做关机。

2、讲解关机的方法。(边讲边演示)

第一步:单击“开始”按钮

第二步:单击“关闭计算机”

第三步:单击“关闭”按钮

第四步:单击“确定”

【给学生1分钟时间自己进行虚拟关机操作】

(六)、知识拓展。(我会学,我会记)

让学生了解并熟记计算机的分类及微型机的分类情况。

1、计算机家族中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等成员。

2、微型机里还有笔记本型计算机、掌上型计算机等多种。

3、〖出示练习题〗(观看屏幕)

①什么叫电脑 ④显示器分为几种?分别是什么?

②什么叫开机? ⑤主机箱分为几种?分别是什么?

③什么叫关机? ⑥开机时要先开什么?后开什么?

⑦关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4、观看屏幕。(你能做到吗?)

①计算机启动后,不要用直接按主机电源开关的方法来关机。 ②不要经常开机、关机,这样会缩短计算机的寿命。 ③关机后最好等一两分钟后再重新开机。

④进入机房后,不要随意走动、不要随便碰插座、插头、不随便大声喧哗。

⑤操作计算机时,不要吃零食。

(设计意图:此内容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方法及养成爱护计算机的好习惯。)

四、课外拓展:

上网找一找奇特的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看看它样都有什么样的。

五、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主要外部设备,知道一台计算机至少要有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这四个设置组成,其他的设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好计算机。还学会了正确的开机、关机的方法,并认识了Windows桌面。

这些知识你们是否已经掌握,是否已经学会了? 板书设计:

认识计算机

一、计算机的应用

二、计算机的组成

主机箱、显示器、鼠标、键盘、其它设备(音箱、麦克、摄像头)

三、计算机的开机

1、什么叫开机?

2、开机的步骤:先开显示器开关,后开主机箱开关

四、计算机的桌机

1、桌面

2、图标

3、任务栏

4、开始按钮

5、鼠标指针

五、计算机的关机

1、什么叫关机?

2、关机的步骤:单击“开始”——单击“关闭计算机”—— 单击“关闭”—— 单击“确定” 教学反思:

计算机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但是上信息技术课,就要学生科学地学习,同时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的兴趣激发之上。

这一课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电脑的入门课。大多数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电脑,而对电脑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要使学生明确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学习任务、学习目的是什么,怎样学好信息技术等问题。

在授课中,我做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介绍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等这些电脑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特点,并让学生听完后自己总结。总结时,学生们都争先恐后,说得非常好。可以说这一节课的能否上好关系到以后学生对电脑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学。所以,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努力把这一课上好。 再讲解鼠标的操作时,首先我出示了一张老鼠的图片,学生们的情绪高涨起来。我又出示了一张鼠标的图片,不少学生已经知道了这叫鼠标。然后我问,哪位同学愿意说一下你认为老鼠跟鼠标有什么相似之处,用这样的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讲解计算机的开机、关机的步骤,并把桌面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很好的解决了我说学生听的教学形态。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95%的同学已经全部掌握并熟练的独立进行操作。

总而言之,要使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使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加学生学习新课程的兴趣,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绩效管理岗位职责下一篇:教学教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