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回归

2022-12-24

当生态文明教育的脚步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时, 必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更是严重威胁到了可持续发展。人们在享受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诸多便利的同时, 忽视了便利后面的严峻形势。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更是凸显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在现阶段, 生态文明教育传统刻板的教育方式并没有为纾解生态危机带来曙光和希望。追寻人与自然的本性统一, 让生态文明教育回归美育, 或许这才是当今生态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和核心价值。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核心是美育

生态文明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举措。而生态危机深层次上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失衡;不仅仅是通常意味上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运用等因素。那么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价值即在失衡中寻求平衡, 也即通过美育1建立对美的自觉, 唤醒人类本质中对美的渴望。

美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回答…“我们应当如何行为”这样的问题, 而是回答“我们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的问题。它可以让人从内在需求角度去理解生态文明, 并将其作为生活中“美”的一部分去践行, 使人克服自身的惰性, 从而自发地做出合乎“美”的选择和行为。

如果说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倾向的是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 是对“是”和“应当”的遵从, 那么美育则是满足自身心性需要这一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美育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 它代表了人自然本性的实现。

二、通过美育在矛盾的对立性中寻求统一性

现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强调规范的树立。然而这种对“是”与“应当”的遵从并没有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 最终使生态文明教育流于形式。这种内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

(一) 普遍性与特殊性

生态文明教育传统目标是在一定程度上寻求普遍适用的规范。而生态文明实践的载体又是活生生的“人”。规范的普遍性和个人的特殊性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出现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进程中。这种来自家庭、社会、学习、成长经历的差别导致个体对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认知也各有不同造成生态文明的规范性教育不能转化为人的自觉行为。

(二) 约束性与开放性

传统生态文明教育强调规范性, 其实现的重要前提是对人的行为方式进行约束。但这种约束性与人自身的开放性必然产生矛盾。在生态文明教育中, 无论是以道德说教还是以理性说服作为手段, 目的都是将人的行为囿于规范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层次性由低向高的过渡, 表现为由行为约束到自动选择的养成。生态文明教育的落脚点必然是要回归到行为的养成, 回归人的自然本性。

正视生态文明教育中普遍性和规范性, 约束性和开放性的对立统一, 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客观要求。而对美的追求是人的自然本性, 也是人的力量自身。它所回答的“我们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的问题, 为人为什么能够自发地做出合乎人自然本性的行为提供了解释。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回归是美

(一) 内容的回归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一直紧紧围绕着“适应并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来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 传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遵守环境保护原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在实践维度上, 并没有显著的改善。美育是实践的智慧, 围绕着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 通过实践激活人自然本性中对美的追求。

(二) 方法的回归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门涉及到经济发展方式, 人的生活方式, 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它针对现实问题而产生, 这就要求教育能够解决实践问题。在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中, 以说教为主, 其目的是将人的行为缚于各种规范之中。但在生态文明教育问题上, 教育的主体始终是人, 教育方法就不能够疏离人的主体性而一味地强调义务和规范。从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到自觉行为方式的养成, 这一过程是生态文明教育价值的“进阶”, 也是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由规范到美育的回归。

综上, 生态文明教育向美育的回归的价值, 在于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失衡中寻求平衡, 成就人的发展、成就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因此, 深入反思生态文明教育背后的美学内涵是生态文明教育价值的根本, 是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有力举措。

【相关链接】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 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摘要: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失衡中寻求平衡。通过美育建立对美的自觉, 唤醒人类本质中对美的渴望。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美育,规范,人自然本性

注释

11.中庸之道认为平衡为美。

上一篇:浅析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下一篇:分析MEMS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