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互促的研究综述

2022-11-22

一、城市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互促的必要性

“十二五”时期, 世界经济进入深刻调整期, 各大产业之间转移速度加快, 科学技术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速, 从而带来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新型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面临了新的发展契机, 同时许多城市新发展理念的不断融入, 也为各个城市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养分。随着新型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变化与加快, 国内大部分城市皆面临工业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挑战, 这决定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化进程必须“如影随形”、重合并进。[1]在工业化的进程中, 城市发展要实现符合时代主题和人类整体发展要求的现代性, 就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新型工业化结合起来, 并以前者的逐步实现带动后者的转型。[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者对工业发展研究较早, 成果也较为成熟, 但关于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成果相对较少, 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工业生态化等方面。工业生态化是将工业生态学作为思想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两个研究领域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最早提出工业生态学的概念的成果当属1989年9月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副总裁Robert Frosch和该公司发动机研究专家Nicolas Gallopoulos, 他们同期发表了一篇《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的文章, 根据文中两位作者的观点引导他们进而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观点。随后,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到各个产业和学科, 工业与生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也慢慢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美国学者艾伦和格雷特尔在1995年提出工业系统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性, Erkman在1997年也指出工业生态学可以用来对产业进行调整, 从而实现其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协调。Micah D.Lowenthal和William E.Kastenberg则在1998年指出工业生态在借鉴生态学视角以及工具对工业系统进行分析这一角度。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同国外相比较, 国内工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果较多, 具体可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工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如邓翠华 (2012) 等提出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均是党和国家在面临发展问题上提出的创新实践战略, 意义十分重大, 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和协调发展的理论根据。孔令夷 (2012) 对我国工业化与生态化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评析, 提出工业化与生态化的融合能很好地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二, 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探讨制约中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冯招容 (2009) 从系统的概念分析出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并对当前制约中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朱土兴则分别结合时间序列和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中国生态文明和地区工业化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关联程度进行了深入的定量分析和研究。

第三, 结合地区对工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进行研究分析。如厦门市委党校课题组 (2009) 对厦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的实践与经验进行了剖析;单晓娅 (2014) 针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研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组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对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一轮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的具体举措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胡世强以成都为例通过总结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得与失, 并在剖析其成因基础上, 结合生态文明视角提出了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创新对策。

三、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

从我国的发展路径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们党在十七大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 其从内在本质上与城市工业化是统一的。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观点不难看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生态文明与工业化协调发展进行了两者交叉融合的理论及定性研究, 研究视角多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定量研究相对定性研究来讲相对比较欠缺, 后期需结合中国发展现状在国内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样本区域, 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工业化进行系统分析, 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发展模式和实证对策, 从而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互促做一些有益的补充。

摘要:城市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协调互促, 重合并进, 文章对当前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互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工业化,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 王然, 袁一仁, 张丽.生态文明战略下我国工业化道路研究——基于资源环境问题的反思[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 (1) :60-63.

[2] 邱高会, 魏晨.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3) :31-35.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身姿语言的运用下一篇:浅析ppp建设项目常见财务问题及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