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2024-04-21

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共6篇)

篇1: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西藏日喀则地委党校教研室尼顿)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为了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自然环境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推动了西藏的长治久安与跨越式发展,促进形成西藏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今天,生态文明已成为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向。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20世纪的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破坏和污染,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蚀、生态危机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对此众多知名生态学家指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续发展,正残酷地撕毁人类关于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愿望和梦想,这一影响不仅会殃及一代、两代人,而且将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当今世界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影响,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之外,很大程度上由于各国长期推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破坏日趋恶化,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空气污染指数明显加快,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更加凸显,北极冰川面积逐年缩小,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减少。可见,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能源的超速消耗,导致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人口爆炸,导致更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军事科学的发展,导致人类生存安全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变为不可持续。

实践一再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在上下约万年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和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之所以消亡、衰落,其共同的根源,就是过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垦荒和盲目灌溉等,使广袤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坏,河道淤塞,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肥沃的表土遭到侵蚀、剥离,失去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矿物质营养,于是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

所支持的文明也就必然日渐衰落、消亡。我国黄河文明的兴盛与衰落,根本原因亦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繁茂与破坏。“顺自然生态规律者兴,逆自然生态规律者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到此,人类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无限地索取和肆意地破坏自然。人既不是自然神的奴

隶,也不是征服自然和驾驭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伙伴,是自然界平等的一个成员。人必须和自然和谐协调共同发展。否则人类也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最后毁灭人类自身。同时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但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同时更加需要保护自然、改善自然。积极主动地利用再生资源、再生能源,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资源、能源及环境的破坏,积极投身到人工绿化的行动当中,为自身的生存环境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家园。

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

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们熟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

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

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念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是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目标指向,又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人类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挽救人类的自身灭亡。

众所周知,未来人类的发展只能走生态文明的光明大道,才能使社会发展可持续,生态

环境可保护,人民生活则安康。

二、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西藏发展的战略定位,使西藏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

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西藏要成为重要的安全屏障,必须更加注重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更加注重扩大同内地的交流合作,更加注重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这实际上是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推进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西藏,由于西藏地处高寒、干旱的高原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近几年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出现逐年恶化趋势,草场退化、水土流失趋于严重,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面进一步减少,地质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进而造成空气和环境的污染,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气温的增高及极端气候的出现,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

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个维度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践行生态伦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正义,实现生态补偿的原则,确保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符合了在西藏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更加适应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需求。在西藏,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 在和谐、共处、互利、可持续的生态文明背景下,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呈现又好又

快发展的美好景象。西藏因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经济社会较我国内地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尽快摆脱落后面貌,迅速走向现代化,是西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保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良好的调节能力,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保

护西藏蓝天碧水的必然选择;更是西藏人民与祖国人民同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首先,推进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政治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西

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提供完整有效的政治制度保障,政府制定重大的方针、政策;实行重大决策;实施重点工程、建造大型楼房时首先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做到

保护优先,保护与建设并重,实行边保护边建设的策略,有效地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对违规开采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惩,避免过度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从而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持。

其次,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要按照《西藏自治区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部门联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网络,同时要不断扩大环境保护新闻宣传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进一步丰富环境文化产品,举办多层次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逐步建立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队伍,与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西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势及要求相适应。

再次,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针对不同的教育层次,都要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所涉及的教科书中必须列出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学习人员提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生态文明知识,使每个人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对处于幼儿园学习阶段和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让他们从小了解生态保护的现状、破坏环境的危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最后,建设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社会,为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关系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幸福与安康,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社会,就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让每个公民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公民的自觉行动;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使每个公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与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分子抗争到底;让绿色生活的习惯扎根在每个公民的习惯当中,使整个社会变成和谐、节约、绿色的新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西藏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关系到西藏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也关系到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发展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及子孙。在未来的发展中,西藏各族人民在政府的正确引领下,只要共同保护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西藏的碧水蓝天将永在,西藏的美好明天将到来。

篇2: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到目前为止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做自然的奴隶。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或称农耕文明。铁器的出现是农业文明的根本标志,这一时期,人类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虽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某些破坏,但程度较轻,依靠自然的力量往往都能恢复。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不过三百年,但这三百年的工业文明史却是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人类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却因为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的索取而制造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这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须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并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中则更进一步强化这一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推上了新的历史起点。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全社会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努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程度,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贡献。

二、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

目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更加突出;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实际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明显。

(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看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总费用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

1、水体严重污染。

全国有四大水系中,有过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不适合人畜饮用,全国城乡居民有3.25亿缺乏卫生的饮用水,地下水体也超过2成受到污染,有的地方因为水体的严重污染导致江河湖泊生命绝迹,地上长出的粮食蔬果也不适合人畜食用。

2、大气严重污染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第一种排放国,在被监测的城市中,过半出现个酸雨。同时,我国也是PM2.5污染的重灾区,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区,长年累月被灰霾天气所笼罩,难得一见蓝天白云,肺癌之类呼吸道疾病正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3、植被遭遇难以恢复的破坏

由于滥采滥伐、盲目的围垦造田和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耕地荒漠化、湿地退化十分严重。因为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而招致自然的疯狂报复,舟曲泥石流正是其中最骇人听闻的一例。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环境危机不能转移。留给我们选择的只能是建设生态文明,恢复我们人类曾经拥有的碧海蓝天、河清草绿。

(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属于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度,经济发展的资源承载度有限。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等的人均占有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12.8%、2.7%和4.2%,铁矿、铜矿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却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一些重要的经济资源已经面临着枯竭的危机。

(三)是提升国际竞争力是需要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正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近百年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几百年来对地球的掠夺性索取所积累起来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调整格局中,基本完成了把高能耗、高污染性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让本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不会承担全球的环境责任,相反还要对发展中国家构筑起“绿色贸易壁垒”。因为生态环境的问题,前几年我国苏南地区的一些出口制造业正是倒在这个壁垒之下的。

由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不可逾越的历程。

(四)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就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比资本主义更重视以人为本,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措施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紧紧围绕重点地区的重点生态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加强法制,严格管理,坚决打击人为破坏生态行为,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努力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

(一)调整、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1、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组织化。利用自身的资源条件,依托技术优势,以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为平台,培育和引进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建立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目前,全市已有200多家农业企业,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4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0多家,其他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120多个。积极引导和鼓励“新三资”投资农业,2005年全市“新三资”投资发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达8927万元。推进特色园区、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包装销售、农业科技等建设,建成休闲观光农业园区3个,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农业旅游收入200多万元,成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2、发展生态工业;

生态型工业是指运用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严格按照减排去污、低碳环保、清洁生产要求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模式。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维护。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工业能源消费量高,工业化水平不高,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工业发展的生态转型上面临巨大挑战。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有利于树立生态发展观,传播生态文化,倡导生态生产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工业产业发展,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确立发展生态型工业理念,制定工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规划。一是从观念层面上为推进生态型工业发展提供支持。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型工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倡导生态型工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二是构建工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把发展生态型工业纳入现代工业持续发展战略视野,作为广西工业“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的战略目标,从前瞻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战略高度,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生态型工业发展的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等。三是重点在工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生态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生态型工业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实施生态型工业发展的战略,优化生态型工业产业布局,加快广西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进程。

推进生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发展生态型工业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在技术层面,以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为突破口,鼓励生态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突破传统工业高耗、粗放、低效的发展方式。在制度层面,通过建立完善生态型工业的法律保障机制,从法律层面确立应对生态危机,抓紧制定和修订预防环境污染和阻止生态破坏管理办法,强化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性政策体系和相配套的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监控体系,加大惩罚力度,突出生态环保政策与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有效整合生态科技资源,构建生态工业发展示范园,实现工业生态化发展。加强生态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以生态技术创新、生态制度政策创新为重要动力,构建生态工业发展示范园,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工业生态技术创新系统,推进工业生态技术创新驱动,通过工业生态技术创新试点,提升工业生态技术创新和工业生态技术应用能力,加快建设工业生态技术创新型城市。通过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生态先进技术和资金投资发展生态型工业。加快生态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动工业生态化发展。

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跨区域生态合作,提升工业生态化水平和影响力。发展生态型工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工业发展全局,无论在技术、知识、信息、布局等方面均需要加强合作、交流和协调,实现环保、低碳、绿色的工业生态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一是着力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健全城际生态创新合作机制,引导经济区城市间生态工业合作和有序转移,促进生态工业的集群发展。二是促进广西生态型工业发展跨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积极探索经济区内外的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等之间建立长期的生态工业合作关系,开展具体的生态工业项目合作、经验交流和能力建设,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生态

技术。通过区域外和国内外合作,不断提升广西生态技术创新和工业生态转型的能力。

3、发展环保产业

(1)将传统的非产业化、非专业化、非社会化的环境污染治理以及废物综合利用业,转变成为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环境服务业,通过相应的专业资质行政许可来推进和规范这类环境服务需求市场的发展,让环境污染企业通过经济手段去购买专业化、社会化环境服务公司提供的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和废物综合利用服务,有了这类环境服务业的发展,自然就会为相应的技术设备的发展提供需求。

(2)建立环境服务市场的规范并创造相关的保障条件,比如服务收费、信贷融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平等的招投标机制等,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环境服务业的发展扫清障碍,使环境服务业这个新兴的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壮大。

(二)研制、发展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科技

1、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求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

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探求科学发展的规律,建立科学发展的机制,谋求科学发展的实效。以战略的高度,全局的视野去认识和把握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摒弃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模式,通过建立高起点、现代化和规范化的回收利用体系,开拓深加工综合利用领域,构造再生资源回收、聚散、综合利用产业链,促进再生资源的产业化、规模化、无害化,提高再生资源规模化经营和综合利用水平,防止二次污染和二次浪费,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形成我国特有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静脉产业”体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资源上强有力的支撑、环境上可靠的保障。http://1964118zx.blog.sohu.com/79890536.html

2、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秸秆气化工程和沼气工程建设。在已取得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民生产生活和养殖中产生的秸秆粪便等废弃物,在有条件的镇村建设大、中型秸秆气化站或沼气站,集中统一向农民提供清洁燃气,实行企业化管理。在没有条件的镇村,要继续推广应用生物质气化炉(灶)和户用沼气池。使农民用上安全、高效、环保、清洁燃气,减少煤炭和薪柴使用量,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采取措施,加快草腐性食用菌产业发展。要在巩固、提高黑木耳产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草腐性食用菌产业。如双孢菇栽培产品市场好、效益高,非常适合在东宁县发展,应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逐步发展成为规模产业,农民又一致富产业。

加快风力发电产业发展。国家《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风力发电确定为国家未来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向,我省的佳木斯市和穆棱市分别提出了全力打造“风能之都”和“风电之乡”的发展目标。我国一些大的发电企业集团,如上海华东、北京金华达、泽龙、大连乘风以及华电、国电、大唐公司、华富等,也均有意在东北寻找风电投资项目。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议县里紧紧抓住国家能源产业政策调整机遇,调整和优化电力能源结构,依托风能富集资源,以普查风场和风力发电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新型能源经济。

进一步加快水电产业发展。东升水电站、五排水电站和老黑山二道沟水电站的论证开发,掀起了东宁县水电站开发热潮,建议要紧紧抓住国家能源产业政策调整机遇,用足用活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等国家相关政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普查水电资源,确定总体规划,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推动东宁县水电开发热潮持续升温。

(三)优化有利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设计

1、实施绿色政绩观;

“政绩”与“污染”的不正常联姻,已是老生常谈。长期以来,政绩考核指标和官员晋升机

制依然在围绕GDP打转,一些所谓的“明星企业”虽然污染风险重重,却能为地方创造可观的利税,支撑起政绩的“颜面”,这就必然诱发以环境代价换取显性政绩、以牺牲公共利益换取个人仕途的本能冲动。而一些地方对污染企业大开“绿色通道”,对公众举报充耳不闻,乃至以“企业宁静期”“挂牌保护”之类“土政策”阻挠环保执法,也就不足为奇。

今年8月下旬提交立法机关初审的环境保护法修正草案,首次将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写入法律,乃是以立法形式扭转传统政绩观、塑造绿色政绩观的可贵一步,当为之击掌叫好。

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无疑是好制度,但关键是,究竟由谁来行使监督权?许多西方国家并未推行“绿色GDP体系”,并非是不重视环保,而是因为政府行为受到议会、法院和选民的直接制约,迫使政府决策必须符合民意,找到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合理平衡。

正因此,对政府环保责任的监督,以及对官员政绩的考核,有必要引入人大、社团、公众等政治力量,从“内部型”监督更多地转向“外向型”监督。

环保法修正草案已经要求政府向本级人大提交定期或专项的“环保报告”,这为人大监督奠定了良好起点。但也应该看到,听取和审议“环保报告”只是人大监督最初级的形态,更重要的是激活人大权力谱系中更多重量级权力,比如,对具有重大环境风险的经济规划、建设项目等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对重大环境问题或污染事件行使质询权,乃至开展特定问题调查,直至对严重失职、渎职的官员直接行使罢免权,等等。

在公众监督方面,一方面,需要为公共参与、公益诉讼开辟更畅通的渠道,以保障民间力量对政府决策、环境问题形成有效制约。另一方面,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应当引入更多的民主化因素,由普通民众或第三方机构行使“环保政绩”的考核权、评价权,而不是由上级政府甚至个别领导实行垄断。这一艰难的变革之所以势在必行,乃是因为,人民,既对环境问题有切肤之感,又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把监督权交给人民,是政治民主、环境正义的应有之义。

在很大程度上,环境问题也是最能凝聚社会共识的政治问题。倘若以环保为切入口,推动人大监督、公民政治等深度政治改革,进一步实现对权力的公共制约,建构起更加民主的政治伦理,则其意义,将远超推进绿色政绩观本身

2、建立环境评价机制;

一是健全跟踪记实制度。客观公正地反映干部“绿色政绩”,是提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关键。要建立领导干部科学发展实绩档案,采取全程跟踪记实的办法,全面准确记录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内重大事项的实事和完成情况,每年底围绕实绩档案所记事项,组织考核组及知情群众进行集中评绩,切实把干部实绩与干部奖惩、教育管理、提拔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健全群众参与制度。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衡量干部“绿色政绩”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判、让群众认可,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通过公开栏、报纸、电视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全社会集中“亮”政绩,将政绩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等向广大群众公示,通过公开评议、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测准政绩的“含金量”。

三是健全激励约束制度。“绿色政绩”考核结果的运用,体现用人导向。要把“绿色政绩”考核结果作为“硬依据”用实用好,真正使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对完成目标任务的,通过评先树优或物质奖励等方式进行激励,完不成任务的要给予相应的惩戒。对经考核确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要创造条件,优先提拔重用;对忽视民生、损害环境、贻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严肃处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四)着力抓好有利于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生态教育

1、加强学校生态教育; 一是坚持从娃娃抓起,完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格局。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目标,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园环境育人相互补充,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教育体系。要在各级学校课程教育中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同时,依靠传统学科课程渗透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此外,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把绿色软环境营造作为重要内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

二是整合资源,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在知识传授方面,要坚持寓教于绿,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到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之中。在价值观形成方面,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会学生学会欣赏,欣赏自然,探索自然规律,在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在行为实践方面,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开展生动活泼的绿色环保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到街道、公园、社区,亲近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生态实践能力。

三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推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建立起社会、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2008年,国家相关部委启动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就是促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发展的有力举措。有关部门应为学生创设“户外教室”,免费开放公园、森林公园等社会公共资源,让走进自然、贴近自然、学习自然、享受自然,解决校园内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企业和各种社会团体参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和融合性。

2、加强社会生态教育:加大环境教育和宣传力度,增强环境意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促进环境保护社会化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人是主体,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参与者,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效,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意识与行动,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推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格局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需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这就要求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进一步站在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主动思考对策、提出建议。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致力于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道德和文化基础。生态伦理道德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识形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和支撑。新时期环境宣传工作者要做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将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生态道德培养、环境文化宣传贯穿于工作始终。通过扎实的宣传教育,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道德体系,建立起全民的生态文化基础,将生态文明观念融入每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中。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致力于在地方政府和群众之间构筑起的桥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不仅要实现上情下达,还要做到下情上传。建设生态文明,群众是基础。地方出现的环境新问题、群众的环境新诉求,都必须引起地方政府和宣传教育工作部门的高度知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几时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给地方政府,充分尊重群众的表达权、参与权,推动地方政府几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环保社会团体积极、理性、深入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加入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是重点。近年来,公众自发自觉关注、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不断高涨,而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也以开放的心态几时回应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推进面向公众的环境宣传教育。推动环境宣传法制化,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的有益实践。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凝聚多方力量,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格局是基础。环

境宣传教育工作应该紧跟中央的部署,通过宣传教育,推动集约部门和人民群众自觉贯彻国家战略意图。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离不开各方配合、运转顺畅、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感格局。2011年,环境保护部等6部委,首次联合下发了指导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对于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力度 要加大立法和执法的力度,既要使有法可依,同时又要使人们有法必依,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执法的严肃性,依法严厉打击、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为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早日走上法治化的道路坚决扼制一些不法分子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对其他试图以身试法的人去到警示作用。

(六)树立必胜信心,全民动员,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战

1、环境问题不只政府重视,普通百姓也高度关注。民众对资源环境保护日益高涨的呼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内在动力和良好的民意氛围。

2、中国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们的信心来源。2008年,中国财政收入已经超过6.1万亿元。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环保治理每年投资25亿—3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0.51%;2008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4490.3亿元,占同期GDP的1.49%。

3、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有关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不但能够有效提高中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也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积极的政策环境。

4、科技进步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十一五”开始,国家科技计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新能源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地方和企业的环保科技投入也在增加。

结论

篇3: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在西藏兴起并发展至今日,已成为西藏自治区六大特色经济支柱产业(游业、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矿业、建筑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并且也是西藏地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与之同时,给西藏地区的生态坏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破坏。因为,传统的旅游业的发展遵循着产业革命的管理思想,对西藏旅游资源采取不可逆的“掠夺式”的开发,致使旅游业所带来的活动范围程度超过西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破坏了我区的生态环境。这种传统的旅游发展方式降低了西藏地区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价值的开发,严重阻碍了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和理念是符合西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的。西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从全局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本着既要满足现在人的旅游需求又要在发展的基础上不影响后代人的需求。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要政府、游客以及各利益群体共同配合努力去实现西藏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西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去实现西藏地区旅游业的长久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及西藏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

1.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西藏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一种符合现代和谐发展理念的自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以来之后的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基础理念是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其基础上利用自然为人民谋福利造福人类同时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生态文明无处不在,如:生态旅游建设、生态环境与保护、污染控制、生态农业建设以及低碳生活等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且符合整个人类社会以及自然规律的社会状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西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不仅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还是我国的重要的安全屏障。西藏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甚至还影响到东南亚地区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因此在西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

2.西藏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不损耗或破坏资源的情况下,既能满足当代人对于旅游资源又能在现在发展的基础上不危害后代人的发展,满足后代人对于旅游资源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我区协调好景区游客承载力、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起着核心的指导作用,是西藏地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本质上,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就是在保障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相关配套设施的承载力范围内开展旅游活动,以能满足当代人对旅游资源的需求度,而且也不会影响到后代人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发展,满足后代人对旅游业的开发。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大多是在牺牲现有的旅游资源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不仅破坏现有的环境而且会影响后代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然而,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旅游业的发展与传统的旅游业的发展不同的是它不仅满足了现在人对旅游的需要也不会破坏后代人对于旅游业的开发。所以说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蒂就是生态文明建设。

而西藏地区由于其自身环境已经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且受到破坏后的自我更新的周期较长,西藏地区承载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因而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为指导,实现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双重意义,对于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西藏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其可持续性有着指导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在资源方面的节约、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态文明的保护等方面追求亿的发展模式。传统的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是依靠其资源发展的,通过开发利用其现有的资源来消费资源吸引来自国内国外的游客。因此,其发展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对于环境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要实现西藏地区可持续性的生态发展必须要树立文明生态发展的理念。特别市政府当局要做好长远的规划,不仅要在当地宣传生态文明的理念更要在游客方面去加强管理,从而实现西藏地区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长久发展。

在我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中,对坏境的保护亦是西藏旅游业的重要责任。因为西藏旅游业直接面对的就是该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天然独特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们世世代代在这片神圣美丽土地上所创造的文化,以及承载这份美丽景观和伟大文化的环境系统。因此,保护好西藏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这片净土的美丽必须保护好其文化环境系统,这样,西藏地区的文化传承才不会中断,环境美景才能被后代人所看到。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毋庸置疑在发展西藏地区经济方面是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对于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发展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模式以及整体的规划在其中承担着巨大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内涵具有一致性,对西藏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种良性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又会发过来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只有这两者和谐互相促进,才能实现西藏地区经济长久持续的良性发展又能实现环境友好青山绿水的发展,达到西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传统的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弊端,只是追求经济上的效益导致环境被破坏、资源被浪费以及开放的盲目等情况,对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和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缩短了西藏地区旅游周期而且对于旅游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的生态旅游就是要摒弃传统旅游的弊端在保障经济的增长的情况下也对环境的保护做到最好。西藏第六次工作座谈会也明确指出要将西藏建设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家相关部门也制订了长远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计划,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之一。这与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是不谋而和的,给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了更足的动力,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推进西藏旅游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西藏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以生态文明建设指导西藏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做法

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生态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正在迅速发展。生态旅游的不仅从游客所能体验到的品质来说,比传统的旅游模式质量更高;而且生态旅游能够使西藏地区的自然条件的优美更加凸显出来。生态旅游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长远持久。所以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和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而政府的作用则是在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促进市场更为有效的运作,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作用。通过政府建立起能够协调旅游产业的机构,来管理和规划西藏地区的旅游产业,使西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能够协调发展,有一个轻松的氛围。

我们也要把西藏建设世界级旅游地区作为目标,将旅游业作为促进西藏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地位,在观念上要树立“大旅游、大环境、大市场、大发展”思想。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开发、建设、保护、发展四者的关系并要求人民群众都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所以需要加大对从事旅游业的相关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建造一支具有强大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同时,也要加强对游客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低碳旅游、爱护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的旅游环境。

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几十年,现今已成为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旅游形象。所以在西藏旅游业在未来发展中,把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为出发点,先充分的挖掘和培育国内的旅游市场,加大宣传并且树立自己的品牌,然后再讲国内市场扩展到国外市场。然后从宏观上调整我区旅游业的整体结构,对旅游企业兼并联合,以推动大型旅游集团的形成。然后增强旅游企业的自主经营的能力和管理的权利,再经由改组和重组西藏地区的旅游企业,不断推动自治区旅游企业的市场化、品牌化和集团化发展。然后统一规范和管理旅游相关行业,如:旅游饭店、旅游运输、旅游服务等,为我区旅游业以营造出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最终才能提高我区旅游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加之在充分发挥自治区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把西藏地区特色旅游业做大做强,以坚持发展“中国特色,西藏特点”旅游业为原则,充分合理的挖掘西藏特有的人文景观,进一步凸显西藏藏传文化主题。我们还要在整合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引进新工艺、新技术以提升旅游商品的附加值,建立自身特色品牌,从而提高西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推动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我区的生态旅游业,因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要求之一,而生态旅游产业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鲜明特征之一。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助于提高西藏地区旅游行业的竞争力,同时对增强西藏地区综合实力有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大力发展西藏地区的生态旅游,形成的竞争力强的生态旅游产业。使得有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得以增速。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我区潜在的文化价值,和充分发挥西藏自治区自身所具备的特有的旅游资源,突出其西藏特色的独特的旅游主题,注重发展我区的生态旅游,才能建设成为可持续的永久性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牛治富《.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年9(2014.6重印).

[2]王莉.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谈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6).

[3]李英英.关于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经济视角(下),2013(02).

篇4: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早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八大公害事件”,已经暴露出了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生态破坏。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而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速,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代价开始逐步显露出来。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在同步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

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要求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原来资源粗放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转移为低耗节能的、以自主开发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发展,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佳发展效益。

二、环境保护拉动经济增长

环境保护既可能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也可能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它只是经济增长成本上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采取从源头预防废弃物产生和污染减排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环境保护投入可以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环境容量饱和后的环境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它必然改变传统经济成本价格结构和运行方式,从而改变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结构,但并不必然降低经济增长速度。2006年以来,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地方政府和企业响应度很高,这不仅没有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反而使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与循环经济发展快、要素配置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无关系。为了节能减排,节能技术和产品开发加快了,生产企业的单套生产技术设备规模的大型化正在对落后产能形成替代,技术效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和环境效率都大大上升了,污染排放下降了,但生产规模反而扩大了。在产能替代建设过程中,还形成对传统产业的大量新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三、切实转变生产模式保护环境

(一)努力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通过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使广大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认真执行公众举报、听证和信访制度,疏通人民群众关心环境的行动。

(二)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要注意扩大内涵生产。就是要改变热衷于“铺新摊子”的做法,致力于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挖掘企业的潜力:要改变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做法,致力于通过扩大企业的科技投入来实现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以质取胜;要改变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着力自主创新,克服“技术引进依赖”,是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四)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转变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破坏。这就带来了另一个转型: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首先,必须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如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等。其次,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其三,必须严格资源管理。特别是对土地资源,我国应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管理制度。重点是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坚持耕地“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程序,认真监督土地用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强化土地执法监察,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其四,必须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如严格控制高污染项目,淘汰高污染行业等。

篇5: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对生存文化的再认识、再确立,也是人类精神的再升华。

从文化的根源上看,生态文明本来就是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文化观念。因为我们的文化就是从通于自然的理性中演化出来的。《周易》系词里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序卦里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明确告诉人们,人是天地的产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江海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浴王。”对自然崇敬有加,因其富有盛德。庄子更形象地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这些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流传延续了五千多年。可是在人类所谓的发展进步中,人的欲望不断膨胀,利益之争日趋激烈。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过程中,人们感觉到自己了不起,感觉到自己成了地球的主宰、宇宙的征服者,对于古圣先贤们的教诲和告诫,逐渐置于脑后,即使记起来,也只是嘲笑一番,借以炫耀当代人征服自然的丰功伟绩。谁知社会走到今天,人们突然惊异地发现,原来祖先告诫过的都是对的,就是近现代的一些哲人,也在不断地重复着那些告诫。恩格斯就说过:“我们不要过份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但是因为我们不听,利令智昏,一意孤行,结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应该说,直到这种情况下,人类的领导人物们才真正有所警觉,才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也意识到我们欠下了许多的生态债,需要尽快偿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管普通民众如何认识并对待生态危机,仅就领导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反省,完全可看作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理性态度,也可以说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升华。虽然代价很大,大到也许几代人都还不清债,但是毕竟是警觉了,幡然醒悟了,决定重新建立良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不幸中的万幸,表明我们没有失去这最后一次自我拯救的机会。

二.少数人的认识不足以改变现状,普遍的精神升华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

几乎所有的事情改变都是这样一种规律,起初只是少数人认识到了,然后通过对这种认识的不断强化推广,使之深入人心,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成为普遍的自觉行为,至此才成为一种文化,也成为一种社会习惯行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样也需要经过这样的规律性实践。不论各国领导人乃至一些学者、专家或者社会高层次人物对于生态危机有了如何深刻地认识,并且已经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改变现状、重建人类生存环境的战略构思,甚至建立了国家战略,但是当普遍的民众还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对改变现状产生自觉意识时,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所聚集的力量就显得十分微薄。那么,我们所要做的,首先应该是对于民众的教育,而不是单凭相关的法律制度来简单推进这样的战略目标的实施。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法律制度不重要,而是说,我们必须首先做好教育,让生态文明的观念成为人们内心的一个基本价值。如果没有做这件事,只是一味的强调法律制度,就等于少数人在推着多数人走,而不是大家一起走。不容置疑,这是一种费力少功的做法。

显而易见的是,现代人在享受了许多新有技术产品带来的舒适和娱乐之后,对于克制自己,寻求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在许多情况下并不以为然。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就在唤起各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92年,联大环境会议上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然而,到,中国的一氧化碳排放总量竟占世界第一。时至今日,我们每天可以看到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在破坏森林,释放烟雾,倾倒污水,燃烧垃圾;也能看到,几乎所有的菜农依然在使用农药、化肥,几乎所有的养殖场都在用催生素。人类恶化环境的力量还很强大!

篇6: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美丽中国 永续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班级: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12级研究生

学号:

姓名:

2013/1/2 Wednesday

美丽中国 永续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政策、措施、行动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高质高效的经济增长,还应是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天蓝水清、惠泽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1)。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上行动的指南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上的问题。我们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重视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2)。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发言时指出:“工业文明带来了生产力极大的发展,但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也造成了很严重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有的地方甚至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面对这一严峻现实,老牌工业化国家在反思、在改进,新型工业化国家也在避免,纷纷谋求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局限的一些措施和办法,致力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应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型,也是时代潮流。”(3)

由此可见及时的改变我们的发展思想是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应发展的潮流,是对民众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上强有力的保障

想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

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例如成都市公布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于今年12月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该文件的出台对指导和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13年北京正式实施建筑节能新标准。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地方的条例的颁布和实施,都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上的有力保障。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措施上严格的要求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应该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2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历时4年修改后,PM2.5终于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再次强调了全国开展PM2.5监测的时间表。会议要求,2012年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项目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4)

在产业方面,苏州对产业实施最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坚持“十个不批”原则,坚决控制“两高一资”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马;落实最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实行最严格的环保考核问责制度,对环保执行不力的地区实行项目限批、领导班子进行严肃问责;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控与风险控制,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5)。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上积极的落实

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的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来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6)

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门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设计部”,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针对现阶段的环境污染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不断加大对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作为一名本科所学专业是环境工程的学生来说,党的十八大此次能够将生态文明件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形成“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中国的环境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质疑,我们能否正确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为重要。既要发展好又要环境好,需要全世界的努力,而不仅仅是中国。我们中国首先要以身作则,在世界面前展现大国姿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在世界面前树立好的榜样。我们个人要小处做起,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这就是我们能做的。十三亿人的力量汇集起来,就是无比巨大的力量。“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愿望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吴剑飞,李耿等.生态文明,启动绿色引擎实现永续发展[N].2012-11-14.[2].范俐鑫等.锦绣山河铸大美 绿色发展惠民生.[N]2012-10-18.[3].张显峰等.“美丽中国”是对民众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N] 2012-11-10.[4].王硕.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发布PM2.5强制监测写入“国标”〔N〕.京华时报,2012-3-10(5)

[5].孔祥武,魏贺,罗艾桦.美丽中国 永续发展.[N] 2012-11-14.[6].陈关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行动上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2012)〔DB/OL〕.北京:

上一篇:娄庄职高2013年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培训学校管理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